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对于碳排放的研究方法

对于碳排放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20 22:15:09

① 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指南

法律分析:对碳排放量的计算,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国际碳排放核算体系主要由自上而下的宏观层面核算和自下而上的微观层面核算两部分构成。前者以IPCC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代表,它通过对国家主要的碳排放源进行分类,在部门分类下再构建子目录,直到将排放源都包括进来,它本质上是通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来进行核算的。而自下而上的碳核算方式通过对于企业和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了解各类微观主体包括企业、组织和消费者在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理论上可以汇总得到关于一定区域内的碳排放总量。该种核算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基于产品的核算,主要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计算“碳足迹”,以PAS 2050标准为代表;二是基于企业 /组织的核算,通过排放因子法来计算碳排量。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较为公认且运用比较广泛的核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方法指南是《温室气体协议: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三是基于项目的核算,重点确定基准线排放。该方法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CDM)、WRI 和 WBCSD 制定的“项目核算GHG协议”(The GHG Protocol for Project Accounting)以及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的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验证标准——ISO14064。

法律依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含自备电厂)使用燃煤、燃油、 燃气等化石燃料及掺烧化石燃料的纯凝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等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不适用于单一使用非化石燃料(如纯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秸秆林木质等纯生物质 发电机组,余热、余压、余气发电机组和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等)发电设施;

如何测量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对应的专业术语叫做碳通量(既包括碳排放和碳吸收)。本答案中除了讨论碳排放,还讨论了碳吸收。这是因为如果作为一个排放主体,如果还参与了植树造林之类的减排工程,也是可以抵扣碳排放额度的。碳吸收的测算问题同样重要。

碳通量目前主流的计算方法分两种,一种叫“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一种叫“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

“自下而上”的方法把碳通量分成主要两部分:人为活动,生态系统活动

人类活动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等,涵盖了汽车尾气等,主要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得到,即根据一个地区的燃料消费量,结合各种燃料燃烧的效率计算排放的碳量。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地区石油、煤、天然气……的消费量,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排放量。其它答案主要在详细介绍这部分的计算过程。这也是实际上最广泛采用的统计方式。

生态系统活动则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之一,简单来说生态系统对大气碳的影响包括两个部分:1)光合作用固碳,这部分固定的碳总量叫做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ctivity, GPP);2)生态系统呼吸(Re),包含植物自身的呼吸,以及动物食用了植物之后的呼吸。这两个部分相减就是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 = GPP - Re),也就是我们关注的生态系统这部分的碳通量。

为了计算NEE,通常会把它拆分为GPP跟Re分别计算,二者都跟太阳辐射、降水、湿度、气温等气候因素,以及地表植被覆盖情况有关。将这种关系,结合相应的数据,就能计算出相应的量出来。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课题。

除了这两部分外,还有火烧事件(如森林大火、秸秆燃烧等事件,一般通过地方志、或者卫星影像来发现)、海洋吸收/排放、飞机排放、游轮排放……这些排放量比较小、或者不确定性比较低(海洋)

总之“自下而上”的方法就是把碳排放分解成若干分量,然后根据各自的特征进行统计,最后求和得到总得碳排放量。

显然,这样计算有很大的误差,所以最近发展了新的方法,叫做“自上而下”。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个方法根据大气碳浓度观测,反算地表碳排放。

举个例子,如果知道一个地区每个时刻的大气碳浓度,就能知道这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碳浓度增加或者减少了多少,这段时间的碳变化量由两部分组成:1)大气传输,也就是风吹来的与吹走的,2)当地的碳排放。第一部分通过连续的大气风速、风向观测就能计算出来,做

③ 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有:
1、采取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替代技术积极应对;
2、过降低能耗来提高能效和减少CO2排放;
3、利用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技术改造进程,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4、利用植树造林、林地恢复、高产森林经营、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陆地生态系统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可以减少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
5、减少人类消费中的碳排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大气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大气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等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相关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五十条
国家倡导低碳、环保出行,根据城市规划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和新能源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限制高油耗、高排放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并改善城市交通管理,优化道路设置,保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连续、畅通。
日常生活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有什么
1、使用自然光,省电延周期,选择在自然光充足的地方办公,自然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利用节能灯泡照明,保障亮度情况下少开灯,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2、科学用电脑,节电效果好,将电脑屏幕调成中等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
3、纸张双面用,邮件替信函,提倡无纸化办公;
4、绿色低碳出行,公共交通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5、低碳饮食,减少食物浪费,积极践行文明分餐、“光盘行动”。

④ 如何测量碳排放量

研究碳循环的方法,并不是大家在讨论国家、个人碳排放时采用的方式。而且我认为将碳排放简单地和碳通量画等号有些武断,因为碳通量是有正负的,排放吸收都算碳通量,所以把排放等于通量有些不妥。一般讨论的减排,不仅仅是二氧化碳,而是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 Gags)。计算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有四步:经济活动数据,计算排放系数,计算温室效应潜能,总的排放。首先确定的是经济活动,比方说一年里某国消耗了多少煤,多少天然气,多少石油;其中多少是发电,多少是用于交通等等。然后考虑我们需要计算的温室气体,比如说二氧化碳(CO2)、一氧化二氮(N2O)、甲烷(CH4)以及SF6、氢氟烃类HF Cs、全氟类化合物PCs等。需要主意的是有些经济活动可能会产生一种以上的温室气体,比如说燃烧天然气会产生CO2、CH4和N2O。同时HF Cs和PCs代表了一类化合物。接下来就是计算排放系数。同样以天然气为例,燃烧一立方天然气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这个就是排放系数(emission factor)。排放系数由研究人员根据当地情况计算(比如说用的燃料含氮量、燃烧的技术等等都不相同)。将使用的天然气(X立方)乘以排放系数(a t/m3),就得到了燃烧X立方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HF Cs和PCs等可能是由于致冷剂泄露产生的,所以不是按照排放系数计算。得到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之后,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相加,因为不同的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强度不同。这里引入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的概念。GWP就是将不同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强度折算成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所以CO2的GWP值永远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气体有着不同的生命周期(lifetime)。简而言之,有的气体比较稳定,能几十年几百年都存留在大气中,持续地产生温室效应;而有些气体可能刚产生时候有很强的温室效应,但是不久就会被消耗掉,几年之后就不会有温室效应了。所以即使同一种气体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GWP也是不同的。一般计算时采用一百年时间尺度,这样就将经济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计算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提到排放时候都是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s)。最后一步就是简单地将某国或者某组织等各项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加起来,就是该国、该组织在该时间段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了。

⑤ 减缓碳排放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

范围一减排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进行能源转型,将产生直接排放的设备装置更换为零碳或低碳设备,例如将燃油车辆更换为混合动力车或新能源汽车;二是减少用能活动,通过降低这些装置的使用频率来节能减排,例如鼓励员工以自行车、搭乘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的方式减少公务燃油车的使用。

范围二减排的主要路径是节能和使用绿色能源。范围二的排放源主要是外购电力。现代办公中,金融机构的耗电设备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脑设备、以及复印机、饮水机等其他设备。减少或替代高碳电能使用的主要途径包括四个方面:
•节约用能:可通过倡导随手关灯、室温适宜时不使用空调、调低电脑屏幕亮度等绿色办公的方式,减少非必要能耗,杜绝浪费。
•提升能效: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是设施的节能改造。在硬件方面,可将高能耗设备替换为节能装置;在软件方面,可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实现能效的自动化管理。高效使用办公空间、减少建筑面积占用也能令金融机构的能效提升事半功倍。
•使用绿色能源:在建筑物内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及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替代外购火电、自建自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向发电企业直接采购绿色电力,均是减少范围二排放的有利举措。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由于金融机构主要的碳排放都源自办公场所的建筑物排放, 发展绿色建筑是金融机构节能减排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对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以及将新建筑建设为低碳建筑。此举不仅能提升建筑本身的经济价值、降低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转型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品牌形象,还能在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助力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范围三减排主要是针对碳核算与报告选择的排放源,制定对应的减排措施,减少产生范围三排放的相关活动和物料使用。例如金融机构可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来减少废纸处理产生的排放,以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替代员工出差来减少商务旅行产生的碳足迹。

⑥ 如何减少碳排放 减少碳排放方法

1、采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积极应对,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

2、提高能效,进而通过减少能耗实现削减CO2排放。采取清洁生产等技术来提高能效,特别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在未来15年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效技术不仅减少能源利用、减少排放、提高成本效益,还能通过技术转移发挥更大潜力。

3、运用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技术改造进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⑦ 如何测量碳排放量

碳排放测定盘查有一个的标准化的程序ISO14064。也就是对企业(组织)进行碳排放的管制体系。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4)、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物(HF Cs)、全氟碳化物(PCs)及六氟化硫(SF6温室气体盘查的流程:首先对企业的运营活动界定,空间范围,活动。确定排放源:直接排放源:固定-锅炉、发电机、厨房等移动-车辆生产-有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过程中逸散-高压开关,空调,冰箱,化粪池等。间接排放源:外购电力,供暖等温室气体排放盘查对第2点涉及到的所有排放源做确认,该行为会排放什么气体,气体的成分,对于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国家标准可以参考对企业数据进行收集。确定每个排放源每年排出多少可量化的气体。一般有国家标准做限定,针对消耗的资源来说明该种资源的消耗会排出多少温室气体。例如汽油、柴油燃烧时的尾气成份。

⑧ 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有哪些

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如下:

⑨ 如何减少碳排放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根据权威研究显示,我国家庭生活消费所引发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已占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2%。而研究同时还显示,这一数据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样也在持续上升中。

那么,究竟哪些个人的行为能够显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呢?小编整理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够减少自己碳足迹的方法。

1.尽量少开车

交通是最重要的行动领域之一。出行最好以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主。从远途来看,铁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2.少坐飞机

放弃跨洲飞行意味着减少约3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可以选择排放量较少的火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代替飞机。

3.使用绿色能源

能源是另一个重要领域。减少电力消耗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降低成本。为此,一个不错的选择是更多地与拥有经过认证绿色能源企业合作,使电气系统更环保。在家庭和小型工业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正日益普遍。

4.远离烘干机

很多专家都强调,烘干机的高耗电量导致二氧化碳的高排放。转而采用传统的衣物晾晒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5.购买高效电器

尽管这些电器会稍微贵一些,但它们意味着能够节省电费。当然,请合理使用它们。

6.避免食物浪费

粮食在收获、运输、加工、分销和储存等阶段会产生一些损失,但在家中的浪费更大。全世界几乎三分之一的粮食产品被浪费,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

7.优先购买季节性和邻近地区产品

专家认为,非季节性产品的消费意味着运输以及冷藏存储过程中的大量能源消耗,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8.少吃肉

尤其应该少吃牛肉,因为其生态足迹更大。畜牧业工业化运营造成了全球18%的排放,并带来了其他影响,例如砍伐森林以饲养动物及种植其饲料等。

9.减少消费和废品的产生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例如,您可以购买二手衣服。回收利用废品很重要,但专家认为,关键还是要摈弃大量购买然后扔旧物的习惯。

10.购买高能效空调

市场常见的空调能效等级有3级,1级能效为最高等级能效,3级为市场准入等级。高能效空调可能价格稍微贵点,但用起来却会省钱。建议购买一级能效的空调,用上4年,就会让你既省钱、又减碳。此外,空调的温度设在夏天26℃左右,冬天18℃~20℃对人体健康比较有利,同时还可大大节约能源。

⑩ 碳源的测算方法

碳源排放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目前,对碳源的测算主要采用3种方法: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系数法。这3种方法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但对于不同的碳源,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1实测法主要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排放气体的流速、流量和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气体的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和分析样品而获得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准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是毫无意义的[6]。
2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是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始于质量守恒定律,即生产过程中,投入某系统或设备的物料质量必须等于该系统产出物质的质量。该法是把工业排放源的排放量、生产工艺和管理、资源(原材料、水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生产过程中排放物的产生、排放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6]。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某一局部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目前大部分的碳源排碳量的估算工作和基础数据的获得都是以此方法为基础的。具体应用中,主要有表观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和详细的燃料分类为基础的排放量估算法
3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气体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排放系数也称为排放因子。目前的排放系数分为没有气体回收和有气体回收或治理情况下的排放系数[1]。但在不同技术水平、生产状况、能源使用情况、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排碳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使用系数法存在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此法对于统计数据不够详尽的情况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我国一些小规模甚至是非法的企业估算其排碳量也有较高的效率。
4模型法由于森林与土壤这类生态系统复杂,碳通量受季节、地域、气候、人类与各种生物活动、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森林与土壤的排碳量,国际上比较多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进行模拟。它通过考察环境条件,包括温室、降水、太阳辐射和土壤结构等条件为输入变量来模拟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从而计算森林———土壤———大气之间的碳循环以及温室气体通量。代表模型有:F7气候变化和热带森林研究网络、COMAP模型、CO2FIX模型、BIOME-BGC模型、CENTURY模型和TEM模型和我国自己开发的F-CARBON模型[9~11]。基于碳循环模型的模拟方法要求准确获得森林、土壤的呼吸、各种生物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值和其生态学过程的特征参数,但以上数值目前还处于研究之中。因此,其局限性很大,不仅一些生态学过程特征难以把握,而且模型参数的时间和空间代表性也值得怀疑[12]。
5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分析/评价是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进行后续评价的方法[13]。它要求详细研究其生命周期内的能源需求、原材料利用和活动造成的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包括原材料资源化、开采、运输、制造/加工、分配、利用/再利用/维护以及过后的废弃物处理。按照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理论上是每个活动过程都会产生CO2气体。由于研究时采用的是从活动的资源开发开始,会涉及不同的部门和过程,需要把在这个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所历经的所有过程进行追踪,形成一条全能源链,对链中的每个环节的气体排放进行全面综合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所以用该法研究每个活动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时,是以活动链为分类单位的,与常规的碳源分类方式不太一样。
6决策树法由于目前的许多项目只是零散地计算某一范围或地区的排碳量,随着人们在微观层次上对各个碳排放特征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后,国内外现在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将微观层次的研究整合到宏观国家或部门排放的问题上。这在国家级和部门排放量的估算中考虑如何系统地合理利用数据,避免重复计算和漏算尤其重要。IPCC在提供单一点碳源排放估算方法外,还提供了通过使用决策树的方法来确定关键源及如何合理使用数据和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对于碳排放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