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综合交通网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综合交通网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7 21:27:24

①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节选)

建设以连通县城、通达建制村的普通公路为基础,以铁路、国家高速公路为骨干,与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覆盖全国的综合交通网络,发挥运输的整体优势和集约效能 。
1.完善区际交通网络。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建设黑河至三亚、北京至上海、满洲里至港澳台、包头至广州、临河至防城港等5条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天津至喀什、青岛至拉萨、连云港至阿拉山口、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等5条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优化结构、提升能力,形成覆盖全国的区际运输网络。 科学推进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大能力运输通道,形成快速客运网,强化重载货运网。
发展高速铁路,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贯通北京至哈尔滨(大连)、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深圳及青岛至太原、徐州至兰州、上海至成都、上海至昆明等“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相关辅助线、延伸线和联络线。强化区际干线,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相结合,扩大快速铁路客运服务覆盖范围。 专栏6 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铁路) 01 快速铁路
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京沈客专、北京至呼和浩特、哈尔滨至佳木斯、郑州至重庆、银川至西安、深圳至茂名、长春至白城、杭州至黄山、上海至南通、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青岛至连云港、九景衢、黔张常、怀邵衡、海南西环、拉萨至林芝等快速铁路,实施成都至昆明、兰州至银川、重庆至怀化、哈尔滨至牡丹江、南昌至赣州、广州至梅州至汕头铁路提速扩能,扩大快速列车开行范围。研究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川藏铁路。 02 煤运通道
建设“三西”(山西、蒙西、陕西)地区至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山西中南部至山东沿海港口的煤炭运输通道。加快建设鄂尔多斯盆地、陕西等综合能源基地至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的煤炭运输新通道。强化白音华至锦州等蒙东地区煤炭运输通道。实施神朔黄铁路部分路段三、四线扩能工程。加快推进新疆地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03 其他铁路
建成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设格尔木至库尔勒、格尔木至敦煌、额济纳至哈密、将军庙至哈密、北屯至准东、白河至东京城等区际干线,实施宝鸡至中卫、干塘至武威、阳平关至安康等铁路扩能改造。 加快西部干线建设,强化煤炭运输等重载货运通道,尽快形成功能布局完善、覆盖范围广、通道能力强、技术结构合理的运输网络;建设港口后方铁路集疏运系统,推进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加强改造既有线,配套建设客货运设施。
【重点:铁路建设领域,重点是快速铁路,强调在末期达到4.5万公里(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快铁达到近二万公里)。因为温州事故,高铁降温而没作为规划重点,但2014年起高铁建设开始升温。】
【值得了解:规划到可行性报告的批文、到开工建设,有的项目在这两个阶段都可能有变化,其中的快速铁路专栏(“等”字说明只列出一部分),有的规划为快铁的后来降低为时速120的普通铁路如渝怀铁路复线,有的规划为快铁的后来升级为高铁如京沈客运专线,原计划350规格的郑万铁路在此降为200规格、但2014年恢复350规格】
【值得了解:有的人疑惑,怎么十二五交通规划里高铁没有规划里程数,也没有列表?因为,上年即2011年7月出现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及高阻对铁路建设大降标,例如西成高速铁路从时速350公里降低为250公里,2012年的规划对一些高速铁路调低了规格,有的降低为时速250公里以下如郑万铁路,但是2014年一些铁路恢复了高规格。当时高铁大降温,一些工程下马或没有确定,不确定因素严重,对高铁难以规划里程数,难以列表。】 有序推进公路建设。贯通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发挥高等级公路快速通达的效益。 专栏7 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公路) 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加强G103(北京至塘沽)、G104(北京至福州)、G105(北京至珠海)、G107(北京至深圳)、G108(北京至昆明)、G204(烟台至上海)、G205(山海关至深圳)、G212(兰州至重庆)、G213(兰州至磨憨)、G214(西宁至景洪)、G219(叶城至拉孜)、G317(成都至那曲)、G322(衡阳至友谊关)、G323(瑞金至临沧)、G326(秀山至河口)等15条国省干线公路及其他交通拥堵路段的改扩建。 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贯通北京至上海等7条首都放射线、沈阳至海口等9条南北纵向线、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等18条东西横向线,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
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力度,提升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重点改造“五射、六纵、四横”15条国道及其他瓶颈路段;实施县通二级公路工程,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标准公路;加强省际通道和连接重要口岸、旅游景区、矿产资源基地等的公路建设。 专栏8 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水路) 01 沿海港口
建设锦州、唐山、黄骅、天津等港口煤炭装船码头工程及华东、华南地区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建设大连、日照、宁波-舟山、湛江等港口大型原油接卸码头工程,结合石油石化企业扩能与布局、原油管道建设及油品储备需要,配套建设接卸和转运码头。建设唐山、青岛、日照、宁波-舟山等港口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工程,结合沿海大型钢铁基地布局和铁路新通道,配套建设铁矿石码头。建设天津、上海、宁波-舟山、广州、深圳等干线港及支线港集装箱码头工程。 02 内河水运
加快整治上游、中游荆江河段等长江干线及其支流高等级航道,稳步推进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实施京杭运河山东段、苏南段、浙江段等航道升级改造工程。推进红水河龙滩、右江百色等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工程,嘉陵江的利泽、湘江的土谷塘、赣江的永泰、松花江的依兰和悦来及岷江等航电枢纽工程。 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完善港口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群现代化水平,推进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实施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工程。
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港口群规模化、专业化协调发展。推进与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相关的新港区开发和老港区迁建。加强港口深水航道、防波堤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系统建设。完善1000人以上岛屿客货运交通设施。
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促进物流、信息、金融、保险、代理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
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推进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和京杭运河航道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相应建设其他地区航道。加快内河主要港口规模化港区建设,发展专业、环保港区。 推进民用航空发展。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提升空中交通网络运行能力。加强机场建设,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机场布局。
通过建设平行航线、利用新技术等方式,扩能改造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北京至大连、北京至昆明、上海至广州、上海至大连、上海至西安、上海至成都、广州至成都等9条国家骨干航路。加快雷达管制建设,完善以哈尔滨、沈阳、西安、成都、昆明、武汉、长沙、乌鲁木齐等为节点的区域航路航线。以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为支撑,改善通信导航和航空气象服务,扩大支线航线网络。推进机场密集地区终端区建设,增加繁忙机场进离场航线运行容量。加快新一代空管系统建设,提高保障水平。优化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飞行服务网点。 专栏9 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民航) 新建北京新机场,扩建广州、上海(浦东)、深圳、重庆、武汉、南京、长沙、三亚、乌鲁木齐、海口、沈阳、郑州、哈尔滨、天津、南宁、桂林、长春、宁波、兰州、银川、石家庄等机场,研究建设成都、青岛、厦门、大连新机场。新建苏中、三明、抚远、白城、五台山、衡阳、巫山、泸沽湖、毕节、夏河、德令哈、石河子、那曲等支线机场,研究建设甘孜、朔州、塔中、亳州、巴中支线机场。建成一批通用机场。建设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沈阳等区域管制中心以及上海、广州等终端管制中心。 加快推进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建
加快推进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建设,完善国际枢纽功能。改扩建繁忙干线机场,积极发展支线机场,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支持有条件的中西部干线机场发展成为内陆航空枢纽。加快通勤和其他通用机场布点,积极稳妥建设通勤机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加强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机场建设。 合理布局管网设施。统筹油气进口运输通道和国内储备系统建设,加快形成跨区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的油气运输通道。
加快西北、东北和西南三大陆路进口原油干线管道以及连接沿海炼化基地与原油接卸码头之间的管道建设。
完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西南、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和沿江向腹地辐射的成品油输送管道,加强西北、东北成品油外输管道建设,加快区域互联互通。 专栏10 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管道) 建设中哈原油二期、独山子至乌鲁木齐、大庆至铁岭、中缅原油管道等陆路原油进口通道及配套干支线工程,建设王家沟至乌鲁木齐复线、兰州至成都、长庆至呼和浩特等原油管道工程。建设天津港至华北石化、仪征至长岭复线等海陆联运原油管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和四线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中缅天然气管道、东北天然气管网、陕京四线、青藏输气管道、煤制气外输管道等天然气管道重点工程。以已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扩建为主,在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省新增站址。重点建设和完善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主要消费地区域性成品油管网。 加快西北、东北和西南三大陆路进口天然气干线管道建设,合理布局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加快接收站配套管网与主干管网联接,完善川渝、环渤海、珠三角、中南、长三角等区域性管网,大力推动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包括进口气、国产气、煤层气、煤制气等多种气源,连接主产区、消费地和储气点的全国基干管网。 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线公路、通勤航空为补充,加快推进城市群(圈、带)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适应城市群发展需要。
建设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际交通网络。在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加快高速公路改扩建。在中小城市与城镇之间及城镇分布较为密集的走廊经济带上,视运输需求,加密高等级公路网络、提升省道技术等级或以城市快速路的形式建设相对开放的快捷通道,并注重与区际交通网络的衔接。 专栏11 城际快速网络重点工程 01 城际轨道交通
优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布局和建设,加快建设基本骨架,逐步推进部分路网加密线、外围延长线及内部联络线的建设,基本形成网络,提高轨道交通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程度。在山东半岛地区、江淮地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天水地区、辽中南地区、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规划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周边中小城市为重点、有效发挥辐射作用的骨干线路,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和牡绥地区、长吉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地区,以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与建设新线相结合,实现城际轨道交通快速服务,强化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功能分工。根据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呼包鄂榆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和天山北坡地区等区域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和要求,适时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 02 公路
改扩建京哈线山海关至长春段、京港澳线北京至安阳段、京昆线石家庄至太原段、京藏线呼和浩特至包头段、珲乌线长春至吉林段、沪蓉线南京至合肥段等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杭州至宁波高速公路复线、北京大外环、沈阳绕城高速公路、福州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泉州环城公路、泉州湾跨海通道、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六横梅山、太仓港等疏港高速公路。 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城市群的城际干线建设,构建都市交通圈。加快中心城市到区域主要城市的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发展较快的城市群区域,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尚处于形成初期的城市群区域,以高等级公路为主。进一步完善区域中小城市及城镇间公路网络。
充分利用区际通道运输能力,服务城际交通。优先考虑利用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城际交通与区际以及城市交通在通道布局、服务范围、运营组织等方面需合理分工、有机衔接。准确把握城际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线路、车站应尽量覆盖规划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最大程度拓展吸引范围和辐射半径。
3.强化城市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满足市民基本出行和生活需求。逐步建设规模合理、网络通畅、结构优化、有效衔接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科学优化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统筹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以及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智能交通建设,合理引导需求,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承载力,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构建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的公共交通系统。根据不同城市规模和特点,制定差别化的轨道交通发展目标,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市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结合自身条件建设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
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必须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和建设,发挥大容量公共交通在引导城市功能布局、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作用。统筹规划,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鼓励公共交通用地的综合开发,增强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资源,落实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加快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规范出租车健康、有序、合理发展。完善机动车等停车系统及与公共交通设施的接驳系统。有效引导机动车的合理使用,推进自行车、步行等交通系统建设,方便换乘,倡导绿色出行。
统筹考虑城市内多种轨道交通方式的衔接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结合铁路新线建设和枢纽功能优化调整,统一规划和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发展市郊铁路,以解决中心城区与郊区、卫星城镇、郊区与郊区、城市带及城市圈内大运量城市交通需求问题。加快城市及其综合客运枢纽周边道路的建设,大、中城市可推进绕城高速公路建设。优化城市货运通道、枢纽场站和物流园区的布局,缓解城市出入口和枢纽周边交通压力。 专栏12 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工程 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建成天津、重庆、成都、沈阳、长春、武汉、西安、南京、杭州、福州、南昌、昆明、大连、青岛、宁波、哈尔滨、苏州、无锡、长沙、郑州、东莞、南宁等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规划建设合肥、贵阳、石家庄、太原、厦门、兰州、济南、乌鲁木齐、佛山、常州、温州等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 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和技术标准。
继续实施以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通达、通畅工程,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覆盖乡镇、村的公路网络。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东中部地区建制村、西部地区80%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施县乡道改造和连通工程,提高农村公路网络水平。 专栏13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交通重点工程 重点实施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建设工程。 实施农村公路的桥涵建设、危桥改造以及客运场站等公交配套工程,加强农村公路的标识、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建设,切实落实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开发利用偏远农村地区水运资源,加快推进重要支流和库区的航运开发,延伸航道通达和覆盖范围,加强乡镇渡船渡口设施的更新改造。 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强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善客运枢纽布局和功能。依托客运枢纽,加强干线铁路、城际轨道、干线公路、机场等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市郊铁路等的有机衔接,强化枢纽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枢纽与干线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内外和不同方式之间便捷、安全、顺畅换乘,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水平和集散效率。完善邮轮、游艇、陆岛等客运码头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适时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加强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主要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完善货运枢纽布局和功能。依托货运枢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建立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系统与邮政、城市配送系统,实现货物运输的无缝化衔接。加大铁路在港口货物集散中的比重,减少公路集疏运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推进集装箱中转站建设。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工作,做好与城乡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与协调。统筹综合交通枢纽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协调枢纽与通道的发展。城市人民政府要建立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稳定的资金渠道,探索以市场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运营机制。研究提出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综合交通枢纽健康发展。 专栏14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 重点建设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海口、太原、大同、郑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等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加强规划协调,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支持香港发展航运业,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建立粤港两地航运更紧密协作关系,支持香港增强港口转口业务,发展与航运关联的业务以及现代物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统筹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布局,有序发展集装箱码头,支持和鼓励内地香港港航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形成以香港为中心,与珠江三角洲港口共同发展的格局。
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大型基础设施合作,研究探索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实现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高速公路连通。建成广深港客运专线并与武广、杭福深客运专线接驳。研究建设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线。支持香港航空业界与珠江三角洲及内地机场间的合作,进一步协调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空域,完善内地与港澳空管协作机制,提升航空运输能力。

② 我国交通运输网布局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分南北,东西两大组干线,组成"五纵三横"铁路骨架。
"五纵"是南北向:1.京哈-京广;2.京沪;3.京九;4.焦枝-枝柳线(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
"三横"是东西向:1.京秦-京包-包兰线;2.陇海-兰新线;3.京沪-浙赣-湘黔-贵昆线
我国铁路运输已形成五纵三横的运输网络,并正规划建设沿江铁路(上海-重庆),沿海铁路(沈阳-厦门),由于铁路运输各方面的优越性,它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公路运输网四通八达,四条进藏公路解放后即修筑,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并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机动灵活,从门至门),它是现代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古有京杭大运河,今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进一步的发挥,但跟发达国家(西欧的内河航运,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相比,我国内河航运的优势(天然水道,运费低廉)还有待充分挖掘;航空运输不用细说;管道运输,东北地区最为稠密,西气东输,正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且东部地区相对来说地势较为平坦,铁路修建的难度较低,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小,且西部地区相对来说地势崎岖,铁路修建的难度较大。由此可得出交通运输网中线点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需求,是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是制约性因素,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③ 黑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高速公路研究与解读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2020年年底,高速公路4512公里,12个市实现高速公路连通,38个县(市)通高速公路。

问题:

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通道能力和品质有待提高,部分干线铁路、普通国省道、内河航道等级标准亟待提升,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运输机场的覆盖联通水平仍需进一步拓展。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有待提升,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国际航线不足,地面集疏运系统不完善,哈尔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强,内河港口规模偏小、功能单一,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发展相对滞后。综合交通统筹融合亟待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尚需深化,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趋势:

1、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2、交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3、预计2021至2035年旅客出行量(含小汽车出行量)年均增速约3%。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旅客出行需求不断增强。

4、货物运输需求稳步增长,预计2021至203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约2.5%,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约9%。

专栏一 :

高速公路连通所有县级行政中心、主要边境口岸、重点景区和重要产业集聚区;普通国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连接所有县级行政中心,覆盖全部乡镇,相邻县之间便捷连通。

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除黑河、大兴安岭外,基本实现“市通高铁有机场、县通高速有铁路、村通快递有燃气、水运民航通全球、公铁管道通邻国”的美好愿景,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高地能级充分发挥,全面适应国家和全省在政治、经济、社会、国土、国防等各方面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要求,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当好先行。

专栏二:

高速公路9000公里

专栏五:

推进交通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提升智慧发展水平。推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发展。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在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扩大北斗终端规模化。全方位布局交通感知系统,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部署关键部位主动预警设施,提升多维监测、精准管控、协同服务能力。推广智慧交通应用场景,逐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输送分拣等在公交、出租、景区接驳、港区物流等领域示范应用。

④ 我国交通运输网布局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作为国家的运输大动脉和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运输大通道对整个网的畅通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现有各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本课题研究认为,加强对运输全局有重要意义的“五纵五横”、国际运输大通道和重要区域通道的规划。 “五纵”即沿海大通道、京沪杭大通道、沈广大通道、京九大通道、包头—广州(湛江)大通道。 “五横”即银昆大通道、西北北部运输大通道、陆桥大通道、长江大通道、杭昆大通道。 国际运输大通道,即与东北亚地区连接的陆上运输大通道,与中亚地区连接的陆上运输通道,与东南亚地区连接的陆上运输通道。 重要区域性运输通道,即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通道。 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交通枢纽是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线路的交汇地,又是城市间运输与城市内运输的衔接点,是大宗客货流进行装卸、中转、换乘、换装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作业基地。

如何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一个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有效率地
运行,
要求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达到
相对平衡。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北京交通需求的数量迅速增长,
交通需求结构也发生质的变化,
尽管
投入大量资金扩充道路容量仍无法满
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这就存在道路供
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
单纯依靠
改造和增加道路,
扩大道路供给量的
“自然发展”根本无法解决城市交通
拥堵。
况且城市道路的可建设面积一
般为
20%~25%,在目前状况下,任
何一个城市可供修建的道路面积都在
不断缩小。
不仅如此,
道路建设会刺激新一
轮交通需求的增长。
当斯定律
(高速
公路高峰小时拥挤定律)
表明

沿着
交通走廊建的新道路减少了旅行时
间,
但吸引了其他道路和其他交通方
式的交通量转移,
经过一段时间后最
终将恢复到原来的拥挤水平,
即新建
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
而交
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如,为了解决旧城区道路拥挤的问
题,上世纪
80
年代初,北京曾经采
取过
“对症下药,
就地解决矛盾”

办法,试图通过旧城区一批道路改
建及路口拓宽,达到缓和交通供求
矛盾的目的。为此连续数年投入巨
资,
拆迁了很多房屋,
改善了数十个
平交路口及一批瓶颈路段,在一段
时间里确实使旧城区道路交通状况
有所改善,
供需矛盾有所缓和。
然而
仅仅过了几年,
由于道路条件改善,
旧城区吸引的穿城交通量大幅度上
升,
而本应起屏蔽保护作用的环路,
其担负的穿城交通量却明显下降。
改善后的一些平交路口,通行能力
固然提高了
20%~30%,而实际交
通负荷的增长幅度却在
3
0
%以上,
拥堵再次升级。城市道路建设也呈
现出相同特点,
如北京外环路、
和平
里立交桥的修建,
建成之初,
确实大
大缓解了该地区的拥堵现象,交通
秩序得到良好改善,但随着吸引流
量的增加,
新的、
更大的交通压力随
之而来,交通拥堵更加严重。
长期以来,
我国对交通运输规划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供给”
这个环节
上,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是靠不断
扩大供给来完成。
而对交通运输系统
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交通运输需求
的研究进行得很少。
运输系统中存在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仅仅侧重
一个供给方面的研究,
而缺乏对交通
需求的分析,
这个系统是难以达到平
衡的。
其次,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运
输而研究运输,
这与运输是一种派生
需求而非源需求是违背的。
运输是为
社会经济系统服务,
对运输的需求来
自社会经济系统,
因此,
研究交通问
题应先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输需
求。
为此,
我们有必要来研究运输需
求及运输需求的管理问题。
二、城市交通需求的特性
1、
基本需求和派生需求
人的出行及各类物资的流动是城
市不可或缺的一种功能需求。
从这个
意义上说,
各类人口的日常出行需求
及物资流动需求是最原始的、
无法回
避的需求,
即社会经济生活的
“基本
需求”

在一般情况下,
从保障城市正
常功能的角度考虑,
对这种基本需求
无疑应当给予满足;
否则,
一旦这种
需求受到过分抑制,
就意味着城市功
能的受损。
但这并不等于说已存在的
基本需求在任何时候都是合理的,

际上,
对基本需求是可以进行适度调
节的。
交通服务系统是为了满足社会经
济生活基本的出行需求,
因而产生了
对交通运输工具的需求,
这就是派生
的交通需求。
基本需求与派生需求之
间的相互关系见图
1,
它们的特性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基本需求是指人与物的流
动需求,
其在确定的时段内是相对稳
定的,
受交通供给条件的影响相对较
小,而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城市规模、
形态、
布局及社会经济水平,
即基本
交通需求具有较大的刚性。
第二,
派生交通需求由基本需求

⑥ 完善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以贯通什么的交通大动脉

完善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进一步打通了全国交通大动脉。

作御铅为我国第一个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细化实化了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明确了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优化交通布局,将构建70万公里的交禅巧通网线,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是个严峻考验,为此,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委成立了国际物流保障协调的工作机制。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规划纲要》对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提出了要求,交通运输部将在着力形成陆海空统筹的运输网络、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健贺拆键全运输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近年来,邮政快递业作为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畅通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随着《规划纲要》的实施,全国邮政和快递行业要按照“服务全领域、激活全要素,打造双高地、畅通双循环”的思路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建强主枢纽、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阅读全文

与综合交通网结构优化方法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齿痕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浏览:757
高里程数计算方法 浏览:869
15x12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5
成武白酥鸡的食用方法 浏览:864
农村打灶方法视频 浏览:114
让皮肤快速变白的方法 浏览:177
卡罗拉车钥匙锁车里的解决方法妙招 浏览:402
工艺气体检测方法 浏览:734
心脏室上速治疗方法 浏览:584
无腿锻炼方法 浏览:529
睡眠枕使用方法 浏览:635
数字显示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1008
用纸做回旋镖的简单方法 浏览:550
风挟热邪有什么调理方法 浏览:178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09
isdg爽快酵素胶囊的食用方法 浏览:108
如何学好阅读理解方法 浏览:127
奥迪水壶的安装方法 浏览:974
红米四设置自动开关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62
手指扭伤如何消肿快速方法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