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言文虚词的学习方法
如何学习文言虚词
http://wenku..com/view/f9fe0a42336c1eb91a375d8b.html
文库中的讲义~~
文言文复习与应试的方法和技巧(虚词)
http://hi..com/%D6%D0%D1%A7%CE%C4%D1%D4%CE%C4%D1%A7%CF%B0%CD%F8/blog/item/72a7f9f8f7e1330cd8f9fdf1.html
这里的关于文言文的资料到蛮多的~~~
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共有14套试卷考查了虚词,涉及词语个,其中教学大约规定的18个中考到了16个(焉、所未考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以”,有8套试卷考到,“而、乃”有5套试卷考到。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除此之外还考到了一些教学大纲没有规定的虚词,有北京卷的“见、已”,福建卷的“若、且”。考生应该扩大复习的范围。
以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以下是教材常见的17个: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见。
一、复习方法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如06年考得比较多的“以”字,就要区分其虚实。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纲谏》)
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操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四个句子中的“以”就分作实词“率领”“认为”和虚词“把”“用”讲。
区分是实词还是虚词,主要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句“以”是整个句子的谓语(句前省略了主语妻、妾、客),没有其他词语可以作谓语了;第二句是“以”和“往赴”这连续的两个动词构成的连动句;第三句“以肃”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第四句“以十五城”也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对虚词进行一个一个的整理、归纳,从词性、使用方法上加以辨析。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乎、于”的前面如果是一个形容词,那么就翻译成“比)。“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中“乎”是一个形容词词尾,不译。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尤其是双音节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蔺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而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这样的词语还有“可以”“以为”“至于”“指示”“其实”“以及”“因为”等,要做好系统的复习。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4、重视课文
今年14套考查文言虚词的试卷中,最多的形式是与课文结合,共有套。
例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天津卷)
A. 乃戮之于市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 询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 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共8个句子,4个句子来自于语段,4个句子来自于教材,如果对课文缺少了解,这种题目的得分率肯定不高。
二、应试技巧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例如《廉蔺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应该解释成什么,人教版的教材有过变更,有解释成“一定、实在”的,也有解释成“如果”的,抛开句子的语言环境,这两个似乎都能说得通。但如果能够从语境角度加以分析,实际上不难分辨。这是当时尚为门客的蔺相如对赵王说的一句话,如果解释成“一定、实在”,不符合蔺相如的身份。退一步讲,即使后来蔺相如“拜为上卿”,也不可能这样说,无论如何,这包括着对赵王的不敬,如果蔺相如真这样说,那么蔺相如就不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了。这实在是一个脱离语境的解释。解释成“如果”语气就委婉得多了。
又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四川卷)
A、隐于壶山之阳 室西连于中闺
B、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待以师傅之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
该题答案是D,B项两个“乃”的意义就要根据语境来作分析。“乃为英设坛席”是樊英屡次不应安帝征诏,安帝就在在多年礼待樊英之后,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乃”应该解释为“就”。“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语出《石钟山记》,苏轼对以斧斤考击而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方式极不理解,在文章开头就说对这个方法“余尤疑之”,在“寺僧以小童持斧”时,他又“固笑而不信也”,所以,这个“乃”应该解释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作语气副词的“其”可作感叹、揣测、反问、希望、命令等多种语气,必须与整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湖南卷)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该题答案为B,A项前“乎”相当于“于”,后“乎”与句子整个语气配合,表疑问语气。C项第一个“而”解释成“但是”,后一个“而”表并列关系,不译。“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这个句子中,“不言法”与“法未紊”之间显然存在着转折关系;“所谓忠者不忠”与“所谓贤者不贤”无论从语法结构还是从语意上分析,都极其相似,从全句来看,是并列关系的连词,在这里可以不译。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江西卷)
A.以 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遂自投汨罗以死
B.者 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之 余倘然久之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D.与 仍挟一册与俱
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答案为C。“余倘然久之”之“之”,用在时间名词“久”之后,起凑足音节之用,而“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句末语气助词是“矣”,“之”是“哀”的宾语,显然是一个代词。
4、语法分析法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作主语,就是名词或代词,作谓语就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果作状语,就是副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虚词也是如此。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
① 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又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北京卷)
A. 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B. 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 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 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答案是D,A项“见”分别解释为“被”和“拜见”,“见”后分别是动词“许“和名词“公”。B项“已”分别解释成动词“停止”和副词“太、过分”,两句“已”前都有副词“不”,但前句“已”后已经没有其他词语充当谓语,而后一句有形容词“厚”充当句子谓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语法结构来判断其意义。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重庆卷)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𫄨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答案为B,两个句子都是两个则连用,表并列关系。A项的“其”,分别是“那”和“他的”,单纯从结构上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细推敲,如果采用代入法,就会发现,“其人”不能解释为“他的人”,而“其妻”不能解释为“那个妻”。同样,C项两个“而”,前一个表顺承,相当于“就”“才”,后一个表转折,相当于“但是”, D项两个“为”分别是“因为”和表被动。如果代入尝试一下,立马可以作出判断。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意义
http://gkxx.com/news/2009-09-10/20090910142905.shtml
而:
1、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如: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⑵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⑶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⑷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2、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即表修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3、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却”的意思。如:
子产而死,谁其嗣乎?(《左传》,子产:人名;嗣:继承)
4、如,像。如:
黭(yān)然而雷击之,如墙厌(yà)之。(《荀子·强国》,“黭”通“奄”,突然,急速;厌:压)
5、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
余之而无罪也。(《左传》)
乎:
1、介词,相当于“于”。如: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2、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如: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⑵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
美哉乎,山水之固(《史记·吴起传》)。
4、形容词词尾。如:
汩乎混流,顺阿而下。(司马相如《上林赋》)
其:
1、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君子不近,庶之不服(《荀子·劝学》)
2、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者命令。如:
⑴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⑵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⑶其可怪也欤。(《师说》)
⑷吾其还也。(《左传》)
3、形容词词头。如: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诗经》)。
4、副词,“一定”的意思。
5、代词,指自己。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未穷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为:
1、wéi,介词,“被”。如: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
2、wèi,介词,“替”、“给”。如:
爱其子,必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替。
3、wèi,介词,“因为”(引申为“为了”)。如:
天有常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因为。
4、句末语气词。读wéi,表示反问或感叹。如:
⑴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⑵今故告之,反怒为!(《汉书》)
焉:
1、“于何”,在哪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连词,相当于“乃”,“则”、“就”。如:
若赴水火,入焉没耳。(《荀子·议兵》)
4、语气词,无义。如: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怎么”。如:
焉用亡郑以倍邻?(《左传》)
6、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然:
1、表示转折,不过、但是、然而。如: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游褒禅山记》)
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所:
1、量词,“套”、“座”,用于房屋。如: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2、为……所,表示被动。如: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3、表示大概的数目。如:
父去里所。(《史记·留侯世家》)
4、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也:
1、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句末语气词,与“何”相应,表示疑问语气。如:
何也?
3、句中语气词,表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如: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回:颜回)
且:
1、连词,“而且”、“并且”。如:
余悲之,且曰。(《捕蛇者说》)
该意义下,常用句式中的“且”:
①既……且……:表示“又……又……”。如:
三军既惑且疑。(《孙子兵法》)
②且……且……:表示“又……又……”,或“一边……一边……”。
2、连词,“况且”。如: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
3、连词,“尚且”,“还”。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
4、语气词,读jū。如:
匪我思且。(《诗经》)
5、副词,“苟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副词,“暂且”,“姑且”。如:
县官且顺群臣言。(《汉书》)
7、副词,“将要”,“快要”。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8、应当。如: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从:
1、由,自。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堂房亲属。如: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3、副,与“正”相对。如:
从二品官员。
4、跟从,引申为“追赶”、“使……随从”。
5、顺从,听从,引申为“任凭”、“听凭”。
(以上意义中“从”都读cóng)
6、参与。如:
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7、南北方向。如:
衡从其亩。(《诗经》)
8、放纵,纵容。
(以上意义中“从”都读zòng)
9、从容,不慌不忙。如:
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史记》)
10、怂恿。如:
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史记》)
(以上意义中“从”读cōng)
矣:
1、语气词,相当于“了”。如:
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2、语气词,表感叹。如:
定霸王之业,难矣。
3、语气词,表示命令或请求。
因:
1、凭借,依靠。如:
因人之利而敝之,不仁。(《左传》)
又:介词,依照,根据。
又:介词,趁着。
2、介词,由于。
又:介词,由,从。
3、副词,于是,就。
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到”、“向”、“对于”等。如:
⑴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⑵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⑶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⑷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这,酿泉也。(《醉翁亭记》)
⑸余于仆碑。(《游褒禅山记》)
2、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如:
苛政猛于虎也。(《论语》)
3、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
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4、动词词头。如:
黄鸟于飞。(《诗经》)
5、wū,叹词,表示呼声或赞叹。如:
禹曰:“于,帝念哉!”(念:常常想)(《尚书》)
与:
1.yǔ,给与,授予。如:
与斗卮酒。(《史记》)
2.yǔ,结交,亲附。如:
相与为一。(《过秦论》)
3.yǔ,对付。如:
庞火爰易与耳。(《史记》)
4.yǔ,和,跟,同。如:
六国与秦皆诸侯。(《过秦论》)
5.yǔ,赞许。如: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6.yù,参与,参加。如:
蹇叔之子与师。(《左传》,蹇叔:人名;军:军队)
7.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如: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
哉:
1.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如: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2.语气词,表示反问,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呢”,“吗”。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又: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吗”。如:
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则:
1.准则,法则。如:
以身作则
(该意义可以引申为“效法”,作动词。)
2.乃,就是,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4.连词,用在对比句中。如:
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正论》)
5.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假如”。如: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
之
1.动词,到……去,往。如:
子将安之?(《说苑》)
2.第三人称代词。如:
学而时习之(《论语》)
3.指示代词,这,这个,此。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4.第一人称代词,我。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6.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7.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8.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9.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
久之,蛇竟死。(《螳螂捕蝉》)
❷ 文言文虚词研究报告反思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
(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
(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 9 、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副词,果真,如果) 10 、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代词,我) 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
(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特地)。
把常用的虚词列出来。有一个省事的办法:找一篇文,从头开始,把出现的所有虚词列出来。这样就算不全也能有很多了。
然后想想每一个虚词有多少种意思,最好可以结合例句。如果想不起来或者怕想不全可以查文言文字典,把每一种意思都列上。
然后再想想有没有漏掉的虚词,或者找另一篇文章看看有没有没写上的……
话说这种问题……总结就是为了复习的时候好用嘛,按照自己习惯不就好了,何必这么纠结。不管怎么费劲,想要一个词都不剩肯定是不可能的啊。列上常用的就行了。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
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
“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
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
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一、而1、连词1)表并列:“蟹六跪而二鳌”2)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4)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5)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表假设:“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7)表因果:“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2、代词,通“尔”:“而翁归,自与汝算尔”3、助词,“继而”|“俄而”二、之1、代词:“均之二策”“使之”2、动词:去、往、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3、助词1)音节助词,不译:“顷之”2)结构助词,的:“众矢之的”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何厌之有”“马之千里者”。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六)则1.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
(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
❸ 如何解决文言文虚词的枯燥难懂
文言虚词不再“虚”
文言虚词只是文言文阅读其中的一个知识点,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在文言文的理解上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仔细分析文言文阅读题,你会发现不少句子的翻译和句式辨析也涉及到虚词,由此可见虚词的重要性。所以,解决了文言虚词这个拦路虎,文言文阅读将不再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在实践教学中,我归纳了一些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用于教学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分层记忆,阅读实训
高考大纲里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只有18个,加上其它的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大概有五六十个,对于要掌握的几百个实词来说,虚词实在算不上多。解题,不能只靠技巧取胜,而应是“知识点+技巧”,才能百战百胜,所以,第一步,必须先掌握好每个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五六十个的虚词虽说不多,但对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全部熟练掌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才能做到少记忆却有强效果呢?我给出的方法是:分层记忆,阅读实训。
分层记忆,即是让学生先记住每个虚词的词性,再记住每个虚词的一些独特意义,对每个虚词的具体的意义只需大概了解。比如说“而”, 它的意义有十几个,如何简化?先让学生记住“而”的三大词性:代词、连词、助词。因为“而”作为代词(翻译成你、你的)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区别较大,所以也要求学生强化记忆。作为连词,它包含了常见的八种逻辑关系,其中的“修饰关系”较为特别,也需强化记忆。这样,“而”的意义便被“简化”了,记忆也简单了。再比如说“为”,它的意义有二十几个,要一一记住太难。它只需这样记忆:词性(动词、介词、连词、语气助词),动词的“修建、创作”等特别意义,介词的“表被动”,连词的“如果”,语气助词的“表反问”,等等这些独特的含义。
阅读实训,即是让学生在课文中实践,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以及提高解题能力。死记硬背的东西是记不长久的,但由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做相应的习题。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内文言文的时候加强虚词的学习,在课文讲解的时候对虚词也进行归纳分析,并让学生做好笔记,学习了三个“文言文阅读”单元及《唐宋散文选读》下来,加上一些补充,也基本囊括了常见虚词的所有意义和用法。
二、分清词性,明其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由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兼有虚实两种词性,实词虚词往往集于一身,应分清其词性。如“之”,其本义是“到“的意思,但也可以作代词、助词等。所以一个词究竟是实词还是虚词,无需分清,只需知道它有多少种词性。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用法是不一样的,它的意义也就不一样。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往往连词性也分不清楚,更别说知道各词性的用法了。了解了词性,掌握了其用法,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则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技巧辅助,灵活运用
文言虚词的用法变化多端,单靠记住意义是不行的,正如前面所说“知识点+技巧”才能百战百胜。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将能大大提高解题效果。
(一)位置推断法
词性不同,用法就不一样,那么它所在的位置也不一样。通过判断虚词所在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它的意义。“之、夫、焉、与、乎”等虚词就适合用位置推断法来辨析它们的用法。比如说“乎”,句末的肯定是语气词,句中的且后面跟着名词或代词的则多是介词。
(二)搭配分析法(词性分析法、语法分析法)
词性不同,用法意义就不一样,也说明它搭配的对象是不一样的。那么通过比较它搭配的对象,就可判断它的意义和用法了。像“之”,前面是动词的话,它应是代词,再结合语意,就能找出所指代的对象;后面若是处所性名词的话,那它则是动词“到”;若跟在“所”后面,则是动词“到”;若是放在句子的主谓之间,那它便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若放在名词和名词或形容词和名词之间,则是助词“的”。
(三)数学代入法(语境推断法)
任何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新课改之前虚词这道题的每个选项的两句话中有一项是来自课内,新课改之后,则全部来自试卷选段的内容。但不管哪种类型,两个句子中选择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然后代入另一项,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其中A项“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中的“而”, “何前是而今非”中“前是”和“今非”可以较容易判断出“而”应是连词“表转折”,把这个意义代入“心恚愤而无如何”,结合具体语境“郭生所作的作品被狐狸泼墨,只剩下六七十首”,则就可以得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删除观察法”、“对应分析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对虚词的记忆和辨析,都不是靠一种方法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综合运用各种的记忆和辨析方法,不断训练,那么,文言虚词将不再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而是可以掌控的。
欢迎采纳 希望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