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相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金相分析测试项目包括
1、显微组织
项目:常规钢铁金相、铸铁金相、铝合金金相、钛合金金相、铜合金金相、镍合金金相、轴承钢金相、高温合金金相、高锰钢金相、马氏体评级、碳化物评级、粉末制品金相
2、晶粒尺寸
项目:平均晶粒度、双重晶粒度、晶粒尺寸
3、非金属夹杂
项目:铁素体含量、不锈钢α-相,定量金相,钛合金α/β相
4、相组成
标准:ASTM E562, GB/T 15749, GB/T 13305, GB/T 5168
5、宏观低倍
项目:钢的低倍、高温合金低倍
6、硬化层/渗碳渗氮层深度
项目:硬度法、金相法
7、其他分析
项目:断口分析、金相流线、焊接金相、PCB切片、末端淬透性、电镜扫描、微观评估等
金相分析机构
中科检测
金相分析测试项目
ASTM B657-2011硬质合金中微观结构金相鉴定指南
ASTM B665-2008烧结碳化钨金相样本制备指南
ASTM E3-2011金相试样制备规程
ASTM E7-2014有关金相学的术语
ASTM E930-1999(2007)评估金相学部分中观测到的较大晶粒(ALA粒径)的试验方法
ASTM E1351-2001(2006)现场金相复制品制造及评定规程
ASTM E1558-2009金相试样电解抛光指南
ASTM E1920-2003(2014)热喷涂层的金相制备指南
ASTM E2014-2011金相实验室安全指南
BS ISO 3057-1998无损检验.表面检验的金相复制技术
‘贰’ 金相分析指的是什么
水平太高,无法解答。
您说的是不是物相分析呀?
对物质中各组成成分的存在的状态、形态、价态进行确定的分析方法。
利用物理原理的方法有比重法、磁选法、X射线结构分析法等。或利用不同溶剂,将物质及其组分的各种不同的相进行选择性分离,然后再用物理或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组成或结构。此外,还有价态分析。结晶基本成分分析和晶态结构分析等均属物相分析。
‘叁’ 金相分析法是什么样的方法!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定量金相学原理,由二维金相试样磨面或薄膜的金相显微组织的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合金组织的三维空间形貌,从而建立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间的定量关系。将计算机应用于图像处理,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定量金相分析正逐渐成为人们分析研究各种材料,建立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各种性能间定量关系,研究材料组织转变动力学等的有力工具。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测出特征物的面积百分数、平均尺寸、平均间距、长宽比等各种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来确定特征物的三维空间形态、数量、大小及分布,并与材料的机械性能建立内在联系,为更科学地评价材料、合理地使用材料提供可靠的数据。
‘肆’ 金相分析的检测流程
本体取样-试块镶嵌-粗磨-精磨-抛光-腐蚀-观测
第一步:试样选取部位确定及截取方式
选择取样部位及检验面,此过程综合考虑样品的特点及加工工艺,且选取部位需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镶嵌。
如果试样的尺寸太小或者形状不规则,则需将其镶嵌或夹持。
第三步:试样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平整试样,磨成合适的形状。一般的钢铁材料常在砂轮机上粗磨,而较软的材料可用锉刀磨平。
第四步:试样精磨。
精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划痕,为抛光做准备。对于一般的材料磨制方法分为手工磨制和机械磨制两种。
第五步:试样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把磨光留下的细微磨痕去除,成为光亮无痕的镜面。一般分为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三种,而最常用的为机械抛光。
第六步:试样腐蚀。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抛光样品的组织必须进行金相腐蚀。腐蚀的方法很多种,主要有化学腐蚀、电解腐蚀、恒电位腐蚀,而最常用的为化学腐蚀。
‘伍’ 渗碳层深度的测定方法有金相法等几种,请问几种各自的原理是什么,以及测定渗碳层深度的实验步骤。
1、化学分析法:从试样表面至心部逐层取样后进行化学(或光谱)分析的方法,有所测得的碳含量—至表面距离的关系曲线便可确定全渗碳层。
2、金相法有宏观金相法和显微金相法之分。宏观金相法简单作为炉前监控用,步骤为打断试样、磨光、腐蚀,然后用放大镜测出整个成乌黑色外层的厚度即为全渗层厚度。显微金相法先将试样镀铜(或在保护性气氛中)退火,获得平衡组织,然后再显微镜下测出过共析层、共析层、亚共析层(到心部边缘)的总厚度。退火时高温下的保温时间应尽可能短,700-800区间的冷速要足够慢。
3、硬度法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便捷、精确、设备简单,零件或式样经渗碳淬火后切取下来(切取时避免受热回火)用砂纸磨光,然后垂直于渗碳表面(或呈一定角度)测维氏硬度(载荷9.8N),根据所测得硬度与至表面距离的关系曲线,以硬度大于HV550(相当于HRC50)的层深作为优先渗碳层深度。
‘陆’ 金相分析指的是什么
水平太高,无法解答。
您说的是不是物相分析呀?
对物质中各组成成分的存在的状态、形态、价态进行确定的分析方法。
利用物理原理的方法有比重法、磁选法、X射线结构分析法等。或利用不同溶剂,将物质及其组分的各种不同的相进行选择性分离,然后再用物理或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组成或结构。此外,还有价态分析。结晶基本成分分析和晶态结构分析等均属物相分析。
‘柒’ 金相怎么分析膜厚
做好样品--用CCD拍照---软件处理。。
类似图片的这种功能。
也可以用激光显微镜,直接处理测量膜厚。。
‘捌’ 金相分析实验的具体步骤
金相分析实验的具体步骤分为五步:
一、试样制备:
1.1 试样截取的方向,垂直于径向,长度不超过8mm。
1.2 试样可用手锯或切割机床等切取,不论用何种方法取样均应注意试样的温度条件,必要时用水冷却,以避免正式试样因过热而改变其组织。
二、试样的研磨
2.1 准备好的试样,先在粗砂轮上磨平,候磨痕均匀一致后,即移至细砂轮上续磨,磨时须用水冷却试样,使金属的组织不因受热而发生变化。
2.2 经砂轮磨好、洗净、吹干后的试样,随即依次在由粗到细的各号砂纸上磨制,可采用在预磨机上进行磨制,从粗砂纸到细砂纸、再换一次砂纸,试样须转90°角与旧磨良成垂直方向。
2.3 经预磨后的试样,先在抛光机上进行粗抛光(抛光织物为细绒布、抛光液为W2.5 金刚石抛光膏),然后进行精抛光(抛光织物为锦丝绒,抛光液为W1.5 金刚石抛光膏)抛光到试样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镜面时为止,即粗糙度为Ra0.04以下。
三、试样的浸蚀
3.1 精抛后的试样,便可浸入盛于玻璃皿之浸蚀剂中进行浸蚀。浸蚀时,试样可不时地轻微移动,但抛光面不得与皿底接触。
3.2 浸蚀剂一般采用4%硝酸酒精溶液。
3.3 浸蚀时间视金属的性质、检验目的及显微检验的放大倍数而定,以能在显微镜下清晰显出金属组织为宜。
3.4 试样浸蚀完毕后,须迅速用水洗净,表面两用,酒精洗净,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四、金相显微组织检验
4.1 金相显微镜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进行。
4.2 金相检验包括浸蚀前的检验和浸蚀后的检验,浸蚀前主要检验钢件的夹杂物和铸件的石墨形态、浸蚀后的检验为试样的显微组织。按有关金相标准进行检验。
五、使用金相显微镜注意事项:
5.1 取用镜头时,应避免手指接触透镜的表面,镜头平时应放在干燥器中妥善有效。
5.2 物镜与试样表面接近时,调节时勿使物镜头与试样接触。
5.3 显微镜不使用时需用防尘罩盖起。
‘玖’ 金相图片怎么分析
金相图片分析如下:
1、确定照片的放大率。
先测量微观照片的尺寸,长度或宽度选择其一,然后测量出试样的实际长度或者宽度。
放大率=图片距离/实际距离。
2、找出晶粒度级别数。
计算出放大率之后就可以确定晶粒度级别数。首先要计算出试样中的晶粒数。
晶粒数=完整的晶粒数+0.5倍的部分晶粒。完整晶粒的晶界都是可观察到的。
其次计算出实际面积,实际面积=图片长/放大率x宽/放大率。
根据ASTM标准中的计算公式:N=2(n-1)其中N是指放大100倍下每平方英寸的晶粒数,n是指晶粒级别数。进行单位换算之后可得到N的值。最后可计算出晶粒级别数n。
3、计算出平均晶粒直径。
平均晶粒直径=试样的实际长度/截取部分的晶粒数。
实际长度=截线长度/放大率。
金相图片分析方法如下:
1、比较法:比较法不需计算晶粒、截距。与标准系列评级图进行比较,用比较法评估晶粒度时一般存在一定的偏差(±0.5级)。评估值的重现性与再现性通常为±1级。
2、面积法:面积法是计算已知面积内晶粒个数,利用单位面积晶粒数来确定晶粒度级别数。该方法的精确度中所计算晶粒度的函数,通过合理计数可实现±0.25级的精确度。
面积法的测定结果是无偏差的,重现性小于±0. 5级。面积法的晶粒度关键在于晶粒界面明显划分晶粒的计数。
‘拾’ 什么是金相检测
金相检验(或者说金相分析) 是应用金相学方法检查金属材料的宏观和显微组织的工作。
金相是指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结构,即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合金内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广义的金相组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微观状态下的混合状态以及相互作用状况。
所谓“相”就是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和同一原子聚集状态的均匀部分。不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合金的性能一般都是由组成合金的各相本身的结构性能和各相的组合情况决定的。合金中的相结构大致可分为固溶体和化合物两大基本类型。
金相学:狭义的金属学,也就是研究合金相图,用肉眼观察,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帮助下,研究金属和合金的组织和相变的学科。
金属学 研究成分、组织结构及其变化,以及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等对金属、合金性能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