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海参养殖都有什么方法

海参养殖都有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02 02:55:12

㈠ 海参的养殖方法

1、选址、建造及环境卫生

养殖场所应符合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于养殖池的建设,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模式和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池的大小、形式和规模。

进排水渠道方面,要求进水口与排水口要尽量远离,进、排水渠道应独立分离设置,新建养殖场不应设在已有养殖场的进水口或排水口附近。

2、清淤

在进行养殖之前,用海水清除养殖池污物杂物,维修水池和进出水渠道。选用水泥池做养殖池时,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刷洗。选用池塘做养殖池时,沉淀物较厚的地方必须予以清淤、暴晒,促使有机物分解。发现死亡个体要尽快移到陆地上,集中销毁。

3、底质调节

全部清淤后,消灭不利海参培育的带病中间宿主和养殖敌害生物,定期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对养殖池和进出水的渠道进行消杀。首先注入10-20cm清水,投入药物溶解后,再将药物泼入养殖池。水泥池要先用溶有消毒药物的池水多次冲洗,接着再用沙滤水或者清洁水进行2次冲洗。

池塘则可由溶有消毒药物的池水浸泡一段时间,在放苗前的几日,换成沙滤水或清洁水。养殖用水必须是从无污染地区引进的水源,在使用前后,还要进行适当处理,并定期检测水质情况。同时,底质条件应满足国家标准。

4、施肥

充分纳水以后,注意肥水,并再次培养有益的生物群落。倒入适量的光合细菌以及有益菌株,提高养殖池肥水的速度,增强肥水的效果。肥水效果和所需时间可能会依当地的养殖环境、对象和肥水方法等而不同。

一般情况,当水温低于20℃时,肥水需要15-30d;而水温达20℃以上时,肥水至少需要8d时间。为加强养殖过程管理,强化养殖池清污、消毒和肥水等程序,应当对它们保持以下记录:清污记录、消毒记录、肥水记录等。这些相关文件记录须保存2年以上。

5、种参的选择

种参鲜活体重应在300g以上,最好选择养殖的个体在350g以上活力强、性腺好、无损伤的个体。

6、种参暂养

种参在入池以后,通常需经过3-10d的暂养期。若暂养时间短,可不投饵,每天进行2次全部换水,每晚换水时,完成1次彻底的清底。若需长时间暂养,则应该适量投饵,但投饵时水温要注意保持低于20℃,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种参的摄食。

此外,使用深色塑料布遮光,同时,注意及时将排脏个体及表皮溃烂、破损的个体挑拣出来。暂养密度适当控制在10-20头/m3范围内,以不超30头/m3为准。每天早上做吸底检查,观察是否有卵。如果仅有少量产卵,则可弃掉。

7、人工催产技术

诱导产卵采用的刺激法包括阴干、升温、水流等。暂养5-7d,晚上7点以后进行催产。持续观察产卵过程,并注意将其记录下来。待池内海水放干,让亲参阴干40-60min左右,接着用海水冲击参体30-45min,再注入已经过滤好的新鲜海水,如此亲参一般可在当天或第2天产卵。

雌参产卵前,先缓慢将其放入特定产卵箱,进行受精。期间适量添加人工精液,不定期搅动养殖水,采卵的密度控制在80粒/mL。

受精后,尽快将雌参捞出,用过滤好的海水洗卵持续2-3min每次,洗去多余精子和污物,直到池水变清。排卵后需再暂养3-5d,等待雌参自然产卵。暂养期间,亲参将会多次产卵。

8、受精与孵化

通常情况下,养殖户将采用混合受精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育苗生产。受精卵的孵化水温为20-22℃左右,孵化密度低于10个/mL,以6-8个/mL为宜。超过10个/mL,需分池后再进行孵化。

孵化期间,每0.5h用搅水耙将池水上下翻动1次。特别注意,翻水时不能留有死角,并且不能只往一个方向搅动,应防治将胚体旋转聚集到池中心。待胚体孵出后,根据需要适时给予微充气。

9、选育与分池

孵化后30-40h,胚体发育到原肠后期或小耳状幼体初期,胚体多集中在水表层,应及时进行选育、分池。选育前,应采取镜检的措施观察所浮出的幼体是否正常、健壮。采取拖选法进行选育,根据各培育池所需幼体数量,将拖选及浓缩收集的幼体在定量后分入各培育池。

10、浮游幼体培育

幼体培养条件是水温19-25℃,室温27-30℃,盐度2.7%-3.3%,溶氧控制在每升5-7.5mg,氨氮低于0.5mg/L,pH值应为7.8-8.3。

同时水质应符合NY5052-2001标准的要求,幼体培育期间只能使用二级砂滤水,每天换水和吸污各1次,换水量为30%-100%,换水温差小于2℃。幼体布池密度应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控制在0.3-1.0个/mL左右。

浮游幼体阶段的饵料以藻类为主,有鞭金藻、盐藻、小新月菱形藻等。投喂时可将多种饵料混合进行投喂。根据幼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调整投喂量。

11、幼参培育

为提高幼参的生长速度,当稚参长到1cm左右,应尽量加投人工配合饵料,并配合饵料的投入,以便有助于使幼参体内色素加深。当幼参体长达到2-3cm时,密度应为4000头/m3。

并增大充氧量及换水量。此时应留心是否有带病个体,及时投抗菌素以控制疾病的蔓延,必要时还要对发病个体进行药浴治疗。

12、日常管理及监测

每天安排人员观测天气、水温、水质变化情况,巡笼观察海参的摄食与活动状况,确保海参在干净、舒适的养殖环境培育,并及时填写养殖日记。

阅读全文

与海参养殖都有什么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示范 浏览:451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简便的方法 浏览:527
提鱼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850
记忆拼贴的训练方法 浏览:61
防冻害的最佳方法 浏览:596
练肩颈的最好方法视频 浏览:846
聚会用香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527
最简单的房子封顶方法 浏览:441
咳嗽灸温控贴使用方法 浏览:899
男士如何美白脸部最快方法 浏览:718
学生提分方法怎么写 浏览:306
国标中检测金葡萄球菌的三种方法 浏览:805
文言文划分停顿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43
检测酶活性方法 浏览:228
常用心理测验的应用方法 浏览:520
快速取戒指的方法 浏览:518
紫甘蓝正确服用方法 浏览:751
喉原位癌早期浸润的治疗方法 浏览:299
桂花树苗嫁接方法视频 浏览:956
如何判断出货方法 浏览: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