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1.联系实际,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转化
提倡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并不是要摒弃作为地理教学主要依据的教科书.地理教科书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活动的范本,仍然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但是地理教科书的开发必需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与生活、社会紧密融合、沟通,发挥其“地理教学基本工具”的功能.现在,新版的几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就更加注重凸显现代教育新理念,在内容选择、编排设计等方面不再过分追求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地理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材料以生命的活力.
2.信息整合,拓展现代课程媒体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与地理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地理课程等逐步被引入地理课堂.特别是互联网提供的地理教育网站、地理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天文馆、气象台、地震台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限制,能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图文并茂地让学生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将地理知识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使抽象、深奥的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规律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地理科学发展迅猛,网络媒体中关于地理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对于这些信息,教科书不能非常全面而及时地反映,这就需要师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3.激活体验,挖掘学生内生性地理课程资源
内生性资源,主要指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所了解的地理科学信息.这些通过各种各样途径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无形课程资源,使地理课程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强化学习动机.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也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体验和经验,能使学生较容易接受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后的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寻求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总之,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采 无处不在,只有充分发挥地理课程资源的优势,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❷ 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课题可以参考哪些文献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
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篇 目 单 位 作者
《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
《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
《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
《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端口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
《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
《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
《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
《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杨淑萍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
《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
《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
二等奖
《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
《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
《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
《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彭长玉
《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周慧本
《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廖惠荣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
《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李方平
《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端口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
刘 俊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
《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钟彩琴
《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
❸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摘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本属于边缘学科的地理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地理学科作为“+3”中的一门,地理学习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高考改革;有效教学;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本属于边缘学科的地理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地理学科作为“+3”中的一门,地理学习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但与此同时,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尤其是“六多三少”问题特别突出——课程多、教材多、教辅资料多、考试多、作业多、补课多,活动少、娱乐少、睡眠少,一直摧残着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提升教学有效性便显得更为迫切和具有实际意义,笔者就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我国以往各学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照本宣科地将书本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并通过大量训练培养出一个个“做题机器”。但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一段时间内却会感到很难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面对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感到在校期间不但学业负担重,而且是一个“无用的学习”过程,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初衷。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觉得不如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做一些“加减法”,减少课堂中死板的教学环节,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但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在日后的人生中受益。
1.减少理论灌输,增加技能培养
虽然地理属于文科,但如果教师直接把书上的概念、规律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当,最终只会让学生对课堂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笔者认为应减少对书本上一些知识内容的死板教授,而增加以提升学生地理技能为目的的趣味式教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大大地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例如,较大的地震灾害近几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灾害的发生,震醒许多人,整个社会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教育是多么重要,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非常欠缺。笔者作为地理教师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教学,仅仅只关注了课本上关于地震的基础知识,将它们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但日后如果学生真遇到地震,这些书本上的知识毫无帮助。虽说身处上海的我们很少经历地震,但是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分布影响范围十分广阔,而我国又地处这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另外学生们去国内外旅游留学甚至生活的话,仍有可能遇到地震灾害,他们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后的求生技能。于是经过充分备课后上《板块运动》这个专题,当介绍到地震时,笔者会花上近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前的先兆,知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式和应对突发状况的策略,以及在地震发生后还要学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受困者。每次上完这样一堂课,学生们参与讨论的热烈程度及脸上认真的表情告诉笔者,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知识,而且相比于课本上的内容,他们也更需要这样的地理技能。
❹ 地理教学策略
00教学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最佳方法和技巧,即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它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地理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地理学科知识的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考虑地理学科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利用地理教学资源、拓宽设计思路、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地理教学策略的选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思维过程。
00有效学习是一种以“教”为主的教学理论,源于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认为“学主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关键是要将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一方面之间建立起来,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而且还注意到影响学习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情感因素的作用,提出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结构进行教学。有效学习理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效率服务,追求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学习结果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下,能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经过自身努力,具有较高的达成度,即“有意义学习”。
00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师生是灌输——接受的关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注意的是如何把地理知识、结论讲清楚;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的有效性差,新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了在培养上期望学生达到的程度。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地理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同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人生态度,具备科学精神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0下面是本人对新地理课程标准下,基于有效学习地理的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001、教学互动,创设愉悦课堂氛围策略
00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师生的生活、经验、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引入教学过程,教师才会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才能充满智慧地主动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才能可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提问和讨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各种智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时,除了运用地球仪演示地自转和公转外,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地球公转运动;一个学生作“太阳”,一个学生作为“地球”,作为“地球”的同学一边围绕“太阳”公转,一边又在不停地自转,下面的学生要注意观察解释自西向东的含义,区别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学生在这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对这些抽象疑难问题理解较快,做到了活动与课堂讲解的有机结合。
002、教学起点的问题化、兴趣化策略
00按照有效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越有价值、越有意义,学习的效果就好。根据这一观点,在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存动力,而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发源地,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密切,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地理的魅力,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00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借助直观手段展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或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知识因求果与知果索因的办法产生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003、教学过程活动化策略
00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这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活动的方式主要有:①地理游戏活动,如地理拼图,地理谜语等;②地理报告会、地理辩论赛;③地理实践活动、社会调查;④撰写地理小论文等等。
00当然,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的是不能按上述的活动来设计,此时可以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预习、自学,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教学时再由教师总结,既点拨学生较模糊的内容,突出重点,又可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004、教学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简单化策略
00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性教具,是传递地理信息的最有效、最重要的媒体,它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宏大的地理环境中复杂地理事物现象、地理景观和地理演变过程,扩大视野。地图本身就是一种经过抽象化的知识载体,可以图解各种地理理性知识,学生通过阅图可以“发现”新的知识,挖掘更深的内涵,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教师课堂上教学的遗漏,完善教师在课堂上的各种设问。
00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要运用好“三板”图和电化教学媒介的作用,更要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系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简化,做到图文结合,相辅相成。变文字为图像,形成“模式图”、“纲要图”、“关系图”,学生可以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变繁图为简图,变“死图”为“活图”,同样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❺ 中学地理课的几种学习方法
系统的地理知识是地理事实材料同地理概念、原理有机结合的整体。在系统地理知识的整个结构和人们认识的结构中,地理事实材料处于基础的地位。地理事实材料包括许多国家、地区和各种各样的地理事物,其范围十分广阔,而且都是各具特色的实体,都是我们要认真了解和研究的对象。学习地理是离不开这些事实材料的,要认真地占有它,掌握它。地理事实材料的载体是教科书(地理课本)、各种地图、图表、图像等,通常称之为学习地理的工具。学习地理就要学会运用这些学习工具。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基本功,要结合地理知识的学习有计划地练好这些基本功。如学习地形就要会阅读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学习气候就要学会阅读和绘制等温线图、降水量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等。总之,学什么知识,就学什么方法、练什么基本功。要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事实材料,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和发展趋向,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教科书(地理课本)主要是用文字语言表述地理事实的。它没有地图、图像那样形象具体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深刻,但它能抓住地理事实材料的重要环节给人以精辟的启示。文图结合的认识和表述地理事实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基本功。如用语言文字表述地图、图表内容,或用地图、图表表述教科书的文字材料,都是非常有益的训练。 中学地理课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万面: 第一,要学会阅读地理教科书。它包括了解地理教科书的一般表述层次,会区分教材的重点和非重点,会运用课本插图、练习题和地图册去理解教材。 第二,会独立地运用地图这个基本的学习工具。它包括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环境状况;会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会填绘简单的地图,反映地理事实的分布和联系概况。 第三,会阅读和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和统计图,表述一般地理问题。示意图包括生产联系图、模示图和形象示意图;统计图主要有曲线图、柱状图、扇形图等。 第四,会阅读和制作简单表解,表述地理知识及其联系。如单项或多项的地理事物或区域异同的比较表,说明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的知识系统表等。 第五,会运用地理知识的逻辑结构去分析地理事实材料和表述地理课题。如根据地理特征的概念内涵概括或表述地理要素特征;根据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地理成因和影响关系的判断和表述;根据生态系统平衡原理对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等。 第七,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包括了解地理课考核要求,熟悉地理考核方式方法,会出地理考核题目,会评定成绩好坏等。 以上几种学习方法相互联系,组成地理课的学习方法体系,贯穿在地理课学习全过程。该学习方法体系的核心和起主导作用的方法是运用地理知识的逻辑结构和运用课本、地图的方法。该体系各种方法,由初中到高中分层次地学习掌握,逐步深比熟练。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怎样才能学得最优的学法。即把学习过程归纳为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重点难点)→精心听讲→课后复习→解决疑难→独立作业→同学互考→系统小结或小考→课外学习等九个有机联系的学习环节,形成较为完整的学法体系。学生在掌握了学法后,就会得心应手地运用学法,达到十会,即:会看书,会抓要点、重点;会分析问题思路;会自己做笔记;会自己复习;会归纳学过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会自己归纳出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会用工具书,找资料,列表格;会看参考书;会操作现代化教学工具、模型、做实验。 (1)尝试预习:即在大脑中先过电影想想前面的地理教材中,先论述什么,后又写了些什么,本课教材将会学些什么东西,内容结构会怎样安排。依照概况、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农业、工业、所辖的市、县以及名胜等去尝试设想。(2)学好教科书。教科书是课业学习的主要依据,教科书文字精练,结构严谨,论述深刻,学生在借助于教科书时,了解到课本知识的内容、重点、难点和关键,通过分析、比较,学习书中内容。(3)整理好笔记。作到提纲醒目、中心突出、内容精练、便于编写。(4)联系实际认识自然,把大自然的现象和变化与课文内容相联系。(5)阅读好参考书。提倡学生读参考书,是因为参考书是扩大知识视野的良师益友。要把参考书和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用的参考书往往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课外负担。
❻ 地理研究性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噪声污染及危害
2、所在乡镇的农村耕地利用现状及处理
3、亲自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拍摄系列照片
4、关于句容市水资源利用状况
5、句容市地区(或自己所在镇区)大气污染及危害
6、关于贫困地区与人口问题的探讨
7、关于城区(或自己所在镇区)绿化的研究
8、某工厂的污染危害及治理
9、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0、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
11、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12、生活垃圾能再利用研究
13、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14、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5、句容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19、哪家超市最便宜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太阳能的利用
22、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从第谷、开谱勒到牛顿)
23、居室污染
24、生活中的地理(或地图)
25、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贡献(或者地理学家、地理着作)
26、食品污染
27、可再生能源
28、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29、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3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31、句容市文化的特点(从气候、地理位置等要素来研究)
32、化肥对土壤的影响,或者农药污染问题
3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纠纷问题研究(中国的国界问题)
34、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35、调查本市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产品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36、城市化给句容市带来的变化(问题或好处)
37、句容市(或自己所在镇区)过去的历史沿革,历史地位,地理、人文优势,现状分析(优、缺点),未来的发展构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38、句容市城市规划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城市的特色、规模、布局、环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40、中国近代疆域变迁问题研究
❼ “高效地理课堂”研究性课题研究什么
周至一中地理组 高飞巧 “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主要是研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或方案,让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我校提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作为课题的。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将优质高效地理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高效地理课堂是针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地理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地理课堂教学 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 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地理课堂的“高效” ,指的是在地理课堂 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 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即通过地理课堂教 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 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 “策略”就是能够实现地理课堂高效的方式、方法或方案。如: “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优化教学内容, 促使学生学习成功” “优化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优化教学情感,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优化教学评价,彰显学生思辩能力” “优化时间安排,创建全新学习课 堂” “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参与” “优化班风 学风,创造和谐学习环境” “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等。 三、研究综述 高效教学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 物,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惟一标准。国外从 20 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 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地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 1. 20 世纪初研究的是教师特征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 2.20 世纪60、70 年代研究的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 (1)关注学生的学习。 主要研究人员有加涅、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 (2)关注师生关系。 (3)关注教师的教学策 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3.教学媒体与教学的高效性。 (1)微格教学。六十年代初,发端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微格教学是为培养、提高教师 的地理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而设计的。2) ( 新技术与教学的高效性。 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 (1999) 认为,由于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现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 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 国内近几年在“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李如密认为,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将教学的速度、收效和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但“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有效教学的契合点”“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多样化的教学呈现策略”“巧妙掌控教学时间的运筹”“掌握教学艺术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等都很重要。 四、研究意义 1.有利于真正减轻愈来愈沉重的教学负担; 2.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 有利于迅速适应国家推行的课程改革; 4.有利于提升实验中学办学品位。 五、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地理课堂 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 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 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 而不是 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叠加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 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 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 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 学。(3)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 心是教学的效益。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 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 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 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4)有意义学习理论。迈耶认为,教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帮助学习者选择有关信息、组织信息及整合信息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 因此, 有意义的学习依赖于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主动建构。 六、研究目标(1)改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地理课堂教学规律。(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地理课堂教学水平。(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七、研究内容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主要针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 益小的问题, 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边研究一边实践,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策略。2.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3.教学评价的高效性策略。 八、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研究法。 2.教育调查研究法。 3.教育行动研究法。 4.教育个案研究法。 5.教育叙事研究法。 6.教育经验总结研究法。 7.教育实验研究法。 九、课题研究的反响及效益 我校“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十、问题讨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外延相当广泛的课题,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是涉及到了一些表面的问题,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班级文化的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等很多领域我们都只是想过,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教师的思路和视野,从更多角度,对“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❽ 通过地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收获
山西师大的?
❾ 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研究
答::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测量、个案研究等方式,有计划、有 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资料,从而对教育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或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2、实验研究
答:实验研究是注重理论假设,强调严格控制,关注假设检验,从而主动地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在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实证方法之一,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3、个案研究
答:个案研究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2、简单题
1、叙事研究的特点
答:叙事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 自我反思为媒介和强调民主、平等。
1.以教育叙事为载体
教育叙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教育中,是“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当事人的真实生活。因而,教育故事便在意义层面得到了肯定。但是,“叙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讲究时空位置的叙事才能构成研究。
私人叙事,它表现为对教育中“个体生命”价值的承认,对个人独特境遇的关注,尊重每一“个”的独特性;分析、解释甚至是体验每一“个”的“ 个性”。
经验叙事,杜威把连续性和互动性作为经验具有教育价值的两个标准。教育叙事研究正是以教育经验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实践中去寻找和建构理论。这 样,教育经验就从被贬低被排
斥的状态登堂入室,教育研究也将由此产生自身的话语方式,成为教育理论的源泉。即杜威所说,“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
生活叙事,由于日常生活接近常态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叙事的“事”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来源于生活。在教育活动中,由师生共同构筑起来的教育现场就是师生的生活现场,是原生态的,课堂生活实践成为生活叙事的源泉。这使教育研究更真实地逼近教育生活本身,更接近教育真相。
❿ 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地理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直观教具(如模型)、示范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供展示的对象有很多,而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
地图法。地图法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纲要法。纲要法,又可以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由字母、文字、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简单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途径进行探索,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或结论的教学方法。
生活教学法。活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