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20 10:24:55

A. 具体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成矿的地质背景

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及矿床成因。重点是研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特别是矿床中的矿体在构造中赋存规律–等距性–无矿间隔,侧伏规律–叠瓦式分布等规律,构造中有利成矿部位(是由陡变缓(逆断层),还是由缓变陡(正断层)部位)等,为应用构造叠加晕对已知矿体深部盲矿定位预测提供依据。

(二)成矿的地球化学背景研究方法

研究与成矿有关地层、岩浆岩中成矿及伴生元素背景含量特征,不仅为确定矿源层或物质来源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在叠加晕研究中为确定各元素异常下限、浓度分带提供依据,为计算矿床(体)元素衬度提供背景数据。背景采样要求:采集地层、岩浆岩有代表性的主要类型岩石,要求新鲜、未风化、未受蚀变及矿化叠加。

计算不同岩性的背景样品中元素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该岩性的背景值,计算总体背景样品中元素的几何平均值作为矿区背景值。

(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对每个矿体单独采样或从总样品中每个矿体挑选30件左右样品,进行多元素分析。不同矿体元素组合的确定标准:计算矿床(体)(Au≥1或3g/t)各元素的几何平均值,以各元素的衬度值(几何平均值/矿区背景值)≥1(或2)为标准,确定元素矿床(体)元素组合。计算不同矿体和矿床(包括所有矿体)元素的相关矩阵,确定元素相关关系。为突出各矿体特点,可确定各矿体特征元素组合,分别提高各元素参与组合的衬度值标准(衬度值≥3、4、5、6等)。

(2)指示元素在成矿–蚀变过程中,在不同蚀变带的带入、带出、活化转移特点(图、表)。选择垂直含金石英脉体的短剖面,采集不同蚀变带样品,进行多元素分析,与背景含量对比,以确定各蚀变带元素的带入带出。

(3)指示元素的独立矿物、富集矿物及载体矿物研究:研究矿区内所有能挑出的单矿物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根据各种矿物含量比例及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概括得出各指示元素的富集矿物和载体矿物(图、表)。

(4)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特征研究方法:根据野外观察矿脉穿插关系、矿物组合,结合镜下矿物交代关系、生成顺序等研究,确定成矿阶段,若前人已划分了成矿阶段则需核实。不同阶段形成矿体元素组合的研究方法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对不同阶段形成矿体分别采集10~30件样品,进行多元素分析,分别计算不同阶段各元素几何平均值、衬度值。

第二种方法:根据不同阶段矿物组合、各种单矿物在矿体中含量特征,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可初步了解各阶段最特征的指示元素含量特征:金矿成矿一般分为4个成矿阶段:

第Ⅰ阶段只能形成金矿化,含金通常≤0.5g/t,Ag、Pb、Zn含量很低;

第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形成金矿体特点是,Au含量≥2~3g/t,Ag、Cu、Pb、Zn含量相对较高;

第Ⅲ阶段为多金属硫化物主成矿阶段,形成金矿体特点是,Au含量≥3g/t,以含Ag、Cu、Pb、Zn含量相对最高;

第Ⅳ为碳酸盐阶段,只能形成弱金矿化,含金≤0.5g/t,以含Mn高为特点。

以此为标准,从全体样品分析结果中挑出不同成矿阶段的样品各30件左右,分别计算不同阶段各元素几何平均值、衬度值。

不同成矿阶段的元素组合、特征元素组合的确定方法:以各元素衬度值≥1(或2)作为入选元素组合的标准,以确定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元素组合;为突出各阶段元素组合特点,提高各元素衬度值(≥3、4、5),作为参与组合标准,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特征元素组合。

计算不同阶段样品元素相关矩阵,确定不同阶段元素相关关系。

(四)矿床(体)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内容及方法

1.采样布置

对所研究和需进行深部预测的每个矿床(体)或矿脉从地表露头、探槽或浅井→深部坑道、钻孔要系统布置采样,以便研究矿体(晕)的轴向分带、叠加结构及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点。

2.确定原生晕浓度分带的标准

各元素一般都分为外、中、内带,分带的浓度标准,一般以本矿区围岩中背景含量的2~4、4~8、8~32倍为标准作为外、中、内带含量下限。为突出某些元素在前缘或尾晕特点,可不按上述倍数分带。

各元素的外、中、内带分带标准很重要,分带不好就显示不出哪些元素是前缘晕?在第二章已有举例。

各金矿床的前缘晕、尾晕有很大共性,如金矿床中As、Sb、Hg都是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其不同矿区的特殊性往往就表现在各金矿床As、Sb、Hg含量不同,即外、中、内带有不同含量标准,如某矿床As的外、中、内带分别为5、10、20(单位10-6),另一矿区As的外、中、内带分别为30、60、120(单位10-6)。

3.构造叠加晕研究需做的图件

构造叠加晕采样位置图、对分析的所有元素都要做平面图、剖面图、垂直纵投影图,不同剖面各元素叠加晕联剖图,不同中段各元素叠加晕对比图,Au及前缘晕元素、Au及近金矿晕元素综合(叠合)及预测靶位图、垂直纵投影图。

各元素的外、中、内带异常在剖面图、平面图或垂直纵投影图上的分布,是研究区分单一次成矿形成矿体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重要依据,也是识别不同阶段形成矿体–晕叠加结构以及盲矿预测的重要标志。

4.单一次成矿形成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与研究方法

(1)前、尾晕特征指示元素的确定:必须选择控制矿体包括有前缘晕、尾晕的剖面或矿脉–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在图上只有一个成矿阶段形成原生晕或两个主成矿阶段形成原生晕同位或近于同位叠加时,才能确定单一次成矿形成已知矿体前缘、近矿及尾晕的指示元素。

根据各元素的外、中、内带异常在剖面图、平面图或垂直纵投影图上的分布与矿体空间关系,确定单一次成矿形成矿体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

(2)计算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只有一个成矿阶段形成原生晕或两个主成矿阶段形成原生晕同位或近于同位叠加时,计算结果是正常分带序列,前缘晕元素在上,尾晕元素在下。计算结果与李惠总结出的中国金矿床原生晕综合分带序列(见第一章)对比,会相近。若出现反分带序列,则指示叠加。

(3)矿床地球化学参数轴向变化特点,如果是两个主成矿阶段同位或近于同位叠加时计算结果则是从上到下,某些地球化学参数逐渐升高或降低。若发生转折,指示不同阶段的矿体–晕叠加。

5.叠加晕的叠加结构确定方法

(1)根据前、尾晕特征指示元素浓集中心(中、内带异常)在轴向上分布特点,分析叠加晕的叠加结构。在平面图、剖面图及垂直纵投影图上,Au内带异常有多中心,前缘晕元素和尾晕元素也相对应有多中心。

(2)前、尾晕共存指示不同阶段的矿体–晕叠加。

(3)根据计算矿体–晕轴向不同标高的分带序列出现反常反分带确定叠加。

(4)根据计算矿体–晕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发生转折确定叠加。

(五)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找矿模型)建立及方法

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包括构造叠加晕模式(图示)和盲矿预测标志。

1.构造叠加晕模式

用图表示,并有文字说明。模式图可用剖面图或垂直纵投影图表示,图中要展示出单一阶段形成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即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突出不同成矿阶段形成原生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特别要突出串珠状矿体或已知矿体深部盲矿或第二富集带盲矿体前缘晕与上部已知矿体尾晕的叠加共存特点。

2.预测盲矿的构造叠加晕标志

根据模式确定具体预测盲矿的构造叠加晕标志,对第一章所述构造叠加晕预测的五条准则具体化。可研究试验建立定量预测盲矿的数学模型。

(六)在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盲矿预测,提出盲矿具体靶位或赋存部位

预测靶位内金金属量。盲矿预测定位方法见第一章第三节。验证后需进一步跟踪研究总结、提高。

B.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在充分收集、消化和吸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地球科学和成矿理论为指导,并综合矿床学、岩石学、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岩(矿)相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相结合、矿物学研究与同位素测试相结合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两个典型矿床开展全方位剖析,并进行对比,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详细的室内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哈达门沟金矿床和金厂沟梁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等手段,深入剖析金-钼(铜)矿床(点)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以确定金-钼(铜)矿床的矿床类型和成矿机理过程以及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和演化规律,探讨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找矿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全面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包括矿区地质勘查报告、研究报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着和文献,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2)重点对两个典型矿床开展详细的矿床学研究,开展以路线地质观察、典型剖面测量,了解工作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演化特征,查明它们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重点观察研究含矿地质体及矿体的产出特征、几何形态、接触关系、岩矿石类型和热液蚀变特征。在以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集岩(矿)石标本样品。

(3)选取代表性岩矿(石)标本,磨制光(薄)片,碎样,挑选单矿物,为开展室内研究和各种地球化学测试做准备。

(4)对代表性金矿矿石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进行温度、压力、盐度和成分测定,查明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组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推断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和演化,揭示成矿作用过程。

(5)对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特征研究,揭示成矿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特征以及与区域岩浆活动的关系。

(6)对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锶-钕-铅同位素研究,确定成岩(矿)物质来源、源区特征和演化过程,了解壳、幔物质在含矿侵入岩和金属矿体中所占比例。通过氢-氧-硫同位素的研究,对成矿流体的产物(矿石和蚀变岩及其所含矿物)进行系统分析,阐明成矿流体来源和运移过程以及成矿物质聚集机理,揭示地壳不同期次演化阶段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

(7)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通过锆石SHRIMP U-Pb和LA-ICP-MS U-Pb方法对岩体年龄进行约束,通过辉钼矿Re.Os,绢云母和钾长石等含钾矿物Ar-Ar年龄测定来确定成矿作用的时限。

(8)综合研究,结合本次野外观察和室内测试成果,对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开展解剖性研究工作,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两个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工作,并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深化对华北板块北缘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为区域金矿找矿勘查提供指导。

C.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从地表露头或钻孔岩心的研究入手,综合利用钻孔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资料,以沉积盆地整体性为着眼点,根据构造-沉积-热体制以及沉积间断和沉积环境演化特点将盆地划分为不同层次结构的建造块,然后详细解剖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建造块的内外沉积构成,综合解释沉积体系和成因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和盆地演化模式,进而达到对盆地含油气特征的评价和预测。简单地说,层序地层分析就是从沉积学和地层学两方面对沉积盆地进行系统工程的研究,因此,层序地层分析更好地揭示了沉积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也更有利于含油气盆地生储盖配套研究和储集层的预测。

本书以层序地层学为研究主线,研究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和莺歌海组沉积体系构成,建立盆地等时地层格架,查明不同体系域内主要储层砂体的分布,为该区储层(储集体)和有利的构造-岩性圈闭的预测提供地质依据。同时结合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研究隐蔽油气藏成藏特征和规律,构建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地层分析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的系统思路和方法体系。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如下(图1-5)。

1.区域构造与盆地内部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考虑到莺歌海盆地演化受区域构造活动的控制作用显着,本书从区域构造活动入手,着重分析印支地块的构造活动特征以及对莺歌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以助于探讨莺歌海盆地的发育机制。此外,莺歌海盆地内部构造特征的分析是进行构造古地貌恢复以及层序地层解释的基础。

2.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观点,以研究区常规地震剖面资料和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根据层序界面的地震相特征,并综合考虑全球海平面变化特征、钻井标定等,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强制海退的概念,进行层序单元内部构成的识别与解释,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建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以及反映各沉积体系域构成特征的平面图、剖面图的编制。

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钻井资料进行精细的观察、分析,划分不同级别的层序单元和沉积体系域。具体包括从岩性相、测井相、地震相等方面进行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单元的分析,通过各个基本要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的各种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及内部构成特征。研究过程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井沉积相分析:一方面是通过钻井岩心提取各种相标志信息,包括岩石颜色、岩石类型、碎屑颗粒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标志等,绘制代表层段的高频层序关系图;另一方面根据多种电性曲线形态特征及其组合特点、准层序的叠加方式,绘制其层序展布、体系域类型、沉积相特征及其各微相类型图;②强调利用高分辨率过井地震剖面配合,强调剖面的分析与单井分析的相互校正与验证;③井间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的对比分析,可进行四级层序或体系域的划分和对比。

图1-5 层序构成样式及构造控制作用的研究流程

3.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层序类型、层序发育样式分析

综合地震与钻井的层序地层解释结果,进行层序地层的构成特征分析,包括各沉积体系域构成特征、时空展布规律等。重点研究对象放在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的低位域沉积特征的研究之上。将层序地层分析与构造地层分析相结合,以大量的地震解释为基础,以盆地内不同构造发育部位对沉积的控制为出发点,对莺歌海盆地层序类型、发育样式等进行分析。

4.沉降史模拟与盆地古地貌恢复

通过定量-半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回剥分析原理,以地层解释、沉积环境解释为基础,以沉降史二维模拟软件为依托,对盆地3个主要沉积时期的构造古地貌进行定量-半定量的恢复,重建沉积时期的地貌形态。通过总沉降量等值线图的编制,进行盆地构造活动强弱差异性分析。通过构造古地貌图的编制,进行构造单元特征研究与划分。

5.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分析

综合层序地层解释结果、体系域构成特征、层序类型以及层序发育样式的研究与构造地层分析相结合,进行构造对体系域发育特征、层序类型以及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作用分析,探讨低位域的形成模式与主要控制因素。

6.天然气成藏模式分析与有利储集体预测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取得的认识,综合前人在该区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从烃源岩、储集体、生储盖组合特征分析入手,进行成藏组合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区的成藏模式,预测有利的区带。

D.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如何区分

研究方案是以项目的需求为前提所采用的合适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路线体现的是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关键环节前者侧重理论支持,后者偏重途径

E.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以遥感、地质、航放、重磁、DEM 信息处理分析为基础,以多源信息深入挖掘和深化应用为目标,以相山地区进一步找矿方向的厘定为目的,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图 1.1 相山矿田铀矿分布略图

1.2.1.1 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总体形态研究

主要研究其形成背景、基底构造、形态特征、与区域地层构造的关系和成因定位机制。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的总体形态研究是深部成矿条件研究的基础。

1.2.1.2 新构造运动研究

通过 Landsat-7ETM+多光谱数据的图像融合和 RGB 合成,对相山地区地貌景观、岩性、线状构造和环状构造进行全面分析,并重点研究线状构造的第四纪活动形迹,探讨新构造运动对该区成矿幅度和矿床保存的影响。

1.2.1.3 相山西北与东南部的对比研究

相山铀矿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南东部很少。笔者将进行构造岩浆发育特征、遥感影像、重磁表现、基底形态、成矿特征的对比分析,探索相山铀矿空间分布差异性的主控因素。

1.2.1.4 侵蚀作用和保存状态研究

矿床是地质作用的历史产物,矿床形成后还会经历各种变化和改造。相山矿田全盲矿床很少,矿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作用。虽然以往矿床成因研究成果颇丰,但矿田的侵蚀深度以及保存状态研究薄弱,因此笔者开展了侵蚀深度或侵蚀程度的评价研究。

1.2.2 研究思路

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前人丰富资料、成果及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对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总体特征及矿床保存状态进行研究,为相山矿田深入找矿提供依据。

(1) 调研、收集国内外遥感、地质、航放、重磁、DEM 技术的发展态势和技术资料,了解多源信息集成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现状和动态,明确技术关键,确定研究重点及所采用的 GIS 技术平台。

(2) 系统地收集相山地区区域地质、遥感、航放、航磁、地面物化探和水文地质等资料以及相关论文、专着。了解研究区的工作程度和研究现状,成岩成矿方面存在的问题。

(3) 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数字化和影像化,构建相山地区空间数据库。

(4) 在空间数据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支持下,首先对相山地区积累的多源信息逐一进行单信息分析,然后进行多源信息集成处理。通过信息挖掘,发现规律,形成认识,并应用于勘查实践。

技术路线框图见图 1.2。

1.2.3 研究方法

在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1) 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新构造运动的调查,重点观察主断裂的活动形迹。

(2) 地质、ETM、航放、重磁、DEM 单信息分析。ETM 图像处理在 Erdas imagine8.6 平台进行,通过增强处理、比值分析、主成分变换,提取线性构造和蚀变异常并进行地质分析; 航放信息采用能谱参数计算、图像编码等技术方法; 重、磁信息则采用不同高度的向上延拓和方向导数处理; DEM 主要采用地形形态分析等方法。

图1.2 技术思路框图

(3) 在空间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将遥感信息与地质、航放、重磁和 DEM 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开展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总体特征和侵蚀状态保矿条件研究。信息集成是本次研究将要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遥感与航空放射性信息的集成,遥感与重磁信息的集成,遥感与地球化学信息的集成,遥感与地质地理信息的集成。

(4) 采用 C 语言和 MATLAB 软件开发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学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

(5) 以基础地质信息的深入挖掘为主导,结合其他地学信息和集成处理成果,开展相山地区关键地质问题的综合应用研究。

本选题的创新点主要有:

(1) 研究思路上实现两个转移,即从单信息研究到多源信息的对相山地区的总体研究; 从成矿作用研究为主到成矿作用和保矿研究并重。

(2) 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了新构造运动和剥蚀状态研究。

(3) 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运用,其中传统的地学研究方法与空间数据库技术、信息集成技术相结合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

F.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云南省科研项目:岩溶水有效开发技术方案研究(项目编号:2003PY04),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云南典型地区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项目编号:200310400024)完成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典型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测绘1100km2,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钻探3791.94m,各类物探4169点,取岩土水样试验分析626件,岩溶水动态监测18个点,岩溶水示踪试验2组等大量的调查和勘探试验工作。这些工作和成果,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使之能够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检验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同时,本书的研究也为岩溶水的勘查和开发示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使开发工程的技术方案设计得到了技术创新,工程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了示范目的。

此外,1999~2002年,作者参与主持完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也为进行岩溶水有效开发技术研究提供了水文地质与水资源的系统基础资料。在各个参加工作的省市区的示范工作中,也成功地建成了一批暗河及大泉引、提、堵、蓄、富水块段钻井开采工程。这些调查成果和工程实践,为本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在岩溶水资源及地质环境特征研究,以及岩溶水开发技术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适宜于不同的岩溶水源地类型以及不同需求的岩溶水有效勘查和开发技术方案,为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使岩溶水开发的成功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书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如下:

第一个方面,以现代岩溶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西南岩溶地区岩溶水资源调查的最新资料。系统地认识岩溶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岩溶水的赋存及运动特征,准确把握岩溶水富集规律,建立确切的找水标志,提高寻找和圈定岩溶水源地的准确性。根据岩溶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岩溶水出露状态,以及岩溶含水层的导水和赋水空间形态、结构及水动力特征,划分岩溶水源地类型,分析总结各类岩溶水源地岩溶水的开发技术条件,评价其脆弱性,最终掌握各类岩溶水源地对不同的勘查开发技术的适宜性。

第二个方面,引进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核磁共振、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这些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常规电法技术和水文地质调查分析方法,选择典型的岩溶流域,结合国家在云南安排的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类型岩溶水源地的勘查技术条件,分别选择不同的方法开展野外技术方法试验研究,并对探测和综合分析解释成果进行钻探检验,验证其可靠程度及准确性,优选出适合不同类型岩溶水源地的有效探测技术方法,集成岩溶水有效探测技术方案。

第三个方面,通过调查省内外岩溶水开发工程,考察发达国家岩溶水开发情况,收集国外相关信息,研究其成功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其中失败的原因与缺陷。根据各类岩溶水源地的开发技术条件,引出新的技术方案,并选择典型岩溶水源地进行开发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加以改进和完善,得出各类岩溶水源地岩溶水有效开发技术方案。

从岩溶水开发的全过程来分析,成败的最关键环节是找水勘查,只有找准岩溶赋水空间或径流通道,才可能正确有效地实施岩溶水开发工程,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提高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外,关键是要减少物探方法存在的多解性。本书研究了适合不同岩溶水源地的物探方法,通过不同方法探测结果的相互补充、验证,根据经济合理性和探测的有效性比选,选择其中适宜的方法形成综合探测方案,并建立代表不同含水层的地球物理特性、反映各类岩溶赋水空间的解译参数和标准,从而达到提高探测的可靠性和精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及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技术监督局.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9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2]袁道先,蔡桂鸿.岩溶环境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3~58

[3]王宇,李燕,谭继中等.断陷盆地岩溶水赋存规律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4

[4]袁道先.对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一些意见[J].中国岩溶,2000,19(2):103~107

[5]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2002,21(2):101~104

[6]王瑞江,姚长宏,蒋忠诚,等.贵州六盘水石漠化的特点、成因与防治[J].中国岩溶,2001,20(3):211~215

[7]耿弘,王宇,汪才芳等.云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77~78

[8]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网络全书 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3年.216

[9]杨京平,卢剑波.生态恢复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6

[10]王宇,张贵.滇东岩溶高原石漠化及防治对策[A].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岩溶地下水与石漠化研究[C].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3.26~35

[11]苏维词,朱之孝,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中国岩溶,2002,21(1):19~24

[12]姚长宏,杨桂芳,蒋忠诚.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形成及其生态治理[J].地质科技情报,2001,20(2):75~78

[13]苏维词,周济作.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2):177~182

[14]沈继舫主编.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11

[15]邓德仁.21世纪初期的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行动框架[A].水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1

[16]袁道先,刘再华,林玉石等.中国岩溶动力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2

[17]袁道先.论岩溶水的不均匀性[A].《汇编》编选小组.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经验汇编[C].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1~19

[18]Urich P M,Day M,Lynagh F.Policy and practice in Karst landscape protection:Bohol,the Philippin.Geographical Journal,2001,167(4):305~323

[19]Yuan Daoxian.Rock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of South China.1997,Z.Geomorph.N.F.Suppl.-Bd.108,81~90

[20]袁道先.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461~466

[21]丁继红,周德亮,马生忠.国外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勘察科学技术,2002(1):37~42

[22]CCOP Technical Secretariat.Proceedings of the 1st Compiler’Meeting of DCGM Phase Ⅳ:Groundwater and Geothermal Databases.24~26 April 2001 Bangkok,Thailand

[23]王宇,李丽辉.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开发利用概况[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6):91~95

[24]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新技术应用项目组.国内外地下水勘查新技术专集[M].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27~68

[25]袁道先.法国岩溶和岩溶水[R].桂林: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1984.21~34

[26]岩溶地质考察组.赴南斯拉夫岩溶地质考察报告[R].北京:国家地质总局,1982.27~42

G. 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怎么

一般不是有开题报告吗,在开题报告里就会写大纲,就包括论文的大概框架,当然后期正式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和开题报告里的框架不一样,但差距一般不大的。至于框架要看是什么的了,如果是整篇论文的,目录就是框架;如果是研究内容的,比如设计开发了个系统,那就需要用几个流程图把系统的整体结构,工作流程,A-E图这些表现出来,还要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H.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过程及研究范围

河南省省辖18个城市广泛分布第四纪松散地层,其浅层土体以及赋存的浅层地下水中低品位的地热能资源丰富。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于2006年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立项申请开展“河南省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得到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并列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科研项目编号02号),2007年初编写了项目设计书,于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审核,于2009年8月26日通过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和科技鉴定。

原项目研究范围:郑州、开封、新乡、许昌、漯河、周口、安阳、濮阳、焦作、洛阳、南阳等11个重点城市的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面积约5000km2。研究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调整工作区面积为2020年规划区面积。

本书研究范围是根据专家意见及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鹤壁、济源、三门峡、商丘、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7个城市的相应内容,同时,根据《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TO225—2009),增加了地埋管热泵系统应用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为科学利用与保护浅层地热资源,初步研究河南省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资源类型与潜力,进行开发利用区划,促进河南省城市浅层地热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减少投资风险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为保证本项目研究目的及任务的实现,有利于科技攻关,提高成果科技水平及实用性,本书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研究。

1.浅层地热能埋藏分布规律及循环特征研究

该课题针对城市所处的山前冲洪积平原、河流冲积平原、河谷及盆地等水文地质单元,对浅层地热能埋藏分布规律和循环体征进行研究,是此次研究项目的基础,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第四系厚度及年恒温层深度。

2)浅层地热能埋藏、分布及循环特征。

3)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4)建立和确定浅层地热资源评价参数系列,包括渗透系数、储水系数、地温梯度、回灌渗透系数、热导率和大地热流值等。

5)建立典型城市的浅层地热能概念模型和确定边界条件。

2.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该课题是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区划的主要依据,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主要研究如下内容:

1)根据地(水)温观测、抽水和回灌试验及室内测试,计算和确定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与评价参数值。

2)根据概念模型建立数学模型。

3)采用不同评价方法,计算浅层地热能储存量和可采资源量。

4)根据浅层地热资源现状开采量与可采资源量,计算开采潜力,并进行开采潜力分区。

3.浅层地热能采集与回灌技术研究

该课题也是进行浅层地热能合理开发利用区划的主要依据。主要针对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现有工程开展回灌技术和现场试验,研究回灌量和水质及水温对浅层地热能储存条件和可采资源量的影响;研究施工工艺,确定浅层地热能采集与回灌的技术条件,包括合理井深、井间距、井结构、开采量与降深、回灌量等;确定合理的“即采即用即灌”方案。

4.浅层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区划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根据开发利用技术条件,确定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对地下水资源和浅层地热能资源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保护目标。

四、主要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及二次开发

项目执行过程中广泛收集18个重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浅层地热能利用、遥感、水文、气象、环保、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节能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系统地综合整理。研究内容包括:①地层结构、构造特征;②浅层地热能利用层位水文地质条件;③总结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在地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此次研究的18个城市区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程占地面积、应用建筑面积、抽、回水井数量、井间距、抽水量与地下水温、回水量与回灌水温、运行期间地下水动态变化、制冷(热)效果等。

3.水动力学方法调查与监测

浅层地热能资源可称为是一种主要以水为载体的可流动资源,为研究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开展了地下水位统测和动态监测。在枯水期部署地下水位统测工作,统测点密度一般为每4km2一个点;选择已有的浅层地热能空调系统进行长期监测,以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监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监测内容包括抽水量、回灌量、水位、水质、水温及利用效能等。其中水质监测选择在浅层地热能空调系统运行前、运行过程中及运行后分别采取水样;水位及水温观测频率每5天1次。

4.水热力学方法调查与监测

为研究浅层地温分布特征,对浅层地下水温度进行了调查。主要是结合水动力场研究开展地下水温度场分布测量,仪器采用井中测温仪(型号JL-1),平面上测量点密度大体按每25m2设1个点布设;垂向上测点密度为每2m设1个点,测深视井结构具体条件确定。

5.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地下水的水化学组成反映了浅层地热能的形成环境与条件,可通过水化学成分研究其成因与形成年龄,评价浅层地热能的科学用途。为分析不同水质对浅层地热能空调系统的影响,研究提出相应的处理工艺措施,结合已有资料,分别在浅层地热能空调系统动态监测点与水化学资料相对较少的研究区补充布置水质全项分析水样并送实验室测试。

6.现场实验方法研究

为了解含水层富水性,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地下水回灌量和水质、水温对浅层地热能储存条件和开采资源量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即采即用即灌”方案;研究适宜于东部平原细颗粒含水层地区抽水、回灌井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成井结构,研究浅层地热能采集技术的适用条件,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已有或在建浅层地热能利用工程,布置注水试验和抽水试验。为求得不同地层岩性的热物理参数,在郑州市布置施工地质取样孔1眼,所取样品送往南京大学实验室测试。

7.模型建立与研究

建立浅层地热能补给量、排泄量与储存变化量的均衡模型,评价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热流量法或数值法预测评价浅层地热能的可利用资源量;根据开采资源与现状开采量评价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潜力。

选择资料丰富且类型典型的地热区段,运用HST3D数值模拟软件,对地热流体运移进行模拟;预测评价规划开采和浅层地热流体利用条件下,地热流体温度的时空变化趋势;模拟不同地质、水文地质、地热条件下,地下水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征;评价浅层含水层的储热功能和热储量,为合理、科学地开发浅层地热流体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8.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综合研究

在上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不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浅层地热能采集技术方案,制定各市浅层地热能合理开发利用区划。

9.数据库建设

对收集的资料、新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并统一使用GIS软件平台,按要求建立数据库。对原始图件及成果图件等实施数字化,并建立图形属性库及外挂属性库。

阅读全文

与研究内容与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用彩泥做花的方法图片视频 浏览:38
高丽白参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22
测量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浏览:239
伏羲改变了什么记事方法 浏览:958
太阳能灯安装方法及尺寸 浏览:300
八爪钩使用方法 浏览:330
水电池安装方法如何接线 浏览:170
兰花种子的种植方法如下 浏览:613
肾结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370
防火墙的使用方法 浏览:190
肉肉植物怎么养殖方法 浏览:643
成人落枕后的正确恢复方法推拿 浏览:217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 浏览:161
血栓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 浏览:663
美白美容液使用方法 浏览:718
小孩发烧物理降温有哪些方法 浏览:564
荣放自动锁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699
古代治病方法有哪些 浏览:836
昆虫的种类及食用方法 浏览:636
超市防盗扣的安装方法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