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评价的方法
排列法,也称简单排列法、序列法、部门重要次序法,是由工作评价人员对各个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并根据岗位工作相对价值的大小按升值或降值顺序排列,来确定岗位等级的一种工作评价方法。
(1)排列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这些内容在第二章中已阐述过。
第二步,由工作评价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分别根据工作说明书,或者自己头脑中对该项工作的印象,对工作按照难易或价值大小的次序进行排列。
排列工作顺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卡片排列法,即将工作说明书用简明文字写在小卡片上,按次序排列起来。难度或价值最大的工作应排在一等,难度价值第二的排在二等。如果两个或更多个工作难度价值并列同等,则排列在同一等级。具体做法是:先确定最高和最低的工作,再确定中等的,然后确定最高和中等以及最低和中等之间的等级。
另一种是成对比较排列法。例如,某部门有六个岗位的工作,分别称为甲、乙、丙、丁、戊、己。先将六项工作分别按横竖排列于上表内,然后运用“012”比较评价法对六项工作分别进行判断比较。具体办法是把每一岗位的工作与其他的五岗工作逐一比较,并做出不难、难度相同、难的判断。当判断为不难时,就做“0”记号;判断为难度相同时,就做“1”记号;判断为难时,就做“2”记号。最后,在表中“总额”一栏中加总出判断每项工作难度次数。 分类法,也称分级法或等级描述法,是事先建立一连串的劳动等级,给出等级定义;然后,根据劳动等级类别比较工作类别,把工作确定到各等级中去,直到安排在最后逻辑之处。
(1)分类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是建立工作类别或级别。无论是对同一种性质的工作还是对包括各种性质工作在内的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目。等级的数目取决于工作的性质、组织规模大小、职能的不同和工资政策。在这一环节中,没有对所有单位都普遍适用的规则。
第二步,是等级定义,即给建立起来的工作等级做出工作分类说明。
等级定义是在选定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是确定基本要素,以便通过这些要素进行等级定义或分类说明。这些要素主要是:技术要求、智力要求、脑力和体力消耗程度、需要的培训和经验、工作环境。
接下来的工作是在选定要素的指导下进行等级定义。等级定义要为工作等级的评定分类提供标准,因此,要清楚地描述出不同等级工作的特征及其重要程度。一般等级定义的做法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等级的岗位开始的,因为这相对容易些。在分类定级中,对低级别的工作要求大致是:能够在领导者指导下处理简单的日常工作,很少或不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独立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对较高级别的工作要求依不同程度而定,包括文化素质、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责任,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中列出了五种分类等级,是根据工作名称并按升值顺序排列的。
三级职员:集中注意日常工作快速而准确,在监督下工作,可能或有可能对最后结果承担责任。
二级职员:不受他人监督,对工作细节十分通晓,有特别的工作技能。人员思想高度集中,特别准确、快速。
一级职员:必须具备二级职员的特点,承担更多的责任。
资深职员:从事技术性和多种多样的工作,偶尔要独立思考并从事困难的工作。这就要求具有特殊的办公室工作能力,并对所在部门的工作原则和业务基础有透彻的了解,在任何范围内都不受他人监督,工作只受有限的检查。人员:可靠,值得信赖,足智多谋,能够制定决策。
解释职员:那些从事或有能力完成工作的主要部分的人员。对工作的综合要求是更能独立思考,而且能够超出监督或日常工作的范围去考虑更深入的问题。
等级定义是分类法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要求极高,它必须使两个等级之间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大小显而易见。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等级定义花费的精力最多、时间最长。
第三步,是评价和分类,即由评价人阅读工作分类说明,并依据评价人对工作的相对难度、包括的职责以及必备的知识和经验的理解,来决定每项工作应列入哪一等级。
如果上一步工作中等级定义精细明确,那么这一步工作就相当容易了。但如果定义含糊抽象,评价委员们理解不一,就会影响评价分类的准确性。所以重要的是要把上一步的等级定义做好。
在评价分类中,有一个比较容易的办法,是根据等级定义表明的特征,在每个等级中先选择一个代表性岗位,这样,评价委员们便有了评价其余工作岗位的参照系。随着评价的进行,对单个岗位的划等就变得容易起来了,因为前面划了等的岗位会使后面未划等的岗位都归入了等级,就可以确定每个等级的工资标准了。 因素比较法是一种比较计量性的工作评价方法,与工作排序法比较相似,因此可以将它看作是改进的工作排序法。因素比较法与工作排序法的第一个重要区别是排列法只从一个综合的角度比较各种工作,而因素比较法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然后按照每种因素分别排列一次。因素比较法与工作排序法的第二个区别是因素比较法是根据每种报酬因素得到的评估结果设置一个具体的报酬金额,然后计算出每种工作在各种报酬因素上的报酬总额并把它作为这种工作的薪酬水平。
(1)因素比较法的步骤。因素比较法的基本实施步骤是:
第一,在每一类工作中选择标尺性工作作为比较的基础。所选择的标尺性工作应该是那些在很多组织中都普遍存在、工作的内容又相对稳定同时其市场流行工资率公开的工作。标尺性工作的基本工资是固定的,其他报酬根据基本工资的水平进行调整。
第二,把一个工作类别中包括的各种工作的共同因素确定为补偿因素,这些补偿因素可能包括责任、工作环境、精力消耗、体力消耗、教育水平、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因素。
第三,根据标尺性工作所包括的各种补偿因素的规模确定各种标尺性工作在各种补偿因素上应该得到的基本工资,其水平应该参照市场标准,以保证企业报酬体系外部公平性的实现。各种标尺性工作在各种补偿因素上应该得到的报酬金额的总和就是这种标尺性工作的基本工资。第四,将非标尺性工作同标尺性工作的补偿因素逐个进行比较,确定各种非标尺性工作在各种补偿因素上应该得到的报酬金额。这一步骤确保了各种工作之间的内部公平性。第五,将非标尺性工作在各种补偿因素上应该得到的报酬金额加总就是这些非标尺性工作的基本工资。 计点评分法又叫点数法。点数法是把工作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量表对每种工作要素进行估值。点数方法是目前国外的公司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工作评价方法,在开展工作评价的组织中有一半以上采用的都是点数法,近几年中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也大多采用的是点数法。
应用点数方法进行工作评价的步骤一般是: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第二步,选择报酬因素。所谓的报酬因素指的是能够为各种工作的相对价值的比较提供依据的工作特性。常见的报酬因素包括技能、责任、工作条件和努力程度等。一般在工作评价委员会确定报酬因素时,会根据相对于工作的重要性来选择报酬因素。根据情况需要,所选择的报酬因素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包含很多个。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报酬因素的数目一般在3到25种之间,典型的情况是10种左右。第三步,为各种报酬因素建立结构化量表,来反映各个等级之间的程度差异。在这一过程中,评价委员会要把每种报酬因素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分为若干等级,按照每种等级差异的大小分别赋予一个相应的点数。在各种等级中,应该给出工作岗位的若干例子,以此作为标尺性工作。
为了使设计出来的量表具有合理的结构,评价委员会首先需要为各种报酬因素的重要性赋予一个权重,报酬因素的权重是与这种因素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相一致的。假定工作评价委员会决定使用技能、努力、责任和工作条件四种报酬因素,然后决定他们要使用的总点数,如1000。然后根据各种补偿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分配这些点数。假设技能的权重被确定为20%,那么将有总共200点分配给技能。如果技能被划分为10个等级,每提高一个等级点数增加20点,那么,一项需要掌握最低等级技能的工作在技能方面就应该得到20点,而一项需要掌握次低等级技能的工作在技能方面就应该得到40点,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工作需要最高等级的技能,那么它在技能方面就应该得到200点。按照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对努力程度、责任和工作条件进行同样的处理。在设计结构化量表的过程中,每种报酬因素划分的各个相邻级别之间的差距最好相等。
2.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所谓的工作分析,也就是工作分析的人他们会通过一些科学的办法,对工作岗位的情况啊,要求啊,职责等等做出描述说明,为组织作出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为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讲,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公司的年度计划,还有一些员工的培训方案,还有就是通过工作分析然后根据岗位情况制定出员工的绩效和薪酬,甚至是招聘等等。
我们工作当中有人就遇到过一些分析不当的情况,比如,有的人工作忙成狗,又费脑子又费体力,周末还天天加班。可是他的工资和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职员相比,要低很多,而且年终奖金啊还有平时的绩效也很低,这种情况要不是公司的HR没计算好,要么很有可能就是得罪HR了。
所以为了要确保咱们工作分析的结果公平公开和公正!运用科学的方法才是王道。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观察了,我就静静地在旁边看着你工作。可是谁喜欢被这样看着呢,总觉得是有人在监视我,总有刁民想要害朕!这种方法虽然客观,也比较准确,但是,如果我是体力工作者,你是可以直接看到我的工作情况的,可是脑力工作者就比较麻烦了,你怎么观察得到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工作内容呢?人心都还隔着一个肚皮,何况我的脑子里还有骨头。所以观察这种方式,对脑力工作者不太适用。
有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唠嗑,咱们面对面访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人物访谈,特别是那种高层访谈,面对面访谈的好处呢就是我可以把控全场,节奏由我控制,而且两个人在对话当中很有可能就会通过你的言谈举止得到一些别的我们平常很难观察到的信息。但是啊,我们都知道电视节目里的访谈一般都是有备稿的,要被采访的人一般都会准备准备要回答的哪些问题。同样的我们这种访谈方式呢,也是可以准备的,或者说你问我的问题我可以用别的方式回答你,或者不想回答我就编谎话忽悠你。可见这种访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是有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的。
第三种方式是做问卷调查,虽然这种方式应用的范围广,但是费时费力又费钱。
最后一个方法叫做工作日志法,这是我个人觉得性价比最好的一种方式,说他好的原因是因为从某些角度来讲他可以偷懒。员工连续一段时间写好每天的工作日报日志交给我,我再来分析就OK啦,很省心嘛。不仅信息可靠而且对于那些复杂的工作也很适用。不过不好的就是这种方法呢需要监管着,还要事先对员工培训,不然每个人都写得五花八门的,张三少一点这个内容,李四少一点那个内容,这样不仅偷不了懒了还增加了麻烦是不是。
工作分析完毕,就能够得到对工作的描述了。拿我自己来做例子,我的工作就是对本科专业知识的考点做成音频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听。这一系列的描述,是我工作基础的部分。我们一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看看人家公司也的对工作的任职要求,比如几年得工作经验啊,专科及以上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啊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这个工作得任职资格也就是工作规范。
可能你会好奇,为什么这些要求我都达到了可就是没有要我呢,同一份工作往往会有比你更厉害的人来参加竞争,你是本科生,可能人家是研究生。而这个任职资格里说到的那些要求,指的其实是针对工作本身的最低要求。
那本期的内容就是这样了,我们今天讲了关于人力资源为什么要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这些考点都是有在节目里提到的,光听不行,你们还要记住哦。我们检验下,现在你们闭上眼睛,想想工作分析当中我讲了哪四种方法呢?
耳濡目染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3. 什么叫岗位价值评估最流行的是哪种方法
岗位价值评估又称职位价值评估或工作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岗位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过程。岗位价值评估的特点 岗位价值评估着眼于从事该岗位工作人员的最佳特质,而非目前在职人员的情况。岗位价值评估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岗位价值衡量的是公司所有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而不是某一个岗位的绝对价值,如果岗位价值的结果脱离了企业这个特定的环境,则没有任何意义。岗位价值评估是根据预先已经设计好的评估模型,是每一个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测定、评估,由此得到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这样一来,公司的所有岗位之间也就有了对比的基础,最后,再按照评定结果,对岗位划分出不同的等级。 (2)岗位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比性。由于公司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等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岗位价值的评估结果也存在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公司的流程设计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公司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岗位价值也会随之而变化。如果公司只是小范围的调整而导致新增加个别岗位,则可以根据以前的岗位价值评估结果,选定一个参照点,具体确定新增岗位的岗位价值而不需要重新进行评估。 (3)岗位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技术和手段。一般来说,一次比较成功的岗位价值评估过程,需要综合运用组织设计与管理、流程设计与优化、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同时,也需要运用排序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等多种岗位价值评估方法,才能对所有岗位作出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估。 岗位价值评估原则 岗位价值评估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活动,岗位价值评估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设计的关键,为了保证岗位价值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获得内部绝大多数员工的认同,一般来说,公司在实施岗位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轮悉。 1、对岗不对人的原则 岗位价值评估的对象是公司中所有的岗位,而非从事某个岗位的具体某一个人,在一般的岗位价值评估过程中,往往在考虑岗位重要性的同时,许多人就自然而然地将目前从事该岗位的员工联系在一起来考虑。这个观念是不对的。因为,岗位承担了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所有事项,只要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加起来,就形成了整个公司为实现赢利的运行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岗位承担的工作会有差异,其重要程度也存在不同,比如说,在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销售员岗位和生产工人、后勤服务员工他们岗位承担的职责差别很大,那么他们之间的重要程度如何衡量,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岗位价值评估。2、适宜性原则 岗位价值评估必须从公司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公司实际的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评估程序。只有这样,评估结果才会体现出合厅桐凳理性。 3、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统一的原则 为了保证岗位价值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岗位价值评估必须采用统一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在规定范围内,作为评估工作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4、过程参与原则 岗位价值评估工作涉及到公司内部所有岗位,评估结果会影响公司的所有员工的薪资水平,所以岗位价值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岗位价值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的准确性,以及评估数据处理的规范性等都最终会影响公司中所有岗位的相对重要程度和地位,所以,适当地让员工参与到岗位价值评估工作中来,更容易让他们对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产生认同感,也有利于增强岗位价值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5、结果公开的原则 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应该向员工公开,透明化的岗位价值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评估结果有利于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取向达成理解和认同,明确自己的努扮旅力方向,并可降低薪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大等风险,同时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减少员工对薪酬的抱怨。岗位价值评估有哪些方法一般来讲,岗位价值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于市场的评估方法和基于工作内容的评估方法。基于市场的评估方法方案用市场资料来决定岗位价值的差异。很多公司选择基于市场的评估方法是因为他们希望制定的工资水平和市场水平相比不会过高或过低。基于工作内容的评估方法方案强调公司内部的价值体系,它可以根据每一个岗位在公司的战略角色来建立内部岗位价值等结构。 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岗位价值评估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岗位分类法、简单排序法、配对,比较法、交替排序法、岗位参照法、分数分析法、因素计分法等,其中岗位分类法。简单排序法、配对比较法、交替排序法属于定性评价,而分数分析法、因素计分法属于定量评价。1、分类法 指将公司所有岗位根据岗位工作职责、任职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按照岗位层级可以分为:经营层岗位、管理层岗位和基层操作层岗位;按照不同序列又分为行政人事类岗位、财务投资类岗位、营销类岗位、技术研发类岗位和生产制造类岗位等。然后根据每一类岗位确定一个岗位价值范围,并且对同一类岗位进行排序,从而确定每一个岗位的相对价值。2、简单排序法 根据一个简单的标准,如工作复杂性或工作对公司竞争战略的饿重要性,把所有的岗位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这种方法需要对每个岗位完整地进行考虑和分析。通过适用于岗位比较简单的公司,对于很多大公司来说,采用这种方法需要以部门为单位给每个部门的岗位进行排序,再对每个部分进行排序,并确定相应的系数,通过系数进行转化,确定每个岗位的价值大小。简单排序法需要参与排序的人要对所有岗位的情况非常了解,排序结果的处理可以用简单算数平均,也可以根据评分人对岗位的熟悉情况进行加权平均。3、岗位参照法 指企业事先建立一套较合理的标准岗位价值序列,然后其他岗位比照已有包准岗位来进行评估。岗位参照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成立评估小组; (2)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进行评估的岗位,将选出的岗位定为标准岗位,对这些岗位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3)评估小组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环境和任职条件等信息,将类似的其他岗位归类到标准岗位中来, (4)将每一组中所有岗位价值设置为本组标准岗位的价值 (5)在每组中,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 (6)确定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当企业已经有了一套合理的岗位价值序列,又有新增岗位需要进行岗位价值评估时,就可以参照标准岗位进行 4、因素计分法 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直接对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任职资格等进行相互比较,而是将所有岗位的工作特性抽象成若干个计酬要素,再将岗位的具体内容与这些要素标准相比较,从而得到每个岗位的价值分数,然后通过分数排序就得到了岗位价值序列。因素计分法是一种定量分析岗位价值的方法,在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种运用非常普遍的工具。岗位价值评估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如下问题:1)、帮助企业建立岗位价值级别的统一标准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建立公司的薪酬层级关系图。在一个企业中,岗位的名称很多,同时,在不同的企业中,相同的工作可能有不同的岗位名称,或者相同的岗位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又是大相径庭,各不相同。而企业出于各种需要,通常要确定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比较,比如,企业在确定报酬水平的时候,需要知道一名销售人员与一名采购人员相比,究竟谁对企业的贡献大,谁应该获地更高的薪水,一般情况下,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岗位价值评价系统。2)、建立薪酬分配的客观基础 员工在企业当中,随时都会拿自己的收入跟别的员工相比,如果他觉得不平衡。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出了问题。岗位价值评估就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3)、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指引岗位价值评估不仅能使企业内部各类工作与企业为此支付的报酬相适应,使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对报酬看法趋于一致,岗位价值评估使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系列连续的等级,便于员工理解企业的价值标准,从而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引导员工朝更高的目标迈进。岗位价值评估六步法 一套完整的岗位价值评估体系一般包括六个环节,即设计和选择岗位价值评估模型成立评估小组、岗位价值试评估、岗位价值正式评估,岗位价值评估数据处理、岗位价值评估数据应用等。1、设计和选择岗位价值评估模型企业进行岗位价值的目的在于客观公正地对公司所有岗位透过不同的纬度和一系列比较科学的程序进行评估,从而得到各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所以设计或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岗位简直模型是岗位价值评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当然设计或选择岗位价值评估模型的时候,需要了解什么是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如何设计,常见的岗位价值评估有哪些,企业如何设计或选择合适的岗位价值评估模型等。2、成立评估小组岗位价值评估模型一旦选定,企业面临的就是如何去运用选定的模型去评价所有岗位价值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实际操作经验,企业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估的时候,需要注意:小组成员选定原则和如何对评估小姐成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对评估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和模型本身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和看法。3、岗位价值试评估在完成第二步之后,还不能正式评估岗位展开评估,需要在专家或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下选择个别岗位先进行试评估。4、岗位价值正式评估这个环节是岗位价值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5、岗位价值评估数据处理同样,对岗位价值评估评估数据处理也是岗位价值评估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首先数据处理者需要对评估数据逐个进行核查,确认数据有效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如果发现数据存在异常现象,应该立即通知评估小组成员进行再次确认,如果有必要,还要组织评估小组成员对个别岗位进行重新评估。6、岗位价值评估数据应用数据处理完毕后。就进入了岗位价值评估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估数据的应用。因为岗位价值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岗位价值级别的同意标准,还可以成为薪酬水平的基准,为员工薪酬增长提供晋升信道。所以说,岗位价值评估数据的应用主要在:(1)绘制刚价值曲线图;(2)绘制岗位层级关系图;(3)确定岗位价值系数等利于岗位价值评估的注意要点。 岗位价值评估是一种解决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贡献,并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列岗位程度的方法,企业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估的时候。需要注意:(1)岗位价值结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每个岗位的价值离开了企业这一特定的范围之后,将变得毫无意义。(2)岗位价值评估是一种定性判断岗位之间价值大小的,而不是进行定量判断的工具。(3)岗位价值评估的基础是以工作为基础的,而不是以从事某岗位的特定员工为基础的。(4)岗位价值评估是在建立统一的岗位价值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而不是运用不同的模型对企业的不同岗位进行评估的。
4.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检验科服务体系为基础,完善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经营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以及内部自我协调,确保经济活动的效益而形成的控制和审计控制系统。其实质是通过制度约束进行内部控制。(一)健全评审方案>健全评价方案反映了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过程进行了健全的评价过程。它既能保证声音评价的质量,又能提高评价的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应包括以下步骤:“评估程序”应包括哪些步骤。< > > > 1。探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评价的基础。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控制(如企业组织机构、职责和相关法规)和控制(企业流程、主要业务活动过程控制环节的业务流程和控制措施等设置)。通过对这些案件的调查,税务稽查人员可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环境的理想、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的完善,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判断提供依据。>调查可按下列方式进行。 > > >(1)存取。通过对相关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讨论,特别是与熟练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我们可以掌握内部控制系统。对于疑点,还可以请他们解释,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并发现主要环节容易出现问题。此次访问也可以通过税务稽查人员填写的调查表进行,使问题得以集中,有利于提高调查效率。 > >(2)查阅上一年度的税务检查文件。对于连续的税务检查,上一年度的税务稽查档案可以作为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手段。如果测试和税收检查记录或相关工作文件,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意见或说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记录在企业系统中,税务稽查人员应尽可能地记录在档案信息的利用。当然,由于企业形势的变化,税务稽查也应通过查阅这些信息进行修改。< > >(3)引用企业系统或其他信息。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已经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各种商业惯例。这些规定还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程序和方法。这种内容有助于税务稽查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然而,这些制度往往涉及的范围广泛的规则,过于详细,很难税务稽查人员迅速了解他们的需求,因此只能作为补充了解情况。如果公司有一个业务流程图或其他信息,具体描述了内部控制系统,税务检查员可以审查和使用,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 > > > 2。阐述并确认了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调查的同时,税务稽查人员应及时对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进行记录和描述。描述的程度取决于税务检查员的素质和评估的性质。如税务稽查人员对丰富知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简要记录,反之则应理解所有的详细记录;如果这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第一时间,应详细记录,反之,如果用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比较简单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应记录和描述。
税务稽查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最终确认,按照评估阶段,不过,为了避免误解或调查不实等原因可能出现的错误,对评价工作奠定了税务稽查人员下一步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5. 怎么对工作分析的结果进行质量评价
1、这取决于你为什么要做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内容主要是评估对象在该岗位上的工作量,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的难易和危险程度等,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评估对组织所作出的贡献度。
2、如果没有对结果进行质量评价,那么工作分析就本末倒置了,如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倒是很快的,每天画很卖隐多图,但造成的标准化、通用化很差,差错也很多,对公司的业绩将出现严重问题,而我们不评估质量即会认为此人的工作是标兵。
6.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那它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呢?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职务分析问卷(PAQ)、工作要素法(JEM)、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MPDQ)、临界特质分析系统(TTAS)、职能工作分析法(FJA)、任务清单分析系统(TIA)和关键事件法(CIM)
1、 访谈法。访谈法又称为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职务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一职务或者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在一般情况下,应用访谈法时可以以标准化访谈格式记录,目的是便于控制访谈内容及对同一职务不同任职者的回答相互比较。
优点:·一种被广泛采用、相对简单、便捷的搜集信息的方法,而且适用面较广,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通过访谈能探察到一些不为管理层知晓的内容,如工作态度、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东西或一些管理问题;·方式亲切,能拉近访谈者与员工的关系;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信息失真--害怕效率革命而带来薪酬变化;·打断被访问人员的正常工作,有可能造成生产的损失;·可能会因问题不够明确或不够准确而造成双方误解或信息失真。
2、 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由有关人员事先设计出一套职务分析的问卷,再由随后工作的员工来填写问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员填写,最后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据此写出工作职务描述。
优点:·能够从众多员工处迅速得到信息,节省时间和人力,费用低·员工填写工作信息的时间较为宽裕,不会影响工作时间·适用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形·结构化问卷所得到的结果可由计算机处理缺点:·问卷的设计需要花费时间、人力和物力,费用较高·单向沟通方式,所提问题可能部分地不为员工理解·可能造成,填写者不认真填写,影响调查的质量
3、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传统的职务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针对特定对象(一个或多个任职者)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间的相互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等信息,并用文字或图标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的方法。
优点:·操作较灵活、简单易行;·直观、真实,能给岗位分析人员直接的感受,因而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也较准确;·可以了解广泛的信息,如工作活动内容、工作中的正式行为和非正式行为,工作人员的士气等。缺点:适用范围较小。耗时长,容易对员工工作产生干扰。
4、 工作日志法。工作日志法又称工作写实法,指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5、 资料分析法。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原有资料,例如责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对每个项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奠定基础。
6、 任务调查表法。任务调查表法是通过发放任务调查表获得的与工作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任务调查表法是用来收集工作信息或职业信息的调查表,该调查表上列明了每一条检查项目或评定项目,形成了任务或工作活动一览表,其内容包括所要完成的任务、判断的难易程度、学习时间、与整体绩效的关系等。
7、 关键事件法。关键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本岗位员工,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地加以记录,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关键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如成功与失败、盈利或与亏损、高效与低产等)。缺点收集、归纳事例并加以分类要耗费大量时间。另外,根据定义,事例描述的是特别有效或特别无效的行为,所以很难对平均的工作行为形成总的概念。这样可能会遗漏一些不显着的工作行为,难以非常完整的把握。
8、 工作实践法。工作实践法是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要分析的工作,并根据其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所获资料真实而有针对性,比较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优点:1)比面谈询问、书面调查等方法,能获得更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2)可以准确地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和体力、环境、社会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工作实践法的缺点:1)由于工作分析人员本身知识与技能的局限,使工作实践法运用范围很窄;2)不适用于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对操作的技术难度,工作频率,质量要求高及有危险性的职务。
以上就是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的全部内容。
7.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简单概述
1 、座谈会
定义: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访问者交谈,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
优点:研究者在座谈进行时观看到当时的情况。
可以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事后分析。
温馨愉快的环境使参加者能畅所欲言。
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启发参加者深入探讨问题。
缺点:参加者不具有代表性。
在发言时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所说的话不一定代表每个参加者自己的意见。
适用方面:搜集有关事物本质、特征方面的资料,对数量没有太大要求。
2 、二手资料法
定义:通过找各种媒体发表的文章或文献的方法来搜集相关资料。
优点:搜集到的资料范围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各种类型的资料。与其它调查方法相比,省事、省力。
缺点:难以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及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适用方面: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搜集政府的相关行业政策;搜集来自同行或相关行业在博览会、交易会、展销定货会或学术交流会议上的资料。
3 、文献法
定义:通过找文献搜集有关市场信息,是一种间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场调查方式。
优点:适用范围广,现存的文献种类很多。省时、并节省费用。
缺点:只能被动的搜集现有资料,不能主动的去提出问题并解决在市场决策中遇到的问题。
适用方面:搜集国家统计局和各级地方统计部门定期发布的统计公报、定期出版的各类统计年鉴;搜集各种经济信息部门、各行业协会和联和会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信息公报;搜集国内外有关报刊、杂志、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搜集各种国际组织、外国商会等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统计公告或交流信息;搜集国内外各种博览会、交易会、展销定货会等营销性会议,以及专业性、学术性会议上所发放的文件和 资 料;搜集工商企业内部资料,如销售记录、进货单、各种统计报表、财务报告等;搜集各级政府公布的有关市场的政策法规,以及执法部门有关经济案例;搜集研究机构、高等学府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
4 、入户访问
定义:指访问员到被访者的家中进行访问,直接与被访者接触,利用结构式问卷逐个问题地询问,并记录下对方的回答;或是将问卷交给被访者,说明填写要求,等待对方填写完毕稍后再收取问卷的调查方式。
优点:直接与被访者接触,可以观察他(她)回答问题的态度。
严格的抽样方法,使样本的代表性更强。
能够得到较高的有效回答率。
对于不符合填答要求的答案,可以在访问当时予以纠正。
可由访问员控制跳答题或开放式问题的追问。
缺点:人力、时间及费用消耗较大。
可能出现访问员错误理解的情况。
对访问员的要求较高。
需要严格管理访问员。
适用方面:时间、经费、人力充足,需要样本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总体。
5 、拦截式访问
定义:指的是在一些固定范围内(例如商业区、商场、街道、医院、公园、报摊等)拦截行人进行面访调查。
优点:整个项目的访问时间短。
可以在访问进行时对问卷真实性及质量进行控制。
可以节省抽样环节和费用。
缺点:由于在固定场所,容易流失掉不到该场所去的群体。
不能耽误被访者太长时间。
被访者中途拒答的情况可能发生。
适用方面:项目时间短,能够清晰地定义被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各方面特征。
6 、电话调查
定义:指由访问员通过电话向被访者询问问题、搜集信息的方法。
优点:整个项目的访问时间短。
节省费用。
可以解除对陌生人的心理压力。
问卷较简单,对访问员的要求较低。
缺点:无法访问到没有电话的单位或个人。
只能得到简单的资料,
无法深入了解情况。
无法出示卡片、照片等相关资料。
无法了解被访者当时的态度,难以辨别答案的真伪。
拒访情况较多。
适用方面:样本数量多,调查内容简单明了,易于让人接受。
7 、邮寄调查
定义:指将调查的问卷及相关资料寄给被访者,由被访者根据要求填写问卷并寄回的方法。
优点:扩大调查范围。
增加样本量。
减少了访问员的劳务费,免除了对访问员的管理。
被访者能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填答问卷。
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
缺点:问卷回收率较低。
信息反馈周期长,影响收集资料的时效。
要求被访者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问卷的内容和题型不能太困难。
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
调查内容要求易引起被访者兴趣。
适用方面:社会共性问题的调查。
8 、神秘顾客访问
定义:由符合条件的调查员作为消费者,到指定场所消费商品或服务,同时对商品、环境、服务态度等各方面进行调查。
优点:可以对营销渠道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
缺点:真识性与调查员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在调查的当时无法做记录,可能产生细节的遗漏。
适用方面:了解各种类型销售网点环境、服务态度、商品的铺货情况。
9 、深度访谈
定义: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方谈一个调查者,以届时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感情.
优点: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适合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
缺点:由于采用无结构访问,是否成功取决于访问员的技巧和经验。 调查对象通常是一些特殊人群,因此较难联系。
适用方面:向相关部门的官员咨询行业政策。
向竞争对手的各级经销商搜集资料。对与经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紧密相关的群体访问,如医生、教师等。
10、日记式/计帐式调查
定义:指对固定样本发放登记簿或帐本,由被访者逐日逐项记录,再由访问员定期整理汇总的一种调查方法。
优点:因为与对方建立长期关系,问卷回收率较高。
能够比较详实、细致的反映情况。
可以减少由于调查双方交流产生的误差。
缺点:只能得到简单的资料,无法深入了解情况。
适用方面:对消费者的行为规律进行调查
8. 职位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职位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岗位排序法、岗位分类法、海氏测评法和因素比较法。
一、岗位排序法
岗位排序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整体性的岗位评价方法。岗位排序法是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整体的比较,进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一个次序的岗位评价方法。
1、直接排序
按照岗位的说明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此做法原则上用于不同层级职位排列。
2、交替排序法
先从所需排序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岗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此做法原则上用于同一层级职位排列。
二、岗位分类法
岗位分类法是依据岗位及复杂度相似程度分为“类”和“级”的工作评价方法。岗位评估技术的一种。其程序是:先选择薪资因素,然后制定与其数量或基准有关的类或级的说明书。具有易确定工资水平的优点,缺点是难以编写分类或分级说明书,使用时主观判断较多等。
三、海氏测评法
海氏测评法也就是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四、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它实际上是对岗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的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而得出岗位价值。
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下述五种因素: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因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等级数值的总和就为该岗位的岗位价值。
(8)工作分析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职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以及进行职位评价前要准备的资料
职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是职位调查和职位分析。在职位评价之前,一定要通过职位调查和职位分析获取职位评价的基础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
1、职位名称和编码
2、职位所属单位、上级单位、下级单位
3、职位上下级领导关系
4、职位工作内容、职责、权利
5、职位任职条件
6、职位劳动条件与环境
7、职位对员工素质的综合要求(如体能、技能等)
9.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
1:工作要素: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2:工作评价:工作评价又称职位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或职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各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难度及任职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一确定各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以此确定职位等级,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职位管理机制。
3:工作分析: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已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技术与方法。其只要成果是工作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报告。
4:工作规范:指为了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其它的一些个性特征的目录清单。
5:关键事件法:关键事件法是要求调查人员、本岗位员工或本岗位有关的员工将劳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加以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关键事件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卖,给岗位工作任务,造成显着影响(如成功与失败、盈利与亏损等)的事件。
6:职位:职位又叫岗位,是指一时间内任职者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7: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是对工作的目的、责任、任务、权限以及对任职者的资格要求等的书面描述
8:职责:指任职者为实现一定的组织职能而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组成的集合。
9、胜任力: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10工作丰富化: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 自主权和控制权。
11、 工作设计: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 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12、 工作描述:是反映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责任,也可称为TRDs
13、 访谈分析法:又称面谈法。是通过工作分析人员与任职者、主管等人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相关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 析方法。
14、 正面强化:
15、 职业培训:指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
16、 工作:也成职务,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和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
17、 绩效: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
第四大题:简答题
1编写工作说明书应遵循哪些原则?
1:(1)对岗不对人。工作分析不是对现职人员工作情况的描述而是从职位本身出发,分析职位的职责权限、主要工作内容;2)对事不对人。以事为出发点,严格以职位的要求来编写职务说明书;3)对当前不对未来;4)对职责不对待遇。工作分析是岗位评价的依据但并不等同于岗位评价。
2、简述访谈的技巧。
(1)实现清晰地说明访谈的目标和方法。2)访谈前确认访谈的问题会不会让回答者感到难堪、威胁或不舒服。3)控制访谈,使访谈指向一定的目标。4)控制个人举止、行为等其它会影响结果的因素。5)记下意外的重要信息。
3、什么是工作轮换,它有何优缺点?
工作轮换是指职务级别不发生变化而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优点:通过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减少员工的枯燥干,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自身竞争力;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个体行为适应总体工作的适应环境,增加员工对自己的最终成果的认识;扩大员工的技能范围,当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和填补职位空缺时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缺点:工作轮换会使培训费用上升;当员工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效率已经很高时,将其轮换到另一个工作岗位,势必带来短期的人力资源浪费;员工在工作岗位改变后需要重新适应,调整和适应自己与周边人的关系,这需要管理人员付出很多精力来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4、简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预测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工作分析有利于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尽;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标准和依据;工作分析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的基础;工作分析有利于设计有效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5、简述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时机?
企业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进行工作分析:新建立的组织;企业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工作分析;企业内部和业务变化;组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职位变动。
6、什么是工作日志法,它有何优缺点?
工作日志法就是要求从事工作的员工每天记工作日记或日志,既让工作者每天按时间顺序记录下自己所进行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以及各项工作花费的时间等。优点:信息可靠性强,适用确定有关工作责任、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采取逐日或在工作活动后记录,可以避免遗漏,所需费用较少,可以收集到最详尽的数据。缺点: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适用此方法必须做到,任职者对此项工作的情况和要求很清楚;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繁琐;填写者因不认真可能会漏填某些内容,从而影响分析结果,填写日志会影响正常工作;若由第三者填写,人力投入量会很大,不适宜处理大量的业务;存在误差,需要对记录分析结果进行必要地检查。
7、什么是工作分析的问卷调查法?它有何优缺点?
问卷调查法是指组织相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职位问题,以获取工作信息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面面俱到,在短时间收集尽可能多的工作信息,比较规范化、数量化,适合于计算机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收集到准确规范、含义清晰的工作信息;成本低。工作人员比较容易接受。可以随时安排调查。不足之处在于问题事先已经设定,调查难以深入;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工作信息的采集受问卷设计水平的影响较大;对任职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不能面对面地交流信息,从而了解不到被调查对象的态度和动机等较深层次的信息;不易唤起被调查对象的兴趣;除非问卷很长,否则就不能获得足够的详细信息。
8、工作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工作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提出的解决方案。
9、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在工作说明书的编写中应承担何种责任?
协助有关的主管及其下属了解和如何编写工作说明书;了解工作说明书的工作进度;向最高管理层反映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提供解决方法的建议;工作说明书系统建立后,确保人力资源部门会妥善保存的每份说明书,而且会随组织或机构的改变而更新换代。
10、简述工作分析的信息来源:流程、战略和突发事件
11、简述工作分析的流程以及各环节的主要工作?
(1)工作分析的时机选择 (2)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 (3)工作分析工具的选择 (4)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 或者第一步:确定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责。第二步:建立工作小组,并制定工作分析计划.第三步:设计岗位说明书模板,并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编写培训。第四步: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在培训之后,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岗位说明书初稿。第五步:进行工作分析访谈。
12、 简述工作分析的原则。
系统原则、动态原则、目的原则 、经济原则、职位原则、应用原则
13、 简述工作专业化的特点。
1.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度。2.有利于减少引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以及扩大劳动者的来源和降低劳动成本。
14、 简述工作分析的显性任职资格和隐形任职资格。
“显性”任职资格是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培训与工作技能通过背景审查、资格 证书或者工作样本等方法来进行证明或衡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15、 简述工作分析的小组成员包括的部分。
1、企业高层管理者,工作分析必须有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与认可才能够顺利进行.2、工作分析专家,工作分析是公司开展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具有很高的准确度.这需要进过专业训练的人参加工作分析小组保证工作的有效性.3、工作任职者,一般而言,工作任职者最了解工作的信息,有可能提供关于工作最真实、可靠的信息.4、工作任职者的上级主管,他们观察任职者的工作能够提供客观的评价.5、人力资源部专员,主要负责联络协调及工作分析的具体实施.
16、 简述编写工作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1对职位的描述,不是任职者的现在工作 2、不局限于现状,着眼于组织设定岗位需要 3、针对对岗位而不是人 4、归纳而非罗列
17、 简述访谈分析法的优缺点。
访谈法的优点:
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访谈法的缺点:
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10. 岗位评价方法
岗位评价也叫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Job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 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通过对工作输入、工作转换过程、工作输出、工作的关联特征、工作资源、工作环境背景等的分析,形成工作分析的结果——职务规范(也称作工作说明书)。 职务规范包括工作识别信息、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和责任,以及任职资格的标准信息,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使用提供方便。 工作分析是指对工作进行整体分析,以便确定每一项工作的6w1h:用谁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那里做(Where)、如何做(How)、为什么做(Why)、为谁做(Whom)。分析的结果或直接成果是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记录工作分析结果的文件,它把所分析该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任职资格等信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以便管理人员使用。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只有在客观、准确的工作分析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建立科学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体系。
工作分析的内容
工作分析由两大部分组成: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
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具体说明了某一工作职位的物质特点和环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位名称。指组织对从事一定工作活动所规定的职位名称或职位代号,以便对各种工作进行识别、登记、分类以及确定组织内外的各种工作关系。 2、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包括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使用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工作流程、与其他人的正式工作关系、接受监督以及进行监督的性质和内容。 3、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地点的温度、光线、湿度、噪音、安全条件、地理位置、室内或室外等等。 4.社会环境。包括工作群体中的人数、完成工作所要求的人际交往的数量和程度、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工作地点内外的文化设施、伍嫌社会习俗等等。 5、聘用条件。包括工时数、工资结构、支付工资的方法、福利待遇、该工作在组织中的正式位置、晋升的机会、工作的季节性、进修的机会等等。
工作说明书
工作说明书又称职位要求,要求说明从事某项工作职位的入职人员必须具备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要求。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等。 2、生理要求。主要包括健康状况、力量和体力、运动的灵活性、感觉器官的灵敏度等等。 3、心理要求。主要包括观察能力、集中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数学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特殊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态度、事业心、合作性、领导能力等等。
工作分析的实施过程
1、筹划准备阶段 1)确定分析目的; 2)制定分析计划; 3)组建分析小组; 4)选择分析对象。 2、信息搜集阶段 1)收集背景资料 2)确定信息类型; 3)选择搜集方法; 4)沟通搜集对象。 3、资料分析阶段 1)审查工作信息; 2)分析工作信息。 3)总结工作信息 4、结果完成阶段 1) 编写工作说明书 2)进行总结 5、应用反馈阶段 1)宣传 2)贯彻 3)应用 4)改革 5)完善
工作分析的流程
工作分消帆析是对工作一个全面评价的过程,整个过程包括五个环节:计划、设计、分析、结果、运用指导。 1、计划: (1)确定工作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明确所分析的资料到底用来干什么,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提出原来任职说明书主要条款存在的不清楚、模棱两可的问题或对新岗位任职说明书提出拟解决主要问题。 (2)确定所要分析的信息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 (3) 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权限。(工作小组一般由工作分析专家、岗位在职人员、上级主管等参加) 2、设计: (1)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以保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2)选择分析方法与人员。人员的选择主要腔桥手由经验、专业知识与个性品质等来决定; (3)作好时间安排,制定分析标准; (4)选择信息来源。(工作者、主管者、顾客、分析专家、词典、文献汇编) 3、分析,收集、分析、综合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包括四个方面的分析: (1)工作名称分析:工作特征的分析与概括、名称的选择与表达; (2)工作规范分析: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关系与工作强度的分析; (3)工作环境分析:包括物理环境、安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分析; (4)工作条件分析:必备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分析。 具体工作包括:仔细审核、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创造性的分析、发现有关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各种关键成分;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须材料和要素。 4、结果: 工作分析结果的表述,有五种形式: (1)工作描述,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说明; (2)工作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工作职责任务的说明; (3)工作规范,主要以职位或岗位内工作方式、内容及范围的说明,包括完成工作操作方式方法与工具设备、职位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但不一定包括责任、权限、与资格要求。 (4)资格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任职资格的说明; (5)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务或某一职位工作职责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它内容的全面的说明。 5、运用: 通过工作分析,将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与依据。6、应用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