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小组学习效率的对策与研究
一、科学组建小组, 分工要明确。
1.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每组4—6人为宜,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2. 小组人员分工要明确: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
3. 发挥小组带头人的作用。学习小组确立后,教师要选择能力强、成绩好、善于表达、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很关键,老师要不断培训组长,教给组长管理的方法,树立组长的威信,用表扬激励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对小组长的培训可以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帮扶两种形式。 集体培训是召集班级所有小组长专门立会,具体讲解小组长的行为条件,特别要明确小组长的具体职能,培养责任感,树立小组长的自信心。让组长知道都需要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如:督促和检查本组组员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组织本组同学积极进行交流学习;考核本组同学的学习参与情况等等。另外,在思想上,也要及时与组长进行沟通。在工作中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小组内有矛盾,尽量在内部解决,解决不了的,再与老师协商解决办法。一察桐李个小组就是一个家庭。组长就是家长。无论大事小情,都要操心费力,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得带领同学一起进退。要形成凝聚力。每个小组都有后进生,组长必须及时关注,不能让他们掉队。发现问题及时与大家沟通。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时,督促组长积极主动的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分散帮扶是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各个学习环节深入各小组帮助引导小组长有效地组织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二、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1. 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教师首先针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把分组讨论的指导思想、意图、要求、作用明确地告诉学生,直到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逐步形成“敢说—— 会说——创造性说”的习惯。
2.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1)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3)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时机。
为了使合作学习收到实效,而不是“形式化”,“合作时间”的安排也很关键。然而在教学和研究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为了败迟完成教学内容,担心时间不够,结果刚开始的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刚进入角色,便草草收场,让学生汇报,成了简单的教师“导”,学生“演”,当然结果也就成了“导”不明,“演”不精。合作学习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堂课甚至几堂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究、互动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对轮陆一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争辩。但不管怎样,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有交流的尝试。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课堂合作延伸到课外合作,给学生创造合作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探究。只有做到了课内合作向课外合作的延伸,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使用,也不是一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使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阅读,课外实践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
1. 涉及知识面过多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因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独立完成有困难时,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其群体创造性。
2. 有争论性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争论性的问题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知结果不晓过程。反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就会越辩越明。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体现了语文教学文无定论的特点。如学习了《龟兔赛跑》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感想?这个问题就可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小组说学习乌龟持之以恒的韧劲;有的说要吸取兔子的教训,不能骄傲自满;有的说乌龟的胜利不值一提,那只是一个侥幸的胜利,要想真正战胜兔子还得想办法提高速度;有的说不必要指责兔子,它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见,信息时代学生的认识已远远超越了作品原有的意义,他们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是多么地强烈。
3. 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鉴于学生在家庭背景、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让学生组成合作性的读书学习小组,并设立阅读专题,教师还可定期评定出小书迷、小博士、小诗人、小老师等进行奖励,让学生在活动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②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教学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为了有效地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是基础,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故合作小组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既让每个成员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又能让小组内部和谐一致,共同提高合作实效性,以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性别、性格、气质特点、兴趣、能力等各方面作全面了解,然后遵循异质搭配的原则进行分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在一个组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已的机会,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绝“搭便车”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激发强烈的合作欲望
在教学中,要顺畅、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焕发活力,那必须要使学生有合作的意识和欲望、对合作学习内容感兴趣。
(一)、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材要有讲究
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合作学习法。事实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
1、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难易适度,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 这样影响学生合作的热情,降低了合作的效果。合作学习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又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
2、尽量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条形统计图”时,可让学生分组统计一下本小组每个人的年龄、身高,平均每个人的零花钱数,每个人家庭的人数等,然后将数据进行整理,再制成条形统计图等。这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学生浓厚的合作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观察、探索、发现中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可带领学生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一下、再拼一拼。拼后让学生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在讨论过程中让小组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对这个自己总结出的公式将记忆深刻。
(二)、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主动参与欲望
恰当的时机是小组合作的有效保证,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欲望投入合作学习之中。
课堂上合作要抓住时机, 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实践表明,在学生独立学习碰到一些似曾相识、又无从下手的问题,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时;或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有争议时;或在所教知识需要学生合作、集体分工共同完成时;或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混淆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教学“体积和容积”一课时,教师出示两个杯子,杯子的形状不一样,但容积的大小几乎一样。让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来解决哪一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该实验方法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需群策群力才能设计出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并且学生个人操作无法完成,需要小组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再有学生本身对试验的兴趣很高。教师恰当把握合作时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时机才是恰到好处的,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学生的小组合作也才是富有实质性的。
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课件,一个小猴子在卖桃,盒里放了十个,盒外有3个,小猴子说:一共有13个桃子,小兔说:我买9个,白菜老师问:还剩几个?小猴子抓耳挠腮想不出来,老师说:同学们能帮帮小猴子吗?学生兴致高涨,纷纷动脑筋,想办法。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有的同学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教师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们一听,立刻又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此时的合作交流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
(三)、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中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必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不能解决问题时,引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教师顺应学生合作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合作是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例如在《简单的统计》教学时,教师先提出要求:统计三年级参加运动会各个项目的人数。然后给学生宣读学校运动会三年级各班的运动员名单及参赛项目:“三(1)班陈川100米,李根铅球……”刚读了几个,就有学生说太快了。我放慢速度后学生还是觉得来不及。“要是几个同学一起统计就好了。”一个学生提出来,其他同学也一起附和。于是小组同学马上围在一起,商量合作的方法。当教师再次读完一遍名单后,学生都兴奋地举起了小手。
三、 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
1.游戏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数学游戏,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促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积极思维的心向。
2.操作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根据学具操作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中安排一些需要学生积极合作实验操作的活动。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学生拿出一块地瓜,动手合作切出一个平面,然后又让学生在第一个面的旁边再切一个面,这样两个面之间就有一条相交的线,这条线就叫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认识了面、棱。
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学生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兴起,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一策略目前已广泛的用于5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各个国家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侧重相对结构化的方案,着眼于技能、概念、信息的掌握,有的注重非结构性的讨论或小组设计,着眼于社会化、高水平明租肆的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技能。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没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学生是同自己过去比较而获奖励。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激轿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型卜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④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型教学如何有效开展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中,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因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小组的组成应该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笔者将全班分成10组(每组4人),将学生的座位按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小组成员相对固定,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二、开展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三种:
A、预习课文(包括查阅词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提出质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做好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再指定代表小组发言的成员(答题的小组成员不能固定),记录小组的集体成绩。例如,在学习English names 这一课时,教师布置如下课前学习任务:a. How many English words have you learned? b. Are they the girls’ names or the boys’ names? c.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names and Chinese names? d、搜集其他有关English names的材料。
B、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
C、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渗握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
(2)、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如在教学At the Sports Meet 时,可要求学习小组结合本校举行的运动会,以the long jump. the high jump, the relay race 和the 100-metre race 等为内容,共同编出一段有意义的对话。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注亮敬意以下问题:
(1)协调意识。合作学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丛键庆
(2)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
(3)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
教师平时还要注意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卡、过失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⑤ 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组织方法有哪些
语文作为一门最为基础的学科雀纯则,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得到裤态显着提高。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普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应用现状
1. 课堂讨论氛围过于拘谨
一些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讲解和小组讨论过程中,缺乏亲和力,仍然保持一贯的严肃风格,学生由于畏惧老师,不敢提出个人的想法与见解。小组讨论时,教师为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使得课堂讨论氛围过于拘谨,小组讨论中一些同学抱着凑热闹的心态进行,因此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 教材更新速度和教师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不同步
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师教育理念应时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给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而在现实的语文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缺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意识,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教材的更新也不及时,无法与时代文化与内涵相衔接,导致学生对陈旧的教材内容感到比较陌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3. 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无法保证小组讨论质量
在语文小组讨论之前,教师课前准备不足也无法保证小组讨论教学的质量。教师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就无法对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拓展,同时也无法把握语文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进而无法发现讨论问题的所在。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不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出中肯的评价,将直接降低小组讨论的质量与效率,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 小组讨论组织混乱
语文小组讨论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来组织课堂教学,在讨论中由于教师缺乏足够的课前准备和较为娴熟的引导技巧,导致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流程和秩序往往比较混乱。
二、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应用在语文教学课堂的意义
1. 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小组讨论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与互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从而提升他顷棚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语文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间可以实现智力的互补,更能够进行思维的较量。在对语文问题进行争论时,提升学生的研究精神,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想出丰富多样的答案,提升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增长见闻,让他们在感受语文学习妙趣的同时提升自我表现欲。
三、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应用在语文教学课堂的措施
1. 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
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具有一定的启发,同时对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和谐激烈的讨论氛围中,既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形成一种在学习上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习惯。教师在语文小组讨论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创设平等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安全与自由,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对学生开展鼓励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可与表扬,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心理安全,让学生在心理方面不存在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使他们能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提升他们展现自我的勇气。
2. 讨论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在小组讨论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进行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以更好地组织小组讨论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图、声、文并茂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3. 加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指导
在小组讨论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充分地利用好词典图片网络与报刊等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让学生积极地寻找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科学的预习准备。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可以对他人的看法进行客观评价。在讨论结束后,及时做好讨论的归纳与整理,为以后的小组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小组讨论的优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而易见,也是广大教师不断尝试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加入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⑥ 如何看待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然而,在这股合作学习热潮的背后,不少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偏差,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因此,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了。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明确指出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表现,并提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分组随便,缺乏科学
在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最常见的方法是:按前后(或左右)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的搭配虽然简单方便,但却不够合理。因为学生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根据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就近把学生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而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成了合作学习的陪衬。由于他们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只能直接从优秀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甚少。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学生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悟。
二、滥用合作,缺乏价值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也不考虑有没有必要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让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甚至不用讨论的问题也充斥其中。学生在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匆忙合作,频繁合作,以致丧失了参与讨论的兴趣。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不能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作用,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不懂规则,缺乏指导
“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明确的分工,不懂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技能和方法的指导所致。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结果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由组长一人说了算,其余学生当听众,学困生更是无所事事,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有的小组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要么固执己见、互不相让,要么互相推委、互相指责,其结果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还使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在小组汇报时,往往是学优生的想法与意见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想法与意见,成绩差些的学生成了“忠实的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往往不受重视,时间一长班级就会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
四、合作随意,缺乏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后,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匆忙让学生展开讨论,而且讨论的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老师的要求下结束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巡视与调控,有时即使是巡视也只是走马观花,当小组面临难题时,教师无法对它进行剖析;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主题偏离了学习内容,教师不知如何进行引领;有些教师对学生之间不会倾听、课堂过于喧哗等现象,缺乏必要的调控技能,使合作学习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⑦ 组建物理学习小组有哪些方法和策略
浅谈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关键词:合作 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训练 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在此,笔者浅谈如何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一、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二、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者行闷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首弯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带消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