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地理野外调查研究方法

地理野外调查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12 23:35:01

⑴ 野外调查方法有哪些

野外调查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面简要介绍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以方便学生查询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 GPS、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方格绘图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⑵ 地质调查方法

1.基础地质调查

在全面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调查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及区域地质发展史,分析判断调查区可能存在的地质和断裂构造,通过野外的实地踏勘和简单的测量,确定在调查区内的地层、岩性和构造,并寻找在地表出露的能代表该地区地质构造的主要方向,并标示在图上。

2.水文地质调查

对于火山岩地区主要是寻找基岩裂隙水,研究基岩的岩性和其中的原生孔隙及裂隙的构成与分布规律;研究成岩后各种动力对岩层(体)的破坏作用和各种裂隙的分布与破坏规律;分析区内各种岩层(体)的含水性,判定裂隙含水层(体)的埋藏及分布特征;从基岩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含水特征,分析裂隙水构造类型及其水文地质特征,重点注意分析断裂的力学性质,断裂带中破坏产物的存在状态,胶结充填情况;分析断裂两盘的岩性、破碎程度、破碎带宽度及它们对富水性的影响;注意断层的多期活动情况,尤其注意新期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讨论断裂带规模对其富水性的控制作用;分析岩浆岩与围岩间的接触类型、蚀变、破碎情况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喷出岩裂隙(柱状节 理)、大孔性和熔岩通道的发育规律及其含水性;注意基岩区风化带的发育情况及其水文地质特征;观察区内地貌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内水文网的发育、变迁过程和动态变化;对区内主要含水层(体)中地下水的补给、运动和排泄条件进行研究,实测地下水露头的出水量,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并对它们进行评价;收集现有裂隙水供水源地和采矿场的水文地质资料,对裂隙水的合理开发和疏干进行研究。

⑶ 野外地质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是遥感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调查方法为影像岩石单元剖面法。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填图单元的地质属性,为填图单元合理建立与划分提供地质依据。由于填图单位划分方案不同,对不同种类的影像岩性单元野外调查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一)地质构造调查

主要是根据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中圈定的不同类型的构造现象,按主次分类,选择影像规模大,有代表性的构造现象进行野外调查,系统收集地质证据,为构造单元划分,构造规律、构造演化规律分析研究提供数据。

1.断裂构造调查

该类构造野外调查的要点为:断裂存在的地质根据、活动性、性质及时代。

(1)地质依据。岩石的破裂程度(断层角砾岩挤压透镜体、糜棱岩等),断裂面特征(平直、舒缓、锯齿),断裂产状(倾向、走向、倾角)、断裂规模、断裂两侧地层位移、变形情况等。

(2)断裂活动性。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和改造性。其直接根据为沿断裂早期活动面充填物质的再破碎现象。

(3)性质。主要依据地质依据来确定。

(4)时代。野外调查可依据其切割最新时代地层确定其上下时限,同时可采集样品,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如U/Pb法、Rb/Sr法、14C法等。

2.褶皱构造调查

褶皱构造是地壳岩石在挤压应力作用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结果。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清晰程度,野外调查可分为可视褶皱和非可视褶皱进行。其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应有所差别。

1)可视褶皱构造

可视褶皱系指在卫星图像上显示形态清晰的褶皱。野外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位态、形态、时代和性质。

(1)位态。通过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侧倾角调查,确定其属于直立褶皱、倾伏褶皱、平卧褶皱、斜伏褶皱、斜卧褶皱等类型中的哪一种。

(2)形态。通过褶皱两翼间的夹角大小调查,确定其属于开阔褶皱,还是紧闭、等斜褶皱或复式褶皱。

(3)时代。通过卷入褶皱变形地层单元的数量和层位与非变形地层单元层位,确定其形成时代。

(4)性质。通过卷入褶皱地层单元新老分布顺序、复杂程度,确定其属于是向斜、背斜还是复式向斜、复式背斜等。

2)非可视褶皱构造

该类褶皱系指卫星图像难以判别,而通过路线调查而确定的一类褶皱。其调查内容为地层单元对称有序排列、岩层产状有序变化、构造改造特点等。

3.逆冲推覆构造调查

逆冲推覆构造属于一种收缩变形。调查中应注意直观地质依据、结构要素发育程度、形态特征等依据的观察与收集。

1)直观地质依据

(1)飞来峰。多为老地层飞移新地层之上,但新地层飞移老地层之上也很常见。后者定位取决边界性质。

(2)滑脱裂地块。属于伴随收缩作用产生的局部松弛作用产生,即重力滑脱作用。其结构特征相当于拉裂槽或拉裂楔。滑移界面为主滑断裂。

(3)滑落地块。属于引张作用过程中,逆冲岩席前移之滑落物质。其形态不规则,产状多变。

(4)层间水平滑移断裂。断裂面水平,滑动痕迹及岩石磨碎现象明显。

2)结构要素

(1)逆冲断裂。呈弧形展布的脆性变形构造界面。

(2)逆冲岩席。不协调构造块体边界性质及与下伏地层的新老关系。

(3)前缘褶皱带。地层的变形特征,褶皱的位态与形态表现形式。

(4)后缘拉伸盆地。盆地形态特征、地层发育与缺失。

(5)主滑面。产状平缓的面形断裂发育程度,断裂内岩石的破碎程度,断裂面运移滑动依据。

3)形态特征

(1)弧形逆冲断裂系显示依据。

(2)弧形山系、构造地体的存在。

4)推覆作用方向

由于逆冲推覆构造属于侧向挤压应力的作用的结果,其系列弧形体突出方向代表推覆作用方向。

5)时代与期次

卷入逆冲推覆构造最新地层时代为厘定推覆作用时代确定的上限。

构造要素的叠置关系、切割关系及不协调分布关系是期次分析与确定的主要依据。

(二)地层单元调查

1.第四纪沉积物影像岩石单元调查

从遥感角度而言,第四纪沉积地层易于解译划分,这主要与其空间分布与成因联系密切相关。基本表现出不同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在卫星图像上以特定的影像单元特征显示。因此,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影像岩石单元具有地层单位划分意义。而且,代表着特定的成因类型或复合成因类型。所以说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地质调查,也就是对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由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复杂、沉积物的岩性、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所含动、植物群和含矿性均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调查中观察的内容和要点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1)岩性调查。对不同岩性的第四纪沉积物,应观察描述其厚度、产状、颜色、结构、构造及变化情况。

(2)成因类型调查。主要依据影像岩性单元特征,结合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及所含动、植物群进行成因类型的判定。

(3)含矿性调查。当发现的泥炭、砂矿等矿产时,应查明其产状、分布规模,并进行适量的样品采集,为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4)生物化石采集。在适当的地点和沉积物类型中注意寻找哺乳动物化石或孢粉样、微体古生物样品的采集。

(5)新构造运动表现。从阶地结构特点、剥夷面的变化、第四纪变形以及地形切割强度等方面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

(6)地形地貌的特征。通过第四纪沉积物地形地貌特征变化,总结影像岩石单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成因与形成年代分析。

通过上述第四纪沉积物野外地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修改、补充和完善影像岩石单元的建立与划分,使其符合第四纪地层填图单位建立划分特点。

2.影像岩石地层单元调查

该类地层单元系指呈层状形式产出的影像岩石单元,主要包括火成岩的沉积岩和浅变质岩区的影像岩石单元调查,其具体内容为:

(1)岩性调查。通过点线观测,系统了解影像岩石单元内的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以及厚度、产状、结构、构造特点。

(2)影像岩石单元建立的合理性。主要通过单元岩性调查,查明其是否满足或基本符合影像岩石地层单位建立划分的标准,进而确定影像岩石单元是否为填图单位。

(3)含矿性。直接矿化现象观察、蚀变类型划分、地层岩性含矿性规律。

另外,可以进行波痕、交错层理、冲蚀槽的调查,以了解古河流流向。

3.影像构造地层单元调查

主要指变形变质、构造改造强烈的变质岩区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具体内容为:

(1)岩性。查明影像岩石单元内变质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

(2)影像岩石单元边界性质。多以断裂围限界面显示,查明其产状、性质及规模。

(3)变质变形特征。加强面状、线状构造,矿物生长与构造关系及变斑晶内面理与晶外面理之间的关系。

(4)矿物组合。注意特征矿物、常见矿物及矿物组合调查。

(5)结构构造。注意变质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薄片)、变形结构、定向构造的观察。

(6)不整合构造界面。

(7)变质原岩。收集变质结构、构造及具有成因意义的岩石类型或岩石类型组合。

4.侵入岩体调查

1)花岗岩类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

该调查系指对花岗岩类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1)岩石类型。对不同特征的影像岩石单元,查明其岩石类型,有利于单元的建立与划分。

(2)矿物成分。查明单元岩石的矿物成分,实现正确命名,是单元建立划分的基础。

(3)结构构造。结构构造的变化,可直接反映侵入岩单元的生成顺序,有利于序列归并。

(4)接触关系。注意查明岩体之间侵入与被侵入关系,有利于侵入顺序的确定。

(5)时代:通常采用地层年代法。主要根据单元岩体所侵入地层单位年代厘定。但也可以通过样品采集,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

(6)含矿性。注意直接矿化现象观察。查明矿化种类、蚀变类型、成矿条件。

(7)其他。主要指表面风化面颜色、地形地貌特征、易风化程度的观察与描述。

2)变质深成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

该调查系指深成变质岩体影像岩石单元调查。具体内容为:

(1)岩石类型。查明影像岩石单元内的岩石类型、岩石类型组合。

(2)空间结构。通过模糊形态标志,定位调查边界部位的矿物成分变化与差异,厘定影像岩石单元界线。

⑷ 工作方法一 野外工作程序与基本方法

野外工作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同样也是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基础。野外观察研究是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方法。在出野外工作之前,在室内如何准备?在野外如何开展工作?野外工作完成后又如何进行资料的检查、核实和整理?这些都关系到整个工作的质量和成败,以及工作效率。这些要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野外工作的大体流程见图2-1。

图2-1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野外工作程序

一、出队前的资料收集和准备

1.资料收集和分析

出野外之前的室内准备工作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基础,准备充分的前期工作是野外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野外工作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丰富的野外资料。在出野外之前,根据研究的任务、内容及要求,广泛地收集研究区及其邻区的相关资料,包括图件、文字、声像、数据等资料。

第四纪地质资料最为重要,包括第四纪地层剖面、地质平面图、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年代数据、动物化石、孢粉、化学分析、钻孔、新构造运动等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建立研究区的第四纪地层框架。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测可能存在的难点和可能取得的成果。

地貌资料与第四纪地质资料是密切相关的,对第四纪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方面的资料需要收集的有地貌类型及成因分布图、剖面图,地貌年代数据,地貌形态测量数据,地貌演化分析资料,等等。对这些地貌资料的分析需要与第四纪地质资料联系起来,相互验证。

基础地质资料也是第四纪地质和地貌野外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分析研究区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发展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前第四纪地层时代、岩性、分布、产状,地质构造,地下水,矿产,土壤等。

遥感资料主要有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卫星影像的数据主要有TM、ETM、Sport等。如果进行比较大比例尺的野外工作,航空照片是需要收集的。在出野外之前,对卫星影像数据和航空照片进行初步的处理和解译,了解研究区不同时代和成因的第四纪地层和地貌的影像特征,建立初步的解译标志。

地形图资料是必须收集的,野外工作离不开地形图。根据研究任务和精度要求,可收集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比较常用的有1∶1万、1∶5万和1∶10万地形图,比例尺过大或过小的地形图用得不多,除非需要做大比例尺或小比例尺的第四纪地质或地貌工作才能用得上。野外剖面观察点、地质观察点、取样点、化石点、特殊地质事件观察点等都需要标在地形图上,第四纪地质填图和地貌填图的底图也是地形图。

其他相关资料也需要收集,如现代气候、人口经济、地质灾害等。

2.编写野外工作计划

在对已收集到的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研究任务、内容和要求,编写详细的野外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研究任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收集的资料、时间安排、人员组成、经费预算(野外工作)等。

在工作计划中,最关键的是技术路线、收集的资料和时间安排的制定,其次是人员组成,而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是早已确定的,技术路线和需收集的资料是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来确定的。

要收集的资料是为了满足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的要求,因此在室内需要制定比较详细的野外资料收集计划,从收集资料的类型到数量都应写入计划中,便于结束野外工作时进行资料的检查和及时补充遗漏的工作。

野外工作的技术路线也应尽量详细,尽管在实际的野外工作过程中可能进行调整,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如:第四纪地层自然剖面观察和测量的位置和数量,野外如何进行剖面测量;钻孔实施的位置、数量、孔深,为了解决何种问题;是否需要进行人工挖掘浅井,在什么地貌单元上实施;样品的种类和数量,取样位置,是取自自然剖面,还是取自钻孔岩心。

野外工作的时间安排需要考虑实际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预料的时间(天气、交通等因素引起的),因此要留出机动时间。

出野外之前,要准备好在野外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工具、材料、设备等,如野簿、样品袋、铅笔、取样工具等。另外,工作阶段的安排和进展、人员构成的数量和分组情况都应写进计划。

二、野外工作

野外工作是整个研究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切研究成果都基于野外工作,因此野外工作必须认真、仔细、全面、正确、客观地完成。

野外工作程序虽然无统一的规定,不同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性质其工作程序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步骤是一致的。野外工作从踏勘开始,先了解研究区总体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等概况,然后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收集资料,再到重点现象、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解剖,最后做一些补充工作。基本上是从点上工作到面上工作再到点上工作。在野外工作中,要善于把一般观察与重点研究,宏观掌握与细微分析,面上了解与点上剖析结合起来。观察记录应详细、客观而有重点。

1.野簿的记录、素描图绘制和照相

在野外工作中,对观察点的地质现象要进行详尽的记录,并对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进行绘制素描图和照相。

第四纪地质观察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点的位置(地理位置、地貌位置)、沉积物的颜色、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厚度、岩性分层、成因类型、时代等,如果发育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要详尽地描述,如古地震楔、活动断层、冻融褶皱、古冰楔等,并绘制素描图。

地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包括观察点位置、地貌形态(几何形态、规模、测量数据)、物质构成、地貌之间的关系、地貌成因等。

图2-2 喜马拉雅山卡鲁雄曲上游枪勇冰川及终碛堤和侧碛堤

(据李吉均等,1986)

素描图不同于照相,它包含了研究者对地质现象的一些分析和综合,排除一些次要的干扰因素,更能重点地把主要的地质现象反映出来,因而素描图更直观地显示出地质内容。素描图既可以是立体素描(图2-2),也可剖面素描(图2-3),还可两者结合起来(图2-4)。一张完整的素描图应包括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图的内容。在野簿上,图绘在左侧的方格纸上,图名一般写在图的下方,也有把图名放在上方的,方位置在图的上方,比例尺一般都用线段比例尺,可放在图的上方或下方。

图2-3 百色盆地第四级阶地砂砾层斜层理剖面素描图

(据程捷,2008)

图2-4 新疆库车河康村北五期洪积扇素描图

(据程捷,2008)

在野外调查时,对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现象尽可能照相,照片能真实地反映出地质现象。在照相时应注意:记录下照片的编号、镜头方向、比例尺、内容。一般选取实物作为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质现象尺寸的大小,选取不同尺寸的实物作为比例尺。反映小范围地质现象的照片可用硬币、镜头盖、铅笔、野簿等作为比例尺;反映大范围地质现象的照片可用人、房屋、汽车等作为比例尺。

2.剖面观察和描述

在第四纪地质和地貌野外调查中,剖面的观察和研究应充分利用天然露头(冲沟、陡崖、凹坑等)和人工露头(井、坑、公路边坡、建筑基坑等)。在平原、盆地内部的覆盖区,要利用钻孔、浅井研究地层剖面。

在野外,对地层剖面或地貌剖面需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研究,要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沉积物的颜色、岩性特征、结构构造特征、侵蚀面、风化面(古土壤)、沉积物的厚度等。对这些内容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详尽、客观地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岩性分层。如果是砾石层,需要观察砾石的大小、磨圆度、分选性、成分、风化程度(风化皮厚度)、表面形态特征、排列特征、沉积构造、充填物特征等;如果是砂层,需要观察砂粒的大小、成分、分选性、磨圆度(中、粗砂)、沉积构造等;如果是粘土或化学沉积物,需要观察沉积物成分、沉积构造、次生构造等。

在对河流、湖泊、滨海成因的砾石层观察研究时,需进行砾石测量,具体的测量方法见本实习指导书第一篇的实习一部分。砾石测量的结果对恢复古水流方向、河道变迁、湖岸线变迁、海岸线变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填图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填图是将研究区的第四纪地层分布、新构造、地貌类型填制在平面图上,这是一项综合的工作。由于第四纪地层与地貌形态关系密切,如洪积物常构成洪积扇或洪积台地,河流沉积物形成阶地、河漫滩,因此两者可结合起来完成。

在填图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填图单元,第四纪地质填图单元可根据第四纪地层的时代和成因类型来划分,如把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可划分为不同的填图单元,每一个时代的地层可能包含冲积、洪积、坡积、残积、湖积等,还可将它们逐一划分为次一级的填图单元。地貌填图的单元常根据地貌类型、时代和成因来确定。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填图需要地形底图,地形底图的比例尺要比最终成图的比例尺大一倍,这样才能保证精度要求。在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填图中,由于地貌、第四纪地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多数采用沿地层界线或地貌界线追索法填图。

4.化石采集及记录

在第四纪地层中,常含动物化石,如洞穴堆积物、洪积物、河流沉积物中常产哺乳动物化石,在野外尽可能地寻找和采集化石。化石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和恢复古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采集化石过程中,要细心发掘,慢慢地将沉积物剥去,小心地将化石取出,确保化石的完整性。采集到的化石需要编号,编号的规则一般是以化石属有单位名称的缩写作为编号的开头,后面依阿拉伯数字编号,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脊椎动物化石的编号是:CUGBV0001、CUGBV0002……。这种编号的好处是知道化石保存在何处,如果有人想观察对比化石可直接与单位联系。在野外化石采集过程中,做好化石登记工作。

5.取样及记录

目前,与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有关的测试样品主要有年代、古地磁、孢粉、化学分析、同位素、有机质、有机化合物、粒度分析、植物硅酸体等样品。不同的样品取样要求不同,可根据研究内容和测试的要求进行取样。

除年代样,其他样品都需要系统地连续取样,取样间距可根据研究的精度、任务要求、剖面的厚度、沉积物时代等来确定,如古地磁样的取样间距在1m以内,孢粉样的间距0.5~1m,粒度分析样间距在10cm以下。目前都需要高分辨率,因此取样间距越来越密,在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剖面上,取样间距为1~2 cm。

样品的编号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数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编号原则,如孢粉样可用“B”或“P”开头,依次编号,B0001、B0002 ,…,年代样可用N001、N002 ,…,或C001。

在野外取样过程中,必须做好样品的登记,尤其是取大量的样品时,必须有一本专门用于样品登记的记录本。样品登记的内容包括样品编号、类型、取样位置、层位、时代、样品岩性、取样人、日期等。

6.资料整理

在完成每天的野外工作后,回到室内对每天的野外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如记录更正、图件上墨、样品登记和写编号、总结等,并准备第二天的野外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还要进行阶段性的野外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如果是多人一起出野外,对人员进行分工,各负其责。

三、收队工作

在结束野外工作之前,应根据野外工作计划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逐一检查,计划的任务是否完成,收集的资料是否完整,是否有遗漏,完成的工作质量能否达到任务的要求。如果发现有疑问的资料,应及时核查或补充。最后,应列出资料清单,逐一打包。

⑸ 基本步骤及主要调查方法各有哪些

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野外实地勘查和观测研究,将所获得的地质信息填绘在地理底图上按一定格式记录下来(见地质编录)。此外,还常采用以下方法:①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核法勘探
、地温法勘探以及钻孔地球物理勘探。②地球化学勘查。③在基岩出露好、地质标志较清楚的地区,还可采用遥感图象解释的方法(见遥感地质)。④重砂测量(重砂指由比重较大、物理和化
学性质比较
稳定的矿
物的颗粒所组成的
松散集合体),通过重砂分析和综合整理,发现并圈出矿产机械分散晕,即与矿产密切相关的指示矿物的重砂异常,据此进一步追索原生矿床和砂矿床,是区域地质调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找矿方法,尤适用于水系发育的地区。

⑹ 野外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它可以同野外地质或水文地质调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地质或水文地质工作已有充分的基础之后而单独进行。其内容包括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了解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工作区范围,编写设计书和按照设计书的要求开展各项野外调查研究工作等。

在野外调查中,除了要完成一般的水文地质调查常规项目和内容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地下水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可能引起其变化的一些因素的调查研究。如:水中有无气体逸出,应搞清是何种气体;水中有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水中有无沉淀物,水露头处有无钙华、硅华、硫华及次生矿物等;要注意水温、地温、pH和Eh值等有无变化;围岩中有无蚀变现象、有无矿脉存在以及其它水文地球化学现象存在;同时要注意对微量元素及溶解有机物的测定等。

野外样品的采集包括水样及岩土样;化验分析包括水样分析及岩土样成分鉴定等。采样工作包括布置采样点,确定采样数量,样品的编录、包装、保管和运送等项事宜。采样、送样和化验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对不能在现场(水源点)进行分析但含易变组分的水样,必须向其中添加相应的稳定剂(向水样中添加某种化学药品),使水质不发生变化或少发生变化。例如,易受微生物分解和易氧化而发生变化的水样,除应尽量冷藏或保存在低温阴暗处外,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向其中添加氯仿、硫酸铜和氯化汞等化学试剂;为了防止重金属元素沉淀和附着于器壁,可以添加盐酸,使水保持一定的酸度;为了使氰化物稳定,可添加NaOH,使pH值高于11以上,并将水样保存在低温条件下。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水中的游离CO2,H2S,溶解氧等气体成分,由于受温度、压力及水中其它成分变化的影响,在水样中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很大。所以对水中气体成分的分析,应尽量在现场进行。如果确实不能在现场进行,也要用最短的时间送回室内,并立刻进行分析,以保证室内的分析结果与现场的分析结果接近。

在生产或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中,有时,因为要研究地下水中元素的迁移和弥散作用的机理和规律,需要确定地下水的实际流速和流向,含水层的岩性和厚度,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弥散系数等一系列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所以,还须在野外(实地)进行钻探、取样、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等一系列试验工作。在对某些类型的水文地球化学进行研究时,还辅以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电测深法、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和电测井法等。

⑺ 地质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我是学地理的,书上的原话是这样的:1.野外调查(最基本、最主要的研究方法);2.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3.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4.数字研究法:利用3S技术进行研究

阅读全文

与地理野外调查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9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19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76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694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69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3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798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18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46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0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3
北京电流检测方法 浏览:482
手机u盘保护方法 浏览:114
数字搭配有哪些方法 浏览:666
约一场球的正确方法 浏览:189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293
28天锻炼腹肌最快的方法 浏览:203
简单练翘臀方法视频 浏览:760
心理诊断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45
什么方法能让手机不黑屏 浏览: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