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篆刻研究方法

篆刻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01 01:36:51

A. 关于篆刻

最佳答案学习篆刻之前,必须作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难于适用。

为了初学者的方便,现将学习中最主要的工具材料介绍如下:

(一)工 具

1、印 刀

篆刻印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选用印刀如同写字时选用毛笔一样,都会影响书写的表现力。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熟练掌握的过程,因此在远用时要考虑自己的喜爱与习惯。

(1)刀口,一般刻石章都用平口刀。两面开口,刀口两角需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太子九十度,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

(2)刀刃的利钝,与两面开口的斜面高低成正比,斜面高则锐,斜面低则较钝。从刀角侧视,刀口出锋角度不宜太锐或大钝,一般以45度至15度为宜。角度大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韧劲;角度大则较钝、刻出的线条易碎涩,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觉。

(3)刀杆的祖细与轻重、厚薄,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与喜好所定。一般刀杆较祖者重,刀杆较薄者轻。粗重者,坠力大,有助力;但过重则欠灵活;轻薄者,易执使,较灵便,但若过轻薄,则不易执运,不易发力。一般可备轻重二把,粗重者,可宽一厘米左右,二、三毫米厚,较小者可六至七毫米宽,一至二毫米厚即可。

(4)刀仟一般长约十五厘米左右,略高出于之虎口即可。着过长,刻运时摆动大,影响运刀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着过短,执运不方便,也不易着力。初学时,一般可上书画社选择成品。如有条件自制,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做。刀杆上可用细线绳(塑料绳,藤皮或市条等均可)裹缠,以利于镌刻时紧握着力,同时可免刻时刀柄滑动,伤指或伤印石。

2、笔、墨、砚

用于临摹,起稿,拓款等用。

(1)笔一般应备狼毫或兼毫小楷二支,一支新,一支较旧,用于摹印、起稿、反书上石等用。羊毫大小各一支,大者用以临写印稿,小者用以拓边款时蘸清水用。

(2)墨油烟墨一锭,或用较好的书画墨汁一瓶(如中华墨汁、曹素功墨汁等)。用时需磨浓,不致渗开为宜。朱砂墨磨出后用于涂抹在深色印石上,再书上墨稿,清晰可见便于镌刻。有时虽稿误写、亦可以来笔修改之。一般用此法的较少。

(3)砚可备二小块,如不用磨朱砂,一块砚亦可。砚选用一般的青石砚即可。但要光平、滋润、易发墨。若有梢好的欲砚、端砚当然更好。平常要保持砚的清洁,尤其是拓款时用墨,一定要事先将砚洗净,然后研磨,否则托出印款,墨色灰暗。着用宿墨拓款,裱托后易渗化出墨晕。

3、砂 纸(砂布更好)

用于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各一张,更细者可备有水砂纸一张。若无砂纸时,较平坦质细的水泥板或砖石亦可利用。

4、印 床

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以便镌刻时省力,尤其是刻较坚硬质地的,或较小的印材时更为有效。一般刻质地较软印材,如青田,寿山石等,或较大的印章,以左手扶持,也:可以不用印床。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二种,一般以木制者为好,既适用,又容易买到,即使市上买不着,也可自己仿做。

5、印 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粉未,二是在铃印时,先刷净印面,以免石屑等脏物带人印泥。一般以小毛刷或以牙刷代用即可。

6、棕 帚

一般称“棕老虎”,用以拓制边款时用。大城市书画社有卖。不过一般市上所卖,棕丝粗细未经挑剔,用时容易损破纸面。买时应挑选其较细匀者。初用时过硬,可在热铁板上,或砂石、水泥地上磨擦,使之变软,棕丝变得较细尖,再擦上少许菜油,使之光滑。若市上难卖,亦可自取棕丝,选其圆直细劲者捆扎成直径粗约2一4公分,长约5一8公分的棕帚,两头略留一公分不扎,用诀刀切齐,亦可使用。

7、拓 包

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块,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或用的确良代之亦可),使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扎紧即成。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

8、印 规

印规是在铃印时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至。或是复印用之,即第一次铃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国。木或全属等制成的印规均可用。只要规角成九十度,两边各长约三至四厘米,厚约五至十毫米即可。铃印时,先以印规定位,印章紧靠印规内侧铃盖。复印时,印规掀压住不要移动,蘸印泥后再依原印规内侧复铃下即成。一般铃盖熟练后,也可以不用印规。

9、印 筋

用以调拌印泥用。印泥久不用,油会沉渍渗出,使油泥分离,故用一段时间后,或无冷时易冻,应常搅拌,使之匀润,用之如新。冬天搅拌之前,可在太阳下晒半小时左右,使之变坎,再搅拌。印筋在一般书画社和印泥店都有出售。若买不着时可自制,材料选骨或竹等均可,以不易染色为好。

10、玻璃小镜

用以检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准确时用。一般市上出售之小玻璃镜即可用。

11、其 他

如保护印章的印盒(或印套),铃印用的硬橡皮垫板;裁锯印石的钢锯条,擦拭印章的软布(或小毛巾)等等,都可根据情况来备,不一定要马上备齐。有些东西可用可不用,或取它物代用亦可。

(二)材 料

篆刻用材有印石、印泥、纸张等。

1、印 石

印章材料,有铜、石、全、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现在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产量也较多,价廉物美,到处可买,现将有关印石概略介绍如下:

(1)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其中以有冻者更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即是。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洼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

(2)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福州郊区之寿山。石质铰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决,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其中较珍贵的如田黄。田白、牛角冻、瓜瓤红等,为世所宝。

(3)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色多呈储、黑、黄、自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诀。其中有鲜红色如同鸡血者,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人。

(4)赤峰石产于内蒙赤峰,为近年来所发现,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5)其他产于浙江的尚有:宁波的大松石。色灰黑,间有黑斑,石性较腻,近似寿山石。天台之宝花石。形、色如同寿山石,比较粗松、易脆,温州之平阳石。形、色近似青田石,质地不如青田石脆,萧山之红石。质较粗,一般尚可作练习用另外还有如册山掖县之莱石,福建蒲田之蒲田石,湖北之楚石,陕西之煤精石,河北之房山石,丰润石,以及各地所产之印石,只要质地软、脆、坚、腻兼备者,皆可作为练习用。

2、印 泥

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铃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质地差的印泥铃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更加难看。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膘、广嫖等。

(1)朱砂印泥色深紫红,有人称为紫红砂,是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一种朱砂,制成的印泥,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

(2)朱嫖印泥略现红黄色,比较清雅,是漂制时较上层的朱砂细未与文丝、油等调制而成。朱砂或朱膘也有加银朱的,也有加调洋红或其他原料的,故其名称有八宝、魁红、镜面等。不管何种名称,只要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沉着者为上品。市上一般较好看有三、四十元一两的,一般初学练习,买三至五元一两的即可。现制作印泥的城市很多,以上海、樟州,杭州、苏外等地的产品较好,可供选择,只要色沉着而不渗油者即可应用。过去有人喜自治!印泥,其原料是“艾”叶的纤维、杀砂和炼制过的菜油(或蓖麻油)等调制而成,方法较复杂,(解放前出的《篆刻入门》一类书中有较详细介绍可参考),现多不自傲。

(3)还有仿古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蓝色、绿色等印泥,作为特殊场台用外,)般较少用。若有兴趣者,亦可备用。印泥的保管,应放置在瓷盒内为好。不要放在全属盒内,因印泥与金属物接触,甲.久会变黑,影响质量。印泥用一段时间后;要用印筋调拌,使之油、砂、艾绒拌和在一起,否则易结板。印泥日久会用于,也可适当调人一些印油(印泥店有加工或出售),搅拌后再用。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冻,变得于硬起来,用之前应在太阳下晒一些时间,使之变软后再用。

3、印 纸

用于写印稿,拓边款和蜕印等。

(1)印稿纸一般的白报纸、毛边纸等均可。

(2)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事印和拓边款。

(3)生宣纸可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铃印印花、起印稿等。

(4)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铃印花。纸质较薄而匀细,最好的是江西的六吉绵连,

(5)印谱纸 一般书画社有卖的,可供迁用。如自制,可迁用边史纸,其次是罗纹纸、或较薄的宣纸。主要用于铃盖印章和拓款留存。

(6)卡纸近来有入喜用白卡纸作为粘贴“印花”用,口同常用的卡片纸一一样。可随时抽检观审或修改,或分类保存之用。此根据习惯,不用亦可。

B.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也作”钤”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候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运高李”、“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三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古代玺印的使用]:汉以后,纸的运用比较普遍,印章才采取蘸水印色以后,钤盖在纸上的形式,后来又有了印泥。在这以前,文书大都写在竹木简牍上,为避免简牍散失,密封文书内旁迟容,就在写好的简牍外,再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并用念尘绳子捆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块软泥,用印在泥上按捺出印文。这种于是干后硬化的软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封泥”。用于按捺软泥的印章,白文显得清晰,钤在纸上则朱文印为佳,因此大古印的白文为多。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专门用来烙在马身上作为印记的,也有可能为大件物品发送的封用印记。

[古玺印是怎样流传下来的]: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发动机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候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

[战国古玺]: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汉官印]: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将军印]: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汉玉印]: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魏晋南北朝印]: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可见。

[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缪篆印](附鸟虫书) :缪篆印及与它相近的鸟早虫书均是汉印的“美术字”,前者屈曲回绕,?后者则在基础上加上了鱼形鸟头等装饰。这种文字最早多见于古代的兵器上或乐器的钟上,有的还依文字的笔划嵌以金丝,很有独特的风格。鸟虫书印只见于私印,以白文为多。[杂形玺] :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其式样没有定例,大小从数寸至数分不等,变化极为丰富,除了方圆长宽更有凹凸形印、方、圆、三角合印,二圆三圆联珠,以及三叶分展状等,朱白都有,不胜枚举。杂形玺因其独特的谐趣与官印的庄严、沉着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
[图案印]: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羊的四灵(?龙、虎、雀、(凤、龟)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成语印]:成语印自战国开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语达百余种。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万”、“出入大吉”等,成语字数不等,自一、二字始,多达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为死者殉葬之用。

[花押印]:花押印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封泥]: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基本训练与创作。

[钮制]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使在钮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龟、驼、马等印钮来分别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史使用龟钮、驼钮、蛇钮则是汉魏晋时授与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见的钮制。历代钮制形式为丰富,其中以坛钮、鼻钮、复斗钮为最常见,现将部分钮制列举于右,以见一斑。

[隋唐以来的官印]: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革命文物。

[宋元圆朱文印]: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级作用,为书画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未无初的书画家赵孟fu 对篆刻艺术人力提倡,由于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一“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也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今体字印章]:在汉字中,篆书由于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印章艺术的主体至今不衰。但秦汉以后,随着书体的演变篆书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的书体。除了唐宋的隶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晋时代就出现了隶楷入印的先例。清以来的篆刻家亦好尝试以今体(隶、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印章艺术的体现并不限于某一书体的使用,关键在于章法、刀法的高度运用能力。

[收集印 斋馆印 闲章]: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作为欣赏艺术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的(文征明就说过,他的书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文彭、何震]: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

[皖派]:明代继何震之后,首先有苏宜、程朴、朱简等专学秦汉,风格苍古朴茂。到明未,汪关父子一变何震之法,专攻汉铸印,以工整流利为其特点。至清初,安微县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龙努力改变当交的习气,在篆法布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称“歙中四子”。这一发时期的诸家由于他们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皖派”(或徽派),并宗立派的邓石如(另行介绍)因为是安徽怀宁人,也有称其为“皖派”的。这种注重籍贯忽略艺术风格的划分方法,常常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故往往同属皖派,风格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响广泛,浙江山阴的董洵、王声、江阴的沈风,甚至浙派创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汪关字尹子,原名东阳。明未人,安徽黄山人,寄居娄东(江苏太仓)。篆刻虽属皖派。却与文何风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汉,能在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运用印文的并笔,破边手段,发展了篆刻技法。善以冲刀治印,刀法稳实,布局谨严。所以他的作品成为印家汉印有榜样,后世不少印家是通过汪关的作品来领悟汉印的神韵的,例如乔居常熟的莆田人林臬就受到他很深的影响。

[四字印]:四字印的常用章法有以下数种:初学章法,暂不宜设计多字印,等到二至四字印能熟练安排后,再学多字印设计。初学先宜设计平正一路,路满白文等。到有了一定基础,方可在字体、笔划粗细风格等方面加以变化。摹印并选临右例各印,试采用右例某一形式,设计下列古代乐曲名四字印各一: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百鸟朝凤。

各字篆刻如下:

[浙派]: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着名篆刻流派。由丁敬创始,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冷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其它各派]:在皖浙两派发展壮大的明末清初,还存在着与这两派有渊源关系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较知名的有“莆田派”与“云间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为首,故又称“闽派”。这一派的后期名家林臬的作品古雅精丽,酷似汪关,亦有一定影响。“云间派”的主持者为王曾麓父子。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辈名家的流风余韵,最后终于从印坛上逐步隐退、消逝。

[邓石如]: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作品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开创了一代印风。极大地影响了稍后的吴熙载、赵之谦、黄杜甫和吴昌硕,从而为万紫千红的晚清印坛奠定了基础。邓石如虽然也列为“皖派”,但由于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

[吴熙载]: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杜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径于让翁(吴熙载)”。甚推崇可想。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醋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赵之谦]:赵之谦,字bian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一个新的天地。

[黄士陵]: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赵之谦的基础上以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试点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似,看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

[吴昌硕]: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独特面目。吴昌硕的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健,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的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绘画上的写意派,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
[赵时枫]:号叔孺,近代着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两种流派,赵时枫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C. 徐无闻的篆刻研究

徐无闻先生虽然国早离开了人间,但他留下的书法篆刻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人风格深深的影响了几代学人。其学书印的广采博收,风格的醇雅遒媚以及人格魅力的影响,对西师流派的形成影响巨大。
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徐无闻书法篆刻的师承方法
(一)取法乎上 笔法精微
徐无闻先生在对待传统经典文本时,强调须“入古”,深刻体会最典型的碑帖。愈是流传久远、愈有影响的经典作品,就愈要研习,不可避重就轻,走终南捷径。
如许多人对于小篆的意义,认为线条单纯无变化,有提无顿,不见圭角,就忽略不写,或写的粗细一样,往往笔力差弱。徐先生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篆法也是非常丰富和变化的。他仔细研究了二李(李斯、李阳冰)的小篆后,指出共同的六点,分析细微,利于创作和临摹。徐先生较一般学者的艺术成就来看,不仅要精深,而且要面广。他自己说一生中同时打几口井,虽然辛苦,可最后都能见到水出来。在书法篆刻领域,他不尽多体同时并学,力求贯通,数体并行,相得益彰。举凡传统帆肢艺术的核心诗书画印靡不涉及并且投入极大之热情,耽于斯乐于斯,不知老之将至。“通会”是徐先生最大的特点。综合修养是成就大家的必经之途,而能一道贯通,不走捷径,取精用宏,广采博收,才能奠定自己的高度。学养之目的不仅仅在修炼高妙的技巧,而更在于培养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和理念,统率自己的思想,不至于被外界所惑。

(二)变化出新 自成“徐体”
徐先生一生春斗的努力,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三十岁以前的萌芽期,三十至五十三岁的探索期,五十三至六十二岁的成熟期。大约在五十以后,徐先生的书法篆刻逐渐成熟,风格逐渐明显。他曾说过,最精工的要攻下来,最豪放的也要攻下来。早年对篆隶楷用功甚多,五十后对草书用力最多,如反复临摹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怀素《自叙帖》等,对明清草书用功略少,盖限于篇幅之故。徐体的形成在六十岁左右完全成熟,片纸尺书人争藏之以为宝也。其特点如下:
(1)各体皆有所本而又能自出机枢。经过了临摹—博观—蜕化的阶段,终于能够出现自己的面貌。
(2)代表性点画是其个性体势的代表。书贵取势,圆活如珠乃贵。先生重视“力”与、“势”,如其行草书的“反捺点”、“短竖”、楷书的“长竖弯钩”、中山王篆书的“圆弧圈”、小篆的“玉箸”、“铁线”等。
(3)徐体的形成,是人书俱老的实证,更是人格凝定的结果。先生之书是其人生的浓缩,是其人品、才情、思想、审美的折射。
二、朴茂醇雅,遒媚飘逸----徐无闻书法篆刻的风格取向
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有许多的因素,比如技巧的熟练、人生阅历的丰富、学养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成熟等因素。总之,是大器就要晚成,风格需要凝定,综合的作用乃成就一个大家。因为每个是家独特的社会阅历和艺术造诣,天资与人力的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徐无闻先生的人生,是诗人、学者与艺术家三位一体的,诗人的豪放、学者的严谨与艺术家的浪漫完美的结合在他的身上,以致于人们从各个角度看到他的形象,而很少有人能够全面的了解他。外貌普通内心丰富,最早他攻篆刻较多书法尚少,接触文字甚早而非自己的专业所长,文革中下放改造却手抄《说文》解闷,加入中国作协早于中国书协,先带唐宋文学硕士而后再带书法硕士,虽然年轻却与国内许多一流学者有着交往……诸如此类的矛盾现象,实际更能反映他生活的真实,丰富多彩的瑰意奇行,成就了他的人格和盛名,使他的精神世界显得如此绚丽,如此壮观,如此充实。
(一)自然为邻 情真调逸
任何艺术的最高境界都必须是归依自然,乃入佳境。徐无闻先生的努力也是如此。对于自然的概念,他认为在学习传统的技法之后,应该追求笔情墨趣,从“书法”的模仿转向“书意”的表达,以心作为统帅,超越形质的障碍而归于自然。如他论述谢无量书法云:“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坡公此语真三昧,不创新时自创新。”徐先生强调书法风格的形成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可强为。他评价冯建吴的篆刻扒轿磨时说:“他的篆刻,除了取法秦汉玺印和吴昌硕之外,并取材于碑碣、砖瓦、泉布上的古文字,而在奏刀过程中又特别注意笔意的表达。近几年,他的篆刻作品,更臻于浑朴自然。”这里实际上也表达出徐先生自己的观念,从更为本色的作品中去领略“浑朴自然”的妙趣。
徐先生认为,书家要离功利远一点就“雅”,要投身到自然就能葆有童心。这正是庄子所谓的“全德之人”。离开功名之“俗”就会亲和自然,乐山乐水而可以有深情、有境界。如其《谒渐江上人墓》所云:“画名垂久远,忠节难沉沦。山水摅真性,松梅见至情。”肯定了渐江在融身自然中获得了自我的观照,澄怀味道,必能畅神。周永健先生认为,对于蜀中能出徐先生这样的人物,是因为:“两川秀色,全其才艺;三巴精魂,铸就艺质”。
(二)以学促艺 士气清逸
徐先生之书法篆刻,是典型的文人书法。一是诗书画印的全面结合,综合贯通;二是“清而厚”的士气,给人以脱俗、清新、高华之感。他认为,文人的士气表现在“清新”、“脱俗”两方面。如论黄石斋《山居诗》:“在明代众多书家中,黄石斋很突出,很有新意,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大幅行书的豪宕,长卷小楷的清峭,用笔劲拔生辣,没有半点甜熟庸俗,深具阳刚之美”。又说:“马叙伦写小字全是悬肘,清秀虚和,全不费力,甚为难得。一般书家都没有这种功夫。”徐先生用“清峭”、“清秀虚和”等词语来评价书法,继承了刘熙载《书概》论士气之“贵清而厚”的传统,强调书法要精到,更要清新、脱俗、自然。“萧散疏放”的晋人韵致始终是中国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艺术境界和生活态度。徐先生在节临并跋褚遂良书法时说:“淳熙秘阁续法帖所刻《枯树赋》,视帖中他书尤佳,行笔自然,结字疏散,与太宗温泉铭颇有相似之处,皆导源右军。
(三)根植篆籀 归于醇雅
明代赵凡夫认为:“字须遵古,古文故烦,惟篆可法;上以溯古,下以通时,篆明而诸体具。故先字义,以冠诸帖。”这是颇有见地的,醇厚之论与此有关。
徐无闻先生作为学者,不仅勤与着述,而且将学问“活用”起来,转换为艺术创作。如对古文字的编纂、考订、梳理与艺术的书写、创作结合起来研究,取得了超越别人的成绩,获得了艺道一体、技道双修的无上快乐。古文字是难度很大的书体,字数少、辨识难、记忆难,纯粹的古文字考证费时费力,颇难下手,一般书家都绕道而行,避难就易。学养在书法方面的具体表现常常在古人所谓的“小学”里面。但仅仅把文字学独立开来时错误的,历史上着名的文字学家名声更大,就在于把书法与文字学结合起来。以文字的演变为渊源求新求变,注入新鲜的创作血液,深究古法,旁通二篆,俯贯八分,而能别开新面如罗振玉、王福庵、商祚承、容庚等,创作与研究并重,书法和文稿都具有更强的收藏价值。
徐无闻先生的篆书研究从《说文》开始,对二李、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钱 坫、王福庵等的篆书都进行了广泛的临习。对于历史上争论的“碑帖之争”,他采取杨守敬、赵熙“合则两美,离则两伤”之说,互济互用,取长不短,终能别开生面,自臻化境。书有“篆籀之气”即能醇厚古雅,本是一种超然之境界,远功利、储学识、静尘心。倘没有真正的学术精神,只是投机取媚,大可不必去涉及,而且短期不见效果。徐先生认为,掌握笔法是必要的,但仅此还不能尽书艺之能事,还得追求“笔意”。这“笔意”就靠书外修养,这就是东坡所言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而好些学者所作的篆隶,笔意的醇雅多优于专门书家。“醇雅”者,既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人格,综合而为一种艺格、艺品,是一种学养在书法笔迹中的体现,是一种淳正高雅的格调、气息或韵趣,简单的说是字外功夫的美学效果。
三、五体皆工 书印俱善----徐无闻书法篆刻作品评价
徐先生的多面修养,体现在创作中也是多方面的成就,在艺术界并不多见。
(一)篆书创作分析:集字对联
在徐先生的古文字创作中,集字部分是一大特色,也是难度更大的创作。首先是文字的选择,风格的取向;其次是诗句的对仗、平仄等,还得考虑内容的意境、含义等。
(二)行书创作分析:气骨遒拔 清雅劲逸
行书是徐先生数量最多,运用最广的书体,以小字为妙,手札最工。魏晋风骨、宋元意趣,在他手中是运用自如,痛快沉着,时见妙姿。他的小行书功力深厚,极得二王笔法,凡所涉及之名作罔不临习,极尽精微。学大王之内擫笔法,风骨老健,笔力劲拔,遒媚飘逸;学小王之行书如《鹅群帖》等纵逸飞动,外拓疏朗,神彩飞扬。除此之外,还须融合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松雪等书家笔法而能自裁,龙跳虎卧,痛快沉着,中宫紧敛而气息舒放,精能而见纵逸,对当代书家沈尹默、潘伯鹰等的作品也用功临摹,参合己意,化古为新,自成面目。
(三)草书创作分析: 豪逸激昂 劲逸飞动
草书在徐先生作品中不占主流,但其临摹功力和化古为今的努力依稀可见。到五十以后,先生说过,把最精工的攻下来,也要把最狂放的攻下来。若再假以十年,徐先生的草书必然有更大进境。先生的创作建立在广泛的临摹上,仅我所见,通临者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李白忆旧游》等数种。早年锁定在宋代草书之前,六十左右用力体会明清草书之意趣,研究与创作同步。
(四)楷书创作分析:点画精微 端雅清健
徐先生的楷书创作从法度最成熟的隋唐作品入手,从备其大雅的楷书入手,所包含的法则、规律就更为明显。徐先生主张重视隋代末期和初唐时期书法的多元性,没有唐代中后楷书的程式化弊端。如他认为初学楷书从《等慈寺碑》入手,既有碑朝《张玄墓志》、等特点,有有初唐楷书的一般法度,工整秀逸,端庄流美,雅俗共赏。而且其灵活性甚大,在整齐上求变化,于平正处追险绝。徐先生对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大家都用功甚深,力求精准得当,然而又需要具有“审辨的能力”。
(五)隶书创作分析:沉郁飞动 体势连绵
徐先生精与篆书,衍为隶书。分意翩翩,法意相参。对于汉隶的认识,徐先生认为一般谈隶书主要言汉隶。汉隶改圆匀的曲线条为平直的直线笔画,改线条勾勒为笔画组合,脱离象形性质为纯粹符号。汉隶定型的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称为“隶变”。“隶变”是字体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汉隶变化丰富,风格多样,选择空间大,但创作时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篆、隶、楷等书体均以填格方式进行,整齐有序,但创作时要注意笔意的贯通,充分表达作者的意绪。注意整体的气脉贯通和笔意的表达。如碑刻隶书多没有墨迹那样清楚和贯通,笔意的自己揣摩。
(六)篆刻创作分析
徐先生的篆刻创作,与他的书法创作相得益彰。对其篆书创作的作了深化和补充。铁笔与软笔都需要表现笔意,表现书家的创作理念、审美祈向和精神境界。徐先生的篆刻,宗法秦汉,精能浑穆而生机活泼,充满生命的活力。篆刻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圆朱文类,汉白文类,古玺类。其用字考究,选字恰当,反复推敲,力求精当。真所谓“惨淡经营而出之以自然”。历来文人雅士用篆刻表达自己的心志闲愁,寄托理想抱负,明心进道,印章之道乃得千古激赏,叹为知音。方寸世界虽然很小,确实气象万千。徐先生认为,印章活动余地小,更增加了创作的难度,所以书法篆刻家更要具有精湛的表现功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的艺术修养。后者如文学、诗词、美学、哲学、金石、绘画、理论等各方面。徐先生不把篆刻看成只是实用的“雕虫小技”,而是看成能抒怀寓志的雅玩。其闲章内容很丰富,尤其是三十耳聋以后,“永谢浮名”之举,表现在篆刻中的名句更多。如“自强不息”、“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勤补拙”、“行云流水”、“前身相马九方皋”、“去日苦多”、“寻章摘句老调虫”、“交联金石许同游”等,在形式感于内容的协调上做得非常完美,令人畅神舒心。
开宗立派,薪火相传----“西师流派”的主体特点定位。

D. 怎么鉴赏篆刻

“篆刻鉴赏”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顾名思义,即是篆书刻成的印章。”这是人们对篆刻最普遍的认识。然而“篆刻”却不是刻制印章这门传统艺术最准确的称呼,更不能作 为理解这门艺术给它下定的依据。用“篆刻”称呼它也不是什么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真理。从语言上分析,“篆刻”的称呼必然是在各种书体大量应用之后,为了突 出刻制文字的独特性而使用的。我们所知最早使用“篆刻”一词的杨雄,正是隶和派备书大量普及以后的汉代人。汉以前的印章刻制不可能叫“篆刻”,即便是汉以后“篆 刻”的称呼也是少之又少。在印史中可以看到当时多是以“琢玺”、“铸印”、“制宝”等称呼的。

明代徐官在《古今印史》中提到“篆刻”这个称呼,可以说是“篆刻”一词较早见于专着的地方。“若篆刻图书记而昧于六书偏旁,岂不见笑大方”,言语间也只是指 代刻印的操作,而不是讲整个治印艺术。在徐官以前及其后更多的印论专着中并没有提及“篆刻”一词。以“篆刻”直称治印艺术最早大约是清代袁三俊着的《篆刻 十三略》。其后世俗相沿“篆刻”的称呼便传播开来,并出现了一些以篆刻为名的论着。寿石工先生就着有《篆刻学》,但其正文多处称“印学”、“治印”、“刻 印”、“作印”等,提起“篆刻”的却仅有一二处。《篆刻学》的内容也没有局限于论述用篆书刻制印章,而是广涉“名式”、“派别”、“选材”、“章法”、 “款识”、“印人”等诸多方面。可见寿石工先生并不是简单地认为治印艺术就是“篆刻”,以“篆刻学”为名也只是从俗从便而已。直至晚清,文人刻印绝对大多 数都使用的是篆书。因此他们称“篆刻”与治印的实践并不矛盾,反倒可以让士大夫们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显示他们是懂得古文的知识阶级——这当然是闲话 了。所以说,认为治印艺术本来就是、根本只是“篆刻”,是一种语言上的误解。

三人成虎,传鲁为 鱼,反到对另外一个和治印艺术一起发展起来,更贴切的名称生疏了。通览古今刻印的论着,便可以发现以印为名的论着占着绝大多数。而仅有的一些以“篆刻”为 名的着作的内容实际上也默认了“篆刻”只是一个代指和俗称,论印、述印在其中占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明人杨士修的《印母》中第一句话就直接称治印艺术为印 学。《印母》同时论及摹印、刻印及其艺术要求和标准,对治印艺术的品评、鉴赏、创作章法、刀法等艺术性也作了全面的论述;建立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系统的艺 术理论体系。杨士修选择了“印学”而不是“篆刻”,因为《印母》讲的是一门关于摹印、刻印、品印、印人、印谱、印论的学问。“印学”不仅直指真谛,它的包 容量也是“篆刻”这个俗称无法比拟的。只要一留神推敲;就会发现印章并非全是用篆书刻制的,也不只是篆书刻成的印章才有艺术价值,印学要研究的学问更是一 个“篆刻”所包容不下的。整个治印的方方面面都是印学需要研究的,它们共通的关键就是印章,是围绕着印章的艺术实践和学问。所以,抛弃“篆刻”的俗称,恢 复“印学”的称呼,是更贴切的我们的艺术实践,更贴切于我们的理论研究的。

在此之唤毁前“篆刻”与 “印学”的差异是忽略不计的。现在为什么要“肉中挑刺”重提“旧事”呢?这是因为治印的艺术实践已经受到“篆刻”的束缚,因为这个差异已经影响到了印学的 进一步发展。“只要是历史都已经是有限的”(郭沫若语)。篆书作为历史的遗物不羡氏可能再发展。枸于“篆刻”的治印实践,向来是先查《汉印分韵合编》再查《说 文解字》,“《说文》没有的字要多查书,不草率地用偏旁来配凑……总期望有所本,不可以自造篆书”。“古篆若无求之汉隶,汉隶若无则不可作”。明清之间由 于大量的考古发掘,为印学提供了丰富的篆书素材,造就了一批大师和优秀作品。无论是金文(钟鼎彝器、泉布、镜鉴、权量、诏版)陶文、甲骨、古碑、碑额、砖 瓦文,都不是印学界陌生的东西了。今后出现全新面貌的考古发现的可能性不大,既使有也必然有限。作为一种失去了社会现实生活基础的文字形式,篆书的创新是 缺乏基础的。随着有限的文物发掘量的减少、篆书素材的减少,在仅有的被再三咀嚼过的原料面前,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自然是有限的。

更 正印学的名称,就是要更正对印学的认识,使印学的实践不再拘于“篆书刻成的印章”而因步自封。只要翻一翻古今印论,一涉及技法第一条就是篆法,加上印学界 强调的师古,造成大量的人“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亦不能出古人一头地也。”《印母》论及“不可为作家者二则,曰袭……一意袭取前人所作,便自色 飞。……曰拘……胶执篆书,纤悉毕合,循摹笔迹,兢兢镂刻,心手之间不胜桎梏,安有趣味哉”。让印学沿着“篆刻”的死胡同继续走下去,走到22、23世纪 的打算更是不堪设想。金农有论印诗“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目前各种艺术都在考虑怎样表现和引领现代人的思 想,印学如果依旧沉睡在两千多年前的故纸堆里,就只好被送进历史展览馆了。

面对着郁郁葱葱的大 山,难道还要靠挖祖坟来烧柴!山在哪里?站在印学本质的高度,站在艺术的高度就能看到。作为印学来考察,一切可以入印的素材都能作为印学表现的材料。这些 原材料有多少呢?仅书法一方面可资借鉴的就是一片汪洋大海。篆书以外,楷、行、隶、草入印古已有之。蒲田派宋比玉、吴平子即以汉隶入印,五代时就有以隶 书、行书刻制的官印,元末王冕更有楷书印传世。《三续三十五举》记载“今有集魏晋六朝造像书为印,虽不见古,亦不可断其非。”甚至还有金文、西夏文、蒙 古、满文印章,钱君陶刻制的英文印章等。“印章文字非篆非隶,亦非不篆不隶”(《古今印制》)。就是说印章文字是从各种书体中吸收借鉴形成的,符合印章要 求有自己特点而独立为一体的摹印书体。秦书八体之中摹印独为一体就是这个原因。

历史上其它书体入 印最成功的例证就是元代的花押印。元押的成就早已被印学界公认,清姚晏《再续三十五举》“后世……欲其浑朴简厚倍难,今世所传唯元蒙古图纪尚有古致”。赵 之谦、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邓散木、钱君陶等等都曾习仿过元押。元押证明了篆书能达到的古朴浑厚,其它书体也可以表现,书体的问题并不是印章艺术性的 本质问题。元押的灵活多变,丰富亲切甚至超过了汉印。

各种书体、风格、流派是历代劳动人民和书法 家创造的艺术经典。“书法艺术所体现的中华文化思想,审美意识更是那样神奇、丰富令人神往、令人陶醉”(钟明善《书法欣赏导论》)。楷书的法度、隶书的古 茂、草书的灵动、行书的畅达、北碑的天真、经生书的自然,欧、颜、柳、赵各异的气质,《兰亭》的神逸、“张颠”、“米颠”、“狂僧”、“醉素”等等。以及 充栋的书学论着,都是印学借鉴学习再好不过的源泉。印章从产生之初就不断地向书法学习,没有书法印学也就不可能存在发展下来。晚清诸家都是书法名手,以致 有“印人必须是书家,书家未必是印人”(《忆邓散木先生论治印》)的说法。邓散木先生工四体书,曾遍临汉碑,“他认为学印必须先学书,书法水平的高底决定 篆刻创作的成败。”印学历来讲究厚积薄发广收博采,更何况是与印学渊源密切相关的书法呢。我们要做的只是顺应印学的本质规律,继承前人的正确观点和方法将 他们发扬光大。

艺术要保持自身的生命力、感染力、吸引力,没有丰富新鲜的素材是不可能的。“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生命力就要有生活,就要贴近群众的生活。《三十五举》“二十四举曰,朱文印用杂体篆不可太怪,择其近人情免费词说可 也”。我们要去掉“杂体篆”而代之以各种现行书体,因为“杂体篆”现在已经很费词说也不近人情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要求文艺为人民群众服 务。“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对于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 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如果连群众的语 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 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帐。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甚至是痛苦的磨炼”。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篆刻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什么 样的呢?汉以来的篆刻都是文人士大夫和官吏贵威玩赏或显示权贵的物品,群众既不认识也不能欣赏它。用这样的东西去表现群众的思想感情、感染他们、让他们产 生共鸣,只能是隔靴搔痒、缘木求鱼。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气质和形式风格。连这个时代的人都 不懂的东西怎么可能表现出时代的精神意识与艺术风格呢?是为了篆刻而普及篆书呢?还是为了群众、时代而逐渐淡出篆书呢?恐怕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抉择的事了! 印学要想与时俱进,在信息化的21世纪,必须让这些古代文字回到古文学中去,而不是在代表这个时代精神的艺术中存在。秦汉印是艺术宝库中的明珠,也只是秦 汉大墓里出土的锦绣,难道大家都要照样缝一身吗?“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 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的借鉴……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古人毫无批判的照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 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 以为无所本。余常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侪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令昔人见之,亦必软仰”(齐白石语)。对秦汉印的学习,要从艺术本 质,创作方法思路上去学,而不能依葫芦画瓢,只知道“篆刻”。“学汉印者得其精意所在取其神,不必肖其貌,如周昉之写真,子昂之临贴,斯为善学古人者矣” (《敦好堂论印》)。要学的是渔,而不是只要鱼不学渔,否则吃完之后还会再有吗?不能总抱着吃剩下的鱼骨头过日子吧?

印学界囿于“篆刻”而不能有所作为,原因就在于思想认识上用“篆刻”来看待印学,被这个误解蒙蔽了视野,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更正印学的名称扩大视野摆脱这个 错觉,能看见的又何止是书法这一座大山呢?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无穷无尽任人遨游的世界。各种姊妹艺术的成就民间工艺的优秀财富,都是可以借鉴的资料。人 民群众无限丰富的生活、语言、思想、感情,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食粮。以此为基础的艺术,永远不可能出现枯竭、僵化、空洞、苍白的危机;始终保持 艺术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感招力;永远不会过时,始终能够代表和吐露时代的心声。

“今人但移摹古昔,古 昔之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吴昌硕《刻印长古》)。思想认识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心不在焉视而不见。“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 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目前更正印学的名 称,从思想认识上把“篆刻”拿开,是印学发展迫切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印学实践中的困境,才能促进印学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各种书体入印,借鉴各种姊妹 艺术,表现人民群众生活、思想感情等实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古今印人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用铁的事实证明着这条路是必然正确的,我们就应该有勇气, 有能力解决它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抛开“篆刻”这片几千年前的树叶,就能看见印学发展、前进的方向和美好的未来,印学的道路也将 会在广大印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向前延伸。

E. 谁告诉我篆刻的一些知识,

篆刻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未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哪轿困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篆刻起源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篆刻是什么呢 ? 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 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确有一定的读音。

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

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李念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

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

传帆陪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实在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这一点,篆刻大师吴昌硕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工具介绍]

[刻刀]

初学可备大小适中的一把,能备有大小不同的数种更好,除选购外,可用废钢锉、废白钢车刀改制。为防滑手须缠以纱绳。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圆,可崐作处理印面的辅助工具。

[印泥]

以西冷印社及漳洲的产品为最好。如果无条件可用一般的办公用品(?但不可用海绵印泥)。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印床]

初学用印床便于动刀,但熟练者常不用印床,以便执石之手灵活转动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制、金属制多种,自制印床价廉实用。(?只要买一付元宝螺丝)。

[笔墨 砚刷]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刷子可用旧棕丝自扎,也可用旧牙刷、旧油画笔代替,用以钤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残剩的石屑。

[印规]

帮助钤印时定位的工具,类似于木工用角尺,可自制。钤印后印规暂不称动,如钤得不清晰,可将印章紧贴印规重复钤印。

[纸]

复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边纸、毛太纸等,钤印可用连史纸、薄宣纸。

[砂纸镜子]

磨印石开始可在废砂纸、水泥地上磨,然后再用砂纸磨至细洁为度。(可备铁砂、水砂粗细不同的两种)小镜子用来反照印文。

[印筋]

搅拌印泥用,可用牙、骨制品,也可用旧塑料牙刷柄,但不可用金属的。

[执刀法]

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各种执刀都有利弊。无非是适应刻者的习惯。看篆刻作品的好坏,并非观摹操作表演。但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执刀法可有助于刻好印。编者喜欢采用的执刀法,如同执钢笔。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定,无名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角度约45

。靠上述三指的关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运刀方向不变,象打拳一样便于向外发动。熟练后还可变换刀刃角度、方向,随意运刀加工细节之不足。

[选印石知识]

这里介绍的是适宜青少年学刻用的普通石章

一青田石:产浙江青田。最名贵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二寿山石:产福建寿山。最名贵的是“田黄”,价同黄金,呈黄色半透明。三

昌化石:产浙江昌化。最名贵的是“鸡血石”。因石质红斑鲜艳如鸡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铁质的砂钉、易伤刀刃。

其它还有浙江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掖县一带的菜石、磨刀石(又称羊肝石)及目前开采的石源,很多采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纹,还有以蜡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细选择。

[石章抛光法]

石章抛光就是把表面粗糙的印石经过处理,使之细腻光洁的简单工艺。

方法如下:

(一)

先把经过600号水砂纸打磨过的石章,用0.02?左右的金相砂纸打磨至细洁无纹路,然后在一块猪、羊皮里层涂上一层极薄的上光膏(俗名抛光绿油),最后把细石洗净石粉,稍干后在膏面快速擦试至光亮即可。

(二)把经过600号水砂纸打磨过的石章,在金相砂纸上加一滴工业油液,?将细石反复磨擦至光亮即可。

石章抛光的首要条件是砂除表面纹路,其细腻程度决定印石的光亮度。无钮印石宜磨成平顶的“六面光”形式,除篆印的一面,各棱宜以砂纸轻抹至不刃手为度。

[怎样写印稿]

写印稿前须磨细面,如磨石时力度不无法均匀,会出现印面倾歪斜,?须注意变换印石方位,初学者写印稿方法如下:

一、反写法:先将印稿设计透明度较好的纸上,翻过纸侧依照“反稿”用铅笔摹写上石,再用毛笔复写一遍。如临印,可将印谱倒头放置,在选临的印拓边置一小镜,即依镜中印章样摹写上石。印稿上石后,宜用镜子对照原作仔细审视,作进一步的修正。

二、水印法:1、先将毛边纸(或毛太纸等)复于印面,在手掌中压一痕迹,?然后?在纸透上压痕范围内用浓墨临写或设计印稿(初学者可先胜负铅笔)2、将墨迹干透的印稿复于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纸石浮移位。3、?用干净毛笔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湿的清水,再用干净的毛边纸吸干多余的水分。4、复二三毛边纸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匀地研磨后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笔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关键是:经细砂纸磨平后印面残剩的粉质不要去。?以浓墨写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后再湿水,以微湿均匀为要,?刻者可不断实践中逐渐改进方法。

[怎样摹印]

在临刻前,我们应做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摹印。方法是几乎透明但又不透水的描图纸工蒙于印拓上,用手轻轻压住纸不使移动,然后用小号圭笔蘸墨(?或碳墨水、绘图墨水),依原印线条摹写。要尽量将每个字中笔划的起笔、收笔、?转折这些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细节,摹写和接近原作,同时细心体会,记住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以后创作是大有益处的。(摹前须以肥皂洗手,?并用纸垫手,以免油腻污纸而难以上墨)。

摹印右列各印,白文摹字的线条,以细线勾边。如果用腊纸坯或透明又微透水的纸摹印,只要将纸与印花大小相等的印石在掌上压下痕迹,(?摹印纸与印谱间可衬托一层不透水的透明玻璃纸以保护印谱)摹下后用水印法翻印上石,?并且用墨笔稍加修描,即可临刻。初学宜选工整一点的满白文入手。

[运刀法]

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前人谈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虚,实际上运刀法不外冲刀和切刀两种。

[冲刀]以刀角须要刻之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速度,但这“冲”并非一冲了事,而要一节一节地冲,可免直冲不够凝重之弊,冲角度较小,约30左右。

[切刀]执刀角度较冲刀直,至60左右,切刀所切线条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将长线条分段,以若干重复动作完成。因纯用切刀缺乏气势,一般宜冲切兼用,依靠全身之虚劲,通过肘腕运到指间,而不是靠手臀大动作来完成。

[怎样刻白文印]

运刀又有单刀、双刀之分。单刀即一刀直冲而下(如果刻完后反过来,?顺刀痕正中带一刀,略微带刻掉笔划中的一部分锯齿形裂痕,则可不致太单薄)?不宜初学,这里不作重点介绍。

刻满白文用双刀法刻去笔划,即用流水作业法将一方印分四次刻成:①依次将横划的下部刻完,将石章转动180°。②将横划上部全部刻完,?轻转刀角修好笔划两终端。③④竖线也依上述办法两次刻成,最后收拾印边及部分不够之处。刻时“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因为不足可补,超过则不可补救。

[怎样刻朱文印]

刻朱文印与刻白文相反,即留下笔划、印边,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也有双刀流失作业法,一印分四次刻法,最后收拾印边,剔去笔划、印边之外的残留部分。印不必刻得过深,刻刀须紧贴笔划,否则刻成钤出后令人觉得白文变细,朱文变粗。无论刻朱文白文,宜一次完成,即尽可能刻得周到,要刻出写写的笔意。根据印文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运刀速度,转换刀刃方向和角度也很重要。大印要重而沉着,小印宜轻而流畅。切忌不掌握轻重徐使笔划断裂,或刮削重复致全印死板。一切须勤学苦练,方能心手相应,运用自如。

[怎样临刻古印]

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无论书、画、刻印,临摹是必经之路。秦汉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高峰,它的成就可以比之于唐诗、宋词、无曲。临刻古印开始主要选择秦汉印中比较平正、质朴一路的印以满白文为佳。到有了相当的基础后,也可再选择有

特别的巧思或古拙奇宕一路的印,就象写字先临楷书,再临行草一样。办法是用水印法上石后,先以镜子校对,要力求写得与原印接近,刻好后,可用手指染墨轻拍印面,再同镜中的原稿核对修改。

[怎样临刻名家印]

明清以来各派名家印,是我国辉煌的篆刻艺术遗产中的又一高峰。各派的不同特点在印章中方寸之地呈现出神采各异的风貌。临刻名家印,可根据“取法乎上”的原则,在徽派、浙派、晚清四大家(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及其他如赵叔孺、赵古泥等名家印中选择接近自己性格的一类。初学一般宜选临工整一点的。朱白文都要临,同样也要熟记特点,仔细比较,学以致用。

[怎样检查临刻效果]

初学者临刻印章,一般不能一次奏效,尽管刻时小心,或许还会有不到之处。这时可用于指薄蘸墨的轻拍印面,然后用小镜对照原印,寻找不似之处加以修改,努力做到酷肖原印。并可用敲击、研磨等手段摹仿原印的残破效果。对照原印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要花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来研究对照。

前人说:“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修改是次要的。如果是创作,则更应把精力化在构思章法上,章法不好,全印失败,再怎么也改不好了。

以后在写印稿时要做到:印写得不满意,宁可磨去重写,也不随便动刀,如该印实在写不好,不妨留作下次选用,这次可别选一方印练习。

[书法与刻印的关系]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与刻印的关系]

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实在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这一点,篆刻大师吴昌硕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F. 篆刻的技法有哪些

一、设计印稿:按照印面大小及印文内容,使用适当的字体(通常是各流派的篆书,偶尔也可用其他字体)分朱布白(凸字为朱文也叫阳文,凹字为白文也叫阴文),在纸上用毛笔勾画出印稿,可参考秦汉古玺印、瓦当、封泥、元朱文、明清和近现代各文人流派印;

二、摹稿上石:将印稿书写面与印面结合用书稍湿,在用厚纸轻拍,代水分吸干,墨迹即已印上印面再对照原稿用毛笔在印面上修正即可。熟练后可直接用毛笔反书印文上石;

三、治印:可用冲刀和切刀方法治印,现在一般都用冲刀方法刻制。冲刀又分单刀法或双刀法(单刀即笔画只用单向一刀成笔画,双刀即笔画来回两刀成笔画)。初步完成后对照原稿稍事修正笔画和边框,印面反字可借用一面小镜子参照;

四、钤印:印面匀称醮上印泥匀力摁在印谱或连史纸上,为清晰可在纸下垫一块4、5毫米厚的硅橡胶板。可在钤印出印蜕后再次对照原稿多次修正印面直至满意为止。

其余就是款识和拓款了,有前文已详述,不再赘言。
只是初略简介,可网上搜索教学视频详细观摩篆刻流程和技法,会有所帮助和精进的。

G. 怎么学好篆刻

学习篆刻,在技术层面上有两个部分,一是写,一是刻。写,即是篆字书法。这一步十分关键,一方印章作品的好坏,主要看作者的书法功力,如果这方面不足,即是有再好的刀法,也无法创作出好的篆刻作品。所以,要学习篆刻,就要先从识篆、写篆开始。
学习书写篆字,当先学小篆,而后石鼓文、而后金文;小篆可以参照汉代许慎所着的《说文解字》一书,先将说文部目摹写纯熟,了解篆书的笔法特点及篆书的造字规律,且不可杜撰。继而临帖,小篆有《泰山刻石》、《汉袁安袁敞备》、《王福庵说文部目》、《邓完白弟子规》等等;大篆有《秦石鼓文》及吴昌硕诸贴;金文籀书则有《周毛公鼎》等。
学刻之法与学书相类,可先从摹刻开始,由秦汉印玺入手,渐次瓦当、封泥;渐次明清诸家作品。
至于所需器具、材料以及印材挑选等等,诸多书籍中均有讲述,此不赘言。
另推荐一些书目,以资学习参考:
一、入门类:首推邓散木所着《篆刻学》,另外还有吴作人的《篆刻入门》以及其他篆刻入门书籍;
二、学篆书目: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补》、《说文补补》(这两本作者记不清了)和吴大澄的《说文解字三补》(字帖不再赘述);
三、印谱类:秦汉印玺首推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以其收录秦汉印玺量最巨;其他亦不妨收录参照。明清诸家如吴昌硕、赵之谦、丁敬等等,可酌情搜罗。
另外,现在印材(我国四大产地的印石)也如同玉石一般具有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有着各类品种,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妨多了解些。

H. 初学篆刻要注意哪些篆刻有哪些方法怎么刻

新手玩篆刻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手,别被刻刀刻着喽。除了自己的手需要特别注意外,还需要提防着某宝上的各种新手篆刻套装和石料套装。这些个新手套装和石料套装不是说不好,如果你要是仅仅想体验一下这个篆刻的话,这些套装是个好选择,相对便宜,东西还全。但是想要认真玩下去的话,那这些套装就太鸡肋了。

在回答的最下面我推荐了一百多册篆刻书籍你可以看一下,在最上面这张篆刻图的右下角可获得这些所有篆刻书籍

刚开始学篆刻,你得配一把好刀。刀分钨钢和白钢。钨钢刀硬,不容易磨损,但是它也脆,一些磕碰就可能导致刀刃崩碎掉,刀刃坏了之后还不好磨,因为它太硬了。白钢刀相对较软,容易磨损,但它韧性好,磕碰大多也就是导致卷刃,而且白钢刀因为它软,所以好磨刀。还有就是白钢刀一般比钨钢刀便宜。我接触钨钢刀多一点,白钢刀接触少,不了解,所以我只能推荐钨钢刀。钨钢刀就选最普通的永字刀,不用那么花里胡哨的,一般买个八毫米的或者六毫米的就行,也可以配个三毫米或者两毫米的来清底或刻一些细朱文。一般永字刀两把最多七十块钱,不摔的话用几年没啥问题。

石头的话买青田石或者红石就行,我推荐青田石,因为青田石便宜好刻。店铺去淘宝搜“青田金石坊”(我没拿钱)。我经常在这个店买石头,价格便宜,石头质量也好。

然后就是印泥,印泥的话可以先买个便宜的,“双维”就可以,便宜实惠(我也没拿钱)。后期可以买点好的,比如上海西泠的印泥。

最后就是印谱,这是个重点,刚开始买个汉印印谱就行,淘宝上也就一二十块钱就能买到了。汉印入门要多临,后期深入学习也要临,有名的浙派,海派,皖派,京派都跟汉印脱不了干系。

最后的最后,就是记得多写篆字,毕竟“印从书出”,篆字写多了对于印面布局和篆字使用作用很大。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比如连史纸(盖印花用的),转印纸(把印文转到石头上用的),鬃毛刷(拓边款用的),小楷笔,墨汁啥的。

估计刚开始买工具大概需要一两百块钱,前期投入较多,但后期花费绝对很少,注意,千万别买淘宝上的各种新手套装,把所有工具分开买。(我没有拿钱宣传,也没有拿钱当水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提供帮助。


注意看图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西泠四家印谱.pdf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金意庵篆刻.pdf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玉印集存.pdf
│玉印(反).jpg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金文大字典.pdf
│金文编(四版).pdf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鸟虫印精选(反).jpg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I. 如何实施高中美术书法篆刻的教学研究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方面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了解和汲取古今中外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对于“书法”模块来说,更是要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美术课程标准》对于“书法· 篆刻”系列的教学作了如下的说明:“书法、篆刻使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并指出,“‘书法· 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这无疑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非常明确的指导,必须始终贯彻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在教学过过程中,更应该体现研习写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与了解传统文化、欣赏书法艺术并重的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高中美术课程中的“书法”模块,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书法模块虽然是选修模块,我们觉得这个模块的学习,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很有必要,我校不但在美术课中开设了这一模块,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同时,组织书法兴趣小组,让部分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
第二:在高中“书法”模块教学中,也面临各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学生方面,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写字的训练不够重视,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写毛笔字,有的连看别人写毛笔字还没有看过,这就很难欣赏到汉字的艺术美。况且由于书法不是高考科目,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重视,或者由于主科压力较大,没有办法顾及书法的学习。
另一方面是“书法· 篆刻”内容系列的师资不足,即使是美术专业的教师,能够写好毛笔字,胜任书法教学的其实也不多。
学校的设备也是问题,在普通教室很难让学生进行毛笔书法的练习。课桌太小,一般没有油漆,很容易弄脏,一不小心弄到墨水也洗不掉。幸好我校有条件比较好的美术室,其中有专门配套了用于书法练习的比较宽大的白油漆的桌子,还有练习书法用的毛毯,比较不容易弄脏桌子,弄脏了也很容易擦洗干净。
第三:认真贯彻《美术课程标准》,努力提高“书法”模块的教学质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养成耐心细致、精确严谨、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创造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我们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为使我校的书法教学能够尽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本人原来也并不是美术专业的老师,只不过是从小爱好书画,读初中时参加学校(也是现在任教的学校)的美术兴趣组学习,得到当时学校的美术老师蔡非老师的精心指导(蔡非老师是汕头地区有名的书画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书法和绘画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我在十几年前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热衷于从事书法和中国画的研习和创作,艺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常参加汕头市、潮阳县和峡山镇的书画活动、展览,加入了汕头市和潮阳县的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从1997年开始,我校就开始组织部分学生,开展美术兴趣组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有绘画和书法等小组,由我负责辅导和教学,并负责美术课的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积极探讨书法和绘画的教学规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艺术水平的再教育,在业余时间刻苦研习篆、隶、行、楷等各种字体,特别是行书和楷书,自我感觉还是相当良好的。也向曾在我校任教的陈新国老师学过篆刻的技法,对篆刻有相当的研究。因此,在课堂上能够随时随地给学生示范,使“静”的书法变成“动”的书法;同时创作相当数量的书法作品,是学生除了欣赏课本上印刷的名家经典作品之外,还能够看到“活生生”的书法,让学生直接欣赏,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时候,才能够比较顺利的开展美术课中各个模块的教学。同时,注意培训较为年轻的美术教师,使我校的书法教学能够持续发展。我们美术教研组除了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方法,一起备课,互相听课之外,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课堂上,很多时候新老教师一起出现在课堂上,这样对各自的教法,更能够深入的了解,使新教师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创造书法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
我们汕头市六都中学创建于1873年,是一个有着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相当多的老师(包括已退休的老师)书法功底都很好,有的还是知名的书法家、或篆刻家。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举办《师生书画展》,请这些老师创作出相当数量的书法作品,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展览,让学生有机会观摩、欣赏和学习,从而创造书法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在学校《润心》文学社编辑出版的《润心》报上,经常刊登有师生的书法作品,供学生观摩和欣赏,同时对于书法学得比较好的学生,也起了相当大的鼓励和表彰的作用。
(三)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注重课程拓展,形成校本课程
我们现在采用的教材是由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美术教材编写组编写、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这本教材能较好的体现书法知识与书法鉴赏并重,适当介绍写字技法,教材从文字的起源说起,介绍各种字体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思路比较简洁,避免了各种字体的重复介绍,把写毛笔字的基本技能放到后面。由于现在的高中学生对写毛笔字没有概念,我个人认为欣赏能力时离不开写字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如果写字的能力一点都没有,就很难欣赏到经典书法作品的妙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即把执笔和运笔的内容提到前面教,让大部分学生先掌握楷书的基本写法以后,再回过头来讲文字的起源的问题,对于其中一些尚未定论的学术问题,只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不作过多的探究。对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的教学,一般也是先指导学生临摹,了解其写法特点,再讲解其产生和演变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字体的经典代表作品,从而在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的同时,能够欣赏书法的美感。
在毛笔书法临习时,我们还注意加强标准简化字的训练。由于课本的图版和现有的字帖中基本都是繁体字,我们还选用任政的简化字帖,但是任政的楷书是属于欧体的,我自己用颜体书写了《常用字》、《千字文》等简体字帖,供学生临摹学习。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毛笔字作为汉字的书写工具的实用功能,早就被钢笔所代替,这几年来更被电脑所代替。这样就使现在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能看到书写毛笔字,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这是书法教育的困难之所在。书法的执笔和运笔的方法,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一般很难用文字说明清楚,照书自学很难成功,即使在古代,往往也需要口传手授才能学到其要领。所以,我们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采用小组练习,通过具体示范,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讲解其要领,让学生尝试,再逐一纠正。并在基本笔画和间隔结构的练习中,继续纠正其执笔和运笔的错误。对于知识性比较强书法发展史和名帖的鉴赏课,尽可能利用知识容量比较大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时候还适当插入一些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五)开展书法课外活动,鼓励部分学生在书法方面的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书法”模块也是18个学时,1学分,这就存在教学内容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短少的矛盾。我们除了对教材的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对于相当一部分对书法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组织书法兴趣小组,让他们结合课内学到的内容,有机会欣赏更多的书法名帖,作更多的练习,使他们的书法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点建议和希望
山东、浙江等省市的高考在多年以前就有考书法,大学(主要是美术学院和师范大学)早就有书法专业,可是我们广东省作为文化大省,至今在高考中没有考书法,也很少听说大学里有书法这类专业,这除了造成整个社会不把书法当一回事,整体书法水平不高,还造成书法教师的严重匮乏。对于大部分高中来说,不要说提高书法课的教学质量,连能不能开课都成问题。我以为,在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开设书法专业势在必行,培养大批书法教师是当务之急。如果高考艺术类中有考书法,无疑会极大地提高高中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书法教学的质量的提高。同时,也确保书法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全面提高书法的艺术水平。
本文写作时间仓促,观点粗浅,但是本人在教学中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存在的错漏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阅读全文

与篆刻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六小龄童的训练方法 浏览:671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消肿吗 浏览:492
折纸龙的方法图解视频 浏览:597
农村坟地种植方法 浏览:473
食用油打包方法 浏览:928
用什么方法杀灭地下害虫 浏览:415
打印找不到指定模块的解决方法 浏览:703
长寿树食用方法 浏览:103
风险监测分析方法账龄分析 浏览:737
如何用古代烤鸡的方法来烤鸡 浏览:116
如何以最快的方法听出歌曲的调 浏览:741
过栏杆正确方法 浏览:429
四阶三阶魔方还原最简单方法 浏览:474
花材保养方法有哪些 浏览:589
火山视频初次使用方法 浏览:560
竞聘有哪些方法 浏览:3
用热水洗脸有什么使用方法 浏览:58
有哪些补气的小妙招小方法 浏览:643
马蜂窝怎么食用方法和用法 浏览:988
哑铃不用绳子的锻炼方法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