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使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的能力
一、深钻学科特点,巩固专业技能
综合学科是小学教师队伍中最具专业性的一支队伍:课程多样化,知识类型丰富,涉猎的知识面广,学生的年龄段分散……面对重重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学科的教师要深度把握自敏运己学科的知识特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应对学生的质疑时游刃有余。那么,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提高计划。既要把握好知识,又要练习好技能。例如:美术学科的构图、绘画、手工等;体育学科的走跑跳、徒手操和各种球类的运动等;音乐学科的声乐、琴法、舞蹈等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提高,让音乐教师氏拿裂范唱美、舞姿美、范奏美;让美术教师构思美、制作美、绘画美。让体育教师示范美、动作美、姿态美……不管是什么学科我们都必须熟练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二、苦练多元基功,提高专业技能
1、自我加压,苦练教学基本功。教师要自我盘点,自我加压,苦练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为自己的教学魅力增幅。多向有经验教师看起,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立足课堂,勤练学科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包括文化底蕴、学科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上课说课、观议课的能力等等。把课堂当做锻炼提高自己的“练兵场”,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教学技能何愁不能快速提高。
3、广泛涉猎,丰歼闭富多元基本功。有效选择和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发展自己。我们要善于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广。
三、不断反思交流,提升专业技能
遵循 “反思—学习—调整—反思” 的规律,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理性地化解矛盾,提高个人修养。
1、在合作交流中反思。积极参与到教研组听、评、议研讨活动中,使自己在与同事的合作交流中不断自省,感悟,升华。我们应该向名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看齐,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时刻向他们请教交流,互换想法,学中提,提中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2、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养成“爱反思”、“多交流”、“勤动笔”的习惯,并善于挖掘其中蕴藏的教育契机,写成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3、在师生互动中反思。教育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倾听建议,并及时反思改进。
‘贰’ 教师锻炼身体的最佳方法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个人情况进行锻炼。 早上起来进行晨跑,晚上练习瑜伽。坚持是很重要的。
‘叁’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方式和策略
(一)提出研究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其实并不简单。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呢?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遭遇的种种困惑是教师研究问题的直接来源之一。除了从教育教学困惑中提炼出行动研究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提炼和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这包括:(1)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阅读中发现问题。(3)从同伴交流中发现问题。(4)从学生差异中寻找问题。(5)从学校和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6)从教育政策实践中发现问题。可见,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从行动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的理想途径应当是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途径。
在教育生活中,困惑和问题无处不在。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行动研究的主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在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1)问题要有研究价值。即教师所研究的问题应当有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问题要具有现实性。即教师所提出的主题是基于对当下教育实践问题的思考,且其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问题要有科学性。这是指教师要依据客观事实或科学理论、遵循科学程序,提出所要研究的“真问题”,而不能异想天开地人为制造问题。
(4)问题要具体明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上的“大”问题,也有比较微观的“小”问题,教师在选择行动研究的问题时,究竟应该如何取舍呢?一般认为,教师应当取“小而精”的题目。
(5)问题要有可行性。教师在确定研究问题时,既要考虑到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还要考虑到有没有可能完成这样一个研究课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客观条件(包括图书资料、研究时间、设备、人员、经费支持等);主观条件(研究者本人和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与专长、研究兴趣等);政策环境(教师的研究应当自觉地与教育政策精神相吻合)。
(6)问题的独特性与创新性。这要求教师在选择研究主题时,要考虑自己研究与他人研究的不同,避免重复性的研究。
(二)初步研究分析
教师诊断和发现了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立即就可以开始进行研究了。在此之前,应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教师可以召集由专家、同事、学校领导甚至是家长、学生等参加的研讨会,以就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目标、研究方法等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发挥群体智慧,综合各种意见,形成总体的研究计划。
同时,研究者还要开始广泛搜集、阅读相关资料,进步步明确研究问题的本质、现状和可以利用的资源等。
(三)制订行动研究计划
教师应该怎样制定自己的行动研究计划呢?或者说一份合适的研究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一般而言,教师的行动研究计划应该包括如下一些具体内容:
(1)研究问题。教师所选定的问题既是工作中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在撰写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该清晰地对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定,以便于开展研究,这一点上文已经提及。
(2)研究设想。这里所言的“设想”主要是指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一些预想的方案和路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和路径时,应当充分将研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行动研究的客观要求。
(3)过程规划。即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其具体的研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这包括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集体研讨、具体研究任务的分配与落实、中期检查、反思与改进、最终研究结果的呈现与推广应用等等的科学规划。
(4)研究进度与时间表。任何类型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对研究进度和时间长度有宏观上的把握。对于教师来说,由于行动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改进是一体的,所以研究的进度和时间表不能规定的过死,而应当留有余地,可以视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加以调整。
(5)技术性问题。比如说,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收集研究资料,是运用调查法还是访谈法?又如何分析资料?整个研究是倾向于定量研究,还是倾向于定性研究?就这些研究技术本身而言,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对于研究者本身来说,究竟选择哪一种研究技术,关键要看行动研究的实际需要和研究者本人的擅长。
(四)行动
这是落实和展开研究计划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自己既定的研究计划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观察、记录、反思和评价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并及时地加以调节和控制,从而真正在研究过程中养成研究意识和能力,并努力达到“教研相长”的双重目标。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行动研究要遵循"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尽量避免研究游离教学实践的“两张皮”现象。
(五)成果展示与反思
教师的行动研究成果展示形式比较灵活,包括教学课例;教育案例;研究报告;反思日记;科研论文等。其中,研究报告是常见形式之一。教师的行动研究报告不同于学术报告,它应该具有这样两个效能:(1)经验分享。教师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服务于改进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也需要将自己的经验与身边的同事进行分享。就这一点说,教师的行动研究报告在表述上应该便于经验的推广和交流。(2)公开。虽然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追求公开发表研究成果。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公开发表自己的成果也是好事。因为,这将使个体或少数教师的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为其他人借鉴,同时也为宣传自己、获得更多反馈信息打开了窗口。
至此,我们仍不能说教师的行动研究可以化上句号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行动研究评价与反思不可或缺。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行动研究计划进行总结和反思。它包括两个具体任务: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作结论,即分析行动研究是否完成目标;二是对整个行动研究的计划、策略、步骤等进行分析、反思和批判,为下一个(循环)计划作准备。前部分是有关行动研究目标成效检讨。后部分是有关行动研究本身作评价,如弄清楚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限制。可见,这个环节中的反思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师改进未来的研究活动,而且有利于督促教师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肆’ 优秀教师必须学会的几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确
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
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参观教学法
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参观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的工作程序、后代选择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参观教学法可以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现场教学法
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自主学习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课程拓展内容的教学,如项目教学未涉及的小作物具体的育种方法和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论文的形式并撰写学习小论文,交由老师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伍’ 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几点思考
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和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发展的好坏影响了事业或者单位的未来,所以如何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一、教学能力的含义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成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具体到一门课的教学:如何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其较好地掌握,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同一门课程的角度来说,或者进一步具体到一堂课,对于一堂课来说,上好一门课有以下有这几个方面: 课前的设计能力、课堂的讲授能力、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的能力 。
凯橡洞 1.课前设计能力
也叫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的组织和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课前的设计能力:也叫教学设计,具体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这个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所以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问题,同时学会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对整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完善合理的课前设计。那么要这个设计要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
2. 课堂的讲授能力
课堂讲授能力是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获得大量盯枯知识的能力。分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板书和PPT的联合使用能力、以及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
3. 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的能力
分三个方面, 课前复习、课后内容总结、课后个人总结 。
课前复习是对上次课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检查,对所讲授的新知识的一个铺垫。
课后内容的总结就是对你这一次课讲的内容总结, 这一堂课的教学我讲的怎么样,所以做一个剖析反思和总结,还有再想想自己的感想 和体会,课后总结分两方面,一个是对讲课内容的总结,一个是对自己讲课的这个方式方法等等方面的总结
个人总结就是肯定优点,找出不足,继续改进。
二、如何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了解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教学流程
1.1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备课
1.2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上课
1.3不迟到、不提前下课
1.4 站立讲授、衣服整洁,举止得体
1.5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2.课前设计能力
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做好了课前设计就相当于具有了50%以上的良好教学效果。
2.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课堂总目标→每一堂课的目标,包括课程研究的内容、结构、各部分间的关系、应用的领域以及对各方面的影响;提示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等;主要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如:课程地位、主要内容、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教材、参考书。
2.2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地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如桥的总和。
认真研读几本经典的教材
至少讲授5遍以上,完成一个教学流程再承担教学任务
教学课件:
1切忌教材搬家
2标题层次分明,内容条理清晰,用不同的色彩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重点突出
3底色明快,颜色不宜过多
4内容分步出现,辅以关系标识
5符号规范
2.3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教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
3.课堂的讲授能力
课堂讲授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青年教师来说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教学技能,不仅需要长期锻炼和潜心研究,还与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极大关系。教学方式和方法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并考虑学生层次,灵活掌握和运用。
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同时考虑这个学生的层次要灵活的掌握和运用。那么我们从这几方面说,刚才说一个是语言的表达,一个是方式方法,一个是板书和PPT,一个是课堂气氛。
3.1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定义是指把自己的思想技术、信念和情感,通过语言、病服衣、表情、动作向外表达的能力。先天因素,后天努力。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思想、知识、技术、信念和情感,通过语言并铺以表情动作向外表达的能力。
可以通过多去听那些同学们评价讲课生动有趣的老师的课,学习授课技巧:认真备课,尝试把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善于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比喻。
3.2方式方法:
先进技术、课程特点
启发式、提问式教学: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事先设计好问题。
讨论式教学:开设习题讨论课:习题提前下发,学生分组准备,课堂上台讲解、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锻炼表述能力、锻炼团队、协作精神。
总结式教学:(篇章总结和课程总结)一章或一篇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总结。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内容总结
应用或案例式教学:每一章以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或一种实际应用、或一种需求开始,以解决问题、解释现象、或应用实例结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现代技术手段教学: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仿真示例,布置仿真作
业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仿真能力和创新能力
3.3板书与PPT:
可以将重点内容、需要记忆的内容以及后续要使用的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以及讲授。
在PPT上展示更生动有趣的内容,特别是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PPT形象地展示,调动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4课堂气氛:
教师自身要有激情,要多鼓励学生,注意学生的听课情绪。
说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特别是贴近生活的。也可以适当而自然地插入一两句当下的流行语等。
4.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能力
4.1课前复习
从教学效果角度考虑,课前复习比课后总结更重要。一些重要的公式写出来,特别是本堂课要用到的公式。
4.2课后内容总结
需要对所教课程深入理解和掌握抓住其精髓和要点。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但引出下堂课的问题,且听下回分解?
4.3课后个人总结
根据批改作业时发现的问题,总结学生的错误知识点并进行讲解。这也是在此后讲课时要重点注意的内容。
课前复习是对上次课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检查,对所讲授的新知识的一个铺垫。
课后内容的总结就是对你这一次课讲的内容总结, 这一堂课的教学我讲的怎么样,所以做一个剖析反思和总结,还有再想想自己的感想 和体会,课后总结分两方面,一个是对讲课内容的总结,一个是对自己讲课的这个方式方法等等方面的总结
个人总结就是肯定优点,找出不足,继续改进。
个人的自身感受如何,是否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了讲解?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5.调差问卷
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个课堂效果的问卷调查
6.个人知识结构
讲授一门课,不能只精通本门课程的内容,还要了解与此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更进一步,要了解本课程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7.多参加教学竞赛、培训和教学交流
国家级: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省部级: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各类学会:中医药相关的学会
校级:
引入(实例或相关知识)→展开(逻辑性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论(概括性强、画龙点睛)→升华(刺激大脑、激发创造)
8.教学科研相长
教学-----知识的传播,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是教师科研活动思路整理和动力激发的过程。
科研----知识的发现,科研是教学的目的,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弥补现有课程体系与最新知识成果之间的知识断层。
将新的知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会使课程生动、具体、富有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9.提升个人魅力
语言和情感:语言亲切,感情饱满、目光温柔,面带微笑,多鼓励、多肯定。
仪态仪表:良好的站姿和步态,优美的肢体语言,整洁得体的衣着和发型。
10.对教学的热爱和教师的责任感
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教师的爱心
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结语
教学能力的培 养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多次的实践,辅以自身的思考和努力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要对所教授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知道所教课程在整个教学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要具有责任心和教学热情,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断反思,思考如何教好一门课,提高教学能力。
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进行课后反思,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等,提高教学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