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起步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起步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3-02-20 22:23:52

① 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我现在在农村小学支教,这里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当大的困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常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兴趣培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先决条件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 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三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教师就要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漫漫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让学生会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这样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着。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四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 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仿写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园,<<走近秋等文章.五 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联系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在的新教材镇南关常常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课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写下来。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六、采取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交流的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修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以看到同学的进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预以表扬。例如:有位同学写家乡的树林时,写到:“春天,冰雪化了,我和小伙伴常常去小树林里玩。有许多树发芽了,再过几天树叶渐渐变大了。一场大雨后,叶子就更加绿了。”我觉得这位同学认真观察了,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渐渐’这个词写得多好呀!看来你认真观察了,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后,我就将类似的优秀段落展示在板报上,学习栏里。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② 三年级起步作文怎样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作文,许多孩子面对习作课时茫茫然无从下手。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既是第一学段(1-2年级)看图说话的升级延续,又是第三学段(5-6年级)谋篇布局作文的基础工程。三年级起步作文是一个难点。
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愿望,增强其习作信心非常重要。
一、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成了空谈。因此,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生活,让学生写话,抒真情。这样学生才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也就有了。
举个例子来说,为了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我布置学生每人选择一种植物(可以是自己种的,可以是上学途中看到的,可以是校园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每天观察它的变化,然后记下来,同时写下你的感受。为了便于观察,有些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花盆,我就把它们逐一标记摆放出来。对那些没带花盆的学生,我让他们观察学校小池塘里的荷花的变化。就这样,我们全班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观察任务。每堂语文课前十分钟,我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日记。对那些观察细致及时记录的孩子,我大加表扬。多数孩子受到了表扬,他们欢欣鼓舞,习作兴趣一下子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素材
认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对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的认识,却让他来描述这个事物,这是很难的。就像没有去过三亚的学生,他怎么能说出三亚落日之美呢?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识浅,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点,甚至无从下手,往往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事物。
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就要结合第一学段的看图说话,让学生观察有主题、有目的,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时,把观察方法教给学生。首先,观察要有顺序:或者由远及近,或者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或者先整体再局部,或者由景及人……其次,观察要抓住重点:把能反映写作主题特点的东西着重描述,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年级学生掌握了初步的观察方法以后,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发现了很多却表达不出来。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指导学生拓展语言积累的恰当时机。怎样进行语言积累呢?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积累,重在储备。

③ 浅谈怎样抓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29

浅谈怎样抓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把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就注意了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或先景后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进行细致的深入的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从而去深刻认识事物。比如 “说话题”,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物件,说一段话,我就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首先观察文具盒象什么体,整个是什么颜色,再观察表面、背面,揭开盒盖观察里面,之后,我就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文具盒的形状、颜色,文具盒这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讲给老师听吗?”由于这样一观察,学生便有很多话要说了,其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如写一次参观活动,可带学生参观校园的落叶,玩耍的小朋友等。还可开展接鼓传花,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活动,也可观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如 “记一次家务劳动”,可先让学生回去观察,也可自己边做边观察,再回到教室把自己观察家务劳动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重点地写下来,这样写作文便有话可说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翠鸟》,学生觉得对写小动物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总而言之,三年级的作文是在轻松、愉快地读、写、观察、说、写训练中取得收益。

④ 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怎样进行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一般要学会1000多个常用字;二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范文中获得有关的知识,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安排一年级学会440字,二年级学会740字,两年学会1180字,阅读范文80多篇.识字进度慢,阅读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学的后腿. 而小学作文训练的程序是:低年级着重练习写句、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作文训练分为多级过程,写完整文章的训练滞后,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作文教学的历程看,总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心理;训练方法划一化,齐步走,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能力的发展,靠学生自主训练、实践、应用.指导学生作文,必须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同识字、阅读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作文教学要有新的突破,应力争提早起步,引导学生自主练笔、学用结合,把激励学生的内驱力摆上重要位置,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⑤ 如何进行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需要慎重对待。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起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改变现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研究”这一活动,旨在“因地制宜”地为学生的作文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这一内容的探讨会使我们教师的作文教学更进一步,从而把全体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引上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之路。
作文的起步阶段,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农村小学生,因为见识少,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大胆说话,有个别学生平时虽然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面露难色,脱口叹难。不少同学觉得坡度陡,无目标,不得法,轻感情,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无从下手。加上多数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才起步训练的,一、二年级只是孤立地进行拼音、识字、词语的教学,这就对学生的作文入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让孩子们喜欢作文,轻松作文呢,下面是我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抓口语训练,重视朗读指导
我们教师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认为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之中,有布置有检查。特别是早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而且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
二、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为作文备好材料。
用词造句是学生学习说话、写话的最早起步,是作文的基础。在指导学生用词造句时,我们要克服那种单纯看作是语文作业,简单造个句子就了事的态度,而是要从词的使用范围,造句时的选材,串词成句,语气句式的运用上认真指导。如:“发现”这个词要求用来造句,它的使用范围是:发现了什么?如发现问题、发现现象、发现情况等。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后,还必须指导学生选材。如发现了哪里的什么问题或现象、情况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词成句。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串词成句后不能就此满足,应引导学生在句式,语气上再下功夫,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真开心啊!”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仅是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语言,为作文备好材料。
三、利用小练笔、进行段式训练
我们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笔。可以利用总分段的教材引导学生体会总起句与分述句的关系,从而体会到什么叫做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写具体。学生作文的成文率不高,突出表现就是句序混乱,颠三倒四。究其原因,就是讲读教学时训练不落实。因此,讲读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如:先……再……最后……、开始……后来……终于……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懂得说话写字要按一定顺序,方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作文思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如续写、扩写,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搞活动,然后启发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和乐趣,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再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游戏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游戏活动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束)仔细观察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场面、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五、引导观察、重视说些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善于指导外,还应注意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要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以观察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概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练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况且学生作文入门要求不宜过高,学生能够说话有内容、语句通顺,能够写几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就达到要求了。说的要求可相对高些,写的要求应相对低些。
六、重视积累、活学活用、读写结合
对于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方式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读”的少,“见”得不广,对于“读”和“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常学常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常常有词不达意,语言平淡,不流畅等现象。这就要注意平时的语言积累,此外,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大量阅读,建立作文素材信息库,是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写作方法的积累也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
七、激发兴趣、激励情感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长时间学习单一的内容容易疲劳。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趣味性,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整个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参观游览、走农田、问农时、干农活等活动,挖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把写作文视为表达自己情感(想法、认识)的必须手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完成习作;寻找各种趣味浓厚的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能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的进步之处,可喜之处,及时表扬;在班级里开设习作园地专栏,刊发学生优秀习作或者片段。这些做法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真正让习作训练成为内在需要,抒写人生的韵味。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小学生“就地取材”,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将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生活中找题材为解决学生的“无米之炊”作有益的探索。

⑥ 作文起步训练方法有哪些

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
“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底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而已.呢?
一、激发写话兴趣,树立写话自信心
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互动氛围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
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
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就应当成为这些初学走路的婴幼儿的母亲,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保护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欲望,鼓励他们讲真话,抒真情,
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并且越说越好.
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始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以眼神、动作、表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理解、宽容学生,又要以更多的时间以合作者的
身份参与其中,交换意见,帮助寻找写话焦点. 2.顺乎自然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
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乐于去写. (1)与孩子一起走进游戏中
低年级写话首先应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生活中,可以常与学生一起玩“贴膏药”“添鼻子”“猜硬币”等游戏,并不失时
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再写下来.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学生的情感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而激活了他们生活的原生
态,唤起了他们生活的真实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对临近或现实的经历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兴奋的. (2)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中
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话兴趣.如春天来了,就带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心在感受春天:“小草长
出来了.”“不,是春天太美了,小草好奇的探出了小脑袋.”“还有迎春花吹起了小喇叭,树木长出新的枝叶”“蝴蝶、蜜蜂、小鸟都飞来了”“小朋友们在欢快
地做游戏”……“小朋友们眼里的春天好美啊,要是能……”“老师,我们要把这美丽的春天写下来.”教师有机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思维场和语言
场中,流淌出率真而又充满个性的思想和语言. 3.帮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教材中很多地方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写话的训练.
如《火烧云》一课中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远远不止文中描述得那么多,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想象,并且体会文中对形态的具体描绘,在学生口述时,也要求有动态
的变化过程,这样的练习就能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写具体.不用教师讲解,亲自的实践就会让学生有所感悟.
《秦兵马俑》、《去年的树》、《巨人的花园》等文章都有类似空间,教师只要好好利用,学生对习作的理解和感受就会由抽象到具体,由陌生到熟悉.
4.及时捕捉写话素材
《语文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教师就应及时
捕捉写话素材,善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一课时,学生能够用口头叙述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说到兴处,立即让学生打开积累本,写下幸福是什么,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句句对
幸福的描述,就这样很自然的在学生笔下诞生!甚至连那些差学困生也能有板有眼的写上几句.这种练笔以口头训练为基础,既简单易行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能力,写完后及时反馈,学生在美美的朗读中完成了由读到写的转换. 5.合作交流深化学生习作成就感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
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因此,教师应重视
习作后的交流与展示,让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情感符号批改,分享学生的快乐
学生的大作在低年段可以采用“情感符号批改法”批改,画只眼睛,表示学生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画只大

⑦ 36浅谈怎样抓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 三年级的小学生 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 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 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 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秋天的景色时,可以在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秋天的资料 图片,使学生对秋天的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结合本地的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山上、树林、果园、菜地等处的景象及人、动物等的活动情况,使学生对秋天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印象。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景色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学生也就顺理成章轻松地完成了习作。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 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 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 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 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四、 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 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 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 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 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 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 能生动起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 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⑧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怎么教啊

新的《语文课程标谁》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已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针对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做好三年级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在注重遣词造句、如何围绕题目这个中心写出结构完整的作文等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或看图写句子要高出一个层次,而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一)、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二、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情以物近,辞以情发”,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困惑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出一些《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最想说的的话》或《我有一个小秘密》之类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感想……,使学生产生交流沟通的欲望和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也可以出一些《一朵小红花》、《我爱祖国》、《我帮妈妈洗衣服》和《我是小雷锋》等题目,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引向家庭、引向普通而平凡的人际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平凡的人和事中,得到写作的好材料,进而使学生乐于作文,精于作文,使作文学习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个特点,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生动的故事。开展每个学生都来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找故事、编故事、写故事、讲故事。实践证明,开展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激情效果颇佳。

四、做好学生的习作评价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们在作文讲评中,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时公布优秀作文的名单,搞优秀作文展或推荐发表,把学生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好语句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观察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读,意在表扬和提倡,由此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写作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已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

阅读全文

与起步作文教学方法初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佳能微单无线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19
怎么沟通好的方法 浏览:519
统计多次增长率用什么方法 浏览:320
验光镜片箱使用方法 浏览:750
大蒜调和油食用方法 浏览:670
电脑风扇电源线连接方法 浏览:102
画点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33
动脉血气分析正确方法 浏览:555
崖柏手工去皮方法视频 浏览:475
如何快速制冰的方法 浏览:816
电脑健康屏幕设置方法 浏览:42
ps中如何用通道的方法 浏览:3
478加499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196
电脑打不了机维修方法 浏览:152
发动机舱的鉴别方法 浏览:919
有什么催尿的方法 浏览:179
如何洗脚养肾的方法 浏览:575
胜利兆欧表使用方法 浏览:141
朱砂使用方法 浏览:958
缓解牙疼的最快方法按摩哪里 浏览: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