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有氧结束训练方法

有氧结束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5 10:47:07

Ⅰ 有氧运动恢复过程怎样进行

运动有益健康,但如果方法错误就容易出现相反效果的。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该注意以下情况:

1,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等不适合慢跑疾病的病人,要经过医生的检查,控制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开始有氧运动。

2,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加大运动量。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要求自己一下子就达到四、五级标准,在头16周的时间里也不要求每周达到30分的运动量。要让身体有一个重新适应、恢复阶段。

3,不要忽视准备活动:在每次运动前要做好准备运动,避免肌肉、关节受伤。

4,锻练不要过劳: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过度疲劳,此时就应作调整、休息。不然,过度疲劳就会适得其反,加重身体的负担了。

Ⅱ 有氧训练方法

先进行初级的热身有氧运动,比如开始活动关节,不要不重视,一开始就进行比较猛烈的运动很容易受伤,比如拉伤等等,然后,就可以开始有氧运动,个人认为跳绳,瑜伽比较好,如果喜欢机械性的,最好购买个健身器,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快慢结合,不能一直强运动量的运动,要自我调节,最后,运动结束也不要马上休息,要做恢复性调节,先慢走,不能一屁股坐下休息,这对身体很不好,另外,在运动过程中,随时补水,不要等到运动结束时猛灌,会造成心脏负荷。大致就以上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有氧运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有氧运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包括下面这些运动方式: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

Ⅳ 有氧运动怎么做 有氧运动的训练方法

1、掌指练习

方法:两掌胸前合拢,五指分开,指腹相对。两手第一指腹相互作抗力推进,两掌缓张,呈“爪”形静态抗力10~12秒,重复7~8次。

效应:增强指部展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肌力。

提示:指腹互推时,均需适量抗力,递增抗衡强度。

2、肩臂练习

方法:分腿站立,两手胸前合掌,手指向上。右掌推力超过左掌的抗力,用力将左臂推至左体侧。左掌抵制右掌的抗力,将右臂推回右体侧,重复10~12次。

效应:提高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拇短屈肌的肌力。

提示:两掌推移时,被推移的腕掌需有抗衡力,以递增抗力力度。

头颈练习

方法:分腿站立,两手交叉抱颈。两手慢速用力推动头、颈部的抗力,将头按压至胸锁骨部位,呼气。然后颈部用力抗回两手的下扳力,将头部向上竖抬成预备姿势,吸气。重复7~8次。

效应:增强颈阔肌和肩胛提肌等的肌力。

提示:两手向下扳力不宜大于头、颈部向上的抗力。扳速宜缓慢,扳力宜适中。

3、腰背练习

方法:分腿站立,两手叉腰,虎口向下。腰背部迎着两手逆向扭转的抗力,作顺向环绕旋转,呈静态抗力6~8秒。然后反方向重复。间歇30~40秒。

效应:促进背阔肌、腰侧肌和竖脊肌伸展力,提高腰椎灵活性。

提示:腰背部绕旋时,头、颈部和上体协同转动。两脚不可移动。

4、胸腹练习

方法:并腿仰卧,两掌位于腹部。胸腹部迎着两掌按压的抗力向上作反抗力呈45度仰卧起坐5~6秒,重复7~8次。

效应:增强腹直肌和胸大肌肌力。

提示:仰卧呈起坐时,深吸气;仰卧躺下时,呼气。

Ⅳ 有氧耐力的常用训练方法

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负荷强度为人体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一般在140—17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决定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因素主要是运动中氧气的供应因素和作为能量物质的糖原含量。那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负荷量大,没有间歇。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

采用变速训练时,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速度,即从较低地强度提高到中等强度。例如第一个1/3的距离可用较低的速度完成,然后将速度提高到稍低于中等强度的水平,最后1/3距离则用中等强度的速度完成。

此外,还可以从中等到次最大不断变换强度。例如,在每1~10分钟的最高强度负荷后,可穿插安排中等强度负荷,以保证机体在下一次提高负荷前稍有调整。采用最大素的.负荷时,心率可达到180次/分,恢复阶段讲到140次/分。有节奏的、波浪形变化的强度安排,有助于进行大负荷训练,并能有效提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间断负荷法

间断负荷法又分为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其主要特征如下。间歇训练法,时一种采用各种强度的重复刺激,并在练习之间按预定计划安排间歇时间,不完全休息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对发展耐力水平非常有效。间歇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有强度、负荷数量、持续时间、间歇时间、休息方式、练习组合等。

强度:短距离或中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70~180次/分。长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60~170次/分。只有用较大强度才能有效提高心脏功能,达到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负荷数量:负荷数量一般以距离和时间来标识。其基本要求是一次练习负荷数量不要过多,若一次练习负荷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则会导致工作强度下降,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提高。持续时间:练习持续时间可根据练习任务和运动员本身情况确定。每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可分别为15秒~90秒,2~8分钟等。在训练中较多的是60~90秒。但整个练习持续时间应尽可能延长,应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有氧的能力及心脏的潜在功能,并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

间歇时间:为实现对运动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不间断的刺激,主要以心率来控制间歇时间。其基本要求是在运动员机体尚未完全恢复(心率恢复到120~140次/分)时进行下一次练习。

这样可使运动员在积极性休息阶段摄取大量氧气,并使整个练习过程的摄氧量和心搏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休息方式:采用轻微的积极性活动休息方式(如慢跑),以对肌肉中的毛细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使血液尽快流回心脏,再重新分配到全身,以尽快排除机体中堆积的酸性代谢产物,以利于下一次练习。

练习组Lcaiyong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一般有两种组织方式。一种是分段练习,即以练习的次数与组数安排训练。另一种以连续间歇方式安排训练。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耐力。练习距离可长于或短于比赛距离。负荷强度比间歇训练法大。每次训练应等完全恢复以后,再重复进行。较长时间的重复训练对有氧耐力要求很高。

Ⅵ 有氧训练方法

先进行初级的热身有氧运动,比如开始活动关节,不要不重视,一开始就进行比较猛烈的运动很容易受伤,比如拉伤等等,然后,就可以开始有氧运动,个人认为跳绳,瑜伽比较好,如果喜欢机械性的,最好购买个健身器,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快慢结合,不能一直强运动量的运动,要自我调节,最后,运动结束也不要马上休息,要做恢复性调节,先慢走,不能一屁股坐下休息,这对身体很不好,另外,在运动过程中,随时补水,不要等到运动结束时猛灌,会造成心脏负荷。大致就以上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更高效的用有氧训练来减脂

总之,试着选择一些你不太擅长的事情。如果你在楼梯上效率很高,不要做的更多,就换一台新机器,你可以用四台不同的有氧运动机,每个6分钟。

通过这些不熟悉,低效率的运动,会让你减脂效果更好!快去试试吧!老铁们。

Ⅷ 有氧工作能力如何训练

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训练法、乳酸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高原训练法。

(1)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是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练习时间要在5分钟以上,甚至可持续20~30分钟以上。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机能稳定性,改善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关系,并能提高心肺功能及最大摄氧量,引起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肌红蛋白也有所增加。对发育期的少年运动员及训练水平低者,尤其要以低强度的匀速持续训练为主。

(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着提高有氧工作能力,同时,有氧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即是个体乳酸阈提高。由于个体乳酸阈的可训练性较大,有氧耐力提高后,其训练强度应根据新的个体乳酸阈强度来确定。在具体应用乳酸阈指导训练时,常采用乳酸阈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

(3)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由于间歇训练对练习的距离、强度及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往往不等身体机能完全恢复就开始下一次练习,因此,对机体机能要求较高,能引起机体结构、机能及生物化学等方面较深刻的变化。从生理学角度分析,间歇训练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完成的总工作量大。②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在间歇期内,运动器官(肌肉)能得到休息,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能使心血管系统得到明显的锻炼,特别是心脏工作能力以及最大摄氧能力得到显着提高。此方法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训练水平及不同项目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强度及间歇时间

(4)高原训练法

在高原训练时,人们要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这对身体造成的缺氧刺激比平原上更深刻,可以大大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研究表明,高原训练能使血红蛋白数量及总血容量增加,并使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从而使有氧能力得到提高。

Ⅸ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有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有A、慢速长距离训练;C、间歇训练。有氧能力训练主要为了加快代谢产物的转化和消除,促进机体功能,从而提高成绩。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一种恒常持续30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

(9)有氧结束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就是用比较长的时间,中间无休息地完成一定的负荷量,是马拉松项目训练方法的基石:

①持续2-3小时的长时间持续跑,用于准备期调节运动员呼吸期机能和培养长时间心理承受能力,接近竞赛期时,提高并接近马拉松比赛强度以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和专项耐力。

②以60-90min的中等时间持续跑,低强度以加速身体恢复,马拉松配速以发展有氧耐力。

③以20-40min短时间持续快跑,多用于赛前准备期和竞赛期,发展最大有氧代谢能力。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间歇跑训练法

间歇跑训练的特点是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马拉松训练的间歇方式可以是走或是慢跑。

每个训练阶段以发展专项耐力的长距离间歇跑,以发展有氧能力的中距离间歇跑,以耐受乳酸能力的短距离间歇跑。即使是在休息时,运动员的血液搏出量也达到最佳值,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心肺机能,尤其是呼吸系统功能;

对运动员机体刺激较大,连续的间歇训练会导致运动员神经系统疲劳,一般一周最多安排2次,课次间隔时间为3天。应根据具体训练任务和队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有氧训练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有氧训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有氧耐力训练的两种方法

Ⅹ 有氧训练的最佳办法

首先由于有氧运动身体不适,所以要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才能坚持到有效果。、
第二,时间地点的选择一个舒心的,环境好的,树木多的,效果自然好;
第三,有氧运动运动量大,需要你买一双好的运动鞋,才能不伤害自己,建议上千的阿迪耐克之类的,比劣质的鞋给你的损害要小得多;
第四,最好有个人陪伴,或者很多人,大家一起;
第五,控制食欲,建议吃热量小的,蔬菜水果在运动完感觉饿了管饱。当然吃多了也不行,总比吃碳水化合物多的粮食强吧。
第六,多喝水!
第七,注意安全。都挺好,一下受伤休息几个月,全完了。

阅读全文

与有氧结束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09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0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77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1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4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1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1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0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5
怎么鉴定玉的真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0
椰子鞋带交叉方法视频 浏览:528
画轴力图的简便方法 浏览:903
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学手段 浏览:346
妈妈尿毒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958
齿痕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浏览:759
高里程数计算方法 浏览:869
15x12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7
成武白酥鸡的食用方法 浏览:866
农村打灶方法视频 浏览:116
让皮肤快速变白的方法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