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简述水质分析结果可靠性检验的方法

简述水质分析结果可靠性检验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29 01:48:45

㈠ 水质分析检验

为了应用水质分析资料对水文地球化学问题进行正确解释,首先应对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正确的分析结果是获得可靠结论的基础。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检验一般可用下述方法。

1.电中性条件

从宏观上讲,电解溶液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电中性条件,即溶液中的正离子电荷总数等于负离子电荷总数。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Zmc=∑Zma

式中:mc和ma分别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摩尔浓度;Z为离子的电荷数。此式称为电中性方程。实际上,地下水也是一种复杂的电解溶液,也遵循电中性方程。地下水的电中性方程是以其常量组分的电中性形式表达的。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阴、阳离子前的数字为离子的电荷数,方括号表示其摩尔浓度。由于地下水是一种复杂溶液,除常量组分外,还有微量组分,因此,上式近似相等。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此中性方程检查分析结果的误差,其表达式如下: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E为电荷平衡误差,%。一般来说,E的绝对值小于5%时是允许的。电中性方程不仅用于水分析结果,还用于分析其他的水文地球化学问题。

2.分析结果中计算值的检验

总溶解固体 如果总溶解固体是计算值,应检验其数值是否减去了1/2的HCO3含量,这是水质分析结果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

Na++K+在简分析中,Na++K+是计算值,其计算方法是:

(Na++K+)(毫克当量数)=∑Nc—(Ca2++Mg2+)(毫克当量数)

([Na+]+[K+])(mg/L)=25(Na++K+)(meq/L)

式中:Nc指阴离子毫克当量数总和。

Na的原子量是23,K的原子量是39,一般的地下水中,K+约为Na++K+的1/10,故在上式中乘以25。国内的一些水质分析资料中,常常在式中乘以23,严格来说是不正确的。

硬度 总硬度也是计算值,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验:

总硬度(以CaCO3计,mg/L)=(Ca2++Mg2+)(meq/L)×50

TDS 如果水质分析结果中有实测的TDS值,应求得TDS的计算值,以检验TDS实测值的可靠性。根据经验,两者的误差应符合下述要求:当TDS小于100mg/L时,相对误差应小于10%;当TDS为100~1000mg/L时,相对误差应小于7%;当TDS大于1000mg/L时,相对误差应小于5%。

3.碳酸平衡关系检验

当pH值小于8.34时,水质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

,因为在这样的pH值条件下,

的常规测定方法不能检测出微量的

;同样,当pH>8.34时,水质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H2CO3。如果分析结果不符合上述的情况,则说明pH值或

和H2CO3的测定有问题。

4.其他检验方法

1)在一般的地下水中,Na+的含量总是大于K+的含量,如果出现反常情况,则分析结果就值得怀疑。

2)地下水中的Na+或Na++K+一般不会等于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认为分析结果有误。

3)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水溶液的电导率与总溶解固体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有关报道,对于一般的地下水来说,电导率与TDS之间有如下经验关系:

TDS=K×电导率

式中:K=0.55~0.75;TDS单位为mg/L;电导率的单位为mS/m。当水中的阴离子以

和Cl占优势时,K接近于0.55;当水中的

浓度较高时,K接近于0.75。对于TDS大于50000mg/L和TDS很低的水来说,TDS与电导率的相关性较差。对于源于同一含水系统的一系列水样来说,TDS与电导率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来,利用这种关系,可对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㈡ 有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检验水质

1、看

用透明度较高的玻璃杯接满一杯水,对着光线看有无悬浮在水中的细微物质?静置三小时,然后观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有,说明水中悬浮杂质严重超标。

2、闻

用玻璃杯距离水龙头尽量远一点接一杯水,然后用鼻子闻一闻,是否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漂白粉(氯气)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

3、尝

热喝白开水,有无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漂白粉(氯气)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也必须使用净水器进行终端处理。

4、观

用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观察茶水是否变黑?如果茶水变黑,说明自来水中含铁、锰严重超标,应选用装有除铁、锰滤芯的净水器进行终端处理。

5、品

品尝白开水,口感有无涩涩的感觉?如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

(2)简述水质分析结果可靠性检验的方法扩展阅读:

检验项目

天然水、用水和废水的水质参数分别见河流自净、用水水质和废水水质。某些检验项目的制定与单位,决定于检验方法。例如反映粪便对水的污染,检验项目最好采用大肠杆菌。

但是,由于大肠杆菌的检验费事费时,一般常用大肠菌群为参数,采用的是多管发酵法,其单位按统计原理估计细菌个数,所以采用每升(或100毫升)最可能个数。

如果采用滤膜法检验,大肠菌群的定义和单位就要修改。类似这样的检验项目还有浑浊度、色度、臭、味、悬浮固体、可沉固体等。

㈢ 水质检测方法

水质的检验方法:

一、目视:有些水质肉眼可见水体浑浊,含有泥水、黏土、有机物、无机物、还有些浮游生物,这种水质定已经被污染过,需要过滤,消毒,使水变得清澈,可二次使用。

二、闻:水体受到污染,除了目视还可以通过闻的方式发现水体受到了污染,因为无机物中NO2、NH3、H2S等少数气体具有极强的气味,有些还有一股恶臭,这样的水体就需要加入漂白粉或其它的化学物进行化学还原除去异味。

三、选择水质检测仪器:使用水质检测仪器检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水质改造。

水质检测仪器

㈣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显然这样的评判是不正确的。文章在详细介绍水质检测结果的目的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提高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可行措施。水质检测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判别断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一、水质检测目的 在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水是不存在的。水质监测,换个说法就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是一个用以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未被污染的天然水,也包括已受污染的江、河、湖、海、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水质监测的主要监测项目从污染物的指标和种类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例如水质的温度、色度、浊度、PH 值、悬浮物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水中含有的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以上两类方法不仅可以评判饮用水的水质,也可以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但是在评价江河湖海水质的质量时,除上述方法外,还必须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针对于地表水及地下水,作为检测部门要进行经常性监测,因为这些水源是与我们生命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构成部分,全民的生活及生产需要都离不开这些水源的供给。 水质监测的质量准确在这部分的应用是相当重要和必不可缺的。当然,水质的好坏直接与环境的优劣相辅相成,水质的变化优劣也将在未来导致我们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以上说明,水质监测的目的并不止仅仅在于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保障,长远的目标更是为了环境的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依据。 二、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对多种水样进行检测,其中包括海水、中水、湖水、深井水、矿井疏水、水库水、反渗透装置出水(R0产水)、超滤装置出水等并采用不同方法对同种水样进行多次检测,发现不同方法往往带来较大的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水质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若方法选择不当,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仪器除了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外,还要按时送检,这是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玻璃器皿、试剂、药品等在使用前一定要确认有无被污染。有些药剂经过多人使用后,不可避免带来污染,会对某些测定项目产生影响。 另外在水质检测过程中能够影响水质检测的因素主要有来源因素和类别因素。 1、 类别因素 负责检验水质的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水质,采取相应不同的水质监测方法。例如地球地面水质监测方法与地下水质监测方法就各有不同。通常情况下地面水质的收集可以通过对水体的水位流速及流向的变化,一些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化工厂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以及本城市的给排水情况等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并实施监测。但是城市地下水质的采集则需要根据不同水质区域内的不同的城市发展和工业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特别是要对地下工程的应用来了解查清其中的污水灌溉、排污纳污等情况来进行水样收集。如果检测人员不能正确区别各类水质的差别,也会成为导致影响水质监测的因素之一。 2、 来源因素 来源因素是指进行水质监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混淆了被监测的水质来源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无法正确提供解决水质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某个地区的水质已经受到污染,基本上来源可以确分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就工业废水而言,它的水样采样地点都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能测出的一类污染物可能会有汞、镉、砷、铅、有机氯化物等。如果把采样点放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则是测二类污染物,如悬浮物、硫化物、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硝基苯等。相对于城市污水的监测原理,则是检测部门在一个城市的主要排污口或总排污口设点采样,然后根据城市污水管的不同位置以及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也有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出口处设点,对城市的生活水质进行准确监测处理。因此,工作人员做好对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是最终能获得水质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 三、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及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措施 1、数据的质量控制 (1)检测之前应确定水样种类,然后根据水样的性质选择分析方法,以增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检测过程中重复2次测定,并通过加标回收率试验进行质量控制。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对数据的准确性起到关键的作用。 (3)检查仪器、玻璃器皿、试剂、药品等是否符合要求,保证所配制药品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对使用期限短且易变质的药品应现配现用。 另外,在检测中,需对各项检测指标的原始记录进行规范,各项检测指标应根据相应检测标准进行检测,所有必须填写的信息都应反映到原始记录中。 2、 提高水质的措施(1)检测点污水渗透容易造成地下水的块状污染.在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区尤其严重,这时候的水质检测点不但要设在水流的垂直方向上还应该在水流的平行方向上也设置检测点。这样就能够防止污染物在两个方向上的扩散程度。对与渗透度比较小的蓄水层及渗井、渗坑等地区我们的检测点应该设置在距离他们比较近的地方,这样就不容易造成污染。在检测水体的时候,我们要综合考虑污染物的分布和扩散形式,根据地质条件、水源开采情况以及水化学特征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水质检测点。这就是根据污染源的物理位置来进行水质检测点的选择。 (2)科学的管理方法 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水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传统的水质检测的方法使用的同时,我们要想保证正确的水质检测结果,应该大量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仪器。现在的设备仪器功能强大,不但能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还能够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可以大大节省取样、化验

㈤ 什么是水质检测常用的方法

测试的内容

如果按照国家标准细分的话有71项左右,想要进行全部检测,对于家庭来说不太现实。而且有一些参数必须要借助专业的水质检测仪器。因此我们只要选择这常见的自来水参数:余氯、细菌、重金属、总溶解固体、农药残留以及PH浓度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二、确定自来水的检测方法
1.在确定想要检测的参数后,我们就需要选择自来水的检测方法了,上述的方法我们推荐大家使用检测试纸。因为它可以一次性检测多种水质的参数,虽然它的数据误差不太精确,但是使用比较方便。

2.自己进行感官判断,具体的步骤一般分为:闻气味、品味道和查颜色,但我们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闻气味是指嗅水的气味,主要闻闻看有没有漂白气味、腐烂的鸡蛋味或霉菌或泥土味。

品味道主要是通过味蕾来确定水的质量,比如说有金属味道可能是由于低pH值或供水中的多余矿物质(可能由于生锈的管道)引起的,水味发咸这可能表明氯离子或硫酸盐引起的。

查颜色通过视觉观察颜色来判断水的质量,大家都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自来水出现任何颜色都表明水质有问题。
3. 获取您所在地区水厂的水质报告,这种方法最简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一种是通过国家自来水数据库,另外一种是查询相关水务部门的网站。

㈥ 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检验

为了使用水质分析资料对水文地球化学问题进行正确解释,首先应对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只有正确的分析结果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检验一般可使用下述的方法。

1.3.2.1 阳离子平衡的检验

水中阴阳离子的平衡误差可用下式来计算:

水文地球化学

式中:E为相对误差,Nc、Na分别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浓度(meq/L)。如Na+、K+为实测值,E应小于±5%,如Na++K+为计算值,E应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1.3.2.2 分析结果中一些计算值的检验

(1)总溶解固体:如果总溶解固体是计算值,应检验其数值是否减去了1/2的含量,这是水质分析结果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Na++K+:在简分析中,Na++K+是计算值,其计算方法是:

水文地球化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Na的原子量是23,K的原子量是39,一般的地下水中,K+约为Na++K+的1/10,故在式(1-3-4)中乘了25。国内的一些水质分析资料中,常常在(1-3-4)中乘23,严格来说,这是不正确的。

(3)硬度:总硬度也是计算值,可按下述方法检验:

水文地球化学

(4)TDS:如果水质分析结果中有实测的TDS值,应求得TDS的计算值,以检验TDS实测值的可靠性。根据经验,两者的误差应符合下述的要求:当TDS<100 mg/L时,相对误差应小于±10%;当TDS=10~1000 mg/L时,相对误差应小于±7%;当TDS>1000 mg/L时,相对误差应小于±5%。

1.3.2.3 根据碳酸平衡关系的检验

当pH<8.34时,水质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因为在这样的pH值条件下,的常规测定方法不能检测出微量的;同样,当pH>8.4时,水质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H2CO3。如果分析结果不符合上述的情况,则说明pH或和H2CO3的测定有问题。

1.3.2.4 其他的检验方法

(1)在一般的地下水中,Na+的含量总是大于K+的含量,如果出现反常情况,则分析结果就值得怀疑。

(2)地下水中的Na+或Na++K+一般不会等于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认为分析结果有错误。

(3)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水溶液的电导与总溶解固体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有关报道,对于一般的地下水来说,电导与TDS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水文地球化学

式中K=0.55~0.75。当水中的阴离子以和Cl-占优势时,K接近于0.55;当水中的浓度较高时,K接近于0.75。对于TDS>50000 mg/L和TDS很低的水来说,TDS与电导的相关性较差。对于源于同一含水系统的一系列水样来说,TDS与电导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来,利用这种关系,可对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㈦ 水质环境监测方法有哪些

1
颜色与透明度

水体根据污染物成分不同显示出各种颜色。常规水质检测主要根据水质颜色来推测出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数量。比如:粘土使水成黄色,硫化氢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蓝色,各种水藻分别呈现出黄绿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质的透明度表明水中杂质对透明光线的阻碍程度。如果透过水层腐蚀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见的圆盘,并调节圆盘深度直到能看到为止,这个时候圆盘所在的深度与位置标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过标明的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状况。
2
微量成分

水质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质检测仪器来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气、液相色普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系统了解各种水质指标的含义具有非常关键性意义。对于任何水生生态系统环境都是通过严格选择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总之,水质的微量成分必须通过这些仪器进行检测。
3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法

常规水质检测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方法。有水的电导率,氧化与还原电位以及包括PH在内的离子选择电极的各种指标,比如许多金属离子等。多为溶解量以及氯离子含量为指标。
4
加热与氧化剂分解方法

该方法主要将含有生物体在内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分解时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时候消耗氧气的含量等作为水质检测的指标。
5
温度与中和方法

其中温度是最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因为水的许多物理特征以及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中与温度都息息相关。水源不同,其温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温度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在1—30℃,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体的酸度或者碱度进行水质检测。
6
固体含量

天然水中所含物质大部分属于固体物质,经常有必要测定器含量作为直接的水质检测标准,各种固体含量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悬浮性固体。将水样过滤之后残留物烘干之后残存的固体物质量,也就是悬浮物质的含量。其二,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蒸发干燥残存的固体物质总量,这可以作为常规水质检测标准之一。其三,统计性固体。溶解性固体主要包括荣誉水的有机物质以及无机盐,总固体含量是悬浮固体与溶解性固体之和。另外,各种固体含量的测定都是以重量进行的,测定的之后蒸干温度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满意水质检测结果,该水质检测方法的结果不够精确。

㈧ 水分析数据可靠性审查

(一)阴阳离子平衡的检查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E为相对误差(%);mc及md分别为阳离子及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总数/升。如Na+和K+为实测值,E应小于±5%,如Na++K+为计算值,E应为零值或接近零值。这种检査方法与第一章所述的电中性检查的原理是一样的。

(二)分析结果中一些计算值的检查

1.总溶解固体

如果总溶解固体是计算值,应检查其数值是否减去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因为许多分析单位的有关人员往往不知道应这样做。

2.Na++K+

在简分析中,Na++K+值是计算值。其计算方法是,阴离子(毫克当量数总和)一(Ca2++Mg2+)(毫克当量数总和)=(Na++K+)(毫克当量数总和);(Na++K+)(毫克当量数总和)×25=(Na++K+)(mg/L)。这里要说一点的是,Na的原子量为23,K的原子量为39,一般的地下水中,K+约为(Na++K+)的1/10,所以乘以25l国内外的一些水分析资料中,常常是乘以23(Na的原子量),严格来讲,这是不够严格的。检査Na++K+值时,应遵循上述方法。

3.硬度

总硬度也是计算值。其数值应按下列方法检査:(Ca2++Mg2+)(毫克当量数总和)×50=总硬度(CaCO3),mg/L。

4.TDS实测值与TDS计算值之差

如果分析结果中有实测的TDS值,应求得TDS的计算值,以检查TDS实测值的可靠性。根据经验,两者的差值应符合下述要求:当TDS<100mg/L时,相对误差应<±10%;TDS=100—1000mg/L时,相对误差应<±7%;当TdS>1000mg/L时,相对误差应<±5%。

(三)碳酸平衡关系的检查

根据第一章所述的碳酸平衡理论,当pH<8.34时,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

因为在这样的pH值条件下,测定

的常规方法不能检出微量的

同理,当pH>8.4时,水分析结果不应出现H2CO3。如果水分析结果不符合上述情况,说明pH或

和H2CO3的测定有问题。

(四)其它检查方法

1.在一般的地下水中,Na+总是大于K+,如果出现反常的情况,分析结果值得怀疑。

2.地下水中Na+或Na++K+一般都不会出现零值,如出现此情况,可认为是分析的错误。

3.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电导与总溶解固体有较好的相关性。据文献〔12〕报道,对于一般的地下水来说,TDS和电导有如下关系:(1)TDS(mg/L)=K×电导(mS),K=0.55—0.75。当水中阴离子以

和Cl-占优势时,K接近于0.55;当

浓度较高时,K接近于0.75。(2)电导(mS)=100×(阴离子或阳离子毫克当量总数/升)。上述两种关系式只能粗略地检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但后一种关系式较前一种更稳定些。对于TDS>50000mg/L和TDS很低的水来说,TDS和电导的相关性差。对于源于同一含水系统的一系列水样来说,TDS和电导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来,利用这种关系能比较有效地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查。

㈨ 水质检验方法

水质检测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之外,还有微生物质保等。
水是一切动植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时下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原因,水质污染状况也在加剧恶化,所以制定出一系列的水质检测标准。
水质检验方法:

1.水的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散射或吸收,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通常饮用水浊度不得超过1NTU。
2.水的臭味
水中的异味物质分为无机异味物质和有机异味物质两类。无机物中NO2、NH3、SO2、H2S等少数气体具有强烈气味,而挥发性有机物则大多具有气味,有机异味物质主要是脂肪烃含氧衍生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3.水的酸碱性
以水的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表示水的酸碱度,即水的PH值大小,小于7是酸性,等于7是中性,大于7是碱性。最佳饮用水的PH最佳值为7.5。
4.水的色度
色度是对水的感官性指标之一。水原来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透明液体,当水中存在着某些物质时(比如一些可溶性的有机物、部分无机离子和有色悬浮微粒等),都可能会使水变为有色的情况,也就是水会出现一定的颜色即为色度。
5.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也就是钙盐与镁盐的含量,我国的《生活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450mg/L。硬水通常对于健康并不造成直接危害,但硬水中由于含有比较多的钙盐,因此我们用来烧水的壶,特别容易出现水垢。
6.水的电导率
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没规定电导率指标,但标准里有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指标,电导率可以粗略的估算为溶解性总固体的2倍左右,也就是2000us/cm左右。所以水的导电率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阅读全文

与简述水质分析结果可靠性检验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