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锉削余量较大的平面时用什么锉法
锉削余量较大的平面用交叉锉法。交叉锉,即从两个交叉的方向对工件表面进行锉削的方法。锉刀与工件接触面积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交叉锉一般用于粗锉平面,无论是顺向锉还是交叉锉,为了使整个加工面都能均匀地锉到,一般在每次抽回锉刀时,依次在横向上作适当移动。
Ⅱ 正确使用锉刀的方法
(1)根据加工工件不同几何形状和具体情况,选择锉刀并安装好锉刀柄,锉刀柄安装孔的深度约等于锉舌长度,孔的直径应使锉舌能自由插入1/2的深度。
(2)装夹工件,工件装夹在台虎钳钳口的中间,略高于钳口。对于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垫以铜片或锌片。对于易于变形工件,使用辅助材料设法装夹。
(3)锉削方法,正确锉削方法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1)锉刀的提法:由于各种锉刀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因而其握法也不同。
①大锉刀的握法:右手心抵着锉刀术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术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下面,酉己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术柄。左手则根据锉刀大小和用力的轻重,有多种姿势。
②中锉刀的握法:右手握法与大锉刀握法相同,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锉刀前端。
③小锉刀的握法: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锉刀木柄卜面,食指靠在锉刀的刀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
2)锉刀的使用姿势:使用锉刀时要站立自然,便于用力,身体重心应落在左脚上,伸直右膝,脚始终站稳不移动,左膝随锉削时的往复运动而屈伸。锉削时,两脚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使身体做往复运动,手臂和身体的运动要互相配合,并要使锉刀的全长充分利用。开始锉削时身体要向前倾斜10度左右,左肘弯曲,右肘向后。锉刀推出1/3行程时身体向前倾斜15度左右,此时左腿稍直,右臂向前推,推到2/3时,身体倾斜到18度左右,最后左腿继续弯曲,右肘渐直,右臂向前使锉刀继续推进至尽头,身体随锉刀的反作用方向回到15度位置。
3)锉削力的运用:锉削平面时,为使锉刀在工件上保持平衡,必须使右手的压力随锉刀的推前而逐渐增加,左手的压力则相反。在锉削过程中,锉刀的运动应平直,其关键在于不断地调整左右手的压力,使锉刀两端的力矩平衡。锉削回程时不加压力,以减少锉齿的磨损。锉削力的正确运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的力量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力主要由右手控制,其大小必须大于切削阻力才能锉去切屑。压力是由两手控制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两种压力大小也必须随着变化两手压力对工件中心的力矩相等,这是保证锉刀平直运动的关键。方法是:随着锉刀推进,左手压力应由大而逐渐减小,右手的压力则由小而逐渐增大,到中间时两手相等。
Ⅲ 挫削平面的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应如何正确选用
优缺点以及用法如下:
平面的锉削方法有顺向锉,交叉锉和推锉三种。
顺向锉是最基本的锉削方法,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锉光都用这种方法,以得到正直的刀痕.。
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较大,锉刀容易掌握得平稳,且能从交叉的刀痕上判断出锉削面的凸凹情况。锉削余量大时,一般可在锉削的前阶段用交叉锉,以提高工作效率。当锉削余量不多时,再改用顺向锉,使锉纹方向一致,得到较光滑的表面。
推锉是在锉削狭长平面或采用顺向锉受阻时采用。推锉时的运动方向不是锉齿的切削方向,且不能充分发挥手的力量,故切削效率不高,只适合于锉削余量小的场合。
用于锉弧面,圆孔或平面等。优质钢,热处理淬火处理。理想的锉削角,均匀一致的齿高和齿距,确保锉削后工件表面干净整齐,节省修整时间。用力少,锉削效率高。符合GB/T5806-2003,DIN 7261的制造标准。
Ⅳ 外圆弧锉削的方法有哪几种、圆弧通常用什么量具进行测量
有平面锉削,曲面锉削。圆弧通常用游标卡尺。
锉削平面,是锉削中基本的方法,为了易于锉平,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曲面锉削是用来加工圆柱面球面和曲面的。锉削凸曲面要用平锉,凹曲面要用圆锉或半圆锉。锉削方法,一般采用顺向锉法和横向锉法两种。当圆球或圆柱体的横截面为一标准的圆或其横截面为一大于12圆的圆弧时,我们通常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的。
Ⅳ 钳工锉削有哪几种各自应用在什么地方应用
锉削的方法及应用在什么地方
一、平面锉法
1.顺向锉法,应用于不大平面和最后锉光。
2.交叉锉法,应用于平面将锉削完成之前,要改用顺向锉法。
3.推锉,应用于锉削狭长平面或顺向锉法锉刀推进受阻碍时。
二、其他面的锉法
1.外圆弧面的锉法,应用于余量较小或精锉圆弧的情况。
2.内圆弧面的锉削,应用于内圆弧或内圆。
3.球面的锉法。
4.直角的锉法。
三、锉配,经过锉削后,使两个零件的相配表面达到规定的要求。
Ⅵ 锉削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1 平面锉削交叉锉法
2 平面锉削顺锉法
3 小平面推锉法
4 曲面锉削(滚动锉削)法
Ⅶ 骰子块平面锉方法
(1)平面锉削。锉削平面,是锉削中基本的方法,为了易于锉平,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单向锉法。就是锉刀的运动方向始终与钳口保持垂直。为了使表面能均匀锉到,每次拉拉回锉刀时,向旁移动5~10mm。它主要用于粗锉平面。
②交叉锉法。就是锉刀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表面交叉进行,主要用来修整锉平平面。
③推锉法。适用于锉削要完成前的修光工作,一般用细锉刀进行。操作方法是:两手横握锉刀身,拇指接近工件,用力一致,平稳地沿工件来回全程推锉刀,这样工件表面不致擦伤和减少吃刀深度。
(2)曲面锉削。曲面锉削是用来加工圆柱面、球面和曲面的。锉削凸曲面要用平锉,凹曲面要用圆锉或半圆锉。锉削方法,一般采用顺向锉法和横向锉法两种。
①顺向锉法。就是将锉刀顺着圆弧方向锉削。锉削时,操作者站在适当的位置,右手抬高,左手压低,头部贴靠工件,然后使锉刀头逐渐由下向前上方做弧形推锉,操作中两手应协调、压力均匀,速度适当。
②横向锉法。就是锉刀垂直于圆弧方向锉削。锉削时,锉刀既做前进运动,又做旋转运动,并在旋转的同时要向左或向右移动,均匀地锉削成曲面。
Ⅷ 锉平面时,为什么会锉成鼓型平面,如何克服
锉平面锉成鼓形平面主要原因有下:
1、用力不均匀
在锉平面过程中,锉刀在前推和回拉的过程中由于受力方式不同,这样导致工件收到的力便不均匀,当中部受力小于两端时便会成为鼓形平面。
解决方法是锉削操作时正确使用锉刀,锉刀必须装柄使用,以免刺伤手心。由于虎错钳口滓火处理过,不要锉到钳口上,以免磨钝锉刀和损坏钳口。
2、锉刀选择不合适
锉刀的选择要根据锉削平面的大小以及类型合适选择,这样才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质量,不然也会出现鼓形平面。
解决方法便是合理选择锉刀类型。
3、工件装夹不合理
锉削时工件夹持在虎错的钳口中部,并略高于钳口5~10mm。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加垫铜皮或铝皮等。
装夹过程还要保证装夹牢固可靠。
(8)平面锉削的锉削方法有什么扩展阅读:
平面的锉法:
1、顺向锉
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始终一致。
在锉宽平面时,为使整个加工表面能均匀地锉削,每次退回锉刀时应在横向作适当的移动。顺向锉的锉纹整齐一致,比较美观,这是最基本的一种锉削方法。
2、交叉锉
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约成30°~40°角,且锉纹交叉。
由于锉刀与工件的接触面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同时,从锉痕上可以判断出锉削面的高低情况,便于不断地修正锉削部位。交叉锉法一般适用于粗锉,精锉时必须采用顺向锉,使锉痕变直,纹理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锉削
网络-锉刀
Ⅸ 钳工中锉削平面的三中方法各有什么缺点
1)顺向锉:顺向锉是最普通的锉削方法。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始终一致,面积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锉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顺向锉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观。精锉十常采用。
2)交叉锉:锉刀与工件夹持方向约呈35度,且锉痕交叉。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增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
交叉锉一般用于粗锉。
3)推锉:推锉一般用来锉削狭长平面,使用顺向锉法锉刀受阻时使用。推锉不能用于充分发挥手臂的力量,故锉削效率低,只适用与加工余量较小和修整尺寸时。而且容易两头塌角。
我就是学钳工的,有事我们互相探讨(O(∩_∩)O~)。
Ⅹ 平面锉削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钳工,铸造)
1.
顺向错:锉刀沿着工件横向或纵向移动,锉削平面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美观.适用于工件锉光,锉平或锉顺锉纹。
2.
交叉锉:是以交叉的两个顺序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由于锉痕是交叉的,容易判断表面的不平整度,因此也容易把表面锉平,交叉锉法去屑快,适用于出锉。
3.
推锉法:两手对称的握住锉刀,用两大拇指推锉刀进行锉削,这种方式用于较窄平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少表面粗糙度。
拓展资料
粗加工时用两个交叉的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这种交叉锉削方法可以判断锉削面的高低情况,以便把高处锉平,精加工时用锉刀顺着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锉削后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观;修正平面或修正尺寸可用推锉,以提高精度或降低表面粗糙度。
在锉削平面时,要经常检查工件的锉削表面是否平整,一般用钢皮尺或直角尺通过透光法检查,将尺紧贴工面,沿纵向、横向、两对角线方向多处检查。检查角度时,可用直角尺、量角器或样板尺把角度对好,用透光法检查。
参考资料:网络锉削词条