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化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所谓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一般与其价格呈反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所谓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与其价格呈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当然,影响需求与供给变动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影响需求变化的其他因素还有消费者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因素还有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这些因素变化了,会导致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发生位移,从而也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化。但是,在均衡价格下,供求相等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都找到了买主或者所有需要这种商品的人都得到了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可能认为这种均衡价格太高而放弃或减少购买;一部分生产者可能觉得这种均衡价格太低而减少生产或增加库存。
均衡价格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阿弗里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提出。马歇尔放弃价值分析而从价值的形式一一交换价值人手,而交换价值是一物与另一物交换的比例,其中一物固定为货讯 因而,(交换)价值分析也就成了价格分析。因此,均衡价格理论也就成了价值理论。马歇尔用 \"供求函数论\"取代旧的供求论,用边际成本来说明供给价格,用边际效用来说明需求价格,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在决定均衡价格时犹如剪刀的两片刃,但实际上马歇尔自己认为他只是打算对古典经济学加以新的解释。马歇尔用\"长期的正常条件\"替代古典经济学的\"自然条件\",用 \"正常的\"\"替代\"自然的\",当然 \"正常的 一词与 相然的 一词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同时,马歇尔还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某些传统,即生产费用在价格决定中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商品价值(交换价值)或均衡价格主要由供求决定;而长期看,它主要由生产成本决定。
同时,马歇尔引人了 \"时间\"概念,由此将均衡价格划分为\"暂时的均衡价格\"、\"f期的均衡价格\"、\"长期的均衡价格\",其申\"长期的均衡价格\"相当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自然价格\"或生产费用价格和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但是马歇尔用报酬递增、报酬递减和报酬不变三种情况来推导供给曲线,与其 \"完全竞争\"的假设是矛盾的,由此产生了\"马歇尔悖论\",从而使其均衡价格理论陷入困窘,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
通常所讲的均衡价格是马歇尔的概念,而马歇尔的\"均衡\"是局部均衡。虽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对后世影响甚大,但现代一般均衡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却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19世纪末创立的\"一般均衡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价格理论有根本性差别:一是它不像马克思那样将价值价格决定分析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撇开了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放弃 \"价值\"分析,仅注重价格决定的技术分析;二是它放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剩余\"概念等传统,而是关注既定资源条件下的优化配置问题;三是它是主观价值论,尤其是对 \"效用\"、\"边际效用\"等概念,难以进行客观评估。当然,均衡价格理论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如突出考虑市场需求因素,注重优化资源配置问题等。并且,马歇尔的\"长期正常的均衡价格\"是对古典的\"自然价格\"的发展,与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❷ 均衡薪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员工所提供劳动应有各种形式的补偿。就是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不能指望员工在不给任何工资的情况下就去干活,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利益驱动的,企业的任何一个职位上的功能都应该和经济利益挂钩。如何挂钩,就是薪酬管理的艺术。
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所谓均衡价格,就是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达到一致,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一般地说,需求价格是指买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取决于这种商品对买者的边际效用。
含义
均衡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决定工资的一种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以均衡分析为方法论基础而提出。劳动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亦即取决于边际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产量;劳动的供给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的生活费用,即劳动者维持自身及家庭生活所需的最低生活费用。
❸ 马歇尔均衡价值论的马歇尔均衡价值论的特征
1、折衷与调和。马歇尔把英国古典经济学﹑边际效用价值理论﹑G.F.李斯特的国家主义经济学历史学派﹑数理经济学派等都结合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以英国经济学传统为本﹐着重吸收了边际主义原理和方法。
2、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他确信经济变化和自然界的变化一样,是缓慢的﹑渐进的,没有本质差别,只有数量和程度上的不同。这种哲学指导思想,使他在构造经济理论的过程中侧重于静态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而采用边际方法对商品价格的均衡进行量的分析,则是连续原理的必然发展和具体化。
❹ 马歇尔均衡价值论的马歇尔对均衡价值论的认识
均衡价值论是《经济学原理》的核心。马歇尔以英国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费用论为基础,吸收边际分析和心理概念,论述价格的供给一方;又以边际效用学派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改,论述价格的需求一方,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之两刃,是同时起作用的,从而建立起均衡价值论。
马歇尔分析了均衡价格的3种形式:暂时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均衡价格,研究了生产成本的3种情况:递增成本、递减成本、不变成本,提出了“弹性”理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概念,并建立了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及其公式。马歇尔还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论述了工资、利息、利润、地租,它们分别是劳动、资本、企业家能力和土地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是静态局部均衡分析的典型。《经济学原理》集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发展之大成,并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❺ 均衡价格理论的分析方法
经济学中,用以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在供求论中,均衡指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使买卖双方都满意并愿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状态,一种不再变动或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 图中,S 是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D是需求曲线。竖轴表示价格( P ),横轴表示数量(Q)。当价格为 P2 时 ,生产者愿意提供较多商品,而消费者仅愿意购买较少商品,供给超过需求;这时,价格必然下降 , 生产者也不得不缩减生产。当价格为 P3 时,生均衡产者愿意提供较少商品,而消费者愿购买较多商品 ,求过于供;这时,价格必然上升,生产者扩大生产。当价格为P1时,供给和需求相等,表现为两曲线上相交的点E。E即为均衡点,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接受并愿保持此水平上的价格(P1)与数量(Q1)。
均衡可以分为稳定 均衡和不稳定均衡 。如果均衡体系受到外力干扰离开均衡点,经过一段变动又回到原来的均衡位置,这种均衡称为稳定均衡;否则,称为不稳定均衡。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是均衡概念的较早引入者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创立者。马歇尔运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价格,建立了均衡价格论。他主要考察了单个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或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称为局部均衡分析。瓦尔拉斯在研究价格时,考察了所有各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注重各个商品市场之间、各个要素市场之间以及各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间价格和数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或所有各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一般均衡分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均衡和均衡分析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❻ 什么是均衡价格论
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马歇尔在假定其他商品价格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个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按照马歇尔的说法,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他认为,二者的一致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背离,就会通过供求量的变动,使市场价格恢复到均衡点。马歇尔在分析均衡价格时,引进了时间因素,他把市场价格分为暂时(一天或几天)的市价、短期的正常价格和长期(一年以上)的正常价格。他认为,时间长短不同,对于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较量趋于均衡的情况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对均衡价格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❼ 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与市场资源配置
价格理论。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亦即他的价值论。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生产费用)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效用)决定论结合起来了。他认为,需求和供给二者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这样,马歇尔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市场资源分配论。马歇尔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即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他们的均衡价格——工资、利息、和利润。
❽ 马歇尔如何理解时间长短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马歇尔价值理论中的时间因素
张健君
将时间因素引入价值理论,是马歇尔的一个“创新”,也是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一个特
点。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恰当评价其经济理论。
一、马歇尔价值理论中的时间因素
以价格代替价值,是马歇尔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下,他杜撰了均衡价格论。
这一理论认为,价值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在需求背后起作用的是边际效用,在供
给背后起作用的是生产成本,当需求和供给的力量达于均衡时,就形成了均衡价格。
但是,马歇尔认为,在不同的时间里,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为
此,马歇尔将市场价格区分为暂时价格、短期价格和长期价格。所谓“暂时”是指一天或几
天,供给量或产量来不及发生变化。“短期”是指几个月或一年,企业主可以通过增减工人
和原材料来调节产量,以适应需求的变化,但没有时间来增减他的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
“长期”是指几年或更长的时间。生产者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增减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要
素来调节产量。
马歇尔认为,暂时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因为这时供给量是不变的。在短期中,供给和
需求对价格形成所起的作用大致相等,因为生产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产量和生产成本,
在需求变动的同时,供给也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变动,从另一方面来影响价格的形成。在长期
中,由于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所以不管需求如何变动,供给能够不断地适应
它,供给价格或生产成本也能不断与需求价格相近甚至相等,当生产成本无法适应需求价格
时,生产者就不会继续生产,从而迫使需求适应供给。因此,在长期中,市场价格主要由供
给决定。对于上述三种情况,马歇尔概括地说:“就一般而言,我们所考虑的时期愈短,我
们就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时期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经
济学原理》下卷第41页)
马歇尔还分析了供给弹性中的时间因素。供给弹性就是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换
言之,就是供给变动率对价格变动率的函数关系,既然这里有“变动”和“反应”,那就需
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生产者,它(他)们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或作出相应变
动所需时间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对于手工产品而言,价格的变动可以在短期内引起产量的骤
变。因为一般说来手工产品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而其资本和技禾的密集程度很低。
随着价格的升降,企业可以很快地增减工人,从而增减产量,所以,马歇尔认为:在短时间
内,手工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大。相反,在长时期中,手工产品的技术条件的变化和资本的扩
大比较有限,而其产量的长期缩减又会使企业濒于倒闭。因此,在长时期中,手工产品的供
给弹性较小。对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机器大生产或自动化企业来说,情形正好相反。
在短时期中,其供给弹性很小,在长期中,其供给弹性较大。
二、时间因案在均衡价格论形成中的作用
关于价值论中的时间因素,并非马歇尔最早谈到。早在马歇尔之前,例如穆勒等人,都
曾提到过在较短的时间内价格由供求关系调节,在长时期中,价格等于生产费用。但是,他
们都没有将时间作为一个专门的因素引入价值理论,没有了解到时间因素对于他们主张的供
求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正因为这样,马歇尔以前的供求论都不够完备。J·s·穆勒将所
有商品分为三类,第一类即那些数量不可能人为地增加的商品,其价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
定;第二类即可以自由再生产的商品,其价值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而接近于其生产成本,第
三类即可以自由再生产但其成本递增的商品,其价值决定于最高单位成本。马歇尔认为这种
分类法不够“科学”。第二类商品的每个单位成本不会是一样的,即单位成本不等于平均成
本,而该类商品的价值也应该决定于最高成本。因此,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价值决定原理实际
上是一样的,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为两类。
那么,能否由此断言第二类和第三类商品的价值都决定于它们的最高单位成本呢?马歇
尔认为不能这样说,商品价值是否取决于成本,还须看时间的长短而定。于是马歇尔引进时
间因素,以暂时价格、短期价格和长期价格取代穆勒的分类法。马歇尔的暂时价格的核心是
供给量无法变化,这里包括了穆勒的第一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原理,其短期和长期价格理论则
包括了所有能够自由再生产的商品价值决定的原理。当然,其暂时价格对白由再生产商品也
是有效的。马歇尔将各种情况都统一于时间因素之中,各种情况的不同只是由于时间长短的
不同。抓住一个因素而囊括全局,从而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论证了资产阶级价值学说中的供求
论。
时间因素不仅使马歇尔的供求论比穆勒的理论更加精巧,而且是他对生产费用论和边际
效用论进行折衷的重要工具。在马歇尔之前,生产费用论和边际效用论是两种相对独立的庸
俗价值理论,而且二者都和供求论联接在一起。前者将供求关系调节的价值归结为生产费
用,后者则把它归结为效用或人对物的主观评价。马歇尔将二者综合起来,使它们在一个体
系中安然并存。然而,在供求关系中,效用或需求起什么作用?供给或生产费用又应置于什
么位置?如何回答这些间题,对于马歇尔的折衷主义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而马歇尔正是借助
于时间因素的分析,在资产阶级价值学说史上第一次对它们作出了说明,即时间愈短,价值
更多地取决于需求;反之,时间愈长,价值更多地取决于供给。倘若没有时间因素,马歇尔
就不能说明需求和供给的作用到底如何,也就不能彻底完成资产阶级价值学说史上的大折衷。
三、对马歇尔的时间因素的批判
怎样看待时间与价值决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截然不
同。马克思也非常重视时间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他指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正是商品生
产者的劳动所持续的时间,因为只有用劳动时间的长短才能衡量劳动耗费的大小。在此,马
克思抓住了时间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根本作用。马歇尔却与此不同。他所看到的是时间与价
格形成的关系,他对商品生产中的劳动时间视而不见,相反,却用一种包括了生产和交换活动
中的种种变化的时间来取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更具体地说,他看到的只有价格现
象中的时间因素,并以此抹杀了价值决定中的时间因素。这便是马歇尔时间因素的庸俗性。
由于马歇尔抹杀了劳动时间在价值形成中的决定作用,他在考察短期和长期的时候,也
就否认了供求调节价格这种表面变化中隐藏着的不变实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或者说在供给
量无法发生变化的条件一I:,市场价格的确主要是受露求的基响,但江,不招liJ场价格如何变
一60
.张健君
马歇尔价值理论中的时间因素
将时间因素引入价值理论,是马歇尔的一个“创新”,也是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一个特
点。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恰当评价其经济理论。
一、马歇尔价值理论中的时间因家
以价格代替价值,是马歇尔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下,他杜撰了均衡价格论。
这一理论认为,价值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在需求背后起作用的是边际效用,在供
给背后起作用的是生产成本,当需求和供给的力量达于均衡时,就形成了均衡价格。
但是,马歇尔认为,在不同的时间里,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为
此,马歇尔将市场价格区分为暂时价格、短期价格和长期价格。所谓“暂时”是指一天或几
天,供给量或产量来不及发生变化。“短期”是指几个月或一年,企业主可以通过增减工人
和原材料来调节产量,以适应需求的变化,但没有时间来增减他的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
“长期”是指几年或更长的时间。生产者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增减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要
素来调节产量。
马歇尔认为,暂时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因为这时供给量是不变的。在短期中,供给和
需求对价格形成所起的作用大致相等,因为生产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产量和生产成本,
在需求变动的同时,供给也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变动,从另一方面来影响价格的形成。在长期
中,由于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所以不管需求如何变动,供给能够不断地适应
它,供给价格或生产成本也能不断与需求价格相近甚至相等,当生产成本无法适应需求价格
时,生产者就不会继续生产,从而迫使需求适应供给。因此,在长期中,市场价格主要由供
给决定。对于上述三种情况,马歇尔概括地说:“就一般而言,我们所考虑的时期愈短,我
们就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时期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经
济学原理》下卷第41页)
马歇尔还分析了供给弹性中的时间因素。供给弹性就是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换
言之,就是供给变动率对价格变动率的函数关系,既然这里有“变动”和“反应”,那就需
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生产者,它(他)们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或作出相应变
动所需时间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对于手工产品而言,价格的变动可以在短期内引起产量的骤
变。因为一般说来手工产品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而其资本和技禾的密集程度很低。
随着价格的升降,企业可以很快地增减工人,从而增减产量,所以,马歇尔认为:在短时间
内,手工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大。相反,在长时期中,手工产品的技术条件的变化和资本的扩
大比较有限,而其产量的长期缩减又会使企业濒于倒闭。因此,在长时期中,手工产品的供
给弹性较小。对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机器大生产或自动化企业来说,情形正好相反。
在短时期中,其供给弹性很小,在长期中,其供给弹性较大。
一神一
动,它总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例如,不管对肉和白菜的需求如何变化,前者的价格总不会低
于后者。根本原因在于一斤肉的价值总是大于一斤白菜的价值。其次,所谓短期市场,也绝
不是独立的市场,它总是与以前的市场有种种联系。某一天市场上的供给量和价格水平都是
跟以前的供应量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这一天的需求量因而部分地取决于以前的价格水平及
当天的价格水平。这些情况表明,较短时间内的市场价格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一时间内的需
求,它也受到以前市场情况的重大影响;而且,需求也受到价格的影响。马歇尔将较短时间
内的价格变动完全归结为这个时期内需求的变化,显然是片I盯的,如果较短时间的市场真是一
个与以前无关的市场,那么,价格当然就主要是由需求所左右了。从而否定了劳动对价位的
决定作用,这就是马歇尔将时间因素引入价值论的根本错误。
马歇尔认为,在长期中,价格将等于生产成本,这种说法本身似乎没有很多值得指责的
地方。可是,由于马歇尔对生产成本作了极其错误的解释,他的这一说法也就陷入了庸俗的
境地。众所周知,马歇尔将生产成本分成实际生产成本和货币生产成本两种范畴,前者是劳
动这种“反效用”和资本这种“节欲”之总和,后者则是前者的货币衡量或货币表现。马歇
尔的长期价格如果是等于实际生产成本,那就是说价格等于“反效用”和“节欲”的总和,
这显然庸俗不堪。如果说长期价格等于货币生产成本,那就是说价格等于价格,因为货币生
产成本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和。可见,不管马歇尔对生产成本作何种解释,他的长期
价格的命题是庸俗的。
四、马歇尔时间医素的合理性
我们认为,供求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价格也会反过来影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那么,不
管是供求影响价格,还是价格反馈于供求,这些过程的发生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时间长短
不同,供求和价格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在较短的时间内,供给量比较固
定,随着时间的延长,供给量可以作较大的变动;许多商品的需求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变动较
大,例如节日中消费的肉食。但在较长的时期中,需求相对地稳定;有的产品在较短时期中
价格较高,但在很长的时期中,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价格可能降低。可见,在商品生产和
交换的实践中,时间因素确实起作用。如果在承认劳动价值理论的前提下,承认时间在产量
和价格变化中的作用,是符合商品经济现实的。
承认时间因素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也有意义。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市场预
测之中。我们之所以要作市场预测,就是因为要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中的需求、供给、价格
以及技术条件等等的变化。例如,对于那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调整产量,尤其是
增加产量,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就要求生产者高度重视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变化。以便
及早调整生产规模,努力降低成本,既不会积压,也不会供不应求,并求得尽可能好的经济
效益。重视时间因素,从宏观上来看也是有意义的。这就是说,在制定宏观计划时,要及时
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要充分考虑到从获得信息,到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完成计划所需要
的时间,并尽可能缩短这个过程。
总之,马歇尔将时间因素依附于其庸俗的价监理论体系,这是错误的,他将各种时间中
的价格形成都归结为供求关系,也是不科学的。但是,时间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客观因素,
马歇尔唤起人们的重视,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对马歇尔价值论,护的时间因素,我们不妨去
其糟粕,取其合理成分。
❾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决定均衡价格的是供给与需求,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候的价格。
均衡价格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阿弗里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提出。马歇尔放弃价值分析而从价值的形式一一交换价值人手,而交换价值是一物与另一物交换的比例,其中一物固定为货讯 因而,(交换)价值分析也就成了价格分析。
所谓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一般与其价格呈反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所谓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与其价格呈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影响需求变化的其他因素还有消费者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因素还有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等。这些因素变化了,会导致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发生位移,从而也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化。但是,在均衡价格下,供求相等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都找到了买主或者所有需要这种商品的人都得到了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可能认为这种均衡价格太高而放弃或减少购买;一部分生产者可能觉得这种均衡价格太低而减少生产或增加库存。
❿ 马歇尔均衡价值论的均衡价格
均衡价值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均衡价格被认为是经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需求价格是买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付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供给价格是卖者为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所愿接受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决定的。庸俗经济学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代替商品的价格,均衡价值论就是价值论。所以,均衡价值论是庸俗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的大杂烩。 需求价格的决定和边际效用的分析联系在一起。马歇尔认为,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需求价格的高低;随着欲望满足程度的增加,边际效用渐减,边际需求也下降。他借助货币来解决主观评价的效用无法衡量的问题。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固定不变,,以价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边际效用就变成了边际需求价格,但是马歇尔并没有把边际效用看作是需求和需求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他认为需求和价格在市场上是相互起作用的。出售的商品数量越大﹐售价越小;需求的数量随价格的下跌而增大, 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随后,他把针对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和需求价格的分析扩大到整个市场,成为整个市场的需求和需求价格。
需求价格的变动还受需求弹性的影响。马歇尔把需求弹性定义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感应性﹐即一个人或整个市场对物品需要量相应于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或上涨) 时增加(或减少)的程度。各种物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必需品”的需求极其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则常常富有弹性。影响需求弹性的重要因素是价格水平的高低﹑消费品的性质和居民购买力的大小。 马歇尔对供给价格的决定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变动规律对价格的影响。对劳动﹑土地和资本三个要素,他承袭了当时许多经济学家的解释,没有任何创新。他的独特之处是提出了第四个生产要素:组织,企业要通过扩大组织规模﹑改进组织和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取“外部的经济”和“内部的经济”,就要依赖于企业家的组织管理才能,因而企业家应该有独立的报酬和供给价格。为此马歇尔把管理人员的薪金﹑资本利息和利润明确地加以区别。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马歇尔把成本分为货币成本和真实成本。各种类型的实物资本﹑劳动和积蓄资本所需的“等待”合在一起,叫做生产的真实成本;为这些所必须支付的货币总额叫做生产的货币资本或生产费用,也就是由生产成本体现出来的产品的供给价格。 根据供需分析提出的均衡价格理论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马歇尔提出了他的均衡价格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马歇尔用图式加以说明,见图
图中横坐标Ox表示商品数量﹐纵坐标Oy表示商品的价格,DD'表示需求曲线,SS'表示供给曲线。假定实际产量为OR,当需求价格Rd大于供给价格Rs时,产量增加,产量指针R将向右移动。反之,当需求价格Rd小于供给价格Rs时,对生产不利,供给将减少,R将向左移动。在供求关系的变动下,如果Rd等于Rs,也就是说﹐如果R正位于供求曲线的交点A时,则供求呈现均衡状态,OH为均衡产量,AH为供求均衡的均衡价格。马歇尔认为,如果市场价格和均衡价格相背离,会通过需求和供给的调整,自行恢复到均衡点。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除上述静态分析外,还包括动态均衡分析。他引进生产率或生产报酬变动概念,认为这种变动有三种类型:报酬不变律,商品的供给价格在各种产量下都不变; 报酬递减律,供给价格随产量增加而增加;报酬递增律,供给价格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在不同的生产报酬条件下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