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音乐界十分注意音乐理论的研究。五十年代起就出版了专门音乐理论研究刊物。1953 年,在北京成立了民族音乐研究所,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建立音乐学系,成立了:“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等教研室,开设了“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等课程。同时,公开提出音乐研究为“民族音乐创作服务”的口号。当时的音乐学研究包括:西方音乐史、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古代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以及使用民间音乐的形式创作的音乐研究等。1959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独立,改为中国音乐研究所,后并入中国艺术研究院。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追求自我独立价值,国外各种现代思潮的传入,促进了我国音乐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全国所有的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甚至综合大学里都先后设立了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生班,成立了单科(如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等)的音乐学学会,音乐学及其分支(如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等)开始被音乐界及社会人士注意起来了。 研究方法是人们衡量一门学科是否能够成立,是否成熟的基本标识之一。音乐学是针对古今中外的人类的一切音乐成果、音乐行为和音乐现象,去探寻音乐艺术含义和价值的活动,是对人类音乐成果的第二次创造。而这种探索在实践中总是通过一定方法和进程体现的。方法是一个理论体系的灵魂。方法无效,再美丽的构想,再严肃的目的,只能权作画饼。因此,方法的探究,无疑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音乐学这门学科诞生以来,研究方法一直是音乐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而漫长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许多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符合音乐学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有效研究方法。方法不仅仅是某个或某些具体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贯穿于整个理论研究过程中的总的思路和原则。 今天的中国音乐学作为一门有明确目标、有严谨理论体系且能充分展示其多种学术价值的人文科学,除了有一支庞大的学者队伍和大量具体的研究成果外,充分重视学科本身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建设,构成了中国音乐学学科的自身品格。中国音乐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提倡多维度的思维,根据具体研究学科门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时,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及研究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的研究也更加体现出跨学科性、边缘性和交叉性,单纯独立的音乐学研究已成为过去。立体性的音乐学研究给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音乐学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在今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代,众多中国音乐学者关注音乐学方法论的探索,各学科均涌现出一批研究方法论的专着,这表明,面对音乐学研究极为迅速而蓬勃发展的现状,中国音乐学界和音乐学人对音乐学研究方法的高度自觉。 http://www.musiced.com.cn/web/newAction.ac?ac=contentDetail&location=xxdt&ArticleID=896 这个网址可以帮到你
‘贰’ 什么是音乐教育学什么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教育学就是研究音乐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策略等的一门学科,严格的说它还不是一门学科(所以音乐教育学多只在艺术教育界称呼)或称音乐教学论、音乐课程论更常规一些。研究方法也就是一般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质的,实验、调查、访谈等等方法,没什么特殊的独有的研究方法。
音乐教育学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音乐与教育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国内的音乐教育专业更加偏向实践应用,更多地是学习实践教学以及演奏。而国外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方向非常不一样,更加偏向宏观研究。
和更重视学术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有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学法等。这个课程希望帮助学生了解外国音乐教育学专业与国内的同异,拓展音乐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
介绍音乐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学科分支,研究趋势,未来就业方向等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开对国外音乐教学的误解,正确了解国外的音乐教育学的知识点,并辅助学生完成相关论文。导师介绍伦敦大学学院音乐教育在读博士。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音乐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拥有的三个英国硕士学位包括钢琴演奏、音乐学以及音乐教育学。目前为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学院的在读博士生。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专业已多年排名全世界QS全世界专业排名第一。
拥有丰富的音乐教学和学术论文辅导和写作的经验。目前辅导过的大部分学生都已成功申请上了国外大学的硕士或博士。
‘叁’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法
题名 "逆向考察"方法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运用:以三篇论文为例
作者 王昕 着
分册号
分册名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版时间 2008.09
页数 10页
开本 29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号 J6K2
科图分类号
主题词 硕士论文
电子资源
‘肆’ 音乐批评学中的四种比较研究方法有什么
批评操作的程序 音乐批评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一样,都需要一个准备和写作的过程.一般看来,这个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写作阶段.根据这三阶段的展开原则,相应的操作程序也就相对明确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第一步--积极地寻找批评对象,第二步--认真地分析批评对象,第三步--审慎书写、个性展开.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sis on the'operation' part of the music criticism. Two parts of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operating process a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part, the analysis is on the criticizing of the instrumental, vocal, music drama, music events; while in the second part on the criticizing ohject finding, analyzing and writing. The fostering of the criticizing character and style are also discussed.
‘伍’ 音乐美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具体采取那些方法
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自从音乐美学取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以来,人们就不断对它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企图为这门学科找到某种比较确切的定义。这正如黑格尔所说:“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外一些着名的音乐词典,例如德国《大赫尔德词典》《里曼音乐网络词典》,美国《哈佛音乐词典》《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词典》,日本《标准音乐词典》《音乐大事典》,苏联《音乐网络词典》等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提法,并且结合这些年来的研究体会,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做出如下概括:
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把音乐的美学本质、价值与功能,音乐音响结构及其表现对象,即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音乐实践主要是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美学问题,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等作为研究对象。
(一)关于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价值与功能
这是音乐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它是在哲学—美学的层面上认识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用哲学—美学的理论来回答音乐是什么的问题。只有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音乐美学中的其他相关理论问题,把握音乐实践及各种音乐现象的美学意义。这个课题首先要研究的是人与音乐的关系问题。人与音乐可能在各种层面上发生不同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人与音乐的本质关系呢?同时,在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问题时,还必须从与其他艺术的比较中,从音乐艺术的独特存在方式中,去进一步分析与揭示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关于音乐的价值和功能,是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问题。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美学家、音乐家都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见解,提出过主张,有些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成为制定官方政策的理论依据,它们有的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然而也有的起了阻碍乃至破坏的作用。那么,从音乐的本质来看,它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功能?这些价值和功能的表现形式以及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音乐的价值和功能的历史持续性和变异性以及不同音乐体裁的价值和功能的差异性等,都是这一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音乐音响结构及其表现对象
这一课题将进入对音乐艺术的本体研究。人们通常把这个问题归结为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然而,为了避免以往研究中常常在概念上兜圈子的弊病,本书选择了一种更为简洁的方式,从音乐的音响结构及其表现对象的角度直接切人本课题。本课题将着重研究音乐音响的基本组织形式及其美学特征,同时还将对音乐音响结构的风格变化规律做出分析。与音乐音响相对应的是它的表现对象。本课题将研究什么是音乐艺术特有的表现领域与表现对象?音乐音响结构何以能与它的表现对象相联系?这种联系的心理学依据是怎样的?进而,本章还将对音乐的情感性对象,描绘性对象,戏剧性对象,哲理性对象,以及与此相关的音乐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分析。此外,还将论述是否存在着不表现任何其他对象而只呈现音乐自身美的问题等。
(三)关于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
对于音乐的美学本质和特性的研究,还必须深入到音乐实践的领域,对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美学问题进行研究。过去人们对音乐创作的研究,往往着眼于它的成果,即音乐作品,而很少对音乐作品的产生,即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然而,只有对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及其规律,包括音乐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想象与构思,以及主体性等问题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深人而具体地揭示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对于音乐表演和欣赏活动中的美学问题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它与一度创作的关系,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历史演变,音乐表演者的培养和训练;音乐欣赏的基本规律,它的性质、特点和不同方式,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都是音乐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而且有着实践的意义,它将对音乐实践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四)关于音乐美学史的研究
如前所述,音乐美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问,无论是中国或外国,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音乐家们都有许多关于音乐美学问题的论述,涉及到音乐的本质、特征、功能和审美等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论遗产,对这些遗产进行科学的整理和研究,是当代音乐美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前人已有的成果一样,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建设也必须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来进行。因此,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对于当代音乐美学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对于音乐美学史及其理论思想的研究越深入、越细致,当代音乐美学的建设就越有根基。
上述几点,可以说是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当然,这些课题并没有把音乐美学所应研究的全部问题都概括进来,实际上,音乐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同时,音乐美学又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它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体系,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必将会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纳入音乐美学的研究范畴,一些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将会在新的实践与新的研究方法的启示下,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认识。因此,为适应音乐美学不断发展的需要,音乐美学研究者必须确立一种开放性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态度。人类的音乐实践永远不会完结,音乐美学的研究也应该永不停滞,只有随着音乐实践的发展,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音乐美学才会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面我们大体上考察了音乐美学作为一门音乐学学科出现的情况以及它的研究对象和课题。当然,这并不是说音乐美学这门学问在西方只是从19世纪后半,在中国只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从音乐美学的历史渊源来说,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这是因为所谓音乐美学,从它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人们在音乐实践的基础上对音乐艺术的思考和认识,简单地说,就是音乐思想。然而它又不是对音乐的任何思考和认识,而主要是指对音乐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哲学性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知道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它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同样,音乐美学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也可以说是音乐哲学。它作为研究音乐艺术基本规律的学科,不仅在认识论上可以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音乐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也主要是运用哲学的方法,对音乐艺术的诸种现象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抽象思维,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认识。因此,无论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音乐美学都是对音乐所进行的哲学性的认识和思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研究音乐美学的时候,就必须把历史上人们对音乐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人们运用哲学的方法对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和功能所进行的思考和认识加以归纳和总结,探索人们对音乐这门艺术的认识经历了一条怎样的思想历程,并且把它们作为建构我们自己的音乐美学体系的思想基础。
‘陆’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1、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3、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观察法的缺陷:1,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2,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3, 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4, 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柒’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可以有哪些
1、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觉,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
2、音乐课堂(欣赏课)的有效提问研究<可分低中高年段进行>。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养成正当的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以指导人生的行为。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浓厚求知的兴趣。自然科学的精密学理或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哲学上的深邃思想和逻辑论证,一皆来自研究的兴趣和对真理的无限欣赏。
3、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研究。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
4、(农村学校)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5、小学音乐合唱课的实效性讲究。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7)音乐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实施课题研究流程: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
1.认真搜集资料。一是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二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三是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四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制订调查计划。通过调查手段搜集资料,必须搞好调查计划设计。设计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明确调查题目、阐明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单位、规定调查规模、研究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方法、编写调查提纲、拟定调查顺序和时间安排等等。
‘捌’ 音乐思辨研究法的概念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3-25
‘玖’ 音乐课题研究。求助
美国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初才具备独特的美国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各国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国境内存在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或种族的音乐,也存在着欧洲音乐家从欧洲各国带来的专业音乐。它们之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16-18世纪 印第安人的歌唱主要用于劳动、婚丧、准备作战等场合,以鼓等打击乐器伴奏,音调简单,独具一格。16世纪后,随着各国移民的到达,也带来了他们本国的音乐文化。经过激烈的争夺,英国人终于取得了在北美大陆的优势。因此,英国音乐对美国音乐的影响最大,它为美国音乐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石。1619年,第1批非洲黑人奴隶被贩运到北美。非洲黑人酷爱音乐,惯于一边劳动一边唱歌。黑人音乐的动人曲调和独特的切分节奏,对美国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640年,马萨诸塞出版了《海湾诗篇歌集》,是北美刊印的第1本书。18世纪初,为提高歌唱水平,许多牧师着书指导唱歌。同时,随着移民的增加和一些大城市的逐渐繁荣,世俗音乐也变得活跃起来。欧洲乐器如小提琴、吉他、哈普西科德等开始流行,出现了专业音乐家。1731年在波士顿举行了第1场音乐会。通常的音乐会节目包括爱国歌曲、歌剧咏叹调、传统民歌等,有时也有一些标题的或无标题的器乐作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美国本地出生的第!批作曲家。同欧洲音乐相比,当时美国作曲家的作品被认为不够成熟。 19-20世纪 19世纪初,许多欧洲音乐家来到美国,他们带来了远比美国先进的音乐水平和技巧。1848年欧洲革命后,又有大批德国音乐家移居美国。他们使原先习惯于赞美歌的美国人的音乐趣味发生明显变化,也给美国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获得迅速发展。 南北战争后,美国音乐生活更趋活跃,又有一些重要的音乐团体相继建立,如大都会歌剧院(1881)、波士顿交响乐团(1881)等。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专业技巧的作曲家。他们把美国音乐提高到了欧洲的水平,但作品缺乏独创性,带有明显的模仿倾向。其中成就最高的是E.麦克道尔,他被认为是美国第1个取得国际声望的作曲家。 当美国作曲家几乎都在追随欧洲风格时,歌曲作家S.C.福斯特却采用美国黑人音乐的曲调进行创作。他的很多歌曲是为当时盛行的“黑人剧团”(由白人化装扮演黑人,其成员称为游吟艺人)写作的;而真正的美国黑人音乐却末受到重视,它们只在黑人中流传发展。当时流行的黑人音乐主要类型有灵歌、布鲁斯、劳动歌曲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摆脱德国音乐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对此起了很大作用。他于1892-1895年间应邀就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建议美国作曲家把美国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转向法国音乐,他们的创作与印象派有着密切联系。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独自探索美国化的音乐语言。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才被认为是美国老一辈最着名的作曲家。 20年代,社会舆论鼓励美国作曲家创作具有美国风格和特点的作品。一批作曲家在各方面支持下,为美国民族主义音乐的确立作出了贡献。特别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为美国音乐赢得了与欧洲各国音乐并驾齐驱的地位。曾在巴黎从法国作曲家N.布朗热学习的A.科普兰、R.哈里斯、W.辟斯顿、V.汤姆森以及R.塞欣斯(1896-)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国的音乐语言与西方第一流的作曲技巧结合起来。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如W.舒曼、S.巴伯、L.伯思斯坦等继承了他们的道路。这些青年作曲家大都是国内培养起来的。 20-30年代的美国音乐并不只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西方音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空前的剧烈变化,出现了新的现代音乐流派;即便是上述作曲家,在他们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实验的性质。最重要的实验主义者是1915年定居美国的法国作曲家E.瓦雷兹。同时期,美国的流行音乐空前发展。特别是从黑人音乐布鲁斯、拉格泰姆等演变而来的爵士音乐风行全国。具有独立的美国风格的音乐剧(亦称百老汇歌舞剧)是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流行音乐中占有特殊地位。着名的音乐剧作曲家有R.罗杰斯(1902-1979)、G.格什温、伯思斯坦等。 纳粹政权的出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着名的欧洲作曲家来到美国,如P.欣德米特、B.巴托克、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D.米约等。他们给美国音乐生活带来了新的巨大影响。美国成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美国音乐创作的民族性不再受到重视,许多美国作曲家的作品与欧洲音乐在风格上的差别几近消失。 50年代以后,美国音乐更趋多样化。尽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传统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但是吸引着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是J.凯奇。在流行音乐领域内,也出现了新的品种。从布鲁斯等音乐发展而来的摇滚乐风靡全国,爵士音乐退居次要地位。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有E.普雷斯利(1935—1977)等,民歌的着名歌手有B.迪伦(1941- )等。70年代以后,摇滚乐的热潮逐渐衰退,各种流行音乐互相影响,在风格上趋向综合。最着名的流行音乐歌手是M.杰克逊(1958—)。 在音乐表演方面,美国往往由于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指挥、独奏家和歌剧演员而达到很高水平。美国的交响乐团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土顿、芝加哥、克利夫兰、纽约和费城等交响乐团均享有国际声誉。
东方音乐注重音调,西方音乐注重节奏!
因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根植于文化之上的,如果没有某一个地区的文化作为基础,音乐要产生也许很难,而由于地区与文化的差异性,音乐注定是不可能一样的。比如在功能张力方面,西方的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分,而中国的音乐更加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在美感形态方面,西方音乐追求主题的深刻、表现的强度和音响效果的绵密厚实,而中国音乐则追求韵味的深邃、表现的力度和音响效果的虚淡与空灵、余韵悠长。在表现形式方面,西方音乐注重乐音的固定、织体的网状结构、节奏的整齐规则,而中国的音乐则注重乐音的变化、织体的单线延伸和节奏的灵活只有等。①看着上面对于东西方音乐差异的总结,主要是针对古典音乐来说的,因为现代由于社
会融合,在快速消费的今天,我们接收的更多的是流行音乐,而不管是东方的音乐还是西方的音乐都趋向于流行,流行就以为着脱离了某个固定的区域,呈现的是全世界的融合,如由西方传过来的摇滚,在东方音乐人的手中,加入东方元素,就有了东式摇滚。而中英文歌曲的翻唱更是多了,所以有时候都不知道这首歌到底是原作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但是对于听古典音乐,好像特别容易区分,虽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曲式曲调的区别,但是曲子中所流露的感情,即使是我不了解中西方的音乐结构,我也能区分的出来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这大概就是古典音乐的魅力吧
情感方面,感觉西方音乐比较宏大,适合表现盛大的场面和深刻的思想,东方音乐比较细致,适合细腻的情感和孤独的思想。
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两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
弊
1、体裁方面。
流行音乐比较注重歌曲而偏废器乐曲的创作。以“爱”为题的爱情歌曲占了很大篇幅,关于描写人生伦理、生活理想、思念故乡以及对社会制度的讽刺和批判等内容的少。器乐作品以舞曲和改编曲居多,形式、风格单一、贫乏。
2、歌词方面。
流行音乐在歌词写作方面总体上缺乏情志美、意境美、语言美、风格美的特征,其具象再现性、情感指向性、理性确定性也不明确。语言贫乏、歌词老化,歌词创作泯灭个性、千篇一式,公式化、概念化痕迹严重。有些歌词虽具有一定个性,然个性太强,而缺乏了一定的群体性,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内容上,宣扬爱情,低级庸俗的歌词居多,歌颂或披露现实生活的少。词的内容、风格从而又影响着曲的体式、风格和基调。另外,许多歌词还刻意追求曲折艰涩,把寻常语变作陌生的扭曲变形的话语,言不及义,让人不知所云。
3、情感方面。
流行音乐创作者经常将情感纳入统一的模式,牵强附会地渲染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很多时候过分追求流行,使流行音乐缺乏应有的含蓄和深沉,缺乏真实感,过分热衷于外在的,有时是近乎矫揉造作的情感宣泄。许多通俗音乐所表现出的人生感受,绝大多数都是些无病呻吟般的虚假痛楚,对生活事业既无所追求又消极颓废的感叹。
4、调性与音调。
在流行音乐中,大小调式或宫羽调式的使用多,而对民族风格鲜明的徵、商调式的使用尤为少见。由于调式所限,大小调式音阶或宫、羽清乐音阶多,其它象雅乐音阶、燕乐音阶及混合音阶少之又少。因此,在调性方面,流行音乐往往长时间在一个调性上进行,单调、乏味,要么频繁的出现转调,造成调性的混乱。即便转调,也是同宫系统转调多,同主音转调和不同主音不同音列转调少;音乐以主与下属调的对比多,其他调性对比少;调式交替在同音列系统中多,非同音列系统调式交替少。
音调是音乐的“格调”和“韵味”,是音乐中除了节奏以外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