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
2、谈话法
传授知识的谈话: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事物、新的问题联系起来,经过积极思考得出结论,并作出正确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识。
巩固知识的谈话:即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经过回忆把所学的知识再次表达出来,以达到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的目的。
3、讨论法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性。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也是贯穿于中小学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基本方法,各年级、各学科均要运用,但要求不尽相同。读书法还分为泛读与精读。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事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② 教学方法有哪些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3、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6、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7、参观教学法
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
8、现场教学法
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9、自主学习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2)新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③ 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述: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
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等。
讲读:教师利用教科书边读边讲。
以上三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地使用。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逻辑清楚,学生才能够理解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练,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这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再次,还应当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小学生的注意时间有限,在整节课中完全采用讲授法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当善于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换使用,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听讲出现疲劳和注意涣散现象。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谈话法的缺点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充分的准备。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谈话?提出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以及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怎样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等等,教师都应当在事前周密考虑和安排。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尽管谈话只能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吸引所有的学生。首先,谈话的内容应当是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注意的、在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谈话对象有代表性,比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在谈话时适时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作为补充。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在谈话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达得不够准确、精练,因此在谈话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用规范和科学的表述对学生通过谈话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强化他们的收获。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缺点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需要教师加以注意。
教师运用讨论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讨论内容。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一般来说,讨论内容应当是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选择难度恰当的内容,一般来说,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都不适当,前者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后者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学生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种不同意见尽管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教师不应当“裁判”,急于指出各种意见正确或错误,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善于引导。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时全面巡视、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讨论遇到障碍、深入不下去时教师适当点拨,在讨论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等。这些对于讨论法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
教师运用练习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进行练习,怎样才是达到了练习的要求,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避免练习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在练习之前讲解和示范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保证学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练习的效果。
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教师应当使练习有计划地进行,循序渐进。
4.科学掌握练习量。技能技巧的练习需要一定的练习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练习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练习量。此外,一般来说,分散练习比过于集中的练习效果更好,将某种练习分成时间较短的几次完成要比一次性安排更为科学。
5.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要使学生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以便纠正错误和巩固成绩。
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要防止单一、重复的练习方式,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将口头的与书面的、记忆的与操作的、课内的与课外的……等不同方式结合使用。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高练习的效果。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 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七)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五 )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六)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 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方法
学法指导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
l、渗透指导
这是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2、讲授指导
这是开设学法指导课,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3、交流指导
这是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4、点拨指导
这是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5、示范指导
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我们认为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练习,怎样做作业,怎样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数学概念、算理、法则、公式等各类基础知识的学法研究也属于这个范畴。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求同、求异思维对比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要创设间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在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3.教给学生解决间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解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让学生逐步把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将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实践、探索,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实际结合起来,学会发展,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阅读是获得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就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是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关键一环。
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一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先自学,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课堂上带着间题听课。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看书往往重结果轻过程,而我们应指导学生重点看过程。
二是课堂上看书。一般是新课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有时老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是课后阅读课本。其目的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长或难记忆的概念,则需要学生加深理解。另外,课后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钓知识。5.让学生学会操作方法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算理、公式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对照、比较、分析、概括而获取的。当然,操作活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正确、科学、有序、合理的操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操作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操作是手段,是过程,不是目的,不是单纯为操作而操作。教师要善于将学生操作这一外化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不断形成和扩展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6.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的好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哪怕提出的问题不尽合理,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而是要鼓励他们多思、多问,保护他们好问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大家讨论得到解决,会极大促进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问。问题一般在这样几个环节寻找:一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_
二是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
三是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
四是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
五是在知识的作用方面找等等。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处处都可能存在问题,只要广大小学生不断产生疑问,不断解决疑问,积极动脑思考,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既生动活泼又积极主动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发问,要鼓励他们张开嘴巴,勇敢地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普遍提高。7;教会学生整理知识脉络,总结学习过程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联系的教学,即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有利于学生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结构中去,以便发现规律,进而自觉地运用规律探索新知,进一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动力。8.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数学交流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以游戏、阅读等方式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数学思想以动作的、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儿童语言的或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述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就是要教会学生“会听”数学、“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思考“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对象,只有多交流、多讨论,才能促进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智力水平迅速发展。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学法指导应把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放在首位,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掌握的方法去主动获取新知乃至去创造新知。因此,教师在学法指导时,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吸取、借鉴、完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2.渗透性原则。数学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因此,教师应将学法指导寓于教学方法之中,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二者同步进行。
3.差异性原则。学生的数学基础、个性特征乃至学生情况等多种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要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4.操作性原则。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教师提出的学习指导要求要具体明确,具有一定的操作J性。大凡学习指导要求太繁、过简或笼统含糊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5.整体性原则。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了发挥学习指导的整体效应,各个学科应从不同的角度、侧面,不同的层次、渠道全面进行学习指导渗透。如各个学科应“以学定教”,通过导人—新授—练习—小结—作业等渗透习方法,通过讲授—提问—板书—答疑等提示、点拨、总结学习方法。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
1.讲授指导。讲授指导就是教师将自己掌握的学习数学的方法直接地讲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照法去实践。
2.渗透指导。这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在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传授知识中指导方法,随时渗透。让学生既知道学习结果,又掌握学习过程,既懂学习步骤,又会学习技巧。
3.示范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过程的规律告诉我们,有些学法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去效仿。
4.提示指导。这种指导方法要求教师在适当时机加以适当点拨、提示,学生便能抓住要点,迎刃而解。即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掌握方法。
5.交流指导。此指导就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以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之目的。这种方法有很多好处,首先通过总结与交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总结与交流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学习方法;再者通过总结交流,更容易推广他们的经验。
6.归纳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许多学习方法,但可能是不太系统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的学法得到巩固。我们认为,数学学法的研究要与数学的教学研究有机结合,教法的研究有助于学法的研究,学法的研究能促进教法的研究。研究任何一种数学教学都必须与学法研究紧密联系,同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变教为学,着眼点是以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进程、知识的发生过程来设计教学。
④ 新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2018年4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教师作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创新教学的重要性》一书,书中基于国际经验,总结出了6类创新教学法,并通过27个国家和国际的学校网络组织案例解释了教师如何使用这些创新教学法。到底有哪些创新教学法值得我们学习,未来的教育走向会因此得到怎样的变化呢?一起来看看。
唐科莉整理
01 计算思维教学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计算思维教学实践的核心是以计算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的方式思考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其起点是计算机,但是计算思维教学不一定意味着使用计算机和掌握编程或代码。它是使用问题解决思维和计算机科学的全新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计算思维不仅是增加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程,还要更好地理解科学家如何使用计算机形成问题框架,并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的教学技巧包括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平行加工、模型验算、排除故障和寻找策略。
这类教学法明确将编程和代码作为一种新的素养进行培养,是学习信息通信技术的一种新方法。
这一教学法有几个基本要素:
计算思维教学法,不但强调一般性信息通信技术技能的掌握,更强调理解计算机科学以及它与数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中实施计算思维教学法:
首先,需要全面思考数学与信息通信技术技能,要从传统的基于学科的规划,转向基于横向能力与技能设计的活动;
其次,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中小学教师具备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技能,熟悉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使用信息通信技术。
开发国家课程和严格的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课程等,都有助于增强计算思维教学在学校中的实施。(新教学支持系统:以专业指导专业,以名师成就名师)
02 体验学习
(Experiential Learning)
体验学习是指将学习者直接与正在学习的现实之间建立联系的教学法。学生通过积极的体验、探究和反思进行学习。
这类创新教学实践包含一些最能代表学校创新的教学法(如项目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应对真实、复杂的挑战的关键技能。
体验学习非常关注环境、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及反思与解决冲突的作用。
体验学习教学3种形式——
1.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其核心是真实世界的问题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发学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并应用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减少指导,让学生积极发言并发挥作用。
项目会围绕一个问题或挑战开展。学生会反复走进实验室,参与多样化活动及开展研究,在真实的探究中合作、讨论和开展个性化学习。
2. 基于服务的学习(Service-based Learning)
3. 不确定性能力教学(Teaching of Uncertainty Competence)
学会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应对知识的不确定性,需要构建起一个将不确定性纳入学习过程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批判思考世界,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不确定性能力包括应对不确定的信息和情境,该能力可以分为三类:学会评价、容忍不确定性和减少不确定性。
比如,户外/ 探险学习就是这类教学实践的典型,要求学生面对不熟悉的情境并走出舒适区,需要合作、讨论、反思并与社会联系。
体验学习不仅是一个发现过程,其目的也不仅是复制科学发现过程。
因此,教师注重搭建脚手架(Scaffolding)为学生提供支持非常重要,如提供专家指导,组织复杂的任务,并降低认知要求等。
03 混合学习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最大化技术与数字化资源的优势,根据学生的需求促进差异化教学,并推动课堂互动。
这一教学实践是建立在通过小组活动和密集的面对面互动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
在计算机提供相关信息后,教师就从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用于概念的应用,并开展更具交互性、复杂的课堂活动或者进行一对一教学。
在混合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聚焦概念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要求更高、更复杂的问题任务,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并推动同学之间的交流。
混合学习主要有3种形式——
混合学习要想成功实施,需要深入反思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教师要有改变教学的意愿,教师还需要创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参与度。
由于非常依赖数字化资源,教师还需要具备操作技术的技能,并在互动中理解内容、技术和教学法。
04 游戏化教学
(Gamification)
游戏化教学通过玩耍和游戏教学,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促进学习。
游戏和玩耍在儿童的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智力、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在创新与教学中,使用视频游戏是全球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新趋势。
这类教学创新有2个主要的教学要素:
动机要素(快速反馈、目标、参与和渐进的挑战)
情感要素(故事和身份、合作与竞争)
游戏化教学一直在大量学科中成功应用,如科学、数学、语言、体育、历史和艺术及设计。
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学习感觉就像玩耍一样、每个环节都有相互关联、从做中学、反馈及时并持续、不断有挑战。
基于这些原则,游戏化教学超越了游戏的设计,强调玩耍的基础作用和游戏,融入正规教育的方式。
05 具身学习
(Embodied Learning)
具身学习指各种关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实践,强调身体和情感的重要性。
具身学习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创造性体验和积极参与的重要作用。
具身学习有各种形式,如艺术和基于设计的学习、新的体育教学法、创客文化运动等。
具身学习的主要理念是,学生自觉使用身体去学习,比坐在桌边或电脑前更有效。
大脑尽管对于学习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认知与行为源泉,情景化的认知需要将身体、情感与社会要素都纳入学习环境中。
这一教学实践,使偏向抽象思维、个体被动获得内容的传统教育系统正发生改变。
具身学习的教学原则包括:
这些原则对于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儿童有两个自然的学习倾向——创造力和表达,将这两个动力结合,具身学习才能促进知识的获得。
具身学习教学3种形式——
具身学习特别适合培养学生好奇心、灵敏度、多视角思考、冒险、隐喻思考及其他元认知技能和执行技能等,也有助于社会情感技能培养和探讨一些跨学科内容,如性别问题、多样化等,因此与21世纪技能高度相关。
在学校中,具身学习可以在三个层面实施:
第一,体育与艺术课上的各种活动和体验,比如将科学课上对光合作用的解释与舞蹈结合,帮助学生学习这一概念;
第二,工作坊或者项目,通过与校外的艺术家或专业人士建立合作,为反思通过具身学习学到的课程和内容提供平台;
第三,将身体运动、创造性培养和情感融入学校和核心学科中。现在有越来越多学校、相关计划和专业机构提供这类实践的相关指导和工具箱。
06 多元读写能力和基于讨论的教学
(Multiliteracies and Discussing-based Teaching)
这类教学创新涵盖各种实践与教学原则。其本身就融合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教学法:多元读写能力教学和基于讨论的教学。
这类创新教学实践强调: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和批判素养的核心,应该将知识置于政治、文化和着作者的背景中,通过换位思考和合作解构故事。
课堂讨论更重视学生质疑所获得的观点以及“去主导语言中心化”的核心。
该类教学包含4大教学原则:
不过,将多元读写能力和基于讨论的教学实践引入课堂和学校中正面临许多挑战: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兴趣,与学生课堂外的经验建立具体的联系,尤其是对学生生活的社区及历史背景的了解;
教师必须保证必要的支持,让学生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解决复杂问题和反思;
让其他语言进入课堂和学科中,可能会让教师感觉受到压力;
教师需要与专家合作,解决学生在沟通与语言中面临的障碍,同时教师缺乏技术应用的能力与自信也是该教学实践应用的一大障碍;
为了与广泛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建立联系,教师迫切需要进行培训。
⑤ 现在新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国古代的教育的根本在于求善,虽然一些人很功利,弄出了八股文,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大思想家和大文学家。近代世界的西方教育的根本在于求真,虽然人性有些散漫,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大哲学家和大科学家。但是近六十年以来中国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同于中国的古代教育,也不同于西方的现代教育,所以可以称之为中国模式,这是一种完完全全可以申请专利的教育方式,是中国独创的。
中国模式的教育特点有:
一是应试教育全面泛滥。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以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简单运用考试为核心来运转,既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考虑学生的道德修养,更不要考虑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创新能力了。大学之前在应试,大学之后在应付,学的越高,应付的越容易,职称越高,应付的越轻松。
二是教育理念全面衰变。教育以学生为根本,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圈养。教学好坏的关键是教师,但是不管懂不懂教育都可以来当老师。教学本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现实中却变成了题海战术和知识讲述。一百个人对于教育的理解,有九十九个认为教育就是上课,学习就是上课,上课就是把书本的知识讲一遍,学习就是做一堆的题。学生弄不明白的知识,教师就应该立刻讲解。
三是教育被行政权力完全左右。中国所有学校的上面有一个太上皇,它的名字叫。中国的大学校长是由行政部门任命的,所以校长懂得政治但不懂教育。看看一大堆的行政官员和大学校长在那里胡言乱语的说用中国模式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知道这些人对于教育无知到什么层度。学校的行政力量完全凌驾于教育和学术力量之上。
四是教育改革由推动。教育出现了问题,并不是找教育家和教育者来解决,而是放到官员的桌面上。教育的未来如何,并不是由懂教育的人来设想,而是一群根本不知教育科学为何物的政客在那里天马空。
五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轨,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增加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以后走向社会的时候有能力立足,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社会是完全脱轨的,学生在学校里只学到了知识而并没有真正能应用与实践之中,这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轨的主要是中学学校,目前大部分大学学校都开始重视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互结合,比如很多大学都定期开展了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而目前很多中学学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完全的封闭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家庭社会中失去了实践的能力。
六是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最聪明的,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发现孩子的聪明,其实在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重视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才能正确的培养孩子,其实很多老生都苦恼的坏孩子其实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顽皮而是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对,现在的学校大部分都开始重视针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教育,很多学生甚至针对每一个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始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真实培养出人才,而普及性的学校教育会导致很多孩子和学生的个性被整体忽视而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
七是学校教育太呆板不灵活,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模式太呆扳而不灵活,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模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讲,最多就是考试和作业,而这种学校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很多和单位都这样抱怨到招聘来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说这些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一点思想上的创新意识,虽然学历都不低但是却很难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才,这就说明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都是思想非常僵硬的而不能灵活的适应实际,这就说明中国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方式呆板不灵活,导致很多学生都不能灵活的把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更谈不上思想的创新,因此中国的教育模式需要改进,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课堂不是呆板的而是灵活的,学生甚至随时都可以和老师进行辩论,而老师们也会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思想,有时候,老师也会成为学生,学生也会成为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而呆板的课堂教育只能培养出思想固定僵硬的高学历中国的教育很难说清楚,源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源于中国的体制。教育本身是件伟大的事情,但是在现实中却变成大家懒的再提及的事,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教育问题多不甚数。
追溯中国历史早期的教育发源,最早的教育是师徒式的,是一种把技术融入到教、学、练、用、创新几项活动中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集传授与研究为一体,可以真正把精髓传递给教育接受者。并且可以让技术在传递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进步。
而当前的大众教育,由于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大,没有精力顾及实践运用。一味的传达理论知识,然后用考试来检查成果,于是考试成了学生的一种证明自己有多强的方式,进而考试成了学生的最终目标。考试科科一百分也不一定就成了国家主席、总裁。其实考试只是一个附属教育手段,只能用来督促学习。用考试来检测一个学生的能力本来就是一个不全面的方法,而把考试当作唯一检测手段就是一个错误。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是为了发展。现在的教育形势大有让学生一切为了考试的态势。研究应试教育的出现,就是学校由于人数太多,精力不够,减少了实践时间,鉴于测试的目的而增加了考试。经过各校各地区的效仿、竞争、改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渐渐把考试当作对学生的主要考核手段,于是,没有正式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生把考试当成了最终目标。虽然努力奋斗,细想之后却发现这并没有实际意义。
一个国家要想长时间立足当前的世界,教育并且是优秀的教育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可以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工具。教育是相对于从前中国的精英教育而言。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只有一部分适龄儿童走进课堂,有极少一部分人可以走进大学校园。当时的大学课堂是一种交流式的环境,是一种研究式的环境。可以让人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消化知识。走出校园,这是一群可以称得上是精英的大学生,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当时的这种教育可以称得上是精英教育。
现在,各种参差不齐的大学盲目扩招,加上走非正常路线进入大学的学生,大学容纳了太多的受教育群体,甚至充斥有很多质量达不到大学生标准的人员。受教育的人增加,教育者也要相应增加,国家培养体系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合格的大学教育者,于是很多不合格的人员也挤进了大学教育者的行列。这样,大学这个名词,不再因为其学识,学术之大而是纯粹的房大人多之地,于是成就了所谓的大众教育。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让一部分人先接受优秀的教育,然后带动其余人一同拥有强大的的知识能量。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上一部分精英培养下一部分精英,一代一代逐步推进。
如果你想成才,那得靠自己,这话才是最管用,最合乎实际的。现在的孩子难教,转型期的社会好坏标准模糊,教育这时该做什么是当政者要认真考量的问题,可惜现实的情况让每个人都痛心,是学生过来的人,不怀疑国内的教育目的和本质,那才叫奇怪!
我的看待是:成才主要靠个人,所有的一切交给时间。等到成才之日就是看清中国教育实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