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蕲蛇的鉴别
【性状鉴别】
呈圆盘形,盘径17cm~34cm,全体具鳞片。头在中央稍向上,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突出,习称“翘鼻头”。眼后至颈侧有1条黑色斑块,口宽大,上颚有1对毒牙。背部红棕色,有24个灰白色菱方形斑纹,习称“方胜纹”。腹部灰白,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习称“连珠斑”。内表面黄白色,可见脊椎骨及肋骨。尾部骤细而短,末端有一长三角形角质鳞片,习称“佛指甲”。气腥,味微咸。
【药材蕲蛇】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明显、内壁洁净者为佳。
骨骼特征:鼻骨背面观近长方形,前端略凹陷,后端钝圆。额角近于正方形,长宽略相等。躯椎的棘突高,有的微后倾,前缘平直,后缘略向前凹。全部躯椎均具椎体下突,且同形呈尖刀形向后斜伸,尖端远远超出椎体后隆面。
【显微鉴别】
取背鳞1片,用水装置。观察外表面:鳞片呈告枯耐深棕色或黄棕色,密布*状突起,乳突呈类三角形、类卵形或不规则形,内含颗粒状色素。此特征为本品粉末鉴定的重要依据。
背鳞横切面观:部分真皮和表皮向外*状突出,使外表面呈波浪形,突起部考,试大网站收集的真皮含较多色素。内表面较平直,无*状突起。
粉末:淡黄色或黄白色。
①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侧面观具半圆形或*状突起;表面观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隆起,复瓦状排列,布有淡灰色或淡棕色细颗粒状物。
②表皮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密布暗棕色色素颗粒,多聚集败羡成不规则网状或分枝状。
③横纹肌纤维较多,多呈薄片状,边缘较平直,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断面圆形或类椭圆形,有小孔或裂隙。
④骨碎片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类圆或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较细,有的表面可见细密的斜行交错纹理。
【成分】
蛇体主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头部毒腺中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微量的溶血成分及促进血液凝固成分。
蛇毒为乳白色半透明的粘稠液体。主含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三种抗凝血活酶。凝血酶样(thrombine like)成分为糖蛋白,由1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3500,总糖量为13.2%,精氨酸酯酶,去纤酶等。抗凝血成分为糖蛋白,由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0650,含糖量为2%。溶纤维蛋白成分为酸性蛋白,分子量24100.尚含鸟嘌呤核苷及微量元素Zn、Mn、Fe、Ca、Mg、Cu、Mo、Co、P、Si等。
【理化鉴别】
①聚丙袜春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 具体方法和图谱见乌梢蛇项下。结果:蕲蛇一级带二条,二级带三条,三级带二条,其特征能区别于其他蛇类。
②紫外光谱 粉末分别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浸泡,具体方法见乌梢蛇项下。结果醚浸液在202.8nm,醇浸液在216.2、234.8、240.8、251.4、258.4nm处有吸收峰。其特征,能区别于其它常见蛇类。
⑵ dna是什么的缩写 dna的解释
1、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是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主要遗行搜传物质。
2、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档饥历DNA分子鉴定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DNA分子鉴定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它可以用于解决中药,特别是动物类中药鉴定的某些难题,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由于该项技术是利用作为遗传信息直接载体的DNA分子为鉴定依据,因此对中药品种的鉴定研究更深入和客观。如对龟甲、鳖甲、蛇类、鹿类、肢汪蛤蚧等药材进行的鉴定_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仅依据形态、显微特征及理化方法进行此类药材鉴别的不足。蛇类药材如乌梢蛇、蕲蛇等的DNA分子鉴定已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