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格式相对固定。财务报表对企业复杂的经济业务均以货币加以计量并表现出来,但不反映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信息;其次,从信息的发生时间上看,财务报表只能对已经发生了的历史财务信息加以列报,无法反映使用者决策时可能需要的各项预测信息。即使是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也是将建立在财务报表提供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只是一个历史的假设;再次,根据目前的会计准则要求,就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还可以采用一定的会计估计方法。这样就为企业操纵会计报表数据留下一定空间,减少财务信息的公信力。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这些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对应用范围有较大限制。例如,在进行行业内数据比较时,需要选取同行业相同且尽可能类似性质的业务,同时还需要满足企业的规模和运作模式类似或相同的条件。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则主要表现在:如果单纯使用比率分析方法,那么所得出的结论仅仅是通过堆砌数据指标而形成的分析结果;由于这些是数据是历史形成,所以常常无法判断是否足以为企业未来财务和经营状况形成一个可靠的基础。因素分析法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个方法在使用时,要谨慎确定因素分解的相关性,注意各个因素的顺序性,而且分析过程存在某些假设前提。 三.财务报表分析人员专业素质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是由企业财务部门的分析人员来完成。每个财务人员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财务分析方法理论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往往导致每个分析人员所得出的财务分析和指标计算的结果略有不同。再者,如果分析人员不完全了解的分析过程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单凭计算结果进行判断,也很难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描述与把握
② 【译】小样本的统计分析问题
有人认为,对于小样本,你就无法使用统计的。但,这是一个误解,一个 常见的误解 。
对于小样本,我们也有适当的统计方法。
一个研究者的“小样本”,在另一个研究者看来则可能意味着“大样本”。本文中,小样本主要是指样本量在5-30个用户(可用性研究中常见的样本量,进一步阅读:http://www.measuringusability.com/blog/actual-users.php)。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研究并不是出现小样本的唯一领域。其他具有较高操作成本的研究也会出现这个现象,比如fMRis和动物实验等。
尽管我们有相应的方式来处理小样本研究数据,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知道小样本的局限性:你很难看到很大的差异,很明显的效果。 这就像使用双筒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一样:使用双筒望远镜,你可能无法看到行星、恒星、月亮和偶尔出现的彗星。但这并不以为着你就不能进行天文观测了。事实上,伽利略就是使用望远镜( 与今天相当的双筒望远镜相当 )发现了木星的卫星。
统计也是一样。仅仅因为你的样本不够大,并不能判断你能不能使用统计。再次强调, 小样本的关键限制是,你难以发现设计或措施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幸运的是,在用户体验研究中,我们往往关心的是不同用户可能发现的不同问题:比如:导航的结构变化,搜索结果页面的改进等等。
下面是我们在小样本用户研究中的常见统计分析方法。
比较compare
如果您需要对比两个独立组别的完成率、完成时间,问卷评分等。有两种大样本或者小样的方法可以采用。具体适用与哪种方法,取决于数据的特征: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比较均值: 如果你的数据是连续的(不是二进制),比如任务完成时间、问卷评分等,你可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践证明,它对于小样本也是适用的。
二分变量比较: 如果你的数据是二进制的(成功/失败,是/否),你可以采用N-1的卡方检验。当期望数目小于1时,使用Fisher精确检验往往有更好的表现。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当你想从样本数据来推测整个用户群,你会想到生成一个置信区间(译者注:关于置信区间,可参阅: http://ke..com/view/409226.htm )。
尽管小样本的置信区会相当宽(通常为20-30个百分点),但是建立这样的区间总是有益的。例如:你想知道,用户在安装打印机前是否会去阅读“Read this first”文档。而测试中,8名用户中有6名用户没有去阅读。这时候我们可以推知:至少40%的用户很可能会这么做——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有三种,这取决于你数据是否是二进制、时间或者连续的。
基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around a mean :如果你的数据是连续的(非二进制),如评定量表、以美元计算的订单金额,页面访问数等。那么,置信区间的计算可以基于t分布进行计算(当然,这需要考虑到样本量)。
基于任务时间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around task-time :任务时间的理论最小值为0秒(不多见),一些用户的任务时间可能是其他用户的10-20倍。对于这种不对称性,我们需要进行数据转换( log-transformed ),然后基于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待报告时再转换回来。
基于二进制的置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around a binary measure :二进制的数据比如完成率或yes/no。这类置信区间的计算,可以采用校正后沃尔德检验法( Adjusted Wald interval )计算(这种方法对于所有样本规模均适用)。
点估计(均值)Point Estimates (The Best Averages )
任何研究报告中,何为"最好"的平均时间或平均完成率的估计,应当取决于研究的目标。
请记住:即使是“最好”的均值估计,也依然不代表实际的平均值。 所以对于未知总体均值的估计而言,置信区间是更好的展示方法。
在可用性研究中,小样本的均值计算,比较适宜的有两个:任务时间和完成率。不同样本规模中更常见的则是量表评分(SUS评分等)。
完成率: 小样本的完成率,通常可能只有几个数值(译者注:可用性测试中,这一数字可能为5)。例如:有五个用户进行任务操作,其任务完成率只可能是:0%,20%,40%,60%,80%和100%几个数字中的某一个(100%也并不罕见)。基于小样本得出一个完美的成功率,可能并不恰当——因为它可能并不能揭示真实情况(测试结果优于真实情况)。
我们(指作者)对自己的小样本可用性测试数据,利用拉普拉斯估计(theLaPlace estimator)和简单比例(一般称为,最大似然估计,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进行了均值估计(参见:http://www.upassoc.org/upa_publications/jus/2006_may/lewis_small_sample_estimates.pdf )。
评定量表的均值问题: 量表是一个有趣的度量类型,它们大多是有限的区间(如:1-5,1-10等)除非你是 Spinal Tap (译者注:因翻译期间,该链接视频未能打开。故未译成中文)。我们发现,在小型或大型的样本中,均值最好是在中位数上(参阅:http://drjim.0catch.com/1993_MultipointScales_.pdf)。当然,我们有许多方式来报道评定量表的分数,比如 top-two boxes (直观理解,可参照NPS的计算规则)。
具体如何报告取决于你的灵敏度需要和组织要求。
任务时间均值 :一个较长的任务时间可能让算术平均值产生扭曲,这时候中位数则是用来描述平均水平的更恰当的指标。样本数在25以上的,中位数对均值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进一步阅读:http://www.measuringusability.com/average-times.php)。
不幸的是,中位数往往不够准确,在样本数小于25的情况下,比平均值更加不准确。这时候,几何平均值往往具有更好的衡量意义(译者注:几何平均值受极端值的影响更小)。
【工具箱】
小样本计算器:http://www.measuringusability.com/wald.htm
任务时间置信区间计算: http://www.measuringusability.com/time_intervals.php
二分变量差异检验: http://www.measuringusability.com/ab-calc.php
top-two boxes:https://www.measuringusability.com/blog/top-box.php
几何平均数计算器: http://www.ab126.com/goju/1710.html
数字帝国-统计计算器: http://zh.numberempire.com/statisticscalculator.php
——————————————————————————————
【译后记】译罢此文,深深感触:对于结果直接提供算术平均数就是耍流氓!而多数报告也确实只提供了算术平均数一种。 本文对于更严谨科学地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因时间和精力限制,译文难免存在谬误,欢迎批评指正。
③ 统计学原理中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的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网上调查法等。 直接观察法优点是能够保证所搜集的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也有利于开展统计分析;缺点是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大,而且无法用于对历史统计资料的搜集。 报告法,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是采用报告法搜集资料并逐级上报的。 采访法又可分为询问法和通讯法。 网上调查法其独特的优点:①需要的经费少②能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查③传播快速且多媒体性④调查结果客观性较高⑤信息质量易检验和控制。 另外,在农产量调查中积极探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法若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投资少、速度快、准确度高的要求。
④ 统计学比较方法
为了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统计比较的真实涵义,以便更好地通过统计比较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统计比较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一般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其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静态比较——也叫横向比较,是同一时间(时期或时点)条件下的数量比较,如不同地区的比较,不同部门的比较,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目标的比较。
动态比较——也叫纵向比较,是同一统计指标不同时间上统计数值的比较,它反映随历史发展而发生的数量上的变化。根据统计综合分析的需要,这两种比较可以单独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把二者结合使用。数量比较的结果统称为比较指标,分别称为静态比较指标和动态比较指标。
2、按比较方式不同,分为相比(除)比较和相差(减)比较。
相比(除)比较——是将比较对象和比较标准相除而进行的,比较的结果表现为相对数,如系数、倍数、分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万分数等。相比比较表明静态差别的比率或者动态变化的程度。
相差(减)比较——是将比较对象和比较标准相减而进行的,相减的结果表明两者相差的绝对量。这两种比较方式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有时可以单独使用,但以结合使用为好。结合使用可使人们认识比较完整,既可了解差别或变化的程度,也可了解相差的绝对量。
3、按比较对象内容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指比较某种总体现象某一方面、某一局部,它可以使用单独一个统计指标,也可以将反映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若干指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综合比较——是指对总体或若干方面的全面评价比较,通常称为综合评价。例如,宏观方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全面评价和比较;微观方面的同类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和比较;对某种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和比较,等等。
统计比较是统计综合分析研究中基本的、常用的方法,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更深入、更明确地认识事物
一个单独的统计指标数值或一群指标数值只能说明总体的实际数量状况,只靠它是得不到明确而深刻的认识的。只有经过综合分析比较,从数量的差别和变化中,才可更深入、更明确地认识事物,帮助人们做出评价。
2、可以进行监督查检,深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将某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同有关政策规定进行比较,看其是否符合要求标准规定,进行某些监督检查。并据此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原因,进而找出解决的办法。
3、可以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促进作用
监督也会起促进作用,但统计比较的促进作用比监督更广泛。应用统计指标在各地区、各单位之间进行比较,在单位内部进行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产生促后进赶先进的作用。使用规定若干统计指标进行比较,有组织的进行评比竞赛,能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统计比较是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统计分析往往是从比较开始 的;而且,在统计分析的许多其他方法中,都包含着比较的内容。例如,统计指数实际是一种综合比较方法,相关分析要通过比较才能判明相关程度,等等。
统计比较看起来简单易行,但要使用得好也是不容易的,要注意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⑤ 教育研究方法举例说明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
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有趣良心的统计,也有宿州试验统计统计描述呢,可以感觉结论性的,或者是说同门通过问答式的或者进群问卷调查都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⑥ 统计分析论文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 方法 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分析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分析论文篇1浅谈统计分析与决策
[摘要] 统计分析与决策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统计要参与决策,必须搞好统计分析。搞好统计分析,需要解决选题、分析、撰写 报告 三个问题。
[关键词] 统计分析 分析方法 决策
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其中,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出统计成果的阶段。现在倡导统计要参与决策,这是不是说统计工作还要增加一个决策阶段呢?如果不是,那么,统计分析与决策是什么关系呢?
狭义的说,统计分析与决策是有区别的。统计分析是以统计数字为基础,以统计方法为手段,对社会经济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而决策则是为了达到某一预定目标,运用逻辑方法和统计方法,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做出合理的、科学的抉择的行为过程。假若把统计分析与决策比作医生看病,统计分析就是对病情的诊断,决策就是开处方,“诊断”和“处方”是有区别的。
广义的讲,统计分析与决策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统计分析贯穿于决策过程之中。一个决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下列三个大步骤:第一,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第二,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第三,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从这三大步骤看,尽管要用到多种方法和手段,但哪一步也离不开统计分析,第一步就是通过统计分析,诊断问题所在,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决策目标;第二步拟定备选方案,要经过“轮廊设想”和“细部设计”这个阶段对轮廊设想的方案要做初步筛选,对每一方案要充实具体内容,“筛选”和“充实”都要经过统计分析;第三步选择最佳方案,首先要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论证,这又需要统计分析。因此可以说,没有统计分析,也就没有科学决策。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是统计分析的结果。一般来说,统计分析报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决策方案也就是解决问题实现决策目标的办法,只不过比“今后意见”“几条 措施 ”之类的办法更全面、更详细、更科学罢了。医生诊断是为了正确处方,治病救人,不能只诊断不处方。统计分析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也不能只提出问题,而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统计分析也就包括预测和决策。我们不能为统计而统计,也不能为分析而分析。统计应该参与决策,为了决策科学化,必须搞好统计分析。
搞好统计分析,需要解决选题、分析、撰写报告三个问题。
一、统计分析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和范围。进行统计分析,选题很重要。成功的选题是成功的分析的前提。
怎样选好题呢?选好题标准有两条:―是分析对象有意义,二是适合决策层和群众需要。关键是抓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统计分析课题是很广泛的。工业统计分析课题如: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工业净产值统计分析、工业产品销售统计分析、工业原材料供应和消耗统计分析、工业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工业生产设备统计分析、工业劳动与工资统计分析、成本利润统计分析、综合经济效益统计分析等。商品流通企业统计分析课题如: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主要商品经济寿命周期分析、市场商品价格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购销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商品购进质量分析、商品销售动态分析、商品销售构成分析、商品库存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对于以上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按两条选题标准适当选择。
统计分析有专题分析与综合分析之分。在一定的总体范围内,研究总体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或研究总体的主要方面的统计分析,属于综合分析;只研究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统计分析,属于专题分析。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都是必要的,但专题分析宜多,综合分析宜少。
二、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的关键是分析,怎样进行统计分析呢?统计分析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统计数字为基础,二是以统计方法为手段。因此,统计分析在选题之后,就要根据分析的需要,搜集整理有关数字资料及具体情况,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很多。统计学原理中除了有关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的内容外,综合指标、统计指数、时间数列、抽样推断等内容全部是统计分析方法。从方法角度上讲,统计分析就是统计学原理的运用。
统计方法与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相适应的。人们的认识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所认识的是事物的现象,可采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理性认识阶段所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阶段要经过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与此相适应,要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
形成概念一般用描述性的综合指标法,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以说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内部结构以及比例关系等。判断推理就是要判断事物的性质,分析事物变化的原因,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一般要用分组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关回归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
对统计学原理中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熟练地掌握,灵活地运用。怎样灵活运用呢?这里有个技巧问题。技巧就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巧妙结合。
所谓定性分析是指对事物的性质和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以及各个因素对事物总体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巧妙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二者不可偏废,二是二者密不可分,
没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没有方向。没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就不准确。结合的目的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探寻事物的内在联系。
从根本上讲,统计分析就是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完成了这―飞跃,才是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有些统计分析质量不高,往往就是没有完成这一飞跃,仍然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的最终产品。如果说统计数字的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那么,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则关系到统计作用的发挥。对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就是“准、快、新、深、活”。
准:就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数字准确,情况准确,论点准确。
快:就是在决策层决策之前,不失时机地及时提供分析报告。
新:就是不断创新。要求不断开拓新领域,钻研新课题,反映新情况和新问题。
深:就是要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提高分析的深度,使认识不只停留在反映现象上,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活:就是文字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资料要多样化和生动具体,要有群众语言,要通俗易懂,文字要精精炼。
统计分析报告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没有好的分析,不可能写出好的报告。经过分析阶段,弄清了事实,判明了性质,探索出规律,得出了结论,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但分析得好,并不等于报告写得好,这里还有个撰写的技巧问题,那就是准确地表述事实,透彻地阐明本质,深刻地揭示规律,恰当地提出建议。
1.准确地表述事实
每一篇统计分析报告,都需要表述所分析的现象,即说明“是什么”。准确地表述事实,才能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为此,须注意如下几点:(1)数字要真实;(2)运用数字要适当,不要堆砌数字,搞数字文字化;(3)语言要素准确。
2.透彻地阐明本质
现象只说明事物的各个片面,本质才说明事物的整体。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必须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统计认识事物的正确程度和深度的反映。如果不能深刻地阐明事物的本质,那只能是现象罗列,没有多大价值。
阐明事物的本质,也就是阐明事物的基本性质。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例如,某企业利润增加,是靠涨价,还是靠降低成本?经过分析,认识到利润增加主要是靠降低成本,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反映出事物的性质。因此,在报告中就应阐明降低成本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再如某企业,本质问题是钢材浪费严重,在报告中就应揭示浪费的若干方面和严重程度。
3.深刻地揭示规律
规律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成本高低与产量多少有联系,经过推理,这种联系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而且存在一定的回归关系。而回归方程反映这种关系,所以在统计分析报告中,要利用回归方程揭示这种必然联系及其回归关系。
4.恰当地提出建议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经过统计分析,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如“今后意见”、“几点建议”、“决策方案”等等。怎样才算恰当地建议呢?恰当的建议要符合三个条件:(1)符合分析目的;(2)合乎客观规律;(3)切实可行。
以上四点,一般可以作为分析报告的结构和顺序,但不能千篇一律。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结果的反映。既要注意提高写作水平,更要努力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分析论文篇2试谈统计分析方法应用
【摘要】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各个领域,解决了很多工业、农业、经济、医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本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和构建多元统计方法检验体系的必要性,针对性的提出了需要引起注意的共性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检验体系;共性问题;现实意义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它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难题得到了攻破,各个领域广泛采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
统计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其应用颇为广泛。在工业,农业,经济,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处理多个变量的观测数据,因此对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处理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被认为具有数学难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际。
聚类分析
它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每个样本当作一类,然后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并类计算新类与 其它 类之间距离,再选择近似者并类每合并一次减少一类,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样本都合并成为一类为止。所以聚类分析依赖于对观测间的接近程度或相似程度的理解,定义不同的距离量度和相似性量度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企业制定 市场营销 战略时要弄清在同一市场中哪些企业是直接竞争者,哪些是间接竞争者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首先可以通过 市场调查 ,获取自己和所有主要竟争者,从而寻找企业在市场中的机会。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并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析,企业在市场预测中往往根据以往所调查的种种指标,用判别分析方法判断下季度产品是畅销平销或滞销。一般情况下判别分析经常与聚类分析联合起来使用。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台指标,尽可能多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在市场研究中常常利用主成分析方法分析顾客的偏好和当前市场的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差别,从而提供给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方向的信息。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应用。它是将错综复杂的随机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再现原始指标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认为因子分析是将指标按原始数据的内在结构分类。例如:对Y个调查区的商业网点数、人口数、金融机构服务数、收入情况等N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如果按照一般的分析方法,我们就需要处理N个指标,并给它们以不同的权重。这样不仅工作量变大而且由干指标之间存在比较高的相关性,会给分析结果带来偏差另外给具有较高相关性的众多指标,从而计算出各个调查区平均综合实力得分以便决定在某个调查区拟建何种类型的销售点。
三、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提高多元统计分析应用质量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为人们广泛应用,但应用中盲目套用分析方法的情况很多,只关心模型方法的应用。许多教科书也只侧重介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思想、原理和分析步骤,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结果的统计检验叙述不多。这就直接影响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可信性。因此,本文拟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统计检验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体系;实践上,使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更加合理、规范。推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质量的提高,推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二)多元统计分析统计检验体系的基础理论
多元正态分布总体的样本分布,即维希特分布,霍特林分布,威尔克斯分布,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多元正态总体协方差阵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协方差阵假设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假设检验。
(三)关于统计检验体系
将上述统计检验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基本框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构建,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充分发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质量,我们建议,在应用时,应该按照上述框架进行相应的统计检验。当然。上述统计检验体系还是一个初步的框架,随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理论的逐步完善,上述检验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更多的同行关注此类问题并不断加以研究。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即便是某种方法根据上述内容都进行了统计检验,由于各种方法自身存在的缺陷或局限性,也还会存在许多应用中考虑不周之处。应该引起注意。但是,因子分析结果还是具有较大主观性。特别是对公共主因子在专业方面实际意义的解释上,仍然保留着一种艺术气息,并没有统一做法,因此很多情况下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总之,我们在应用时,对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公因子的估计方法、公因子选取的数目。公因子的实际意义的解释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引起足够注意。检验体系有如下几个分类:
a.主成分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b.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裂引
c.系统聚类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d.判别分析统计检验体裂
e.对应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f.典型相关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共性问题
1.关于原始数据变量的总体分布问题。
对原始变量的总体分布各种方法各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方法对原始数据变量总体分布没有特殊的要求,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有的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对原始变量分布有不同的要求,如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的估计方法不同,对原始变量分布要求不同,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主因子时,是假定原始变量是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重视,如典型相关分析要求原始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但在严格意义上,如果变量的分布形式比如高度偏态不会降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是可以包含这种非正态变量的。
样本容量问题。
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样本容量n达到多少为宜,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有的认为样本容量应是变量个数的10~20倍,有的认为样本容量要在100以上比较合适,有的认为进行巴特莱特检验时的样本容量应该大于150方可,也有的认为不必苛求太多的样本容量,如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当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小时,即使再扩大样本容量,也难以得到满意效果。
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非线性关系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有的是的要求原始变量中要具有相关性。有的则不要求原始变量具有相关性。如聚类分析中,进行Q型系统聚类分析时对原始数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要求的,如选择欧式距离、明氏距离、兰氏距离时,则要求原始变量之间是不相关的。只有对原始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了处理后,才可以选择使用上述距离。若原始变量存在相关性,则选择马氏距离比较合适。另外原始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当基于相关矩阵来进行计算时,这里的相关矩阵实际上是Pearson的积差相关。但是,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性相关关系,于是,所进行的分析以及结论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了。
数据处理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中涉及多个变量,不同变量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及不同的数量级别。在分析时,具有不同量纲的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数量级别的变量之间进行分析时。会导致“以大吃小”,即数量级的变量的影响会被忽略,从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为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别的影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处里,最常用的是先作标准化变换处理,然后再作相应的分析。
五、结束语
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中,会涉及到多个变量,因此,必须根据原来有的数量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本文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对相关检验体系和分析体系进行了分析,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23—224.
[2]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43—366.
[3]郭志刚.社会科学分析方法一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傅德印.主成分分析中的统计检验问题 [J].统计 教育 ,2007(9):4—7.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统 计分 析论 文”
⑦ 如何撰写统计分析
首先要统计出数据
其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
然后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数据的状况进行说明
最后分析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注意要与往年同期数据作比较或与上月数据进行比较,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同比和环比。
最终分析出问题的所在,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统计分析的作用。
比如工业企业可以用这种方法对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⑧ 城市地理学统计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缺点如下:
1、方法简单、工作量小。
2、定额的准确性差,可靠性差。
⑨ 在管理研究中,统计方法的运用有哪些局限
因为现实生活极其复杂,很多因素常常纠缠交错在一起,单纯的仅靠统计分析方法去控制和解释这些因素和它之间相互关系,是不全面、不深刻的。而且它太过于依赖数据资料和统计决断的结论并非绝对正确
⑩ 评定和报表等手段收集调查资料的优点和局限是什么
1、优点:评定和报表等手段收集调查资料有法律和制度保证,能较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到重要的统计资料。
2、局限:真实客观性会受人为因素影响资源价值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局限、报表数据提供的滞后性、报表数据本身存在局限性、分析方法及指标自身的局限、信息披露不够客观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