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能力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儿童教育现象或过程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比较长期的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不仅是收集材料的基本途径,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2)调查法。调查法是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查该因素与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确定课题、实验设计、实施设计、总结整理。
(4)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5)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㈡ 学前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㈢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有:
1、研究:指人们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以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活动。
4、学前教育研究:指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以揭示学前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学前教育实践的问题、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活动。
5、教育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教育领域内存在或出现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国内外教育的比较,从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建构教育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6、学前教育研究具体任务:
(1)总结学前教育的历史经验。
(2)研究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
(3)预测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4)进行跨文化教育研究。
㈣ 201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学前 教育 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学前教育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注重的问题,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下面是我整理的学前教育研究 方法 ,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认为,当前学前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大都源于本世纪初进行的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遗留问题:“先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改制、事业单位的缩编,原来由企、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被作为‘包袱’甩了出来;之后又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或‘消减政府财政支出’为理由,推向市场。而这些原企、事业单位幼儿园,恰恰是为广大中低收入人群服务的。” 被冠以“体制创新”之名取而代之的、由个人承包的幼儿园或私立幼儿园,要么价高得负担不起,要么质差得令人叹息。即便是所剩不多公立幼儿园,收费之高也让公众抱怨不已。
学前教育教育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从以两个方面理解学前教育目标:
1、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看,20世纪60年代着重 智力开发 ,70年代强调创造力的培养,80年代重视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 儿童 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开始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正确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好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处理好知识和智力的关系、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指向于人的身体的发展过程,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学前教育为目的。智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幼儿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等。
2、智育,指向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培养认识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智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教育、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是指向于人的社会性发展过程,培养和塑造儿童道德人格为目的。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教育、友爱教育、集体生活、品质和性格、爱国爱家情感的萌发等。
4、美育,指向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
市场现状
我国的早教市场在1998年开始萌芽,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早教机构已经走过了一波迅速扩张期。以东方爱婴、红黄蓝等为代表的本土早教机构和以金宝贝、天才宝贝等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据着当前的早教市场。
据《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较上年增加1.22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976.67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6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30.53万人,比上年增加17.7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0%、70%。
㈤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提到学前,总是和幼儿园分不开的,所以总有很多人将学前教育与“去幼儿园带孩子”画上等号。其实,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是十分广袤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通俗地讲,学前教育学不仅要学怎么教孩子,更要去深究为什么要这样教,如何教更好。学前教育学培养的,不仅仅是幼儿的教育者,更是学前教育的研究者、开拓者。一方面,为了完成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我们有很多技能课程需要学习,例如钢琴、舞蹈、声乐、美术等。稍稍有些夸张,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的可能就是我们专业啦!其中,一类是作为未来教师所要学习的理论课程,如教师口语、中外教育史、哲学等。这些课是所有教育专业都要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一类是为了了解幼儿而学习的理论基础,如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等。只有深入钻研这些理论,才能对幼儿有初步的了解。一类是关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方法的课程,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数学教育等,我们从中学习如何设计、实施、总结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一类是从事幼儿园工作的必要理论基础,如幼儿园班级管理、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剧创编等。经历了教育技能、教师理论、儿童理论、教育理论、工作理论、实践之后,才能打造出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㈥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案例的分析 ,实际调查分析,问卷分析
㈦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研究
一、科学研究的概念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
三、科学研究中的假设
四、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层次
四、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及当前研究动向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一、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幼儿教育实验的开端
第二节 幼教科学研究当前的研究动向
一、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
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幼教科学研究存在问题
第三章 历史法与文献资料研究法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历史法
一、什么是历史法
二、历史法的作用
第二节 历史法的特点
一、历史法具有历史性特点
二、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为主
三、批判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四、历史法具有容量大、费用低的特点
第三节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
一、资料的种类与资料的收集
二、资料的阅读与积累
三、资料的研究与运用
第四章 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是幼教科研的最基本方法
一、什么是观察法
二、观察法最适合于幼儿,是幼教科研的最基本方法
三、观察法的作用
第二节 观察法的基本原则
一、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
二、观察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三、观察要消除干扰
四、观察记录力求系统、准确
五、预备性观察与观察信度检验
第三节 观察的类型
一、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二、现场参与性观察与客观观察
三、系统观察与局部的个别观察
四、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
五、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
六、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
第四节 叙述性观察法及其运用
一、日记描述法
二、轶事记录法
三、连续记录法
四、实例描述法
第五节 取样观察法及其运用
一、时间取样观察法
二、事件取样观察法
第六节 观察评定法
一、核对表法
二、等级评定量表法
第五章 调查法
第一节 调查法是运用最广泛的教育科研方法
一、调查法及其特点
二、调查法的要求
第二节 调查法的几种主要手段及其运用
一、问卷
二、谈话或访问
三、测查
四、评价
五、书面材料分析
第四节 调查法的组织类型
一、现状研究法
二、区别研究法
三、发展研究法
第五节 调查研究的步骤
一、确定调查范围和选择调查对象
二、制订调查计划
第六章 教育实验法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及其特点
一、教育实验法及其类别
二、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实验中的假设
二、实验中的控制
三、实验的组织类型
四、实验中的操作定义与指标的确定
第三节 实验的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确立
二、实验设计
三、实施实验计划
四、总结整理
第七章 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
一、个案法及其分类
二、个案法的研究手段
三、个案研究的程序
四、个案法的特点及其评价
第二节 行动研究法简介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二、行动研究法的步骤
三、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第三节 从经验总结法到行动研究法
一、经验总结法
二、从经验总结法到行动研究法
第八章 学前教育科研的步骤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
一、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的意义
二、正确选择课题应具备的条件
三、选题的基本来源
四、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查阅文献资料
一、查阅文献的目的
二、查阅文献的方法步骤
三、查阅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选择确定研究方法
一、方法的选择应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二、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
三、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第四节 研究计划的制订
一、科研计划制订的意义
二、科研计划的内容
第五节 开展研究活动,收集事实材料
一、严格遵循客观性原则
二、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材料
三、收集材料要兼顾质与量
四、及时整理记录,积累典型材料,作出评析
第六节 整理、总结
一、整理加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二、结论的推论
三、撰写科研报告
四、科研过程各环节 与各种科研方法的关系
第七节 撰写教育科研报告
一、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目的、意义
二、教育科研报告的内容与结构
三、科研报告各部分 的内容要求
四、撰写教育科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上)
第一节 资料的初步整理
一、资料的分组整理
二、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二节 数据特征的描述
一、集中量数
二、差异量数
三、相关系数
第三节 原始分数的转换
一、标准分数
二、T分数
第九章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下)
第一节 以样本估计总体
一、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二、总体百分数的估计
三、总体标准差、总体相关系数的估计
第二节 参数检验
一、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
二、比例差异的显着性检验
三、t检验
四、x平方检验
五、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I观察练习
一、叙述性观察法练习
作业(一)活动室环境——静态环境观察
作业(二)活动室环境一动态环境观察
作业(三)幼儿生活能力与生活常规教育的观察
作业(四)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
作业(五)幼儿结构游戏观察
作业(六)幼儿户外活动的观察
二、时间取样观察法练习
作业(七)幼儿游戏中社会参与行为的观察
作业(八)幼儿集中注意情况观察
作业(九)幼儿角色游戏的时间取样观察
作业(十)儿童的社会学习行为观察
作业(十一)儿章 攻击性行为的观察
三、事件取样观察法练习
作业(十二)儿童专断行为的事件取样观察
作业(十三)幼儿游戏的象征性水平
作业(十四)幼儿自由游戏中的相互交往行为
作业(十五)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性观察
作业(十六)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操作条件观察
四、观察评定法练习
作业(十七)观察评定教师组织幼儿注意和进行教学活动的情况
作业(十八)幼儿参与室内游戏的观察
作业(十九)观察评定幼儿园一日生活
作业(二十)幼儿游戏一般性发展的观察评价
附录Ⅱ科研方案与报告
一、幼教科研方案
(一)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计划)
(二)活动幻灯与图片在直观教学中效果比较的实验设计
(三)关于幼儿友好关系实验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
(四)两种文化中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二、幼教科研报告
(五)幼儿在园遵守集体规则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的调查
(六)5~6岁幼儿肌肉力量发展的研究
(七)短期训练对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八)幼儿园兴趣游戏活动与儿童的智力发展
(九)对儿童不依赖行为产生的实验研究
(十)北京15所幼儿园玩具提供与利用状况的调查
(十一)农村一年制学前班课程实验报告
㈧ 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活动操作法
活动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
4.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