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在其历史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 ,运用了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来研究了一般的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主要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述 ,并从中寻找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借鉴意义。
实证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具有的共性就是它的科学性。要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首先必须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正确回答客观事实是怎样的,而这正是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达到的。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是指排除了主观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做客观分析,它只考虑经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的只是客观事物“是什么”。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说明某一具体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它要回答的是某一事物“应该是什么”。它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所以,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把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也称均衡分析,它是指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短期分析。它主要研究什么是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但它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和所需的时间。如果把时间因素导入经济分析,具体分析当自变量发生变化后,原来的均衡点怎样过渡到新的均衡点的实际变化过程,这就是动态分析。由于动态分析的重点是研究实际变化的过程,因此,它也称为过程分析。
三、存量与流量分析存量与流量是经济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重要概念。搞清存量与流量的概念,并分析它们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如:2001年12月31日我国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数,国家固定资产总额数等。所谓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如:2001年全年我国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数,国家固定资产总额等。
四、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所谓边际(marginal)分析有两层含义:一是增量的意思,二是一定数量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增量,这一增量在数字上可正也可负。因此边际概念就是指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增量。
㈡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结论是:
1、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是增加的;
2、需求增加的幅度和供给增加的幅度相等时,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数量增加;
3、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供给增加的幅度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结论是:
1、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时减少;
2、需求减少的幅度等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减少的幅度小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㈢ 微观经济学中对于消费者均衡条件的理解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为了简化分析,假定消费者只有面包和苹果两种可选择商品,其实就是把消费束X和消费束Y都定为单元素集合)
假定现在我赚了3000元,还剩下10元钱。现在,1斤苹果2元,能带给我效用2,;1斤面包4元,能带给我效用6。这个时候我选择买什么?如果买苹果,4元钱能带来的效用肯定低于4(因为效用递减);但买面包,4元钱的效用是6。
换句话说,现在的情况下,每1元钱苹果的边际效用是1,但1元钱面的边际效用是1.5,当然买效用多的那个。购买面包后面包的效用递减,直到下降到每1元边际效用少于1,这时候改买苹果。
假定商品计量是连续的,货币计量也是连续的(在整个市场的庞大量来看,这个观点近似成立),那么均衡条件自然是“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当然只有“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了。下面进一步解释一下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假定了计量连续性,那么上面的结论成立。但事实上,货币和商品不连续,也就是你只能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买。达到均衡的时候,你1元钱买的苹果和面包的效用一样,只有两种商品边际效用和价格的比一样这一点才能在数学上成立。
========================================
如果你是想从学术角度学习经济学的那种,上面的问题稍微理解一下以后就抛弃掉好了:
1、读一下微分方程,严格的均衡解条件其实是微分方程的解存在唯一条件;
2、抛弃掉基数论,好好看一下序数论以及消费空间和无差别曲线的数学假设。因为无差别的曲线的凸性,这个唯一解才能得以存在
㈣ 微观经济学中对均衡的看法
微观经济学的均衡是一个时点上的均衡,而非时期上的均衡。它主要是指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变量在某一时间是相等,即达到了均衡状态。举个例子 D(需求)和S(供给)。当需求等于供给时,就达到了均衡的状态。
㈤ 谈谈对均衡的认识 微观经济学
均衡是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均衡本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而这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状态。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点的均衡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比如,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就是所谓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它假定某一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本身的供求状况,也就是说,它关注于一个市场上的均衡及影响均衡的各种因素。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㈥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均衡怎么用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均衡用法上如下: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比如,市场上有2种商品,分别是面包和酒.一消费者的收入为1000元.面包30元一个,酒50元一瓶,那么基于其本身的不同需要,他会将1000收入分配到面包和酒的消费上面.比如说他特能吃,要用900元用来买面包,剩下100元用来买酒.又或者说他特喜欢喝酒,对于面包的需求相对较少,那么可能他会将400元拿来买酒,其他买面包.其实消费者均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将收入分配到消费里的组合.
通常研究消费者均衡会先假设一些条件,将某些变量假设它不变从而对其他变量进行研究:比如
消费者偏好既定,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等等.通常我们学习消费者均衡都会引入无差异曲线进行初步了解,至于后面的具体计算有点复杂,这里就不好说明了.
㈦ 说几个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事例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㈧ 微观经济学 均衡购买量
均衡数量计算公式:Px×X+Py×Y=IMUx/MUy=Px/Py。
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平衡。
均衡价格有时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种价格时,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满足:买者买到了想买的所有东西,而卖者卖出了想卖的所有东西。
长期均衡实现时,均衡价格就是长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最低价格。低于此点,一部分厂商就会退出,导致价格上升;高于此点,有了超额利润,会吸引新厂商加入,导致价格下降,所以该点就是均衡价格,是最低价格出售,再低就亏损了。均衡50000-2000p=40000+3000p 均衡价格p=2 均衡产量为10000 厂商的可变成本2q3-24q2+75q 平均可变成本AVC为2Q2-24Q+75 当Q=10000是AVC=很大厂商会选择关门。均衡消费量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算 联立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方程组 解出均衡价格 将价格带入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 即可求出均衡消费量
(8)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例子扩展阅读: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时,其最大满足受支付能力的制约。如果消费者将其收入(R)全部都用于支出,那么他所购买的各种消费品的数量还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即预算支出等于收入总额(R=PAQA+PBQB+PCQC+
㈨ 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的问题
你可能弄错了,这两个相互矛盾了,再好好看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