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导语: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汉语词汇,进而,影响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直接对译法、直观说明法、比较联系法、语素教学法、语境猜测法五个方面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作一探讨。
近年来,关于词汇教学的研究层次不穷,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目的是让留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理解汉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并且能够流利的用汉语交流。结合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以及从词汇研究资料中获取的理论知识,接下来对对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做一个粗略的总结。
直接对译法,即直接用学生的母语解释词义,大部分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呈现生词。直接对译法的优点是词语解释简单便捷,能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较为直接的解释。外语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借助母语来理解或记忆,特别是比较抽象意思的词语,如,“人民”、“间接”、“困难”等,这类词语用直接对译法讲解能够一点就通。
直接对译法的缺点是有些词语与外语没有准确的一对一的对译关系,很难准确翻译,这种不准确的翻译又会产生新的混淆。比如“认识”、“知道”翻译成英语都是“know”的意思,“I know him.”可以翻译成“我认识他”,也可以翻译成“我知道他”,但是,两者的意思却是不一样的。另外,“I know it.”只能翻译成“我知道这件事”,而不能说“我认识这件事”。
直接对译法只是初步的界定词语的意思,如果想要区分它们,还需要进一步从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方面辨析词语。
直观说明法,即是用实体事物、图片、肢体语言对词语进行解释说明。实体事物、图片可以用来介绍实际存在的事物,如“苹果”,我们就可以拿出一个苹果或展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píng guǒ”这两个音节形成所代表的内容及意义。类似的我们还可以讲解其他水果、日常用品、电器、交通工具等。
肢体语言也称体态语,章志光(1996)先生认为:“人们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动作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社会交际的方法和手段称之为体态语。”[3]肢体语言主要用于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动作演示的动词:动作性强的动词,如“站”、“坐”、“来”“去”等;面部表情,如“哭”、“笑”“开心”等。
直观说明法很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将词语的音和义直接的联系起来,便于记忆生词。并且将直观的实物、图片、肢体语言运用到课堂活动阶段,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积极性,使得词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记忆更加深刻。
比较联系法,即通过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对比和联系解释词义。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归纳出不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凸显其共性和区别,使其区别特征更加明显,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肥”和“胖”都是形容词,二者都可以作“瘦”的反义词,但有区别。两者都表示“fat”的意思时,“胖”指一个人有很多肉,体型宽广,但是很结实,如“这孩子真胖”;“肥”表示含脂肪多的,①(与“瘦”相对,除“减肥、肥胖”外,一般不用于人)②用于物时,指衣服鞋袜等宽大,如“衣服有点肥,袖子有点肥”。
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鲜明的对照和映衬,从而将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反义词,这样成组的反义词对比记忆可以是记忆更加深刻。汉语中一些简短的单音节反义词,如“大、小”“快、慢”“长、短”等,采用比较联系法,能够简单、轻松地记忆词组,同时记忆能够理解地更加透彻,并且能够快速掌握。
在比较联系法中,用于比较的同义词、近义词或者反义词可以是学过的词语也可以是没学过的。学过的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再次构建其语义网,达到巩固的效果;还未曾学过的词语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注意教师扩充词汇时,不应该选取较偏、较难的词语。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单音节的语素与单个汉字意思是对应的,汉字的意思即是语素的意思。语素可以构成词,这个词的意思是由它所组成的一个语素或多个语素的意思共同决定的。吕必松先生曾提出:“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把词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一直不太重视语素教学。其实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一个不该忽视的方面,应考虑把语素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4]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还要重视语素拆分和语素间的组合规律。通过语素教学法讲解生词,不但能够准确地把握词汇的意思,而且还能够增加与该语素相关的新词的数量。例如,讲解“订货”一词,“订”的意思是“预先约定”,“货”的意思是“货物”,通过这种方法讲解,学生们能够很快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教师也可以有此扩展“订购、订阅”,或者“发货、收货、验货”等词语的意思。
在使用语素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要注意语素的多义性。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语素可能会对应一个意思,也可能对应多个意思,汉语词汇语素教学中,教师就要考虑所讲的语素是否有多个意思。例如,讲解“家庭”这一词语时,“家”的语素义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相关的可以扩展为“家眷、家长、家乡、家训、家规”等。但是,由于“家”这个语素还能组合成“画家、书法家、科学家、作家”以及“儒家、道家、法家、诸子百家”等相关的词语,所以在讲解时也应该相关的提及到,“家”还有表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学术流派”的意思。
要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进行。语素教学法应该遵循“常用为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则,这是从语素本身及学习者接受汉语的能力出发的。初级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词汇有限,教师主要是以整词教学为主,这样既方便教学,又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如果每个词语都用语素教学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疲劳感,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词语,这样教学的话,反而不利于汉语词汇的学习。这个阶段语素教学可以作为辅助,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可以引发学生联想或总结某些规律。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使用语素教学法使学生具有相同语素词产生联系,把词汇构建成语素网,便于巩固、记忆生词,在此基础上,遇到新的词语,可以有效地拆分语素产生对应关系理解词义。
正确认识语素教学法和词本位教学法,要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各有特色,要合理搭配使用这两种方法。在现代汉语里,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本位教学法是把一个词作为整体来讲解,更容易实现交际。由于词语本身规律性不强,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忆生词,这样的话学习效率不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语素教学可以弥补词本位教学的缺点,将有关联的语素结合在一起,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另外,语素教学法要适度,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拆分成语素分析。例如“忘记”一词,是由“忘”和“记”两个语素构成的,但是它们两个是一组反义词,合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所以,教师不能不分适宜的乱用语素教学法,否则会使学生更加迷惑,加重学生学习词汇的负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语境猜测法,即是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中推测词语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多义词的大量存在是词汇丰富的一种表现[5]。多义词有多个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的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都不适用。所以,当从语境中理解、记忆一个词语时,能够较为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词语。徐子亮(2000)在对语境与语言结构的实验中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语境对字词的意义有导向、确认和解释的功能;语境对字词识别的速度产生影响,语境中字词辨认的速度更快。第二,在语境可以为词语的识记增加线索,可以促进词语的保持;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可以加强对该词的记忆。第三,在句段中的语境可以修正破读,提供猜测词义的线索,还可以衔接缺省,帮助跳跃障碍词。[6]由此,语境能够使多义词的词义单一化、具体化,采用语境教学法有利于教师对词义的准确把握。
例如,根据上下文,讲解“深”这个词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句子入手。
① 这口井很深。
② 这本书很深。
③ 我们的友谊很深。
④ 夜已经很深了。
⑤ 这种布的颜色很深。
分析“深”所在的不同语境中表示的意思,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扩展不同义项的相关词语。如下表所示,这样讲解词汇,能够让学生明白语境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语境中掌握词汇的意思。
多义词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教师不应该将词汇局限于静态的单个词汇的学习中,而应该运用语境教学法。给学习者设定到了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词汇,形成动态的、情景化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灵活运用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语境教学法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联想记忆生词,从而使词义的记忆保持长久。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并不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分析词语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分情况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上述的五种词汇教学方法彼此间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对于有些生词来说,想用一种方法就能够讲解清楚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老师能够灵活掌握、把握多种讲解方法,并将其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汉语学习的关键,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词语,并且能够正确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授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并且能够适合学生的方法。
;2.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问卷调查 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教师问卷]调查报告
2011年6月,我校设计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了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设计了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由我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12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
2011年秋季学期伊始,我们对全校教师做了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5份,收回58份,占89.2%。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A.问卷调查结果
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深的占17.2%,知道一些的占72.8%,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
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和没有难度的都没有,但觉得有一些难度。
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
4.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占10.3%,了解一些的占89.7%,不了解的没有。
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占86.2%。
6.96.6%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7.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
8.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84.5%。
9.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98.3%。
10.全面掌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占82.8%
B.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却并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提出来好长时间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做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听过一些名教师的次数有限的讲解,缺少理论学习与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努力了,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用动画把它表达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东西,在它不是一件难事;情境的再现,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它的直观,它的动态,它的过程的体现,它的时间跨越,空间的延伸,无不体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的魅力。
从答卷中,可以发现,大家都知道创设情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但从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发现,有些情境设计只有趣味,没有价值,这就失却了创设情境的意义了。因而,我们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产生比直接呈现给学生更大的效果,这才是情境设计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仔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最优化的。而教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影响一堂课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教的行为,有学生学的行为,有教学目标的因素,更有评价的因素在里面,教学反思不能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对一名教师的进步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反思,会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更成功的起点。
从问答题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着比较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有教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获,有了成功的喜悦,才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是使课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们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议,比如说请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专家来校讲学,这些都说明了,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有一颗要搞好教学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师提出,要加强课改理论、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有效课堂的重视度,说明了,我们的教师是想研究教学的,他们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学,光有实践不行,还要从理论入手,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去检验理论。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师还提出: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因为那里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思考了,进行研究了,并且提出的想法较有深度,很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讲学,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1.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比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美]加里·鲍士奇所着的《有效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等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要真正的弄清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显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限于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为“双基”和考试分数。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要养成哪些行为品质,要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教师在上课前都要非常清楚。整节课中,师生活动都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会使得所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探索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改进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
首先是“学生”,教师的心里要有学生。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要读懂学生。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新教师,他们的着眼点是完成教案。第二个层次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直到退休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仅仅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关注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
读懂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读懂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实践活动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
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
第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所有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
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特别说明一点,潜能生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对待潜能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以使他们对学习提高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就得乐学。
教学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创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探索、创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高效而高质。
附: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任教年级 任教学科 年龄 教龄
一、选择题
1.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点儿也不了解
2、在平时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
A难度很大B有一些难度C没有难度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 )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
4、您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
5、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 )
A 优化教学目标B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 优化教学结构
D 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E 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 )
A 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D 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 )
A 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B 是否是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C 是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D是否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
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
A 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 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 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
D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 )的有效性
A教师教学行为 B学生学习行为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E教学方法F教学评价G教学反思
10、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 )为目的。
A个性发展B全面发展C终身发展
1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 )出发
A 课程需求 B 学生的兴趣爱好 C 学生的需要
12、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实用性原则 B价值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
二、问答题
1.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认识?
2.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3. 高分悬赏【教师课堂用语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和作用】的调查问卷
听
1、 大家听得这么专心,我真是越讲越有劲。
2、 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说明我的辛苦没有白费。
3、 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给我鼓励。
4、 我从你们的眼神中感觉到,你们还有疑问能告诉我吗?我想为你服务。
5、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你是否明白。
6、 不知我说的话你听清了没有,你明白了没有,能告诉我吗?
7、 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我们都去研究研究。
8、 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完全明白,能告诉我哪里不懂吗?
9、 “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我希望大家都学会它。
10、 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你们都是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说
1、 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我听明白了。
2、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很欣赏你的勇敢。
3、 你很有创见 ,这非常可贵,能再响亮地说一遍吗?
4、 ××说得还不完全,哪一位能补充。
5、 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没关系,我帮你把意思说出来 ,你听听是否与你的意思差不多。
6、 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再说清楚,是对听的人负责。
7、 对!说得很好,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
8、 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见解,我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9、 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 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养成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就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认真”。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能给我们再读一遍吗?
6、读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其次是理解地读。
7、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准了音,而且读出了情。
8、默读时,贵在可以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就来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吆。
9、默读,要讲究速度,我希望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思考……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问
1、“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思考的结果。你们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
2、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3、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解决。
4、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了。
5、你们的思想变得很敏锐了,连这些问题都能想到。
6、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回答,正确与否,你可以去验证。
7、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是何等的活跃。
8、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能解决的?
9、有一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谁能帮我解决?
10、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它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考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得真快。
写
1、 同学们的作业本保持得很干净,字迹书写也端正,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很高兴。
2、 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你猜,这里会有你吗?
3、 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想念给大家听,可以念吗?
4、 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流,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鞭策、鼓励。
5、 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从中得益。
6、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有的语句不太通顺,但字里行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7、 “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有表达。那些作文中词语丰富的,课外肯定有很大的阅读量。
8、 ××同学能从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
9、 刚过了××节,同学们有印象深刻的事例吗?请就“××节”为题,写一遍作文,有什么困难?
10、 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这是对看你的文章的读者负责。
教师课堂用语十忌
一、粗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讲粗言,操国骂,潜移默化下,学生也难有什么礼貌语言,而且,在学生心目中,教师那神圣的形象必然会随着教师的粗言而蒙上一层污垢。至于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其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你当老师的都不带头讲礼貌语言,为何却要我们讲?
二、俗言。在课堂上,教师切忌片面的、过分的追求课堂气愤热闹而大讲特讲俗言,俚语。这里所讲的俗言,指的是那些粗俗的,不够文雅的语言。诚然,有时候讲俗言的确可使讲课内容通俗易懂。但物极必反,如果俗言讲得过多过滥,则让人觉得俗不可耐,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三、冷言。有些教师,对学生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偏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歧视所谓的“双差生”。他们对“双差生”不但不热情教导和耐心辅导,相反,极尽讥讽只能事,更有甚者,当着他们之面冷言冷语,嘲讽有加。有些“双差生”便因受不了教师的冷言冷语而辍学。教师的这种行为,既有违师德,又不符合有教不类的原则,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易使其破罐破摔,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如此一来,又会增加教育的阻力。
四、恶言。一些教师,由于性情暴躁,或是年轻气盛,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自视甚高,容不得他人(特别是学生)批评指责。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时,不是冷静下来反思,而是认为学生故意出自己的“洋相”,是顶撞自己。于是恼羞成怒,继而恶言相向。殊不知这样一来,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今后与学生沟通的难度也会因此而加大。
五、无言。少数教师,心胸狭窄,对个别学生曾“有意”或“无意”顶撞自己或令自己“出丑”之旧事。往往耿耿于怀。于是采取“冷战”之态度,不理不睬这些学生,上课时不提问他们,甚至在课后也不批改他们的作业,以此“惩罚”学生。其实,对学生一时的过激话语,教师大可不必放在心里。俗话说,宰象肚里可撑船。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教师怎能与他们斤斤计较呢!
六、胡言。有些教师,特别容易情绪化,往往把课堂当作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之事的发泄场所。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借讲课之机发泄,甚至上纲上线,非议国家政令、法规,或对某些领导说三道四。如此一来,往往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更有个别教师,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感慨个人怀才不遇,进而胡言妄语。其实,这样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七、戏言。为人师表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过的话一定要算数,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兑现。如因确实有困难而难以兑现的事情,应主动对学生讲清楚,及时解释。否则,言出不行,何来诚信?又让学生如何遵守诺言,讲求信用?
八、怨言。对学生因没按时完成作业,或是学校、班科任老师工作协调得不够的地方,或者是个人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教师本人应该在课外积极想法解决,而不应在课堂上过多怨言。不然,既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又会使教师的讲课效果大打折扣。
九、秽言。古言云,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纯真的学生,若是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时候,尽管不是满嘴秽言,然而,哪怕是那么一句,恐怕也会让学生大为惊讶——原来老师也讲秽言啊!也许,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教师神圣的形象会就此倒塌。
十、赘言。课堂教学用语,特别强调简明扼要,清楚明白。如果教师习惯重复啰唆,不仅浪费时间,也让人生厌。
4. 词汇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一、用拼读规则教学单词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拼读和拼写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规则。拼读规则是学习英语的拐杖,是学生认读词汇的金钥匙。
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拼读练习,发现和掌握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常见母组合的拼读规则,使学生按有关规律和规则推断单词的读音。
反之,从单词的读音可判断其拼写形式,养成见到单词会读音、听到语音会写词的能力。
二、在语境中教学单词
词语要放在语境中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将变得没有意义。语境包括句子、语篇和上下文。
【例如】教water这个词,呈现以下的句子:
(1)I’m very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2)The flowers are dry. I must water them everyday.
从语境中使学生知道第1句中的water是名词“水”,第2句中的是动词“浇水”的意思,从而掌握water 不同的词性和用法。
三、用构词法教学单词
英语主要有以下三种构词法
1、转化
即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个词类。
【例】
water 水(名词)—— water 浇水(动词)
train火车 (名词) —— train 训练 (动词)
open 开 (动词) ——open 开着的(形容词)
2、派生
即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
【例】
happy——unhappy——happiness
possible——impossible
like——dislike
3、合成
即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
【例】
suit+case= suitcase
good +looking= good-looking
out+side= outside
in+side= inside
make+up= makeup
四、用联想法教学单词
从新单词与学过的单词之间的联系入手,将词汇按一定的关系放在一起,同时记忆。
1、同音词
where——wear
there——their
see——sea
our——hour
hear——here
weak——week
2、同类词
colour——red, green, biue, purple, blue, black, orange, yellow
clothes——coat, dress, shirt, sweater, jacket, pants, shorts
profession——doctor, nurse, clerk, driver, businessman, waiter
3、同义词
裤子: trousers, pants, jeans
害怕: be afraid, be scared, be frightened
好看的: beautiful, handsome, pretty, good-looking, nice
4、反义词
dear—cheap
high—low
happy—sad
hot—cold
fat—thin
laugh—cry
turn on—turn off
put on—take off
五、利用“旧”词学新词
官方叫做“英语释义法”,是用学生们已学过的简单的、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的单词,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英语知识掌握新单词的方法。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对于旧的单词能得到反复呈现,也使学生找到了同义词。
【例】
· explain: give the meaning of something; make something clear
· look out: be careful
· finally: at last; in the end
词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是因人而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应按课程标准要求,遵循英语教学原则,认真分析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英语词汇教与学的规律和策略,引导学生改变单一、被动、死记硬背的词汇学习方式,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词汇记忆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5. 关于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调查问卷(欢迎你的作答)_家长问卷
您的孩子读_六__年级 您所在地区_天津________
(1)您认为孩子都必要学习英语吗?
A,是 B,不是 A
(2)您的孩子对英语感兴趣吗?
A,是 B,不是 A
(3)您会用英语简单交流吗?
A,会 B,不会 B
(4)您在家有跟孩子用英语交流吗?
A,有 B,没有 B
(5)您的孩子接触过英语交流环境吗?
A,有 B,没有 B
(6)您的孩子参加过英语辅导班吗?
A,有 B,没有 A
(7)您在评价孩子英语学习时,是否总认为学习结果要比学习过程重要呢?
A,是 B,不是 A
(8)您是否在家定期陪孩子学习英语?
A,是 B,不是 A
(9)您是否会配合老师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进行监督呢?
A,会 B,不会 A
(10)您的孩子对所学过的英语单词记忆的程度如何?
A,90%及以上 B,60%-80% C,60%以下 B
(11)您认为孩子英语教育的责任在于谁?
A,老师 B,家长 C,老师与家长 C
(12)当您的孩子英语学习成绩下降时,您通常会?
A,批评 B,鼓励 C,毫不关心 B
(13)您认为能提高孩子英语学习的关键是什么?(可多选)
A,学习兴趣 B,学习态度 C,学习动力
D,家长的强制监督 E,老师的严格教学
F,昂贵精美的教学课本 G,先进的教学设备
H,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 I,良好的语言环境 ABCEHI
J,其他——
(14)您对孩子英语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者简单谈谈您的心得。
现在的小学英语老师教学方法有问题,上课只讲课文没有一点延伸,只为考试.我的孩子找了一位中学退休教师,他讲课是系统的,一个句型所有形式一次讲明白,便于孩子记忆.不要怕孩子听不懂,只要讲的清楚一般都能听懂.
6. 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是外语学习和交流的基本要素,学习英语离不开词汇,词汇如同建房所用的砖,是最基础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语言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及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词汇教学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要学好英语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学生掌握词汇数量的大小和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语言交际能力。在语音、语法、词汇学习中,词汇掌握难度较大,大多学生对英语单词花费时间多但记忆效果不佳。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英语的表达、交际要通过词汇来实现,没有词汇,就无法表达、无法交流。所以,词汇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语言。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听、读、写的基础,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保证是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学生的词汇量越大,阅读和写作的水平就越高,学生只有掌握较多的词汇,才能读懂和听懂。反之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和交际能力就成为空谈,因此,英语各项技能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词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7. 英语词汇教学有哪些方法
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词汇教学的方法,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复习巩固,使词汇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一)坚持语境教学
研究者刘鹰在其所撰写的《千万不要背单词》中明确指出,在对词汇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有意识 地克服母语语言习惯对其的影响,同时,教师应当使学生在洞 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实现对英语词汇内涵的有效理解。例如: man,这一单词的含义是“人”,但在实际运用中,它可指整个 人类,包括男女老幼,红黄白黑各人种、贫富贵贱各阶层;也 可指成年男人,还可能与“妻子”相对,指丈夫;有时也可指 官兵。词汇教学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常用 词的多义性,准确理解多义词在上下文中的精确词义。第二个 目的就是了解这些词的用法,并正确运用这些词来造句。简单 地说,就是词汇的精确理解与准确运用。而这些都只有通过把 词汇放在语境中学习、理解才能较好地得以实现。
(二)利用有效的方法识记单词
识记单词是有一定规律和方法的,下面我们将列举三种单 词识记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加运用。
1.构词法记忆单词
英语单词中有许多单词是由前缀、后缀和词根组成的,记 忆的时候,把单词按照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就容易记忆。
2.比较法
比较各词之间音形义的异同,比较后不仅记得快,而且避 免了混淆。如同音异形词:father和farther,week和weak,see和 sea;异音异形词:horse和house,quite和quiet,took和look;形 同音义不同:record[rekd]和[rekd],excuse[ikskju:s]和[ikskju:z]。
3.归纳记忆法
此种方法的实施要点在于:英语教师应当依托具体的词 汇分类标准,诸如单词的含义、单词的具体用法等,将不同 单词归纳为特定的词组集合,使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对具有 近似内涵或用法的不同单词的高效记忆。如:apple,orange,。
(一)利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采取适合他们性格和年龄特征的多种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如果教学语言单一、枯燥,学生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把讲解词语与适当补充与其相关的知识、笑话或英、美英语、习语、谚语及相关词语典故相结合的话,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扩大其知识面,开阔其视野。其次,要使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地参与课堂的语言实践,就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设法利用各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利用语境语篇,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
(三)利用英语构词法,扩大学生词汇量
英语词汇量虽然庞大,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规律可寻,掌握基本的构词方法,能很容易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词根、前缀、后缀是构成单词的三个元素,他们是扩大词汇量的三把钥匙。词缀法是派生法的一种,英语词缀分成前缓和后缀两种,加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加于词根后的叫后缀。前缀一般只改变词的意义,但并不改变其词类。把词缀同它前面的单词或词根联系起来考察,有助于记住单词的词类和词义。后缀不仅改变词的意义,而且使单词由一种词类转变为另一种词类。在教学中,教师日常帮助学生成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四)有计划的复现单词,复习巩固所学词汇
人的记忆时间有长有短,按照人的记忆规律,一般在一定时间内对新接触的事物名称通过三到五次反复就可以熟记在心。所以词汇教学除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复习巩固。学得快,忘得快是当前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通病。这主要是未能及时复习巩固的原因所致。系统地进行复习,不仅有巩固记忆的作用,还能加深对所记忆单词的理解。通过多种方式对单词进行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是有必要的。
一、多听多读加深印象 英语就是从听和说开始的。
多听和多说,都会加深单词在脑中的印象。老师在课上要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但要避免形式单一。
鼓励学生在家里也要多说多念。学生们刚开始学 习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回到家都愿意读给家长听,但渐渐就害怕“开口”。所以这就要求家长的配合、鼓励和表扬。读得多了,就会形成一种语感,单词顺口就会说出来。
二、运用联想拆分单词 中国人记汉字。
中国人常是把汉字分解为偏旁部首来记。单词也可如此。
如meat(肉),可分解为m和eat。eat意思是吃,肉是可以吃的,这样,只需把m记住,整 个单词就记住了。
还有一些单词可以用加一、两个字母组成新词来记:如:car(车)—card(卡片),far(远的)—farm(农场),还有一些单词 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如:cab(出租车),cat(猫);另外,英语里还有一小部分单词换一下字母位置,即成为另一个词:如,on(在…上)— no(不),top(顶部)—pot(壶)。在新授单词时,可利用游戏让学生们找朋友、组单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编顺口溜韵律记忆 孩子们都喜欢有趣的事。
那么编顺口溜,说儿歌、口诀能极大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像: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我是I你是you,谢谢你 thankyou。
关于序数词的口诀: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要牢记,th从四起,ve要用f替,八加h九减e,ty变为tie,几十几,几百几,首数仍 是基数词,尾数才用序数替。
这样既易于记忆,又能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归纳记忆法。
平时分类存储单词积累得多了,可将单词按其意义进行分类,将零散、杂乱的词语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的网络,才能将已有的知识熟记于心,不易遗忘。
把单词归纳在一起进行记忆,能使学生思路清晰化,结构系统化。
8.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词汇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
用实物、图片教词汇,既形象、生动,又可节约时间,同时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根据科学规律记忆单词。
利用拼读规律和联想记忆单词;利用派生词、兼类词、合成词、同类词、缩略词等,归纳、总结词汇。
大纲要求“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词类”。因此词汇教学应贯彻这一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
例如:bad(adj.)— badly (adv.)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此类词。loud — loudly quick — quickly careful — carefully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adj.+ ly→ adv.
若有问题,教师可补充说明,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为 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在“游戏”中学词汇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际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根据笔者对所教两个班9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95%的学生喜欢上课时多做游戏,通过游戏来学习词汇。例如,在学习了身体部位名称后,可做Polly says游戏。先练习已学过的知识,e.g. Put on your hat. Take off your coat. Open your eyes. Close the window. Touch your ears.等。先四人小组做这个游戏,再让各小组中做得最好的同学到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看谁是最棒的。每次可以从下列句子中补充两个新单词。教师可边说边做动作,先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教师发指令,先全班,再个别学生做动作。经过几次反复练习后,再让学生小组做这个游戏。句子学得越多,这个游戏就越精彩。
e.g. Buckle your shoes.(系上鞋带) Nod your head.(点点头)
Shake your head.(摇摇头) Blink your eyes.(眨眨眼)
Clap your hands.(拍拍手) Wave your hand.(摆摆手)
Stamp your foot.(跺跺脚) Snap your fingers.(打响手指)
学生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星期下来,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有补充的新单词,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回忆以前学过的词汇并提供新的词汇,补充到游戏中。过一段时间后再重复此游戏,以巩固所学内容。
4.通过歌曲、谚语、成语、格言、绕口令、习语、说唱、诗歌、笑话、谜语等辅助词汇教学。
经常用一种方法教学词汇,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变化词汇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平时要多留心一些有趣的句子,多反思一些词汇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备课时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例如,在学习了fly a kite这个词组后,我教学生学习了一首歌: Shoo,Fly,Don’t Bother me. 让学生猜fly(苍蝇),bother(打扰),belong to sb.(属于某人)的意思
在学习了Lesson 73 Workbook中的 play computer games go to the Internet cafes(网吧)之后,教学生学绕口令:
A hair net nets hair. Then how much hair can a hair net net if a hair net nets hair.
在学习了alone之后,教学生格言: One swallow alone does not make the summer. (一燕不成夏),先让学生动脑筋猜句意,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看谁的回答最接近。
9. 英语词汇常用教学方法有什么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英语的基本单位,一切英语活动的基础,词汇的重要性决定了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使词汇教学变动更加生动、有效?下面由我带大家看一看。
英语词汇常用教学方式
一、词汇教学的五个步骤
1.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读音。教师可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
2.让学生看所学单词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状。因为在少儿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较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了了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物等单词,可以用实物或玩具进行直观教学。象sun,moon,star等单词,教师可用简笔画帮助教学,既生动,又形象。
3.让学生拼读单词。教师把所学单词书写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让学生拼读,掌握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合而成的。
4.让学生想其读音和构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所学单词的读音和构成已基本上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所学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
5.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单词,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拿出实物或卡片,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出来,并能在三线本上写出来。如教师拿出苹果,学生观其形,就拼写出a-p-p-l-e。
只有通过听、看、读、说、写的练习,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
二、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
1、抢读单词。这是训练学生认读单词能力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单词卡片和图片,让学生抢读。
2、背靠背游戏。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请一个代表,代表到教室前面背靠背站立,手里分别拿一张词卡,如学生A拿apple,学生B拿pear。在全班一起数:one,two,three.两人各自朝前方走三步并迅速回头向对方展示自己卡片的单词,谁先念出对方手中的单词,谁就获胜。
3、”嘘——“声否定法游戏。一个学生指着黑板上的图片或单词带读,如果读得正确,其他学生就跟读,如不正确,学生不跟读,并把食指放在嘴唇上说:Shhh。
4、拼单词。教师出示单词卡片,给10——15秒时间熟悉图片。然后将单词盖上,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看图抢拼单词,看哪一组成员拼的单词最多,给予奖励。
5、翻牌拼词游戏。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教师准备一些单词卡片,正面是单词(单词以四会要求为主,适当有几个三会单词),反面是数字。将卡片正面朝下贴在黑板上。A组、B组各派一人上台当翻牌员,A组学生选一个号码,如:six,B组翻牌员取下六号词卡并念出单词,A组学生齐拼该单词,答对得分。
6、声音定位技巧
声音定位技巧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竞争心较强,喜欢通过比赛来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而实践的。也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般适用于整体操练,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形式中,教师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配。
⑴声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
教师或(小老师)可自己先找一个定点,然后用拍手示意学生根据拍手的位置高低来读,但要求学生发音到位,语音语调自然,哪个小集体符合要求且发音最好的获胜。示例图: ↑_— ̄↓手势越往上声音越高,越往下面声音越低。
⑵声音最高个极限,就是要求能让老师听得到。实践证明:声音最低法比声音最高法更具优势:运用声音最低法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怕一个人声音特别突出,因此在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条件下,也就较容易记住单词。而声音最高法有个弊端:学生在比赛时由于受集体荣誉感地驱使,想读得最大声,竭力喊破喉咙,这对学生的喉咙发育不好;而且课堂会变得很喧闹,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课堂纪律也不易掌控。当然,有一个更妙的方法是:教师(或小老师)拍手时,可突然停止不拍,不拍时学生就不能发出声音,谁发出声音,就是上当了,所属于的集体就输了。
⑶声音指挥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由音乐指挥演变而来的。教师(或小老师)用指挥的手势,让学生判断去读,特别是一些元音发长音的词:加cool, fool, 等词。方法:在手上弯的过程中,教师(或小老师)自己控制速度,让学生判断音长而读。这种不但运用了音乐中的“指挥”让学生感动新奇感,也让学生对音长有所判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词汇的学习
英语词汇高效教学技巧
1、 活化作业的趣味性
目前,小学英语作业的形式单一、乏味,抄抄、背背的机械练习较多,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认知心理学指出,经历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一份趣味十足的作业肯定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完成。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例如:制作小标签、 “做爸爸妈妈的老师”、造句、续写故事、创编对话、改编歌谣、英语手抄报、读英语故事、收集英语名句等等。这样的作业,学生既能巩固知识,又遵循了学生好玩的天性。学习效果甚佳。
2、改进作业的评价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老师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是例行公事。喜欢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同学,作业评价只起了检查的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作业,简单地打上“√”、“×”或“A” 、 “B” 、 “C”了事。长此以往,作业中的错误得不到指导、出现的精彩得不到赏识,结果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越来越马虎。如果有一天,老师在他们的作业本或默写本上不再是“A” 、 “B” 、 “C”或分数,而是画上他们意想不到的大拇指、笑脸、哭脸、星星等等,又或是老师亲笔写上的Very good! 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Great! Try again!等等,学生定会无比高兴,互相炫耀,下次的作业定会加倍认真,而且会急切盼望着下次的作业老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评价。
3、组织有效的作业展评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每月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把作业质量最高或作业进步大的同学的作业展示在班级的墙报上。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业能被展览,从而提高了做作业的积极性,激发了做作业的热情。除了对书面作业进行展评以外,对于其他类型的作业,如背书、默单词、预习等作业的优秀者也要充分地挖掘出来,如背书快的授予“背书小能手”称号,默写快而准的授予“单词王”称号,善于预习的授予“预习标兵”称号,造句好的授予“造句冠军”。。。。。。小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炫耀”或“落后”的同时,他们会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努力提高自己作业的质量。
教学是一门艺术,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要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的特点,创造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本校实际的词汇教学策略,以满足时代发展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总之,有效的词汇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10.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评课稿
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信息的主要载体,词汇学习是高中生英语学习所要面临的首要任务,高中英语教注重词汇的教学, 把词汇教学作为一个突破口,并在听、说、读、写中加以运用。
本次“绿杨杯”赛课中,谭畅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词汇教学示范课。下面我就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体会。
整体上说本节课谭老师能够把本来很多人认为枯燥的词汇学习讲的生动有趣,教学内容清晰实用,教学目标明确,教法多样,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区教委提出的“品质课堂”的理念,是一堂优质的词汇教学课。
本节课有一下几个亮点:
1.注意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词汇教学方法手段多样
在本节课堂中,谭老师提供了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词汇教学的各种形式为重点和难点,根据所教词汇的具体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从词到句,从句到篇,层层深入,达成目标。课堂上,主要设计了以下6种词汇教学法:1.通过分组竞赛形式catch the words.,在30-40秒内记住了所给单词,并以闪现回忆的形式检查记忆情况,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利用图片教学法进行形象记忆;3.利用前后缀进行词汇教学、归类;4.小组活动,根据句意猜词;5.选词填空,根据上下文意思选择适当的'形式;6.根据句意填空。形式多样,活动设计合理、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同时,教师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形式生动有趣,教学活动有效。
3.教师素质较高
谭老师上课时始终面带笑容,平等待人,对学生耐心启发,循循诱导,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另外,谭老师践行“品质课堂”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注重对学生动机、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堂互动频繁,体现出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4. 教学内容科学,重难点突出
本节课紧紧围绕词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把握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稍有不足的一点是教学指令稍微单一,不够灵活,教学语调稍显平淡。
总之,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