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研究方法》是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风笑天。
1、该书结合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的实际,对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通俗简明的介绍。
2、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及定性研究方式和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十几年学习实践及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适合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人员自学及参考。
社会研究方法的具体的研究方式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既有既有理论上的功用,也有实践上的功用。前者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获得有关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而后者主要是指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具体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跟自然科学研究-样,也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的说明,做出是什么的回答。解释旨在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原因等做出分析。即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预测是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的预期。
❷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启发意义
一、社会系统论概述
1、社会系统论的源流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系统论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最早被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贝塔朗菲认为必须把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历史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把握。这个观点后来也一直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指导着众多中西方学者从整体的系统视角来观察自然与社会现象。
到了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使得社会系统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他通过对人们从事的劳动和活动进行结构分析,揭示了构成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社会系统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由三个最基本的社会形态构成,即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的社会形态。三者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中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整体。
经济系统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它为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提供物质能量,对社会结构和民众意愿有深远的影响;政治系统是社会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政治系统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和谐,思想文化系统可以说是其他各两个系统状况的映射,它和其他诸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属于存在和意识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其他子系统的运行状况都会从该子系统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
二、当前中国的社会系统与社会问题
1、当前中国社会系统和社会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中的政治子系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的整合是一种政治整合,其他子系统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其功能也被限制在最低的限度或者只是被动地起作用,自身的运行和协调均受制于和服务于政治系统,从而造成了子系统之间的非良性互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系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系统逐步占据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并对社会子系统关系的协调与整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同样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以上分析表明,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在社会系统关系中的寡头地位,导致整个社会的紧张和失衡,并进一步制约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因此,在中国看似繁荣崛起、歌舞升平的表象背后,许多尖锐的、普通人很容易感受到的现实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严重的腐败,党与政府威信降低,私有化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问题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造成社会问题与社会系统失衡的因素
(1)要素类因素
“要素性负效应是指由于要素自身性质不合理,而引起的系统内部摩擦或紊乱而产生的负效应。”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不公平待遇,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差异,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社会系统的要素性负效应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有序。
(2)构成类因素
“构成性负效应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不合理而产生的负效应。”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作为国家的建设重点,又产生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有些已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废除,有些却依旧存在并活跃于现在的政治体系中,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3)精神类因素
“精神性负效应是指由于系统内部环境与文化、法制不合理而产生的负效应。”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系统,除了使物质文明的发达,最重要的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精神文明的有序。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蓬勃发展,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却略显偏软,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法律意识、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都十分淡薄,由此产生了许多精神性的负效应。
(4)失调类因素
“失调性负效应主要是指系统内部构成、结构、要素等与外部环境不协调导致的严重功能紊乱、内耗严重以及系统优势难以发挥所产生的负效应。”一个国家的社会系统必然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的系统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系统又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巨型系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社会发展局部的理解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对大自然采暴力的行为和态度,严重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失调性负效应。
三、社会系统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系统学的视角看,社会和谐表现为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行。如果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不能协调运行,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整个社会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在社会系统中,政治是上层建筑,是调节协调社会各系统之间关系的主要机制。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政治文明的发展,对社会文明的其他组成部分又有着指导作用。因此,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
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
经济处于基础地位,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一切的社会活动,包括调节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秩序,最终都是靠经济发展才得以实现的。经济发达了社会才有活力;社会有了活力,生活其中的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地球的生态平衡提供建设支持;经济发展也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保障,只有一个国家富有了才具有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然而,目前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要改变当前这一现状,就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并结合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一起推动我国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效率上来。
3、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系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现如今,文化作为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有文化,有创新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越走越好,同时,文化也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和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深入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社会文化多元化,思想观念、道德素养、价值趋向等多个方面共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和激化。多元性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兴起,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此同时创造出的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激励着人类不断的掠夺自然。然而,近些年来,人类在享受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逐渐发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的发展病。因此,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用马克思注主义的系统论观点指导我们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能动作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使社会各子系统协调和谐发展。
❸ 社会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那些社会问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每一种总研究方式都有适用范围,也存在一定优缺点。
调查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文献研究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实地研究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对社会研究方法有什么感受扩展阅读: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❹ 社会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那些社会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量研究通常采用数据的形式,对教育现象进行说明,通过演绎的方法来预见理论,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评估或验证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定量研究是基于一种称为“先在理论”的基础研究,这种理论以研究者的先验想法为开端,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定性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种志方法。其中参与观察,是定性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参与观察的优势在于,不仅能观察到被观察者采取行动的原因、态度、努力程序、行动决策依据。通过参与,研究者能获得一个特定社会情景中一员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动。然后通过对观察和访谈法等所获得的资料,采用归纳法,使其逐步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以至形成理论。与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于“有根据的理论”为基础的。这种方式形成的理论,是从收集到的许多不同的证据之间相互联系中产生的,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