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可性性和逆推归纳法,动态选择性策略,行动的局限性。
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做出相应的选择的方法,可性和逆推性,动态博弈行动有先后顺序,不同的参与人在不同时点行动,先行动者的选择影响后行动者的选择空间,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做了什么选择。
动态博弈的困难在于,在前一刻最优的决策在下一刻可能不再为最优,因此在求解上发生很大的困难,动态博弈行动有先后顺序。
B. 财务评价的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考虑时间因素,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它主要有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法等。由于这些指标的计算都要用到净现金流量这一数据,故在此有必要先对项目的现金流量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项目的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
一般地,项目的现金流入量包括销售收入(或经营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的自有流动资金等。
2.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出量一般包括:建设期的投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无形资产投资支出、流动资金投资支出)、生产期的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
3.净现金流量
项目的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即: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4.现金流量表(财务)
是指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情况的计算表格。在财务评价中称作财务现金流量表,是因为它是根据估算的财务数据编制的,并且也可以区别于国民经济评价中所用的经济现金流量表。财务现金流量表一般要求分别按全部投资和自有资金进行编制,见财务评价报表(表5-4和表5-5)。
(二)财务净现值法
财务净现值法(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简称FNPV)是指按行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以评价项目投资效益的动态分析方法。它是考察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指标。其表达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式中:CI为项目的现金流入量;CO为项目的现金流出量;ic为基准投资收益率或折现率;n为项目的寿命期(包括建设期和经济寿命期)。
财务净现值可根据项目的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求得。即用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乘以其折现系数,然后汇总求得。当FNPV>0 时,表明该项目有投资净收益并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当FNPV<0时,则表明该项目没有投资收益并在财务上是不可行的。若FNPV=0时,要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则还需考虑所选用的折现率并与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之后确定。
例如,某两项目的净现金流量情况见表5-2,则可分别计算出它们在折现率为10%时的财务净现值。
表5-2 某A、B 两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单位:万元
项目A的财务净现值为:
FNPV =0.9091×1620.5+0.8264×1601.58+0.7513×1580.77+0.6830×1557.88+0.6209×1532.70+0.5645×1505-5000=6743.90-5000=1743.90(万元)
项目B的净现值为:
FNPV =1505×4.3553-5000=6554.73-5000=1554.73(万元)
如果项目要求的折现率小于等于10%,则上述两拟建项目的财务净现值都大于0,说明它们在财务上都是可行的。
另外,在确定项目计算期时,应按拟建项目建设期与经济寿命期之和计算。除建设期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外,对项目经济寿命期的确定,主要以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或主要生产设备)的耐用年限为标准。一般来说,项目的生产期不宜定得过长,以20年为限。这是因为,按折现法计算,把20年后的收益余额折算为现值,为数甚微,对评价结论不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而对于某些水利、交通等服务年限较长的特殊项目,经营期的年限可适当延长。具体计算期,可由部门或行业根据本部门或行业的特点自行确定。
(三)财务净现值率法
财务净现值率(Rate of 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简称FNPVR)是指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式中:Ip为投资现值。
财务净现值率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同财务净现值指标一起使用,从投资额不同的可行方案中选择最好的方案。
如沿用前财务净现值计算例子中的有关数据,则项目A、B的财务净现值率分别为:
项目A的财务净现值率=1743.90÷5000×100% =34.88%
项目B的财务净现值率=1554.73÷5000×100% =31.09%
(四)财务内部收益率法
财务内部收益率(Financial Internal Rate of Return,简称FIR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态评价指标,它是当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收益现值等于成本现值)。内部收益率反映了拟建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收益水平。其表达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财务内部收益率与财务净现值的表达式基本相同,但计算过程全然不同。在计算净现值时,是预先设定折现率,并根据此折现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得净现值。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则是当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求此高次方程的解,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在项目财务评价的工作中,对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一般先采用试算法,后采用插入法求得。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当项目在设定的折现率下,其财务净现值为正时,可选用更高的折现率来测算,直到财务净现值正值接近于零。
第二步,再继续提高折现率,直到测算出项目的净现值为接近零的负值为止。
第三步,根据接近于零的相邻两个正负净现值的折现率,用插入法求得精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需注意的是,两个相邻的折现率的间距不能相差太大(一般不可超过5%),否则,就不够准确。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式中:i1为低折现率;i2为高折现率;FNPV1为正净现值;FNPV2为负净现值。
计算出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可与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否则,就不可行。如以表5-2 中的有关数据来计算项目B的内部收益率时,其计算过程如下:
因项目在折现率为10%时,其净现值为正,故需提高折现率。设折现率为12%,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
FNPV=(-5000)+1505×4.1114=1187.66(万元)
当折现率为15%时,FNPV=695.67(万元);
当折现率为20%时,FNPV=4.88(万元);
当折现率为21%时,FNPV=-117.14(万元)
则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如果行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5%,则项目B的内部收益率是较高的。项目B就可以被认为在财务上是可行的,是可以接受的。
财务内部收益率表明项目自身的实际盈利能力或所能承受的最高折现率,是一个较为可靠的评价指标,一般可作为项目投资收益的主要评价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内部收益率是由高次方程求得的,所以它可能出现这样几种情况:内部收益率只有一个;内部收益率有多个,内部收益率无实数解。因此,使用内部收益率时应作具体分析,以免导致错误的选择和结论。
(五)投资回收期(动态)
在前面,已经计算过静态的投资回收期并对其局限性作过说明,而如果采用动态的投资回收期来说明项目投资回收速度的快慢,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局限性。所谓动态的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情况下,收回项目的投资额所需的时间。用公式表示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动态的投资回收期是表示项目在设定的折现率情况下,收回项目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即项目的净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期限。如果计算出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较短,则表明项目的投资回收能力较强;否则,投资回收能力就差。如以表5-2中项目的有关数据,设折现率为10%时,则可将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过程用表5-3表示。
表5-3 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Pt=(5-1)+57.33÷951.65=4.06(年)
一般,有如下关系存在:当项目在设定的折现率下的FNPV>0时,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一定存在,且其小于项目的寿命期;当项目的FNPV=0时,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等于项目的寿命期;当项目的FNPV<0时,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存在。另外,以动态投资回收期作为指标来判断、选择可行投资方案时,应以动态投资回收期最短的为优。
(六)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是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对生产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变化幅度较大的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成本和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投资利润率可根据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求得。在财务评价中,投资利润率可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对比,以判别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本行业的平均水平。
(七)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内的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成本和费用
或年利税总额=年利润总额+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资源税
投资利税率可根据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求得。在财务评价中,投资利税率可与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对比,以判别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是否达到本行业的平均水平。
(八)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投入项目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资本金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企业在建立时,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额。
(九)财务外汇净现值、财务换汇成本及财务节汇成本
1.财务外汇净现值
外汇净现值是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对国家外汇状况影响的重要指标,用以衡量项目对国家外汇的净贡献(创汇)或净消耗(用汇)。外汇净现值可通过外汇流量表直接求得,当有产品替代进口时,可按净外汇效果计算外汇净现值。
2.财务换汇成本及财务节汇成本
它是指换取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国内人民币的投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产品虽然内销,但经主管部门批准可按替代进口考虑的项目,应计算财务节汇成本,即节约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国内人民币的投资金额。它等于项目计算期内生产替代进口产品所投入的国内资源现值与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外汇净现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当财务换汇成本和财务节汇成本小于或等于影子汇率时,则表明从获取或节约外汇的角度考虑是合算的。
(十)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等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其主要指标有:
1.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
该指标是指在国家现行财政规定及项目的具体财务条件下,以项目投产后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偿还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不包括已用自有资金支付的建设期利息)所需的时间。其表达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式中:Id为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之和;Pd为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从借款开始年计算,当从投产年算起时,应予以注明);Rt为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包括利润、折旧、摊销费和其他可用于还款的资金。
借款偿还期可由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及国内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直接推算,以年表示。其详细计算公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涉及外资的项目,其国外借款部分的还本付息,应按已经明确的或预计可能的借款偿还条件(包括偿还方式及偿还期限)计算。
当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期限时,即认为项目有清偿能力。
2.资产负债率
这是反映项目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及偿债能力的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该值在40%~60%较适宜。其表达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3.流动比率
这是反映项目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合理值为2。其表达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4.速动比率
这是反映项目快速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合理值为1。其表达式为:
油气工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第3版)
C. 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有有几种 参数分析 动态分析
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有3种__蔡_治觥⒈冉暇蔡_治龊投__治
一,1、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了“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做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
二,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自变量是已知和固定的,来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比较静态分析:对变化前后自变量条件下的因变量进行比较,但不考察从原均衡状态到新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三,3、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决策的最优化是通过边际分析实现的。
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经济模型。所谓研究方法,是针对目的来说的。我们想要解释世界上存在的一些“stylized facts”(典型化事实),并且相信,知道了这些事实发生的机制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于是经济学家以数学为工具,用建立模型的方式模拟现实,这就是经济模型。
D. 动态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什么
动态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动态评价方法:年值法、现时价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值法。
(一)年值法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计算项目在寿命期内的每年的成本或收益净值。
1. 年成本:只考虑寿命期内每年的支出成本。只用于择优(AC成越小越好)
2.净年值:考虑项目寿命期内全部现金流。既可判别可行又可择优
(二)现时价值法
1.现值成本法(PW法):考虑寿命期内的全部费用支出的现值。只用于择优。
2.净现值法(NPV法):考虑到收入和支出的总现值,即净现值。 既可判断可行性,又可择优。
3.净现值指数(净现值率)
注意:净将来值,净年度等值,费用年值。
4、现值法评价(优缺点)
(1)优点:直观,“量”明确.
(2)缺点:容易忽视投资的“质”的方面,多方案决策时,有利于高投资的方案.期望收益率的选取带有主观因素,选择不当,则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择优需要与其他指标(NPVI)配合。
(三)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
(即资本的边际效率)指在项目寿命期内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四)收益成本比值法
是指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收益的等价值(年值)与成本的等价值(年值)之比.
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作为进行时点分析和时期分析或过程分析的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分析方法,是有用的分析工具。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加以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有助于改进经济分析的质量。西方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是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分别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作为一种静态经济理论,则是静态分析方法与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庸俗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而哈罗德的动态经济学,则是动态分析方法与凯恩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对待这类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的理论,应该进行有批判的分析。
E. 动态评价方法主要针对什么
动态评价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相对应的两个类别。前者研究什么是均衡状态及达到均衡状态所要求具备的条件,但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或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后者研究各经济变量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生的变化,探讨各经济变量调整的“时延”及其对经济体系变动的影响过程。
分析方法渊源 运用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由来已久。例如,人们在D.李嘉图的着作中,既可看到他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假定下,研究商品价值和价格如何形成以及价格永远围绕着价值而升降的静态分析;也可看到他关于随着人口增加、农产品涨价,名义工资上涨,而利润率势必趋于下降的动态分析。J.S.密尔是第一个在经济学中区别静态和动态概念的经济学家。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中的若干应用》(1848)一书,就是区分为静态经济与动态经济两部分来加以论述的。
首先明确提出要用静态与动态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他在《财富的分配》(1899)一书中提出,静态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个静态社会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在这个静态社会里,人口、生产技术、资本数量、生产组织和方法乃至消费者的欲望,都被假设为恒定不变,社会处于“静止状态”。他认为,只有在这个既有完整的组织而又不受社会进步所干扰的静态社会里,一切经济范畴(如价值标准、工资、利息、利润等),才是“自然的”或“标准的”。而动态经济学所研究的,则是现实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在现实社会里,一切事物和现象(如人类的欲望、人口、生产技术与设备、生产组织与方法、所生产的财富种类)都在不断变化。克拉克认为,静态的社会只是一种假想,实际上并不存在;动态的社会才是实际的社会。但他强调指出,在静态社会起作用的各种力量,不但在动态社会中起作用,而且是动态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价值范畴(如价格、工资、利息等),实际上是一系列动态势力与静态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在一个盛行着竞争的市场上,虽然总是由动态势力来决定各种价值范畴(如商品价值、工资、利息等)的升降,但也总是由静态势力来驱使着各种价值范畴围绕着各自的“自然标准”而上下波动,从而使实际生活中的价格、工资、利息经常比较接近于各自的“自然标准”。
J.A.熊彼特更明确规定,静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循环”,动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F. 什么是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
粜动态垍分头析樤(Dynamic Analysis),经济学动态分析是以客观现象所显现出来的数量特征为标准,判断被研究现象是否符合正常发展趋势的要求,探求其偏离正常发展趋势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动态分析的优点很多:
它能系统了解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能较好地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为实际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
它能对静态分析进行有效的补充,对具有单一均衡位置的经济体系,它能依据时间过程探索经济变量的数值变动; 对有多个均衡位置的经济体系,它能详细描绘由一个均衡位置到另一均衡位置的实际过程。
它不仅适用于均衡体系,而且适用于连续失衡的经济体系。因而它在现实经济生活分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动态分析的注意事项:
在经济学中,动态分析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就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一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
经济学动态分析是在假定生产技术和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等因素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其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应用动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之为动态经济学。其中着名的动态分析有着名的蛛网理论和宏观经济增长与周期方面的理论。
G. 动态分析设计有什么内容
动态分析设计是基于控制论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动裁工况,对设计对象提出的功能要求及设计猴则,按照结构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对机械进行分析和设计。
动态分析设计的内容:
实际产品往往是由一定数量的零件通过各种方式联接而成的机械系统,这时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尤其是对于高速重载的机械产品,其动态性能是决定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产品运行中振动、噪音、动应力和动变形的大小都直接取决于其动态性能的好坏。
为了便于分析,通常把系统看成是一个其内部情况不明的黑箱,通过外部观察,根据其功能对黑箱和周围不同的信息联系进行分析,求出它们的动态特性参数,然后进一步寻求它们的机理和结构。这种方法可称为“外部求内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首先要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通常用复域中的传递函数、频域中的频率特性及时域中的微分特性来描述其数学模型。
动态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模态分析和模态综合理论,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有限元分析方法、模型试验方法及传递函数分析法等。
模型试验方法主要应用激振响应法测定系统动力特性,包括各阶固有频率、各阶模态振型、有关点的动柔度等,再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加以实现。目前,动态测试技术已能对各种测试信号进行多种变换和分析,如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等等,并已发展了相应的分析仪器和软件系统。利用测试信号的有关分析和处理,便能揭示机构系统的动态特性。但是,没有利用动力学模型的试验方法只能得出改进设计的方向性指导,不能定量地显示设计的改进细节。
H. 动态分析法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从另一角度看,又可分为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的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也就是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实际上只是对两种既定的自变量和它们各自相应的因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这种分析考察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在微观经济学中,无论是个别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还是个别厂商的价格、产量均衡分析,都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进展不大,只在蛛网定理(cobweb theorem)这类研究中,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上采用了动态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采用的主要是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而其后继者们在发展凯恩斯经济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是长期化和动态化方面的研究,如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15],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满意请采纳。
I. 静态评估方法和动态评估方法有哪些
一、静态评价法就是采用方案评价的静态指标,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题下,对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比较的一种方法。把一个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数量化,可以使我们把一系列的费用、效益概括成几个简单的指标,以便提供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决策的依据。
1、投资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又叫返本期法,或叫偿还年限法,是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所需要时间的一种评价方法。对于投资者来讲,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它是反映工业项目财务上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投资回收期自建设开始年算起,但也应同时写明自投产开始年算起的投资回收期。
2、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差额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只用于一个方案的判断,追加投资回收期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比较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追加回收期是指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追加的投资,用两个方案的年成本节约额去补偿所需要的年限。若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投资大的方案较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较优。
3、计算费用法
计算费用法又称最小费用总额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参与比较的各方案投资和经营费用这两项性质不同的费用,利用标准投资回收期(或标准投资效果系数)将经营费用(或投资额)折算成与投资(或经营费用)相类似的费用,然后相加再比较方案的优劣。
4、投资收益率法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项目投产后每年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的比率。
投资收益率是评价项目经济性的正指标,把求得的投资收益率与标准的投资收益率相比较,若大于标准的投资收益率,则方案是一个较优的方案。
二、动态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动态评价方法:年值法、现时价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值法。
(一)年值法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计算项目在寿命期内的每年的成本或收益净值。
1. 年成本:只考虑寿命期内每年的支出成本。只用于择优(AC成越小越好)
2.净年值:考虑项目寿命期内全部现金流。既可判别可行又可择优
(二)现时价值法
1.现值成本法(PW法):考虑寿命期内的全部费用支出的现值。只用于择优。
2.净现值法(NPV法):考虑到收入和支出的总现值,即净现值。 既可判断可行性,又可择优。
3.净现值指数(净现值率)
注意:净将来值,净年度等值,费用年值。
4、现值法评价(优缺点)
(1)优点:直观,“量”明确.
(2)缺点:容易忽视投资的“质”的方面,多方案决策时,有利于高投资的方案.期望收益率的选取带有主观因素,选择不当,则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择优需要与其他指标(NPVI)配合。
(三)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
(即资本的边际效率)指在项目寿命期内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四)收益成本比值法
是指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收益的等价值(年值)与成本的等价值(年值)之比.
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作为进行时点分析和时期分析或过程分析的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分析方法,是有用的分析工具。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加以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有助于改进经济分析的质量。西方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是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分别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作为一种静态经济理论,则是静态分析方法与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庸俗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而哈罗德的动态经济学,则是动态分析方法与凯恩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对待这类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的理论,应该进行有批判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