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节奏这个词可以用什么教学方法

节奏这个词可以用什么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17 01:42:32

⑴ 节奏朗读教学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节奏是塑造音乐形象的基本表现手段,在这一课中采用图形谱,改变传统知识传授的倾向,采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生活中出发,让学生发现生活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学情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属于青春萌发时期,参与互动的意识也强。怎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这节节奏的互动要新颖出新,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比较适合采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直观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形体表演中积极愉快的进行节奏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肢体律动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表现音乐的节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利用肢体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和协作交流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节奏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音乐活动、肢体语言、讨论、创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肢体语言让学生直观性的参与,发现生活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而达到身心的满足、愉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利用肢体语言动作进行节奏训练。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理解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的不同。

⑵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到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乐的“骨骼”,没有节奏,旋律就不存在了。节奏更是学好唱歌的重要前提。因此,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效果肯定不佳。
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 看图识节奏
首先在黑板用不同的颜色画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块儿,学生们一下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充满好奇,有的咧嘴微笑非常高兴,还有的一头雾水被这小方块儿深深地吸引……在这种状态下,让学生先认识了一个是一拍,方块儿里有一个字 ,这个字就读一拍。后面采用问答的形式,老师问方块儿里有两个字各读几拍?学生立刻回答“各读半拍”。一个字占两个方块儿读几拍?“读两拍”。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将方块儿里的奥秘揭开了,而且非常明白。简单的几句话,学生就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全理解了,兴趣非常的浓厚。
二、象声词模仿节奏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黑板上写出几条节奏,让学生用
“da”的形式读,或者是用手拍一拍。如:2/4 × ×︳× ×︳×—‖ 其形式比较枯燥,学 da da ︳da da︱da—‖学生兴趣不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那么,怎样将这些乏味的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接受呢?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学生读节奏时,不同的节奏型用不同的读法,使学生必须动脑筋想“是什么音符”,应该“读什么”,不动脑筋则读不出音节。此法突出了读音的形象性,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基本节奏型与读法:
⑴ × × | × ×|| 读作:咚咚 咚 咚 (模仿心跳声)
⑵ ×× 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⑶ ××× 读作:哒哒哒(模仿马蹄声)
⑷ ××× 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⑸ ×××× 读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声音)
⑹ × ×· | × ×·|| 读作:嘀 嘀 嘀 嘀(模仿汽车喇叭的声音)
⑺ ×·× 读作:知·了(模仿知了鸣叫的声音)
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会比较简单一些。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渐渐的我发现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了。
二、 儿歌法
把难记的基础乐理编成儿歌,让学生容易接受。首先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学生,都应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能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单位。几个常用的时值由长到短分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着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不同。
如在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首儿歌:
音乐 妈妈 真粗 心,
取个 名字 调了 包。
又给 大家 添麻 烦,
请你 一定 记清 楚,
四分 音符 唱一 拍,
别看 八比 四要 大,
八分 音符 唱半 拍。
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又如,用于区分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时,用了这样一首儿歌:
四分 音符, 八分 音符。
加个 圆点要 记清 楚,
四分 音符 加圆 点,
等于 一拍 加半 拍。
八分 音符 加圆 点,
等于 半拍加 半半 拍。
当枯燥、单调的乐理知识化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并熟记于心时,学生会感觉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神秘。新鲜与好奇心主宰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再是被动。
四、划拍法,适合于中高年级。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在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及其运用。
节奏练习时,可用“哒”字来念节奏,同时用手划拍,为了节奏正确,拍与拍之间的速度平均。我采用过渡的方法,先用低年级的读法读两遍,以后发展到用“哒”,让学生们习惯了这种方法后,再直接用“哒”读节奏。例如:
⑴ × × │×× ××│× ×│×─‖
走 走 嘀嗒 嘀嗒 走 走 慢走
哒 哒 哒哒 哒哒 哒 哒 哒─
⑵ ×·×│×·×│×× ××│× 0‖
知 了 知 了 嘀嗒 嘀嗒 走 空
哒 哒 哒 哒 哒哒 哒哒 哒
这种方法节拍感比较强,在音乐课中也是常用的方法。
五、用打击乐器创作节奏
用打击乐器按节奏伴奏时,在教师出示节奏时,学生早被乐器吸引了,兴致当然很高。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乐器,会正确演奏乐器,了解乐器的演奏特点。然后发挥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创作想象力,用各种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根据节奏型进行合奏,或给小乐曲配上伴奏,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六、创编节奏
在学生熟悉节奏的基础上,采用打击乐器或动作进行大胆地创编节奏,在这一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应放手,积极鼓励学生以个性的参与去创造节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通过合作、讨论、大胆地进行尝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不仅要表扬积极参与创编的学生,也要鼓励那些胆小,能力较弱的学生,发掘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课堂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高涨,而且对节奏掌握的也很好。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把内容繁多的音乐知识归纳为简炼的内容,把高深的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活动的教学”调动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各种活动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乐于学的高昂情绪中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
总之,学习节奏是小学唱歌、舞蹈、视唱、器乐、欣赏等诸多学科的支柱,学生学习节奏时,只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从课堂各个细节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才能确切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学生的潜力也能够得到最大发挥。这些都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在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相信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只有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样式和开拓新的教学领域,才能享受到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⑶ 《有趣的节奏》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节奏》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节奏》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并能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打击乐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平常在班级开展的打击乐活动中,使用的都是正规的乐器,这些乐器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已不再那么新奇了,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利用空奶粉罐、空饼干盒来替代鼓,在易拉罐内装些绿豆制作成沙球让幼儿进行演奏的想法。我选择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作为本次活动的背景音乐,这首曲子旋律欢快,节奏型简单统一,整首乐曲的节奏型均为XX|XX|XX|XXX||与本次活动幼儿要学习、掌握的节奏型相符。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节奏型XX|XX|XX|XXX||。活动的难点我定位为看教师的指挥分声部演奏。

二、说目标:

我们班的幼儿都很喜欢打击乐活动,打击乐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实现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体验音乐和打击乐器演奏的整体音效的乐趣;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展现的能力,结合我班幼儿的现有水平,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力方面的目标:掌握节奏类型XX|XX|XX|XXX||;并能根据简单的节奏图谱在教师的指挥下互相配合协作,尝试用教师自制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2、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3、《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废旧材料替代乐器进行演奏活动。"所以我从认知方面提出了第三个目标:知道废旧材料也能发出有趣的节奏,增强幼儿的节俭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到的教法有:律动导入法、激趣游戏法、图谱教学法。

1、律动导入法:小朋友们在律动中不仅感受了音乐,还在不经意间拍、踩了本次活动所要掌握的节奏类型。

2、激趣游戏法: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这个游戏捉住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还带有挑战性,使小朋友们在亏败嫌不知不觉中主动积极地一遍又一遍地拍打节奏。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体验了在教师的帮助、鼓励下获得成功的快乐。其实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解、整合学习节销手奏的过程。

3、图谱教学法。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直观易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活动安排丰富。与此同时,我还通过个人演奏、集体演奏的形式加强了幼儿的节奏练习。

四、说准备:

1、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CD。

2、节奏谱两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图谱一张。

3、我还准备了空奶粉罐、饼干盒和用易拉罐制作的沙球作为本次活动的打击乐器。

五、说过程:

1、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枯岁功的一半。"那么怎样才是好的开始。我个人认为一个成功的节奏活动莫过于教师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愉快、主动地去学习节奏。本次活动以律动开始,我引领着幼儿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声中听节奏、拍节奏、踩节奏从而有效地导入活动的目的。

2、通过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谱练习节奏XX|XX|XX|XXX||。并提醒他们废旧材料也能发出美妙的节奏,废弃物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

3、请几名幼儿尝试根据节奏谱进行演奏。

4、出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图谱,引导全体幼儿练习连贯地拍歌曲节奏。

5、分组练习演奏乐器。将幼儿分为两组:男孩为小熊队;女孩为洋娃娃队。两队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分别在活动室的左、右两边的方阵坐下,并按音乐节拍练习演奏。

6、在幼儿熟悉整首歌曲节奏、掌握了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之后,组织幼儿集中。

(!)在教师的指挥下,集体演奏。

(2)分声部演奏:提醒幼儿老师的左手指挥鼓方可演奏,右手指挥沙球演奏,双手同时指挥就是合奏了。

8、活动的最后,请幼儿放下乐器,轻轻地走到老师的身边,告诉他们:不单是乐器能发出有趣节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就这样,大家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声中,带着愉快、期待的心情离开了活动室。

六、说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我始终注意遵循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感受节奏到徒手练习节奏,再转换到配器乐演奏;难度也是由浅到深,从集体演奏到分声部演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看我的指挥迅速做出准确的演奏。正是在这些敲敲打打摇摇中,幼儿享受到了演奏过程的许多乐趣,在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倾听,相互配合,使幼儿更多地学习到了合作的精神。从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幼儿从中发现和理解节奏,感受节奏美。

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分组演奏乐器这一环节,如能请配班老师用钢琴为幼儿伴奏效果可能会更好,还有分声部演奏播放背景音乐时,在第一乐句有一部分幼儿有点跟不上节奏等等。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有趣的节奏》说课稿2

目标 :1 幼儿通过活动学会掌握节奏强弱规律。

2 能根据动物外特征,初步探索用不同语言动作表现强弱特点。

准备 :1 节奏图谱

2 各种可以敲响的物品及用具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律动

(二)基本部分

1 “今天老是请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是谁呀?”(出示节奏谱)

2 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念节奏图谱)

3 让幼儿比较轻重,理解强弱的规律。

a. 我们都知道大象大老鼠小,那我们用嘴巴嘴发出什么声音来表示大象?用什么声音表示小老鼠?

b. 提醒幼儿根据动物的个数来发声。

4 用动作表示轻重

5 幼儿尝试(请幼儿自由选择物品)

a 请小朋友用你手上的东西敲出大象的声音。

b 小老鼠用什么声音表示呢?

c 幼儿看节奏谱打击

(三)结束部分

送小动物回家。

《有趣的节奏》说课稿3

目标:

1.感知分辨4∕4拍的节奏谱,学习2∕4 拍节奏谱。

2.能用熟练、自然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由弱到渐强的唱法技能,自编节奏型为歌曲配伴奏。

3.模仿《羚羊赛跑》的动作要协调,掌握好重心,按速度的变化用轻巧、轻快的的步伐模仿羚羊赛跑。

准备:

课前观察蝴蝶飞舞的姿态,学习模仿动作。4∕4、2∕4节奏谱若干张,羚羊赛跑的投影片一张,乐器若干。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蝴蝶飞,重点强调翅膀舞动时是以腕关节为主带动手臂至头上方向,手腕相对,动作幅度大,要保持身体平衡。

2.歌曲:《我是小鼓手》

(1)“你们想当一名小鼓手吗?小鼓手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心情唱!”

(2)集体听前奏演唱小鼓手。

要求幼儿用自豪、欢快、活泼的心情演唱,重点唱准由弱到渐强的唱法。

(3)幼儿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用什么节奏型为歌曲配伴奏。老师巡回指导。

(4)全体幼儿听音乐齐奏,学会看指挥。

(5)幼儿按自己自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有趣的节奏小屋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春游“动物园”,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随老师做重步、轻步走。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我们来做客,都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去做客,但是它们每一家门上都有一个节奏门铃,只要你做对了上面的节奏,主人就会立即开门让你进去。”

出示节奏小屋(放投影片)。

(1)逐个出示小房子,幼儿按门铃(打节奏)对了小动物出来迎接。

(2)同时出示4间房子,老师按门铃(拍节奏)小朋友分辨老师敲的是谁家的门。

(3)用语言节奏来叫门,x x x x x x∣。

(4)幼儿用各种声音和动作来表示所指定小屋的节奏型,如:拍手、跺脚、说话。

(5)老师弹琴来叫门:13 56 5 ─∣xx xx x─∣。

(6)请4个小朋友分别在四个方向举起不同的节奏型(硬板做的小屋),老师用动作、语言表示一种节奏型,幼儿分辨后马上走向相应的小屋。

4.羚羊赛跑

幼儿分成四队甲、乙、丙、丁,甲和乙一队,丙和丁一队。按音乐舞蹈的内容进行舞蹈。重点要掌握移动重心,用轻快的步伐,随音乐的速度,快慢,有节奏的做动作。

结束部分:幼儿听“蝴蝶飞”的音乐飞出教室。

《有趣的节奏》说课稿4

活动设计意图:

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最易被人感知。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中无不蕴含着节奏。本次活动让幼儿把生活中蕴含的节奏与具体的节奏型联系起来,从而对节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

一、 活动目标

1、体验节奏世界里的乐趣。

2、通过联想生活中的节奏,感知节奏型的多样和

有趣。

3、学习创编说白词并配以节奏进行朗读。

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幻灯图片一套。

2、易拉罐、瓶子、碗、筷、匙、若干。

3、脑白金盒子一个。

三、 活动流程

调动情绪、引发兴趣 联想节奏、引导编节奏语言 看图编词句、配节奏朗读 演奏作品

四、 活动过程

(一)调动情绪、引发兴趣。

(1) 用一神秘物引幼儿入活动室。

通过揭开神秘物而引题。

(2) 听音乐选择动作:走、跳或跑,

引导幼儿说出节奏的快慢特点。

(二)联想生活中的节奏。

音乐教案-有趣的节奏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打哈欠| | 、扫地| | | 、拍皮球| | |

各环节设计意图

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供幼儿看图创编说白词用。

供幼儿演奏作品用。

供调动幼儿情绪及引入主题

用。

抓住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应用神秘物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情绪和注意力。

幼儿听着音乐自主反应,快慢不同的节奏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生活中存在许多有趣的节奏,幼儿无时不在使用。这个环

小鸟叫| | 、刷刷牙| | | 牙疼| | |拔河比赛加油声 | ||等等。

音乐教案-有趣的节奏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2)启发引导幼儿想象编节奏语言。

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自由编说。

(三)看图创编说白词

(1) 出示幻灯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的意思

及判断图片中各种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并学习创编说白词。

(2)配节奏朗读。

引导幼儿为说白词配节奏。如果幼儿无法完成,

教师可提供节奏型给以提示,让幼儿编配。

(四) 演奏作品

幼儿演奏作品。请幼儿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打击伴奏,获得成功的乐趣。

节把幼儿生活中发现或发生的现象与节奏联系起来,让知识得以升华,同时感受节奏型的多样和有趣。

通过举一反三的想象练习,既可培养幼儿节奏感又可扩充词汇。

据省市委、妇联近段向全市发起的倡导“五不新风”精神为

音乐教案-有趣的节奏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主导,让幼儿在风趣、幽默、易

懂的漫画中,感悟出“五不新风”的含义,并让幼儿尝试编配节奏,这样幼儿既能理解并能迅速地记忆。使“五不新风”之花从小在幼儿心中绽放。

以幼儿为主体, 尊重幼儿的编配。

尽情快乐地演奏,感受成功的乐趣。

《有趣的节奏》说课稿5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的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分辨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节奏小屋卡每人一套、动物头饰四个。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我们的活动室里来了四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你们看(播放幻灯片)

(二)活动部分

1、观察小动物的房子,发现特别之处。

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

(播放幻灯片)你们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有节奏符号)

2、提出规则。

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别,是一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

3、感知四种节奏型 (播放幻灯片配合)

(1)老师依次“按门铃”。 (如:我先去小兔的家,我要按门铃了……)

(2)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敲小候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

4、分辨四种节奏型 (播放幻灯片配合)

(1)现在我要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

(2)请几个小朋友来选择一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

(三)游戏部分

1、游戏“举小屋” (播放幻灯片配合)

钢琴也想去小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

(幼儿每人一套小屋模型,分辨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

2、游戏:“找小屋”

玩法:分别由四个小朋友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四周。老师用钢琴弹一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分辨后,迅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活动室外面来了许多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走吧!

⑷ 怎么掌握音乐的节奏

1、单手握小棍,轻敲桌面,分别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种速度练习,打出非常均匀、准确、无轻重音的点子。

2、同样的方法,加上轻重音,即2/4的强、弱,3/4的强、弱、弱,4/4的强、弱、次强、弱,以及其他种节拍强弱关系。

3、双手握棍,一只手一拍打一下,另一只手同时每拍均匀打两下,再练习每拍均匀打四下,均匀打三下。开始不管节拍,只求均匀,然后再加上节拍。

4、速度也可适当改变,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这些练习并不复杂,但如能熟练掌握,将能有效地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节奏感的基础。

5、学习能力强的,还可进一步练习2对3的拍子,即:一只手每拍打出平均的两下,另一只手同时打出平均的三下,再两手交换。

(4)节奏这个词可以用什么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音乐节奏的分类

一、1/4拍:1/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1拍。

二、2/4拍:2/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可以有2个4分音符。强、弱。

三、3/4拍:3/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可以有3个4分音符。强、弱、弱。

四、4/4拍:4/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可以有4个4分音符。强、弱、次强、弱。

五、3/8拍:3/8拍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可以为一大拍,但是实现上有3拍。可以有3个8分音符。强、弱、弱。

六、6/8拍:6/8拍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可以分为两大拍,但实际每小节6拍,可以有6个8分音符。强、弱、弱;次强、弱、弱。

七、还有罕见的8/8、8/16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为一拍,后者则是以16分音符为一拍。

⑸ 在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实名推荐一本音乐工具书《118个有声会跳的节奏》,刚买的,课堂教学还不错哦。主要是有搭配的动画小视频,上课的时候学生都很配合哈哈哈~

⑹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开展节奏训练

一、开展课堂游戏训练节奏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参与体验、身心投入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儿童,其身心特征表现为喜欢表现自我,活泼,爱动,对孙衫带未知的事物表现很强的兴趣。从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节奏教学任务来看,其表现为节奏结构简单、生活化、常识化、场景化,且充满律动感。
所以,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应该充分把握小学生这些身心特征,充分分析音乐教材,了解小学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的特点、任务,把节奏与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理论化的节奏知识变成非常生动和形象的东西。
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玩律动方面的游戏,通过肢体有节奏的运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满足学生活泼爱动、表现自我、好玩等等这些的特点,也就达到训练学生音乐节奏的目的。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将学生几人分为一组,让他们随着节奏摇摆身体,或者拍手、跺脚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排成一排或者围成一圈,进行手的舒展和前后的踏步塌虚。再如,将全班学生以6人为一组、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模拟时钟走动的快慢来感受节奏。还可以由教师自创一些节奏,由学生根据节奏通过肢体语言摹仿表演出来。甚至由学生自己打出一些即兴节奏,由其他同学来模仿表演等等方式,都能有效加强小学生节奏训练。
二、运用诗歌朗诵训练节奏
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饱含深情,还能够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对诗词的朗诵,本身就必须把握一定的节奏,所以小学音乐中节奏的训练还可以用朗诵诗词这一方法。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熟知的诗词,饱含深情地朗读或者带读,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力。
要注意的是,在朗读诗词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随着朗读的节奏,用手拍打出节奏,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受到节奏。
比如:

学生在朗读自己熟悉的诗词中,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节奏的形象把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则芦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协调能力。
三、模仿生活场景训练节奏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以自然声音、现象、场景等为启发元素,经过教师的即兴创作,把节奏融合生活中,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节奏教学中,使学生形象的理解节奏,掌握节奏。通过模仿生活场景训练节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心态中来学习节奏,把生活场景融入节奏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节奏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直观明了的学会掌握节奏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节奏的记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生如何认识音符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出生活中一些动物的走路姿态,然后根据动物走路的节拍把音符形象化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模仿公鸡走“咔、咔、咔、咔”,马驹跑“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等。教师再根据学生模仿的节拍在器乐上弹奏出来。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中不断挖掘哪些声音长与短不同的律动,引导学生用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来、拍出来。
如:
(1) × × | × ×||读作:咚咚咚咚(模仿心跳声)

(2)××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3)×××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四、使用各种乐器训练节奏
用乐器训练节奏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乐器,懂得乐器的一般特性,会使用乐器。在课堂上,让多名学生拿不同的乐器,让一个学生模仿或即兴拍打节奏,然后由不同的学生用器乐演奏出来。或者由学生用器乐演奏一组节奏,然后由其他学生用手拍打出来。或者,一部分同学朗诵诗词,由另一部分同学用器乐演奏配音。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用同一种器乐将声音长短和变化的节奏即兴演奏出来,然后由学生现场模仿。还可以利用器乐,结合生活场景,由教师弹奏不同音符构成的音乐,然后学生根据音乐,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或者动作,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动作反映能力,更重要的是,也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节奏知识演变成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的形式,把纯知识性的东西通过表演、模仿、游戏等形式表现出来,用“动”的东西表现“静”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学。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在各种活动游戏中感受节奏、学习节奏、创造节奏,才能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⑺ 打大鼓的节奏教学方法

打鼓节奏教学有三个主要步骤:

一、节奏感训练:

首先,学习者需要训练节奏感,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和掌握节奏。有效的节奏感训练方法是使学习者在听音乐、节奏的过程中跟着节拍动作节奏,逐渐培仔灶养节奏感;另外,可以学习理论乐器的音乐节奏,不仅可以充分了解节奏的结构,而且可以锻炼感知节奏的能力,从而县备节奏的表现能力。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多参考乐器的演奏,结合自己的特点对细节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展现出节奏的不同特点。这样,打鼓的节奏就可以被更充分、更全面的把握和运用。

⑻ 低年级节奏教学的学情分析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低年级节奏教学的学情分析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竞赛教学、游戏教学。

低年级节奏教学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语言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液御信语言是驾驭教学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若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学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好的教学语言可以做到生动、形象、幽默机智,它能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对完成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闹轮学语言有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它的拆巧应用主要是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由此作以下三方面的探讨。

班级节奏教学的主要优点是:

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知识程度的学生编为班级,使他们成为一个集体,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

②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

④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减轻学习疲劳。班级教学的出现是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

⑼ 少儿乐理:音乐节奏教学法

一、听说节奏训练
对于低年级初学节奏时,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听说节奏练习。
⒈ 听节奏,让学生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声音(如:火车声、汽车声、风铃声、钟声、走路声等),让学生把节奏哼孝枯差了出来。
2. 说节奏,结合刚才听了的声音节奏外,还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的节奏。此时孩子们就会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对节奏就有所感悟,慢慢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因此,听说节奏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动口能力等,也为以后的视唱练耳打下基础.
二、模仿节奏训练
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模仿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模仿成人的活动,模仿各种小动物,他们都乐此不疲,我们老师要给学生多多示范,在示范时,必须要准确、规范、到位,在音乐声中完整的进行示范,使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模仿节奏练习中我抓住这几点:
1、模仿声音进行节奏练习
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三课歌曲《农场的早晨》时,编者将“X、X、X -、0”这四种节奏组合成三种不同的节奏型。为了尽快掌握三声部的节奏练习,我说:农场上真热闹,小动物们全到了,小羊、小鸭、小鸡要一起唱歌,我们分组扮演小动物,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让学生根据动物特征说节奏)
小羊 :
× -︱ × - ︳ × × ︳× - ︳
咩 - | 咩 - | 咩 咩 | 咩 - |
小鸭 :
× × ︳× O ︳ × ×× ︳× O ︳
呷 呷 | 呷 0 | 呷 呷呷 | 呷 0 |
小鸡 :
×× × ︳×× ×︳×× ×× ︳×× ×︳
叽叽 叽 | 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 叽叽 叽|
2、动作模仿
根据一些简单的节奏型,师示范动作( 拍手、拍腿、跺脚、拍肩等 ),让学生模仿,培养他们学习节奏的敏感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知节奏。如节奏型:
① (拍手)ⅩⅩ Ⅹ∣ ⅩⅩ Ⅹ ∣
② (拍腿)Ⅹ Ⅹ∣ ⅩⅩ Ⅹ ∣
③ (跺腿) Ⅹ ⅩⅩ∣ ⅩⅩ Ⅹ ∣
④ (拍肩) Ⅹ — ∣ Ⅹ — ∣
3、语言动作同时模仿
师有节奏地边说边做动作,利用多种节奏(如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给学生示范,学生模巧皮仿,培养他们动作的协调性。如:
①师拍手(念)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
请你 跟我∣ 这 样 做∣
②?生模仿(念)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败悄∣ 我就 跟你∣ 这 样 做

⑽ 如何培养小学生节奏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培养;节奏感
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是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其中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德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音乐节奏感,并训练好节奏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曾或多或少的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节奏感的训练。因此,学生上了几年的音乐课后,还是不能准确的拍击出一条完整的节奏,更不能准确地唱好一首歌曲。由此我开始思索: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音乐节奏感。而内心音乐节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它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才有成效。
一、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节奏感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首先应让学生掌握用听的方法来探索节奏的本领。大自然中有很多丰富奥妙的声音,如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声音变化的规律性。如快、慢、轻、重及清脆、沉重、轻柔、悲愤等等。当学生们已经倾听和认知大量声音后,再告之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便是节奏。再如:张老师设计的一年级《快乐的一天》一课中,她将一位一年级小学生从清晨闹钟闹醒-听着鸟儿叫上学-认真上课-课间玩打手枪的游戏-晚上安静睡五个场景作为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在不同场景中都设计一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趣,效果又明显。
二、借助肢体语言,基慎咐体验节奏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借助它们让学生表现和体验节奏,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柯达伊的教学法中正是采用变化多样的肢体语言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1.声势
“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动作节奏训练活动之一。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声势”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对不同音色的感受,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和节奏的句式感。如:我在执教研讨课《奇妙的音乐》一课中,就充分利用声势来引导学生辨别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我们知道,辨别拍号的关键是对音的强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听辨出强拍与弱拍。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会辨别2/4拍、3/4拍。课中,我没有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基本拍号乐理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孩子们听到强拍双手击掌,弱拍时轻轻拍击左手掌;遇到弱拍休止时,则可以采用摊掌或握拳来表示。当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强弱规律后,我先组合节奏句式让学生拍奏出来,然后学生分小组组合后再练习拍击。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后,我出示《两只老虎》的歌曲用柯达伊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边视唱边做柯达伊手势,以此来加强学生节奏感和音准的练习。当遇到休止符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动作来区分,有的学生握拳,有时学生摊掌,还有的学生双手在胸前搭成小屋状。这种用相应的声势动作来表示节奏中的不同孝态时值的反复练习,会逐渐使节奏符号、声势与相应时值之间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形成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体验音的长短、建立节奏感觉、掌握节奏准确。以上的两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逐渐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听辨音乐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的固定使用法。
2.律动
律动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搏纯,它对学生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条件,让学生能运用各种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增强其节奏感。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音乐延续、终止及快慢强弱,然后给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乐曲,启发、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设计动作。学生们根据节奏发挥想象:听到进行曲节奏的音乐模仿军人走正步,听到轻柔的乐曲就学小鸟飞等等。在节奏音乐活动中,孩子善于用肢体语言来体验节奏,我就让他们来个“全身”总动员:头、肩、腰、口、手、脚都活动起来。这样的节奏练习,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他们经过本身肢体动作的表演,不但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并且表现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当然,肢体语言还包括指挥、舞蹈、表演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合理、恰当的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之中,必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实践证明,这些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节奏感,学生们也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与体验。尝到课研的艰辛与甜蜜后,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遵循艺术教学规律、吃透新课标理念,扎实有效的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与研究,必定会大力推进我们音乐教学改革,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从而培养一批真正会听、会唱、会体验音乐的学生,更会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阅读全文

与节奏这个词可以用什么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蜜蜂养殖有哪些方法 浏览:333
删除电脑程序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713
灯管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方法 浏览:394
颈部细纹拉伸方法图片 浏览:67
如何去除身上老疤痕方法 浏览:118
影像学方法如何研究大脑皮层 浏览:211
常用的表面消毒灭菌方法有 浏览:898
脸部黄褐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37
芭蕾如何开肩的正确方法 浏览:895
蜈蚣收获最佳方法 浏览:995
牙齿萎缩治疗方法 浏览:290
手机录制闪电的正确方法 浏览:318
腰肌经膜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279
加不好的汽油车打不着火解决方法 浏览:376
网吧吃鸡设备封禁解决方法 浏览:134
最简单粗暴的练腹肌方法 浏览:384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简单方法 浏览:853
油菜封草最佳方法 浏览:753
电缆热缩管使用方法 浏览:801
黄豆堵漏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