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助:屁股上的火疖子怎么治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医将热疖归人“温毒”范畴,又称暑疖;有头疖又称石疖,无头疖又称软疖。病因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或在日光下曝晒,感受暑毒而成;或由暑湿郁蒸肌肤,汗泄不畅,致生痤痹,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多发于头面部。体质衰弱,皮毛不固患儿,更易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出脓即愈。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活血生肌膏膏药内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对各种化脓性溃烂,无名肿毒、久治不愈的伤口、外伤感染、等疾病疗效奇特,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无痛苦,可迅速愈合伤口而达治愈目的,无副作用。
2. 治疗痈有几种方法
1.西医药治疗
<1>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
<2>炎症范围扩大,中央已形成坏死组织,全身症状逐渐加重者,应采用十字或双十字切开术,要深达筋膜,切断皮下纤维小梁,节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排脓。
<3>抗生素治疗:轻症,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泰利必妥,或万古霉素。重症,肌注或静滴青霉素类药物。灭滴灵对厌氧菌效果较好。
<4>卧床休息,疼痛发烧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剂。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热毒蕴结(初期):皮肤鲜红、灼热疼痛,渐成高肿坚硬,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轻者可无伴见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轻者宜疏风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荆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芦根30克。
服上述方剂的同时,取煎后药渣用布包,湿敷痈肿部位。
热毒壅滞(成脓期):结块局部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势高突,可伴见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丹参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黄连10克、山栀10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滞(溃脓期):溃出黄白稠厚脓液,可夹杂有紫色血块,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亦逐渐消失。如脓疮口周围坚硬,脓水稀少,多为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
治法:清热解毒,退肿。
方药:内服中成药六应丸或银黄片。体虚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2>外治法
中医治疗痈以外治法为主,根据全身症状配合服用中药。
初期:外敷金黄散、玉露散。
溃脓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未尽时外盖金黄膏,脓尽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盖。如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后再用药。
3. 痈怎么治疗
痈的治疗首先是全身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输液、加强营养、止痛、抗生素治疗等,抗生素可选用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局部治疗主要是短波紫外线局部照射,如红肿范围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采用手术治疗,痈如果不治疗危害极大,可能出现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严重了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4. 痈,应该怎样治疗
痈是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疖构成的,在无菌前提下把浓挤出来,去药店买点药涂涂就好,不吃辣,不吃肉,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实在太大的话,去医院挤出浓,往伤口里塞具有消毒杀菌药物的纱布,每日一换。
5. 痈的治疗药物有什么
【痈的治疗措施】 1.痈的全身治疗 病人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剂。可选用磺胺甲硝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如有糖尿病,应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胰岛素及控制饮食等治疗。 2.痈的局部处理 初期红肿阶段,治疗与同。已有破溃者,可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外敷太乙膏。如红肿范围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作手术治疗,但唇痈不宜采用。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有时亦可作“|||”形。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去所有坏死组织,伤口内用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止血。以后每日换药,并注意将纱条填入伤口内每个角落,掀起边缘的皮瓣,以利引流。伤口内用生肌散,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如分晓面过大,待肉芽组织健康时,可考虑植皮。亦有直接作痈切除术,肉芽组织长出后即植皮,可缩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