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生物技术实验)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
(1)如果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芳香油,柚皮易发生焦糊现象,而且有效成分柠檬烯容易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除去固体杂质的方法是采用过滤.
(2)对于筛选菌种一般用固体选择培养基,通常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灭菌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工作台通常用紫外线消毒.
(3)尿素属于有机物,能够为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慢.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大小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故答案为:
(1)压榨 过滤
(2)稀释涂布平板法 高压蒸汽灭菌锅 紫外线消毒
(3)碳源和氮源 越慢
(4)大小
2. 你分离乳酸菌用什么培养基呀
我用的无机盐培养基,加上葡萄糖当碳源,加点酵母粉丰富下营养,还要加碳酸钙粉末,观察溶钙圈来筛菌.拿到的都是产酸的菌.很直观.
具体配方建议你在网络上搜一下.
3. 怎样从酸奶中分离纯化出乳酸菌,程序和步骤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取市场销售的新鲜的酸奶,分别用接种针接入BCG牛培养基琼脂平板上,40℃培养48h,如出现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其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
选取乳酸菌典型菌落转致脱脂乳试管中,40℃培养8~24h若牛乳出现凝固,无气泡,显酸性,涂片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革兰氏染色显阳性,则可将其连续传代3次,最终选择出在3~6h能凝固的牛乳管,作菌种待用。
附加:1BCG牛乳培养基配方及灭菌
(A)液:脱脂奶粉10克,水50ml,加入1.6%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
(B)液:酵母膏1克,水50克,琼脂2克,pH6.8,121℃灭菌2.min。
按照配方正确称取所需药品放于烧杯中,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用1N NaOH或1N 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加琼脂溶化,加热过程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琼脂完全溶解后倒入250mL的锥形瓶中,用纱布包扎好(注意不要污染纱布)
再用牛皮纸包扎,贴上标签(必须用铅笔写),注明何种培养基。在高压锅中,在1kg/cm2压力下维持30min。
4. 如果要分离酵母菌和乳酸菌需要用什么培养基
可以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用于供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及分离培养。
使用方法:
1、称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40.1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20min,备用。
2、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参照021030高盐察氏琼脂培养基使用方法。
3、用于霉菌分离鉴定,参照021020察氏琼脂。
5. 怎样从泡菜中分离乳酸菌
我也在做这个,下面是我整理的,时间关系只能这样了,可以看看。都要求无菌操作
菌种的分离 取lmL卤汁以10倍递增稀释方法(一份泡菜汁,九份无菌水,再取一份第一只管中溶液,加九份无菌水,依次类推),将其稀释至1/10~10的-10次幂(我打不上去),然后从不同浓度稀
释液中分别取lmL倾注在平皿中,再倒入培养基相混合,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0~C恒温下
培养48h。挑取长势良好的单个茵落划线分纯,直至纯化(茵落单个大小一致,革兰氏染色镜
检,茵体一致)。结果分离得到3株不同菌株,分别编号为菌株1、菌株2、菌株3。再分别转移
到试管斜面上进行保存。
分离用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蒸馏水1 000 mL,琼脂20g,pH7.0—7.2
;保存用斜面培养基:酵母膏1% ,碳酸钙2% ,葡萄糖1% ,琼脂2% ,pH 7.0。
培养条件
将分离出的菌株1、菌株2、菌株3分别接种在上述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
在30。【=恒温条件下培养48h后观察并测定其培养结果。
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采用逐级稀释法来计数;pH值用pHS一2C酸度计测定;乳酸定性
及含量测定依据食品检验技术
1I.2.1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的试验程序 自然发酵酸菜汁液一稀释一培养一挑起单菌落染色、镜检一挑
选革兰氏阳性球菌单菌落一Ⅲ号培养基一挑选溶钙圈大的球菌反复在Ⅲ号培养基上几次纯化筛选一单菌落优
良菌株一试管穿刺低温保存。
1.2 1.2 乳酸菌的鉴定 用光学显微镜、放大镜进行乳酸菌的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产乳
酸定性试验——乳酸纸层析法0- 、过氧化氢酶(接触酶)反应⋯、明胶水解反应 、硫化氢反应 、乳酸菌
发酵营养型试验0 、耐盐、酸、温度试验。
1.2.I.3 乳酸菌的保存⋯ 采用定期移植低温保藏法。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 、蛋白胨0 2% 、
l(}l2PQ|0.2%、琼脂20%、pH值7 0,分装试管,121。c灭菌30min。将使用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细胞进行穿刺
培养,然后密封存于冰箱玲藏室内(5qc左右),2个月移植1次。
1.2.2 分离乳酸菌的生理特点试验
1 2 2.1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OD值以同温下不接种培养基作对照,定期取出接种培养基在721分光光度
计上,用最大吸收光波长 =6001RIifl测定。
1.2.2.2 生长周期的测定oD值(方法同上);pH值:PHB一4pH计;可滴定酸(以乳酸计):吸取ImL菌液
加入9Ⅱ1L蒸馏水,加入1~2滴酚酞,用0.1NNaOH滴定。
1.2 2.3 最适pH值的测试、最适盐浓度的测试。
供试样品及培养基
分离用样品:泡菜汁、酸奶及西红柿均为市售
分离用培养基:①BCP培养基:酵母膏2 5g,蛋白胨5g,葡萄糖5g,溴甲酚紫0 04g,琼脂15g,
蒸槽水lO00ml,pH7 0;②MRS培养基见文献 。
菌种保藏用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新鲜牛乳离心去掉上层乳脂,下层奶液分装试管,105℃
灭菌20mln。
菌利 鉴定用培养基见文献 6。
1 2 方法
1 2 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取泡菜汁、酸奶、西红柿表面洗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用倾注法、涂布
法和划线法在BCP和MRS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菌种分离。挑取在BCP平板上有透明目的菌落,在
MRS平扳上有溶钙圈的菌落,反复纯化至纯种,挑菌至脱脂牛奶试管中保存
1.2 2 乳酸菌复筛对初筛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保留革兰氏阳性菌株.并对其所产乳酸能力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产酸高的菌株保存,再把产酸高的菌株经萝l、汁发酵 】,进一步选择产
酸高、_l】味纯正的菌株保存鉴定
1 2 3 乳酸定性测定果用纸层析法。溶剂系统为乙醇:浓氨水:水=80:5:15,显色剂为0 04%
的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层析时将乳酸、柠檬酸配成1% 的标准溶液,两种标准溶液 及乳酸发酵液
均点样3 .上行层析,显色与标准样比较
1.2 4 乳酸的定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苄酯化法制备乳酸衍生物,将待测乳酸菌株在产
酸培养基内37"C培养3d,离心。取上清液剃备衍生物,气相色谱分析含量。气相色谱工作条件为:
EGS色谱柱,柱温160'C,气化温度180'17.,检测器温度l70"C,载气为N,。
1.2 5 菌种鉴定根据《简明第八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和《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手册》[6 对复筛
出的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碳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鉴定,并提取乳酸菌株DNA,采用熔链温度
法捌G+C%含量 J。
6. 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 ______ ,这样做的理由是 _
(1)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落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因此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2)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从而使培养基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会形成透明圈.
(3)若要长期保存乳酸菌,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且要放置在-20℃的冷冻箱中,若要短期保存乳酸菌,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置在4℃的冰箱中保藏.
故答案为:
(1)梯度稀释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落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2)透明圈
(3)甘油-20 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4
7. 为什么我在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是时候没有菌生长呢我做了好几次了还是没有,跪求,谢谢!
先确定下培养基有没有问题。如果培养基没有问题,那就考虑样品中是否根本就没有乳酸菌。比如如果你用市面上已经灭菌过的酸奶来检测,那肯定是没有乳酸菌的。含有乳酸菌的酸奶是那种保质期只有几天的酸奶。
8. 如何分离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醋酸菌
主要是应用各种选择性培养基硝化细菌用无碳培养基就可以,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就比较难了不过可以用划线培养后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分离,醋酸菌的话可以试试根据ph,不过不确定
9. 乳酸菌可以从哪些地方分离出来
乳酸菌
乳酸菌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称,是指在代射过程中能产生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其中能进行乳酸发酵的大部分是细菌,有些为球菌、有些为杆菌,一般都不会运动。乳酸菌在自然界中种类很多,分布极广:有些种类生活在动物的肠、胃、口腔之中,皮肤表面以及乳、乳制品、肉类制品中;有的生存在水果、蔬菜、谷物及植物制品上。它们以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基质,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有些乳酸菌属耐气性厌氧微生物,它们的产能不需氧,但在有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典型的乳酸发酵。
常见的球形乳酸菌主要有:
链球菌属 将糖类经双磷酸已糖途径分解产生右旋乳酸,属正型乳酸发酵。多见于动物及动物性制品上。
明串珠菌属 将糖经单磷酸己糖途径分解产生左旋乳酸及乙醇等物质,属异型乳酸发酵。多见于植物体及植物制品之上。
片球菌属 将糖类经双磷酸己糖途径分解产生混旋的乳配。多数生活在植物及其制品上。
常见的杆形乳酸菌是乳杆菌属,约有20多种,有些种类产生右旋乳酸、也有产生左旋和混旋的乳酸,动、植物及其制品上均可找到它们。
乳酸菌经乳酸发酵的方式将糖类分解为乳酸。从其生化机制来看,乳酸发酵分为两大类型:若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的(达到80%以上),称为正型乳酸发酵,如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奶酪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easei)等。整个过程是葡萄糖经双磷酸己糖途径,经两次磷酸化后形成1—6二磷酸果糖再经醛缩酶分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然后脱氢氧化成为二分子丙酮酸,最后丙酮酸接受氢还原成乳酸,总反应式为
若发酵产物中除乳酸之外还有乙酸、乙醇、CO2、H2的,称为异型乳酸发酵。如一些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葡萄糖经单磷酸己糖途径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然后脱羧形成5-磷酸木酮糖,再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乙酰磷酸;3-磷酸甘油醛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而乙酰磷酸接受氢还原成为乙醇,反应式
乳酸菌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特点:
乳酸菌具有强抗酸能力,如在一含糖丰富的食物制作中,虽然其他很多的菌类也能生长,但因乳酸菌不断地产生乳酸使得环境变酸而杀死多种不耐酸的细菌。
大部分乳酸菌具有很强的抗盐性,都能耐5%以上的NaCI浓度。嗜盐片球菌(Pediococ-cus halophilus)能在浓度为15~18%的盐水中生存。这样在腌制品中其他不抗盐的有害菌不能生存而独有乳酸菌能正常生长,增加了食物的风味。值得一提的是常见的乳酸菌都不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所以不大会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而各种乳制品、腌制品中因乳酸菌代谢产生亚硝酸盐的可能性极小,这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是很有利的。乳酸菌也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不产生胺类物质,也不产生吲哚和H2S,因而乳酸菌不会使食物产生腐败及异味。
一般乳酸菌没有蛋白酶,只有肽酶,不能分解利用蛋白质而仅能利用蛋白胨、肽和氨基酸。合成氨基酸、核酸、维生素的能力极低,因而在乳酸菌生长的环境中适量地加入这类物质,能促进乳酸菌的正常生长。
人们利用乳酸细菌的乳酸发酵,制作泡菜、酸菜、奶酪、酸奶等食品。另青饲料经乳酸发酵后可增加贮藏时间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工业上制取乳酸是用淀粉类物质先糖化后,再用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纯乳酸。德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ckii)是工业生产上常用的菌种。
参考资料:http://www.dhxx.net.cn/zxzr/source/czsw/XJ/473_SR.asp
10. 液体培养基可以观察到菌落吗 我们做乳酸菌分离纯化实验 想采用液体培养求大神速度解决
液体培养基是观察不出菌落的,需要用分离培养基先在培养皿中培养分离,之后移入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一般的选择分离过程是,分离,纯化,鉴定,大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