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为什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为什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发布时间:2023-01-31 15:58:19

Ⅰ 教学真的有那么多的创新吗

说实在的,任何通过花里胡哨来完成的,都是非常简单的知识,都是本来可以用最简便的方法就可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需要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学会的。

那些需要逻辑推理,需要复杂思维的知识,真不是专家们提出的那些几步教学法好解决的。

一节课仅仅45分钟,支离破碎地被专家分成了若干个环节。老师真正表现自己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剩下的,就是学生们乱哄哄的所谓的小组探究,师生互动。那么点时间,能探究出什么来?学生无非就是抱住一本参考书念答案。

说真的,如果仅仅是课堂上的那点探究时间,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很难探究出点什么来,更何况是中小学生。作课的时候,学生说得头头是道的,那些语言基本上能够找到出处。

“教无定法”,我希望把怎么教书还给老师们吧,不要推广专家们的所谓“经验”或方法。让老师系统的给孩子们讲知识吧,那样的话,大部分孩子就不用往补习班里跑了。

真的没有必要天天“改革”,认为改好了,就按照这个进行就好了,不断地改革就是不断地否定昨天。

莫非我们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吗?不是这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教学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永无止境的一种创新。作为研修布点教学法整整十七年的一个老教师,有缘来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之所以许多一线教师反感这个话题,是因为当下的教学评价所致。现在的教学评价是两种极端化评价,一是做表面文章:说一些关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时鲜话、套话,实际上根本没有吃透某种教学思想、方法,所以就无法持之以恒、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的只看眼下的考试成绩(根本不研究这种成绩是怎么获取的,也不思考这种成绩是否对学生最终的考试,就是决定学生升级考试,如中考、高考有积极的影响,缺乏战略规划,用战术性的勤奋来掩盖战略性的懒惰!),这种月考,期中考试等的数据评价,本身就缺乏科学性,用自然科学的纯数据分析,不可能反映真实教学的实际效果,因为教学是涉及深厚的人际关系,如学生的情绪、 情感 等以及学生的主观价值, 社会 文化的影响等。

现在回到教学实践中来聊这个话题,由上述的理由,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创新工作态度有两种:一就是靠零碎的经验,碎片化的教学知识积累来应对教学工作,鉴于当下的急功近利的评价(如期中、期末考试统计分数数据)强化了这种工作作风,精力都耗在抢时间、多布置作业,只要近期考试成绩好,就是一切,也就是教学好,教学有创新!;二是为了评职称,极尽所能做表面文章,天下文章一大抄,;甚至花钱买论文,只要评上高一级的职称,也是教学有创新!

当然,真正的教学创新必须具备实践、理论、方法三者统合才能行之有效。有些教师排斥教学创新,主观上是因为自身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思想、缺乏脚踏实地的实践,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致;客观上,有些有思想,想真正创新的就是受现在学校的评价管理的影响,无法实施自己的教学创新,缺乏创新的环境!

这里只能聊几句自己埋头研修布点教学法的一点心得,希望对有心教学创新的教师有所帮助。要想真正教学上有所创新 必须理论结合实践,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不计名利的践行自己认同的成熟教学思想。如布点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渗透在操作之中,理论的生命力来自于操作,理论是贯穿操作的灵魂;操作体现理论,是理论的载体。理论与操作紧密结合是布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特征。

教育教学,创新来创新去,说不定还是古代老古板的“打手心”才最有用。

有幸参加过一次高档的“参与式教学”,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小组之内合作、探讨、互助,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老师提出问题交由各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选人来汇报讨论情况。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参与度、参与热情都很高,一节课下来老师也不累,学生感觉也有收获。

但过了一段时间,新鲜劲过去之后,活跃很容易变成吵闹,老师设计的问题又变成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思考和回答,和做“参与式教学”之前一个样,慢慢地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就不了了之了,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教育经不起折腾,即使学生人人都是优等生,但大学招生还是这么多,最终还是要刷掉一半。教学创新的东西,放在“实验班”怎么都好,但一旦推广就弊病百出,专家要吃饭,但也不能乱折腾。

教学真的没有那么多创新,甚至从本质上说,“教育创新”或“教学创新”都是一些“伪概念”。 要求普通教师搞教学创新,是“赶着鸭子上架”,教师只要尊重教学规律,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人类为了传播已往经验、促进新一代成长、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世界变的更加美好而开展的一项活动。教育和教学活动从出现那天起,就有了自身的规律,这是教育之“道”,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只会导致教育和教学的失败。

其实,教育或者说教学的传统,早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形成,西方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东方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从教学方式上看,苏格拉底采用的是“产婆术”,孔子是采用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你能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管用,需要创新吗?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 科技 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班级授课制、不同的学科分工、信息技术等新生事物,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流派,但这只能说是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良,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教育规律,是手段的创新,而非教育规律的颠覆。

所以,做为一名教师,不要今天学习这法,明天学习那法,后天搞一个什么模式创新,你只要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名学生作业就好,教学真得没有那么多创新。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大众 创业 万众 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 创业 ”、“草根 创业 ”的新浪潮,形成“ 万众 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2020年10月16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李克强总理出席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从政策层面上看,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是,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各级地方管理者机械地扭曲成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于是就出现了种种怪象: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创新,医务部门要求医务人员创新,机关单位要求公务员创新,工厂企业要求工人创新……

于是就有了“ 为了创新而创新 ”的所谓“创新”!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虚假创新。

@走进新天地 认为

不是什么人都具备进行创新的素质! 不是什么人都具有创新的能力! 不是什么样的创新都具备更先进的特质!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需要不断地创新。

但是,教育同样不允许大范围的试错。

教学的创新可以是现代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但绝不能以创新之名取代教师的自主选择权! 教学更注重的是几代人之间不断的薪火传承!在这个稳定的传承中,循序渐进地摸索创新。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拍脑门就创新出一个更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方法来!那些一下子就想出来的“”创新”都是不负责任的胡扯! 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是传道受业解惑。是启迪学生的心智,是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是导儿学步,使之“独行”,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具有独立自主品格和能力,“服务为人民,于国多贡献”的建设人才。 教学的创新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道德品格和知识素养的提升,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与其挖空心思去搞所谓的创新,不如潜心专注于提升自身。

个人认为“创新“作为各行各业宏观上的一句口号是对的,具体到某一职业或者工作上,要“创新“是很难的。因为“创新“需要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对原有的做法反复实践后意识到其中的妨碍和不足之后,在锐意进取精神的驱动下才会产生,还要对这个“创新“再经过实践检验,正确后才算成功。

教学上应该有“创新“,但只能是具有相当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有所作所为。就时下而言,教学工作要静心也难。要分数,赶时间,管理学生难,协调家长难,执行原来的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难。笔者管见有大量趋同于做现成试卷反复刷题的情况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贯彻原来的有成功经验的做法也难以做到,希望“创新“就更难了。

如何针对目前状况,调整现有的教学过程,去除跟风与过多或者无效的“刷题“,使教学回归正常轨道争取更多实效才是上策。

真的。教学就跟做任何事情是一样的, 开展教学的教师这么多 ,大多数人在教学中都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创新 ,这是毋庸置疑的 。

至于大的创新,像高效课堂之类的 创新,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主题。 像那些积极参与到当时的创新主题的年轻教师, 都是在教学上有所思考和创造性的, 都是对教学工作充满热爱与追求的 , 不管人们说他们是标新立异也好 ,也不管人们说他是华众取宠也好, 但都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对改良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思考和追求 !

没有哪种方法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不断的 探索 与追求, 不断的思考与创新,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师、学生、教材的结合需要活学活用,任何脱离实践的教学过程都是误人子弟。

教学相长,教师进行创新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情。



许多真实可靠有效的教学法,更多的是朴实无华!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左右,花里胡哨“花招式”多了,真能取得实效的时间必然少了!

一节课,没有一两个、至多两三个比较突出的优点足也!面面俱到的不是表演,就是作秀,唯独不是实战!

远离迎合式的,只是为了好看的所谓“汇报课”、公开课、竞赛课!

多一些接地气的“实在课”!

近日上了一节公开课,也没有准备什么好看的PPT,同事评价“板书漂亮、讲解透彻、知识广博”,只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提问少。

现在的学生既不预习、也不复习,提前一周安排预热的相关观影课外作业也不完成,提问?浪费课时!

一节课不可能事事到位!能重难点突破、优点二三,余愿足也!

就像这登天的天梯路,如果你停下来,问问学生们,上还是不上?怎么上?恐怕大清早讨论到天黑也不会有定论!简洁务实的有效方法就是带上他,立即行动!活动,活动,动起来了就能活!动起来的过程中,活的方法、路径自己就趟出来了!

我们当老师的,要不断地学习。学习新技术,比如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学习新理念等等。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过洋思学校,学习过杜郞口学校,学习过高效课堂,学习过导学案等等,大家真的很疲惫。

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如果只是照搬某个学校的做法,那就是照猫画虎,学成了四不像。学校想发展,更新理念是对的,但最重要的是走适合发展的特色道路,这是学习不来的。

我们经常外出听课,会听到许多新名词:像文本,构建,三维目标等等,但是落实到课堂后,还是要回归课堂的本真,因为不管你怎么创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堂,还是要回归教与学,最终还是要看考试成绩,花样再多,不如成绩有效。

所以平时外出学习,或是网上学习,大家都是学习一个精神,一个理念,至于课堂上怎么教学,老师基本上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完成,平时教学才不会搞那些花架子,还是以生动实用为主!

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外出学习了,为什么呢?像我们基层学校,我们老师所面临的情况是那些名校老师遇不到的,他们的超前理念是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实践的。有时学习看起来很热闹,很新颖,但是回到学校后发现不实用。

课堂其实应该回归它本来的位置,就是简单的教与学,老师想办法让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喜欢学,想学,实现教学相长。

Ⅱ 谈谈教师为什么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学方式单一的话,学生很容易产生厌恶感,就像审美疲劳一样

Ⅲ 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趋势有哪些

从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看,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重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师的教,不研究学生的学。针对这一弊端,国内外的教学改都把重心从"教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育观念的这一变化,引起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论是暗示法、发现法,或者是自学辅导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调而枯燥,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局限在单一的模式中,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的多方面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教学的改革涌现出众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既有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授式",又有以学生探索为主的"发现式";既有按程序化教材进行学习的"自动式",又有创设环境、激起情绪的式等等。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兴趣爱好得到良好的发展,更有利于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效果。
三、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彼此孤立,互不联系,有局限性,甚至为了突出某一种教学方法而贬低另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打上了形而上学的烙印,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辩证矛盾来说,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某种方法可以顺利地解决某一教学问题,但用于解决另一种问题就不那么功。例如运用讲授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较多的系统的知识,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便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它的长处。但是,这种方法缺少信息反馈,容易忽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如若把讲授法与谈话法结合起来使用,就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以辩证的、系统方法论作指导,不要片面肯定某一种教学方法,或将各种教学方法对立起来,力求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作用。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门桥中学)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正象着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法和学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进行适当的改革.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果,尽管它们的内容涵义、体系结构、实施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改革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去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止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现代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这样,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事物的发展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国内外推行的“问题教学法”也要求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以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网络全书可以代替,但是,思考出一个新方案、新观点,除了智能因素外,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种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而且直接影响着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而轻视学,即在教师如何施教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探讨较少.随着人类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对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阿尔温·托夫勒也认为,“明天的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信息,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现代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对学法的研究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以我国为例,从事学法研究的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进行学法实验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至理名言正在成为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座右铭.“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逐步成为教育界同仁的一种共识.近些年来,国内、外创造和实施的“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单课四步预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过度学习法”、“三——tion外语记忆法”(注:“三——tion”即印象、联系、重复之意.)以及“自读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都是学法研究和改革的优秀成果.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说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过程,难于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它们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因而可以调节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地进行,并极大地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已经说明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成绩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坚韧的意志力、积极的情绪体验、优良的个性品质也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的情绪处于轻松愉快或无意识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我国近年来创造的“问题情境诱导教学法”,也是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方法.还有“非智力因素教学法”,更是在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和性格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象赞柯夫指出的那样:“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在头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形成一定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接受有关的知识信息,形成暂时联系系统和经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此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我国教育界创造的“愤悱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设疑教学法”、“引言激兴法”等都反对学生呆读死记,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

五、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

传统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哲学思想的指导,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在重视教学经验总结和按受哲学思想指导的同时,特别注意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人们不难看出,当代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由心理学家研究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这类教学方法的实验和改革既是对心理科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心理科学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当代关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教学方法改革摆脱主观性和盲目性,朝着遵循儿童和教育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向不断前进.例如,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有人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法”;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了“暗示右脑法”和“大脑两半球并用学习法”;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人提出了“音乐感染教学法”、“原型启发法”和“类比迁移法”等.这些都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成功应用.还有洛扎洛夫用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下意识心理活动”规律,创造了提高记忆效率的“暗示教学法”;沙塔洛夫利用心理学的“完型”理论,创造了优化教学效果的“纲要信号图示法”等,这类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总之,由于当代教学方法改革注意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使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六、注意以“三论”作指导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虽然源于电子工业技术和管理科学,但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特征,对许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巨大的影响作用.现代教学论不仅把它作为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把它作为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三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由主体、客体、方法、信息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由信息进行沟通,而各种信息活动又可以施之以一定的方法、方式加以调节、控制,以获得最佳的沟通效果.这种观点已经为教育理论界许多人所接受,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之中.如美国斯金纳首创的以控制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法”、德国瓦根舍因推出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范例教学法”、美国布鲁纳提出的以结构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发现教学法”等,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而且在此基础上,人们又根据“三论”的原理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出并实施的“阅读教学法”、“系统复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结构学习法”、“信息网络教学法”、“五轮次反馈复现教学法”等,也都是以“三论”为指导思想而创造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三论”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巨大作用.

七、在教学手段上,注意使用现代科技设备

传统教学以语言、文字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在很长时期内,黑板和粉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以后,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图表、绘画、标本、模型等静态直观教具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世纪50年代以来,幻灯、广播、录音、电影等设备又被许多学校和教师应用于教学.但是,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猛增的形势下,上述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来服务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卫星传播、激光视盘、立体电视以及其它多功能、多媒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设备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现代化科技设备作为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系统,更富有吸引力、直观性和科学性,而且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协调活动,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现代化科技设备进行教学,还可以使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选择最优的教法进行教、学生选择最优的学法进行学、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Ⅳ 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赞同。它阐述了教学方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矛盾统一。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因此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

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教师真正要做到得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好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是抓住教学规律,总结教学方法;

二、是关注教学体验,使教学科学化;

三、是围绕教学要点,授课多元化;

同时,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时,要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才是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受益。

Ⅳ 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优优数学的教师团队始终保持着谦虚的心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这样一位求新求变的好老师。

“每年都有十多名学生参加华奥赛,取得名次的概率大约是90%。”2009年,肖曦老师来到了优优数学,辅导小学数学和小学奥数。一年后,他专门教授小学奥数,至今已有七年的小学奥数教学经验。

优优数学里像肖曦这样的老师大有人在,也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尽职尽责的老师,优优数学每年才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才能持续不断地帮助更多蓉城学子成才进步!

Ⅵ 教学方法为什么要灵活多变

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玻耳原子理论抽象、难懂,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就不能一下子正面接触课题,而要采取迂回包剿、分步到位的方法,才可能化难为易,过渡自然;再比如,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广泛,条件严格,使用时得格外小心,如果采取设疑置障、边讲边练边议的方法,引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Ⅶ 孩子发育阶段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为何也要跟着改变

孩子发育阶段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为何也要跟着改变?如果家长不跟着一起变的话,父母对于孩子的作用将会大大的降低。

其三就是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进步的东西,不可能有谁可以用一个方法,一层不变的从头教育的尾的,如果有请你告诉我,我也十分的想要知道,我认为教育方式只有不断的变化,它才有可能可以变得更好,变得更加适合孩子,但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同的,不要把别人的教育方法生拉硬套,这样是不可取的。

Ⅷ 教育学问答题:为什么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和教无定法
来自:三亚市逸夫中学王乃金博客

“教为不教”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为不教”的“教”就是说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边努力工作实践,一边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许多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效利用这些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教学有法。正因为教学有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注意教法;既要学习相关教学的论着,还要通过实践、探索,掌握其“教”的规律。
“教为不教”的“不教”就是说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所以我们又得做到教无定法。
“教为不教”思想说明: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华。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变无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化有定法为新法,更需要我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至此方能达到循法而不拘泥于定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方法各种各样,各有千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教学法,等等。当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又不断发现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就越来越使我们教师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教无定法的教育新理念: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许会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不同的课程知识的课堂教学,有些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时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却比较难以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程知识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时就比较难以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关键之处可采用演示法、实验法、总结法交叉进行教学。所以,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和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教者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Ⅸ 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只有那些符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实际、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导与主体作用的教法,才称得上是好的教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因此物理教学应抓住这个兴趣特点,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巩固 深化
一、紧扣教材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1、发挥实验的独特魅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实验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物理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常用手段之一。
⑴认真完成教材实验,辅助物理教学。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物理实验来实现的。实验教学具有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等几方面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要认真地完成,教学实践证明,认真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可以辅助物理的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⑵改进实验装置,自制物理教具,突破教学难点。物理教学中有一些难点知识,往往不能借助现成仪器进行直观演示,这时可以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自制物理教具或小实验加于配合,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用试电笔中的氖管代替小灯泡观察自感现象,避免了由于电流太弱而不易观察灯泡发光的弊端;用小孩子玩的泡泡水演示薄膜干涉,具有取材简单方便和可见度大的优点;用包有塑料薄膜的橡皮泥演示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形状无关的实验,化解了“物体形状不同所受浮力也不同”的错误认识等。
⑶尝试探索性实验,发展创造性思维。除了教材的实验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以及教法的实际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探求物理规律,以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对平面镜的教学,教师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将原教材的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作图验证,经过大家的分析、讨论,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样的处理要比教师单一演示“讲出”结论的印象深得多!
⑷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由于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极大地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途径。比方,在学完长度的测量、光的反射、摩擦力和简单机械等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观察自行车的构造”为题的调查实践活动。利用刻度尺进行简单机械的测量,利用手电筒观察尾灯的反光作用,利用润滑油进行自行车的养护,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校情、班情及学生个性的不同,有选择地开展电工,无线电维修、航模制作等兴趣小组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不同特长。
⑸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信息含量。由于教学手段的逐渐现代化,象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器件,已经开始进入课堂,辅助物理教学,可以达到声图并茂,能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时,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教材的兴趣点
现行的物理课本往往增加了很多图片、漫画,补充了不少的故事、事例,行文力求适合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避免学究气、成人化。正是这些增补的部分,蕴藏着极大的兴趣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以一战期间,一法国飞行员在二千米高空手抓德国子弹的故事指出机械运动的相对性;以阅读材料“阿基米德的故事”导入浮力概念; 以胖矮子和瘦个子利用定滑轮拉吊粮食的漫画讽刺不懂得滑轮知识的人在使用滑轮时闹的笑话等。教师通过巧妙地“借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好物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多变的教法,巩固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途径和程序,它包括教师所采用的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方面,是传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教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教师“教”的实际,更要考虑学生“学”的实际。当然,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而发展变化的随着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而发展变化的;也随着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的不断加深认识而发展变化的。
1、讲课内容的生活化、故事化
物理课程相对枯燥、抽象、深奥难懂,如果能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或把讲课内容故事化,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如举雷雨天总是先见闪电而后闻雷声为例,说明光速远远比声速大;以菜刀磨得薄而锋利,而在房屋建筑时墙基则做得宽而结实为例来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举电灯泡灯丝断了以后再搭接起来要比原来亮的例子,解释电功率公式的运用;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平面镜成虚像;以曹冲称象的例子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等。
2、精心设计导入语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开头设计,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
⑴趣味问题导入。在介绍杠杆的应用时若这样导入新课——教师一边走进教室一边摇头晃脑地唱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学生便马上接下去:“三个和尚没水喝。”而教师的话锋立即一转:“但我说三个和尚也有水喝!”紧接下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在用扁担在抬水过程中其实就是杠杆的应用……这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⑵悬念式导入。在讲蒸发这一汽化方式的内容时,教师用醮了水的手指在黑板上板书课题过一段时间后便发现水“消失”了!这样引入新课,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心,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对液体蒸发特点的理解也就透彻了。
⑶实验猜想导入。在介绍电磁感应知识时教师可事先用漆包线绕制一个大线圈,上课前将两块条形磁铁隐蔽地缚在手臂上。上课时教师则煞有其事地把手伸入跟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的线圈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明显的偏转。
引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实用实例导入、物理学故事导入、趣味游戏导入等。
3、帮助学生识记
学习物理,理解和识记是关键的环节。要使识记有效果,就应多进行“意义识记”,即通过对概念、规律和结论等材料的理解而进行识记。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帮助学生理解识记的材料。用精练的语言、或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去整理、归纳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记得牢、学得活,达到巩固兴趣的目的。
⑴精练的语言。在用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后,用“静者能静,动者能动”八个字解释定律的含义;用“来之抗之,走之拉之”来描述感应电流的磁场跟原磁场的关系;用“物近像远像变大”去归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⑵师生齐编“顺口溜”。在介绍物体的受力分析时,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归纳出对物体进行受力的一般方法后,师生一起编下列的“顺口溜”进行记忆:隔离先画重力线,弹力有无查周边,摩擦有无须判断,千万莫忘“磁浮电”;关于力臂的作图,有很多学生不甚了解。经过多次的作图训练后,师生共同编“顺口溜”:找支点,作用线;经过支点作垂线;垂线请你用虚线。直角符号需标记,垂足支点括号系,标出“ L ”莫忘记。关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不少同学感到“棘手”。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记忆:一上配一下,下柱来当家;近时电阻小,远时电阻大等等。
4、为习题搭配实验
物理课中有不少的习题理论性较强,要求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如果学生的解题思路没有及时跟上来,就容易形成教学的难点,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纵观茫茫题海,却有不少物理习题跟实验紧密相连。如果在习题的教学中搭配物理实验,用理论推导加实验验证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解题的“高原现象”,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浮力一章的习题教学中,有关“液面的升降”问题一度成为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当冰块熔化后,液面将 ________;浮在水面的一个木盒,里面放有一铁块,如果将铁块从木盒中取出投入水中,容器里水面将会 ________等。教师可根据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跟重力平衡,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进行求解,同时如果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话,还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冰浮在水面上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浮在酒精等密度比水小的液面上熔化后液面将下降;含有木块(或气泡)的冰块浮在水面上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但含有铅等金属颗粒的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含有油等杂质的冰熔化后水面上升;木盒中所放物体投入水中后或吊于盒底,若受容器底的支持力,液面下降,否则液面都不变。
5、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举例:当你的父母打你的时候,你父母的手痛不痛?学生会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回答说:父母的手也应该痛。教师可以幽默一下:你父母不但手痛,而且心更痛!这样的语言处理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学到了知识,也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6、定期开展学习方法的教育
“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而无效的学习方法则是“事倍功半”。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同学,他(她)们成功的秘诀莫过于学习方法的科学有效!定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为同学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通过同学的“现身说法”,让成绩好的同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成绩偏差的同学得到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总之,全体学生在教师精心的组织和安排下,经过学习方法的教育,定期检查学习的得失,交流学习的方法,增强学习的信心,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推行教学改革,深化学习兴趣
转变教育观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国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其中既有一些结合中国实际从外国移植的实验,如掌握学习、程序教学、暗示教学、合作教学等,又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的实验,如整体性的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单科性的教学改革实验、课程与结构的改革实验等。教师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应及时了解国内外理科的发展趋势,将启发式物理教学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为最终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成绩,从而让绝大多数的同学喜欢学物理,学好物理。

Ⅹ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 进行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肯定是非常轻松的,在学生感兴趣下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遗落知识点,对学到的知识印象也很深刻。小学数学知识的浅显性适合开展一些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地学习知识,比如让学生表演生活中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场景,如买早餐或者买衣服等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生活中常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还可以运用集体解答数学题的方式让全班同学聚在一起,让他们自己讨论是如何解题的,让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数学的乐趣 ,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课本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发散思维很重要,数学的学习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把课本知识灌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可能在低年级中简单的数学学习还能理解,但是一旦进入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不具备逻辑思维就很难学懂数学了。
二、 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准备多种教学方式。
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快有慢,每个学生擅长的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不一样,大多属于多变性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也不容易静下心来。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不管是对哪一届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显而易见这是不可取的。在这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快,教师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好学生。教师还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三、 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养成讨论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后,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锻炼他们的口才,也可以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的学生不宜太多,不然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教师就不好控制课堂纪律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有错有对,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提示,让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但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和讨论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当基本的知识掌握了以后,教师就可以布置几道难度相对较大的题,让他们在课后进行讨论,第二天在课堂上再集中讲解。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生活实际。
当代科技发达,教学工具也多了很多,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题时,需要理解记忆才能掌握知识。并且数学知识点的讲解都是由浅到深,有简单到复杂的,如果不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就有可能让一部分学生听不懂,很难将知识点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去,多媒体将动画、声音结合起来,这样鲜活的教学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冲击,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到课堂中来,还可以为教师板书节约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与为什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腰肌劳损手术治疗方法 浏览:470
腹肌的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773
客服管理中的分析方法 浏览:767
治疗炎症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64
中学生记单词的简单技巧和方法 浏览:648
猪人工取精步骤及方法 浏览:142
纯净水压水器使用方法 浏览:878
老年人中风的治疗方法 浏览:823
16乘15分之14计算方法 浏览:22
小米3音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1
小米视频壁纸文件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37
文竹生长的正确方法 浏览:902
卫浴台安装方法 浏览:629
重抽样方法的简单例子 浏览:258
土虫草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浏览:657
五孔网线插座怎么接线方法 浏览:58
前挡板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853
台式电脑风扇调节方法 浏览:664
北京儿童多动症哪里治疗方法 浏览:885
江西稻谷种植方法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