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人类进化研究方法

人类进化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01 04:36:37

Ⅰ 研究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所用的的研究方法哪些

没有进化,生物不是进化而来的,人类也不是进化而来的。从来没有发生过猿猴进化成人类的事情。

首先,进化树所有的分枝部分都没有化石证据支持。如果以化石证据还原,应该是树林状,而非一棵树。
以人类为例说明:

第一,几乎所有进化论学者都承认,道德是无法进化出来的。至今也没有任何科学解释能够说明这一点。

第二,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猿猴进化成人类(树的分枝不存在)。许多所以猿人的化石或骨骼,要么是残缺不全凭想象拼凑关键部位,要么干脆是伪造。例如,臭名昭着的“皮尔当人”,头与腿相隔上百米且不在同一地层的“爪哇猿人”,原型只是一颗猪牙的“内布拉斯加人”……

第三,分子遗传学公认的事实:全世界人类都有一位共同的男性祖先和共同的女性祖先,这从科学上否定了进化的可能性,因为不可能说刚好进化出一男一女两个人,而且只有一男一女两个人。也就是说,黄皮肤、棕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人都是那一男一女的后代。皮肤颜色不同,只是基因的不同组合。

最后,我们观察到的所有事实都显示:生命各从其类。这显然是被创造和设计的表现,人类也不例外,起源于创造。

Ⅱ 除了化石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科学家形成了哪些新的观点

现代研究人类起源进化主要用DNA基因研究,考古的化石证据反而成了辅助验证手段,现在关于人类起源争论主要有两大观点:各地起源和非洲起源学说。我觉得想要最科学的资料就看凤凰大视野的10集《征服世界的旅程》。以下是我从网上摘取的文字资料:
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学家日前在对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距今8—10万年左右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填补了中国早期智人化石发现的空白,为中国古人类演化连续说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万年前和5万年前分别是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时期,这一时期统称为现代人,早期智人化石特征延续了北京猿人特征,但是中国发现20万年前到5万年前这一时期的人类化石非常少。 07年12月17号,考古人员在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一块较完整的古人类顶骨和16块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经过复原成为一块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石化程度都非常好,没有出现变形情况。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载周云先生的文章称: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古人类学家都是根据不同时期发掘出来的人类化石作一个比较,然后认定不同年期的人类化石,都是祖先和后裔的关系,得出了现代中国人种是由中国古人猿独自进化繁衍传承的结论,否定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
笔者认为,“中国人起源土生说”最大的缺陷,是经不起DNA科学的检测,没有办法证明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的DNA有血统继承的族裔关系。
“中国起源土生说”的盲点在于孤立地研究古人类化石的发展和继承,一切都是从化石考古的基础作出推论。他们从来没有结合气候学和地质变化研究人类发展的进程。由于地质年代的不同,沧海桑田,变化巨大。有不少古人类活动过的地区,今天已经在造山运动中被压在山体之下,有些活动遗迹沉在海底或湖泊的底部,结果很难找到某些时期、某些地域的古人类的化石,有不少地质时期的化石出现了空白。一万二千年前到四万年前,仍是冰河期,勃海湾地区、长江口的大陆架、珠江口的大陆架、台湾海峡、印度洋沿岸、中南半岛大陆架、南沙群岛、爪哇附近海面都是陆地,当时海面低于今天一百四十公尺,这些地方有河流,有树林,有草原,气候温和,水、陆动物都可作食物,食物源充足,是人类繁衍的乐园。虽然二百万年以来,不断有直立人、早期智人分不同时期,一波一波地分批从非州散迁到世界各地,但是四万年前从非洲埃塞俄比亚森林走出来的现代智人进化得最成熟,他们脑容积更大,懂得用石器砍树,造独木舟,建筑杆栏式的建筑物,显示了巨大的进化优势。他们不必再像上一时期的直立人、早期智人住在山洞之中,他们选择了地中海东部大陆架、尼罗河大陆架、巴比伦两河流域、黑海南部大陆架、印度大陆架、东亚的浅海地区的平原繁衍着,活动范围扩大,食物来源扩大,人口扩大,不同部落通婚机会扩大,脑部进化速度大提速,超过了人类祖先许多倍,更超过旧石器对代的早期智人(这些早期智人并非今天现代人的祖先)。
而上一个时期的旧石器人类住在山洞中,与非洲现代智人彼此的生存条件、物质条件不一样,社群组织方式不一样,进化形式不一样,优胜劣败,现代智人主宰了地球,减绝了其它早期人类和不少哺乳动物,是必然的大势所趋。不过,最后一个冰河期于一万二千年前结束,气候变暖之后,海水上升,现代智人又得迁徙了,纬度较北的地区也适合现代智人生活和劳动了,昔日的现代智人文明完全淹浸在一百四十米深的大海波涛之下。考古学者今天只在陆地上找到年代古老的猿人化石、直立人化石、早期智人化石,特别是穴居人的化石,这只是说明,在石灰岩地区石灰岩洞特别多,保存古人类活动遗迹的条件好,所以找列穴居人的化石特多。
在四万年前到一万二千年前恰恰是冰川活动急剧时期,冰川推动山体迁移几百公里;大量非洲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埋在冰川地型山体迁移区几百米之下;一万二千年前至一万年前,海水暴涨、暴雨泛滥成灾,现代智人遗址泡在古湖泊、古河流下面,浸泡在海底之中。特别是云南、四川,还有广东、福建、浙江、潡海湾的大陆架,都是非洲晚期智人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云南和四川,即今天横断山脉之东侧,即今天汶川地震的龙门山地质带,出现了年轻地层背负起古老地层的怪现象(即年轻地层在下,年老地层在上),出现了许多尖挺的“飞来峰”,即青藏高原的山体被冰川向斜坡下方推动,离开原位几百公里,然后在青藏边缘低地落地生根。结果,非洲晚期智人的遗迹在几百米的岩层之下。
考古学者未能找到现代智人遗址,看不到现代智人与早期智人的急速进化差距和生产力差距,若果将两者比较,就会信服早期智人被现代智人淘汰取代是顺理成章的。
以为中华文化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的论断也未免过于武断。其实八千年前,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发明了杆栏式建筑,懂得造船,种水稻,不愁温饱,有很高的文明。珠江口到台湾海峡则是航海民族的温床。舟棺葬,则反映了这些民族走向大海的能力。现在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印度洋的贝壳品种,出现三星堆的金面具、玉面具、玉文化、傩文化。所谓“傩”,是指戴着面具跳神,是原始狩猎、神祇崇拜、部落战争、原始宗教祭祀和巫术活动的产物,都是年代久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那种以为中国人种和文化只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进化而成,是难找到DNA科学证据支撑的,也解释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博大、多元、悠久的文化现象。
其实,最影响和支配着古人类存亡继绝的因素,是剧烈的气候变化。冰河时期来到,寒冷的气候超出了生物生存的容许度,大量古代哺乳类生物绝种。中国地区的古人类,一样经过多次的绝种,每一次都是非洲的新人类像种子一样,重新播迁到中国,留下了不同年代的古人类化石;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在连续传承的关系,他们只是拥有共同的非洲祖先,他们是不同时期到达中国的古人类。
在地球的几百万年发展中,冰河时期是间歇地出现的,冰河期来临,今天的温带地区非常寒冷,没有森林,只是一片荒漠,甚至沙漠化,古人类在气候急变中,突然失去有食物来源而饿死了。
在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互相争论。一是“非洲起源说”,即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
一是“多地区进化说”,包括“中国古人类独自连续进化学说”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主流人类学者其重要依据是在中国发现了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发现了200万年前早期直立人巫山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和郧县人,3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人和南京汤山人,10万-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辽宁金牛山人、陕西大荔人、安徽含银山人、山西许家窑人、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1万-4万年前的现化智人如广西柳江人、内蒙古河套人、北京山顶洞人、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贵州穿洞人、陕西黄洞人等等。原本存在两个缺环:一个是没有发现更早的直立人化石和人类近祖南方古猿化石,另一个缺环是没有发现距今5-10万年的智人化石。但2008年1月22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记者会宣布: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距今8万~10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已经填补了中国没有5-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的空白。这是一个近乎完整的人类进化系统,除了非洲外,中国也是大致上连续不断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地,因此,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中国人是从古猿人独立地发展起来的人种。
作者认为,从直立人演化到现代智人,陕西蓝田人和河南许昌人化石被认为是中国人种起源于中国的重要证据。“黄河发源论”是这些学者的一个教条,是他们沉重的历史包袱。这种论据不能证明四万年到一万二千年的新石器人类就是蓝田人、许昌人的后代。因为蓝田人、许昌人是五万到十万年前的古人类,有可能绝种了。

Ⅲ 人类进化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毕业已经已经很多年了,最近有一些想法产生,就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想要人类进化那必须要了解现在人类世界三维观点,三维观点普遍被人以为是世间所有万物都是由三条线组成,但是哪三条线却很少有人知道。我的观点:一是组成人体的物质,即人体是由无数基本粒子组成,也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构成,但非全部;二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能量循环,即能量的产生和基本运用,三是智慧的增长。所以要解决人类的进化问题这三点我认为是关键1增加人体强度,2加强人体内循环能量使内能量可以干预外部物质,3开发智慧。

Ⅳ 达尔文研究人类起源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达尔文研究人类起源,采用了进化论的研究方法,达尔文认为人类是不断进化过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Ⅳ 除了化石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

基因分析。

.

目前而言,人类起源研究只有这两种方法,即基因分析化石分析

遗憾的是,这两种分析得出的结论差异非常大

大体上来说,化石研究分析推崇多起源说,即人类从直立人开始走出非洲,然后在世界各地分散进化成现代的人类。

而基因分析则坚信单一起源说,即直立人时代走出非洲的人类(直立人等)都是被淘汰的,只有起源于东非的晚期智人才是现代人类的主要祖先。

.

至于人类的发展,就多了另外两种研究手段

1 文物研究------通过研究远古人类使用的武器、工具、食物、奢侈品、祭祀品、建筑这些统称文物的东西研究人类的发展轨迹

2 史料研究-------通过研究分析《荷马史诗》《史记》这类玄幻小说、各种戏剧、绘画、史料等等资料,研究人类发展的轨迹。

Ⅵ 研究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方法有哪些 科学家形成了哪些新观点

资料:
(一)海猿说

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人类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也就是说,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提出:地质史表明,800万~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

海猿说指出:人的许多生理特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存在。

其证据是:(1)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体体表都长有浓密的皮毛,惟有人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光滑,没有体毛。(2)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相似。(3)人类泪腺分泌泪液以及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征。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4)人类所具有的性行为以及出汗等生理现象,也是灵长类所没有而与水中生物相似。(5)人类在控制体内盐分平衡的生理机制上同陆生哺乳动物大相径庭,而与海兽极其相似。(6)人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反应”的现象: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管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此时,饱含氧气的血液不再输入到皮肤组织、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机体中心大脑和心脏,使它们的细胞得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不致死亡。这种现象与海豹等水生动物的潜水反应十分相似。(7)妇女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而婴儿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能,这都说明人类与水的关系非同寻常。

海猿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1)古猿在下海的400万年里,获得了一些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特征,重返陆地后,为了适应陆地生活,也应该丢掉这些适合于海水生活而不适合于陆地生活的特证,如人类不能对体内所需食盐进行精确控制等,为什么在返回大陆的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没有丢失?(2)400万年的化石缺环,海猿说仍没有很好的解释。在海洋生活就没有化石可找了吗?我们现在不也发现大量的海中生物化石吗?(3)根据分子人类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人和猿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500万~400万年前,这一点也不支持海猿说。

(二)海陆双祖先复合说

人类有两个祖先,一个是古猿,一个是海洋生物。这段400万年化石空白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古猿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于400万年前产生了南方古猿,组合产生新种所需的时间很短,短到相对于地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在十几代到几代的时间便可形成新种,从而可以说过渡阶段的化石是没有的。这样既可以说明化石空白,也可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具有一些海洋生物的特性。至于是哪一种海洋生物,还没有说明。

(三)外星人说

最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马莱斯认为:大约65万年前,一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发现了地球环境很适应他们居住,但却不堪忍受地心引力,于是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弃地球生活,并决定在地球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宜于地球生活的人种,同时又使他们能在地球上延续。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智力较高的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他们受孕。这便产生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马莱斯的见解确能惊世骇俗,他举出的证据是他对不久前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具5万年前的头盖骨的研究。他认为,那具头盖骨所代表的人种智力已远超过今天人类的几千倍。从而推测“他”就是古时来地球的外星人之一。他还指出另一个可能是外星人与地球猿人结合的证据,那就是安第斯山顶绝壁上人所共知的巨型图案。马莱斯说,那极有可能就是外星人与地球猿结合的真实描绘。

如果地球人真的起源于外星人,那么发现于30万年前、40万年前乃至100万~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又当如何解释?

无论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还是“外星人说”,都在有力地向传统的“从猿到人”的进化学说发出挑战。但要形成公认的科学结论,还证据不足。科学的发展,研究在深入,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开自身的谜团。

Ⅶ 人类是怎样进化来的紧急!

人类进化论资料2007-05-23 19:06探索人类智慧的进化
人类的文明与文化进化,是播种智慧的土地,是养育智慧的江河,是构筑智慧的基石,是创造智慧的源泉.
第一节 生物遗传与生物进化
没有生物的遗传,就没有生物的进化,也就不可能有人类智慧的遗传与进化.
DNA的指令进化,是对环境所产生的“超突变”效应,产生极大数量的模型,来试图完成与外来病毒的楔合作用.而这些过程仅仅发生在“信息层”的作用,从未到达抗体的“制造层”.
一、基本概念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分子:是指物质的单元,能够保持与原物质化学一致性的元素的最小粒子或原子的化学结合的最小粒子.分子分为生物分子与非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由非生物分子构成的,它已经具有生命.
遗传是人类机体结构、功能进化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进化的基础.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遗传物质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实现3个方面.
⑴遗传物质本质包括:它的化学本质、它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它的结构、组织和变化等.
⑵遗传物质传递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遗传规律和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等.
⑶遗传信息实现包括: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调控以及个体发育中的基因的作用机制等.
遗传物质:本质是染色体,人类的染色体有46条,大小约为1~2微米,DNA是染色体岩尺余的主要成份.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通过DNA、RNA的复制来实现的,遗传信息是DNA的信息与程序.
二、分子生物与人类进化
在生物的基因中,记录了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解读基因,我们就可以搞清楚生物进化的所有历史.而基因中蕴含的文化,就是基因文化;基因中蕴含的生物改造自身、创造自身的智慧,就是基因智慧.
在人类进化之中,智慧对于进化发挥着主导作用:从人类的基因中,我们可以解读到基因文化和基因智慧;从生物分子中,我们能够看到分子智能;从生物细胞中,我们能够看到细胞智能;从生物组织中,我们能够看到组织智能;从生物器官中,我们能够看到器官智能.
如果说,人类进化的早期,是一个智慧形成的进化过程,那么,当这个智慧形成之后,人类的进化就进入到在智慧引导与控制下的智慧进化时期.它包括:⑴人体自身进化——功能、结构、进化机制的进化;⑵人类文化进化——文化、科技、物质文明、知识、观念、智慧的进化.
在智慧进化过程中,智慧程序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化,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组、程序的自组织、程序的自进化、程序的自控制.正是由于它们的形成,而导致了智慧程序的自形成、自重组、自组织、自进化、自控制进化.
生物学意义的“进化”:是指生命是由非生命的物质产生的,然后,完全按照自然方法发展这样一个过程.
生命是一种分子现象,生物分子是构成生命体的、具有生命的最小单位.奇妙的生物分子极为复杂,它是一种有机分子,并且具有生物分子智能.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生物分子就具有了生命现象,它与非生物分子到底有什么区别?生物分子进化与非生物分子进化又有什么不同?生物分子智能又是怎么一回粗滚事呢?
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突变”.我们知道,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形成的,受精卵只是一个细胞,而胎儿却有许多种细胞.那么,应该说,胎儿是由一个受精卵“突变”而来的了?原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受精卵携带着人类的遗传基因——DNA,它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构成的,携带着构成人体所有不同类型细胞的全部信息.这个程序,将按照它原有的时间顺序、构成方式,逐步完成胎儿的发育.受精卵为胎儿的形成,提供遗传信息、提供复制各种细胞的场所.所以说,人类胚胎发育过程,绝不是细胞“突变”,而是一个遗传信息程序执行过程.
生物体内有许多高智能的器官,比如:⑴分子器官——构成了细胞内物资运输的高速公路、运输线、构成了各种生命过程的生命开关;⑵太阳能器官—— 具有光合作用的器官;⑶电子器官——神经系统的器官.这些高智能的器官,执行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它困孝们要比现有的最为复杂、功能最为精密的人工智能仪器,还要高级的多.
三、生物遗传与智慧遗传
生物遗传:是指通过细胞染色体由祖先向后代传递的品质.生物遗传不但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身体,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智能结构,这就是大脑.生物遗传是由遗传基因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来完成的,DNA中即包括了构成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的信息,也包括了构成智慧的信息.
智慧遗传:我们知道,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属于潜意识的那部分,而人的遗传智慧也深藏在潜意识里,它必须由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来开发,才能进入我们的显意识层次,并被我们所感知.
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人类的遗传使我们具有了这种潜在智能,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智能是:“能够识别和学习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信息体系的智能,人类的信息体系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等.”这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不是空的,它包含了形成潜在智能的全部信息.
进化: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婴儿的“能够识别和学习人类自己所创造的语言智能中心”,是在大脑的显意识区,处于一种开放状态,随时准备接受外来的信息,它的发育与定型过程,是人类由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假如,这个时期婴儿只接受了动物的信息,比如:我们所知道的“狼孩”,他就会“进化”成为,具有“狼习性的动物”.
婴儿对周围环境和同伴的认可过程也很重要,他会受其影响而进化,如果是人文的环境,那么他就会进化为人,反之就会“进化”为动物.因为,婴儿还没有形成自主意识,还不具备选择和识别环境的能力,所以,婴儿的早期进化,完全是一个适应环境过程,而不是选择和识别环境过程.
智力中心:我们接受了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所有的“智力中心”,婴儿的早期教育,不但唤醒了这些沉睡的智力中心,促进其结构的发育、成熟;同时也注入了大量的“人类信息”,使其形成了最初的“原始意识”.很明显,“人类信息”是促进婴儿形成正常“认知心理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看来,显意识是后天进化所获得的,其主要特点是能“主动的注意、关注”,它与婴儿先天的条件反应不同,前者是一个“主动的、有意识行为”;后者是一个“被动的、无意识行为”.
信息遗传:如果说,DNA是整个人体的遗传信息总合,为什么我们只想到它可以遗传我们的形体结构,而不遗传我们进化的智慧?即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有人会说,如果智慧是先天遗传的,为什么婴儿出生后不会说话、认字?我想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⑴遗传信息库,首先要与后天的感觉信息库建立对应关系,才能被启动.
⑵知识信息要在后天获取,是一种抽象信息.
⑶抽象信息是由人类所创造的抽象符号、图像所构成,而人类最初最容易接受的是形象信息.
⑷实际上,婴儿的学习确实是从形象认知开始的,这与成人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相吻合,
⑸我们的知识是在我们感知了自然界的信息后,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并将这种自然界的信息,转化为人类的信息,才建立了今天的知识体系.
生物遗传没有把祖先已经创造的知识遗传给我们,而是把智力给了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这种以遗传方式所获得的“智力”(智慧核心),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形成和改变的,它将伴随我们一生.
知识遗传:假如我们只获得了知识遗传,而没有获得能够创造知识的智力遗传,在我们极短的生命里,将很难或无法改变这种知识遗传智慧,这对个体再进化,具有极大的束缚作用,知识遗传将变成人类大脑中的固有智慧,也不利于个体的多样化发展,不符合“生物的多样性原理”.
智力遗传:为什么个体必须获得“智慧核心” 卵子 受精卵 新型 密码进化.在卵子受精时,进化后的信息遗传给下一代.
计算机病毒的复制、演化,对生物进化应该有许多启示,即程序进化问题.我们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选择与适应:分子生物化学认为:某个系统要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就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功能”.根据系统本身的结构——认为达尔文主义者对生命机制的一个解释,会让人永远难以捉摸.而我认为:“最基本的功能”结构的进化,不是对原有细胞结构的改造,而是通过DNA的进化,构成新的“最基本的功能”结构.“自然选择”与“适应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所有生物进化的根本原理.
“自然选择”是一种双向的过程,生物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以求“适者生存”;环境以自身的调节作用,选择构成环境各种因素,以求达到平衡.因为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宇宙的大环境,它们原本就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它们之所以能够以这种方式存在,就是它们具有维持这种动态平衡的内在运行机制,这就是它们的自然规律.
我们不应该将生物与非生物,放在一种完全对立的角度,进行认识与考查.而应该从宇宙大环境及其演化规律,对生物与非生物演化、进化,进行的分析与考查.任何规律都应该是广义是的程序、秩序.某种程序所具有的控制、调节机制,就应该视为一种智能.不同层次的程序,只不过智能程度有所不同.
模式转换:“复杂系统”必须具备自组织智能、自控制智能、自进化智能.“复杂系统”通过系统的“紊乱”,从一种模式,转换到另一种模式.正如受精卵开始时,只是一个细胞,呈现某种稳定的条理化状态,但受精卵的DNA中蕴藏着,能够打破这种稳定“条理”的程序,由此而引导细胞内部的 “紊乱”,并产生了肝细胞、皮肤细胞、脑细胞等.
这个过程很像计算机程序行为,“复杂系统”正是以一个数学概念描述计算机程序的行为.我们知道,计算机的一个小的程序改变,将会引起输出端的极大的变化,生物正是以这种方法完成进化的.
自然秩序在DNA中,形成了生物秩序,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秩序需要随之产生相应的改变,于是引导出有目的的改变.DNA的自控制智能,对环境的变化产生感应,并由此产生指令的改变.生物中生化的改变、生物电的改变,即正电与负电的变化,与电子计算机中信息的变化,存在着相似的关系.比如:“正”、 “负”;“0”、“1”.这些大概就是生物程序的构成机制.下面我们从人工智能、信息理论,来讨论生物中存在的一些智能.
分子智能:每个分子都是由相应的原子组成,并具有一定的运动方式,即组成某种分子的相应原子之间的作用,构成了这种分子特有的运动方式.这种特有的运动方式是由一系列的数据组成的,再由数据构成信息,最后构成特有的“程序”.而这个“程序”就是分子智能,分子就是在它的控制之下保持其特有的运动方式的.
细胞智能:每个细胞内都存在着DNA,其内部存在着控制细胞生命过程的“程序”,所以DNA的“程序”就是细胞智能.细胞进化正是通过这种“智能程序”的有目的的选择完成的,就像我们人类改造环境一样,细胞在不断地改造、完善“自身”,因此DNA是一个绝对地智能高手.
器官智能:器官是由一系列的相关细胞构成的,其功能是由这些细胞协同完成的,器官的协同机制也就是它的控制机制,即器官智能.
从自行车到飞机,是从人工动力到机械动力的进化、动力方向的进化、基本构件的进化、构件组合模式的进化,这些都是智慧“观念”的进化、智慧“指令”的进化.细胞进化也是这样一种方式.
人类智慧的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程序的进化.比如人类感觉、认知、思维过程,都是一些程序的操作过程,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组、程序的自组织、程序的自进化、程序的自控制等.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类智慧的进化
如果能够确定人类智慧进化就是程序进化,我们就可以按照程序进化机制,来研究人类智慧进化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考证.
三、遗传智慧的进化
“智慧核心”的进化,是通过种群进化得以实现的.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的DNA基因中,保留下了自然界本身运行规则的“印迹”——“秩序”,比如时间:一年四季,日出日落;还有空间:大小,高低、远近.这种“印迹”经过几亿万年的进化,慢慢的以遗传基因的方式,储存到人体内部的 “DNA”之中,它是智慧进化最原始的开端.
人类进化的另一个部分是社会进化.社会进化就是文化进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信息: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等,也包括宗教、民俗、文明、科技等.社会进化属于非生物进化,它发生在人体之外,是通过文化进化的形式来实现的.
为什么生物进化不能把包括智力、知识等全部智慧遗传给个体呢?而要采用社会遗传的方式,进行知识遗传,我想有以下11种原因:
⑴人类的遗传基因承担着人体遗传所需的全部基因,这已是一个巨大的、具有天文数字的信息体系,在胎儿短短的十个月的孕育期,首先要确保完整而准确地、承袭父体和母体所提供的基因,形成胎儿自身的遗传基因.
⑵而后这个遗传基因进行有序的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再由这些原始的组织细胞,发育成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⑶你是否知道,人体拥有几亿万个细胞,每一个细胞又具有什么样复杂而又精细的解剖结构,不同的组织、细胞又具有各自所特有的生理功能.要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的遗传,是一个何等庞大、复杂的生物工程呀!
⑷大家都知道,人体是一个开放体系,要保持一个相当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就需要人体具备一个相当复杂、完善的调节体系.
⑸而生命体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过程.
⑹同时,生命体还必须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并与疾病做斗争,这一系列的人体功能,同样需要遗传基因来遗传.
⑺自从语言和文字出现之后,人类的智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人类遗传基因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⑻这就是说,生物遗传已不能适应社会进化飞速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人体的遗传基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与智慧全部固化到遗传基因当中去.
⑼而恰好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文字、符号非常适合充当这一角色,这就自然产生的社会进化.
⑽对于人类生物进化而言,社会进化是一种相当“经济”的手段,它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进化,而且减少了生物遗传的负荷,这样就能确保生物遗传的准确性、简易性、纯净性.
⑾试想、如果将所有的知识和智慧的遗传任务,都交给生物遗传基因来完成,过量的信息,已超过了人体遗传基因所能承担的遗传能力,这将势必造成遗传过程的混乱,使人类的正常遗传无法完成.
我认为:在人类的遗传基因里,一定有“智慧遗传信息”.如果说,没有智慧遗传信息,婴儿又如何能够学习语言、学习科学知识呢?反过来说,智慧是后天获得的,那么,为什么只有人才能获得呢?而其它动物、植物又为什么不能获得后天的智慧呢?我认为,婴儿所获得的最根本的智慧是“能够识别和学习人类所创造的信息的能力”,而其余的智慧都能在后天获得.
四、获得智慧的进化
获得智慧进化:是个体进化,是先天智慧与后天学习、实践的结晶.社会进化,即包括了个体大脑结构的进化与大脑遗传智慧的进化,同时,也包括了外在的物质文明、科学知识、技术的进化.社会进化,使得个体不但获得了先天的智慧结构与智慧信息的进化,而且,为个体后天能进一步获得外在的物质文明、科学知识、技术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反过来,获得了进化的个体,又推进了社会进化.那些进化中的佼佼者,将引导、促进整个社会的进化.
迁移:在人类近代进化史中,外在的物质文明、科学知识、技术的进化是最为迅猛的.社会进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即是生存的需求,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人类欲望的需求.为什么社会进化会如此迅猛呢?原来,这是由于“遗传的迁移,进化的迁移”.
创造:自从我们的祖先走出森林后,随着他们运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力生产的复杂化,人类的大脑体积迅速增大,原始经验的积累也在不断的增长.这时,人类已“朦胧”的意识到,生物进化已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于是,人类便渐渐的开始创造自己的语言,接着又创造了文字.这样,人类所获得的知识得到了保存,并因此获得飞速发展.再后来,人类又创造了数学与逻辑体系,使人类的智慧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脑结构进化:在人类早期进化中,大脑结构的进化是非常有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结构的进化,取决于遗传基因的进化,而后者的进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知道,智慧进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大脑结构和大脑遗传智慧的进化,二是外在的物质文明、科学知识、技术的社会进化.
主观能动性: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最根本的是他所独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在意识到自身智慧的进化受到生物进化的束缚后,便主动开始了“创造社会进化体系”,使人类文化遗传“由内部迁移到了外部”,使人类文化进化“由内部迁移到了外部”,完成了“智慧进化的一次彻底革命”.

Ⅷ ,人类学家是如何去研究重建人类的进化过程的

一方面纤判,人类学家在实践中不断地为发展这门学科而努力,另一方面也不返庆断地毁世改有人在总结历史的经验。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变化,家(如古典进化论者多在书斋中从事文献资料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
自从功能主义学派的基开辟了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后,参与观察和深为人类学获取田野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成为民族志不可或缺的基础。

Ⅸ 除了化石据证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

板块的运动和地壳变迁
古人类生活地遗址:
人类用火的遗迹;
石制品(旧石器),骨制品,土陶制品,;
艺术品和乐器,壁画等;
生活文化历败颤用品如所谓的“龙骨”
纯理论方法,例如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人类的起源,提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观点。
根据人从受精卵发育的肢败各个过程来看 据说 人发育的过程是一个人长期进化的过程的缩影 也可以从DNA来看
①氨基酸序列测定法
②模拟DNA及分子杂交实验
纯理论方法、
遗迹、遗物的推断、
壁画求证、
分子生物学、
关于碳14和DNA研枯团究、
研究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灵长类动物的胚胎、
唯物辩证法

Ⅹ 人类的进化是怎么进化的

人类进化 (1)最早的人类 1。最早的人类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来自化石。人类学家运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研究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确定人类化石的距今年代,将人类的演化历史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遗传学家则运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现代人类、各种猿类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之间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别大小和变异速度,从而计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返局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2)能人阶段。前200万-前175万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有明显比南方古猿扩大的脑,并能以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石器),以后逐渐演化成直立人。 (3) 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陆续键简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到20余万年前。至今为止,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4) 智人阶段。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前到10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约始于10万年前。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2)汤恩头骨 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一个叫做汤恩的地方,那里的采石场工人采石时爆破出来一个小的头骨化石。这块汤恩头骨化石很快被送到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医学院,交给了解剖学教授达特(Raymond Dart)。达特是澳大利亚人,当时刚结束在英国伦敦的医学、解剖学和人类学学业回来。采石场工人送给达特的头骨化石,包括颅骨的大部分和完整的颅内模,颌骨上保存着全套的乳齿和正在萌出的第一恒臼齿,属于幼年个体(相当于现代3~6岁的小孩)。 达特发现,这个化石具有许多似猿的性状。比如,这个幼年个体的脑子大小像一个成年的大猩猩,大约为500毫升,估计成年时也不过600毫升左右。此外,其上下颌骨向前突出,类似猿。同时,达特注意到该化石也具有人类的性状。其牙齿很小,与人类的牙齿相近。尤其重要的是,其枕骨大孔位于颅底中央,与人类相同。枕骨大孔是头骨基部的开口,脊髓与大脑在此相连。人类由于采取两足直立行走的姿势,头平衡于脊柱的顶端, 枕骨大孔便位于颅底中央;而猿的头则向前倾,枕骨大孔在颅底相对靠后的位置。汤恩头骨枕骨大孔的特征表明,它所属的个体已能直立行走。 基于这些发现,达特于1925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这个化石所属的个体是似人和似猿性状的混合体,是已发现的与人的系统最相近的一种灭绝的猿。由于发现于非洲的最南部,因而汤恩头骨所属个体的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达特的文章发表后,受到英国解剖学界和人类学界许多权威的嘲笑。他们认为这个化石不过是一个早期猿类化石。在随后的10多年中,由于倍受瞩稿世裤目的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这个头骨很少再被人提起。 1936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的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又爆破出一批化石。其中,有一个完整的头骨与汤恩头骨极为相似。此后,又在南非的克罗姆德莱、马卡潘斯盖特、斯瓦特克兰斯三处地点陆续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到50年代,在上述五个地点,总共发现了70多件南方古猿化石。学术界将在南非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归为一个属两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和南方古猿粗壮种(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或称纤细型南方古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和粗壮型南方古猿(robust australopithecine),并逐渐确立了南方古猿作为早期人类祖先的地位。 这里需要指出,虽然南方古猿在名称上仍叫做古猿,但实际上已经是人科(Hominidae)的成员了。国际古生物学命名规则规定,一个种属一旦定名,就不可以随便改动其名称了。因此,古猿之称沿用至今。 (3)东非的发现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非洲寻找人类化石的活动,逐渐转移到东非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东非的地质特点是,存在一条由南到北的大裂谷,其地表为一系列峡谷和湖泊。这个地区有几百万年以来大量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沉积,这为同位素年代测定提供了良好材料。因而,埋藏在这些火山层中的化石的年代,可以被准确地测定出来。 1959年7月17日,经过30年的寻找,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及其妻子玛丽·利基(Mary Leakey),终于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一个粗壮型南方古猿近乎完整的头骨和一根小腿骨。头骨特别粗壮,牙床上带有硕大的臼齿。利基夫妇将这个头骨所属个体的种命名为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后又改为南方古猿鲍氏种(Australopithecus boisei)。他们认为,鲍氏种是粗壮种的东非变体。属名Zinjanthropus的意思是“东非的人”,而boisei这个种名则缘于鲍伊斯(Charles Boise)。他曾支持过利基一家在东非的工作。用钾-氩法测定化石的年代,确定“东非人”生活在175万年前。在这次发掘中,还发现了石器和灭绝动物的被打碎的骨片(似乎是为取食营养高的骨髓而造成的)。“东非人”是否已能够制造石器,甚至狩猎动物呢?从头骨来判断,要完成这样复杂的技术操作和劳动,其脑子还是太小了。如果这些石器不是“东非人”制造的,那么又是谁制造的? 1960年,在发现“东非人”头骨地点的附近,路易斯·利基的儿子乔纳森·利基(Jonathan Leakey)发现了一个10~11岁小孩的部分头盖骨和下颌骨,不同年龄人的手骨,一根成年人的锁骨和近乎完整的足骨。1963年,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一件头骨和附有大部分牙齿的下颌骨。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比“东非人”更进步的人。其脑量比“东非人”几乎大出50%,头骨的形状更为进步,牙齿比“东非人”小,生活于178万年前。根据达特的建议,路易斯·利基等将其命名为“能人”(Homo habilis),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Homo habilis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手巧的人”或“有技能的人”。 路易斯·利基相信,那些在“东非人”的发掘中找到的石器是“能人”制造的,破骨片也是“能人”打碎的。他认为,虽然南方古猿是人类早期祖先的一部分,但只有“能人”才继续向后一阶段的人类演化,并最终产生现代人。“东非人”和东非“能人”的发现,也是两种类型的人科成员同时生活于同一地区的最早的证据。此后,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又发现了一批“能人”化石。其中最重要的,是1972年路易斯·利基的另一个儿子理乍得·利基(Richard Leakey),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东岸发现的编号为KNM-ER1470的头骨。 从60年代开始,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和阿法地区的哈达尔,发现了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包括从约350万年前到150万年前的人科化石。其中,1973年在哈达尔发现的构成一个膝关节的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两段骨头,已显示出具有直立行走功能。这些化石的年代为350万年前。197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松(Donald Johanson)在同一地区发现了一具女人的大部分骨架,命名为“露西(Lucy)”。根据对她的骨盆、脊柱和膝盖骨的研究,可以肯定她是两足直立行走的,生存年代测定为340万年前。 1976年,玛丽·利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地区,发现了一组凝结于火山灰中的人类足迹。这组370万年前留下的足迹相当完好,对其进行的年代测定也相当可靠。根据对足弓形态和步态的分析,可以认定是直立行走时留下的。上述发现是人类两足直立行走最早的证据。 根据对哈达尔和莱托里化石的对比研究,约翰松等认为,这两个地点的标本非常相似,即都能完全两足直立行走,且都有较小的脑子和大的犬齿,故属一类,应归入一个新种--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他们认为,阿法种的一些性状介于猿与人之间,但其似猿的性状在明显向人的方向转变。因而,阿法种既是南方古猿非洲种的祖先,又是“能人”的祖先。阿法种一方面经过南方古猿非洲种变成粗壮种和鲍氏种,最终灭绝,另一方面发展成“能人”,再到直立人和智人。 到90年代初,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已达5个种,即非洲种、阿法种、粗壮种、鲍氏种和埃塞俄比亚种。这五种南方古猿分别归类为前面所述的南方古猿纤细型和粗壮型。非洲种和阿法种属于纤细型。其中,阿法种年代较早,以“露西”为代表;非洲种则年代稍晚,并且只在南非有发现。其余3个种属于粗壮型的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种是根据一块250万年前的下颌骨命名的。这块化石1967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南部。许多古人类学家不承认这个种,认为应将其归入鲍氏种。 90年代以后,东非的早期人类化石研究又获得了新的突破。199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怀特(Tim White)等宣布,他们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盆地发现了440万年前的大量人科化石,并命名为南方古猿始祖种(Australopithecus ramis)。ramid在阿法语(当地的一种部落语言)中是“根”的意思。以此命名所发现的化石,表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直接祖先。在此之后,理乍得·利基的妻子梅亚维·利基(Meave Leakey),与美国古人类学家沃克(Alan Walker),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又发现了4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湖畔种(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由于学术界对始祖种的人科地位还有不同看法,因此通常都认为湖畔种是最早能直立行走的人科成员。 (4)从南方古猿看人类演化 自1924年达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化石起,至今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已达7个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不断发现,以及对所发现的化石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使学术界对涉及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首先,确立了南方古猿在整个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近年发现的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与遗传学家通过DNA研究计算出的人猿分离时间更为接近;其次,南方古猿属内各个种,在化石特征、生存年代、与后期的人属在演化上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的演化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南方古猿的几个种同时生存,但只有一个种群向人属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种群最终都灭绝了。这说明人类的演化是按照“树丛(bush)”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直线状方式进化的。这一点对于丰富生物进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方古猿的发现与研究,加深了人类对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的了解,推动了古人类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基家族对东非古人类的发现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东边的故事 学术界一般将人科分为南方古猿属、能人属、直立人属和智人属。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员。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南方古猿脑子扩大,并逐渐获得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从而向人属的方向转化的呢? 1500万年前的非洲,从西到东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居住着形形色色的灵长类动物,其中包括很多种类的猴子和古猿。可是在随后的几百万年里,那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生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时,非洲大陆东部下面的地壳沿着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结果,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陆地像起泡那样地上升,形成了海拔270米以上的高地。这些高大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非洲的地貌,也改变了非洲的气候。它破坏了以前从西到东一贯的气流,使东部成为少雨的地区,丧失了森林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开始断裂成一片片的小树林,形成片林、疏林和灌木丛。大约在1200万年前,持续的地质构造力量使这里的环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形成了一条从北到南长而弯曲的峡谷。大峡谷的存在造成了两种生物学效应:一是形成了妨碍峡谷东西两侧动物群交流的屏障;二是进一步促进了镶嵌型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的专家认为,这种东西向的屏障对于人和猿的分支进化是极为重要的--使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群体分成两部分。大峡谷西部的群体生活在湿润的树丛环境,最终成为现代的非洲猿类。而大峡谷东部的群体,为了适应开阔环境中的生活,发展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两足直立行走、解放上肢、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从而经过南方古猿向人属方向转化。法国古人类学家科庞(Yves Coppens)将这种演化的模式叫做“东边的故事”。 (6)非洲还是亚洲 达尔文在1871年提出,人类的诞生地是非洲。他的理由是,与人类最相近的两种猿--大猩猩和黑猩猩都生存在非洲。当时,在非洲还没有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加之许多人认为,像人类这样高贵的万物之灵不可能起源于黑暗的非洲大陆。所以,达尔文的观点没有被普遍接受。但如前所述,自从1924年起陆续在非洲发现了多达7个种的南方古猿化石。经过多年的争论,南方古猿已被人类学界一致归于人的系统。其形态远比亚洲的猿人(直立人)原始,年代也比后者要早。由于比南方古猿更古老的化石(如腊玛古猿等),在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还不确定,而且目前的趋势是否定的,所以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且,在非洲以外的地区,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肯定是南方古猿的化石。所以,目前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应该在非洲。 由此看来,人类起源地的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实际上问题远非那么简单,非洲起源说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根据现有的各方面的证据,包括化石的、分子生物学的以及古生态学的资料,一般估计人类最早应起源于约 700万年前。但目前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仅为440万年前。早于这个年代的人类化石只有零星发现,并且对它们的鉴定还不确定。此外,在非洲至今还没有找到介于南方古猿属和人属之间的过渡类型。所以,现在还不能肯定非洲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地方。这样,人类学界有一部分人在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早在19世纪后期,德国学者海克尔(Ernst Haeckel)就曾提出,亚洲的长臂猿、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大于非洲猿类与人类的相似程度。因此,人类也可能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其理由大致有三:其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所造成的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东非极为相似;其二,根据古哺乳动物的研究,在过去的1000万年里,东非和东亚有许多相同的动物门类,表明两地的古环境、古气候相当接近;其三,在中国已经发现多种古猿化石,更发掘出了丰富的直立人及其以后阶段的人类化石,以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至于中国究竟是不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要解开这个谜,还有待更多的化石证据和深入的研究。
麻烦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与人类进化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餐巾杯花折叠方法图片 浏览:820
检索专利正确方法 浏览:160
传动轴安装方法 浏览:993
耳鼻喉内窥镜使用方法 浏览:512
康复认知训练方法和技巧 浏览:150
42减8破十法计算方法 浏览:136
圆五等分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91
霍尔传感器不带磁性检测方法 浏览:465
消毒压力锅的使用方法 浏览:830
碘伏泡脚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316
300模拟量计算方法 浏览:265
肩颈痛肩周炎的锻炼方法 浏览:606
干野生灵芝的食用方法 浏览:552
全身肌肉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422
哪里有系统的织毛衣方法 浏览:905
如何快速学会法语的方法 浏览:362
电视机话筒安装方法 浏览:535
黑凉粉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454
去角质正确方法 浏览:408
直播摄像头卡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浏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