Ⅰ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方法
导语: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手段,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是高效。那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观念角色,促进师生关系。
1、由传授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变。
亘古及今,关于教学活动经典理论很多,如:“教学相长”、“有教无类”、“教无定法”。但现实的情况又怎样呢?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全国各地应试教育潜在着巨大的市场,占领着主导地位,所以尽管在上面高呼推行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改革的风潮之下,我们教师注重的仍是照本宣科传授数学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的绊脚石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基层第一线的教室们!新课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教学出发点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养成,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吸取知识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一改繁、难、偏、旧的旧教材体系,增多了能力培训的内容如探究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透过数学知识之外的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数学的思想、数拍含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新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侧重于知识的获得,而更侧重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技巧方法和适应社会的素质能力。
2、由师道尊严向亦师亦友转变。
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对待学生往往情不自禁地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总是居高临下地指责学生,学生只能绝对服从,不能反问质疑。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管理、思想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新时代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尊重学生是前提,研究学生是基础,帮助学生是桥梁,相信学生是关键。
二、创造轻松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1、想方法、找措施创造轻松愉快环境。
近年来,虽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些的改变,但由于初中数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强的特点,以及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还不能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往往是教师演示少,教具和学具用得少,学生动手少,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用枯燥的机械模仿代替生动活泼的有意义学习,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冷冰冰,有的学生凳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数学难理解的畏难情绪,毫无求知欲望,反而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因此,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数学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应先做好课程准备,安排好课堂流程;课堂中应加入一些学生自由发挥、讨论的环节,真诚地鼓励学生,对于学生发表的一些创新性言论要着重表扬;课下,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寻找袭粗笑他们的闪光点和正确的引导方式。有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撑,必然能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才有助于学生的心智发育,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多方位、全角度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教师可以围绕数学问题,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这样可以弱化数学知识的枯燥感;还可以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而且学生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就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还可以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运用的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逐步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能力,让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呈现数学教学过程,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现代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感从身受,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三、自主学习奠基,合作探究突破。
1、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有关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我们应开展自主学习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找到探究数学的.乐趣。我们教师要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做到真正的“把舞台还给学生、把话权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逐步拉近学生与数学教材之间的距离。
2、教师明确不如合作探究。
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要善于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或讨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问题过于浅显则失去了探究的意义;问题较难,教师则要组织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探究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获得初步结论。教师要牢牢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合作探究的环节,要把握好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切入点,应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主要问题已经有了基本的见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某些问题意见分歧讨论激烈,教师教学方案中没有设计合作探究的,也可以随机安排合作探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
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喜欢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三、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
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合作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四、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导向性
在真实、常态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提问贯穿始终。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六、课堂气氛要和谐民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勇于提问,敢于质疑。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Ⅱ 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导语: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要立足实效性、侧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如何打造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广大位教师一直探讨的热点话题。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歼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
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教师教学如何测量圆的周长这一环节时,传统教学往往是这样处理的:先由教师演示测量圆的周长,而后学生模仿进行。这样设计,似乎学生也有了动手参与的机会,但是,这样模仿参与只是走过场式的学习,既不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不能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当教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激改凯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的新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此,我们应当改变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明唤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这样,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
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一堂课中,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四、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只有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难题。为此,教师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这样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题规律,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注重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1. 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 设计开放题,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地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方式也远不止以上所述,它需要教师努力探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带着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Ⅲ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加强心算、口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敏性
准确的心算、口算是思维灵敏性、敏捷性的重要表现。心算、口算是指能不动笔的前提下,把数学问题解决,提高数学运用法则的能力。
培养心算、口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勿半途而废,如算到一半就动笔等,都不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2、要有时间限制,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3、适用心算、口算的题目一般解题过程不会太复杂,注意训练题目的选取。
我们看下面这个问题解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推理与论证,根据题意得出汽车行驶每段所用的时间,进而得出由选陪历项分析得出是解题关键.
Ⅳ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导语: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论文有什么内容呢?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是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元素之一。数学教师在每节数学课结束之前,应及时提醒学生做好下一节数学课的预习准备。下面是我分享的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摘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塌消平的快速提高,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教学水平进行了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及方法,创造数学教学高效课堂,以达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将简要分析,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 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教学经验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方法。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并重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需要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数学教学课堂的问题,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教与学的基本组织方式,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及锻炼数学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非常低。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数学教师只有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才能改善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曾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但是创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需要围绕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这种信息交流活动是以情感为载体,以彼此的信任为基础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勇于打破数学教学沉闷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更加了解彼此。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在数学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全部的课堂学习任务。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由于这个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个学科的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由于难以接受数学知识的难度,表现出反感、抵触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现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至关重要的事。着名学者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团帆知动性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就会逐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改变过去对待数学学习的消极态度。
3.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现代社会是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在数学教轿败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鼓励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其真正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并学会如何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二、明确数学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对初中数学目标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表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因此,在初中整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并紧紧围绕数学教学目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数学教师应认真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总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专业能力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通过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改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对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其次,数学教师也可以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选择活泼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另外,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前的备课,选择兼具严谨与活泼的教学结构,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不断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还应注意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中付出一定的努力,锻炼其自身的意志力。
三、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不断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自身有着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数学需要发挥老师的点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量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与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挥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帮助学生树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
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是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元素之一。数学教师在每节数学课结束之前,应及时提醒学生做好下一节数学课的预习准备。对于如何进行充足的预习准备,数学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白预习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提前了解,学生事先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简要的浏览,在对新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认真分析一下新知识的构造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好标记,留在下一节数学课堂中从老师的讲解中寻找答案。这种预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力及培养其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实现优化学生组合的目标。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材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性和、性别以及成绩,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五人到八人的组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数学问题,逐渐提高学生间合作的能力,并在不断的问题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之可以更好地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
3.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
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实现了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并逐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为了避免划分的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在探究学习中存在问题,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成为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数学教师应明确当堂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及合作学习的有关流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和完成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数学探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因此,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是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事项之一。
4.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于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十分有益。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小组内形成帮差优扶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奖惩。对于在课堂活动中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提出一定的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数学课堂学习态度不认真及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在鼓励其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耐心地劝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并取消其所在小组的优秀小组竞争资格一周,激励其奋发学习,和小组其他成员为整个小组的荣誉而努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创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只有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其次,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潜心钻研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积极地创造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能力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亚男。初中高效数学课堂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7)。
[2]王明哲。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0)。
[3]陈淑燕。浅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4]陈燕萍。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农家科技,2011,(04)。
[5]邱琼。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Ⅳ 中学数学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学科。在教育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如何操作是教师们讨论、议论得比较多的问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则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该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打破常规,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上谈点体会。
一、要给学生有自由的空间
创新是指贯穿整个教学之中的一条教学原则,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落实这一原则,将使课堂出现一种新的局面。数学课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听完之后练习题的格式。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使他们处于积极创新的状态,有进行创新的欲望。课堂开始时,教师给出一些实例或具体的数学现实作为起点。让学生像历史上数学家经历的创新过程一样,观察、试验,用直觉或推理提出猜想,再加以证实,然后建立这些发现物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得到类似于教科书的数学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设“圈套”,没有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几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不加阻挠。
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启发,教师在课堂间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活动,真正让学生向享受“创新”的自由,但是不排除教师恰当的时候组织引导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创新和反思,不排除教师的总结性评述。由于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身体、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重视,对自己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很茫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灵魂深处去触及他,让他们认识到新世纪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具备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由学校培养,要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才能成为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现阶段的学生各科优秀才能进入理想的天堂。学生有了理想就会开始飞翔,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积极主动、自觉进取。
二、要让学生学得轻松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增强师生感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活动生动有趣。教学函数时可以把这章的内容分为三类:概念类,计算作图类,运用类。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应注意的内容。如在慨念类中一定要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在教学中给学生编出口诀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性质时,就归纳为:“二次函数抛物线;主要性质记四点;先记开口对称线;再记最值与顶点;一般式化顶点式;所有性质便出现。”这样学生容易记住,让学生学起来也显得轻松。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按我国教材顺序教学是先讲多边形,作为特殊情况引出平行四边形定义,再讲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按照“创新”教学原则进行,则完全不同。教师可先出示一系列平行四边形或实例,告诉学生这些就叫平行四边形,接下去就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之后,会发现所有平行四边形的许多共同性质,如二组对边分别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分平行四边形为两个全等三角形等。接着学生进而会发现这些性质之间的联系,比如可以由一个性质推出另一个性质,而且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性质作为出发点,去推其他性质。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而且通过自己的“创新”活动学会了怎样定义一个数学概念,对于定义的必要性与作用都会有更深的体会。
三、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生阅读能力德培养不可忽视。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阅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语句要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语句反复强调,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标上自己给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审题,最后确定最佳的解题方法。
要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质疑书本。因为,书本上的东西和权威们的说法,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当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按照新的情况得出新的结论。如果爱因斯坦不突破牛顿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才有好奇心。创新肯定是标新立异,肯定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的源泉就是好奇心,因此,数学老师要培养、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另外,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找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这道题的重点、难点和易错处,设置思考题、课外阅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课外数学材料,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进一步顺应和强化知识。
四、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之所以有利于贯穿“创新”原则,这与数学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同时也是最容易“创新”的一门科学,因为数学实质上正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这与别的科学不一样。数学的建立,从观察到猜想,再证明,得到真理,用不着像物理、化学那样大搞试验,而且数学结论可以在不同的场所由不同的人独立获得。老师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初中阶段所有解题类型有个整体把握,把初中的运用题分为13种类型,每拿到一道题先分析它属于我们学习的哪种类型,涉及到的有哪些数量关系,哪一句体现整个题的等量关系,有没有“是”或“比”等等。让学生有条不紊的进行思考,这样一道题就不难解决了,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如在讲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题作为速算题,以提高学生快速答题的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阅读题比赛,分析各种解题方法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思路,尽开创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求,才能形成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Ⅵ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探究
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显着不高,存在较多问题,因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探究,欢迎浏览!
摘要:
初中数学,一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可以说是现在阻碍许多学生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数学如果学不好,紧跟着物理、化学都没法学。这样蚂型行下去,就会导致高中上不了,或者上了高中也不能有所作为。那么,是不是初中数学真的很难呢?其实不然,它只是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和一些基本常识,教不好的原因在于叫法失当和引导不力。本文将从教师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怎样教好初中数学,希望能给广大同仁以启示。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法;学法;高效课堂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六点看法。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古人说:“名师出高徒”。要教好学生,就必须让学生相信老师,敬佩老师。只有老师的形象令学生敬佩时,学生才有可能听从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若能这样,老师的话就很有感召力,会“令行禁止”。老师教他的,学生学习;甚至是没有教学生的,学生也模仿。模仿什么呢?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所以,老师必需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良好形象,放下侥幸心理,专研教材,研究教法,不要以为哪些知识很简单。因为老师眼中的简单,并非是学生眼中的“简单”,老师所教的内容,不是老师懂不懂的问题,而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懂的问题。老师如果认为简单,讲过后就应该有80%的学生已经掌握,如果到不了这种效果,就说明不简单;如果只有两三成人能把握,就说明很难,或者老师的教法失当。试想: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毫不迟疑,口若悬河,那样的课堂是怎样的气氛?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结结巴巴,甚至将知识讲错,甚至于被学生当堂指出,将是怎样的难堪!
2教师要关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要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敢于告诉老师心中的疾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和困难在哪里,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继而更好地安排教法,以及教学内容。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被老师的行为感化,进而模仿学习,把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如果老师远离学生,甚至于遥控学生;那么老师的教学就如同隔靴瘙痒,就很难谈到效果了闷哗。所以,为了搞好教学,老师必须热爱学生,融入学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诺能这样,学生并不难教。其实学生的心灵都很美的,点滴之水,他们必回涌泉相报,请热爱我们的学生吧!
3要对学生加强引导,认识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人的能力的主体。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失去数学能力,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在平时看来与数学关系不大的天文和军事方面,其实更是充满了数学常识;就是在简单的生活中,没有数学知识,也是寸步难行的。要教好数学,我们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培养兴趣。在培养兴趣方面,可以从数学与社会生活、数学与兵法、数学与天文等的关系去引导,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去引导,让他们看到数学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例如,过去曾有一个数学问题,租衡一斤食盐0.17元,一盆火柴0.02元,怎样用0.17元买1斤食盐和1盆火柴?我们如果用5回去买,因为四舍五入,则刚好可以买到。从而使他们爱上数学,产生兴趣。
4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法,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教法,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法。要明确体现三维目标。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要用启发式、讨论式。不要满堂灌,要注意讲练得体,一节课基本上练要占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主要作业内容。
5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学法
学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在学法上,要重视理解,要重视分析,要重视联系实际,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不要搞题海战,不要死记硬背。对于做题,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同一类型的题只作一部分,按题型对待,而不要见题就作,要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要定期检查旧知识,要坚持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对易混淆的知识和相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找出异同。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如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同出一辙,函数是这条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全部,方程的解是这条抛物线在X轴上的交点,而不等式是这条抛物线在横轴以上或以下的部分。
6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留恋于两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微课、慕课等现代手段,充分利用它的省时、省地(空间)、便于修改、便于记忆归纳等特点,或者借鉴名校课堂,查阅资料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要不然,你的一个例题抄十几分钟,几个学生的板演材料抄半天,这样等的时间多,学的时间少,哪里有效率。
7教师要科学考核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对学生的考核,要做到既要检查所学知识,又要推动学习进步。不要单纯以分数论学生,评价要准确科学,要作好试卷分析,要引导学生检查得失,要能透过试卷看到问题。不要轻易因成绩批评学生,促进他们入假。要让学生感到能力是主要的,成绩是次要的。这样,就会真正把考试变成检查所学知识的手段,变成安排后一阶段学习的依据,就会是学生不断发展。
作者:谭东平 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二中学
摘要:
客观而论,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对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贯彻不力、教学模式推行应用不合理、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改善教学实效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教育;数学;高效课堂;分层教育
1引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下,传统一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当前学生个体差异要求、教学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因此,加强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将从新课导入、问题转化、分层教学、生活化教学及探究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把握新课导入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是新授课的必要环节,也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要善于把握导入的契机,注意导入的激趣性、衔接性以及引导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设置悬疑问题导入、利用游戏活动导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相关“频率估计概率”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实例福彩彩票进行知识导入:“生活中经常会有人买彩票,中彩票,虽然每张彩票仅售2元,却可能有着中5元、10元、几百几千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机会。那么,我们中奖的频率高不高呢?机会大不大呢?”学生回答:“不大,很小很小。”教师再追问:“机会确实比较小,那么究竟有多少呢?比如福彩3D,它的一等奖中奖规则是需要所选的3个数从数字到位置与开奖号码完全吻合。那么,要想中一等奖,机会有多少呢?”学生纷纷摇头表示不清楚,此时,教师便可抓住机会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问题吸引,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巧妙转化数学问题,循序渐进引发求知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疑惑的地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总结课本重点问题,巧妙将其“生活化”,创设出与之相呼应的生活情境。如在学习相关“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时,学生通常较难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涵,对此,教师可以创设“猜年龄”的情境引导教学:“同学们不必直接告诉老师你们的年龄,只需说出自己年龄乘以3再减去6的得数,老师就可以知道你们的真实年龄。同样,当你们告诉老师,自己妈妈的年龄乘以3减去6的得数,老师也可以准确地说出答案。”由此铺设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同样的方法,以“自己年龄乘以3减去6的得数”的公式让学生自行计算;学生一般会采用算术的方法得出答案;此时,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条件列方程法,通过设“教师的年龄”为X岁,从而得出公式“3X-6=72”;最后,进一步讲解方程的具体含义。如此循序渐进,教学效果显着。
4全面客观看待学生,采取科学分层施教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法”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对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省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深究原因,继而探寻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确保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并以此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克服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具体地说,教师应根据学情进一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数学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并基于此安排学习任务,比如,在班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采取“组内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在进行层次划分时,还要注意秉承“以生为本”的发展原则,切忌一成不变,缘木求鱼,应随时观察学生状态与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层策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践行科学教学理念,教学融入日常生活
生活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数学是生活的提炼和浓缩,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经过归纳分类,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把符合现实的时事、生活,甚至经济等问题编写成题目,把其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首先,在讲授新数学知识时,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提起兴趣,同时树立生活化的学习意识。如,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与应用能力的时候,可设计关于商场购物的问题进行情境模拟:“同学们一定看到商家的价格战,某商场因节日活动衣服打折,一件价值七百元的衣服,甲商场两件以上从第三件开始打五折,乙商场每件均打六五折,如果你需要买五件衣服,你认为哪家更划算?”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能够教授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还能够为其积累生活经验,渗透经营策略,有助于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再比如,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展思路独立思考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而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也是训练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是课堂提问的一门艺术,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拥有一个自我创新的空间,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教师提出的开放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度,也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彰显学生个性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收获成功的滋味。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截掉一个五边形的瓷砖的一个角后,瓷砖还剩下几个角?”“内角和是多少度?”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抢答。有的学生会说:“截下一个角后,还剩四个角,则剩下的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有的学生则说:“截下一个角后,还剩六个角,则剩下的六边形的内角和是(6-2)*1800=7200。”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学生不能简单认为五边形的五个角,截去一个角后剩下四个角,而是要考虑截掉一个角后,原来的五边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类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还能让他们领悟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7总结与建议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建立起“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实践亦证明,合宜、恰当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主探索,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初中是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能令学生受益终身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求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着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贯彻科学教学理念,从多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全新理念,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用机制探讨[J].才智,2010,(02):47-52
[2]黄安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1):79-81
[3]梁萍.优化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实效[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2):34-39
[4]陈惠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1,(04):65-69
[5]邵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57-59
[6]刘文连.窥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才智,2013,(17):71-76
作者:蔡紫云 单位:湟源县日月乡中心学校
摘要: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是理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显着不高,存在较多问题,因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
前言
数学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问题十分重要,是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较差是初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改革背景下,解决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但改革效果不显着,遇到了较多的阻碍,其中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是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教师尚未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依旧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导致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知识内容讲解的较为全面,具体,但是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接受性较差,不仅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较低,还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出现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降低学习效果[1]。三教学流程形式化,教学流程形式化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机械化的学习,从而产生较差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问题,分析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初中数学高校课堂的构建
2.1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以学习《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为例,在讲解此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够以讲授的方式为学生陈列几种统计图表的特点,优势,应用性等知识点,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己发现几种常见统计表的特点,优势以及应用条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问题引导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媒体呈现知识点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问题引导法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2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教学流程形式化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并充分做好备课准备,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组织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自觉融入到集体之中,努力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由此可见,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2.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以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例,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形态,特点。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概念,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并自己总结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部分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部分提出修正建议,帮助学生学习进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3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流程形式化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因而提出有效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本文研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泽东.实现初中数学高效动态生成课堂的有效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20)
[2]孟小娟.浅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8)
[3]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3(03)
作者:张旭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弘文中学
Ⅶ 如何构建新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谈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仿弯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空大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斗大竖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4.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5.应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勇敢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精神,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前面提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些地方推行的“问题式导学法”、“3510循环大课堂” 等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510循环大课堂”,即一课分两段,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谓之“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谓之三步;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循环结构,谓之循环。其前35分钟必须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5分钟必须将上一节的导学案收回,后10分钟发新的导学案,最后1分钟必须分配任务。整个学案共分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以上两种模式的几个环节并非一种机械、僵化的模式,根据几个环节的特点可以灵活调节、变换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笔者所在学校都在尝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陈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2008
[1] 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势如破竹,强势推进,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现在课改最为给力的高频率的响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全面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已成现在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更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
第一部曲:弘扬课改理念,研究高效课堂特征,探求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以昌乐二中“展示——反馈——预习”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样本,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学习理论,树立高效课堂的教学理理念,观摩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录像课,了解教学环节,掌握课堂结构,借鉴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前师道尊严的观念,应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蹲下身子,贴近学生,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质疑释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结合初中数学课的特点,启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推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小组,规划教室布局,建立班级文化墙,营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校领导包班听课,及时反馈和总结。
第二部曲:探究数学实践,优化课堂结构,稳步推进高效课堂的模式
数学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大胆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关注学法指。经过一年多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初步形成“展示—反馈—预习”的高效教学模式,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数学教学模式,学生初步形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时,老师抛砖引玉,顺势导入《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新课,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投入新课,在自学、讨论、练习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最后自行解决上述问题,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掌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方法。示范引导,强势推进。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反思课堂教学,逐步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时发现问题,确立校本研究课题,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强势推进高效课堂。教导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展示、反馈、预习三个环节进行全程听课。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推进高效课堂,搞好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为我校打造一批高效课堂课改能手,引领我校高效课堂强势推进。
第三部曲: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放飞精彩
制度保障,强势推进高效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突出小组特色,创建班级特色文化,使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称班级的主流,全面推行教师高效课堂的奖励制度。制定学习小组评价制度,督促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每周和每月落实奖惩。教导处每周和每月评出各项小组和学生最佳,通过黑板报、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不断更新。
制定各学科教学进度,带领各学科组长和教师超周编制各年级、各学科“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主备人——审核人——备课组长——教导处——主管校长层层把关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那层出现问题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四部曲:总结经验形成模式,不断探究彰显特色,使高效课堂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在课堂上教师重点是导引、纠正、点评、释疑、拓展、总结,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营造“三动”课堂: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动脑(预习阶段)。
(2)开拓创新。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措施,深入开展研究,撰写高效课堂阶段性汇报材料和教学论文。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的努力,更需要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Ⅷ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案例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初探]
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搞得可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教改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通过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获得协调发展,这就是有效课堂教学。简言之,课堂教学活动要能够使学生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形式很多,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如何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主动学、会学呢?这是众多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我在教学中一直探究反思,下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贯彻“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原则,使学生认识到银简学好数学的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并引发思维冲突的“生活情境”,使之亲历生活原形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从熟知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最终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意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从生活中照片放大的实例入手导入;教学“轴对称现象”时,可从生活中的大红双“喜”字如何剪出引入,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将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奥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更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动手实践能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思索、猜想中获得对数学的感性经验,激发其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让学生剪两个同样的三角形纸片,将其中一个固定在一张纸上,然后用直尺过一个角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再让学生将另一个三角形的其余两个角剪下来,拼凑在平行线上,观察三个角合在一起是否吻合于平行线组成平角。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指尖的。动手实践不仅可提升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也可发展学生的摆、想、说等综合素质。
三、转变课堂模式使学生主动学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数学课堂固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学生被动接受式教学枝搏轮方法。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积极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去“做数学”,让猛信学生在实践、思考和探索中理解数学。美国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反对视人为知觉、概念的获得、推理等方面的消极感受体,强调“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数学教学最可贵之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毅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索,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不要怕学生出错误,尽快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其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求,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求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表现欲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烈的,遗憾的是,传统的课堂结构没有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平台。新的课堂结构的自学课中,学生可以交流,也可以到黑板上写下来展示。在合作交流中有了独到的见解可以随时在组内展现,课堂讨论更是为学生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自主选择、自主展示的平台,要展示的主题由学生自主选择,然后统一协调,一旦确定了展示主题,每个学生都会千方百计地为展示得更精彩而积极行动,而且在展示过程中焕发出来的学习热情会向前后延伸,向前延伸到预习课,向后延伸到反馈课。
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获得再次体验成功的欲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预习、交流、互助、展示、达标测评)中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成功,特别是在交流合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学习互助小组成为现实,学习困难生会因为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而不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由此产生的良性循环会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我们不但要关心学生当下发展,更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谋划。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反思,研究策略,改进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快乐、轻松和高效地学习。
(责编 闫祥)
Ⅸ 浅谈新课程下怎样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淡化形式——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表演痕迹明显,往往有走过场的现象,甚至教师对好课有这样的误解:创设情境导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初中数学有很多知识,如代数式、公式、证明、法则是需要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的。例如讲去括号,就可以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化简代数式想x-3(2x+6),就没有必要创设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御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材中许多章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但是一味的让每一节课都追求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只会让学生变的华而不实。如何有效进行小组讨论有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供参考:
1、小组分组的有效性
部分教师为了方便,一般是让学生前后左右为一小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分组导致有学生偷懒、遗忘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现阶段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目前比较流行“异质分组”,也就是按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的促进优势互补。
2、教学中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个人责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他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合作学习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那么合作往往就流于形式。
3、教学过程中找准合作的机会
在合作教学中,镇此源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那合作学习什么时候适用呢?在个人操作难以完成时;在学生产生疑惑时;在解法不一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解答“开放性”或“探索性”等问题时。
形式化的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是不明显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应设计最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关注实质,淡化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明确目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指导方向
实施这一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表述课堂教学目标;(2)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3)有效实施教学调控策略。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实施教学调控策略由其重要,教师发挥积极调控的有效性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调控,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目标。二是细节调控。三是教师要灵活调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先做后讲——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先做后讲”是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会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这里“讲”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给出问题,总结步骤,感悟思想方法等;二是学生讲,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例如: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先提出问题:画任意一个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用量角器量一量每个内角,你发现了什么?再计算外角和,你有什么发现?再推广问题: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与边数之间有规律吗?(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填表)
先动手操作、实践,后讲感悟、体会,既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抓住学生的重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整合教材——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
难度适中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另一个维度。课堂教学内容太多或太少、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有较强课堂管理能力外还得有较强的教材开发和整合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曲线和教材知识结构的安排,充分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因书、因课、因时、因生、因情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补充、删减或更换。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五)、变式练习——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初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扒凳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时,可以安排如下变式:
变式1:判断下列是不是同类项:
6xy与xz 5.5与4
变式2:已知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求各字母的值。
变式3:同类项与绝对值联系在一起,求字母的值。
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模仿、记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但低层次的学习并不能达到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所以,适当的进行变式演练是提升数学思维的必要手段。
(六)、互动活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这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
(七)、表扬评价——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归根到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对的或错的、全面的或片面的,教师都发出表扬命令:掌声鼓励,“啪、啪、啪”。一节课上,表扬的掌声不断,我们应反思一下:无度的表扬激励有价值和意义吗?笔者认为,评价应该是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滥用表扬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孩子若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赞美中,他学会充满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赏识表扬是激励学生获得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适度的表扬评价,能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化作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Ⅹ 谈如何创新初中数学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时代罩亏要求教师不仅要革新教育理念,更是要创新教育方法。
课堂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为使创新教育得到实施,必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册升
如何开展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将是本文探物姿神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