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理学研究中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整群抽样,抽样的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对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 多阶抽样(分段抽样),按照元素的隶属关系后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适用于总体规模特别大,或者总体分布的范围特别广时。 非概率抽样,不是按照等概率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常用于探索性研究。偶遇抽样,判断抽样(立意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贰’ 军人思想教育有哪些常用心理方法
心理方法是完成思想教育任务、实施思想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教育成效的关键。也可以说,心理方法是教育艺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展现。军人思想教育的心理方法很多,这里着重谈四种。
一、说服
说服是思想教育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心理方法,它是指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某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说服可分为个别说服与集体说服。个别说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谈心式的个别谈话,对解决军人个人的具体的思想与认识问题非常有效。集体说服是对一群人进行说服教育如报告、座谈会等,对解决群体普遍的思想与认识问题有效。通常情况下,要把集体说服与个别说服结合起来。
影响说服效果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说服的内容和技巧。如果说服的内容正是军人想听的,教育者又善于运用说服技巧,军人心里自然乐于接受。反之,易产生戒备、逆反、无所谓等阻抗心理。二是说服对象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说服时的心理状态。如猜疑心重的人总怀疑别人“心怀鬼胎”,视说服为“圈套”,因而易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尊心过于强烈的人则刚愎自用,不能容忍“被人牵着鼻子走”。三是说服者与说服对象的关系和说服时的环境。如果说服者很有威信,而且与军人关系亲密,那么,军人的闭锁性和排斥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说服者与军人“促膝谈心”而不是“正襟危坐”,彼此的心理距离就小得多,说服易见成效。说服也离不开倾听,倾听能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融洽双方关系,也给对方一个宣泄机会,释放心理压力。
说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
(一)一面说理与两面说理
一面说理就是只讲正面观点和论据,对反面观点和论据则闭口不谈。两面说理就是在讲优点时不回避缺点,讲有利因素时也谈不利因素。一面法的优点是可以把观点讲得更充分,避免反面观点的负面影响,但若处理不好,会使人怀疑说服者的动机、能力和信息的可信度,甚至导致反感。两面说理使人感到客观、全面、公正,觉得可信,易于接受,但如过度,则会使人感到迷惑,降低正面说理的有效性甚至接受反面观点。一般说来,对文化程度低、知识经验不足、不善于思考以及原有态度与说服者一致,或者要求其立即形成或转变态度时,一面说理更有效;反之宜用两面说理。
(二)“登门槛”与“下台阶”
当双方观点差距较大时,可由低到高逐步提出高要求,此为“登门槛术”。或者相反,先提高要求后降低要求使之难以再拒绝低要求,此为“下台阶术”。“登门槛”讲的是循序渐进,“下台阶”指的是退而求其次,虽然作法相反,但目的都是一致的,运用得好,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理性引导与情绪感染
理性引导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转变认识和态度。理性引导能使人冷静、全面而深刻地思考问题,因而易收到持久的效果。情绪感染就是在说服中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由于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感染性,所以能立竿见影见成效。一般地讲,对于文化程度高、社会经验丰富或比较自信的人,理性引导更有效,反之则用情绪感染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四)认同策略与威信效应
认同策略就是在说服中充分利用双方的相似性,缩小心理距离,使对方感到说服者是“自己人”,乐于接受说服。在说服中,我们可以从出生地域、文化背景、当兵前的经历、兴趣爱好、工作专业等许多方面挖掘与对方的共同点。威信效应就是利用自身在对方心目中的影响力进行说服,说服者威信越高,说服效果越好。与认同策略比较,威信效应由于不需要绕弯子找共同点,因此见效更快。
二、暗示
暗示是指在非对抗条件下,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人都有自主意识,不愿受他人控制或干涉,对别人有意识的说服有一种戒备、抵制心理,由于暗示具有含蓄、间接的特点,因而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意见、采取行动。但如果所传递的是深刻、复杂的道理,还得靠系统的说理教育。此外,要防止军人轻易接受暗示,以免出现轻信、盲从。暗示效果与暗示者本人、受暗示者的心理特点及暗示强度有关。一般说来,暗示者的地位、威信、身份越高,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引起受暗示者的信赖,暗示的效果就越好;独立性高、自主意识强、富于理智、见多识广的人不易接受暗示;依赖顺从、自主意识较弱、阅历较浅、处于疲劳、疾病、情况不明或困境中的人易接受暗示。文化程度高的人一般易接受言语暗示,文化程度低的人一般易接受非言语暗示,暗示强度越大,越能对人产生暗示作用。暗示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一)直接暗示
就是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对方,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暗示,亦称提示,一般采取直陈式的说明。如某连一段时间突然刮起了收集“美人像”之风,对此,指导员首先肯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后拿出一本“革命英烈图片集”请大家一起欣赏,并告诉大家,英雄模范人物会激励人们不断进步。从此以后,战士们影集中的美人像变成了先进人物像,连队风气也大为好转。在这里,“革命英烈人物会激励人们不断进步”就是直接暗示。
(二)间接暗示
暗示者不显露动机,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从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即让人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美国一所军营曾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改造了一批既没有文化又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的士兵,教官们针对士兵没有文化的特点,采取学写家信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印发家信,信中内容主要是告诉家人,他们在这里形成了新的生活习惯,懂礼貌、守纪律、讲卫生、军容齐整等。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果然如信中所写的那样,养成了许多好习惯。
(三)行为暗示
人们的行为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号”。如一个手势、一种表情、一组空间距离,都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是高兴,也可能是不满;是鼓励,也可能是制止。良好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暗示效果,不良的行为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如连队主管事业心强、工作标准高,战士的训练劲头就足;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战士们也就会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四)自我暗示
即自己对自己进行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坚定意志、振奋精神,有利健康,如比武场上鼓励自己“镇定,不要慌”,“我能行”等,于是,情绪得到放松、信心增强。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产生不良后果,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身体功能失调甚至崩溃,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五)反暗示
暗示者发出信息后,却引起了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欲擒故纵”、“声东击西”、激将法等,都属于反暗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运用反暗示会很快奏效。反暗示一般对自尊心比较强、性格外向的人能够产生效果,而对敏感多疑、性格内向的人,则不适合,
三、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就是通过树立榜样和典型激起军人学习、仿效的动机,从而产生三类似于榜样的思想和行为。榜样之所以具有无穷的力量,一是因为榜样能引起人们的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军人生活中总是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发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不自觉模仿,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意识地模仿某种思想和行为,以满足需要、达到某种目的,就是自觉的模仿。二是榜样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对榜样者而言,被立为榜样意味着一种压力,会促使其为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而更加努力,对其他人来说,榜样则是一种挑战,为了迎头赶上,他们以敬仰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努力进取,于是得到肯定,取得成功,也成为先进。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教育了好几代人,就充分说明了榜样的激励作用。
(一)先进典型示范
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性,鲜明性,易引起共鸣,因而具有感召力。思想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张思德、董存瑞、邱少云、雷锋、王杰杰、苏宁、李向群等先选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也要善于发现战士身边的先进人物,以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给人以信心。一是认真准确的选择榜样,要处理好榜样的先进性与平凡性的关系,榜样的思想境界、行为标准必须代表努力的方向,但又提高不可攀,无法企及。二是实事求是地宣扬榜样。不能任意搞,不能为追潮流、赶形势而任意“包装”,以免动摇受教育者的信任感,降低激励作用。三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对待榜样。对榜样者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要机械地模仿。
(二)自身良好言行示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以其全部言行和整个人格影响着受教育者;并使之从中受到熏陶、感染进而模仿、效法的。因此,教育者要敢喊“向我看齐”,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此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反面示范
以生活中的反面人物和事件作素材进行示范,也不失为一种心理教育的好方法。通过反面教育,对前因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和方法加强行为指导,可以使人从中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引起心理震动,以免重蹈他人覆辙。
四、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调动其接受教育能动性的心理教育形式,是其他教育方法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思想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由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完善,青年军人已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应该激发其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一)自我评价
是指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检查,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可以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等进行,如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倡的“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以人为镜”等,都是自我评价的好方法。毛泽东同志有一段话形象而精辟地论述了人要经常自我反省的道理:“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
(二)自我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勇于自责。“尽量原谅别人,但绝不原谅自己”,这是一位罗马诗人立身的信条。用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的话讲,就是要经常“跟自己打官司”,“自己当被告”,“自己当律师”,“自己当法官”。如果对自己的缺点讳疾忌医,姑息迁就,不愿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进行严格的自我批评,就不能进步。
(三)自我调节
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要对自我作一番取舍,对自我发展方向进行调节,以扬长避短或以长补短。为此,要确立好自我修养的目标,目标难度要适中,太高了,易受挫,反而增加了自卑心理;太低了价值不大,对自我提高没有意义。不但如此,还要对目标进行分解,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好处:由于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会给人一种欣慰感、使人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强化成就动机,避免长时间不能取得成功而产生厌倦和挫折心理,即便经过努力仍暂时未达到,也能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四)自我磨练
优秀思想品质的形成,不是闭门思过、关门读书就能达到的,必须在实际生活中经受锻炼才能实现。要按照修养计划一点一点去实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计划的目标才能真正融合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应该迎难而上设法战胜它,而不是绕道走避开它。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困难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困难加倍。相反,如果面对它毫不退缩,困难便会减半。受教育者要经得起考验和磨练,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过艰苦的行为磨练,一切美好的计划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叁’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等。
1、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2、实验法
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4、测验法
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5、临床法
用实验方法去研究抑郁精神错乱等精神障碍问题是很困难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实验在道德上令人难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个案研究来获取信息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3)军人心理研究取样方法扩展阅读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2、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3、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4、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