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药方式有几种,都有什么区别和好处
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直肠给药。注射有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和呼吸道给药、皮肤黏膜给药。不同给药方法对吸收的影响各不同。
2. 同样的给药途径,不同剂量同一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哪两种
1、肠内给药:包括口服、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其缺点为:某些药物因本。
3.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口服:绝大多数药物进入胃肠道后,能为胃肠道粘膜所吸收。因此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服用方便、安全,要求的药物制剂比较简单,易为病人所接受。其缺点是药物易受食物影响,并需经过胃的排空进入小肠后才被吸收,发挥作用慢。一般口服半小时后才显效。有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胰岛素、青霉素6等口服后会被消化酶破坏。卡那霉素口服不易吸收。依米丁等口服刺激性太大,极易造成恶心、呕吐,无法口服给药。
(2)注射:其优点是剂量准确,作用快,但要求严格,要有特殊的给药器械(注射器等),严格消毒以及不同的注射技术。它适用于病情严重或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人。常用的注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皮下注射:适用于剂量为:毫升以内而没有刺激性的注射剂,比口服给药吸收快而完全。注射后5~15分钟即生效。②肌肉注射:药量在10毫升以内。由于肌肉血管丰富,药物的吸收比皮下更迅速完全。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对注射用药物要求澄明,无浑浊、沉淀,无异物和致热原。油溶液和不能与血液混合的其他溶液或会引起溶血、凝血的物质,均不可采用静脉给药。为了使药液在血液中维持较长时间或不断补充大量液体,可采用静脉滴注法。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打吊针”、“打点滴”、“输液”等。此外还有鞘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就是所说的“打封闭针”。
(3)舌下给药: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消心痛。异丙肾上腺素片等。
(4)直肠给药:它比口服给药吸收更快,如治疗细菌性痢疾时,采用大蒜液灌肠。
(5)局部用药:有涂擦、撒粉、喷雾、含漱、薰洗、滴人等。其优点是在用药部位保持较高药物浓度,产生局部作用。但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还有皮下埋藏药物等方法。
(6)雾化吸人:如用于治疗哮喘的喘康速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等,作用快速,使用方便。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4. 常见的给药的方式有哪几种口服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常见的给药途径有:1,局部给药。包括表皮给药、作用于气管和肺的吸入给药、灌肠给药、眼部给药、鼻腔给药、阴道给药;2,消化道给药。包括口服给药、插管给药、肛门给药;3,非消化道给药。包括静脉注射、动脉注射、肌肉注射、心内注射、皮下注射、骨髓注射、皮内注射、透皮给药、粘膜给药、作用于全身的吸入给药。另外还有腹腔注射、硬膜外注射、脊髓注射、眼球玻璃体注射等。
口服药物需要注意不同药物分别按饱腹、空腹、餐时服食;对胶囊、滴丸、肠溶片等要保证药物被完整吞服;避免药物之间、食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服药要依时按量。
5.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不同的给药途径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个别药物也因给药途径不同,甚至影响药物作用的大小。鸭由于个体小,大都集约化饲养,其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常用的给药方法①经口给药:此法适用于鸭群体小,在病重时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适的胶管直接注入嗉囊。虽然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可靠。
②注射给药:药物通过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③吸入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以及气雾剂可用此法。其特点是作用快而短暂,且给药方法简便。此法常用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规模养鸭场气雾免疫。
④体表用药:主要是发挥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疗皮肤损伤或消灭体表寄生虫等。
⑤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在集约化养鸭场,用于群体防治疾病时,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法。(2)注意事项①针对性用药:不同疾病,用药不一样,要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②用药拌料时混合要均匀:这样才能使所有鸭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防止个别鸭超量中毒。
③选择适宜的剂量:剂量小,疗效不可靠,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大,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毒副反应和药物残留。
④合理的疗程:一般3~5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用药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浪费和残留。
⑤注意休药期:根据药物残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够的时间停药,以免药物残留于肉食品内。
6. 养鸡常用给药方法有哪些求大神帮助
由于鸡只个体小,数量大,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它的原则是保证药效,能同时服药和省工、省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混料给药 这是鸡场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大群鸡同时服药,省工、省时。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用药和不溶于水或加在水中适口性差的药物。
(2)饮水给药 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紧急治疗,短期给药和溶于水的药物。因病鸡虽不采食但还能饮水,有些药物虽难溶于水,只要它的溶解度足以达到治疗目的者,也可用饮水法给药,如呋喃类药物。
(3)经口投药 此法是把药物直接投入口腔、食管或嗉囊中,虽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可靠,此法适用于小群鸡或比较贵重的品种,在病重时鸡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
(4)体内注射给药 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其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5)体表用药 是把药涂擦或喷洒在体表,多用于治疗外伤和体表寄生虫。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说预防或鸡群食欲较好时采用混料或饮水给药,当病情严重时只好经口或注射给药。
7. 药物常用注射法有哪些
(1)划痕法
在无菌操作下,用针头将表皮划破,使微量药液进入皮内的方法。
用于预防接种或作药物过敏试验。
(2)皮内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3)皮下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用于不宜经口服给药,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如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和胰岛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注射。
(4)肌内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人体肌肉组织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透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生物膜为快。自肌肉注射的药物可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血液内,吸收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适于肌内注射法给药。
(5)静脉注射
即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使全部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迅速生效。临床上常用于:急重症的治疗;药物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或需迅速发挥作用等情况;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检查,如肾功能试验、胆囊X线摄片检查等。
由于静脉给药生效迅速,如药物或剂量不对,即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致命的结果。如操作不慎,还会给病人带来局部甚至全身性感染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须认真查对,技术熟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杜绝差错事故以及防止感染的发生。
静脉注射最常采用四肢浅静脉,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此外,还可采用股静脉。
(6)动脉注射
将药液加压输入动脉,常用的动脉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桡动脉。
用于抢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病人。通过动脉(通常为股动脉)加压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及血液,增加冠状动脉与颈动脉血液量,从而使心及脑部血流改善。通过心肌和脑部的直接灌注和反射机制使血压回升;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脑血管造影、下肢动脉造影等;用于经动脉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如头面部疾患采用颈总动脉,上肢疾患采用锁骨下动脉,下肢疾患采用股动脉。
8. 鸭有哪些常规给药途径
鸭给药途径可分为三类:群体给药法、个体给药法、种蛋或胚胎给药法。
(1)群体给药法 主要有混饮给药、混饲给药和气雾给药等方法。
①混饮给药 将药物溶解到饮水中,鸭通过饮水摄入药物,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特别适用于食欲明显降低仍能饮水的情况,可采用自由混饮法或口渴混饮法。
②混饲给药 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鸭采食时摄入药物,既适合预防,也适合于尚有食欲的鸭群治疗用药,但对食欲明显降低甚至废绝的病鸭不宜采用。
③气雾给药 用相应器械使药物气雾化,分散成一定直径的微粒,弥散到空间中,通过鸭呼吸道吸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特别适合于治疗鸭慢性呼吸道病及传染性鼻炎,也适用于防治禽伤寒和副伤寒、禽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及其并发症。
(2)个体给药法 主要有内服、注射、点眼、滴鼻等方法,以内服、注射给药法最为常用。
①内服给药 将片剂、丸剂、胶囊剂、粉剂或溶液剂直接放(滴)入口腔吞咽的方法。亦可将连接注射器的胶管插入食道后注入药液。嗉囊注入是将药液直接注入嗉囊的给药方法,属广义的内服给药范畴。操作时左手抓住双翅提起,头朝前方,右手持注射器,在右侧颈部近翅基嗉囊凸出点进针,推注药液即可。
②注射给药
a.皮下注射法 可在颈部皮下、胸部皮下或腿部皮下注射。方法是由助手抓住鸭只并保定,术者左手拇指、食指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肤皱褶处刺入针头,然后推入药液。
b.肌内注射 可在胸部、翼根内侧、大腿外侧等发达的肌肉处进行。胸部肌内注射时,针头宜与体表呈45°角刺入,不宜刺入太深,以免伤及内脏或注入体腔。
c.静脉注射 鸭静脉注射的部位为肱静脉,方法是助手将鸭侧卧保定,拉开一翅,注射部位酒精棉球消毒,术者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静脉近心端,使其充盈,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紧靠静脉右侧刺入皮下,左手拇、食及中指紧压注射部位附近皮肤,防止血管游动,右手再将注射针头水平斜刺入血管内并推进适当深度,后缓慢注入药液。
d.腹腔注射 将药液注入腹腔,适用于腹膜炎或腹腔脏器的治疗。方法是由助手固定鸭只,腹部向上并呈头低尾高姿势。术者将注射部位用酒精棉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掐起腹壁,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依次穿过腹部皮肤及肌肉进入腹腔。当针头刺入腹腔时,顿觉无阻力,有落空感,然后回抽注射器活塞,如无血液或肠内容物时,即可推入药液。
e.气管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入气管,用于治疗鸭的气管疾患,注射部位是在颈部腹侧偏右,气管的软骨环之间。注射时针头沿气管环间隙垂直刺入,刺入气管后阻力消失,回抽有大量气体,后缓慢注入药液。
(3)种蛋或鸭胚给药法 常用于种蛋消毒以预防胚胎垂直传播的疾病,亦用于胚胎病的治疗。
①熏蒸法 将种蛋置于消毒箱或孵化器内,关闭门窗和通气孔,将适量消毒药加热熏蒸雾化。消毒时间在30分钟左右,常用于熏蒸消毒的药物有甲醛、高锰酸钾等。
②浸泡法 将种蛋置于一定浓度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以杀灭种蛋表面的微生物或渗入蛋内杀灭病原体。
③注射法 将药液直接注射到鸭胚的一定部位,如通过气室注入蛋白内(如庆大霉素)、直接注入鸭胚卵黄囊内(如泰乐菌素)、注入蛋壳膜内(如维生素B1)及注入绒毛膜尿囊膜或尿囊腔内(如疫苗接种),可用于鸭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疫苗接种等,也是实验室常用的经种蛋或鸭胚的给药方法之一。
9. 给药的方法有哪几种分别是什么
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皮下,口服,皮肤
10. 怎样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奶牛的发病率很高,要根据疾病的发生情况来选择给药途径。
1.混料给药
当奶牛群防时,为了减少劳动力,则可混料给药,如为了驱虫和治疗隐性乳房炎,则可将左旋咪唑混入饲料中给奶牛吃。
2.混水给药
将易溶于水的药物通过饮水来治疗疾病,如发生冬痢时,可在水槽中加高锰酸钾来治疗该病。
3.口服给药
主要考虑某些胃肠疾病,如磺胺脒治疗腹泻等。
4.注射给药
应注意消毒要严,部位准确,量要准确和配伍禁忌。
5.皮肤给药
主要指外用药治疗外伤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