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研究意识的方法

研究意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21 08:47:44

1. 如何处理意识研究中的“难问题”

意识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神经生物学问题.但是意识经验具有独特的主观特性,即感受性.正是意识的感受性使得查默斯界定了一个意识研究的"难问题".在坚持对意识现象的自然化解释中,我们确定了处理意识"难问题"的两个基本前提.在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借助脑演化史、比较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发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难问题"的出现不单纯是因为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发展上的不足,它还涉及人们的一些认知观念,如人们对系统涌现的现象特性和经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概念、范畴等的认识.

2. 脑科学中研究意识能走多远意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是可解决的

我们离完全了解意识还这太远,朋友劝你别想太多这个问题。我曾经对意识非常感兴趣,也做过一些研究,结果还是觉得我们对这方面的认识非常有限。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目前对意识的研究有两个极端,一方面心理学上使用模糊的经验主义,缺乏严格,科学,的定义,也缺乏可以复制的模型。 另一方面就像你说的,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一种神经递质的化学组成,可以了解到神经元点冲动与离子载体的关系,但是确没法帮助我们增加对意识的了解。

意识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有一定的随机性,也就是说跟电脑的0,1 不一样,一分钟前的想法,一分钟以后又会改变。

这种随机性,到底是真正的随机,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个人的想法;还是说这里面有过多的参数,我们目前无法通过科学方法来计算? 我曾经仔细 想过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意识到底是不是科学领域的问题。

在这方面一个比较有趣的理论是Roger Penrose在他1989年的书The <Emperor's New Mind>。这本书的主要意思就是说,人脑和计算机在逻辑上有本质的区别(Turing machine测试),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他本身是物理学家,因此,他联想到,量子力学中也存在随机性。随后他提出了人脑中量子计算的可能性,并且发表在新书<Shadows of the Mind>中。他提到人脑细胞中的microtubule涉及到量子计算。如果有兴趣可阅读一下,对人启发很大。

另外我觉得目前比较有进展的研究就是讲神经和电脑进行连接,这方面我看到一些报导,但是没有做深入的阅读。比如讲猴子手臂神经连接到电脑,然后电脑连接到机械手臂上等等。 还有例如一些直入猴脑的芯片等等。。。

3. 全球意识的意识研究和实验

为了证明人类是否有意识,科学界通过对于盲人进行研究。他们通过在盲人面前设定特殊的表情符号,观察盲人的表情。通过对于盲人表情的观察得出,盲人可以不通过视觉获得人物的表情。为了进一步研究,神经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盲人猜测表情时候的大脑活动图像。图像显示盲人可以不通过视觉路线,把视觉信息电流传导大脑的六个区域。科学界对这个六个区域知之甚少!

4. 意识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内省。最初的心理学仅是讨论这个问题,最初冯特使用的是内省的方法来研究意识问题,后来很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对这种方法的质疑甚至是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人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也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而且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复杂的语言,而导致客观性的丧失。于是人们很快就放弃了这种研究方法,可由于也找不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因此,导致了在很多年里,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完全放弃了对意识问题的研究。

2、测验法。直至20世纪的五十年代,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为研究这个问题又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终于使这个问题又回到了科学的正轨上来。尤其是在DNA模型创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在神经科学研究的范围内,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位置。

(4)研究意识的方法扩展阅读:

人类对意识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纯碎是一个哲学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它主要以心身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传统的心身到当今的意识科学。

人类对意识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纯碎是一个哲学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它主要以心身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传统的心身到当今的意识科学。

通向意识的科学基础

目前国际学术界正在积极开展意识科学的研究。其中最着名的是“意识科学研究协会”(A 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这是一个对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对跨学科的国际性研究机构。

该机构的目的是支持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哲学以及其他科学对意识的研究,以揭示意识的本质和机理。

意识的科学研究协会出版了两份科学杂志:一份是《意识与认知》,另一份是《心灵:对意识的跨学科研究》(电子杂志)。

5. 哪种意识形式最容易或最方便于研究

意识最容易和方便眼究的话,主要是专家逗号研究。

两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没有实质差别,但在对社会存在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明显不同。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而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反过来又给予社会心理的发展以重大影响。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社会意识发展的内部动力之一。

(5)研究意识的方法扩展阅读:

正文:

社会意识形式的多样性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社会意识的诸形式以政治法律观点、道德规范、艺术形象、宗教虚幻观念、科学规律、哲学的范畴体系等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反映社会存在,并通过各自的特点对社会存在发生影响。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差别性中包含着一致性,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历史地变化着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体。

6. 课题研究潜意识

潜意识(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7. 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客观实在的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8. 如何使用一个意识来研究另一个意识的本质

我认为你说的恰恰不正确。

我们研究的常常是外界,而不是自身。至于本质,可以由外在的现象开始研究,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毕竟是有着联系的,人类在没有在外太空的角度看到地球的时候就创立的日心说,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要从本质来研究本质的。

但是我们之所以对意识认识的很迟,就是因为意识是属于我们自身的,比起了解外界,我们更难了解的是自身。所以如果对于意识这种东西,要想研究也是研究另一个意识,成为一个意识然后研究自己太困难了,我认为这两者的比较,就好像是解剖和武侠小说里的内视的比较一样。解剖要比内视容易得多。

9.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能力的策略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策略一: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
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要转变改革者自身的思想,教师必须从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中跳出来,用“一切从培养能力出发,一切以提高素质出发”的新角度去审视教材、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这些教学中的基本元素。美国着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怀特和李比特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同性质,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类: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交流中,其情感最好,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敢于阐述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民主、平等教学作风,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以完全平等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真正实现课堂中的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控、自信的心理素质。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出题来巩固练习的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师生之间“互问互检”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出题目,互相检查对新知识理解,互相针对课本主要内容改编或创编一些新题目,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
策略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策略三: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良好的新课导入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促使学生尽快全身心的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本节学习目的,建立起知识间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因此,要努力提高导入新课艺术性和科学性。导入要明确重点、难点,展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重、难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目标,主动参与,也使学生产生“越是难学越能学好”的好胜心,强化心理素质健康发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导入方法:
中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与知识的运用中,往往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情境所激发,产生创新意识并转化为创新能力。已学习的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寻找新知识来解决。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时,就可以从勾股定理导入。在△ABC中当角C=90°时,三角形三边a,b,c满足关系式c2=a2+b2,当角C不是直角而且锐角或钝角时,它们之间又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种以旧拓新的导入,不仅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支点,而且使学生明确了新知识所带来的更为广阔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动力。
探究型活动方式并不要求学生重新发现教材中所有知识来源,但适宜进行重演和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对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锥体体积公式教学时,将圆锥中盛满水,倒入等底同高的圆柱中,共倒三次,恰使圆柱中盛满水。这个实验说明圆锥体体积为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那么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呢?直观演示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其创新心理处于待发状态。
策略四: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向学习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景,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理解创造与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关系,产生未来创造动机。在进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中,有的教师创设如下有趣问题情境:汪先生要购买一套商品房,向银行贷款10万元,银行利息月利率0.5%,贷款期为15年,贷款按月等额还款,问汪先生家每月应还银行多少元?由于分期付款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引入,既联系了实际,又增强了数列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数学对象并非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而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数学知识需要根据教材特点,选择内容,编成问题,以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如在等比数列概念的教学时,有的教师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故事: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善跑英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他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里……。
(1)分到写到相同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路程;
(2)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产生创新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策略五:鼓励学生质疑反问,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应充分体现平等与和谐。教师的提问是一项重要教学手段,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的钥匙。学生的质疑与反问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可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原于疑”,指出了一切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所以,根据教学实际,恰如其分的提问,能开拓、引导学生思路,指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的途径,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在新旧知识联结处设问;在教材关键处设问;在探索规律中设问;在容易混淆地方设问。并且,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维持学生活动适当难度,以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学习能力。
策略六: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探究的教学活动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学生通过传媒体接触大量信息,往往会在某些方面超过教师的知识贮备,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民主、平等教学作风,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
策略七: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积极创造条件,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 。数学开放性型题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10. 主张研究意识结构的是什么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二、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创始人是华生。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三、格式塔学派或称完形学派 1912年创建于德国,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后期代表有勒温。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此派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并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感情的元素的总和,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四、精神分析学派或心理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五、认知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麻烦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与研究意识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列哪一项不是职位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 浏览:761
头部疼痛怎么快速解决方法 浏览:568
黎明杀机卡顿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450
数学方法分析个股 浏览:65
如何消除寂寞的方法 浏览:225
苹果手机快速拔号方法 浏览:771
卫生间计算方法 浏览:18
女生大腿外翻变直的锻炼方法 浏览:580
怎样快速练习发声方法 浏览:608
有线耳机怎么连接电脑的方法 浏览:513
辨别品种的最佳方法 浏览:204
实验室内常用灭火方法有 浏览:296
止病的最佳方法 浏览:197
袖子减针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547
去屑简单方法 浏览:144
快速变瘦的方法女生做瑜珈 浏览:522
白内障保守治疗方法 浏览:86
力量训练分析方法 浏览:530
总统奶酪的食用方法 浏览:194
如何去面部螨虫的有效方法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