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分析性审计程序
分析性复核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而获取初步审计线索的方法。在实施分析性复核时,审计人员可以使用简易比较法、比率分析法等。
② Colaizzi的分析程序
Colaizzi分析法是定性访谈资料常用的分析方法,性访谈资料的分析、整理和收集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定性访谈资料的分析运用的是归纳法,即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得出假说或理论。目前已有专门的定性研究分析软件(如ATLAS.ti、QSR Nvivo和QSR NUD*IST等)。访谈资料的转录通常包括对口头所讲述的言语的再现,比如将录音转成文字,还包括非言语信息的记载,如沉默和肢体语言(摇头、挥手)等以及情感方面的记录比如哭泣、咳嗽、叹气等。此外,转录者对访谈内容的所听和所感受的方式对转录的形式和准确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定性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研究者进行不断的反复思考和再认识,称之为反思。
概念:阅读资料以便有个整体概念,提取重要的句子或短语,从短语和句子中汲取内涵,提炼主题,运用主题形成尽可能完整的图画,从描述中形成同一陈述,通过参与者/研究对象来核实描述。
分析步骤:①仔细阅读所有资料。②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返回参与者处求证。
③ 审计程序中分析程序是什么
分析性审计程序是一种审计方法,也被称为分析性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分析性程序主要探讨的是信息的合理性,内容包括:当期的信息与前期的相似信息比较;当期的财务和经营信息与预测比较;本部门信息与其他部门的相似信息比较;财务信息与相应的非财务信息的比较(如工资费用与员工数量的比较);信息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比较(如利息支出变化和负债结构变化的比较),本机构信息与机构所在行业的类似信息比较。
分析性审计程序是获得审计证据更为客观的方法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运用是基础会计信息以及非会计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内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关系也是稳定的,只要注册会计师分析得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分析性程序中发挥其自身的创造力,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分析性审计程序就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审计证据,也能够对审计对象业务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关系做更好的理解,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报表数据的潜在关系,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分析性审计程序可以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分析性程序可以耗费更少的审计资源提供相同的或者相对更好的审计证据,分析性程序有时会被描述成发现和形成证据的技术,同传统的会计报表细节抽样审计方法是不同的。分析性审计程序是利用信息间的内在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并不局限于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而细节抽样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存在的证据进行收集以及检查来证实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两者相比,成本是不同的。分析性审计程序通过模型的构建以及会计师的经验以及知识就可以判断,可以大大的节省审计资源,而且在电算化的时代,通过利用电脑,分析性审计程序的优势能够发挥出来,在节省审计资源的基础上也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④ 分析程序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区别
实质性程序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本质还是分析程序,即根据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到分析结论,主要目的是提供方向性指导作用。
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不仅仅是细节测试的一种补充,在某些审计领域,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质性分析程序不是必须执行的程序,但是细节测试是必须执行的程序。
⑤ 分析程序
分析性复核程序:
1.概念:是CPA对被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2.目的: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审计程序),可获取2类审计证据(环境证据和书面证据),主要与总体合理性的审计目标相关。
3.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异常变动项目:
(1) 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否合适;
(2) 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
4.分析性复核程序常用的3种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2) 比率分析法
(3) 趋势分析法
5.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八个步骤中处于第二步。
6.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的3种用途:
(1) 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必做)
(2) 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帐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任意)
(3) 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7.在实施阶段,CPA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作为实测时,应当考虑的7因素:
(1) 分析的目标
(2) 分析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3) 被审单位业务性质及相关信息的可分解程度
(4) 信息的相关性
(5) 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来源、可靠性、可比性
(6) 相关内控的有效性
(7) 前期审计中发现的会计调整事项
8.在计划阶段,有效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必须系统地执行的6步骤:
(1) 确定将要执行的计算及比较
(2) 估计期望值
(3) 执行计算/比较
(4) 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
(5) 调查重大非预期差异
(6) 确定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9.CPA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取决于4因素:
(1) 分析项目的重要性
(2) 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的一致性
(3) 分析性复核预期结果的准确性
(4) 固有及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⑥ 审计中做“分析性程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从中能学习
在主营业务收入审计中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由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2)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相关内容扩展: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目标一般包括: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2.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4.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二、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对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审查,主要是采用抽查法、核对法和验算法。3.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作比较分析:(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由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2)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4.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现象。5.抽取企业被审计期间内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审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编制测试表。6.实施销售的截止期测试。截止期测试是实质性审计测试中常用的一种具体审计技术,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业务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迟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防止利润操纵行为。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该注意把握三个与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期:一是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二是记账日期;三是发货日期(对服务业则是提供劳务的日期)。检查三者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会计期间是营业收入截止期测试的关键所在。围绕上述三个重要日期,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选择三条审计路线实施营业收入的截止期测试:一是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直至记账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有无多记收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容易追查至相关凭证记录,以确定其是否应在本期确认收入,特别是在连续审计两个以上会计期间时,检查跨期收入十分便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其缺点是缺乏全面性和连贯性,只能查多记,无法查漏记,尤其是当本期漏记收入延至下期,而审计时尚未及时登账时,不易发现应记入报告期收入而未记的情况。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高估营业收入。二是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确定已开具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具体做法是抽取在报表日前后使用的若干张发票存根,追查至发运凭证和账簿记录,查明有无漏记收入现象。这种方法也有其优缺点,优点是较全面、连贯,容易发现漏记的收入;缺点是较费时费力,有时难以查找相应的发货及账簿记录,而且不易发现多记的收入。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两点:(1)相应的发运凭证是否齐全,特别应注意有无报告期内已作收入而下期初用红字冲回,并且无发货、收货记录,以此来调节前后期会计利润的情况;(2)被审计单位的发票存根是否已全部提供,有无隐瞒。为此,应查看被审计单位的发票领购簿,尤其应关注普通发票的领购和使用情况。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低估营业收入。三是以发运凭证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合计期间。该方法的优缺点与方法二类似,具体操作中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政策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使用这种方法主要也是为了防止低估营业收入。
⑦ 什么是分析性复核方法
实际上就是运用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分析企业财务报告数据的合理性的一种审计方法罢了。
⑧ 分析程序软件您觉得通过哪些方式有几种办法可以实现
方法通过静态分析方式和动态分析方式相结合,实现应用程序行为分析检测。静态分析通过Android的静态反汇编和反编译获取应用程序的源代码和资源配置文件,然后通过检测源代码中是否包含敏感行为特征,实现静态行为分析检测。动态分析结合沙箱系统,实现程序的动态运行并输出行为日志,然后对输出的行为日志分析,实现对应用程序动态行为分析检测。静态分析由于某些程序精心构造,无法对一些未将特征编码在代码文件中行为进行分析,在检测时无法获取潜在的应用程序行为;动态分析由于自动运行行为的随机性,不能完全触发应用程序操作。两种方式都存在这不足,所以本课题在实现分析系统时采取了动静态分析相结合方式,以更全面的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的行为分析检测,为安全分析提供依据。
⑨ 程序分析的技巧
掌握了记录符号和记录技术后,下一步是应用分析技术对记录的全部事实进行分析。程序分析的技巧具体包括的内容是“一个不忘,四大原则,五个方面和六大提问技术”。分别为:
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 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五个方面——操作、运输、储存、检验、等待; 六大提问技术——对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和原因进行提问。 1、分析时的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在程序分析时有极大的作用,应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建立新方法并不断加以 改进。应用动作经济原则,可在同样或更少的花费下获得更多的产值。
2、分析时的“ECRS”四大原则
对现行的方案进行严格考核与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新方法。在建立新方法时,要灵活运用下列四大原则。
1) E(Eliminate)——取消。在进行“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及“为什么”等问题的提问中不能有满意答复者都属于不必要的,要给予取消,取消是改进的最佳方式。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或动作是不需要投资的一种改进,是改进的最高原则。
2) C(Combine)——合并。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要者,看是否能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如可合并一些工序或动作,或将由多人于不同地点从事的不同操作,改为由一人或一台设备完成。
3) R(Rearrange)——重排。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处、何时”三种提问进行重排,使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办事有序。
4) S(Simple)——简化。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和费用。
程序分析时通过“ECRS”四大原则,首先考虑取消不必要的工序、动作、操作;其次将某些工序或动作合并,以减少处理的手续;再次,是将工作台、机器以及储运处的布置重新调整,以减少搬运的距离。有时也许要变更操作或检验的顺序,以避免重复。最后是用最简单的设备、工具替代复杂的设备、工具,或用较简便、省力、省时的动作代替繁重的动作。
3、分析时的五个方面
由于记录是从操作、搬运、检验、储存和等待等五个方面进行的,所以分析也可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1)操作分析。这是最重要的分析。它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如产品设计有微小变动时,就很有可能改变整个制造过程;或通过操作分析省去某些工序,减少某些搬运;或合并某一工序;或将两处工序合二而一等。
2)搬运分析。搬运问题需要考虑搬运的重量、距离及消耗时间。而运输问题应考虑运输方法和工具,这样可以减轻搬运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消耗的时间;合理安排厂区、车间或设备的位置,可以大大缩短运输的距离和时间。
3)检验分析。检验的目的是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应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精度要求,选择合理适宜的检验方法及决定是否需要设计更好的工夹量具等。
4)储存分析。应着重对仓库管理、物资供应计划和作业速度等进行检查分析。以保证材料及零件的及时供应,避免不必要的物料的积压。
5)等待分析。等待应减至最低限度,要分析引起等待的原因,如等待是由设备造成的,则应从改进设备入手。
实际分析时,应对以上五个方面按照提问技术逐一进行分析。然后采用“ECRS”四大原则进行处理,以寻求最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
4、分析时的六大提问
为了使分析能得到最多的意见,而不致有任何遗漏,需要采用提问技术(即六大提问技术)依次进行提问。 考察点 第一次提问 第二次提问 第三次提问 目的 做了什么What 是否必要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对象 原因 为何做Why 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否不需要做 时间 何时做When 为何需要此时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时间 地点 何处做Where 为何需要此处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 人员 何人做Who 为何需要此人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人 方法 如何做How 为何需要这样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方法与工具 这种提问技术在国外又称6W技术,或5W1H技术。当进行程序分析时,以上问题必须有系统的一一询问,这种有系统的提问技巧仍是程序分析成功的基础,切不可有任何疏漏。上述的第一、第二次提问的目的在于弄清问题的现状,第三次提问在于研究和探讨改进的可能性。
上述分析技巧,特别是“5W1H”技术、“ECRS”四大原则和动作经济原则,可在任何发现问题的场所使用。
⑩ 老师,分析程序跟实质性分析程序有什么区别
分析程序是利用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分析结论,分析程序在三个阶段运用:风险评估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实质性程序中运用,其中在前两个阶段的运用是强制性运用,如果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的话,就是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上讲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