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5、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积极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㈡ 结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探讨在教学过程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去的事倍功半的效果。我认为首先吃透教程,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选择教学方法。
㈢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研究由以下哪些方面组成 方法 模式 要素 策略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说系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个关于系统的本质介绍在网络里有。系统思考的基本要求包括的方面有整体思考、动态思考、本质思考。何谓系统思考?按照系统思考去研究处是事物,就应把所处理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要处到其中的组成部分(元素或子系统),还要看到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因此按照系统思考的方法观察、分析、近年、管理、协调某一个事物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应该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因此为了真正有效地研究解决包括企业管理在内的各类实际问题,应做到既有分析,又有综合;陈有分解,又有协调。在实践中,人们用系统思考求解实际问题通常有三个方法,即看长期处理近期,看全局掌握局部,看动态把握静态。对系统思考的基本要求? 、应防止分割思考,要整体思考。这与辩证唯物论所提倡的要全面看问题,切忌片面性是一致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的问题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如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对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就应该是不看一事一时,而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全部工作。这样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应防止静止思考,要动态思考。按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件改革的事项都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运转的,即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运动和变化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同时具有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竞争,而不再是以前常说的人才的竞争。因为今天人才是与“学习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名词。没有学习力的人才很快会变成庸才,没有学习力的组织(企业)终究要被淘汰。高学历只能说是准人才,比具有低学习历的人有更快成为人才的优势,但若不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充电”,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和掌握最新信息,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或保持人才的优势地位。 、应防止表面思考,要本质思考。系统的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尤其是对某些运转速度很慢的系统,我们必须有耐心地拉大时空了解其全貌,才能准确掌握它的本质。如果仅在一时一地观察这个系统,你看到的仅仅是这个系统丰富多彩全貌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有时这个小小的侧面所反映的现象与事物的本质差距甚远,甚至完全相反。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现象都与本质无关,有些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这就要求人们把现象看做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才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㈣ 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一、英语教学方法研究的现状
自十七世纪现代英语诞生以来,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和研究就一直在
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呈现出由 单一向多样综合发展、由截然对立向相互融合发
展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同时,也 极大地丰富了英
语教学理论。截止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包括路子、技术、方式等在内的多种多样
的英语教学方 法。诸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情景
法、整体动作反应法、沉默法、暗示法、自然 教学法、机械反应法、顾问辅导
法、信息认知法、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六步听写法、四步连读法、简笔 画
情景教学法、结构情景交际教学法、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复习介
绍操作练习巩固五步教学法 、释放教学法、密集式全浸入教学法、张思忠"适
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着、因材施教"十六字教学法、 交际法、折衷法等
等。这些方法,对我国不同时期的英语教学,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并对我国社
会主义英语 人材的培养,起过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国外 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被介绍引进过来,如听说法、
视听法等等,大开了英语教师的眼界,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春 风,注入了活力。
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积极投身到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和实践之中,英语
教学的面貌 为之一新。但是,不少英语教师也反映,在他们为改革开放以来英
语教学面临的大好形势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 ,又感到累得无所适从。一开始是
听说法,接着又是意念法、功能法、交际法……,总是围着被不断介绍到国 内
的外国新的教学法"团团转",致使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陷
入了一些误区。具体表现是 ,在理论研究上,单纯介绍国外英语教学法理论的
多,探索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运用的少;挖掘其理论 意义的多,探索实
际操作的少。在教学实践中,囫囵吞枣机械照搬简单移植验证的多,消化吸收结
合实际扬弃 创新的少;导致英语教学广种薄收、少慢差费、效率低下,此外忽
视英语教学的特殊性、阶段性和目标的多元 性等等。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英语的教学进程,为了使英语教学的改革走出误区并进一步深入下去, 真
正收到实效,有必要对英语教学的方法作一认真的分析比较,从而为英语教学提
供科学的指导。
二、现行几种主要英语教学方法浅析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方法较多,但从影响的范围和发展的方向及
推广的价值上看,听说法、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当属主流。从
方法本身来看,它们之间是一种扬弃的关系,即交际法是对听 说法的扬弃,折
衷法和张思忠16字教学法又是对听说法、交际法等的扬弃。这里,将对上述几
种方法进行若干 比较,以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借鉴和运用。
(一)听说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美国军队中形成并获得成功,五十年代初在美国流
行,六十年代中叶发展到顶峰, 流传到世界各国,蜚声世界英语教学界。其特
点是:
1、注重语言结构、形式,意思为次,机械记忆为主
2、语言学习项目不必语境化;
3、语言学习的目标就是掌握语音、句型、单词,因此, 大量使用机械练习;
4、句型操练为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技巧;
5、发音要求近似本族语人的标准;
6、课堂上禁止使用语法解释,禁止使用母语, 禁止在初期水平上使用翻译;
7、只有在长期严格的句型操练和大量机械练习之后, 方可进行交际活动;
8、先听说后读写, 即在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口语之后方可从事阅读与写作;
9、 通过教授语言结构(即句型的系统教学)来掌握英语的语言系统;
10、以语言能力的形成为教学所追求的最大目标;
11、以语言项目的难易来安排学习顺序;
12、教师为中心决定内容,控制学生并使学生严格纳入此法的训练轨道,尽
力避免语言错误;
13、语言的准确性是追求的主要目标;
14、学生学习状态被动,实践量少,实践时间短,实践范围窄;
15、方法机械、单调,学生易厌倦。
(二)交际法
七十年代产生于西欧,是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特别是
欧洲共同体成立以来,各种专 业英语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于是,这种培养
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便产生了,并很快在世界上流行开来 。与听说法相比,
它的特点是:
1、意思是最重要的;注重意义,围绕交际功能使用或练习结构;
2、语境化是教学的基本前提;
3、语言学习目标就是学会有效地进行交际;
4、句型操练属辅助训练手段;
5、发音以可以理解为标准;
6、依据年龄、兴趣等条件,只要有助于学习者,可以解释语法,母语在适
当的场合可以适当使用,翻译可 根据学生需要使用;
7、从开始就鼓励交际活动;
8、如需要,读写可以与听说同时进行;
9、通过交际过程或活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系统;
10、交际能力是教学所追求的最大目标;
11、以交际的需要、兴趣、意义等来决定学习顺序;
12、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语言,并鼓励学生
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教师 无需严格规定被使用的语言项目;
13、流畅、熟练、得体、易被人接受的语言是基本的教学原则和主要追求目
标,准确性不是抽象的,它应 体现在语境之中;
14、学生学习状态主动,实践量大,实践时间较长,实践范围宽;
15、方法灵活多样,有与现实接近的东西;学生兴趣浓厚。
(三)折衷法
由于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都不能包医百病,所以,近年来国内
外英语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 普遍的趋向,就是对各种英语教学法流派采取折
衷的态度,取长去短,优化配置,把一对对相互矛盾的方法结 合起来使用,于
是产生了新的方法即"折衷法"或"新教授法"。与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
法、交际法等 相比,它的特点是:
1、在母语问题上实行折衷。即实行既利用又控制的原则, 既不象语法翻译
法那样完全依靠母语,也不象 直接法,听说法那样绝对排斥母语,而利用理解、
比较、对比等积极作用,排除其不利于思维的习惯、语感等 消极干扰;
2、在处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上实行折衷。 即既要注重语言交际能力(语言
运用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 语言的知识性学习和训练;
3、在对待口语和书面语问题上实行折衷。听说读写是教学目的,也是教学
手段,相辅相成,应阶段侧重, 目标侧重,综合训练,而不能象某些教学法那
样或偏爱听说、或侧重读写;
4、在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上实行折衷。即注重句单位教学为主,词单位教
学、课文中心教学以及语音、词 汇、语法各单项教学为辅,不走极端;
5、在处理内容和形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上实行折衷。 既重视形式和结构,
更要重视内容和功能,不象 听说法那样只重视形式与结构,而忽视内容和功能。
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兼顾语言形式、结构及语言表达的内容 与功能,即不仅要知
道怎么说才对,更要了解说什么才更合适,更得体。教学内容务必在真实的有情
景的连贯 语言中出现,而语言的形式、内容和功能又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
适应,从而增长知识结构;
6、在具体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归纳法和演绎法折衷使用,既
可在归纳中演绎,又可在演绎 之后再归纳;
7、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既 学会又会学,既活学活练又活用;
8、在对待语法和翻译上实行折衷。即不走极端, 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需
要,恰切使用,既不谈语法翻 译"色变",也不脱离实际津津乐道于语法、翻
译。
(四)张思忠教学法
华中师大一附中张思忠集其40年教改实践所创立,其内容是"适当集中,
反复循环,阅读原着,因材施教 "。也称16字教学法。其程序为:在短时间内
通过适当的集中方式,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教给学生 ,在听、说、
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一定难度的技能训练,以反复循环的各种有意记忆方
式,使之得到及 时的强化。在学生集中记忆大量词汇和基本掌握较多的语法项
目之后,通过课文教学、阅读原着等活动,消化 、巩固前期识记的语言知识项
目。对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分组复式教学,发展和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智
力和能力,防止和克服学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建立心理优势,整个教学过程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识 词,口语突破,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具有初步的
听说能力,掌握基本句型。第二阶段结合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全面促进听、说、
读、写能力的发展。两个阶段可交替进行,每个阶段又分若干小段,每小段侧重
点又有所不 同。这是一种将语言知识技能化的学习过程和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
言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是近十几 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实验和推广的两
大教学方法之一(另一法是交际法)。是经实践检验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 质量
的有效方法。与交际法等相比,其特点是:
1、以全面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为指导思想, 科学地处理因
材施教、非智力因素、巩固提 高等问题;
2、兼收并蓄,博采各英语教学法之长。 如从直接法中吸取"语言实践"精
华,认为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 的基础;从听说法中吸取句型和句型操练的方法,
但又排除了单纯从语法结构出发,过分机械重复训练的倾向 ;依照功能法交际
性原则,把语言重点从语言知识转到语言实践上来,发展了认知法中要让学生充
分发挥积极 性和主动性的观点;注意吸收视听法中的情景性原则,在课堂教学
中尽力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语言交际环境;突 出了翻译法中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的
长处,提出了阅读原着的主张;
3、异于交际法体系,但不悖交际性原则,主张教法为教材服务。其创立的
强化集中——阅读原着——分群 复式教学体系,完全不同于交际法的理解——
表达——综合体系。但其目的仍是"为交际",该法虽不主张听 说领先,但强
调"四会"要求,主张起始年级侧重口语训练,高年级阅读原着时,不放弃口语
训练。其"强化 语音、集中识词"是为了使学生更早更快地进入交际活动;
4、正确处理教语言与教交际的关系。 即坚持教语言(就是坚持语音、语法、
词汇、听、说、读、写的教 学),在教语言本身的同时教语言使用,也就是教交
际;
5、既教浅层文化、更教深层文化。首先集中解决语音、语法、 词汇基本问
题(浅层文化),为学习有文 化内容的材料开路,随之即进入阅读原着以及有内
容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的强化训练(深层文化)。
以上对当前中学流行的主要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了彼此间
的差异之处,希望能对中学英 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一点作用。同时,也算是抛
砖引玉,以期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化英 语教学改革,共
同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英语教学法体系。
㈤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又分为科学性讲述和艺术性讲述。
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运用较多。
讲读: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用于语文、外语教学中,也可用于数理化学科教学。
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的时间里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条分缕析,科学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因为讲演时间长、知识面涉及广、复杂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中较少运用。
优缺点: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优点:能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缺点: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能广泛使用。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优缺点: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级运用较多。
(4)读书指导法
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定义: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复杂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4)实践活动法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㈥ 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6)教学方法的探讨扩展阅读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㈦ 讨论某篇文章的教学方法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教学论文主要是指对教学原理、方法、心得等进行论述的文章。不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志,平时工作可谓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学生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出类拔萃;谈起教学方面的体会,更是如鱼得水、如数家珍。可就是写起论文来往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俨然成了煮饺子的茶壶。"如何写好教学论文"也就成了他们难解的心结,这一弱点在经验交流、职称评定时,显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写作经验,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 观点要正确
既然是代写论文,就应该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见解往往有对错之分,我们提唱创新,鼓励突破,反对人云亦云,更反对观点错误、立场反动的东西。前一段时间,《扬子晚报》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个老师为了让学生认真学,公然在班上跟学生讲:"好好学将来可以住漂亮的房子、娶漂亮的老婆"云云。估且不管这位老师的用心如何、学生的反应怎样。这种提法本身就是封建社会"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翻版,象类似的观点如果出现在论文中,这种文章又岂有可取理?由此可见,写文章的第一要素:观点要正确。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好象是在谈什么大道理,其实不然。试想,我们在撰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对搜集
的大量资料不加以任何甄别,见到所谓有用的资料就照搬照用,难免有非理性、甚至是不健康的思想观点充塞其中。就象我上面所提到的那位先生的话,不仅不利于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相反地,类似的话如果出现在文章中,这样的文章不仅不是佳品,而且是次品,是毒品。不仅如此,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来研究教学问题,也是行不通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同样地,搞教学研究也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否则,这样的文章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当然也就是不具有什么学术价值了。
二、 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撰代写论文和着作的重要起点,主要包括:内容、范围及难度等三个方面。内容 往往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料而定,通常选定自己熟悉的材料,最好是自己的本职业务范围内或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内容。不能为了赶时髦,或为了评职称投稿,勉强东挑挑西选选,去找一些连自己都似懂非懂的东西。即使这样做了,最终也只能是劳而无功,一无所获。范围和难易 论文的范围和难易度要掌握好。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深怕人微言轻,似乎题目越大,论文的份量就越重,或者说就越像论文。其实,题目太大以后,往往会因力不从心,容易失败。这里的"太大"是指:研究的问题"外延"太大,几乎是无所不在其中--不是概论、就是原理、不是数学、就是物理!这种文章表面上看起来很大气,可往往给人言之无物、华而不实之感。同样地,如果选择的题目太小了,则显得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也不利提高。当然 ,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论证角度。一般来说,大题目写起来容易空泛,这往往是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入,写少了象蜻蜒点水,如浮光掠影;写多了则显得又臭又长。相反,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能够深入本质,切中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那论文就一定有份量。在选题时一般要注意:它的实用性、互异性、准确性、突破性等等
三、 材料要充分
选材是否合理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写论文从整体构思,到题目确定,到论证过程等等,都不能离开选材--客观的资料。选材的目的,是采众家之长,成一已之见。因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如何确立论点 即通过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把与自己的想法吻合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挑选出来,并且从新的视角,予以新的观察。如何独树一帜同类资料中,不同作者自有其不同的阐述与见解,我们可以把其中富有个性的典型论据、体
现各自特点的合理论证,摘录出来,从而为自己独树一帜提供保证。如何表现自我不少文章大同小异,因而,代写论文有关资料内容的交叉争议之点,往往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关键之处。如果我们注意把这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对于形成自己的主见,确定文章的论证角度和发展方向,则大有裨益。
如何精耕细作不少文章由于种种原因,原作者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未作详细而中肯回答。如将文中略写部分归拢在一起,加以扩充分析,我们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修正原有的选题方向,对问题作出定向、定度的思考和研究。总而言之,选材时,一定要注意不去作大而无当的联系和比较。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找一些与我们的论点有关的东西来作对比研究,以便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四、 思路要清晰在写论文之前,我们不妨先拟好一个写作提纲,如有可能最好是来一个初稿,然后再动
手。提纲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细节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展现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是否得当,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每一个部分、每一环节是否都是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入扣,配合默契,是否都能为主题服务……
初稿提纲只是论文的大致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节都考虑周密完善,因而可以先写一个初稿。有了它,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有不恰当之处,这时就应加以调整或修改;对于有错误的论点、论据,或发现新的论点、论据,还应及时抽掉与增补,使之逐步完善。
初稿的写作通常有两种写法:
(一)、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它可以便文章的格调、风格前后保持一致,前后衔接紧凑、自然,避免旁逸斜出,防止语言、文字上的重复;
(二)、按内容的熟悉程度分段进行,这种写法有利于作者积极思考,便于捕捉创作的灵感。
五、 表达要准确
修改--论文的后期制作。反复推敲出佳句,精心修改得华章。只有反复推敲和字斟句酌,文章才会显得具体、准确、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的教育、教研成
果。修改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以来一个"亡羊补牢"--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 代写论文通过材料的增删,使文章血肉丰满,使观点立之牢固,并与材料达到和统一;又可以"彻头彻尾"--发现问题,该舍就舍、该去则去,决不估息。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等。修改观点在初稿形成后,要再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说明它的若干个从属论点,是否有失偏颇、带有片面性或表述得欠准确;同时还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别人类似或雷同,有无创意与新意等等。修改结构从结构上来看,不仅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处置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楚,能使主题内容得到顺畅合理的表达,还要求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主次、详细等各个环节合理紧凑。修改语言 要在语言的准确性、学术性、可读性等方面下功夫,文字力求准确、精炼、简洁、专业,努力做到字字珠玑、句句充实。
㈧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了,不知多少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并长期争论不休。前些年提倡素质教育,不知多少专家学者写了多少文章,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就我所知,一般的看法,都是说“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不好,应改行“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然而,奇怪的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是“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大学课堂上,更是普遍如此。
有道是,存在的是就是合理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这句名言,不知德文原文怎样,翻译成中文,其实是不确的,常引起人们的误解。我理解,所谓合理也者,并非完美之意,而是有理由,有原因之谓,也即合乎其赖以存在的理由。试以此来观察教学方法,我以为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既然能够在世人长期口诛笔伐之下,依然大行其道,那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的理由或原因,而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既然尽管人们起劲地宣传,提倡,但却依然千呼万唤不出来,也一定有其难以存在的理由和原因。
这个问题我以前曾经想过,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因为各门课程第一次上课时要讲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又进一步仔细想了一下,越想越觉得,满堂灌式教学方法,虽然大家普遍感到厌倦,但其实倒实在是大学课堂上最好的教学方法。其好处在于:课堂气氛宽松,有助于自由思考;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效率高;课堂教学场面平淡无奇,有助于培养宁静致远的正确学风。反观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不过是表面上热闹,内里空虚,愚人子弟,误人前程的伪教学罢了。
为了理解上述观点,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大学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通常人们总是说,上学是为了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等等。我想,这种说法如果放在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也许基本上还算正确。但在大学里则实在是大谬不然。就多年来上学和任教的经验来看,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而真正能够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则绝大多数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接受培训和自学。因此,大学教学的真正目的主要不在于,也不应该在于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在于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大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其貌不扬,其味不浓 ,平淡枯燥,这些常常导致人们批评和指责的缺点,恰恰正是其了难能可贵的优点,而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所谓优点,则恰恰正是应该被人们摒弃的缺点。前者给人以思考的机会,后者则(从理想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假定真正实行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话)近乎完全剥夺了受众独立思考的机会,实在真的是愚人子弟,误人前程,为害不浅。
为了增加说服力,不妨举出传销的例子。笔者看过一些传销的报道资料,其培训讲课的做法,可谓典型的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但结果是一个个精明伶俐的才子佳人硬生生弄成了傻子呆子,完全失去了基本的是非辨别能力。
㈨ 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哪个更重要
这两者怎有可比性?两个应该是协同共进啊。
只有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研究,才能制定出恰当的教学方法。相应的,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更好的诠释教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