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王洪江老师的录像课(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就是利用这一教学法完成的。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因现场教学模式要受到客观条件的一些制约,因此,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情景教学法。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拓了视野,自觉增强了科学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既满足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体现了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求。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5. 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情况是学生
满意请采纳
Ⅱ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消、改造和制造规律。而教学原则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二)我国目前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ƒ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观点: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2.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观点: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助产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3.巩固性原则
(1)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观点: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观点: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不能跳跃。
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要超越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实施教学。
5.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教学方法的特征:(1)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2)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指导;(4)注重学生的心理及其学习动机的激发;(5)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6)继承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定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则是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2)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1)定义: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演示法
(1)定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2)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练习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②要有周到的计划与适切的步骤。③要有恰当的分量与适当的难度。④要有科学的时段与有效的方法。⑤要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⑥要有及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
5.实验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2)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
6.讨论法
(1)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7.参观法
(1)定义: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2)参观的类型:①感知性参观。②并行性参观。③验证性参观。④总结性参观。
(3)参观法的要求:①参观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现实条件,确定参观的目的、时间、对象、重点和地点,并在校内外做好充分准备。②参观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参观类型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全面看、细心听、主动问、认真记。③参观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参观计划,指导学生座谈收获、整理材料、客观评价、写好报告。
8.读书指导法
(1)定义: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它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
(2)基本要求:①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②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③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9.实习法
(1)定义: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与实验法、练习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独立性、综合性和创造性。
(2)实习法的基本要求:①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有关的理论知识、实习任务与操作规则,落实实习场所,备妥实习用具,分好实习小组。教学实习要搞好试讲。②实习中,教师要加强具体指导,做好操作示范,把握实习进程,检查实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③实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开好总结大会,并为每个学生写出公正、客观的评语。
10.发现法
(1)定义: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并总结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所提出
Ⅲ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Ⅳ 讨论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特点等有哪些要求
所谓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辨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就所承担的《国际贸易学》、《保险学概论》、《社会保险》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讨论式教学法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实施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一) 讨论教学法是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
大学教育是着眼于培养研究型和知识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而更应该善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是不能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而讨论法则为实现这一任务提供了可能。因为,填鸭式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全由教师把握,教师想怎么灌就怎么灌,拿不准的地方还可以避而不谈。而讨论法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思考问题,在思考、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兴趣,同时又能收到在启发诱导下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 讨论教学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今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实感强,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善于质疑以及求新、求变、求实等心理特征,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于灌输的教学形式和现成的教条答案。讨论法正是适应当前大学生这些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探索的心理需要。
(三) 讨论教学法还有利于培养民主和谐,平等协作的作风,培养实事求是、比较鉴别的指导方法
讨论法教学实质上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双方或多方之间是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相互协作的关系,而不是我们的一批同志所坚持的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和信息垄断(也许是潜意识的)。事实上,师生之间谁占据在讨论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是阶段性的、变化的和不确定的。古人说“教学相长”,“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就是形象地说明这种教学主体地位的辨证关系。应该说,讨论教学法不仅是在教学形式上对传统教学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思想上的更新。它是对传统家长式的教学观念的批判,主张并强调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平等性。课堂讨论只有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才能达到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目的。同时利用讨论式教学,学生还会被引导学会搜集、筛选、整理信息,培养他们科学研究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 在实施讨论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讨论教学法仍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
贯彻讨论模式,强调学生在讨论中的主体地位,但并非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就减少了。恰恰相反,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其主导责任甚至更繁重了。这是因为,讨论式教学模式不是在学生既有的水平上展开的,是立足于发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展开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的系列问题,都超越了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在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个人准备讨论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已有知识,达到了一种新的水平。不但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新的创造,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开阔知识领域,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至少不比课堂讲授的要求低。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讨论的布置、讨论的即时引导、讨论的总结评价等范畴。作为教学过程,在讨论的准备阶段,为避免讨论的无计划性,教师首先要向全体学生布置讨论题目。选好讨论主题是组织讨论最关键的一环。一般说来,讨论题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另外,还需讲明讨论的目的、讨论的内容、阅读的书目、准备与讨论的方法、写稿和发言的要求等等。也就是说,从总体的学习与教学活动上,全面控制、指导全体学生的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讨论的参加者,又是讨论的组织者、评价者、引导者。教师要机智灵活地控制讨论的节奏,既或明或暗地激发学生各抒己见,又要避免离题万里,使讨论的局面难以控制,这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组织技巧。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系统的总结评价。教师要从观点与方法的统一中、从学习与发展的统一中,评价学生的发言,指明其得失成败,概括已经实现了的发展,指明进一步发展的任务。教师对所讨论内容的总结,既要概括教科书、参考书及全体学生发言的内容,又要高于这些内容,进行新的理论探讨,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Ⅳ 教资考试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谈话法要求教师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
讨论法要求教师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人观察与思考;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以使目的明确,现象明显;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参观法要求教师做好参观的准备;指导参观的进行;总结参观的收获。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
自学指导法的要求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加强评价和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自学心得。
实验法要求教师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做好实验小结等。
运用讲授法的要求教师讲授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讲授应具有启发性;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在考试时经常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生们要学会分析对应情况。
Ⅵ 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教师作为“导演”,就某个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有如下几点
1: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限制。
2: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特别是在讨论和争论中遇到的问题是事先预想不到的,学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实质,并组织大脑中储存的知识。有效培养和提高学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立性。
3: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题一般都有难度,学生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才能解决。这样学员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即时反馈能力和评价能力。
4:能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口头表达能力。讨论的过程就是学员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准确、清楚、全面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5:通过讨论,教师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和总体的知识准备程度和认识状况,随时调节教学进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能在讨论中听取别人的发言并作比较,取长补短,扩大视野,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