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单位比较大小的教学方法

单位比较大小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28 14:59:06

1.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1

活动目标

你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

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

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

(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

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

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2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兔子篮子雨伞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23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

2、简单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重点:

学会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会简。排序。

活动难点:

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具“猴子摘果”

2、幼儿材料:操作卡“猴子摘果子”:《操作纸》第2册第13-14页。呼啦圈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小歌》。

2、教师指导操作。

创设情境:水果丰收了,猴子一家去摘果子啦!

①认识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最大和最小的2只猴子。

教师:“猜一猜谁是大猴、谁是小猴,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大猴大些,小猴小些。

②比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的5个桃子。

教师:“猴子摘了5个桃子,想请我们比一比这5个桃子的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桃子。”分别摆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接着用相同的办法比较剩下的3个桃子,找出比较大的和比较小的,按顺序依次摆放在中间。小结:桃子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了解排列关系)

3、游戏:跳圈

请幼儿将呼啦圈进行有序排列,教师说口令,幼儿跳到对应的呼啦圈里。

4、操作游戏。

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西瓜卡片,请幼儿比较西瓜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进行有序排列。

5、交流小结,收拾整理材料。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5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

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七、延伸活动

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大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大。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大,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

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大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大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6

活动目标:

1、目测比较同类物体的大小。

2、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帽子、裙子、鞋子、球、小熊各一大一小图片;可爱小女孩、圣诞老人等教师操作图片。

2、幼儿操作手册。

活动过程:

一、用魔术箱,引出大大熊和小小熊。

1、师:“李老师今天带了一个魔术箱,这个魔术箱里呀藏了2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2、教师用变魔术的方式出示大小熊图片,提问:“你们瞧!他们是谁啊?”两只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大熊,谁是小小熊啊!为什么?(大大熊要大,小小熊要小)

3、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小客人,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大熊好,小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

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师:“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师:“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

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目测法分辨物品的大小。

师:大大熊和小小熊是我们的小客人,我们送给他们没人一个礼物。李老师这边还有几位客人,这儿有不同的礼物要送给他们,可是有大有小,我们要这样给他们分配礼物呢?

教师分别出示可爱小女孩,圣诞老人,以及要送给他们的礼物大小各一份。

1、师:“瞧,李老师给圣诞老人准备了两双漂亮的鞋子,看看哪一双适合他呢?”(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2、小女孩一样给她分别送上适合她的礼物,帽子和裙子。

3、小结:我们刚才找的时候,只要找一个适合他们大小的礼物送给他们就对了。

四、幼儿通过学习的目测法完成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活动。

幼儿操作完了后,送给爸爸妈妈去看看自己完成的棒不棒。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7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八册P60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第4至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正确比较小数大小,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渗透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比较小数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黑板上有两组方框,如果每组方框代表一个整数,你觉得那个整数比较大?为什么?

②如果减少一个方框,哪个数大?为什么?谁能说说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③现在在这两组方框中间点上小数点,你觉得哪个小数比较大呢?

④谁的猜想正确呢?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就能揭晓答案。板书课题,齐读。

二、探究建模

⒈教学例4

①同学们喜欢运动吗?运动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运动中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瞧,(出示主题图)这是同学们举行跳远比赛的成绩单,仔细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两位小数,即位数相同。)那从信息中你能知道谁是第一名吗?为什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3比2大,小数部分就不用比了,所以小明第一名)

师:也就是说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部分,大家同意吗?(板书)

②剩下的三个小数整数部分都是几?能比较大小吗?联系学过的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4人小组讨论讨论,并把你的比较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③汇报比较方法。

哪个小组已经讨论出结果?谁来汇报。

预设: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都是2,就比较它们的十分位,9比8大,所以第二名是小军。又因为2.84和2.88的十分位都是8,就比较它们的百分位,8比4大,所以小莉第三名,小红第四名。

谁能像他这样再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比较的?3、4生说

④小结:像这样(指板书)位数相同的小数我们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一直比较出大小为止。

⒉看书质疑。

刚才学习的就是课本60页例题4,请大家快速阅读并填写例题。还有哪里不懂?

老师有疑问:2.365和2.36谁大?三位小数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吗?4人小组举例讨论,位数不同的小数怎样比较?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什么异同?

小结: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但是位数不同的小数比较大小时要注意不能根据位数的多少来判断数的大小,而应按数位顺序依次比较。

⒊做一做:

完成做一做2组题目。指名汇报。重点问:4.723和4.79位数怎样比较?

三、巩固提高

⒈练习十P65第5题。

独立完成,订正时问:比较大小时,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强调:比较小数大小时要注意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大,要注意按数位顺序逐位比较)

⒉练习十P65第6题。

⒊判断题:

6.809>6.79938.748<38.75

⒋提高题:

回顾引入,填上23.56>23.□6,方框里填几?为什么?

如果填上<,该怎样填写数字?

⒌根据老师的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相应的小数吗?

①比2.4大的小数有()个。

②比2.5小的小数有()个。

③你能说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小数吗?有多少个?

④你能说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两位小数吗?有多少个?(9个,从2.41到2.49)

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4、7题。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8

活动目标:

小朋友应该逐步掌握数字的大小了,通过形象教学,以使儿童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9

设计说明

游戏教学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1、借助游戏,趣味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时以翻牌游戏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巧妙地把游戏过程转化为比较小数大小的探究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习兴趣高涨,既领悟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新知。

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必有之义。基于以上认识,教学时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上的共享,学习上的共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同时,这节课涉及的每个练习都体现在“精”字上,针对性强。从根据跳远成绩单排名次,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巩固练习更加突出了练习的有效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在黑板上贴出正方形卡片:□□□□、□□□□□)

1、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引导学生比较哪个整数大,并说明原因。

(后面的整数大,因为两个整数比较大小时,要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分别在两组卡片中点上小数点,并比较哪个小数比较大。

□□。□□□□。□□□

3、学生猜测大小。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地衔接,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40页例5的情境图和跳远成绩表。

姓名

成绩/m

小明

3.05

小红

2.84

小莉

2.88

小军

2.93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依次说一说每位同学的跳远成绩)

预设

生1:从情境图中我了解到了他们正在进行跳远比赛。

生2:从成绩表中我了解到了他们的跳远成绩,小明的成绩是3.05m,小红的成绩是2.84m,小莉的成绩是2.88m,小军的成绩是2.93m。

2、合作探究。

(1)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小明排第一,小军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2)讨论:你们是怎样排出名次的?

(3)请同学们按照课堂活动卡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详见课堂活动卡)

(4)汇报。

预设

组1:小明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是3,比其他人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大,所以小明排第一。

组2:其余三人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都是2,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字,小军的跳远成绩的十分位上是9,比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的十分位上的8大,所以小军排第二。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因为8>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10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1、把两个球摆放在一起,就知道谁长,谁短。

2、出示大小不同的3个球,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谁最大?谁最小?

4、用“xx比xx大,xx比xx小”句式来说说3个球的大小。

教学反思

在这教学过程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把自己所看见过的物体拿来做比较。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11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以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活动准备:玩具猫一大一小两个、大小房子、钓鱼场地布置、大小礼物若干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两个好朋友,它身体大大的我们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来帮它起个名字吧。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

通过观察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

1、幼儿帮大大小小穿衣服师:宝宝,外面好冷啊,我们都穿了很多的衣服,你们看大大小小还没有穿衣服呢,谁愿意帮它们穿上衣服?你为什么要把大衣服穿在大大身上,小衣服穿在小小身上?

2、幼儿帮大大小小区分生活用品,联系生活找大小。“在宝宝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3、幼儿钓鱼送给大大小小

(1)师: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教师交代要求

(3)幼儿钓鱼,分别送给大大和小小

三、宝宝选礼物送给大大小小

1、观察比较教师准备的礼物,并区分大小。

2、幼儿送礼物。

四、结束部分师:

我们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2.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数的大小比较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整数的大小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比如:100大于20,因为100有3位数,而20只有2位数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比如:320大于310,位数相同,最高位百位都是3,所以接着看下一位十位,320的十位是2,310的十位是1,2>1,因此320大于310。

二、小数的大小比较:

1、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比如:6.1大于5.9,因为6.1整数部分是6,5.9整数部分是5,6>5,因此6.1大于5.9。

2、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比如:0.0223大于0.0199。

三、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在比较。

比如:6/9大于5/9 |注意:“x/y”格式代表“y分之x”

四、根式的大小比较:

1、比较两个根式(根式外没有数字)根号下的数字,根号下数字大的,根式也大。

比如:√3大于√2

2、若根号外有数字,则先把根号外的数字平方后放进根号里面(乘以根号内的数字),再通过以上方法比较。

比如:3√2大于2√3

3√2中,把3放进根号内,式子变成√(3×3×2)=√18

2√3中,把2放进根号内,式子变成√(2×2×3)=√12

因此3√2大于2√3

(2)单位比较大小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万能比较公式(作差法):

假设给定两个数x和y,若要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则可以使用作差法。具体如下:

已知x,y两个数,作x-y,若x-y>0,则通过不等式的左右数字移动可得x>y。同理若x-y<0,

则x<y。

举例:判断 3/8 与 1/3 的大小。

解:令3/8-1/3,则

3/8-1/3=9/24-8/24=1/24

由于(1/24)>0,因此3/8>1/3。

3. 二年级下册长度单位比大小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小数比较大小,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郑强和李明两个同学“谁的得分高”。在比较9.87 和9.90哪个数大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可以得到9.90分比9.87分高,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从数位来思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9.87<9.90。
第二个问题是比较三人的得分情况,张华的得分是9.96分,要比较郑强、李明、张华的成绩,就需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首先要让学生看清楚是按从大到小排列还是小到大排列,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比的。使学生体会到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第3个问题“王平可能是多少分呢?”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确定其范围。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只有极少数学生来自于乡镇企事业单位。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已是第四个年头,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相互质疑,大胆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学生活泼可爱,思维灵活,敢说敢做,既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淳朴与耿直,又有着良好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只要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实际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他们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手大奖赛吗?
生:看过。
师:一场比赛结束后,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1:我最想知道谁得了第一。
生2:我一般最想知道我喜欢的那个选手得了第几名。
生3:我最想知道他们的名次情况。
……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我调查到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中,郑强和李明两名选手的最后成绩是这样的,请大家看!(出示图片)
郑强:9.87分;李明:9.90分。
1.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郑强和李明谁得了冠军?
生2:郑强和李明谁的得分高一些?
生3:他俩相差多少分?
……
2.大胆猜测。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他俩相差多少分这个问题,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再来解决,而我们这一节课主要来解决像同学们提出的郑强和李明谁的得分高,谁的得分低这样的问题。那么他们谁的分高一些呢?

4. 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比较大小

先化成相同的计量单位,如7吨与140千克,7吨=7000千克,所以7吨>140千克

5. 分数单位的大小怎么比较

判断分数的大小是根据分数单位和分子的大小决定的;

分数单位就是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取一份的数;例如:

3/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7/5的分数单位就是1/7;

9/14的分数单位就是1/14;

67/121分数单位就是1/121;

等等分数单子的分子一定是“1”,而分母是变动的。综上,决定分数单位大小的是【分母】。

(5)单位比较大小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1)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2)通分子:权分母小的分数大;

(3)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4)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6.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

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2、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描述物体的大小特征。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找出一样大的物品,并学习描述其特征。

活动准备

1、红色和蓝色的大小盆,大小圆形纸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图片各一张

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

4、一些碗

5、一些大果和小果

6、用纸箱自制的游戏箱一个,游戏箱有一个大皮球和两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比较“大”“小”“一样大”

1、教师出示大盆、小盆各一个,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区分出他们的大小,并能说出:红色的盆大,蓝色的盆小。

2、教师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盆若干,请一个幼儿任意取出一个盆,请另一个幼儿取出同它一样大的盆。反复再请一些幼儿上来取盆子。

二、操作活动

(一)、出示大熊和小熊图片,让幼儿说出那个大,那个小。

1、教师拿出衣服请个别幼儿找出大衣服给大熊穿上,找出小衣服给小熊穿。

2、教师拿出果请个别幼儿把大果送给大熊,小果送给小熊。

3、教师出示一些碗,请个别幼儿上来找出一样大的碗

(二)集体操作练习

听指令取图形。教师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图形纸片若干,并发出指令,请幼儿拿大圆形、小圆形或一样大的圆形,幼儿马上从桌上拿出相应的圆形纸片举起来。教师的指令可以多样化,,如教师用大和小描述各种实物,可以说“大西瓜” “小苹果”,幼儿拿出相应的圆形纸片。

三、延伸游戏《奇妙的箱子》

玩法:请幼儿把手伸进纸箱中,摸一摸纸箱里有什么。引导幼儿描述摸到的物体形状——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然后,按教师的指令正确地取出大球小球或两个一样大的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目测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2、教幼儿认识7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差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1——7 数量为3——7的圆点卡片

学具:添画圆点和数字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认读数字1——7。

2、看数字快速做动作。(教师分别出示数字1——7,请幼儿快速认读数字并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二、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

(出示数量为3——7的圆点卡片)

(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每张圆点卡的数量一样多吗?(不一样)各有多少呢?(请幼儿分集体活动个别的形式分别目测各张圆点卡的数量。)

2、按序排列点卡并匹配数字

每一张圆点卡的数量都一样,请一个小朋友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来给这些圆点卡排队。

想一想哪张排在最前面,接下来排哪一张呢?

请一幼儿操作。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看。

圆点卡已经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了,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来给每张圆点卡配上相应的数字。

集体验证操作结果“3、4、5、6、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队。”

3、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相邻两数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排列好的数字,3的后面是数字几?(4)

4比3怎样?(4比3多1)那3比4呢?(3比4少1)

按这样的方法带领幼儿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如果数字是按顺数依次排列的话,那排在它后面的一个数都要比前面一个数多1,排在它前面的数都要比它少1.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演示并讲解作业要求

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这些圆点的排序,在两排圆点中间有一个空白的,你觉得空白的地方应该画上几个圆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些数字呢?空白的地方又应该写上数字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这样的作业卡,请你们看清楚你的作业卡上都有数量是多少的圆点或是都有哪些数字,它们是怎样排的,在空白的地方应该画上几个圆点或写上数字几?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

5、组织幼儿收拾玩用具。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元=( )角=( )分 1分米=( )厘米=( )毫米

3米=( )分米=( )厘米 5元=( )角=( )分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老师了解到商店的一把勺子的标价是3.00元,在日常生活中说是多少钱呢?(3元),3元和3.00元是什么关系呢?(3=3.00元)出示一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我们把2.50元平时说成是多少钱?(2.5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三张长0.1米 0.0—1米 0.001米的纸条。

你发现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是怎样的?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即想的过程)

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1=0.10=0.100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强调是末尾,不是后面)?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在原板书下再板书:0.30=0.3)

(5)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6)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五)、总结

师: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三、作业设计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第一题。

板书

小数的性质

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1=0.01=0.001 0.3=0.30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师:上节课,我们和1000以内的数交上了好朋友。你认识了哪些数?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来找找自己身上的数,今年你几岁?知道老师的年龄是几岁吗?

师:谁的年龄大?

生:老师的年龄大。

师:你怎么比较的?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授

(一)出示教学挂图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你能想到些什么?

师:杉树和松树比,哪一种多?你怎么比较的?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1、因为312是三百多,285是二百多

2、因数312是由3个百、1个十和2个一组成,它比300大,285由2个百、8个十和5个个一组成,比300小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312在285的后面,所以312大于285;

……

(二)试一试教学

师:柏树279棵,比松树多还是少?

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能么想的?

师:如果要比较286和285的大小,你会怎能么想?

(三)总结比较方法

师:怎样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先看哪一位,再看哪一位?最后看哪一位?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把每个计数器所表示的数写下来

对照计数器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说说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结合各题中具体数的特点,相应地总结比较方法;

3、想想做做第3、4题

看图、读题

师:这道题中已知的数量是什么?

要我们选择的数量是什么?

这两个数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你是怎能么想的?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别的答案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4、想想做做第5题

师: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四、课堂作业

659○956100○1000290○209

103○98482○484559○480

《比较大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你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

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

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

(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

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

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7. 四年级的带单位的小数该怎么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师强调:一要注意从高位比起,按照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这一点是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是相同的,比到能分出大小就不再往下比了;二要注意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还有不同的地方,整数比较大小当整数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而小数比较大小与位数的多少无关,是要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比较.

8.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比较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比较,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比较1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比较2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

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比较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9. 什么是分数单位,怎样比较大小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因为分数单位的分子都是1,比较分数单位的大小。可通过直接比较分母大小来完成。相比较而言,分母大的(也就是等分的份数多),这个分数单位就小;分母小的(也就是等分的份数少),这个分数单位就大。

10. 小学课本上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整数的话先查位数,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
小数的话,先看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
相同的话再往下看百分位,千分位.....

阅读全文

与单位比较大小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