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世界上最早 而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Courants méthodologiques de la didactique des langues
语言教学法的发展
欧洲最早的语言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拉丁语教学,而现代外语教学法主要是指从十八世纪以后演变发展的多种教学法。针对法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存在以下四大教学法流派:
1. Méthodologie grammaire-traction
语法翻译教学法 (19ème siècle – 1960)
正如其名,“翻译”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这个时期,语言本身被看做语言学习的全部目的,而教学可以简单概括为语法教学;而所教授的法语类型则是雅语,文学性语言。至于教学人群,显然这种文,雅,深的教学只是针对社会精英阶层。
2. Méthodologie structuro-globale audio-visuelles
视听归纳结构教学法 (fin des années 50 – fin des années 80)
在五十年代末,教学法主要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影响,强调反复练习,乃至机械重复,以此培养听说语言习惯的重要性。视听归纳结构教学法相较语法翻译教学法而言,语言本身不再被看做是全部学习目的,学习中心变成了交流,而教学中心也从语法移到听说。但弊端在于教授的只是标准法语,无法体现语言自身的丰富性。
3. Méthodologie de l’approche communicative
交际语言教学法 (années 70 – aujourd’hui)
交际语言法是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法,相比视听归纳结构教学法,它通过真实语料文本(非简化处理过的材料)的使用,更多的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法语的学习不在只是标准语的学习,融合雅语,通俗语,俚语乃至黑话。这一教学法也体现了人本教学的思想,重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个体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4. Méthodologie de la perspective actionnelle
实践教学法 (2000 – aujourd’hui)
实践教学法是目前相对最新的教学法,但目前在国内的运用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实践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在于“知识的摄取吸收是一个自我建设的过程”,语言被视为交流的工具,学习者通过外语与其他人交涉来完成指定任务。也就是强调语言学习者的社会性,认为优秀的外语学习者是有能力在特定环境背景下有创造力并有责任性地做出反应的社会个体。CECR(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则可被视为与之相应的语言评判标准。
其他FLE相关的文章:
FLE对外法语教学到底需要学些什么?
FLE教学方法:法语教学中可以如何运用TICE来突破传统课堂?
声明:本内容由沪江法语Lou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Lou璐梓,语言即生活!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chez-lou
勾搭请戳这里~
❷ 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国内教学方法:
1、自学辅导教学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实验基础上提出,是目前国内自学研究中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1963年他们进行程序教学实验,1965年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心理学原理提出编写自学课本、练习本、测验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三个本子进行自学、训练、自批作业,因此又称为三个本子教学法。它的特点是通过一种新的教材、教法,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为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习惯与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法有一套新编的教材,其编写原则是:
①步子适当,高而可攀,小步子逐步过渡到大步子;
②及时反馈,学习后及时练习,当时知道结果;
③分组安排练习,前一组为后一组做铺垫,前者启发后者,后者复习前者,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
④直接揭示本质特征,表述概念、编写习题时把常见性错误与正确特征同时呈现,培养学生判断力;
⑤从展开到压缩,学习新的内容尽量展开,随发展、熟练后逐步压缩。
⑥变式复习,避免机构重复,使掌握、运用知识的质量螺旋式提高;
⑦按步思维,尽量把解题时的思路分成可操作的步骤,从活到死,再从死到活。
⑧可逆性联想;
⑨步步有根据。
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授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基本学会阅读教材,理解词义,概括段意。大约1至2周时间。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适应自学辅导教学法。大约2个月。
第三阶段:在学生比较适应自学辅导教学形式,初步养成自学习惯,并有一定自学能力后,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相对独立性,大约半年到一年时间。
第四阶段:使学生完全适应自学辅导教学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自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独立性。
自学辅导教学法是在数学教学中实验的,1980年以后逐渐扩大到26个省市,实验对象是各类学校初一到初三学生,成为全国性的教改活动。
2、尝试教学法
江苏省常州师范学校特级教师邱学华根据各地教师实践,吸收国内外现代教学法的经验,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研究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
尝试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因此又称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把认识客体和新问题呈现于学生面前,使认识的主体——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探索状态,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与需要。
第二步:自学课本。由学习内驱力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与愿望。
第三步:尝试练习。这是更活跃地解决问题的行动,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出有关信息,探索问题的解答。
第四步:学生讨论。借助学生相互启发与交流,使其进一步获得认识与培养能力。
第五步: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迷惑之处以及求得最佳解题策略的欲望,重点讲解,使学生初步重新组织起来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巩固。
在新课前,有基本训练和导入新课;在新课后,有巩固练习,即第二次尝试练习、课堂作业、小结等环节。从五个步骤分析,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生动、活泼、积极、自觉的认识主体,是在教师指导下发挥主动性的探索者,在愉悦的情境中探求认知结果。这是它受到师生欢迎,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目前已有26个省市进行实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3、读议练讲教学法
又称“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是上海育才中学在教改实验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其特点是在“有领导的、茶馆式的”开放性教学组织形式中,运用读、议、练、讲各种教学手段,求得多方面的教学效果。其中,“读读”是基础,即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找出问题,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议议”是关键,即组织学生在读仪小组(由前后两张课桌4位学生组成)中展开议论,通过互相启发,理解内容,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议题可以是教师为加深学生理解而准备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阅读时提出的问题。“练练”是应用,即学生思考和解答为加深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而设计的练习,通过练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并培养能力与技能。“讲讲”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实际需要,可以对个别学生讲,也可以对读议小组或对全班讲。通过教师的讲,进行组织、启发、引导、点拨、解惑、总结工作。讲要注意针对性,有重点,画龙点睛。
读议练讲教学法基本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运用这种教学法于理科教学中时,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成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读书、议论、实验观察,推导出或归纳出某个规律或结论。在文科教学中,可采用评论式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见解评论。
在这种教学法中,习题作为新的知识概念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形成的问题,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载体的作用,而不再是一种课后的负担。
4、学导式教学法
黑龙江矿业学院等高校首先实践、倡导的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把教学的重点心从教转到学,教学中大部分时间由学生从事独立学习的实践活动。它的结构是四个环节: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第一个环节:自学。
1、课前预习教材。通过预习,温习教材中已知的知识,找出未知的新知识与难点。
2、课堂自学。依据课题内容多少难易,用5~10分钟或更多时间,教师先提示要点与要求,或作出示范,提供范例;学生独立自学教材,写自学笔记,分析要点,试做例题,找出疑难问题。
第二个环节:解疑。学生讨论、交流、查阅参考资料或工具书,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小组或大组专题讨论,解决一般性的难点。一般用5~10分钟。
第三个环节:精讲。教师针对学生无力弄清的难点和关键进行精讲,并且示范、演示、操作,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己作出结论,培养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五种智力要素。可用5~10分钟,或者更多时间。
第四个环节:演练。具体步骤是:学生通过思考把学习要点和心得写入笔记;根据个人基础精选习题演练;同学互相批改作业,教师指定学生上讲台评改评分,学生订正错误;小结,把学习内容系统化、概括化。演练是学导式教学法综合开发学生智能的主要环节,一般用半节课至2节课。
运用学导式教学法,应注意区别年级高低、教材难易、学生基础好差等不同情况,也要注意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逐步从以讲为主转变到以自学为主。
5、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等通过对中学教与学的调查分析,运用最优化教学理论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它的特点是综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把教学的主要环节改变为六种课型。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内在联系,把教材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每单元依次按六种课型进行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自学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及有关学习手段,在已有知识、技能基础上,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作业等方式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这是基础课型。
(2)启发课。教师从学生自学实际出发,突出并围绕单元教学重点,讲清学生自学课上尚未理解的共性问题,同时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培养智力能力。启发课有精讲、典型实验、基本技能讲解和演示等。
(3)复习课。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并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为灵活运用做准备。
(4)作业课。指导学生独立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技巧,促进智能发展。
(5)改错课。指导学生分析作业中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认知。
(6)小结课。指导学生进一步把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把技能综合化、熟练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结可以一个单元一次,也可以几个单元一次。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理论1979年提出后,许多省市的学校在语文、数学教学中开展实验,取得显着效果,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差生成绩,发展优秀生等都很有效,受到欢迎。
6、引导发现法
上海师范大学附中等校实验的教学方法。特点是根据教材的结构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把教材划分为一个一个发现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主动地研究问题,总结规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
1、科学划分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
2、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3、积极创设利于学生发现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研究。
7、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
北京景山学校实验的教学方法。特点是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单元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提高独立学习能力。一个单元的教学步骤分为
(1)明确要求,自学探索研究;
(2)重点讲授;
(3)综合训练;
(4)自学小结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借鉴学习这些方法时应该注意:
①每种教学方法都是针对具体的目标、教材、学生而起作用的,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机械地照搬。
②许多方法已不单纯是方法的改革,而是涉及到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取得效果。
③各种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特的结构与程序,但它们不是固定不变的,运用时不应将其程式化,必须适应具体情况和教师本身素质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④每种教学方法不是孤立地运用一种教学手段,往往要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加以有机的组织运用。
⑤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如果教学观念不转变,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可能会被弄得走了样。
8、“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学内容用问题的形式概括、串联、提引、梳理、深化。它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能力,启迪智力,发展个性,提高质量的一种开放型教学方法。其一般程序包括:设置问题——讨论——归纳——整理——反思。关键是设置问题。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三套问题:一套预习思考题,一套课堂讨论题,一套课后练习题。
9、“参与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就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留出参与的教学空白。
其方法大致可分为三步:
1、教师讲授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这阶段的任务是以最为简洁明快、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讲解基本概念、公式等。
2、学生参与阶段,是参与式教学的主体。这时,教师给学生一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题目,由浅而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去做题目。
3、宣布题目的答案,如果需要还可以附上解题过程。
此教学法优点:
第一,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的重点。
第二,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以其能力来掌握知识。
第三,能使两极分化转化为均等的不平衡,使每个学生思维都积极活动起来,克服了采用“启发式”时常有学生被赶出课堂思维空间的弊端。
10、“自学五步法”教学法
“自学五步法”即一看,二读,三想,四说,五写。看,即让学生看教师拟写的自学提纲,或课文后面的有关练习题等,明确学习任务与要求;读,是让学生带着“自学提纲”、“练习题”等,阅读教材,了解、掌握教材内容;想,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想还有哪些疑难的问题,以便在适当时候提出,师生讨论解决。记,是让学生用笔在教材上面画不同符号标记。写,是在笔记本或作业本上,写一些必要的笔记或作业。
11、“五环节”教学法
五环节教学结构大体分为: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生研讨——验证结论——实习作用。
(1)创设情境。其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引进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旧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必要的准备。
(2)引导探索。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看书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索新知。
(3)师生研讨。对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他们开展讨论,并应根据讨论情况,不断做一些适当的启发或引导。
(4)验证结论。师生的讨论获得结论以后,还可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设计实验等方法来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5)实习作业。作业的布置要课内外一齐抓。课内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课外作业,除了用来巩固、延伸、拓宽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为今后学习做准备的观察、实验等作业。
国外的教学方法:
1、美国的发现教学法
此法系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所倡导。发现学习的中心思想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帮助他们知道如何着手学习,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牢固掌握学科内容,成为自立自主的思想家。
发现学习的过程一般是:教师创设一定情境,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矛盾;教师提出问题(课题),并提出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提出假设,学生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展开辩论;对问题作出结论,获得理论知识。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有四大益处:发挥智慧潜力,增进内在动机,培养学习技巧,增强记忆。
2、奥苏伯尔接受式教学法
主要特点: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把学习材料加以内化。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式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3、斯金纳程序式教学法
主要特点是:把教材按系统条理化,编成程序,让学生按程序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学习的目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按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适应个别差异,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4、布卢姆掌握式教学法
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在掌握一部分知识后再进入下一段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为此,要经常进行测验并予以矫正。
5、苏联的问题教学(或译作研究问题式的教学)
此法系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列尔涅尔、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导。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应当创造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组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情境的可能方法,证实结论的正确性,提出准备好的问题作业。学生则根据以前的经验和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正确理解研究的原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研究性的实验室作业,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宝贵形式。学生在学校实验园地上从事试验活动,也具有研究问题的性质。
问题教学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培养创造性的学习认识活动能力,这种方法有助于独立掌握知识。如果教材内容是指向形成相应科学领域的概念、规律、理论,而不是传授实际知识,培养劳动活动的技能技巧;如果教材内容不是全新的,而是以前学过的东西合乎逻辑的继续,学生可以在已知知识基础上,独立探索新知识;如果问题情境处于学生认识潜力的最近发展区,那么,运用问题教学法就特别有效。
6、保加利亚的暗示法
此法系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札诺夫倡导的。暗示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①愉快而不紧张原则。要求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艰苦劳动。
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要求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同时并存,并互相转化。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力,尤其是记忆潜力。
③暗示相互作用原则。要求师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暗示法是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的知识,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想象,调动潜意识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学习大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
7、“三层塔”教学法
美国学者比尔说,体现当前科学新动向的教学法应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讲完一般的背景后,接着进行本门学科的训练;
第二,运用本门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一领域的大量问题;
第三,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
他称此为“三层塔”——即试图探索各门学科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给课程确定一个简明的、系统的结构。这三个步骤同样适用于文科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他认为,上述各门学科的教学对概念化的强调将有所减弱,甚至会调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8、个性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认识并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于他们的短处进行引导教育,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并具有一点教学才能。
这一教学法目前在日本已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日本教师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总结出以下经验:
①要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知道自己具有学习数学的能力,因而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②教师要有威信,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学生有了问题就愿意与教师交谈,经教师启发使学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
③不论在哪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十分留意学生的个性,并据此进行教学。
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在教学中要重视:
①尽量让他们掌握基本计算技能;
②必须借助具体例子,使他们理解概念;
③给出一般结论前,必须对它进行详细说明;
④提到的数字(或图形)必须写(或画)出来;
⑤比较长的命题必须逐条分开,进行分析。
9、直观——操作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用图、表、式等种种用具进行直观——操作教学,目的在于有利于学习概念和理解性质。
目前在日本使用较多的用具有投影机、幻灯机、各种模型、数字表、有色板、计算机等。
对于学具,要自己学生自己能独立操作,从而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改变以纸和笔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为了使这种教学取得好效果,日本教师特别注意:
①尽可能多地使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进行思考;
②提倡学生自己做简单学具,通过制作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有程序教学法,算法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从对当前学校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考察中,似乎可以得到下列三点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几乎都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外还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②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等方法,并没有失去效用,它们在贯穿启发精神的基础上纳入了当代的教学方法的体系。
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苏联巴班斯基提倡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和教师本身运用各种方法的技巧来选择教学方法,最优地配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学方法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是可取的。
拓展:现代语文常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
语文课上那些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手把手教写汉字
研究写字教学好几年了,目前,还没有找到比“手把手教”,更为有效的方法。如果有老师的字写得不好,或者说她舍不得下功夫,没有弯下腰去,手把手地教孩子。基本可以断定,班级中的孩子,书写一定不怎么好,至少不会又快又好。“放松”这种细微的技巧,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真的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就可以掌握的。每节课,都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书写。教师今天教几个,明天教几个,一个星期,来一个轮回。当然,个别比你写得还好的,就不要去教了。一个学期,近20个轮回,绝大多数的孩子,书写都会大有进步。
二、一句句教读课文
不要老是让学生自由读、齐读、赛读、合作读……你有没有发现,出彩的永远都是那几个语言天赋比较好的孩子。剩余的大多数,原地踏步,不断重复,二没有提升;少数几个,到了小学毕业,六年时间,还不敢张嘴大声读书,别说正确流利有感情了。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带读课文,一句一句、甚至半句半句地教。当然,如果你班的孩子懒惰,不肯出声音,可以让全班站起来,谁的声音响亮,可以先坐下。教师一边教,一遍拍那些读得好的同学的肩膀,示意他们坐下。你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在读,都在大声朗读,他们会模仿你的声调、你的气息、你的韵味、你的感觉……天长日久,他们就有了你朗读的状态,逐渐超越了你。坚持一年半载,我敢肯定,你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是朗读的高手。
三、背诵优美段落
不要把课堂肢解为无数细小的碎片,头绪繁多,做不出成绩。不要把背诵的任务全部放在课外。课堂上,要留出大块的时间,让孩子背诵。背诵一段话,真的不是三五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还是希望教师可以一句一句地教,教顺了,带着孩子们理清线索,列一张思维导图,按图索骥,学生就能很快背诵下来。记忆力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记忆力,是需要打磨的。长时间不训练,就像刀生锈了,也就报废了。当然,最好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挑战老师,学生会更有兴趣。
四、经常听写生字词
生字词的听写,至少每天2次,家里一次,学校一次。当然,每次听写的数量,可以适当少一点,八个、十个都可以,复习的时候,可以更多一点。最好能有所选择,挑选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词,反复听写。要经常抽错别字多的孩子,到黑板上书写,对他们是一种激励。听写后,立即改错,哪怕接下来进行课文内容教学。改正错别字,比其它事情重要得多。会就是会,不会就多写几遍,甚至造个句。一个经常写错别字的孩子,学习成绩能好么?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被冠名为“灌输”的教学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必须动起来。这些方法,所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是不需要过多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扎实的训练和持久的耐力。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你让的书读得再多,再能言善辩,哪怕是胸藏万卷、口吐莲花,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而已。你会发现,到了关键时刻,孩子们所学习到的那点方法、技巧,统统拿不出手。
曾有人评价我——你是把少得可怜的知识,运用到极致的人!我赞同。当然,我不以知识少为荣。但是,能把知识充分运用,确实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的!不然,你所学的知识,永远都仅仅是知识。
❸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教学法的应用方法有哪些
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解决问题法。它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1)发现法的基本功能。
①激发智慧潜能。发现的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们得以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
②培养内在动机。人具有借助发现本身所提供的奖赏,即自我奖赏推动学习活动的倾向。因此,发现学习可使学生摆脱外来的动机作用,如父母、教师或权威人物的期望、赞许等的推动,而在自我发现中获得巨大的兴趣、力量和内在动机。
③学会发现的技术。在这方面越是有实践经验的人,越能把学习归纳成一种探究的方式,他们也就越相信自己的发现能力。
④发现法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2)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
①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导师,因此,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气氛,尽可能安排一些富于发现的场景和机会,揭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指导如何观察、对比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现,并帮助学生寻找和审查资料,引导学生做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②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通过教具或图形的实际观察和分析,促进他们的思考发现,促进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
③发现法要求教师通晓有关学科的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以便相机诱导,适时启发,促进发现过程的迁移。
④发现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发现学习,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而在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养成动脑筋、讲科学的习惯。
⑤发现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特点、学科性质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灵活实施,不要固定于一个程序,一个模式,要因势利导,以善变应千变,以至于成。
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是一种谋求典型教材与学习者独立的、能动的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网络全书式的教材所带来的教学内容过多,教学质量下降的严重危机。
(1)范例教学的基本功能。
①把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范例教学一方面以典型的范例问题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又把问题同有关系统联系起来,即由范例提供的窗口窥测全室,探索全局。
②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
(2)实施范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基本性是就学科内容而言,即要求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便于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基础性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而言,即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这些基础的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范例性是就教育者传授知识而言,即要求教给学生经过精选的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典型性、代表性、开导性,使教学务必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迁移,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②注重基本原理的分析。
基本原理是建构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对学生往后的学习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原理的意义易于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范例教学强调选择课本中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通过讨论范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原理、规律及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态度,以便逐级建构学科知识的认知体系。
③重视课题的智力作用及其未来意义的分析。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动有什么作用,以及对学生为什么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④重视内容结构的分析。每一课题内容都有一定结构,组成整个内容的有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怎样?有哪几个层次?通过这些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知识,把握知识结构。
⑤)重视教材特点的分析。教材的每一具体内容都有各自特点,某一特点只有采用某一适当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具体内容特点的分析,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把学生视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及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
(1)学导式教学法的功能。
①培养自学兴趣,养成自学习惯。
②培养探索兴趣,养成钻研精神。
(2)实施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实施学导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学导式教学法的时候,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精神。
②了解和把握学生认知课题的现状。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自学的各种具体情况。教师经过对学生各种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抓住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在节骨眼上适时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学生困惑、纳闷的思维豁然开朗,另见天地。
③)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提出的关键问题迫切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相机指点,讲清思路,启迪思维,让学生自致其知。
❹ 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下是我认为可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几种方式 一、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
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与新理念下的现代教学不适应的弱势一面。
但“讲授法”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长期存在于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并依然会成为广大农村中学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作为历史教师,对“讲授法”明智的态度和做法不是完全抛弃,而应是对之加以改造使之趋向完善。
比如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学指导相结合、与引导学生的课堂讨论相结合、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等。
二、“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法。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
这种忽视师生多边互动、忽视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创造性能力的模式与当前课程改革潮流背道而驰。
教学法的核心是“学法”,应当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自主能力弱的现状,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作为教学关键,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在农村中学,绝大多数历史教师采用教案教学。
为了适应新课改,倡导新理念,进行素质教育,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就要把这种传统的教案教学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它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而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编写的讲义。
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形成性练习以及自我矫正反馈等。
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
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所谓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进而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学案导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包办教学模式,又克服了开放式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来操作: 1、教师编发学案,学生依案自主探究。
教师负责编写导学学案,编好后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自学。
学生自学可分为:第一步,通读章节,整体感知;第二步,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和问题的脉络,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第三步,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在这一步中,要求学生对自学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解和与同学互相研究讨论,积极鼓励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提出疑问和新的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疑难反馈,师生共同研讨。
学生通过自学阶段,初步完成了本节课新信息的输入,为进一步探索新知识做了必要的准备。
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教师应以导学学案为依据,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于学生难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力求通过生生互研、师生共研,最终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这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3、复习巩固。
学案上记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留有预习时的思维记录,留有学生在课堂上释疑解疑的思维记录,是信息加工最好的载体。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没有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印象。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导促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正确处理了学校“减负”与“提质”的矛盾,做到了“素质”与“应试”的兼顾,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
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
要促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很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它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的能力。
着名合作理论学习家约翰逊指出:“……,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生合作”学习,这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习成绩,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课前合作,初步消化教材。
初中历史新教材较之于老教材,更注重于理论和分析阐明,所以,提倡生生合作预习来初步消化教材有助于学生在个人预习时更好地理解教材。
课前合作中,学生可以共同划出重要知识点;在疑难处标记,协力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和途径;做好预习笔记并相互交流。
2、课堂合作,进一步释疑解难。
教师应把课堂更多地给予学生,引导学生们去合作,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课堂合作中,学生所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回答问题有时总会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互研互讨,组织作答,力求问题的彻底解决。
3、课后合作,探索未知。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材上的许多问题不能作深入广泛地探讨,也不能使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众多的新史料和新观点。
因此,鼓励学生课后合作,广泛浏览历史书籍,多掌握史实,多了解理论,然后史实结合,合作探讨一些问题,达到较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整个“生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应经常更换合作伙伴,广泛交流,取长补短。
四、问题探究教学法。
注重消灭问题是我国农村传统教学的一大特点。
教师判断学生知识掌握与否是以有无问题为标准的,判断教学成功的标准就是学生没有问题。
然而,提出问题是深入思考的产物,结束问题就意味着停止思考。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始于新问题。
知识发展的推动力正是来自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而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就使得学生在存疑、思疑、释疑、答疑的过程中能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这一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
这是一种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就是彼种教学方法的不足,反之亦然。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应具有整体化、最优化的意识,注意多种教学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
广大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又有其局限性,博采众长,综合运用才是成功教学之路。
❺ 讲授法的优缺点
授法的优缺点如下:
一、优点:
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讲授法具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
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
2.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❻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什么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是讲授法。
讲授法都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对任何管理者而言,讲授法都是管理者阐述、讨论、指令、解释、沟通、陈述的重要法器,是任何人与外界良好沟通、获取资源的必要技巧。
引导学员阅读
引导学员阅读,需要讲清楚阅读的目标、范围、重点、方法以及时限、评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基础知识、时限、评估方法,必须说清楚,这是强化学习动机的要求。
讨论问题
在讨论环节,我们需要运用讲授法明确讨论的问题、在讨论前提供多种可选观点、总结各种观点与方案。明确讨论的问题,需要用足5W2H法,说明现状,描述问题,指明目标,为学员提供解决问题的动力,为整个讨论过程创造张力。
❼ 教学方法有哪些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4、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5、现场教学法
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6、自主学习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❽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什么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是讲授法。
讲授法都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对任何管理者而言,讲授法都是管理者阐述、讨论、指令、解释、沟通、陈述的重要法器,是任何人与外界良好沟通、获取资源的必要技巧。
(三)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四)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它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可以认为,讲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它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
从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系统地把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各种方法。
❾ 求问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经常应用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教育目标指引下,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即达成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的过程。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练习,具有实感性,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社会领域的教育方法体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一部分方法如实践法、调查法、讲解法、讨论法等等是超越学科或领域界限的,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另一部分方法是社会领域教育的独特方法,如观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等。
一、社会领域教育的一般方法
1.实践练习法
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如值日生、自我服务、力所能及的园内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
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实践练习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活动本身。它蕴涵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有时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对幼儿具有兴趣和挑战性的生活活动与事件是实践练习法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社会行为的实践练习是一个从熟悉到熟练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对某些社会行为的练习将延续人的终身。
2.调查法。
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物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在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因此,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较为具体的认识。因此,调查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儿参与的调查不同于成人的调查。一方面在于调查的内容是浅显的、易于发现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蕴涵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调查手段以视觉感性的手段为主,看、问、听等是调查的重要方式。
3.参观法。
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社会领域的观察法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渠道。即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服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进行。参观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订好参观的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对参观内容作小结,使幼儿对参观内容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4.表演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通过身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的。幼儿可根据这个主题自行确定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应的角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表演总是指向特定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行为、情感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表演的主题和相应的角色,并为幼儿表演创设或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特定的情景,为幼儿的表演提供相关的材料。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电视等)。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5.讲解法。
讲解法是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让幼儿了解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知道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法不是幼儿社会学习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讲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小组的和个别的讲解。讲解法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实、道理或规则的本质,或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达成目的的时间代价过高。教师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或使幼儿真正掌握相关的内容。教师无视幼儿能力的过于深奥的讲解以及不顾幼儿兴趣的过于重复的讲解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讲解不是从道理到道理,而是经常需要例证。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讲解应该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关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
6.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和幼儿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它经常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问、对答。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儿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在谈话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话题可以是教师引起的,也可以是幼儿提出的,但任何话题一定要蕴涵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具有可谈性,即谈话能够深入下去。一般说来,话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谈话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
7.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论有两种性质,一是价值冲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求解可能型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是都有一个讨论过程。讨论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不然讨论难以展开和维持。有时,讨论变成了一般的谈话,主要原因就是论题不适宜于讨论,不具有讨论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题,而只是谈话的话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二、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方法
1.价值澄清法。
它是由L.E拉塞斯等人合着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阐述的。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尽管价值是相对的,个人的,是不能被他人灌输的,但是有理智的人类应该有能力学会运用 “评价过程”进行此法的运用。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周围人和事的接触,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价值澄清”就是通过幼儿内部心理活动进行价值选择、价值确定,然后付诸于外部行动的过程。价值澄清有七个步骤:(1)让幼儿自由选择价值。(2)让幼儿从尽可能多的选择内容中选择价值。(3)让幼儿对各种选择过程及其后果进行思考再做选择。(4)让幼儿珍惜和重视自己的选择。(5)让幼儿会公开表示自己的选择,并求得大家认可。(6)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去行动。(7)让幼儿重复自己的行动并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使用价值澄清法,应强调幼儿价值建立通过幼儿自身的内部心理活动、内心情感体验,继而进行意志行动这么一个过程,一个由内到外,思想言行一致的幼儿主动建构价值的过程。它重视幼儿价值行为表现在公众场合与个人独处时都能保持一致。但理论中最主要的不足在于它忽视了个体价值观的确立必须在外部的教育条件下进行才能取得效果。对幼儿来讲,他们很难靠自己建立价值观,而是依赖于外部教育或外部环境的刺激,通过自己的认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确定价值的过程应该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引起幼儿内部心理活动矛盾冲突的过程。价值澄清法有澄清应答法、价值表决法及价值排队法等具体方法。
2.移情训练法。
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期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移情训练的主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使用移情训练法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选择能够符合幼儿年龄与认识发展需要的情绪、情感。其次,移情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命名上。老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第三,移情发生还得利用幼儿的自我中心,通过情感换位,让幼儿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情绪,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训练中选择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利于训练幼儿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扩大移情对象,使幼儿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第五,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训练不能只停留在对情绪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引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移情能力和对待移情训练的态度能影响幼儿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师使用移情训练法时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3.观察学习法。
观察学习由社会学习心理学家提出。其代表人物班图拉的核心思想就是观察学习。通过模式模仿或观察学习,个体直接学会新的行为模式。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认识与行为的方法,就是观察学习法。这种方法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观察学习法有三大优越性:一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幼儿可以立即学习新的行为模式。二是通过观察学习,可以激励隐藏在内心的行为倾向变为外部的实际行动。三是对行为模式的模仿可以改变、消除或强化个体原有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家对观察学习的过程具体分析为四个步骤,针对四个步骤对教师也有一些基本指导要求:
A注意。幼儿注意被模仿的行为模式。教师应当设计提供容易引起幼儿关注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应该有鲜明的特点或具有权威感等引人注目的特点。
B记忆。在幼儿注意和观察之后,脑中存入刺激留有表象记忆。教师要给幼儿记忆的机会,模式出现停留时间长一些,行为展示慢一些,清楚一些。
C行为复出。观察并记住了新的行为模式,在动机作用下再现有关模式行为。要使观察到的模式表现为幼儿自己的行为需要驱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提供环境,提供条件让幼儿实践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尽管最初只是粗略的近似的行为。
D强化或调节。模式行为经常再现,需要受到强化刺激因素的影响。如果学习者看到模式行为受到他人奖励和赞赏或自己的模仿行为出现受到奖励,这是正强化出现,会增强幼儿产生模式行为的欲望,反之就会减少产生模式行为。“强化或调节”这一步发挥作用依赖于个体对奖、罚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良好的模式行为给予积极的态度与评价,产生积极的强化。如果对于不良行为模式教师就应设法抑制,就应把这种行为模式消除在内部表象转向外部行为的中介过程中。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是指社会中有相应职位,承担一定责任且遵守特定社会规范的个体。角色扮演就是幼儿遵循角色要求和期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与这一角色一致的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受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斯托帕曾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儿童扮演角色的活动对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影响。实验证明,通过角色扮演法训练的幼儿可以通过承担某种角色,了解角色行为特点,设身处地理解角色心情,有利于利他行为的产生。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是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育方法的确定和选择,是依据教育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不是任意的,需要老师发挥教育机智,根据条件和需要,对教育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艺术地运用于教育实践。
❿ 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得方法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展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教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因此教育工作就必须不断的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自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到现在的50多年的时间来,计算机技术以任何发明都比拟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域,成为推动各项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之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结合也成为教育方法创新中最闪亮的一颗新星。目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在教育领域中最为广泛应用为网络远程教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主要论述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应用。
媒体,就是信息的载体,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表示方式,在教学中就是我们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等多种媒体为一身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突破了“黑板加粉笔”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框架,拓宽了时空的概念,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点,以其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及声音效果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感官;发挥师生交互的优势,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学上的互动,其根本在于“善教”和“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选准切入点、激发兴奋点,引领整个教学过程。“乐学”是在育人的理念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走向主动。使学生学习不在是等、靠,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①将师生置身于同一场景之中,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地剖析问题,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捕获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交互式的教学。例如在《民法》、《刑法》等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结合一些案例、判例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将如中央一套的《今日说法》节目以及国内重大经济案件、刑事案件的公开审理真实过程等制作威胁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的内容。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在讲解《民事纠纷》一节中,可选取2001年度全国律师辩论赛中关于居民住房租借赔偿的剪辑。播放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提出案例分析中关于是否形成正式协议、应不应当赔偿等问题自发地思考,或由学生参与进来进行辨论,然后再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结果,并结合剪辑中的案例具体分析,讲解该知识点。这样,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体系结构,使内容深入浅出。
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感性认识,增强理性认识
学习材料的生趣和美学价值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推动学习的最好动力。兴趣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助教学方式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图文并茂、声像并行、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大大缩短了人的思维领域中对抽象事物理解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不再是空泛的讲授。达到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同时也起到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古诗词的时候,可选取多幅相关的历史人物或场景图片进行展示,并配以古筝、琵琶等背景音乐;教师此时加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先从感官上受到刺激,感受到美的境界,进而体会到文章的时代背景及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增强记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3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除了硬件设施要完备齐全,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对多媒体技术有一定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学会使用一些软件来开发和制作课件,如AUTHOWARE、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及一些抓图、视频编辑软件等。其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常会使用到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台、音箱等设备。教师必须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考虑到多媒体设备的各项要素,充分发挥其整体功效,突出互动性。第三,不能过度依赖于多媒体设备;或干脆将投影屏当成黑板、作为代替板书的工具。也不能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大纲,没有去挖掘教材中真正要体现的知识点;而造成“喧宾夺主”。最后,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开拓新思路;形成广阔的知识积累,才能将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优化的课堂教学方案,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