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很重视教育这一方面,但是都不是很了解到底教学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就来给各位家长讲解一下教学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教学方法的分类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
8、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
9、实习法
实习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主题教学法研讨会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Ⅱ 教学方法的识记技巧
在各个地区的教师招聘的教育理论笔试中,教育学都占着一个很大的比重,而在教育学的体系里,教学和德育又占据了很重要的比例。考试考得又很灵活,主客观的题型都有。教学和德育里面涉及到许多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看得眼花缭乱不说,记起来还容易混淆或者遗漏。在这里,针对教学里面的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一内容,我们就给大家缕缕,找出这些方法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这样识记起来就轻松多了。
首先来罗列一下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共有哪些。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最后一类是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看到一堆的方法是不是都晕了?
别急,我们整理一下。
先从宏观上进行归纳,这些方法总共分为了四大类,分别是 语言传递类、直观感知类、实际训练类和情感陶冶类的,我们可以把这四个分类简化为四个字:说、看、做和感。语言传递主要是靠说的,直观感知是靠看的,实际训练主要是靠做,也就是行动的,而情感陶冶则是主要是靠感受的。
这样这四个分类标准立马就记住了吧!
再来看下每个分类标准里面细化的方法怎么记,主要也是找到其中的逻辑线索。
第一个主要靠说的语言传递的方法,课堂里面说话的人有哪些?就是老师和学生,而根据老师和学生说话程度的不同又细分四种方法:
第一种是以老师说为主的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方法是以老师为主体的;
第二种方法就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了学生,是老师对学生说的方法,叫谈话法,属于师问生答模式;
第三种方法学生的成分更多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说,就是讨论法;
第四种方法则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就是读书指导法,它指的是老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进行阅读,再进行交流的学习方式。
以上就是对以说为主的语言传递法里面的四种方法的梳理。
第二类是以看为主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两种,演示法和参观法,这个可以根据地点来分,在教室里看的,老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老师展示的实物和教具等等,都属于演示法。而参观法则是走出教室,去到现场看的方法,这个现场可以是一些自然景观,也可以是博物馆等等的地方。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
第三类方法以做为主。做下练习,就是练习法,做个实验,是实验法。后面两个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主要是看有没有理论依据来区分,实习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因此有理论依据,而实践则强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是没有理论支撑的。
最后一种以感受为主的方法则根据感受的对象来区分,感受的是具体的艺术作品,自然风光的是欣赏教学法,而感受的是老师营造出来的一个场景的,就是情景教学法了。
在理清了这些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记下这些方法就轻松多了,接下来还需要多做题来感受具体的出题方式,灵活运用即可。
以上介绍了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的识记技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Ⅲ 如何快速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首先先是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再去深一步的喜欢上这个科目....(真的可以...我也这样)
Ⅳ 历史老师在授课时,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其实历史课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东西。一段段故事,一个个传奇,无不透视着先人的精彩。教历史学历史,首先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去渗透当时的背景,也就是要读懂历史。
将历史每一个段落编成一段故事。以讲故事形式传授历史,"寓教于乐".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发散思维启蒙学生,让学生自己吸收消化。
将历史人物与当今学生追求的偶像靠拢,让学生感到偶像就在他们身边,有一种切入感,那就会引起他们学历史的兴趣点。
结合以上,从古到今,故事连接,上课就生动了!
学习历史要把它同现实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真实的意义所在。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充分的认识和学习这些东西,才能使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Ⅳ 历史老师在授课时,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考试又是以知识再现默写为主的方式,所以说,有一个良好记忆良方,记得快忘得慢、记得准记得牢是每一个学生梦寐以求的法宝。
告诉学生的这三条,既有关于记忆规律的认识,又有记忆方法的指导,可操作性强,长期坚持使用,再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记忆方法,一定能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增强学习自信,从而使自己成为学霸型学生。
Ⅵ 我是一名实习教师,马上就公开课了,记不住教案怎么办阿感觉好乱,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
实习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可能会紧张一些如果记不住没关系你要把大纲记住要让孩子掌握什么要让孩子学到什么这些都是关键点有的东西不一定会死记只要灵活掌握调动孩子就好
Ⅶ 听不懂老师讲课怎么办
学生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这可是大问题。这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是老师的讲课方式有问题,也可能是学生丢下了课程。但无论如何也要解决,否则学习从何说起。其实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是一般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大都碰到过的问题。遇到听不懂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一、坚定自己的信念
有的同学尽管在现实中与周围同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绝不能自甘落后,相信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一定会跟上大队。用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作为自己克服困难、跋涉前进的动力,注意时刻告诫自己,坚持下去,困难总能克服,绝不悲观失望。只有坚定这样的信念,才能让自己在心理上给自己大的动力,鼓励自己进取,最终赶上前面的同学,也才可以解决上课听不懂的问题。
二、加强基础知识
要懂得,自己上课听不懂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不牢,那么在基础上要下功夫。在努力接受新知的同时,制定复习计划,将老师以前讲授的内容分成知识点,像炸碉堡那样一个一个地攻克。这样,就会在不停顿的知识积累中领略从未有过的快慰并因此而不断激发求知欲,产生积极的能动反应。
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这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尤为重要。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大容量地接受知识信息,不虚心地请教老师、请问同学,扫除知识障碍是很困难的。要努力使自己进入那种勤学好问、求知若渴的境界。没有一个同学在学习中遇不到问题,有了问题不去追问,越积越多,最终将使听课变得困难。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合理性
作为一个学生,谁都想让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可是,要达到目的是很不容易的。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三先三后”是在同学中用得比较普遍的方法,不妨勤用。“三先三后”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质疑。着名的教育学家黎世法教授用七年时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对数以万计的中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出来的“最优学习方法”也可以认真学习使用。其精髓是“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请同学们记住,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使用,都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五、学习中要分清主次
基础较差的同学必须清楚自己花相当大的精力去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撷取新知识。接受新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而复习和巩固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新知,否则,将长期陷入补旧求新的恶性循环中。
六、努力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他们会针对大多数人而确定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同学不适应,所以上课时总是有听不懂的地方。那么这些同学就要多跟任课教师交流,并逐渐熟悉和适应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听课效果。
Ⅷ 你认为上课怎么才可以把老师说的话记住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对那一门课感兴趣,那样的话你会很容易的记下老师的话。
Ⅸ 在授课时,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记忆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必要手段,因为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运用离不开记忆。在学校,不少女孩学习很用功,但英语成绩却总是平平。有经验的教师都道是她们的学习方法不对,但作为一名教师该怎么帮她们呢?有许多练习,学生一而再地做,却总会重复错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参与是一方面,教学方法须改进则是另一方面。不少一线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技能的传播。具体表现为:他们布置作业,只关注学生是否完成,完成的好坏,却极少过问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我国着名教育工作者陈鹤琴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不能总是抱怨学生太笨、不认真、没记性。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不仅有义务传授学生英语知识,而且有责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技巧,记住相关知识。我发现有关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很多,有关记忆技巧的论文也不少,却找不到将二者联合统一的相关文件。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我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着意使用形象记忆、巧妙设置联想记忆、逐步搭建理解记忆三方面讲讲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帮助学生运用记忆技巧记住教学。
一.着意使用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事物的形象为记忆的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保存了事物的形象特征,具有显着的直观性特点,能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容易接受,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手段。但是,其课件制作较复杂,不可能常态化使用。因此,我另辟蹊径,采用了不少方便、形象的教学手段,以达到让学生高效记忆的目的。
1.彩色粉笔是上课必备品。有了它们,不少内容可以标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在讲授颜色的词汇时,我就充分利用它们。Red green blue yellow white purple pink grey black 没有黑色的粉笔,是吗?我用蘸水的抹布在黑板上写,自然“black”就赫然显现。在区别易混内容时,我也经常使用彩色粉笔加以区分,给学生形象的识别、识记。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这是我最为得意的发现。不知您注意到没有:英语新课标有很多的插图。每个单元第一面必有插图相配,单元中途也有不少的图片。我利用这些图画讲解单词、语法,既直观又方便,学生还容易产生共鸣。如:我在教How do you get to school?(Unit 3 Go for it Grade Seven)时,第一面的插图就帮了我很大的忙。图中各种交通工具(bus/like/subway/train/car/on foot)的呈现,简单直观,用起来十分方便。顺便透露,利用这些图片进行口语练习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3.演绎:把抽象的课文材料表演出来。这也是帮助学生记住那些生硬、死板的语言知识的秘密之一。记得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Unit 7 Go for it Grade Eight)吗?我把blender cups bananas ice cream 带到课堂,动手做了banana milk shake,让学生亲身看到了制作process(First…Next…Then…Finally…),品尝到了(shake)美味。直至今年,还有学生把她自制的奶昔通过手机发给我看。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肯定没有这个效果吧!
二.巧妙设置联想记忆
1.利用身边的事物设置联想记忆
如:下面的题目:Our parents provide us ______ food and clothes.(with/for) 它考查provide sb. with sth.与provide sth. for sb.这两个非常容易弄混的短语。学生即使花不少精力去记忆,事到临头还可能犯迷糊:到底是sb. with还是sb. for呢?我教了他们秘诀:sb. with “人和”——丰城不是有“人和阳光城”吗?他们太熟悉了!记住了一个,另一个则不会弄混了,这应该是联想记忆吧!
2.利用谐音设置联想记忆
在英语单词里,有发音相似的,有意义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在此,我举一个我设置得较好的例子。in front of在……(外部)前面与in the front of在……(内部)前面的区别。我告诉学生the 内(谐音“这里”),这样学生遇到I sit _____ our classroom ,and there is a big tree _____ the classroom.时,犹豫会少些吧!3.利用教材本身设置联想记忆
事实上,联想记忆的设置有很多方法,但如果碰到一些比较难的、实在想不出辙的知识点,我还会根据其自身的特征设置方法去记住它们。您是怎么区别too much与much too的?只须区别它们各自的最后那个词即可:much为“多”则too much为“太多”;too为“太”则much too为“太”。掌握了这个规律,too many也迎刃而解了。您能根据sometime与some time本身的特征利用联想记忆来区分它们吗?
三.逐步构建理解记忆
初中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虽然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抽象思维却逐渐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师应开始重视构建理解记忆。英语被许多人误认为是死记硬背的学科,事实并非如此。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他们能背出单词、课文,遇到具体问题时却不能正确解决,这是没有理解记忆的突出表现。如:How are you ? (√) How are your mother ? (×) 这是没有理解you与your mother的差别而错用了be动词。理解记忆的重要特点是在理解记住了一般原则之后,可以自然推导出其它,无须费力去识记。就英语来说,理解一些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呢?
1.构建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
理解记忆必须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基础。单词与课文的背诵与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必修内容,有人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其实不然。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会认真讲解,尤其是其中的难点,丝毫不敢马虎。
在课堂讲解之余,我还会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去找找是否还有疑问;让他们根据理解对重要知识进行消化;让他们作简单的短时记忆。您可别小看了这几分钟的价值:“及时一针顶九针”,诸如activities 1a-2d就是这样完成的。它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课堂气氛,减轻了学生负担,一举多得。
2.帮助学生整理理解记忆的线索
线索在理解记忆中是非常重要的,打个比方: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却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道通向它。对于中国人来说,动词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此时一个形式彼时一个形式,谁也没法靠“背”掌握。对于初中阶段动词的用法,我在讲解时整理出了两条线索:谓语动词(形式由时间决定,考虑时态)、非谓语动词(考虑固定结构,暂不考虑时间,有 do /to do /doing / done 四种形式。)例1:Jim _____ (go) _____ (shop) with his mom yesterday.例2:_____ you _____ (brush) your teeth after _____ (get) up every morning ? 例1中 go+Ving 是固定结构,不受yesterday的影响;例2中brush是谓语动词,由every morning来决定其时态——一般现在时。这样,把眼花缭乱的动词形式分开,学生根据提取的线索,在各自范畴内做出选择,避免了大海捞针式地搜索或漫无目的的随意答题。复杂的语法知识都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整理出理解记忆的线索,以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从而可以应答缤纷复杂的实际问题。
3.搭建理解记忆的桥梁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转化就像桥梁的搭建。在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联系起来,丰富其内容,拉长其跨度,让学生理解记忆的桥梁坚实、长久。我的做法是经常让新旧知识交汇,比如日常用语:从初一的到初二的再到初三的,上新课之前经常说说,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再比如时态问题:教材编排跨度三年,我在讲授时采用的是滚雪球策略,从小到大、由简到繁。在学每种时态时,把别的时态也翻出来使使。
总结:英语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记忆,就必需教会学生利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掌握知识。结合教学实践,本文通过使用形象记忆、设置联想记忆、搭建理解记忆三方面论述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帮助学生运用记忆技巧记住教学内容。记忆方法还有好多,我也根据教学内容一直在探索最合适的方法。诚然,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搬上述几项记忆方法是不足取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多研究、常总结,拥有教学机智,灵活处理教学问题,定会成绩斐然、教学相长。另外,由于时间和本人写作水平的限制,如有不足还望不吝赐教,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