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应用四格表评估诊断试验的价值
(1)掌握有关四格表的专业术语;
(2)能够计算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3)在临床工作中能判断诊断试验的价值.
1
如何学好四格表
假设有一项试验能够100%正确地把患糖尿病的病人从人群中检测出来,则该项试验即为"金标准"或"理想试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想判断一项诊断试验对某一疾病的诊断价值,常将该诊断试验的结果与"理想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来判断其诊断价值.这时就要用到四格表,对于不同的四格表其每一个格子的含义是相同的(见表1):真阳性(A)、假阳性(B)、假阴性(C)、真阴性(D).要想学好四格表,必须了解四格表的有关术语.
⑵ 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及应用范围有哪些
答:目前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及应用范围:
(1)果树缺素外部症状鉴定
在果树营养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最原始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果树外部症状的鉴定,其做法是通过生产上缺素症状观察或田间试验、培养实验中果树某种营养元素盈亏状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较粗放,精确度不高,鉴定者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只能应用于出现典型症状的情况下。当树体缺乏某些营养元素而不表现典型(潜在缺乏)症状时,容易误诊。因此,这种方法只作参考。
(2)田间试验法
田间试验是诊断果树需肥的基本方法,也是校验其他诊断方法的基础,特别是长期的定位试验,更能表示果树对肥料的实际反应。果树田间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可以通过土壤施肥,也可通过根外追肥。田间试验不足之处是费力、费时、费事;而且在一个地区试验点过少时,代表性差,其试验结果的推广应用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3)培养试验法
培养试验又称盆栽试验,按其培养介质可分为水培、砂培和土培试验。由于试验条件能通过人为严格调控,故可得到相当准确的数据,常用于探索未知或印证野外调查及田间试验结果。此方法对探索各种营养元素的功能、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些关于果树施肥原理的研究特别有用,也适于进行各种诊断方法的研究。培养试验要求条件严格,方法繁杂,费用大,其研究结果只能作为理论探讨,不能在果树生产上直接推广应用。
(4)生物化学诊断法
当树体某些营养失调时,将影响某些生化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影响某些生化产物的积累与消耗。而某些酶活性增加或减少,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内在变化较之外部症状能更早地表现出来。因此,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诊断方法。但树体内在的生化过程是受许多内在和外界环境因子所影响,因此需进行更复杂更深刻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分辨出哪些情况的生化变化是由于营养失调所造成的。
(5)原子示踪法
这种方法适于研究树体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和分配规律,有助于探索树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对研究树体营养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肥料形态、组分、性质和它们的利用率以及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和进入树体的过程等都十分便利。但它只是一种提高果树营养理论的有效手段,而不能直接指导具体果园的施肥实践。
(6)微生物测定法
许多国家应用微生物学的方法测定果园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盈亏状况。这种方法只适宜作为辅助测定方法。
(7)植物显微化学鉴定法
把果树某些组织制成切片加以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生化产物的存在与否或其数量多少,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因缺钙、镁、铁等营养元素而引起的叶子或果实超微结构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显微化学鉴定法,它可以作为营养诊断的辅助方法。
(8)树体中有效养分的常规分析法
①压汁法:此法为树体组织汁液速测法。把果树新鲜枝、叶、果实的汁液挤压于白磁盘或滤纸上,加入一定浓度的化学试剂,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某种颜色,然后用点滴分析标准液或标准试纸进行比较,找出鲜组织中某种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
②浸提法:将果树特定部位的样品磨细或捣碎,用浸提液提取出可给态养分,用比色法或点滴法进行测定。
上述两种方法,在果树营养诊断研究上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是从树体上直接测得有效养分含量,故可靠性大。同时,分析样品系由田间试验直接采取,分析测定结果可与果树的产量、品质、抗性等相对照,从而找出诊断结果与树体生长结果间的相关性。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因为有些元素的可给态含量经常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这种速测法属半定量分析,精确性较差,并且在测定时需用新鲜样品,时间性要求较严格,因此,不能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测定。
(9)叶分析法
多数果树营养学者认为,叶分析是当前较成熟的简单易行的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诊断的结果来指导施肥,能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这种方法是用仪器分析法做叶子的全量分析,它包括了树体汁液中的可溶组分和全量成分。其特点是:
①叶子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②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时,能在叶子营养元素组成上及时反映出来。
③在一个特定的时期,这种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
④叶子测定结果与果树的生长发育以及外部形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⑤叶子取样只是树体的很小部分,不致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因此,可在生产上直接应用。
(10)果园土壤诊断法
用无机化学分析方法来诊断果树营养的研究过程中,用浸提液提取出土壤中各种可给态养分,进行定量分析,简言之,就是土壤养分测试,以此来估计土壤的肥力,确认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能间接地表示果树营养的盈亏情况。但是通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果树学家都认识到单以土壤分析来指导果树施肥,常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对果树来说,只诊断土壤的营养很不全面,因为土壤分析只能表示养分的供应状况,不能反应树体的营养需求状况,因此要正确地指导果树施肥,必须首先进行树体营养诊断,并以此作为主要依据。
Lundegordh比较600多个田间试验的叶分析和土壤诊断的结果,认为叶诊断比土壤诊断能更好地反映植物的营养状况。仝月澳、周厚基等研究我国苹果水心病多发区,果园均为石灰性土壤(淡栗钙土、栗钙土、褐土、砂姜黑土等),土壤的游离碳酸钙含量为3%~13%。尽管土壤含有丰富的钙,但果实还是由于缺钙而发生水心病。果实喷钙可以减少水心病。这说明,树体营养状况未必与土壤营养是一致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土壤诊断是不可取的。果园土壤营养诊断对新定植果园和苗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制定果园管理和施肥的依据,对成龄果园而言,一是它能表示出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因而有助于印证树体营养诊断的结果;二是果树的外部症状观察和叶分析的结果,只能显示果树现实的营养状况,不能预报当调整了现实营养失调以后,可能再发生的限制因子是什么,而土壤诊断则可提供一些提示和线索;三是它能帮助我们找到树体缺素的诱因。因此,树体和土壤营养诊断可相互补充,两者综合起来一起应用时才有最大的实用价值。
近30多年来,由于使用各种自动化精密分析仪器,因此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人们可以对取样技术、样品处理技术、测试技术以及确定营养诊断指标等,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大量测试数据的数理统计,肯定了可靠性及明确了各种影响因子,这样叶分析已成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的营养诊断方法。
⑶ 心理学中价值观诊断方法有哪些
“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心理学专业是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⑷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⑸ 诊断性试验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随机对照试验
诊断性试验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A.随机对照试验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横断面研究E.病例报告
根据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队列研究,因此应该选C。在临床上进行诊断性研究时会将病人分为“有研究疾病”和“无研究疾病”两组,观察者在并不知晓的情况下来采集数据和分析结果,这很符合队列研究的定义。
⑹ mba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MBA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
1.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就是针对所了解的企业经营状况,围绕企业管理问题,对具体的管理情景做出客观的描述,并分析案例。
案例研究中的案例是一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案例。学习上,注意不要敷衍了事,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可以启发他人的结论。
2.诊断研究法:诊断研究法是利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企业诊断研究,可以是企业综合诊断或专题诊断,在对企业或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被诊断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或改进方案。
3.可行性研究法: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的建设可能性、生产经营或技术方案的实施可能性、先进性及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计算分析和评价。
4.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是对一个小规模的、精心挑选的样本个体进行的市场研究,不要求有统计意义,但需要研究者的经验、灵敏度和相关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分析。
关于MBA考研方法的更多信息,推荐您咨询下社科赛斯考研社科赛斯考研由北京大学 MBA 甄诚先生于 2002 年创立,是业内一家股东层、管理层全部由清华、北大、南开、上海交大等名校 MBA 毕业生组成的教育科技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成立较早的 MBA、MPAcc 等专硕培训机构。目前开设分支机构多家,整合了全国 MBA 培养院校和 MPAcc 培养院校的核心资源。
社科赛斯教育的老师拥有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能够以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且他们的学生很多考入人大、首经贸等重点名校,帮助大批学员掌握了应考和学习的重要难点。
社科赛斯所有MBA面试辅导师资均毕业于清华、北大、南开等国内知名商学院,熟悉国内商学院的面试规律,具有多年的MBA面试辅导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