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以下六个:
一、 准备阶段
(一) 建立工作分析小组
(二) 明确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
(三) 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四) 明确分析对象
(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二、 计划阶段
(一) 选择信息来源
(二) 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三、 分析阶段
分析工作名称、雇用人员数目、工作单位、职责、工作知识、智力要求等。
四、描述阶段
整理文字说明、工作列表及问卷、活动分析。
五、运用阶段
(一)培训工作分析的运用人员。
(二)制定各种具体的应用文件。
六、运行阶段
(1)工作分析的流程和基本方法扩展阅读:
工作分析的目的:
(1)促使工作的名称与含义在整个组织中表示特定而一致的意义,实现工作用语的标准化。
(2)确定工作要求,以建立适当的指导与培训内容。
(3)确定员工录用与上岗的最低条件。
(4)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依据。
(5)确定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于合理的晋升、调动与指派。
(6)提供工作评点依据,为企业岗位归级列等奠定基础,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7)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据,以利于管理人员执行监督职能及员工进行自我控制。
(8)获得有关工作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利于发现导致员工不满、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
(9)辨明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降至最低。
(10)为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料,为组织的变革提供依据。
B. 工作分析的过程有哪些
工作分析的过程:
第一步:确定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责。工作分析可展开的前提条件企业里有关组织结构已确定,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组织结构基础上,工作流程及部门责任已确定;每个部门应有的工作职位也已明确。有些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变革时,没有与其他组织系统联系起来,在上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单独对人力资源体系进行立项。这样的结果对工作分析,以及其后的工作评价、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进行工作分析前,首先要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和部门责任和部门职位的确定。部门职责梳理的方法与工作分析方法类似,一般与部门经理进行访谈确定其部门职责。
第二步:建立工作小组,并制定工作分析计划。一般由外部聘请有关专业人事作为工作小组顾问。工作分析涉及企业内所有部门,只有得到各部门充分重视和支持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所以最好建立由最高领导牵头,各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再设具体操作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人力资源部部分成员及各主要部门(如管理、研发、生产、销售)人员组成。工作分析实施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公司需要、任务量(职位复杂性与多少)来确定。
第三步:设计岗位说明书模板,并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编写培训。岗位说明书模板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本次工作分析的主要目标。我国大多数企业过去没有做过工作分析,第一次进行这项工作很难达到完美,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完美。岗位说明书模板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第,对所需要填写的项目有所选择,删除除关系不大的项目。其次,对要参加工作分析访谈和岗位说明书编写的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由专家对工作分析的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和控制进行统一规定;并对有疑义的地方进行讨论。
第四步: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在培训之后,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岗位说明书初稿。并由外部专家对岗位说明书的初稿进行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纠错培训。
第五步:进行工作分析访谈。针对一些公司的关键岗位,由外部专家主持进行一对一的工作分析访谈。
C. 实施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实施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主要有一下步骤:
1,对前段工作情况进行整体回顾与总结。列举出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对前段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的做法与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产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查找分析。
3,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下步工作中如何发扬成绩和纠正不足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D.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所谓的工作分析,也就是工作分析的人他们会通过一些科学的办法,对工作岗位的情况啊,要求啊,职责等等做出描述说明,为组织作出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为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讲,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公司的年度计划,还有一些员工的培训方案,还有就是通过工作分析然后根据岗位情况制定出员工的绩效和薪酬,甚至是招聘等等。
我们工作当中有人就遇到过一些分析不当的情况,比如,有的人工作忙成狗,又费脑子又费体力,周末还天天加班。可是他的工资和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职员相比,要低很多,而且年终奖金啊还有平时的绩效也很低,这种情况要不是公司的HR没计算好,要么很有可能就是得罪HR了。
所以为了要确保咱们工作分析的结果公平公开和公正!运用科学的方法才是王道。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观察了,我就静静地在旁边看着你工作。可是谁喜欢被这样看着呢,总觉得是有人在监视我,总有刁民想要害朕!这种方法虽然客观,也比较准确,但是,如果我是体力工作者,你是可以直接看到我的工作情况的,可是脑力工作者就比较麻烦了,你怎么观察得到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工作内容呢?人心都还隔着一个肚皮,何况我的脑子里还有骨头。所以观察这种方式,对脑力工作者不太适用。
有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唠嗑,咱们面对面访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人物访谈,特别是那种高层访谈,面对面访谈的好处呢就是我可以把控全场,节奏由我控制,而且两个人在对话当中很有可能就会通过你的言谈举止得到一些别的我们平常很难观察到的信息。但是啊,我们都知道电视节目里的访谈一般都是有备稿的,要被采访的人一般都会准备准备要回答的哪些问题。同样的我们这种访谈方式呢,也是可以准备的,或者说你问我的问题我可以用别的方式回答你,或者不想回答我就编谎话忽悠你。可见这种访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是有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的。
第三种方式是做问卷调查,虽然这种方式应用的范围广,但是费时费力又费钱。
最后一个方法叫做工作日志法,这是我个人觉得性价比最好的一种方式,说他好的原因是因为从某些角度来讲他可以偷懒。员工连续一段时间写好每天的工作日报日志交给我,我再来分析就OK啦,很省心嘛。不仅信息可靠而且对于那些复杂的工作也很适用。不过不好的就是这种方法呢需要监管着,还要事先对员工培训,不然每个人都写得五花八门的,张三少一点这个内容,李四少一点那个内容,这样不仅偷不了懒了还增加了麻烦是不是。
工作分析完毕,就能够得到对工作的描述了。拿我自己来做例子,我的工作就是对本科专业知识的考点做成音频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听。这一系列的描述,是我工作基础的部分。我们一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看看人家公司也的对工作的任职要求,比如几年得工作经验啊,专科及以上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啊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这个工作得任职资格也就是工作规范。
可能你会好奇,为什么这些要求我都达到了可就是没有要我呢,同一份工作往往会有比你更厉害的人来参加竞争,你是本科生,可能人家是研究生。而这个任职资格里说到的那些要求,指的其实是针对工作本身的最低要求。
那本期的内容就是这样了,我们今天讲了关于人力资源为什么要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这些考点都是有在节目里提到的,光听不行,你们还要记住哦。我们检验下,现在你们闭上眼睛,想想工作分析当中我讲了哪四种方法呢?
耳濡目染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E. 工作分析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人员在不影响被观察人员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将有关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设备、工作环境等信息记录下来,最后将取得的信息归纳整理为适合使用的结果的过程。
2、访谈法
访谈法是访谈人员就某一岗位与访谈对象,按事先拟定好的访谈提纲进行交流和讨论。访谈对象包括:该职位的任职者、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员、与该职位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任职者的下属。为了保证访谈效果,一般要事先设计访谈提纲,事先交给访谈者准备。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内容等事先设计一套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填写,再将问卷加以汇总,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对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的关键是问卷设计,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形式。
4、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是指任职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下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工作分析人员的归纳、提炼,获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又称工作活动记录表。根据不同的工作分析目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工作日志”格式,这种格式常常以特定的表格体现。
观察法的优点是:取得的信息比较客观和正确。但它要求观察者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主要用于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的、以智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观察法常与访谈法同时使用。
访谈法通常用于工作分析人员不能实际参与观察的工作,其优点是既可以得到标准化工作信息,又可以获得非标准化工作的信息;既可以获得体力工作的信息,又可以获得脑力工作的信息。
同时可以获取其他方法无法获取的信息,比如工作经验、任职资格等,尤其适合对文字理解有困难的人。其不足之处是被访谈者对访谈的动机往往持怀疑态度,回答问题是有所保留,信息有可能会被扭曲。
F.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工作分析的方法及优缺点如下:
(一)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为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职务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一职务或者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在一般情况下,应用访谈法时可以以标准化访谈格式记录,目的是便于控制访谈内容及对同一职务不同任职者的回答相互比较。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由有关人员事先设计出一套职务分析的问卷,再由随后工作的员工来填写问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员填写,最后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据此写出工作职务描述。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传统的职务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针对特定对象(一个或多个任职者)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间的相互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等信息,并用文字或图标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的方法。
(四)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又称工作写实法,指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五)资料分析法
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原有资料,例如责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对每个项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奠定基础。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本岗位员工,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地加以记录,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关键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如成功与失败、盈利或与亏损、高效与低产等)。
G. 工作分析的程序有哪些
工作分析的主要程序有:
一、工作分析的时机选择。当一个组织出现以下情况时,表明非常需要工作分析了。(1).当新组织建立或企业规模扩大而产生新工作时;(2)当组织中缺乏明确可行的工作说明书,员工对岗位职责和要求不清楚,组织中经常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时;(3)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或工作流程重组等变革,组织产生了新的工作或原有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时;(4)企业在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薪酬等方面由于对工作认识不清而难以进行相关决策时。
二、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
1.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
2.工作分析的调查阶段;
3.工作分析的分析描述阶段;
4.工作分析的运用阶段。
三、工作分析工具的选择
在选择工人分析方法进行工作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该考虑各种分析方法的缺点,在其优缺点之间进行平衡。
2.考虑选择方法的成本效益。
3.要基本工作分析信息角度来选择工作分析方法。(首先:要考虑工作分析信息的最终用途,其次:要确保收集信息的客观性和动态性。)
四、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在现代企业中,主要应用于工作描述、工作规范、工作说明书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