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病理生理学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作者:刘昕 令亚琴 王生兰 病理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影像医学、麻醉医学等各专业医学生应掌握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病理生理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对这些规律和机制的深入认识不但是上述各专业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医学工作者跟上医学飞速发展步伐的重要工具。学好病理生理学将显着拓宽各专业学生的视野,为同学们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沿用了病理生理学的传统内容,即以临床上最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为主线,使学生在进入临床、接触患者之前能对常见的病理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理性认识。每章中增加了“知识链接”部分,将与本章相关的知识背景、人物故事、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典型病例等穿插在内容中,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是本教材的一大亮点。本教材虽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审阅,但限于水平、能力、时间等各方面的不足,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欢迎使用本教材的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教材能逐步完善。
编者2014年6月 第1章绪论
第1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
内容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第2节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和
研究方法
一、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3节病理生理学的历史、现状及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疾病概论
第1节健康、疾病及亚健康的
概念
一、健康
二、疾病
三、亚健康
第2节病因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第3节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
规律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应
关注的两对关系
第4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疾病的经过
二、疾病的转归
参考文献
第3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1节水、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一、体液的容量与分布
二、体液中主要电解质及其
分布
三、体液的渗透压
四、水、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五、水、钠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2节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水
二、水过多
第3节钾代谢紊乱
一、正常钾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二、钾代谢障碍
第4节钙、磷代谢紊乱
一、正常钙、磷代谢及其生理
功能
二、钙代谢障碍
三、磷代谢障碍
第5节镁代谢紊乱
一、正常镁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二、镁代谢紊乱
参考文献
第4章酸碱平衡紊乱
第1节酸碱的来源及酸碱平衡
调节
一、酸碱的来源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2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
指标及其意义
一、pH
二、呼吸性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
分压)
三、代谢性指标
四、阴离子间隙
第3节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代谢性碱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第4节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5节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
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缺氧
第1节常用的血氧指标
一、血氧分压
二、血氧容量
三、血氧含量
四、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五、血氧饱和度
第2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
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
第3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
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第4节影响机体耐受缺氧的
因素
一、代谢耗氧率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第5节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一、氧疗
二、氧中毒
参考文献
第6章发热
第1节发热的原因与发病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二、内生致热原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第2节发热时机体功能与代谢的
变化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二、生理功能的改变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第3节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二、发热时的常规处理原则
三、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参考文献
第7章应激
第1节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二、应激原
三、应激的分类
四、全身适应综合征
第2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三、应激时机体的能量和物质
代谢的变化
第3节应激性损害与应激性
疾病
一、神经系统的损伤与疾病
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与
疾病
三、消化系统的损伤与疾病——
应激性溃疡
四、免疫系统的损伤与疾病
五、内分泌系统的损伤与疾病
六、血液系统的变化与疾病
七、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
第4节病理性应激防治的病理
生理基础
一、避免劣性应激原过强或过久
作用于人体
二、及时、正确地处理伴有劣性
应激的疾病或病理过程
三、积极治疗应激性损伤
参考文献
第8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1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
影响因素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
二、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因素
第2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
机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
二、细胞内钙超载
三、白细胞的作用
四、能量代谢障碍
五、补体级联的损伤作用
第3节主要器官缺血再灌注
损伤的特点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三、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六、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4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防治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二、清除活性氧
三、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四、减少白细胞浸润
五、抑制补体级联反应的激活
六、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第9章休克
第1节休克的认识及概念
第2节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按休克的病因分类
二、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分类
三、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第3节休克的发病机制
一、微循环障碍学说
二、细胞机制
三、全身炎症反应
第4节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与器官
功能的变化
一、细胞代谢障碍
二、器官功能的变化
第5节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一、病因学防治
二、发病学治疗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参考文献
第10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1节概述
一、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
二、机体的抗凝血功能
三、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第2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
病因及分类
一、DIC的常见原因
二、影响DIC发生和发展的
因素
三、DIC的分类
第3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及
其发生机制
一、DIC的分期
二、DIC的发生机制
第4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机体的
主要影响
一、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二、广泛微血栓形成——器官
功能障碍
三、微循环功能障碍——休克
四、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微血管
病性溶血性贫血
第5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
病理生理学基础
一、防治原发病
二、改善微循环
三、重建凝血与纤溶的动态
平衡
参考文献
第11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第1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一、细胞信号的类型
二、细胞受体的概念、分类及其
生物学功能
三、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
通路
四、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
第2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
疾病
一、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
环节和机制
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炎症
三、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
糖尿病
四、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
参考文献
第12章细胞增殖、凋亡异常与
疾病
第1节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周期的概述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
三、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四、细胞增殖调控与疾病的
防治
第2节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
二、细胞凋亡的特征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四、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五、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
防治
参考文献
第13章心功能不全
第1节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诱因和
分类
一、心功能不全的病因
二、心功能不全的诱因
三、心功能不全的分类
第2节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适应反应
一、神经体液代偿反应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反应
第3节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的
协调性障碍
第4节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
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前向衰竭
二、后向衰竭
第5节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一、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
二、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
干预心室重塑
三、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四、其他
参考文献
第14章呼吸功能不全
第1节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
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第2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急性肺损伤引起呼吸
衰竭的机制
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高原肺水肿
第3节慢性阻塞性肺病
一、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COPD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
机制
第4节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功能
代谢的变化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二、呼吸系统变化
三、血液循环系统变化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五、肾功能变化
六、胃肠道变化
第5节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及其
病理生理学基础
参考文献
第15章肝功能不全
第1节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
机制
第2节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
代谢变化
第3节肝性脑病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分型和
分期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三、肝性脑病的诱因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第4节肝肾综合征
参考文献
第16章肾功能不全
第1节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
环节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第2节急性肾衰竭
一、急性肾衰竭的原因与分类
二、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三、急性肾衰竭发病过程中各期的
功能代谢变化
四、急性肾衰竭的防治原则
第3节慢性肾衰竭
一、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二、慢性肾衰竭的发病过程
三、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四、慢性肾衰竭时的功能代谢
变化
第4节尿毒症
一、尿毒症毒素
二、尿毒症时机体功能代谢的
变化及其发病机制
三、防治原则
参考文献
第17章脑功能不全
第1节概述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
二、脑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
三、脑功能不全的表现形式
第2节认知障碍
一、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二、认知障碍的分类
三、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
四、认知障碍的原因及发生
机制
五、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第3节意识障碍
一、意识维持的脑结构基础
二、意识障碍的表现形式
三、意识障碍的原因及发生
机制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参考文献
第18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1节概述
第2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病因与发病经过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病因与诱因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分类
第3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发病机制
一、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二、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
内毒素血症
三、器官缺血及缺血再灌注
损伤
四、能量和物质代谢障碍
五、细胞凋亡的发生导致器官
功能损害
六、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
活化
第4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
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一、病因学防治
二、发病学防治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参考文献
英汉对照词汇表
❷ 生理学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为几个层次,也就是从不同的水平进行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物机体的功能就是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等。
生理功能虽然以细胞和分子特性为基础,并服从于物理化学的规律,但生理学毕竟不等同于物理学和化学,它们既有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和科学规律,还有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的研究和科学规律。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❸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动物实验
B.尸体解剖
C.临床观察
D.流行病学研究
E.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CDE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动物实验、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另外,近年来体外细胞培养、放射免疫、PCR、DNA凝胶电泳等细胞分子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所包含的内容是关于各种疾病的普遍规律性问题,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时稳态(homeostasis)调节的紊乱及其规律,疾病的转归等。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各系统的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心血管系统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的呼吸衰竭,肝胆系统的肝性脑病和黄疸,泌尿系统的肾功能衰竭等。
人体系统很多,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关节系统等等,病理生理学将不能一一叙述。
至于每一种疾病的特殊变化和特殊规律,虽然也属于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范围,但病种过多,学时有限,故许多具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问题,将分别在有关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教材中论及,或者参考详为论述的专着。
❹ 生理学的研究不包括
B 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是机体和各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规律及其机制、活动的调节,以及各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❺ 卫生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带答案(2)
C.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产品的生产 D.原材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9.现代医学目的体现了哪些原则:( )
A.高尚、节制和谨慎原则 B.供得起和经济上可持续原则
C.公正和公平原则 D.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的原则 E.以上全包括
10.《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居民平均健康水平在191个国家中位居:( )
A.18位 B. 81位 C.101位 D.20位 E.144位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 D 4.B 5. B 6. A 7. E 8. A 9. E 10. B
二、单项选择题
1. 比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
A. 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更为重要
B. 社会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C.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同
D.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
E. 自然因素决定社会因素
2. 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 )
A.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B.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和行为生活方式
D. 生物因素和卫生行为生活方式
E.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3. 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特征:(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E.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 评价疾病负担的指标为:( )
A. 生命质量指数(PQLI)
B. 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ASHA)
C. 健康期望寿命(ALE)
D. 减寿人年数(PYLL)
E. 调整病残生命年(DALY)
5.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 )
A. 无残疾期望寿命
B. 健康期望寿命(ALE)
C. 平均期望寿命
D. 婴儿死亡率
E. 生命质量指数(PQLI)
二、单项选择题
1. D 2.C 3.B 4.E 5.D
2. 以下不属于家庭功能的是( )
A.养育子女 B.生产和消费 C.休息和娱乐 D.赡养老人 E.恋爱
3. 关于公费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费医疗便于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有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
B.实行公费医疗,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难以控制
C.实行公费医疗,覆盖面广,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D.实行公费医疗,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E.公费医疗制度对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4. 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4C,不包括( )
A.content B.connection C.communication D.commerce
5. 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 )
A.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
B.具有正常的智力
C.心理发育阶段符合发展的心理特征
D.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
E.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6.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
B.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
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
D.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E.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人群健康素质
7. 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B.促进卫生技术的进步、提高服务质量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
D.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 )
A.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
B.传染病、车祸、心理紧张
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
D.环境污染、婴儿死亡率增高、人口寿命降低
E.新型传染病、心理紧张、贫血
8.社会制度的含义是( )
A.社会政策和社会法律 B.社会形态和各种具体制度
C.社会经济形态和行为准则 D.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E.社会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
9.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有( )
.care E
A.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B.神经、体液、免疫 C.神经、心理、社会适应
D.身体、心理、免疫 E.神经、免疫、社会适应
10.目前健康状况的评价主要采用( )
A.生理学指标 B.心理学指标 C.客观指标
D.主观指标 E.社会学指标
11.从文化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 )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
C.智能文化、主文化、反文化 D.智能文化、思想文化、规范文化 E.智能文化、科技文化、思想文化
12.智能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
A.行为和生活方式 B.精神和生活方式 C.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
D.物质生活和精神条件 E.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
13.规范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
A.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 B.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
C.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 D.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E.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
14.思想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
A.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 B.影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
C.支配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 D.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
E.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15.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
A.学历和社会职位 B.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
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
E.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16.PQLI是评价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
A.生活变化单位 B.生命质量指数 C.质量调整生活年
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E.期望寿命指数
17.1978年,Smilkstein设计了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方面评价家庭功能,不包括( )
A.适应度 B.合作度 C.成长度 D.紧张度 E.情感度和亲密度
18.常用的人口学指标包括( )
A.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构成 B.人口数量、年龄特征、期望寿命
C.人口数量、结构及变动情况 D.人口数量、性别及期望寿命 E.人口数量、结构与期望寿命
19.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有( )
A.GNP、就业率、婴儿死亡率 B.GNP、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
C.GNP、成人识字率、社会保障率 D.GNP、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 E.GNP、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率
20.计算生命质量指数需要的三个指标是( )
A.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
B.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C.就业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
D.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二、单选题
1.E 2. C 3.C 4. B 5. A 6.E 7.C 8.D 9. B 10.D
11.D 12.C 13.A 14.E 15.C 16.B 17.D 18.C 19.E 20.D
1. 摄食行为属于( )
A.先天性的定型行为 B.反射行为 C.个体保存行为
D.种族保存行为 E.后天习得的行为
2. 冒险行为的特征有( )
A.不是人类群体或个体所必需的
B.这些行为是否导致损失主要是由机会决定的
C.主题清楚地知道这些行为对自身造成损失的机会比较大
D.冒险过程本身和冒险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冒险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E.以上答案都正确
3. 肿瘤易发行为又称为( )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4. 健康行为的必备条件为( )
A.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B.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C.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D.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E.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
5.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下列不属于“四大”偏离行为的是( )
A.吸烟 B.自杀 C.酗酒 D.饮食不当 E.缺乏运动
6.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是( )
A.冠心病 B.支气管哮喘 C.溃疡病 D.恶性肿瘤 E.病毒性肝炎
7.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
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二、单选题
1.C 2. E 3.C 4.D 5. B 6.E 7.E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现场调查研究方法的是( )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自然试验 E.描述性研究
2.创造性是科研工作者选题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包括( )
A.先进性 B.新颖性 C.独创性 D.突破性 E.以上都是
3.下述哪一项属于概率抽样方法( )
A.偶遇抽样 B.立意抽样 C.系统抽样 D.雪球抽样 E.判断抽样
4.效度是指( )
A.测器的稳定性 B.测器的可靠性 C.测器的准则
D.与研究目的的准确度 E.以上都是
5.定性研究的特点是( )
A.注重过程的研究 B.注重结果的研究 C.研究样本结果可以外推
D.常用概率统计方法 E.以上都是
6. 观察法的特点是( )
A.高有效性 B.高可靠性 C.时间弹性 D.低费用 E.以上都是
7. 开放式问题的特点是( )
A.容易回答,节省时间
B.易于设计,适合于不了解的内容的探索性研究
C.在测量一些等级问题方面有独特优势
D.所收集的资料便于分析和比较E.设计较复杂,易于获取定量资料
8.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 )
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计算机编码
B.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
C.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
D.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
E.封面信,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审核记录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 E 3. C 4. D 5.A 6. E 7. B 8. A
(1) 测量在疾病和治疗影响下的行为改变和角色功能表现是:( )
1. 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标量表
2. 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
3.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4. 疾病影响量表
5. 特异性量表
(2)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自评自己的生命质量,应选用的量表:( )
1. 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
2. 普适性量表
3.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4. 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
5. 疾病影响量表
(3) 生命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于:( )
1. 慢性病
2. 急性病
3. 老年人
4. 一般人群
5. 慢性病和其他有一定生命数量基础的人群
(4)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内容:( )
1. 客观体验和主观体验
2. 健康状态和主观体验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表现
4. 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
5. 疾病的体验和老化的体验
(5) 对量表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 )
1. 灵敏度和特异度
2. 信度和效度
3. 可行性、信度、效度、敏感度等
4. 可行性和偏倚大小
5. 重复性和真实性
1.(D) 2.(C) 3. (E) 4.(B) 5.(C)
1. 下列哪一项正确( )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B.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D.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E.健康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2.下列哪一项正确( )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B.慢性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C.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D.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之一。
3.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顺序依次为:( )
A.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B.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C.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医疗卫生保健
D.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环境因素
E.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保健、生物遗传、环境因素
4.下列哪一项正确( )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B.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D.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E.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5.下列哪一项正确( )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死亡概率可能高于当地同性别年龄组的平均水平。
B.健康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C.自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而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E.一般性危险型实际年龄接近于评价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6.下列哪个不是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 )
A.潜伏期长 B.联合作用强 C.广泛存在
D.与慢性病是单因单果关系 E.特异性弱
7.在健康危险因素个体评价中,“健康型”的人( )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B.评价年龄大于增长年龄
C.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D.评价年龄小于增长年龄
E.以上答案都不对
8.关于危险分数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危险分数越高,则死亡概率越小
B.危险分数与死亡概率没有关系
C.危险分数不可能等于1
D.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
E.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
1.C 2.A 3.A 4.C 5.A 6.E 7.A 8.D
1. WHO 在哪一年提出了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
A.1974 B.1975 C.1976 D.1980 E.1985
2. 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
A.1980 B.1981 C.1982 D.1985 E.1991
3.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展过几次全国范围的卫生服务总调查?(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4. 近年我国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约为( )
A.8% B.6% C.4% D.3% E.5%
5.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属于( )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6. 为了验证社会预防措施的效果常采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 )
A.分析性研究 B.实验性研究 C.理论研究 D.综合评价 E.描述性研究
7. 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应计算:( )
A.直接卫生费用 B.间接卫生费用 C.两者都包括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其他
8. 以下哪种属于资源分配适宜( )
A.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不足,卫生服务利用率高
B.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C.资源充分,医疗服务需要低,卫生服务利用充分
D.资源充足,利用良好,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E.卫生服务需要量低,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低,卫生资源投人过度
9. 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B.卫生服务的价格 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 E.以上都是
10. 下列答案哪一项不是反映医疗需要量的指标:( )
A.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 B.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C.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人数 D.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
E.每人每年休工日数
1.C 2.B 3.B 4.C 5.A 6.B 7.C 8.D 9.E 10.D
1.下列哪一种卫生技术评估不属于按照所评估技术的用途划分范围( )
A.治疗性技术评估 B.行政管理机构评估 C.诊断性技术评估
D.预防性技术评估 E.康复性技术评估
2.关于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
A.卫生技术的功效评价 B.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 C.卫生技术的经济性评价
D.卫生技术的社会影响评价 E.卫生技术的原理评价
3.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中,某项技术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其含义是指( )
A.绝对有效的技术 B.绝对安全的技术
C.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病人接受
D.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病人、医生、社会及卫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E.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卫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4.反应性评估是病人感觉到的绩效与哪种期望之间的比较( )
A.理想的期望 B.预期的期望 C.普遍的期望
D.未知的期望 E.以上都不是
5.病人满意度评估是病人感觉到的绩效与哪种期望之间的比较( )
A.理想的期望 B.预期的期望 C.普遍的期望
D.未知的期望 E.以上都不是
6.下面哪一项是反应性评估中“对人的尊重”的评价项目:( )
A.及时关注 B.社会支持 C.交流
D.基本环境质量 E.选择提供者
7.常用的卫生技术评价方法中,经济评估的主要类型有( )
A.成本最小化分析 B.成本效果分析 C.成本效用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以上全对
1.B 2.E 3.D 4.C 5.B 6.C 7.E
1.下列那种政治决策模型又称为科学决策模型( )
A.渐进决策模型 B.精英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集团决策模型 E.系统决策模型
2.下列哪项是美国学者T.B.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引起政策失效的因素( )
A.决策者的价值观 B.立法机构 C.标准化管理
D.偶然失效 E.理想化的政策
3.希望了解所要制订政策的处境、权威性、弱点,明确政策的方向,发现潜在的反对和支持联盟,最好选择的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
A.宏观政策图解法 B.微观政策图解法 C.政策网络分析
D.场力分析 E.SWOT分析
4.下列哪一项不是SWOT分析的内容( )
A.挑战(threats) B.机会(opportunities) C.劣势(weaknesses)
D.趋势(trend) E.优势(strengths)
5.把组织内外影响成功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
A.利益相关集团分析 B.宏观政策图解法 C.微观政策图解法
D.政策网络分析 E.SWOT分析
1.C 2.E 3.A 4.D 5.E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卫生策略制定中备选方案的最终选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卫生政策目标
B.能最少地消耗各种政策资源
C.能对多种风险具有最大的应变性
D.能在政策实施中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E.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2.在哪种宣言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 )
A.《阿拉木图宣言》 B.《可持续发展宣言》 C.《哥本哈根宣言》
D.《慕尼黑宣言》 E.以上都不是
3.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是( )
A.促进健康、医疗保障、预防保健、社区康复
B.促进健康、社会病防治、计划生育、社区康复
C.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社区康复
D.促进健康、合理用药、计划生育、社区康复
E.以上都不是
4.在哪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发表了题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宣言。( )
A.第48届 B.第49届 C.第50届 D.第51届 E.以上都不是
5.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重点应是( )
A.治疗疾病 B.预防和促进健康 C.社区康复
D.计划生育 E.寻找各种致病因素
1.E 2. A 3.C 4.D 5.B
1.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B.卫生服务的价格 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 E.以上都是
2.下列不属于社区的要素的选项是:( )
A.社区居委会 B.某一时段 C.居民的健康观念
D.健康保险制度 E.某地域
3.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 )
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病人 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的是: ( )
A.健康教育 B.血吸虫防治 C.器官移植
D.免疫接种 E.外伤处理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 )
A.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B.专科卫生服务机构 C.福利机构
D.居民自救组织 E.民政机构
6.社区卫生服务原则:( )
A.协同性 B.发展性 C.经济性 D. 公平性 E.以上都是
7.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运作的是:( )
A.原有机构名称转变,运作模式不变 B.政府全额拨款补贴
C.卫生部门可以单独完成体系建设 D.社区动员,重在参与
❻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方法主要是试验的方法,有载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❼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其主要研究方法有那些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研究方法有:
1.动物实验
2.临床观察 在不损害患者健康、不延误患者诊治的前提下,采用B超、心电图、CT、磁共振及内镜等无创性的仪器检查,或收集患者血、尿、脑脊液及活检组织等进行测试,配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观察,亦可对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形态改变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3.流行病学研究
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考研名校: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四川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南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吉林大学 , 南京大学, 暨南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苏州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兰州大学 , 东南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温州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郑州大学, 徐州医学院, 广州医学院 , 青岛大学 汕头大学 , 天津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大连医科大学 , 广西医科大学 , 同济大学 , 广东医学院 , 昆明医学院 , 厦门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院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山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 四川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南大学这些学校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都比较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书的主审、主编、副主编都是这些学校的老师。
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都难学。不过慢慢背吧。
北京大学 A+
复旦大学 A+
中南大学 A+
汕头大学 A
中山大学 A
南方医科大学 A
中国医科大学 A
华中科技大学 A
四川大学 A
上海交通大学 A
河北医科大学 A
排名这东西看看就好...
靠,楼下校友...陈院长现在意气风发啊...
组织缺氧以后,无氧酵解增强,组织细胞会释放相关的因子来调节血管的舒缩,已增加血管内的血流量,增加自身的氧供。起到一个自身调节的作用。
很重要!作为医学人员,只有明白了疫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你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的给病人诊治。
薯仔,优酷都有,但是不完整。国家精品课程网上有完整的。
❽ 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
科学方法包括什么?
科学方法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分为: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学科。
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同,又可以将科学方法分为:实验方法(如观察法)、理论分析的方法(如演绎法和归纳法)、数学的方法等。
4、非传统科研工具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些传统的科研工具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了而必须用一些新型的科研工具代替传统的科研成果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基因工程就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一种生物体上的某个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上的一种遗传改良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