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分为哪几个
1、描述性研究:通过观察而正确、详细地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的分布特点,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点。为了正确的描述分布必须有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准确的病例(或因子)数字以及人口数字。
2、分析性研究: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说。从有无可疑原因(病因)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队列(或群组,定群)研究(cohort study)。
(1)流行病学治疗性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暴露组的选择:要求暴露组的研究对象应暴露于研究因素并可提供可靠的暴露和结局的信息。如可根据情况选择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或有组织的团体。若研究需要,暴露组还可分成不同暴露水平的亚组。暴露组人群多有以下几种选择。
2、对照组的选择:队列研究的对照组应是暴露组来源的人群中非暴露者的全部或其随机样本。除研究因素之外,其他与结局有关的因素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间皆应均衡可比。可有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和多重对照等形式。
3、样本含量的估计: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的样本含量估计公式一样,但队列研究比较的是结局的发生率,因而P0和P1分别为非暴露组和暴露组结局的发生率。
Ⅱ 最常用的观察流行病学方法有几种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三大类,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其中观察性研究又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两类。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横断面研究、疾病监测和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Ⅲ 检验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
1.求同法(methodofagreement)如果多种不同情况与某种疾病的存在有联系,而在这多种情况均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则这个因素很可能为该病的病因。如氟斑牙患病率高的地区,饮水氟含量高,而患病率低处则饮水氟含量低。饮水氟含量高则可能为氟斑牙的病因。
Ⅳ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观察法
由于流行病学是人群中进行研究,所以研究者实际上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对象发生的条件,因此,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描述性研究又叫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通过观察而正确、详细地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点。为了正确的描述分布,必须有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准确的病例(或因子)数字以及人口数字。
通过描述流行病学获得的资料也可对病因提出线索或假说,或对防制提出有效的措施。
2.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study)
分析性研究又叫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说。
主要有两种:
①从疾病(结果)开始去探找原因(病因)的方法叫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从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所以又叫回顾性(retrospective)研究。
②从有无可疑原因(病因)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队列(或群组、定群)研究(cohort study)。从时间上是前瞻的,所以又叫前瞻性(prospective)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时还需要广泛使用多种其他有关的技术与方法。所需要的方法在数量上有超过临床所需。比如伤寒病,临床培养出伤寒杆菌即可以诊断,流行病学有时还需要知道其噬菌体型或其他特征;临床只需要从病人中分离细菌,流行病学还要检查外界物品、土壤、水中的细菌。流行病学需要做大量人群的检验,需要快速方法,以便在短时间内做大量标本检验。所以,流行病学研究需要设备良好的许多种实验为其服务。
(二)实验法
流行病学中所用的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也叫作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它和一般医学基础学科的实验不同,主要在人群现场进行。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的、最大的实验室。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人群现场试验(community field trial)。后一类实验中对病因进行干预的又叫干预研究(intervention study,或译作防治实验研究)。当被观察对象不能随机化分组时,叫作半实验或准实验研究(quasi-experimental study),如卫生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及管理与服务的评价研究等。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1.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calepidemiology)研究也叫数理流行病学(mathematical epidemiology)研究,是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modelling)或用电子计算机仿真(computer simulation),进行理论研究,又叫数理性研究(mathematical theory study).
2.方法的研究
在着手一项特定研究之前,需要将研究中所使用的技术加以完善,发展收集数据资料的技术,改进疾病分类等。它是为进行和完善流行病学研究所必需的,但其本身并不是直接的流行病学研究。
Ⅳ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专门调查有: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以及暴发调查;常规记录有:死亡报告、出生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疾病监测等。描述流行病学可以;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③用来评价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Ⅵ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分子流行病学是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研究方法是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的结合。
在不同时期的流行中占主导地位:
第一次:基因Ⅱ、Ⅲ、Ⅳ型
第二次:出现新的基因Ⅴ型和Ⅵ型
第三次:属于Ⅵb亚型的鸽源NDV是起源
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基因Ⅶ型NDV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第四次大流行。
Ⅶ 流行病学的方法有哪几种
有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数学模型研究三种
1、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在概念上与实验性研究相对立。观察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定群研究三种方法。
2、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指在研究者控制下,对研究对象施加或消除某种因素或措施,以观察此因素或措施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实验性研究可划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三种试验方式。
3、数学模型研究
又称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即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模拟疾病流行的过程,以探讨疾病流行的动力学,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卫生策略的制定服务。
Ⅷ 如何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查找,分析和验证病因
病因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实施步骤:重点看一下“流行病学病因研究方法与步骤示意图”。建立假说——检验假说——验证假说。
总之,应用描述——分析——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病因,是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三部曲。
Ⅸ 如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将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Ⅹ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
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流行病学的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特点,从宏观上研究外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内容和方法学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般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探索导致或影响该病在人群中发生与流行的决定因素或病因,最终提出控制疾病流行的措施。通常采用描述性(包括生态和现况)研究、分析性(病例-对照、定群)研究和实验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从不同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群体其它反应差异来探讨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环境流行病学除与一般流行病学共有的方法学特征外,它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学上有如下特点。
1.由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不仅反映为疾病,而是一个反应较广的健康效应谱。更经常地是研究发病前的一系列健康效应,包括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等的改变。
2.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暴露因素较多的是物理和化学因素。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其对健康的影响,如磷肥厂氟污染大气对居民健康影响等;或出现健康异常,探索引起健康异常的暴露因素研究,例如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宣威肺癌、林县食道癌、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研究,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病因学研究等。
3.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污染、改善环境、保护人群健康。通过对环境和健康监测,发现有害健康的环境因素及对健康的损害,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环境流行病学特别注意暴露-效应关系和暴露-反应关系的研究,这是制定环境卫生学标准、法规、条例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