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急!说出5种以上高分子材料的表征方法及应用,请举例说明,
GPC:测试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
SEM/TEM/AFM:表征材料的表面形貌(注意原理不同)
FTIR:定性分析高分子含有的基团
NMR:定量分析聚合物的结构
UV-vis:可定量计算共聚物单体的个数
Dls:表征高分子溶液粒径
Lls:表征高分子溶液分子量
‘贰’ 请问聚丙烯的热性能有什么特点
通过测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和拉伸强度,分析并比较其热老化的速度;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观察和分析其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的类型。试验结果表明:120℃热老化试验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熔融指数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说明分子量逐渐降低,发生了缓慢的热氧化降解。SEM显示:聚丙烯表面一个方向出现明显的沟槽,而相垂直的方向出现细小的微裂纹。XPS显示:原始样品中C1s谱含3个峰即C.C、C―O和C=O,说明原料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轻微的光和热老化,而老化后的样品中C1s谱又出现了第4个峰O=C―O。而且,老化后C―C含量降低,而高氧化态碳(C―O,C=O和O=C―O)相对含量增加。可见O=C―O是聚丙烯热氧老化的标志。
‘叁’ 聚丙烯产品灰分测量方法
参考标准:GB 9345-1988
测试方法:树脂的灰分是指经高温焙烧后完全燃尽的剩余残留物,它是用来测定有机树脂中的微量金属杂质含量的;树脂的挥发份是指(远低于熔点)规定温度下加热烘烤而失去的质量,它是用来标志树脂中浸渍轻烃含量的分析方法。
‘肆’ 聚丙烯酸的检测方法
参照我国执行标准(GB/T10533-200)所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
固含量测定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
游离单体含量测定在酸性条件下,试样中游离单体的双键与溴起加成反应。过量的溴与碘化钾作用析出碘。以淀粉做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滴定析出的碘。
极限粘度的测定将聚丙烯酸转化为聚丙烯酸钠。在101g/l硫氰酸钠溶液中制成稀溶液,用乌式粘度计测定其极限粘度。
水中聚丙烯酸的浓度PH=8时,阳离子聚合电解质洁尔灭(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与水中阴离子聚合电解质聚丙烯酸反应离子缔合物沉淀,再以比浊法测浊度,从而求得水中聚丙烯酸的尝试。
1)用亚甲基蓝络合-比色法来测定。其原理为PH=6时,加入亚甲基蓝,使之与水中聚丙烯酸形成络合物,然后,该络合物吸附于硼玻璃上而成水分离,再用盐酸解吸,于分光光度计的740nm或688nm波长处测吸收率,即可求得水中聚丙烯酸的浓度。
2)还可用变色染料频哪氰醇盐酸盐法来测定水中聚丙烯酸的浓度。于PH=6.8,将此变色染料加入水处理中,在水光光度计的600nm波长处测吸收率,既可求得水中聚丙烯酸的浓度。
‘伍’ 多孔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都有哪些,其主用作用是什么
红外表征,可以粗略的看其中的官能团 电镜,可以看围观的聚合状态 热重,可以测试一些不可被燃烧的部分含量 表面孔隙率,多孔材料常用的 核磁,看看里面含有什么元素 电化学窗口,看电学性能 粘度, 电导, 一裤衩子
红外表征,可以粗略的看其中的官能团 电镜,可以看围观的聚合状态 热重,可以测试一些不可被燃烧的部分含量 表面孔隙率,多孔材料常用的 核磁,看看里面含有什么元素 电化学窗口,看电学性能 粘度, 电导, 一裤衩子。。。。。
管材用聚丙烯x射线衍射图有尖锐的衍射峰(见下图),大部分为晶态聚合。 随着结晶条件不同, PP可形成 α、β、γ、δ和拟六方晶等五种晶型结构。管材用聚丙烯的晶型应该是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准稳定的晶型β晶型,属六方晶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四探针技术——测量电阻率ρ=1/σ和载流子浓度。 三探针技术——测量击穿电压,并得到电阻率。 Hall效应技术——测量Hall系数R,并得到迁移率(μ=Rσ)。 MOS电容-电压技术——测量MOS中的界面态和电荷等。 光电导衰退技术——测量少数载流子寿命。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差,故A错误;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C、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故...
(1)分子中共有4个峰,所以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故答案为:4;(2)峰面积之比依次为3:2:1:2,即为等效氢原子的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为60,含有C-H键、O-H键、C-O键,可以得出该有机物只属于醇类,故答案为:醇类;(3)该有机物的结..
‘陆’ 聚丙烯酰胺离子度如何检测
用胶体滴定法测试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用胶体反滴定法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滴定法测试聚丙烯酰胺的阴离子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自制的聚丙烯酰胺进行官能团分析,并对常温条件下,pH值、指示剂用量、滴定速度以及聚合物残留乳化剂对离子度测定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当采用胶体滴定法测试阳离子度,pH=2~3,滴定速度约为25μL/s时,测试结果准确;而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当采用反滴定法测定阴离子度时,在pH=9~10,滴定速度约为25μL/s时,测试结果准确;当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滴定法时,只有在阴离子度大于30%时才可以准确测出样品的阴离子度。
具体见http://www.cqvip.com/qk/90745b/200603/22245950.html
‘柒’ 改性聚丙烯材料中填充料的检测方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0
‘捌’ 聚丙烯酰胺浓度测定方法
聚丙烯酰胺浓度测定方法:黏度法、次氯酸钠氧化法(浊度法)、淀粉一碘 化镉法、凝胶色谱法、Kiel—dah定氮法、沉淀法等。
一、试剂
1、丙烯酰胺:分析纯;
2、异丙醇:分析纯;
3、无水乙醇:分析纯;
4、无水甲醇:分析纯;
5、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
二、仪器
1、液相色谱仪带有可变波长检测器和10mV记录仪。
2、色谱柱柱长为25cm,内径为4.6mm,填料为EconosilC18(ODS-2),粒径为10um;
3、进样器;
4、其他设备:
①1L量筒;
②2L带具塞锥形瓶;
③200ml带具塞的细口瓶;
④磁力搅拌器或立式搅拌器;
⑤移液管;
⑥50ml带具塞细口瓶。
三、残余单体萃取剂的制备
1、溶液A;异丙醇1080ml与离子水900ml混合,用移液管加20ml乙醇,混匀存于2L玻璃瓶中。
2、溶液B:异丙醇1480ml与去水离子水500ml混合,用移液管加20ml乙醇,混匀存于2L玻璃瓶中。
3、溶液C:用移液管取10ml乙醇加入1L容量瓶中,再用异丙醇稀释到刻度混合均匀并存于2L玻璃瓶中。
四、标准试样的制备步骤
1、用去离子水溶解1.0000g丙烯酰胺,稀释至100ml。
2、用49ml溶液A与50ml溶液B放于容量为200ml玻璃瓶中混合,用移液管吸取1.0ml按配好的丙烯酰胺溶液置于同一玻璃瓶中摇匀,即为100mg/L浓度的丙烯酰胺标准试样。每制备萃取溶液A时,就应制备一个新的标准试样。
五、试样的制备
1、称取2.00g,准确至0.01g的待测试样与50ml细口瓶中,加10ml溶液A。盖紧瓶具塞,搅拌或用力振荡40min。
2、再加10ml溶液B,盖紧瓶具塞,搅拌或用力振荡40min,如果溶液不黏,可用于仪器分析。
3、如果加溶液B后,溶液变黏,则重新称取待测试样,加10ml溶液A,盖紧瓶具塞,搅拌或用力振荡40min。然后加入10ml溶液C,搅拌或用力振荡40min,可以用于仪器分析。
六、色谱仪的调解
1、检测波长:220nm。
2、流动相流速:1ml/min。
3、安全压力:21MPa。
4、流动相;5/95甲醇/水(体积比)
七、残余单体含量计算结果表示
残余单体含量按式计算:
Rm = 10-3 S1 / S2 × 100%
式中 Rm——残余单体,%;
S1——试样峰面积,cm²;
S2——标样峰面积,cm²。
八、色谱柱的使用、清洗及贮存
1、不要使色谱柱遭受机械震动。
2、不要使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当两种互溶溶剂要改时,最好是先用50/50两种混合物冲洗柱子。
3、不要让色谱柱在压力突然变化和超过24.5MPa的情况下使用。
4、不要使用pH值小于2或大于7.5的溶剂体系,添料的减少会使pH值超过使用范围。
5、色谱柱可以用增加或减少排出体积的溶剂连续冲洗来再生,用5/59甲醇/水(体积比)冲洗色谱柱。然后用二氯甲烷排出甲醇。每一步都要使色谱柱均衡,最后再颠倒顺序进行。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用逆流方法洗去可能在色谱柱前部的不溶粒子。
6、不要长时间把色谱柱放在潮湿环境中。长时间存放时,建议用甲醇保护。
‘玖’ 求聚丙烯所含所有化学成分及含量,谢谢
好像有一种机器可以检测,它是发出一种光波来检测的。这种仪器是来测量金属中的另一种金属含量的,用途好像是用来测古文物中的各个金属的含量(这种仪器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的,现在应该可以检测聚丙烯颗粒中的金属物质的含量。或者就有一种是能检测吧)。
我知道的方法是:先把聚丙烯颗粒放入王水中溶解,然后拿溶解后的溶液分析,完全可以把所有的金属及含量分析出来(如果技术高的话可能需要几克就可以了),(拿给我的话,可能会要几十公斤了,而且不一定正确。所以检测人的技术要....最好可以找到检测机器那样就省事了)。注:现代的分析化学大多是分析溶液。
“所有化学成分及含量”这句我不太明白,因为聚丙烯成品中除了金属.还有一些杂质外就是-CH2—.CH3-啦!聚丙烯的所有化学成分及含量那估计是高等高分子理论专业才去考虑的吧!楼主是不是说聚丙烯里的所有添加剂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啊?
‘拾’ 如何表征结构单元的链接序列 键接
高分子链序列结构 编辑
指结构单元或单体单元在高分子链中的键接序列。
均聚物的立构构型序列 以均聚物聚丙烯为例:
其主链的*C原子是不对称的。聚丙烯的分子链完全处于反式构象(R代表CH3),假定R或H在纸平面之上者(以黑线表示)为D构型,则R或H在纸平面之下者(以虚线表示)为L构型。当相邻两个结构单元均为L或D构型时,称为m(meso,内消旋)键接,简写成m;当L和D构型相邻时,称为r(racemic,外消旋)键接,简写成r。聚丙烯分子链全部是mmmm…连接者称全同立构,全部以rrrr…连接者称间同立构,而m和r在分子链上无规连接者称无规立构。实际上聚丙烯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全同或间同,总有少量立构缺陷,在所谓的无规立构聚丙烯链中,m和r的分布也是不完全服从于伯努利的无规分布的。
图1 是无规聚丙烯的13C-NMR(核磁共振谱)CH3部分的谱图,至少可以观察到有10个峰,它们分别对应于10种五单元组,各峰的面积相当于相对含量,由此可以定量地观察到m和r在分子链上的排列,以及推算出m和r的含量、平均长度以及交接点的数目等有关序列分布的参数。此外,聚丙烯结构单元的正常连接方式是头尾相连,如:
也可能含有少量尾尾或头头相连等反常结构,如:
序列结构与高分子的性能密切相关,高全同立构聚丙烯能结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是重要的塑料和纤维材料,无规立构聚丙烯不能结晶,室温下是蜡状半固体物。
双烯类聚合物的序列结构 以丁二烯为例,单体单元可以用三种方式进行键接,即顺式和反式-1,4键接以及1,2键接。改变聚合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序列结构的聚丁二烯。图2是一个高顺-1,4-聚丁二烯试样的13C-NMR谱图,各峰的归属已表示在图上。可以看出除了大量顺式结构外,尚含有少量反式-1,4键接(共振吸收重合在d峰)和1,2键接结构,后者孤立地连接于顺式-1,4键接的结构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