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行测资料分析题难度大吗有哪些做题方法和技巧
难度大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一、关注时间。了解一篇材料的时间,就能让我们在读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知道这道题求得是现期还是基期。
二、关注统计指标。略读材料的时候对统计指标进行标记,这样查找时就只需留意标注部分就可以。
三、概括段意。这部分看似累赘,但却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统计指标太多容易遗忘,了解段意就能在找数据是缩小查找范围。
四、分析材料间关系。比如段与段之间关系,文字,表格和图表之间的关系,比如:总分,并列,交叉关系等,这样更有利于去找到关键信息。
资料分析以范围窄难度低是传统的高得分率模块,发挥好的话甚至可以全对,此模块重点要弄清楚七个列式:基期、现期、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
几个公式来来回回的绕,考不出花样来。列式完第二步就是速算技巧了,行测考了这么多年,资料分析部分没有一道题是考你精算的,全都是技巧速算,这一点要注意,速算有两个方向:百分比法和分数转化法,选一个加点就行别学太多花里胡哨的,考试的时候根本用不上。
❷ 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有没有什么快速解题方法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考生会发现其中资料分析模块其实相对简单,公式较少,在作答上要容易一些,正确率比较高。但是实际考试中因为时间很紧张,往往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就没有办法去完成所有的题目。
首先,在资料分析中,数据的呈现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带单位的“量”的概念,一种是和率有关的百分数的概念。
第二个步骤,问题中往往会给出材料的数值,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题目的设置顺序找到相关的数值给它进行一个标记。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判断题目是在让我们求什么,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去看一下选项,因为资料分析中只有量和率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选项和第一步日期综合判断出是在求现期、基期的量率,这样可以帮我们快速的去理解这个问题所求的值。
往往资料分析最费时间的是材料中的第五题,这道题的计算量基本上是和前四道一样的,那么建议在作答的第五题中,因为我们前四道题目已经标出一些数值了,那么我们可以优先去看第五题的选项里是否有前面已经找过的数据。
拓展资料
“资料分析”其实是最容易提高的题型,考生把它当成优先复习对象。因为它是性价比最高的科目,正确率应该达到100%。最开心的是它花费的时间最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先从概念着手,资料分析的知识可以用“很少”来形容。主要是比重、环比、同比、增长等等,概念数量不多。但这些概念需要什么条件、公式及其变形公式都是怎样的,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这些内容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都要一愣,那根本谈不上解题速度了。
要边勾画关键词与题边列式。关键词在题目中先确定好,再到材料中寻找。这有一定的技巧性,定位要与材料相适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可能存在年份、行业、机构,要从材料划分来定位。
❸ 公务员考试如何提高资料分析题的做题速度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得分点。原因是资料分析的题不仅题量较多而且题目相对简单,容易得分。所以要想行测得高分,资料分析不能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个实战快速查找数据的技巧。
技巧一:快速勾画关键信息 快速勾画关键信息
我们知道资料分析大部分题其实就是查找数据进行计算或者比较。但是当我们刚开始拿到一篇资料分析时,我们不能只盯着数据去看。原因在于一篇资料分析中会出现大量数据,以及对应的各种不同的统计项目,我们一时很难去记忆,而且也并非所有数据都需要用到。所以我们不能把时间都花在记数据上,这样得不偿失。那拿到一篇资料分析我们该去看些什么,哪些才是重要信息呢?
在阅读一篇材料时,我们需要实现关键词定位,第一是定位段落,第二是定位统计指标。我们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更多的关注于统计时间、和统计的名词,去跳读时往往还可以借助标点符号进行跳跃,比如看到分号或者句号往往就是两个指标间的断开出。勾画时做好粗略的区分,主要关注两点,一是不同但相似的指标;二是对相同指标但不同时间。
技巧二:快速查找数据
资料分析的题目往往通过题干结合选项,不需要看材料,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属于哪类题型。所以重点在于数据的查找以及列式计算上。在数据的查找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有这样三点,同阅读材料相似。第一点统计时间,比如说材料给的是2017年A项目的统计数据,而题干中询问的是2016年A项目的统计数据而材料中未给出,这个时候,我们依旧查找的是2017年,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2017年A项目的统计数据当作2016年的来算。第二点统计地区,题目中问的是A地区,我们就必须从A地区里面查找。第三点统计项目的名称。然后根据时间、地区、统计项目三者来确定查找的数据,这样查找数据快速而又准确。
技巧三:概括段落大意
对每一段有一个粗略的段落答疑概括;其实上边所说到的两个技巧,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概括段落大意所服务的,但对资料分析段落的概括不需要像阅读理解这样去精确的阐述,可以很简洁的概括,比说概括成谈及的是面积、是销售额或者是某个方位这样简单明了的几个字;往往通过概括段落大意,在做题时就会很快确定该题目的数据应该定位到哪一段,也就大大提高了对数据的查找能力。
以上就是做资料分析题的几个快速查找数据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助力,这样以后在做资料分析的时候,便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查找出数据,计算出答案。
❹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好难做呀求高手给一些做题技巧和经验吧,谢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可以参照:
资料分析不管是在国考还是省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题量20道左右。也是各位考生在行测备考中提分的关键,常常是考生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重要部分。
一、理解概念打基础
从近几年真题分析来看,资料分析有12-15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以考察简单的概念的理解,其中最为常考的就是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这些基本的概念。其他的问题也是在掌握基本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掌握相应的概念其实是帮助广大考生具备相应的列式的能力。一般情况下,20道题目中有15道都是比较简单列式,比如涉及到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做差等,当然现在平均量的增长率也应该作为重点掌握部分,因为化简后的公式比较简单,考生现在需要研读教材或者通过做真题掌握资料分析中常考的相关概念。
二、掌握方法增信心
很多考生认为资料分析比较难,主要就是在于遇到资料分析中复杂的列式望而却步,其实掌握了相关列式其实可以增强做题的信心。考生通过务实基础,具备相应的列式能力,还需要对能够计算出结果,对于不同的算式对应相应的计算方法。常考的主要有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考生掌握,并且遇到对应的算式快速计算的能力。
三、坚持训练得效率
有一些考生也会疑惑,就是虽然掌握了列式和计算方法,但是做题很慢,可能因为紧张反而正确率不高,这个时候考生在掌握资料分析中的相关概念和列式能力之后,需要多做练习,全国各地的真题或者模拟题,要像考试一样每天坚持做3-4篇,每天记录做题的时间。通过不断的练习加强对材料内容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提升快速解题的能力。
❺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综合判断题的解题方法
但是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最后一道题往往是综合分析题,这种题型是让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选项,这就需要对四个选项逐一的进行验证。很多考生反映这类题目做一道相当于做四道题,很是浪费时间。
这类的综合判断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接下来通过例题帮助各位考生理清这类问题。
一、验证顺序我们在做公务员考试综合判断题的时候,最好按照DCAB的顺序来进行验证。一般情况下,最后一道题选C和D的情况较多。这时候还要注意A选项,作为第一个选项,很多题目会利用A选项创造漏洞,所以A选项是一个容易被大家误选的选项,在验证A选项的时候要更细心一点。
二、“下一个原则”我们在做公务员考试综合判断题时,由于材料复杂,运算量较大,那么在验证答案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拿不准的答案,这时候我们要习惯性跳过去验证下一个,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数据找不到的时候;2、题目问法比较繁琐,列不出式子的时候;3、题目算式列出来了,但是计算比较繁重,难以在短时间内将题目计算出来时候。
三、不用验证完所有选项很多公务员考试考生喜欢将所有的选项全部验证完之后再选出正确答案,这么做的好处相对来说会提高正确率减少误判,但是也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考试是要求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将题目做出来,争分夺秒是我们做题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不要逐一的去验证答案,为其他的题目节省时间。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综合判断题的解题方法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❻ 怎么快速提高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做题速度
备考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1、列式能力培养及训练。2、计算能力培养及计算。备考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公式以及变形的公式,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这些内容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都要发蒙还要一步步推导,那根本谈不上解题速度了。
观察我们近几年的资料分析考试,很多考生发现虽然公式记的非常牢,但是最近题目的考察难点在于看不懂题干,找不到相关数据,不知道该用哪一个公式。这相比于前几年的考试,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拿到资料分析材料应该做什么。
第一步,快速浏览材料。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述的对象。
第二步,快速找准考点。大致浏览完材料就赶紧回到题干中,通过题干信息,找准考点。如出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断,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我们可以从单位上去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般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解了。还有一些是间接求法,需要灵活转变,这也是考察难点,要做到不慌,按公式一步步求解即可。
对于题干分析和材料解读做以下说明:
一、题干分析
1、确定问题所求的时间(时间点、时间段)
2、确定问题考点(增长量、增长率、倍数、比重、平均数等)
3、明确所涉及的统计指标
4、根据公式列式并计算或查找比较
二、材料解读
文字类材料
1、确定材料时间
2、明确各个统计指标信息在材料的大致位置及对应的关系
表格类材料
1、确定表格标题(时间+信息)
2、确定表格主要内容及行列标题内容结构
图形类材料
1、确定图形标题(时间+信息)
2、确定图例信息
2、确定图形主要内容及横纵坐标的含义
综合类材料
第三步,准确做出答案。数据找到,直接代入相应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计算方法,比如首数法、尾数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快速做出正确答案即可。
最后,要说的是概念的熟练程度决定列式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式子变形。备考中如果算的慢,请先回去看一下这个概念的整个内容,不怕浪费时间,因为提高才是目的,多次反复比一次记忆还要好,要提醒自己多用就会熟练。
选项之间差异大小决定速算的种类与取舍。基本原则是“列而不算,算则从简”,就是说,列完式子之后不要急于计算,看看有没有速算方法,而这个速算方法是要结合选项来确定的。
❼ 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计算量太大 有什么技巧吗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案为C。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 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 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 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
(7)公务员材料分析方法基础扩展阅读: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的一种考试题型,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❽ 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计算有什么技巧吗
资料分析是每年行测中的必考题,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尤其需要注意,毕竟这算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分类,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那很有可能出现失误的问题。在此分享几个技巧:
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二、“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❾ 公务员考试:如何零基础学习资料分析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各位考生最应该拿分的一个版块,难度稍微小了一些,知识点虽然多,但是并没有特别难的知识点存在,都是我们能够吸收和理解的。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在资料分析当中经常考察的考点,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知识点学会,提高考试的正确率。
(1) 量与率
资料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数据均是以量和率两种形式体现的,量指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率指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一般为百分数。
例题: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192.98亿元,同比增长32.33%。
例题中192.98亿元即为量,32.33%即为率,这个很容易判断,不过有很多题目的问法或者通过看选项是否有单位,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道题目考察的是量还是率的问题了,这一点很容易也很关键,希望大家要熟练掌握。
(2) 现期值与基期值
基期:统计中把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叫做基期值。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叫现期值。
换句话说,现期值指统计期的值,基期值指我们需要进行比较的时期的值。
例题:2011年末某省有线电视用户达1970.12万户,比上年末净增84.24万户。
此题中2011年为现期,现期值为1970.12万户,2010年为基期。并且给出增长量84.24万户。
(3) 同比与环比
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
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比一般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环比指与相邻的同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情况。
例题:2016年某量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该量的值做比较,不做环比比较。2016年5月某量的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5月的该量的值做对比,月份不变,年份向前推一年,环比是与2016年4月份该量的值做比较,年份不变,月份向前推一个月。
(4)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点表示百分数作比较的单位,读作百分点。即百分数做差之后,用百分点来表示。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往往会在选项中同时设置了百分数和百分点的答案,那么同学们要注意区分,题干所要求的是一个相对量,还是百分数之间做差。
例题: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问题: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
A高2.2个百分点 B高2.2% C多12520亿元 D高3.2个百分点
此题求的是百分数做差,所以应该选择以百分点的表达方式的选项,故46.1%-43.9%=2.2%读作高2.2个百分点。选择A。
这些都是我们在资料分析当中经常出现或者直接作为考点来考察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不断积累,最终考试顺利成功。
❿ 公务员资料分析不会呀愁死了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一、适当试题标记
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我们只需要短暂的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
上面已经说过,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
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
(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的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
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这就是本节将要讲解的内容。
1、选项特点分析
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
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
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
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2、根据选项选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选项中的数据特点比较明显,如上个资料分析的例题,其次也可以应用在当选项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时,这时由于增长率比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选项中把这两个数据均给出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增长率的大小,来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点回顾主要概念
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些概念,要重点回顾其定义与列式方法,并注意相近概念间的差别。其中,百分数与百分点这两个概念,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结合例题重点关注。
四、重点关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量大,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合理运用速算技巧对于考试获取高分至关重要。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抽出时间重点关注以下简化技巧、计算技巧: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运算拆分法。在复习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要点。
五、把握常见题型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命题特点技巧解题是考生快速攻克资料分析堡垒的基本功之一,对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计算题、查找排序题、计数题、综合分析题等要重点关注。并相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计算题:整合数据关系,正确化简计算,根据涉及数据和选项的特点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技巧,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查找排序题:找到相关数据,在对要排序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计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对数据两两组合先进行比较,再进行下一步讨论。
计数题:认真阅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在资料中确定有效数据,比较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
综合分析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撷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在分析时,可以从最容易计算或分析的选项入手,逐一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