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方法综述

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方法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18 16:04:04

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他的英语概念是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着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该书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勾画了整本书的概念框架。第二部分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交互的作用。第四部分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第五部分将讨论的重点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第六部分是关于课堂英语教学的论述,讨论了课堂交互和正规教学的有关理论。第七部分是全书的总结,从数据分析,理论构建和实际运用三个角度对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进行了批判分析。该书系统详尽,可做为该领域研究生的教材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参考书,并与2000年由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目前该领域在国内蓬勃发展,各大外语院校和综合大学外语学院都设有该专业的硕士点,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每年俱增。该领域知名的国内学者包括南京大学的文秋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吴旭东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蒋静仪教授。

⑵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年龄,性别,民族统一性,社会环境

⑶ 第二语言习得怎么

首先明确学习第二语言的目地,如果是打算工作需要,专业性较强,那就找个培训班的好。如果是兴趣爱好,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教学视频

⑷ 为什么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本书多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既包括防盗、防火、防触电等人们熟悉却易忽视的安全问题,也包括网络、消费、生活方式等过去大家不熟悉但又必须立即重视的问题。

⑸ 二语习得理论的教育技巧

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就像我们从小学中文,1岁前通常都不会开口说话,在爸爸妈妈及周围人大量的语言引导和刺激下,才逐渐学会说简单的字、词,会叫“爸爸”、“妈妈”,最后才发展为说完整的句子。第二语言的习得同样如此,会经历几个月甚至1年不等的沉默期。
教育技巧:
针对语言沉默期的孩子,老师需要营造全英文的环境,结合课件与他们进行趣味互动,培养孩子的语感,包括对语音、语调的感受等。请不要期望孩子迅速开口说英语,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家长也不要一回家就追问,今天上课学什么了?表演几句你学的英文吧?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与孩子一起走过沉默期,大胆开口说英文。 从沉默期走出来的孩子,刚学会应用第二语言,不习惯第二语言的规则往往表达容易出错。就像1岁多的宝宝学母语,也会出现“主谓宾”颠倒,“你我”不分的情况一样。宝宝们在刚开始说话的时候,通常不会说:“我要喝水。”甚至会说:“豆豆吃水!”这时候,通常妈妈不会责怪或纠正孩子,而是高兴,自然地对孩子说:“豆豆要喝水啊!”当妈妈不断重复正确的,时间长了,孩子也就会了正确的说法。语法干扰期是每个人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是儿童掌握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
教育技巧:
当孩子会积极主动说一些英语词组或短句子了,即便是输出并不流利,经常出错,也没关系,请您淡然一点。要知道,即便是中国人学汉语,美国人学英语,也都会经历主谓宾不分,句式表达错误的情况,通过后期持续性、科学的学习,这些都能得到改善,请不必过于担心。 孩子可以讲英语了,不意味着完成了英语学习,这只证明日常口语学习部分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掌握得不全面。中国人除了会用中文进行生活层面的沟通,还需要上学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语文课中的故事、诗歌,数学课中的数字、运算和逻辑,科学课中的四季、气候等学科知识,这些是丰富语言运用的知识载体。许多中国孩子进入美国课堂会发现课本看不懂,学科词汇听不懂,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学术英语知识,不了解学科思维方式和异国文化。学好学术语言,对孩子日后用英文工作,参与职场竞争,成为国际人才至关重要。
教育技巧:
孩子学英语目的是什么?仅能用英语进行日常情景对话吗?仅能用英文讲故事吗?相信大多家长的目标不局限于此,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式学习,用英文学学科知识,具备学科思维的习惯,是迈向国际精英人才的重要一步。 再优秀的孩子,都不能保证每次考试都是100分,同样的道理,语言学习也有曲线上升期,这一阶段孩子英语水平的提高趋于缓慢。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有明显进步,就担心孩子英语水平下降,便通过各种手段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专家表示:在语言学习的曲线上升期,首先家长要学会坚持,帮孩子按照既定目标学习。另外,在坚持的同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英文水平会继续提高。
教育技巧:
所有人学英语都会出现曲线上升期的情况。刚去美国的留学生即便英文很好,也都有一个艰难的过渡期。美国课堂有很多小规模的Seminar,要求每个人都参与讨论,由于对全英文环境不适应,很多人能听懂别人的讨论,自己有好的想法,但就是无法流畅表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历练后,好像猛然间开窍了,最终也能实现流利讨论,丝毫无障碍。这个其实就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大量的积累,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孩子语言学习的潜能无限,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营造一些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如:在家放全英文的CD给孩子听,或带孩子到图书馆或外文类书店,阅读原版外文书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⑹ 尹立的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师

尹立,男,1978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师
1997-2001年,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教育学士学位(导师:朱卫红)。
2004-2005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语言学与英语语言系,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导师: Antonella Sorace)。
2001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系工作至今,2008年晋升为讲师。
2012年10月赴英国约克大学(教育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Benedetta Bassetti 和 Leah Roberts)。
研究方向:
主讲课程:大学英语,现代语言学,现代英语语法,英语国家概况等。
研究方向: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论文与着作
1. 尹立. Language Transfer and Universal Grammar.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Chinese Scholars, 2008(1): 58-65.
2. 尹立. 中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综述.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8-65.
3. 尹立. An Inquiry into the Acquisitional Sequence of English Subjects and Objects by Chinese Learners(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主语和宾语的习得顺序研究).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6):95-105.
4. 林勇、尹立. 听力理解困难以及听力策略教学效果探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72-74.
5. 尹立. Language Transfer Studies and 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语言迁移研究与标记性假设).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10):16-18.
6. 尹立.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Studies and Universal Grammar(关键期假设研究与普遍语法).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研究),2011(12):88-90.
7. 尹立. 背诵式语言输入对体育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1-94.
8. 尹立. L2 Ultimate Attainment Studies: 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and Universal Grammar(二语最终习得状态研究:成熟期的限制与普遍语法).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2012,第三辑,95-109.
9. 尹立. 背诵式语言输入教学实验质量调查: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8-83.
科研项目与获奖
1. 2008年参与大学英语读写(4)CAI课件制作(校级,主持人:陈新杰)。
2. 2008年参与我校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校级,主持人:张隆胜)。
3. 2009年获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丹桂计划”项目(跨学科视角下的中介语语法石化研究,项目编号09DG034)。
4. 2011年参与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主持人:邹心胜)。
5. 华中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度“教学工作优秀三等奖”。
6. 华中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度“教学工作优秀三等奖”。

⑺ 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有什么意义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意义是通过掌握语言这把钥匙去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对比分析的基本内容

1.对比分析假设的理论阐释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分析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

2.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是语言迁移。包括三个方面:

1)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会把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及其分布,连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系统中去。

2) 当学习者的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学起来比较容易;当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负迁移,也就是母语干扰,学起来比较困难。母语干扰是引起困难和偏误的主要原因或者唯一原因。

3) 差异=困难,差异与困难相对应,差异越大困难越大,这种差异构成了语言习得的难度等级。

3.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顾名思义是对比和分析,系统对比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和目的语系统。对比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而且语音、语法的对比较多。

4.对比分析的目的可以是预测学习者的难点,也可以是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解释。

5.“强势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过高估计了对比的预测功能。

6.“弱势说”:把重点放在事后错误的分析上,通过对比来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目的是在偏误出现后通过对比来解释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

⑻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外 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专门用途英语、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篇章教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和英美文学.本学科依据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型的培养要求,培养具有语言技能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系统的高级外语人才.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专业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促进中国现代翻译学的理论构建,如何提高增强翻译实践能力,使学习者对翻译学所涵盖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使学习者具备适应现代翻译要求的能力,同时在翻译理论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翻译实践的某一领域奠定较高的水平.本专业所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国传统译论和现当代译论;西方现当代翻译理论的学习,借鉴和洋为中用;中国和西方翻译简史;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联系的综合训练.
第二语言习得方向
本专业以二语习得理论和前沿研究的成果为依据,结合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去.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探索、研究和检验,推动教学和研究的共同发展,对外语教师的总体素质、业务水平、专业发展进行系统性和实证性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了解儿童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目的以及影响习得过程的各种变量的差异;熟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对课堂第二语言教学的含义;探索第一语言的作用,认知、情感及语言原则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课堂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所起的作用;更好地描述或解释、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特点、差异、内在及外部影响因素.
专门用途英语(ESP)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科技英语本科专业为基础,以英语语体学为主干课程,结合前景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以及语篇分析等理论对英语语言的各种文体、语体现象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旨在通过ESP的研究与学习,加强并提高该学科在英语教学实践、研究工作及在广大教师、培训人员中的熟悉度与认知度;培养多层次的ESP专门人才,如多学科英语教学、培训实用人才,ESP理论研究及实践专才,以及教材编写、考试设置等相关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技英语史、科技英语特征、新闻英语语体特点、英语语体在经贸英语方面的应用、语体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及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科技英语阅读教材及教法、当代黑人英语特点分析、英语报刊社论问题研究、影视英语对白特点等.
语言学方向 对比语言学
本专业方向要求学习者修完相关课程之后,能够深刻理解对比语言学的性质、特点、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英汉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特别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和应用对比研究两个方面.理论对比语言学主要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从而揭示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决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应用对比语言学具体表现为通过英汉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语用、文化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对外语教学经验从理论上做出解释、为英汉互译方法和技巧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为双语辞典编纂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语篇教学该专业的培养目的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探讨语篇生产与解读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帮助学生了解语篇交际的基本规律,并培养出具备分析常见语篇特征并能将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熟练地运用到外语学习、教学、科研甚至考试过程之中的英语人才.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其研究内容包括:语篇信息、语篇主题、语篇与语境、语篇成分关系、语篇交际中的视角与观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常见的口语语篇交际以及常用的书面语篇的生产与解读.本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立足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本着折衷择优的思路,努力将英语语篇与汉语语篇相比较,侧重于培养既懂汉语语篇特征又能把英语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人才.
语用学本专业属跨学科研究,与符号学、社会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交际修辞学有着密切的学术渊源关系.它通过研究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人们使用语言(及其它符号系统)进行交际时所遵循的原则、意义的各种机制、特定情景下话语中的特定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使学习者在充分了解语用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其分析语言现象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掌握从事现代语言、交际工作必备的知识、视角和方法.其研究内容包括:语用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指示语、语言行为、会话含义、预设意义、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分析、语用学和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与翻译、语篇分析;语用能力的习得等.
社会语言学本专业试图为语言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变异现象提供一种整合研讨模式与理论解释,特别是通过考察各种语言变体形式与社会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言语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模式,并对变异现象从多维角度进行说明与解释.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理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是,在考察语言变体和言语群体结构相关性时应当采取什么模式与方法,并为交际能力的讨论提供一种普遍性的解释;应用社会语言学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考察隐藏在语言使用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上,尤其是在法庭、医院、学校这样一些涉及语言使用问题的公众生活领域.具体的研究内容有:双语使用、语码转换、体裁研究、广告语言、语言维持与消亡、语言与年龄研究、语言冲突、语言与社会方言声望研究等.
英美文学方向
本方向侧重于英美文学理论研究、文本分析、比较文学和西方文论方面的研究.培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理性到感性把握文学思潮的主脉,在培养其具有基本的文学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其文学理论方面的造诣,以期其毕业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与理论功底,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及批评能力,并能适应相应的研究、教学及其它语言交际方面的工作.

阅读全文

与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方法综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cod检测方法 浏览:295
星辰变的种植方法 浏览:602
商品组合需求预测有哪些方法 浏览:962
卷发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573
快速识字方法 浏览:185
华为大疆手机云台使用方法 浏览:499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之探析 浏览:559
和田玉白玉项链的鉴别方法 浏览:679
露娜洁面仪mini2使用方法 浏览:916
阉鸡快速止血的方法 浏览:878
苹果微信清理缓存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48
金钢窗安装方法 浏览:124
测排卵什么方法最准确 浏览:850
抒情方法有哪些 浏览:432
青岛梅毒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998
脸上汗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61
好的教育方法的视频 浏览:59
快速上枕头荷叶边方法 浏览:738
手机拍照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5
什么方法治口臭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