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种离子检验的方法、过程、化学方程式 要具体的,越多越好
一、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 .阴离子的初步检验
① 与稀 H2SO4 作用,试液中加入稀 H2SO4 并加热,有气泡产生,可能有 CO32- 、 SO32- 、 S2- 、 NO2- 或 CN- 存在,再根据气体的特性不同,再进行判断.
② 与 BaCl2 的作用.
试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有 SO42- 、 SO32- 、 PO43- 、 S2O32- 根据沉淀性质不同进行检验.
③ 与 AgNO3+HNO3 作用.
试液中加入 AgNO3 再加入稀 HNO3 若为白色沉淀为 Cl- 黄色沉淀可能有 I- 、 Br- 和 CN- 存在,若有黄色沉淀很快变橙、褐色,最后变为黑色,表示有 S2O32- 存在,Ag2S 为黑色沉淀.
④ 氧化性阴离子的检验
试液用 H2SO4 酸化后,加入 KI 溶液和淀粉指示剂,若溶液变蓝,说明有 NO2- 存在.
⑤还原性阴离子检验
a 、 强还原性阴离子与 I2 的试验,试液用 H2SO4 酸化后,加含 0.1%KI 的 I2- 淀粉溶液,若其蓝色褪去,可能有 SO32- 、 C2O42- 、 S2O32- 、 S2- 和 CN- 等离子存在.
b、 还原性阴离子与 KMnO4 的试验,试液用 H2SO4 酸化后,加入 0.03%KMnO4 溶液,若能褪色,可能有 SO32- 、 S2O32- 、 S2- 、 C2O42- 、 Br- 、 I- 、 NO2- 等离子.
2 .个别鉴定反应
⑴ SO42- 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 BaSO4 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 HCl 或稀 HNO3
Ba2++SO42- === BaSO4 ↓
⑵ SO32-
a 、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 BaSO3 白色沉淀,加入稀 HCl ,沉淀溶解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Ba2++SO32- === BaSO3 ↓
BaSO3+2H+ === Ba2++H2O+SO2 ↑
b 、加入少量 I2- 淀粉溶液,蓝色褪去
SO32-+I2+H 2O === SO42-+2I-+2H +
⑶ Cl- 加入 AgNO3 生成 AgCl 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 HNO3 或稀 HCl ,但溶于浓 NH3 · H2O
AgCl+2NH3 · H2O === [Ag(NH3)2]++Cl -+2H2O
⑷ Br-
a 、加入 AgNO3 生成淡黄色 AgBr 沉淀,该沉淀不溶于 HCl 或 HNO3 中,微溶于浓 NH3 · H2O .
Ag++Br- === AgBr ↓
b 、加入新制氯水,振荡后再加入 CCl4 ,继续振荡,无色 CCl4 层变为红棕色.
Cl2+2Br- === 2Cl-+Br2
⑸ I-
a 、加入 AgNO3 生成 AgI 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 HNO3 和浓 NH3 · H2O .
Ag++I- === AgI ↓
b 、加入新制氯水,I- 被氧化成浅棕色单质 I2 ,加入少量 CCl4 ,I2 溶于 CCl4 等有机溶剂中,颜色加深,现象更明显.
2I-+Cl2 === 2Cl-+I2
c 、 I2 遇淀粉显蓝色.
⑹ S2- a 、 S2-+Pb2+ === PbS ↓(黑)
S2-+Zn2+ === ZnS ↓(白)
b 、 S2- 遇 H2SO4 或 HCl 放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ZH++S2- === H2S ↑
⑺ CO32- 的检验
2H++CO32 - === H2O+CO2 ↑
CO2+Ca(OH)2 === CaCO3 ↓ +H2O
⑻ PO43 - a 、在酸性介质中,PO43 - 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磷钼酸铵沉淀.
b 、加入 AgNO3 生成黄色沉淀,加稀 HNO3 沉淀溶解.
3Ag++ PO43 - === Ag3PO4 ↓(黄)
Ag3PO4+3HNO3 ===3 AgNO3+H3PO4
⑼ NO3 - a 、在浓 H2SO4 存在下,NO3 - 与 FeSO4 溶液反应,生成棕色环.
b 、微量的 NO3 - 可用硝酸试粉来鉴定.
⑽ NO2 - a 、在微酸性溶液中,NO2 - 与加入的对氨基苯磺酸和 α -萘胺作用,生成红色的染料.
b 、试液用 HAc 酸化,加入 KI 溶液和 CCl4 振荡,有 I2 产生,CCl4 层呈紫色.
2NO2 - +2I - +4H+ === 2NO+I2+2H2O
c 、用 HAC 酸化,加入 FeSO4 晶体,出现棕色环.
⑾ CN - 在通风柜中进行.
6CN - +2CuS === 2 〔 Cu(CN)3 〕 2 - +S2 - +S
使 CuS 黑色褪去.
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个别鉴定:
1 . NH4+ a 、 NH4+ 与强碱一起加热生成 NH3 ,NH3 遇湿润的 pH 试纸显碱色.
NH4++OH - NH3 ↑ +H2O
b 、与奈氏试剂反应显红棕色沉淀.
2 . Na+ a 、醋酸铀酰锌与 Na+ 在醋酸缓冲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
b 、焰色反应呈黄色.
3 . K+ a 、亚硝酸钴钠与 K+ 作用生成亮黄色沉淀,,反应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
b 、四苯硼酸钠与 K+ 作用生成白色沉淀.
c 、焰火反应呈紫色.
4 . Ca2+ a 、与草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 CaC2O4 沉淀,该沉淀不溶于醋酸
Ca2++C2O4 2 - === CaC2O4 ↓
b 、焰色反应呈砖红色.
5 . Mg2+ Mg2+ 与镁试剂 I 在碱性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
6 . Al3+ Al3+ 与适量 NaOH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加入过量 NaOH 沉淀消失.
Al3++OH- === Al(OH)3 ↓
Al(OH)3+OH- ( 过量 )=== AlO2-+2H2O
7 . Fe3+ a 、 Fe3++3SCN- === [Fe(SCN)3] 血红色溶液.
b 、 4Fe3++3[Fe(CN)6] 4- === Fe[Fe(CN)6]3 ↓深蓝色沉淀.
8 . Fe2+ a 、 3Fe2++2[Fe(CN)6] 3- === Fe[Fe(CN)6]2 ↓深蓝色沉淀.
b 、 Fe2+ 加入 NaOH 生成白色沉淀,放置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沉淀.
9 . Cu2+ a 、 亚铁氰化钾法 Cu2+ 在水溶液中为蓝色,在中性或稀 H+ 中与亚铁氰化钾生成棕色沉淀.
b 、 Cu2+ 与适量 NH3 · H2O 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 NH3 · H2O 沉淀溶解为深蓝色溶液.
10 . Co2+ 硫氰化铵法
在酸性溶液中,Co2+ 与 SCN- 作用生成兰色 [Co(SCN)4]2- 离子.
㈡ 离子检验方法
检验离子的实验方法
第一条,金属那里的检验方式就是将含有钠离子的溶液用铂丝蘸取之后在酒精灯上外焰灼烧,在灼烧的时候,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可以看到火焰呈黄色。
第二条,钾离子的检验和钠离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也用铂丝蘸取含有钾离子的溶液,在酒精灯外业上灼烧。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会看到火焰颜色为浅紫色。
第三条,镁离子的检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会是正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的时候白色沉淀是不会溶解的。
第四条,铝离子的检验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过量的时候白色沉淀会继续溶解。
第五条,氨根离子的检验方式加入浓度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对溶液进行加热,产生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第六条,亚铁离子的检验。亚铁离子检验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沉淀。第二种是先加入硫氢化钾溶液之后无明显的反应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会变为血红色。
第七条,铁离子的检验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络合反应,使用硫氰化钾溶液,会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会变为血红色。第二种检验方式就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直接生成血褐色的沉淀。第三种检验方式用的比较少,是加入苯酚溶液会变成紫色溶液。
第八条,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这三种离子的检验都可以用同一种方式,就是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会分别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产生。
㈢ 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
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如下:
10、铁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成血红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11、铜离子:①溶液显蓝色(浓的CuCl?溶液显绿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向溶液中加入铁片(或Zn片)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12、氢氧根:向溶液使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或蓝色)。
13、氯离子: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的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㈣ 初中化学所有离子的检验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离子的检验.
1、H+: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2、OH-: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3、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4、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5、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6、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7、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二)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㈤ 【化学】离子推断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我这里有一份资料,前边有一些物质的俗名和颜色的部分,对解题很有帮助。留个邮箱发给你。
解题的技巧我贴在这里:
推断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但学生普遍感觉这类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下面简述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⑵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2. 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㈥ 初三化学各种离子的检验方法
楼上那位兄弟,你的回答很多都不对啊,建议改一改…这都快中考了,不要误人子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