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说话的人在后面是什么描写方法

说话的人在后面是什么描写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8 14:33:37

Ⅰ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刻画人物形象的5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外貌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 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举个例子:有一部动画片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其中大头儿子最重要的外貌特征就是他的头很大,而小头爸爸最重要的外貌特征就是他的头很小,而人物设计者就是抓住了他们的外貌特征给他们来起名,让他们的外貌一下生动起来,让观众一下就记住这两个人了。

2、语言描写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 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

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 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5、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Ⅱ 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 作文 人物描写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 文章 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 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 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 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 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详细分解:

A语言描写:在 记叙文 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 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 文化 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B、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 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 其它 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 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C、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 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

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 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二、怎样写好描写人物的作文

1、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2、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2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

如下列例段:

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例段一,写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人。作者抓住“身穿军人棉大衣”、“脚穿高统皮靴”、“高个子,方脸盘”、“眼睛闪亮”等外貌特点,写出了一个粗犷、精明的男子汉形象。例段二主要抓住孩子:调皮的大眼睛”、“鼓鼓的腮帮”、“翘起的小鼻尖”等相貌特点,把一个机灵、滑稽逗人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上述两例告诉我们,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抓住外貌的特征,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

如下面例段,人物身分就非常鲜明。

我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位青年人。他戴着一顶篮色旅游帽,帽沿上有一行白字:“日本大学生旅游团”。身上穿一件黑灰色太空服,下身穿着牛仔裤,肩上背着一个黑色的旅游包。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上面两段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身分的人物形象。例一写的是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通过描写穿着打扮的特点,告诉人们他是一位日本来华旅游的大学生。例二侧重描写老汉的脊背肤色、小腿形态、赤脚、腰上插着旱烟袋等特点,生动描绘出了一位居住农村,饱经风霜、朴实健康的、典型的老农形象。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表来。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心内世界。

3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亦称肖像描写,主要包括容貌、体形、衣着、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写。外貌特征的描写应尽可能真实,且突出人物特点。出色的外貌描写能够在勾勒出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反映出描写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等。

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给出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彤彤的小嘴巴,这就构成了我。

片段二:圆圆的瓜子脸像我的母亲,浓眉大眼像我的父亲,干净利落的马尾辫是我永恒的主题。我的脸称不上白净且有一些褐色的雀斑,高高的鼻梁不堪重负似地努力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虽说不够漂亮,可我从未因容貌而烦恼。

教师:以上两段都是对“我”外貌的描写,你们认为哪个抓住了具体内容?

学生1:第一个只是直观的描写,而第二个则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写。

学生2:第一个只是一个大概轮廓,而第二个则清晰地形成了一个人脸的模样。

教师:大家说的都对。片段一的容貌描写过于模式化,不够具体;而片段二则具体形象,抓住了人物容貌的主要特征,读者阅读后在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喜欢干净、热爱学习、充满自信的学生模样,若加上体形、着装描写,会更加生动真实。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必须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教师举出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三:晨晨今年一岁半,红扑扑的小脸像一个半熟的桃子。她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小辫儿朝天翘着,桃红色的发带像两只蝴蝶飞来飞去。尤其惹人喜爱的是她那樱桃小嘴。

片段四:老伯伯今年七十岁,虽然头发、胡子已花白,但是其脸色紫红,并且具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其是其有一个依然明亮的嗓子,跟年青小伙子似的。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什么样不同的外貌特征?

学生1:年龄不一样,头发颜色不同,老伯伯长胡子。

学生2:晨晨红扑扑的小脸,而老伯伯则是脸色紫红。

学生3:晨晨有着智慧的眼睛,而老伯伯的眼睛仅比较大。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着他们年龄段特有的外貌特征。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和形态特征上会有很大差异。

成功而深刻的外貌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加深读者对该人物的印象,甚至能够对情节起到铺垫、推动的作用。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动作描写

成功的动作描写也有助于整体人物的塑造。

小学生的动作描写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观察着手。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人物的动作。

训练学生使用动词的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的练习进行,一是加强阅读训练,着重分析人物动作描写篇章,如朱自清 散文 《背影》中的一个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此片段写一位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文中都用了哪些动词描写父亲,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戴着、穿着、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通过这段动作描写,作者形象地描写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将父亲对儿子的爱充分展现出来。

教师:分析得很正确,抓住了动作描写的特点。出色的动作描写能够让读者触摸到栩栩如生的、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灵魂饱满的人物。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填空练习。如“啊!7点20分!都怪我昨天晚上电视看得太晚了。我迅速 A 起一件衣服, B 在身上,抓起一条裤子 C 了进去。裤脚怎么这么长?原来是爸爸的。我又匆匆忙忙 D 进洗手间。

去刷牙,嘴里没有泡,嗨,忘了挤牙膏!算啦!我 E 起书包, F 出家门。”学生通过思考,选择最能体现主人公心理和状况的动词,进而提高动作描写水平。

动作描写还常常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用人物的语言、语气衬托出动作背后隐藏的心理。

三、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对话、独白或说话语气,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及情感的写作方法。小学生学习写作时主要掌握独白和对话这两种形式,且要学会交替使用,避免枯燥或歧义。

学生在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后,才会主动、努力地进行学习和使用,教师也应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描写就是利用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程度的词汇,来表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态度。

学生在初学语言描写时,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往往只会使用“我说”“他说”这些死板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中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气,人物形象略显单薄。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可以先教给学生一些公式。公式一:人物+动作(+神态)+语言。

如:许多男生抢过女生手中的铁锹,(自信汇成商学院地)说:“让我来!”公式二:人物+动作+动作+语言。如:李老师在一叠试卷的最上方拿起两张,贴在黑板上说:“这两篇作文作为 范文 给大家学习。”当然,这些公式只是作为语言描写入门的辅助手段,学生进入更高等级的学习阶段后,则要大胆摒弃公式。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是指将人物在某一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描写出来。心理描写应紧紧围绕文章主旨、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够体现人物性格,不能脱离 故事 发生的环境。如:教师给出了以下片段:

刚上课,老师就将已经批好的试卷发给大家。看着老师一个一个地发试卷,我的心好紧张,怕自己考得不好。终于发到我手上了,我一看59分,我非常伤心,要是再多做对一道题就好了。

教师:这是一个学生写的作文中的一段,写的是他得知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描写。请大家指出有哪些心理描写,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心理描写有“心好紧张、怕、伤心、要是”。我感觉他心理描写过于简单,并没有将其内心完全表达出来。

教师:很有道理。虽然该学生用了“好紧张、非常伤心”等词,但是他仅仅抽象地概述了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将其内心的具体感想写出来。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和心理剖析;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和动作语言描写。环境烘托是指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和身边的景物,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用“连绵不绝”和“黑压压一片”描写同一片森林,能够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就小学生写作而言,更常用的心理描写是内心独白。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上文内心独白进行改写,让学生进一步实践心理描写,并明确心理描写的注意事项。

4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 脸谱 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唬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Ⅲ 语音描写,什么情况下说话人在前,什么情况下说话人在后呢

语言描写的话,说话人在前,那么就说明双引号在说话人的后面,如果是说话人在后,那就是双引号在说话人的前面

Ⅳ 人物描写作文写作方法有哪些

1. 文章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文章的描写手法按类别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按照描写的方式,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两大类。

一、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2、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气氛;引出下文或为后 *** 铺垫埋伏笔;点明时令、地点、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承上启下。(2)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二、白描和细描1、白描白描也叫素描,本是中国画纯用墨线而不着色勾勒物象的技法,借用到写作中是指不用更多的渲染,不以华丽词藻修饰,更不用曲笔陪衬,而以朴实的文字准确描写出生动的文学形象。这是一种如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

例1:《一面》中作者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第一次外貌白描:(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这里,作者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词语,而是用朴实的文字,从远处粗线条的勾勒出鲁迅先生的身材、年龄、国籍、衣着和抽烟的神态。

寥寥几笔,饱含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敬仰,准确生动的勾勒出鲁迅先生外貌的主要特征:瘦。突出“瘦”的特征,也就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例2:《驿路梨花》中,对梨花的妹妹的白描:(我们正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幼苗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这里,作者也没有堆砌词藻去有意雕饰,而是用简单的笔墨,着重勾画小姑娘的眉毛和眼睛,只需几笔,一个纯洁美丽、天真活泼的哈尼族小姑娘就跃然纸上,如在眼前。 运用白描的技法,无需浓墨重彩,无需刻意雕饰。

白描讲求的是朴素、准确,或简笔勾勒,或具体刻画,不求华丽,不求细腻,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求“神”,“显神”,要求描绘准确生动,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细描 细描也叫工笔描绘法,这原是绘画的一种用笔方法,这种方法讲求工整、细致、纤毫毕露。

借用到写作中,细描是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 例1:《红楼梦》中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描写,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红楼梦》第三回写王熙凤出场是极其精彩的一笔。“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体格 ***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里,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外貌,而且通过外貌描写,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作品注重了在服饰方面的细描,先选取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要点来细描,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珠宝于一身的妆扮,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

然后细描她的容貌,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运用工笔描绘的技法,既求“形”似,又求“神”似,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这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绘,切不可平均使用笔墨。 白描和细描各有千秋。

在写作中,何时用白描,何时用细描,需视表达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无论运用白描还是运用细描,都要求有的放矢,突出特征,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千景一色;同时注意,描写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主题,明确描写的目的,做到描写与意和情相结合,绘出活生生的形象,达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描写效果。

2. 21种写作手法有哪些

21种写作手法分别为: 一、观察 观察是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的,所以选好自己的观察事物,每日观察,并把观察所得的点滴记录下来,这些就是写作素材。

观察一定有顺序。观察一样事物的外观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而观察一样事物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可以采取时间顺序。

观察务必抓特点。观察作文应该将重点放在观察对象的特点上面,这一部分是需要我们详写的。

观察对象长什么样子,如果你选取的是普通事物,其实是很难将这一部分写出彩的。你只有加入自己的想象,投入自己的情感,才能将大家都熟知的事物的样子写出所谓的特色。

虚实结合有想象。观察作文肯定是要以真实的观察作为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在观察作文中展示我们的童心童趣童真,看谁的语言更富有想象力。

观察是实,想象是虚。虚实结合,观察作文,应该是六分实来四分虚。

二、收集材料 搜集素材的方法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1、实践考察。2、查阅资料。

3、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通过N次的实践下来,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热情高涨,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写作的兴趣浓厚了,作文质量自然就提升了。

三、审题 写文章,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高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

*** 情,出新意。 四、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

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五、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高。

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六、列提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

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七、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 *** 。

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1、开门见山式。

如写校园趣事,开头就写,今天在校园里发生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公式化为“地点+趣事”,这是记叙文的写法。

议论文的写法又不一样了,例如“陪读焦虑的背后是教育的失衡”,这样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 它的优势在于简洁明了,一眼就能看到文章的中心,浅显易懂,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诗句引入法。这种方法即在开头用一句古诗、俗语、名人名言等来引入话题。

可以简单的看成是:诗句+主旨,如讲老师奉献的无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奉献是无私而纯粹的,如蚕吐丝,像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他人……” 3、题记式。题记是指在文章正文开始前的一段简洁的文字,或抒情,或哲理,对文章的基调具有指导作用。

题记可以引用古诗文、名人名言或自写都行。它与引用古诗句区别在于,题记是相对完整的一部分。

好的题记能极大的吸引读者,提高文章美感和读者的好感度。 4、成语典故式。

这种方式的开头需要对成语典故非常了解。比如讲诚信的作文,可以讲“商鞅徒木立信,表达了诚信的可贵,更有一诺千金的慷慨之信,这些无不说明诚信的重要。”

上面的开头里面就用到了商鞅的一个小典故,以及一诺千金的成语。 这样的开头就显得很有内涵和趣味,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又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足够的支持论据。

八、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2、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

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3、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

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4、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

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下面的例子中,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5、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通过描写。

3. 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3、动作描写

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4、心理描写

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4)说话的人在后面是什么描写方法扩展阅读

肖像描写:

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避免行文死板。

动作描写: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参考资料网络-描写方法

4. 写人作文方法技巧

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如下: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4)说话的人在后面是什么描写方法扩展阅读其他描写技巧:按叙述分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描写方法。

5. 写人的作文,有写作方法

下面我就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谈几点切实可用的方法或注意点:首先,要写好人物作文,就要写自己熟悉的人。

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能感受得最真切最鲜活,对他(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才能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印象。如下面例文《我是你爹》(见后文),写的是作者非常熟悉的人,所以全文写来既栩栩如生,又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

如果你写一个陌生的人,虽然也能够写,但写出来的就可能毫无特色,会是千千万万个中的一个,这样写来不要说感动别人,有时就连自己都觉得别扭、生造。其次,要凸显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

共性的东西人人都有,写得再多作用也是不大的。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以冲击,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称奇。

第三,不要什么都写,更不要事无巨细地写,要择其一二浓彩重墨地写。这当然是要根据主题需要去择取了,决不能无的放矢。

如《我是你爹》中,“爹”的话语很少,前后加起来总共才三四句而已,可一个独特的“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了。第四,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六十岁人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无文化的老太太专说些理论大话等,否则就是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而乱写人物,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个性特点了。第五,写人物离不开写事、写细节。

要仔细地观察人物的日常行为,挖掘他们的典型事例,而且事例要新颖,因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热心肠的人,就要写他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或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出现等事例。

写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特定的环境等的描写。

描写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个人的每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动作都描写清楚、具体、详细。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回到教室,大家全都涌到郭枫面前,问:”坏小子,你捐一毛钱怎么能代表我们呢?‘郭枫眨了眨眼,骄傲地说:“其实我捐了100元!说捐一毛钱,那是逗你们玩的!’听了郭枫的话,同学们哭笑不得……”这一段话把细节描写得很好,“眨了眨眼”“骄傲地说”“哭笑不得”等词语把“郭枫”可气又可笑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6. 人物的描写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作用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 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 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3、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7. 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8. 写作手法有哪些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

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Ⅳ 说话人在后面是什么句

说话人在后面,我认为这是一个陈述句。说话人在引语前,他后面一般应该用冒号,而不应该用逗号。说话人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说话人在引语中间,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这是标点符号的练习。

阅读全文

与说话的人在后面是什么描写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03
isdg爽快酵素胶囊的食用方法 浏览:106
如何学好阅读理解方法 浏览:123
奥迪水壶的安装方法 浏览:963
红米四设置自动开关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54
手指扭伤如何消肿快速方法 浏览:201
快速治疗烂嘴的方法 浏览:806
电路阻值的计算方法 浏览:967
测量房屋角尺的使用方法 浏览:801
禽腺病毒检测方法 浏览:473
皮制手机壳清洗方法 浏览:156
学习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8
橘子的使用方法 浏览:978
四年级检测电路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浏览:935
安阻法的测量方法 浏览:143
儿童低烧怎么办简单的退烧方法 浏览:398
淘宝上的存钱方法怎么存 浏览:109
猫术后化脓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14
夹核桃的工具安装方法 浏览:19
二年级画小汽车简便方法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